第一篇:教学设计 过去的故事 第一课时
过去的故事
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爱国小英雄的故事,通过讲一讲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他们的勇敢与机智,体会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影片和故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他们能以人民英雄为榜样,激励自己。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观看有关小英雄的影片,如《闪闪的红星》、《鸡毛信》、《小兵张嘎》等。
2.收集小英雄的故事,如《抗日小英雄张六子》、《王二小》、《刘胡兰》等。
3.准备一组战争年代的歌曲,如《闪闪的红星》、《解放区的天》、《英雄儿女》等。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快速抢答
(1)毛主席于
****年**月**日在 宣布新中国成立了。
(2)我国的国庆节是
月
日。
(3)今年是国庆
周年。
2.是啊,新中国诞生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你知道新中国是怎么诞生的吗?
设计思路:将第2课《快乐的国庆节》的内容用快速抢答的形式出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进入课堂。然后教师以“新中国是怎么诞生的”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讲讲过去的故事
1.百万雄师过大江
(1)我们将历史回放到58年前,看„„
(课件播放《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片段: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冒着炮火,在枪林弹雨中冒着生
命危险过大江。)
(2)这隆隆的炮火,将我们带到了58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战士们的„„
(3)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解放军战士的英勇无畏,解放军战士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4)1949年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长江,4月23日,解放军攻占南京。毛泽东主席奋笔写下了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心语放送
1.我们观看了这么多经典片段,又听了这么多故事,你一定有很多想说的吧。
2.交流感受。
(四)走近今天的英雄
指导学生利用双休日邀请父母一起走访身边的英雄,或者上网访问一位英雄模范,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受并学习他们的精神。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PPT:1.《百万雄师过大江》影片片段
2.毛泽东主席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小英雄的图片
4.战争年代的歌曲
使用设想见教学过程。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本课可形成系列化的教育活动:看一看(影片)——讲一讲(故事)——唱一唱(歌曲)。
五、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这样的儿童观:“教师要珍视儿童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可见,学生的感受应来源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而不是教师的体验和灌输。本课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是遥远的,如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呢?课前让学生欣赏一些革命影片,通过这些直观的的影像、声音触动学生的内心,激起他们了解过去,了解这些小英雄的欲望。课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去收集小英雄的故事,去感受小英雄的心灵;课堂上,用讲一讲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动传递给其他同学„„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来之不易,知道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最后,通过“走近今天的英雄”这一环节,让他们知道自己也应该像这些英雄一样,为自己的祖国出一份力。
第二篇:《天鹅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定稿)
《天鹅的故事》第一时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文,有感情地朗读~7自然段。
2、掌握不同要求的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借助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文~7自然段。
2、借助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情入境
1、播放音乐,讲述故事: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真爱。那是初春的一个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上了厚厚的冰层,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呀?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
2、这是一则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天鹅的故事”。
二、交流预习,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文。
2、指名领读生字。
3、通过预习,你知道文主要讲了一事吗?
4、指名分段读文,相机指导。
(1)“您老喜欢打猎”。
(2)“克噜——克哩”中“——”的作用是声音的延长。
(3)“像石头似的„„冰面上。”
4、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感人”
三、细读体会
1、找出文令你感动的地方,仔细地品读几遍,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反馈:相机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五自然段,再读,看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2)交流“像石头似的”说明了什么?(撞击冰层的力量大),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
指导朗读,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撞击冰层的力量之大?
再读文。
(3)齐读文。
(4)师示范朗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齐读文。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看到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其它的天鹅似乎都被(惊住了)都(呆呆地站在哪儿),然而当老天鹅取得成功,水面在慢慢扩大以后,其它的天鹅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六自然段后半部分。
(2)讨论“欢快”。
(3)是的,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因此它们十分欢快,这欢快就表现在它们的叫声中,表现在它们那如同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的叫声中。分层次读出它们叫声与劳动号子。
4、学习第七自然段。
(1)是的,有付出就有收获,它们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去挑战困难,它们成功了吗?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达敬意和祝贺。它们高兴吗?齐读文第七自然段。、同学们,“天鹅的故事”到这里有个圆满的结局,这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一位英勇顽强的老天鹅,还认识团结协作的天鹅群,我们与其把老天鹅称作“顽强的破冰勇士”,还不如把整个天鹅群称作“顽强的破冰勇士”。
然而文还没有结束,斯杰潘老人看到了这一幕,他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们下节接着讨论。
四、作业、师出示生字词,描红生字。
2、提示运用词语复述文。
3、布置作业:(1)复述
(2)找话题,设疑问。
板书设计:
7.天鹅的故事
感人
老天鹅
顽强的破冰勇士
天鹅群
本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第三篇:天鹅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天鹅的故事》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在贝加尔湖畔,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破冰行动的感召下,全部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而又感人的场面。读着课文,那一幕幕情景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次次让我们激动,让我们从心底里感觉到天鹅们的那种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又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强调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自我建构的过程,情感日趋丰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阅读教学和学生已有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融及其心灵。
《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赞扬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育我们要爱鸟护鸟,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把握这一指导思想,本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激情,接受情感的滋润、心灵的洗礼,感受生命的可贵的美好初衷,教学设计如下。
三、教学要求:
1、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5、6、7节。
2、认知目标: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词。
3、情感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2)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四、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复述天鹅破冰的场面。
2、有感情的引导儿童感受故事中的形象,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曲调未成情先行
1、首先利用以前学过的课文谈话自然导入新课:
师:还记得《生命桥》这篇课文吗?学生纷纷谈感人场景。师生齐诵《生命桥》精彩片段。师: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题目是《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
2、然后利用故事的形式描述为课堂教学定下感情的基调:(配上《天鹅湖》轻音乐)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活泼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最为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珍爱。
那是在一个初春的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上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了厚厚的冰层。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
3、最后让学生出谋划策,增加他们积极体验。
师:“同学们,从刚才天鹅的凄叫声中,你们认为这群天鹅会怎样生存下去呢?他们的命运又将怎样呢?”
(让学生们为这群可爱的天鹅出谋划策,学生的情感会被故事所设置的场景所调动。同时为下面学生的初读课文铺垫,力求水到渠成。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去读书,会做到情绪高涨,神情专注,感情真挚。)
二、始读课文初悟情
1、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文中的天鹅是如何自救的,请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吧!
2、出示生字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拦路虎。
3、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倾听与评价。
4、根据提示学习分段(文章哪到哪是斯杰潘讲述天鹅的故事?)(相机板书)
5、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
三、再读课文情意浓
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
小结: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五、六、七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品读其中的第五自然段。(投影出示)学生带着激情去品读,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中领悟高尚的人物形象所迸发出来的情感。学生从重点词:“腾空而起”、“石头似的”、“重重的”中体会到了老天鹅用力之重,简直是奋不顾身的;又从“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的省略号中体会到了老天鹅的顽强,它在用自己的生命与冰层进行较量,老天鹅的自我牺牲精神活生生地展现出来。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个别读、小组读及竞读,让学生在反复读中感受天鹅品质的崇高与精神的伟大。
四、总结课堂情回荡
根据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五、学写生字严始终
提醒写字姿势与书写要求。
一、导入新课
1.(课件1)同学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6课,一个关于“天鹅”的故事。我们一起把课题写好。注意:“鹅”字左边要写得窄小,右边相对的宽大一点,突出它的偏旁“鸟字旁”,写得紧凑些。凡是鸟字旁在右边的字多半要遵循这个规律。(对照屏幕讲完再写),看这“天鹅”就漂亮了。(补充写完课题)2.齐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句,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学过课文了,检查一下生字词你能不能读准。(课件2)湖畔 塌陷 边缘 结束 继续 扩大 瞪眼 指名读。(课件3)寒潮 沼泽 号子 胸脯 昂首挺胸 窟窿
指名读。第一组生字的韵母都是“ao”,音要尽量发得饱满、圆润。再读。“胸”和“窿”的韵母都是“ong”。这个词请同学们昂首挺胸地读。(课件4)俄罗斯 贝加尔湖 斯捷潘
这两个是地名,斯捷潘呢?地名和人名都读得越自然越好。(课件5)好奇 颤动
“颤”字有几个读音?用zhan你能组什么词?你是怎么辨别这两个字音的? 遇到多音字,我们要养成查字词典的习惯,根据其意思来辨别读音。
“颤”字很特殊,(课件6)它有两个读音,但都表示发抖的意思。如果遇到像这种特殊的多音字不能通过意思来辨别清楚的时候,我们也要看一看字词典上分别都组了些什么词,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积累。
读读这些词:chan 颤抖、颤音、颤巍巍、颤悠 zhan:颤栗、打颤、寒颤、冷颤
2.读了几遍课文?听听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指名读全文,只纠正读音是否正确,是否有断句、丢字现象。
3.谈感受。天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或者说说你读了课文的感受、最打动的是什么?3人。4.这是一个关于天鹅的故事,一位老人讲的三十年前的一个老故事。听过老人讲故事吗?什么感觉?(语气、神态)所以,读这篇课文时,首先定位你是在模仿一位老人给客人讲故事,而不是激情澎湃的演讲或者声情并茂的朗诵,所以语气应该平和、亲切,才是最自然的朗读。
想不想听听老师读读这个故事?
5.认真听,用心感受,一会儿请你再读,看对天鹅的感受有没有更加深刻? 6.自己练习朗读。
7.听听看读得有没有进步,便知道你有没有用心去感受。
(1)访俄期间,我在莫斯科/认识了来自贝加尔湖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他请我/到他家去作客。(人名前面往往要停顿)
(2)落座以后,我看墙上挂着一只猎枪,就好奇的问:“您老/喜欢打猎?”(我内心的好奇从看到那支枪开始,而不只是那句问话)。(3)老人点了点头,说:“是的,那是30年前的事了。(30年,多么久远啊)有一年初春,我背着这支猎枪,在贝尔湖畔的沼泽地打野鸭。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一些候鸟从南方飞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可是前面虽然是句号,但是事发突然,所以连接要紧促一点)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鸟儿们的厄运来了呀,上扬的语气表达的不是欢快的情绪?范读。)
(4)我在湖边转悠了好半天,一无所获,感到十分扫兴。(你能抓住表现作者的心情的词 “十分扫兴”,读出作者的失落。毕竟是发生在30年前的事了,老人在给客人讲旧事的时候,心情一定是平静了许多。范读)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啼叫声:„克噜——克哩!‟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大群天鹅。(天鹅的叫声,破折号是要拖音的,感叹号叫声停止。齐读这句话)
(5)它们为什么没有走呢?(别的鸟都走了,它们为什么没有走呢?)
只见天鹅在冰上互相呼唤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你读出了什么?同学们读读这句话)
(6)(第五段读完了),请同学结合关键的词句谈谈读到老天鹅破冰的体会。
指名读这一段。贝加尔湖的冬季结的冰层有多厚,1米多,即使初春也要二三十厘米,老天鹅所用力气之大。齐读这句。
指名读后句。第二次、第三次,你读的是一般的省略号的读法,拖长、缓慢、低沉。这里要怎么读?忍着剧痛,击的坚定有力、击的勇敢顽强——第二次、第三次!
(7)谈谈群鹅破冰的热闹场面的感受。小组合作读,这5句话有的可以一个同学读,哪几句适合大家一起读,把齐心、欢快、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读出来!“的”要收住。号子,啦啦队最需要的是气势,喊出节奏。一声比一声叫得响!男同学、女同学、全班一起。
(8)第三次叫声,胜利的欢呼多种,高昂的齐读、渐渐飞远余音袅袅、飞得更远了,到了天边,看不见了·
8.多么可爱的鸟儿啊!从此以后,斯捷潘老人的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这样一个天鹅的故事使你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把你的感受好好整理,与同桌交流一下。9.读书的力量!下节课敬爱的于老师与大家继续学习。
《天鹅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5~7自然段。
2、掌握不同要求的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
2、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情入境
1、播放音乐,讲述故事: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真爱。那是初春的一个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上了厚厚的冰层,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呀?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
2、这是一则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天鹅的故事”。
二、交流预习,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领读生字。
3、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事吗?
4、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导。(1)“您老喜欢打猎”。
(2)“克噜——克哩”中“——”的作用是声音的延长。(3)“像石头似的„„冰面上。”
4、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感人”
三、细读体会
1、找出课文令你感动的地方,仔细地品读几遍,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反馈:相机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五自然段,再读,看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2)交流“像石头似的”说明了什么?(撞击冰层的力量大),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
指导朗读,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撞击冰层的力量之大? 再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师示范朗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5)齐读课文。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看到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其它的天鹅似乎都被(惊住了)都(呆呆地站在哪儿),然而当老天鹅取得成功,水面在慢慢扩大以后,其它的天鹅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六自然段后半部分。(2)讨论“欢快”。
(3)是的,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因此它们十分欢快,这欢快就表现在它们的叫声中,表现在它们那如同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的叫声中。分层次读出它们叫声与劳动号子。
4、学习第七自然段。
(1)是的,有付出就有收获,它们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去挑战困难,它们成功了吗?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达敬意和祝贺。它们高兴吗?齐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5、同学们,“天鹅的故事”到这里有个圆满的结局,这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一位英勇顽强的老天鹅,还认识团结协作的天鹅群,我们与其把老天鹅称作“顽强的破冰勇士”,还不如把整个天鹅群称作“顽强的破冰勇士”。然而课文还没有结束,斯杰潘老人看到了这一幕,他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四、作业
1、师出示生字词,描红生字。
2、提示运用词语复述课文。
3、布置作业:(1)复述(2)找话题,设疑问。板书设计: 7.天鹅的故事
感人 老天鹅 顽强的破冰勇士
天鹅群
第四篇:争论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争论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领会故事中的提示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争论的故事(读题),看了这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谁与谁争论?他们为什么争论?他们是怎么争论的?他们争论的结果是什么?„„)黑板上随机写:谁与谁?为什么?怎么?结果?还有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大家有这么多疑问,那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听听故事吧。课件出示背景图)
2、学生自读。(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想不想自己读一读?打开课文读读看)
3、课文一共有十二个自然段,其中第十一节是一个删节号,我请这两组的同学轮流来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提出“剖”这个字的读音。“剖”很难读,他读准了,请他带大家一齐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剖”。齐读三遍,开火车读一组。找找看,这个“剖”字在文中哪一句话里呢?谁来读一读?)
4、读了课文,来看看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教师随机板书: 无影无踪
大雁
煮 争论不休 烤
(他们为大雁烤着吃还是还是煮着吃而争论不休)这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结果大雁飞走了。
“争论不休”中的“休”字典上有这么几种意思(休: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你看在这儿应选第几个?“争论不休”是说什么?(还可以指什么?)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咱们来看看兄弟俩是怎么没完没了地争论的?再读读课文,把他们争论不休的话找出来。
2、谁来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朗读。(你读谁的话?谁来读弟弟?)
出示争论的这段话:
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弟弟说:“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3、学生评价,(你觉得他们读得怎样?说说你的理由)
A、“不以为然,大声争辩”上加点
学习“不以为然”(然:对;如此这样;然而)你认为“不以为然”应该是怎样的态度和样子?你能不能把不以为然的样子做给大家看看?你能读一读哥哥这句大声争辩的话吗?
B、“很不服气”上加点
他们把很不服气的语气读出来了吗?谁还想读一读?
C、(出示去掉提示语的一段话)你看这儿的这段话,大家读一读,看看和我们刚才读的有什么不同?有了这些词,你门有什么感受?(再出示有提示语的这段话)(这些词语就提示了兄弟俩争论时的态度、说话的语气。你看一用提示语,我们就看出兄弟俩辩得多激烈呀。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当时兄弟俩争论的情景。恰当地运用提示语多重要啊。)
D、谁还想来辩一辩?把哥哥与弟弟的争论语气读出来?请一学生,让他自己找一合作伙伴进行分角色朗读,再请一学生读旁白。
评价
4、他们这样争论不休,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就请过路的老人来评理
得出的答案是:(课件出示)“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老人的话是什么意思,你明白吗?
谁来做一回老人,说一说?
但最终的结果是: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板书:无影无踪)也就是飞得不见踪影了。
5、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
四人一组准备。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好?
指导:要表现出争论的语气,老人的语气。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
分组准备。选择一组表演,进行评价。
6、学生讲故事
同学们,我们刚才四人一组表演了这个故事,表演得很好,如果让你们一个人扮演三个角色,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能不能讲好呢?
每人准备两分钟,谁愿意来试一试?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把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词归类)
2、读
3、这篇课文的生字有什么共同点?形声字:烤(换偏旁,注意不能多写一横)键(换偏旁)剖(换偏旁)
4、其中这个“赞”写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写法,这个字是上下结构,看一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1、生字描红。
2、摘抄本课的成语。
不以为然,无影无踪 两全其美 烟熏火燎 聚精会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第五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单元例1、2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
设计人:岳志芳
学校:东营区一中
使用人: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例1、2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合作交流、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渗透数学应用意识。
3、进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积极、愉快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点教学重点难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掌握加减混合和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过程:
一、体验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晶莹、美丽的雪花吗?(生:喜欢)提到雪花你能联系到什么?(鼓励学生尽情地表述心中对“雪”的感受。)是啊!神奇的大自然造就美丽的雪花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美丽的享受和快乐。师:(出示 “冰天雪地”情境图)看的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你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决吗?(学生观察图后教师指名口答,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明确图中有3个活动区及每个活动区的人数,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合理教师都可予以鼓励,有创意的发现教师可给予表扬。)
师:刚才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你们是爱学习的好学生,现在我们把目光集中的在滑冰场上。
[设计意图]采用这种方式导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新课作了较好的铺垫。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根据情境,探究新知。教学例1。
师(出示放大的滑冰场区情境图,同时出示例1。)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滑冰场上的数学问题(指名读题,再说说题中告诉什么,求什么)。师:请同学们试一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把你是怎样列式解答的,为什么这样解答的理由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再把学生的不同解法写在黑板上。重点让学生指出解题思路和每步算式的意义,估计学生会出现分步列式和列综合算式两种情况)师:(指着综合算式)先让学生读题,再根据这道算式,同学们想一想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教学例2。
师:根据“冰天雪地”活动中心的统计,三天能接待987人,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下面一个问题。
(教师随机出示例2,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重点说明“照这样计算”的意义。)师:同学们能用线段图表示出这道题的意思吗?试一试,可以和同桌合作。
(学生试画,然后指名在黑板上演示,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明确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的长度应该是表示3天接待人数的线段长度的2倍。)
师: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把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同小组内同学交流,比一比哪组同学能想出不同的解法。
(学生独立做后小组内交流,要求学生把不同的解法写在黑板上,再让学生针对黑板上出现的不同解法在组内交流评析,最后集体订正,评析时让学生
说出解题思路,重点引导学生理解6÷3×987的解题思路。如果学生没有想出这种解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6天里有几个3天?接待人数还应该是几个987人?)师:(指着两种解法的综合算式)像这样只有乘除法的算式,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
(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每个综合算式有什么特点?(生:算式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它们的运算顺序怎样呢?(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加减法混合运算和乘除法混合运算。)教师出示第5页方框内的总结语,学生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问题情景学习四则运算,并且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环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的意识。及时进行总结,在自己总结作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交流感受,从而加深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巩固新知,反馈练习。练习一第1、4题。
第1题学生独立将结果写在书上,集体订正,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些题目的运算顺序是是什么?
第4题先估算,在笔算,集体订正,评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所学的知识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堂检测 见课件。
六、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2、3题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