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园林中如何浇好封冻水
封冻水,顾名思义,即是临冰冻前起密封作用的水。适时浇好封冻水能预防春季干旱、平抑地温,增强苗木或作物的抗寒能力,有利于安全越冬。
封冻水浇灌时间有讲究,一般是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土壤封冻前进行,最好结合秋施基肥,施肥后灌封冻水。最佳灌水时间为气温3℃左右,5厘米土层内平均地温5℃,表土日化夜冻时。浇冻水的时间主要根据气温变化情况而定,以温度降到“夜冻日消”的时候浇水最为适宜,也就是在夜间或凌晨地表面结冰,日出后又解冻的时候,是园林植物浇冻水最适宜的时间。所以在北方地区有“夜冻日消,浇水正好,冻上不消,浇水晚了”的说法,一般在“小雪”至“大雪”这段期间时行灌水为宜,此时冬灌,即使夜间温度降至0℃以下,但白天气温回升后,地面仍可解冻,对植物最有利。浇得过早,不仅推迟苗木进入休眠期,容易将花芽转化为叶芽,影响果木结果率,而且还会使土壤板结硬化。若浇灌太晚,易出现冻害。人常说浇灌封冻水有很大好处,到底有哪些,我们一一道来:
1、增加土壤墒情。为根系活动层储蓄较充足的水分,满足越冬返青对水分的需求。
2、稳定地温,防寒保墒。因为水的热容量较大,可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据测定:冬灌后一个月,5厘米地温比不冬灌的高2~3℃,缩小昼夜温差40%。
3、冬灌可使耕层土壤沉实,变的较为踏实,根土密接,对园林植物的越冬极为有利。
4、促进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溶解,便于根系吸收利用。
5、改变土壤环境,杀灭越冬害虫。
6、减轻冻害:冬灌能使土壤蓄积较多热量,使地温变化幅度减小,可减轻植物越冬冻害。
7、防止干旱:冬灌蓄水于土壤中,既可提高园林植物抗冻能力,又可防止冬季及早春的干旱。冬灌增加了土壤湿度,可缓解冬季叶片蒸腾和供水的矛盾,避免园林植物因生理失水而引起的干冻。同时又由于土壤含水量增加,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从而增强园林植物抗冻、抗早能力。
8、杜绝风蚀:严冬风大地干,往往是风刮土,树根露,冻害重,树倒伏。冬灌可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大风不吹土,保温保湿又防冻。园林植物冬灌水量要注意什么?
园林植物入冬前的灌水量,以灌水后当天水分能够全部渗入根部和渗到根系分布层为好。小树可深灌30厘米左右,大树可深灌70厘米左右,土壤湿度为保持园林植物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为宜。特别注意长势不好及新移栽的苗木、不耐冻的树种在浇灌封冻水时要及时加上防冻剂,进而使细胞酶行使作用与功能,改善苗木代谢,分解低温带来的毒素及有害物质,保护组织和细胞器不受危害,大幅降低寒害和冻害损失。
(图文部分来源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第二篇:中国园林中的水
中国园林中的水
摘要 中国园林素有“无水不成园”的传统,即使无水,也要造出水景来,所谓“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水体是中国园林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山、石、路径、树林、亭台楼阁一起组成了令西方世界震惊的中国园林景观文化。中国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水为主,其他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并融入了人文思想和传统的文化底蕴,使之犹如水墨画一般情景交融。而山水在园林中的完美运用,更是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 水体 园林 文化 自然
一.水本身的文化内涵
水是生命的要素,动植物脱离开水是不能生存的。水更是人类心灵的向往,人类自古喜欢择水而居,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描述了人有亲水的欲望。中国的文人墨客对水也有着特殊的感情,水被认为是高尚品格的象征。《韩诗外传》中是这样形容水的: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似有智者;重而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漳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此智者所以乐水也。文中将水比做有灵性的生命体,认为水有智慧,通晓礼仪,有勇敢的气概,了解自己的命运所在,具备高尚的品德。可以看出,古人对水的理解已经注入了更多的人格成分。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对水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人就像水那样,滋润万物;水性柔弱,明其自然不与人争,又能去别人所不愿意去的地方。若一个人能做到这般样子,便是领略悟到“道”的境界了。
二.水在中国园林中的运用
(1)在中国园林中,水是最为活跃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水体景观的成败,最终会影响整个园林的成败。我国造园学者陈从周先生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凡是成功的园林,都能注意水的应用,正如一个美女一样,那一双秋波是最迷人的地方。” 园林中的水千姿百态:有时水域如同海湾;有时水面俨似湖泊;有时水态静若池塘;有时水流穿过假山,瀑布如练„„水不仅自身具有审美价值,以自身丰富的形态感染人,而且还能映照周围世界的美姿美态,形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景色。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水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的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周围的一切如画地反映出来,把这一切屈曲地摇曳着,水是第一流的写生画家!”清洁透明的水能滤去人们内心的杂质,使人的心灵变得格外宁静清爽,而且它反映着园林中美的景色,更增加了一层美的魅力。
(2)有动有静。
中国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等多种形式的水体。水平如镜的水面,涵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所谓“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正是古人对园林静水的赞美。园林中的动水能增加园林的生气。如济南的趵突泉,古人赞曰:“喷为大小珠,散作空蒙雨”。水使园林变得灵动。由于水本身的特性,可以流动,因而能减轻建筑物、山体等的凝滞感,使动静互为映衬,“山得水而媚,水的山而活”,水体容易被塑造,因而形态多变。
(3)有声有色。
在园林中,部分水景不但可观而且可听,悦耳动听的流水声素有“天然琴声”的美誉。“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园林中的水通过处理还可以营造出声景。如泉滴潭池,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使人感受到寂静的存在;流水潺潺使人感到平和舒畅:“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尝吼半空雷”的瀑布轰鸣声,使人感到情绪激昂。在园林中利用高低的地势营造出错落有致、跌宕起伏的水景,丰富景观形式的同时,也刺激了人们的想象与联想,产生美妙的意境。
三.水的特性与理水手法
(1)水型美
“水随器而成其形”,古代造园家十分注重水型、岸畔的设计,“延而为溪,聚而为池”,利用水面的开合变化,形成不同水体形态的对比与交融。例如南京瞻园内南端的水面曲折多变,一侧设大体量水榭;中部水面开阔宁静,有亭台点缀其畔;北端水面最小,但与假山相伴,深邃而有山林之趣。三个水域以狭长的溪水相连,池岸形态丰富,有贴水石矶、亭台水榭、亲水草坡、陡崖堑路及夹涧石谷等多种变化。同时,在水面转折处设汀步及小桥,增加了景物的层次感和进深感,形成“咫尺山林”的景观效果。(2)动静美
中国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水平如镜的水面,涵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所谓“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正是古人对园林静水的赞美。杭州有一私家园林,取名为“鉴止水园”,也是源于对园中静水的描述。古典园林中的动水,主要是指溪流及泉水、瀑布等,既呈现出水的动态之美,又以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如济南的趵突泉,古人赞曰:“喷为大小珠,散作空蒙雨”。有的园林利用水源与水面的高差,“引来飞瀑自银河”,形成瀑布景。还有的利用容器蓄水,放于高处,形成人工瀑布与叠水,通过强化水“喷、涌、注、流、滴”等一系列动态特征,塑造出生动的园林环境。(3)水声美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中国园林理水还擅长利用水体营造声景。如泉滴潭池,正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使人感受到寂静的存在;流水潺潺使人感到平和舒畅;“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尝吼半空雷”的瀑布轰鸣声,使人感到情绪激昂。古代园林水景中,不乏利用水声成景的例子,如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圆明园的夹镜鸣琴、避暑山庄的风泉清听等。还有借助听觉变化,赋予建筑以诗的意境,如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取意于“留得残荷听雨声”,而听雨轩则取意于“雨打芭蕉”,点明了水声之美,充分发挥了水综合视听的功能。
(4)映射美
画坛中有“画水不画水”之说,意即画水应靠周围景物的倒影为其增色。同样,古代造园家擅长运用水的倒影效果将天空云霞、树木、亭台、山石以借景的手法引入其中,使园变得宽广而深远。园林利用水映射成景的手法多样,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映射出风的存在牙口原有水面的宁静;“赤鱼戏水”、“碧波荡漾”映射出环境色和池中色;”波光粼粼”映射出光的存在;“潺潺流水”映射出地形的起伏;而“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所描述的冰雪场景,则映射出季节的变化。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古典园林,其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所塑造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
四.水与植物配置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物存在。这种自然想象,也需要运用于园林理水,才更能显示出自然生态之趣。园林中的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例如,水旁的乔木可以遮阴、护岸、成景,或构成画框,起到观水景“遮光罩”的玉渊潭钓鱼台作用。灌木、草皮、植被可起到挡景、固水土、护驳岸、丰富水旁色彩的作用。有的直接构成水旁的“绿壁”,经由多年生乔灌木重叠生长而形成。有的则在水旁的墙壁上,爬以慢性植物而形成“绿障”,使水面空间完全为绿色所覆盖。多层次的各种花与叶构成高低不等、色彩丰富的树丛,也成为水旁十分诱人的绿色屏障。水中的荷花、睡莲更是赏景的常见水生植物。水杉可以屹立于水中而不衰不溺,玉莲浮于水面,飘若仙盘,即使是深秋的残荷,也能引起游人诗情画意的联想。
五.水与山石之间的关系
在古代园林中,山石也是重要的造景素材。“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园林用石很广,它能固岸,坚桥,又可为人攀高作蹬,围池作栏,指石为坐等等。
(1)雕塑型景石。
它所选的品石素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状特征,或酷似风物禽鱼,或若兽若人,神貌兼有;或稍以加工,雕刻成自己想象的形状。塑物型景石作为庭院中观赏的孤赏石时,一般布置在入口,前庭,路端,景窗旁等地点,以一定的主题来表达景石的一定意境,置于庭中,往往就会成为庭院的景观中心,深化园意,丰富庭景。
(2)筑山型景石。
该种景石,通常运用岩、壁、涧的水与山石手法将水引入园中,以形成河流、小溪、瀑布等。溪涧及河流都属于流动的水体,由它们形成的溪流和山涧,都应有不同的落差,可造成不同的流速及多股小瀑布。这种水景的形成,对石的要求很高,特别是石的形状要有丰富的变化,以小取胜,效仿自然,展现水景主体空间的迂回曲折和开合收放的韵律,形成“一峰华山千寻,一勺江湖万里”的意境。例如苏州环秀山庄,园中山有脉,水有源,山分水,水穿山,山因水活,水绕山转,使得咫尺小园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无限的生机。
六.园林中的水与构筑物
园林中集中形式的水面也要用分隔与联系的手法,增加空间层次,在开敞的水面空间造景。其主要形式有:岛、堤、桥、汀步和建筑。
(1)岛:岛在园林中可以划分水面的空间。可使水面形成几种情趣的水域,水面仍有连续的整体性,尤其在较大的水面中,岛可以打破水面平淡的单调感。岛居于水中,呈块状陆地,四周有开敞的视觉环境,是欣赏四周风景的中心点。由于岛位于水中,增加了水中空间的层次,所以又具有障景的作用。通过桥和水路进小岛,又增加了游览情趣。
(2)堤:将大型水面分隔成不同景色的色状陆地,堤上设道,道中间可设桥与涵洞,沟通两侧水面。如果堤,可多设桥,每个桥的大小形式应有变化,堤的设置不宜居中,需靠水面的一侧,使水面分隔成大小不等、形状有别的两个主与次的水面。堤上可设置亭、廊、花架及座椅等休息设施。
(3)桥与汀步:小水面的分隔和近距离的浅水处多用汀步,连接岛与陆地或小水面的对岸连接也用桥。桥与汀步可使水面隔而不断。较大的水面,在岛与陆地的最近处建桥,小水面,在两岸最窄的地方建桥。桥的建造是与水面的形状设计相一致的。所以,桥的设置不能将水面一分为平均的两个水面,要有大小和主次。为增加桥的变化和景观的对景效果,一般 水中小岛的平桥采用曲桥,但转折的方向应有景可对。
(4)水岸:园林的水岸处理与水景效果关系很大。水岸有缓坡、陡坡、垂直和垂直出挑之分。在岸坡角度小于土壤安息角时,为防止水浪冲刷和地表径流的冲刷,可以种植草地和地被植物,使植物根系固着岸坡,也可采用人工砌筑硬质材料护坡。驳岸有规则式与自然式两种。规则式驳岸足以石料、砖,或混凝土预制块砌成整形岸壁。自然式驳岸要富于变化,为使山石驳岸稳定,石下面应有坚实的基础。
七.以苏州园林为例,简析园林中的水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苏州园林全盛时期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园林最美之处是它的水,无水不成景,无水不成园,因此有“无水不园,园因水活”一说。水是江南园林之魂,水总是占据园子的中心地带,亭台楼阁依水而建,灵石桥梁亦依水而造。有了水,园林就有了活力,仿佛水是园林血液;有了水,山石草木都有了影子,太阳有了反光,仿佛水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周围的一切,更有着“雾里观花,水中望月”的朦胧意境。
水,观之晶莹剔透、洁净舒心;闻之叮咚作晌、悦耳怡情;触之亲近肌肤,温润舒爽,成为环境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独特的元素,水也因此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人云:“水性至柔,是瀑必劲”;“水性至动,是潭必静”;“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远古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创造了中国园林的雏形。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的审美功能代替了单纯的原始虚妄崇拜。自魏晋以来,老庄的追求精神超越的审美哲学一直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识。“就数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上,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这种流行于历代文人中的隐逸、休闲、寄情山水之间的审美思潮,深深地影响着江南私家园林的审美原则。苏州园林的设计是这种理想境界的集中体现,而其中尤以水环境的巧妙设计而为世人瞩目赞叹。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以叠石取胜,然水景亦不可或缺,水石相依,山清水秀。故虽缀山不高,但洞壑盘旋,嵌空奇绝。虽凿池不深,但回环曲折,层次深奥,飞瀑流泉隐没于花木扶疏之中,无愧为吴中名园。
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涵碧山房为中部主厅,厅内轩敞高爽,陈设雅致。厅前平台宽广,并依临荷花水池,盛夏纳凉,极为惬意。明瑟楼紧倩涵碧山庄之东侧,两面临水,环境清新。闻木樨香轩在涵碧山房西北隅,此地山石掩映,桂树丛生。濠濮亭三面环水,古人观鱼这地。清风池馆,四周设有美人靠可俯瞰池水。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明正德年间修建,现存园貌多为清末时所形成。拙政园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拙政园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部,始建于南宋时期,当时称为“渔隐”,清代乾隆年间重建,取“渔隐”旧意,改名为“网师园”。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
在苏州众多名园中,沧浪亭是水宅园中经典建筑。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南宋初年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沧浪亭三面皆水,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古城“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可见,沧浪亭的水就像它的灵瑰一样,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山顶上的沧浪亭高踞丘岭,飞檐凌空。亭的结构古雅,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越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山下的复廊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景通内外,复廊外侧是园外的水面,还有小亭观鱼处和厅屋面水轩,可俯览园外水景。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
江南的园林建筑大多临水而筑,自然观念在园林中处处尽显。在空间上采用自山布局酌形式,依地势借助亭台回廊的穿插、草木花石的虚实相间,表达一种“虽山人作,宛自天开”(计成《园冶》)的创作思想。这种对“城市山林”理想境界的追求,造就了江南园林独特的审美观。
苏州园林因水而活,因水而美。“无水不园”,是中国古代文人和造园行家对其园林特色和构园方式的一种形象化概括。这一特点的形成,与古人的“智者乐水”,水有灵气,水喻财源,以及因水而活的审美趣味和思想观念息息相关。水景的表现形态是对自然的模仿,往往以斑驳交错的天然山石为其驳岸,如同山涧溪流;也往往与其周围空间互相呼应,迂回曲折、时宽时窄的流泾形态,一步一景、步步为景的审美情趣,水渗透于各个空间,就水而言,是刚柔并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园林审美文化。
苏州园林,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把生意盎然的水元素的自然美和人类创造性艺术美融为一体。苏州园林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所表现出的造园艺术、水文化的建筑特色,皆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内涵。“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使得枯燥的园林活了起来。有水,园林就更有生机;有水,园林就更显意境。水来自于大自然,它带来动的喧泄,静的平和,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况且中国古代园林对水元素的应用,有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本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中国园林创作的主旨,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的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中国园林塑造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
第三篇:园林中灰空间
园林中“灰空间”的设计
背景知识
“灰空间”的建筑概念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牷对于后者他大量利用庭院、走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上。在日本建筑中,灰空间是一种过渡的空间,无法明确的界定是室外还是室内,但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的连贯和设计的统一创造出内外一致的建筑,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感觉。也可以说是“从
内部进行的环境设计”。
“灰空间”一说,大都指建筑中的空间概念,属过渡性地带,即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
然而,对于空间的创造,空间体验占同样重要地位的园林设计而言,即使不提这一名词,过渡性空间的考虑与设计也显得十分突出,其作用亦是不容忽视的。诸如园林中各要素间的过渡,映衬;园林空间与建筑空间,城市大空间的衔接;自然
空间与人工空间的转换等,灰空间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空间和实体的艺术创造,灰空间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作为景观因素,它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增加园林景观的深度,由此产生有强烈对比效
果的虚与实。留园入口空间“一波三折”的处理手法是极佳的佐证。
鉴于此,有必要对园林中的灰空间做出探讨、总结。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又最易被忽视的。细部体现水平,细部同样表达着对人的关心。
植被、水体———硬质空间的柔化园林设计中植被、水体的应用对于硬质空间的柔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的特色,为景观提供了富有生机,充满感性、活力的空间。不同形式,不同色彩的组合、搭配在视觉、听觉上给人以感观的刺激;也因为在形式、色彩上的变化,给园林景观在时间上以空间的转换,不至于单调、无变化。
台阶———不同高差的转化台阶是不同高差的地面结合方式之一。虽然,属于交通性质的过渡空间,但也能创造出动人的线的造型,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正因如此,台阶在园林设计中往往会摆脱其纯功能性,夸大并与场地结合,营造出多功能极富韵律感的空间。
小品———视线的引导城市中的各种设施,如花坛、灯具、雕塑、花架、座椅等,一般是出现在不同空间的连接处,像开放空间与秘密空间;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园林内空间与城市外空间。小品在此不仅起着点缀的作用,同时也是对视线的引导和汇聚,形成焦点,标志着此空间与彼空间的区别,暗示其存在。
铺装———空间的划分园林设计中地面铺装同样起着对空间进行划分的作用。当然,这里并非单指在材料上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也是体现在形式上的变化。古代的卵石模纹,日本的“榻榻米”都因其自身形式的组合,使得所在空间或突出,或连续。在视觉上、心理上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园林中各要素并非孤立的存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会相互穿插、相互渗透,才会显出作品的整体协调性。只是在某一部分,某种要素会占着主导地位,而使其自身得以强调罢了。
园林城市上海森林与城市园林之异同
城市森林与城市园林既相同又有区别。从功能作用看,城市园林侧重于游憩、活动、科教、景观,注重视觉效果,而城市森林也有这方面功能作用,但侧重于生态功能,需大规模造林绿化,体现野趣,更注重绿肺功能。从学科来看,城市园林绿化属于边缘科学,城市森林则是以林学为基础,综合森林生态学、植被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多门学科,而林学是一门传统的非边缘科学。从建设目标看,虽然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都以绿化为基本手段,并以自然为范本模拟自然,但是园林讲究艺术和美,而城市森林则更强调地域规模,讲
究林相、林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自然性。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城市森林滞后于城市园林,大力发展城市森林有利于重建、恢复城市的生态系统,以及改善和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发
展上海城市森林必须运用新的理念,贯彻如下原则:
一是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城市森林规划建设必须从整个城市角度来考虑,城市森林与城市
园林相互补充、相互衔接和有机结合,发挥城市森林的整体功能和系统功能。
二是地带性原则,种植树木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用
符合上海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地带性植物,重视乡土树种挖掘。
三是群落良性循环的原则,按照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本地条件,协调组合建设城市森林中植物群落与种类、种群结构,使森林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
群稳定,经过长期抚育,形成平衡的森林生态。
四是生物多样性原则,既要保护、维持已有稳定的植物群落和生物区系,保存、保留不同的生态条件,又要模拟自然引进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植物种类
和种群或种植符合当地条件的乡土树种。
绿地三大功能
满目绿色、优美舒心的小区环境越来越被视为喧嚣城市中的宁静空间。据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王向荣教授介绍,绿地为改善局部环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绿化率高的小区能够做到绿树成阴、青草萋萋,在黄土不露天的情况下,小区内尘土较少,也就是空气质量报告中“可吸入颗粒物”一项指标大大低于绿化覆盖率低的地区,绿地降粉尘能力可达20%-30%。
其次,绿化较好的居住小区更显得安静,也体现着绿地对降低噪音的一份功劳。调查显示,降低噪音较好的绿化植物配植是高大乔木、花灌木与宿根花卉分层次栽植,形成一片绿色隔声墙,而目前流行的“疏林草地”种植方式虽然隔声效果稍逊色一些,但也能起到一定噪音阻隔作用。同时,小区绿地在炎热的夏季能起到降温作用,一方面绿地本身能吸收热能,使小环境温度降低1℃左右,另一方面良 好的绿色景观使人们心情愉悦,比只见群楼、水泥路面的枯燥景观自然产生心理上的调温作用。
最后,小区内绿地为居民在突发事件时提供避难场所,如发生地震、火灾等。在90年代日本阪神大地震中,绿地为减少人员伤亡起到重大作用,从这一点上讲,绿地成为灾害事件中人们逃生的“绿舟”。
灰空间
基本概念:灰空间最早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其本意是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外融和的目的,比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也可理解为建筑群周边的广场、绿地等。
[设计随想]浅谈建筑的灰空间
一说到“建筑的灰空间”,想到最多的恐怕就是以安藤忠雄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建筑师,一直对“灰空间”很有兴趣,正好借这次论文的机会,谈一下我对“建筑灰空间”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现在所谓的“灰空间”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来的。“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倡适用日本茶道创诗人敢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于后者他大量利用庭院、走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而就我们一般人的理解,就是那种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私密、半公共的中介空间。这种特质空间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的连贯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的感觉。
按照我的理解,就像灰色是黑白的过渡色一样,“灰空间”就是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中介,或者说是内容与功能不同的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由于它的存在,冲破了封闭空间的制约而争取与户外空间取得更加广泛的联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情景交融。
在黑川纪章之前,在中国民居中就已有了很多应用比如江南水乡常见的建筑形式—廊棚就是典型的灰空间的作法,这做法的初衷是使商家贸易、行人过往免受日晒雨淋之苦。这些灰空间的应用除了给行人带来行动上的方便外,还连接了室内外,充分与自然沟通。
我们现代的设计中就常常用到这个因素,因为灰空间常因其暧昧性和多义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用黑川纪章的原话就是“这种空间已经被看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用来减轻由于现代建筑使城市空间分离成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而造成的感情上的疏远。”如果把灰空间看作是一种室内外空间的过渡,那就太狭隘了,它在园林空间以及城市大空间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中运用了“灰空间”的手法,形式多以开放和半卡放为主。使用恰当的灰空间能带给人们以愉悦的心理感受,使人们在从“绝对空间”进入到“灰空间”时可以感受到空间的转变,享受在“绝对空间”中感受不到的心灵与空间的对话。而实现这种对话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1、用“灰空间”来增加空间的层次,协调不用功能的建筑单体,是其完美统一。
2、用“灰空间”界定、改变空间的比例。
3、用“灰空间”弥补建筑户型设计的不足,丰富室内空间。
之于常人关系最密切的“灰空间”恐怕要数住宅的玄关了,它与客厅等其他空间的界定有时很模糊,但就是这种空间上的模糊,既界定了空间、缓冲了视线,同时在室内装修上又成为了各个户型设计上的亮点,为家居环境的布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灰空间”不光在空间上有它的位置,在颜色等其他方面也有一席之地,这正好暗合了黑川纪章的话。心理卫生专家认为,随着窗外季节的不同变化改变室内的环境空间,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调节心理状态,有益于身心健康。因此,正确的利用“灰空间”,可以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
总之,“灰空间”的存在,使我们的在心理上也产生了一个转换的过渡,有一种驱使内外空间交融的意向。人们早已习惯将灰空间运用于建筑设计和场地的营造之中,用来创造出一些特殊的空间氛围。我们在设计中,只有注重空间的营造尤其灰空间的作用,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多更好的生活环境。
第四篇:园林中的廊
多学博见,和而不同
园林中的廊
园林是在古代建筑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才出现的。园林的最初形式是商代的苑,仅仅为帝王提供狩猎和行乐,苑内的建筑也仅仅只有供观察天文和瞭望的高土台。到了西周出现了囿,规模变大,囿内的建筑也有了灵沼和灵台等。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形成了如今这北方园林风格宏丽、雄壮,南方园林风格清秀、婉约的规模宏大的园林建筑群。
园林是一处让人休憩、的场所,因而在园林内必要的建筑是不可或缺的。在观察了众多的园林建筑后就会发现:无论是作为宫殿建筑群最辉煌的现存代表紫禁城建筑群和皇家园林颐和园之间;还是作为遍布全国以地区风格为特征的现存古代民居与相应的同样具有区域特征的私家园林之间,它们的建筑形式与构造工艺是十分相似的。在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形式,如廊、亭、桥、舫、榭等,在大多数的园林内都存在,这些建筑无不是从一般的建筑中分离出来而加以典型化,在非园林建筑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原型。
廊,是由古代房屋的檐下部分——庑发展而成的。古代园林家在解释园林中廊的由来时说它是“庑出一步”,即是说它是满足遮挡风雨日晒的功能需要而演变出来的,这种“庑出一步”的廊,就是我们在一般居民中也能见到的檐廊。而在园林中的廊,早已从檐下的从属地位中解放出来,有的已从主体建筑的附属地位跃居为声名显赫的主景,变得十分出名。
我国明末的园林家计成在《园治》中说:“宜曲立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迹,通花渡壑,蜿蜒无尽„„”这是对园林中廊的精炼概括。
园林中的廊实际上是一条带屋顶的路,它就像游人在游览那些古
多学博见,和而不同
于倒影楼,悬空于水上。若远看水廊,便似长虹卧波,气势不凡。它凌空跨于水上,真所谓“浮廊可渡”,将水面的空间半通半隔,增加了水源深度和水面的辽阔。并且造型优美,似卧虹临水,人行其上宛如凌波踏水,又因它如水波起伏不停,故又称波形廊。
廊这种建筑形式,在江南园林中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它不仅是联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组成园林动观与静观的重要手法。经过了时代的发展,在古代园林艺术的加工之下,已经不再是“庑出一步”,在人屋檐下了,在一些著名的园林内反而更能够吸引游人的目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园治》 作者:计成
《中国古代园林》 作者:耿刘同
《中国古代建筑》 作者:楼庆西
《中国古典园林史》 作者:周维权
姓名:耿孝乐
第五篇:园林中见人生哲理故事
中国的园林建筑蕴含着三个字:隔、抑、曲,如同我们意识中的静、感、悟。
一个“隔”字,园林建筑中是隔开的景区,使各个景区自成一个生命单元,一个生命整体。这样可以见园景的参差错落,富有变化,又可使人有施遇不尽之感,景外有景,象外有象,壶中天地于是变宽了,一勺水见出了深处,一拳石也葆有了趣味,这就如同静下来的你,思维中慢慢地除去杂念,静心养性,淡出云天外,坐看云起时。静下来心如海阔,情似天空,静静时一花一世界,一心一佛性。
“抑”字更能体现静下来的人,如何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和新的旅程。抑是园林中障碍物,如巨石、牌封等。障碍目的在于开阔。一旦转过障碍,其意正是柳暗花明,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处。一抑,使得景物暂时出现空白,犹如发箭时回拉,一放,则如手松箭发,在一片空白中映出最盎然的生机,抑犹如一剂清凉剂,抑后之放,园林中的抑就如同刚刚如静中的心灵,在新的意识中又一次旋起狂澜,达到精修后的大彻大悟,大快活境界,悟得人性和人生的所生、所活、所在、所止。
“曲”字,更如同大悟之后的人生,不管景如何,意如何,我就是我,智慧的我,欢乐的我。中国园林中的曲有韵味,曲中有折之法,曲折是园林的命脉,园林重曲线,如同生命重曲折,中国的建筑同人生一样,看中的是漫漫人生路曲折的经历,这也如中国古建筑需要的,那种曲线中优点运动,也是运动中的优点,曲线的构造,就形成了自然的生命力。而人也是自己主宰了曲线的生命。所以,曲是园林的灵魂。如同人的灵魂。没有生命中曲折过的灵魂是不健全的人生灵魂。
中国园林的三步意境,从中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内涵:静、感、悟的原理。从建筑体现出了中国哲学中的悟道人性。人与物同感相似的是中国文化。如你想进一步领会人生的真趣,你可以去找一处园林,漫步有思,细细品味。用一种空无和放下一切的心态,去忽见一汪池水,碧波荡漾,豁然平旷,随后步入回廊,过曲桥沿着墙,随行要步,随步观景,景中见曲,曲景相和,一行回廊,几曲清流,幽深的洞穴,蜿蜒的阶梯和那波澜起伏的围墙,参差错落的花墙相呼应,悠悠回环,流转不绝。那时你会必有所悟,你会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影响,一种人生的变化,你会感到历史与现实的交错,物心相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人生价值的所在。感叹,如此美景,吾辈何不早得知其意。世间还有什么踏不出的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