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丰南区大佟庄满族小学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19-05-13 05:5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唐山市丰南区大佟庄满族小学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唐山市丰南区大佟庄满族小学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篇:唐山市丰南区大佟庄满族小学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唐山市丰南区大佟庄满族小学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佟庄满族小学是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唯一一所民族小学,始建于1929年,时名为佟庄小学,1995年易名为满族小学,其间两易其址,三次重建,校龄已届八旬。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大佟庄满族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显著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也日益彰显出自己的特色。这所只有8个教学班,300名学生,16名教职工的小规模民族小学,不仅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也为孩子们的未来开启了第一道大门:参与教育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课题的立项研究并顺利结题;参与河北省“三级课程的有效融合”的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被评为河北省校本课程开发优秀单位,事迹材料在省市交流;连续多年被区政府、教育局命名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优秀少先大队”、“德育示范校”“人文型校园”;多次被唐山市政府评选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核心理念构筑,汇聚民族之志

鹰是满族的图腾,大佟庄满族小学以鹰作为学校精神的象征,意在以鹰击长空之势,将满族人坚毅、果敢、智慧、博爱的精神发扬传承。大佟庄满足小学在提炼满族文化精华的过程中,将“毅”与“和”确立为学校的核心精神,即通过“以毅致强,以容达和”,实现“培养阳光自强少年”的教育目标。

毅,即为坚毅,坚韧,不屈。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满族小学所倡导的以毅致强,正是新时代传承满族人的强悍的气质和敢于担当、敢作敢为的气魄的重要思想之一。

和,即为和谐,融洽,调和。以容达和,是新时代的满族人洞悉满族历史发展的轨迹,弃其糟粕,取其之精华而应弘扬与传承的思想之一。

围绕核心理念,该校确立了“管理即为服务”的治校理念。确立了“果毅力行,和乐任事”校风;确立了“自强弘毅,学而不厌”学风;确立了“立己达人,诲人不倦”教风;确立了以“鹰”为主题的校徽,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念系统。

校本开发建设,绽放民族之美

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满小着眼于吸纳现代文化,努力璧合两者之精华,呈现出互相融合互相呼应的特点。并且在唐山市民族宗教管理局领导的关怀下,在市、县两级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投资40万元,完成了学校绿化及文化建设的工作。

学校主体为一栋三层的教学楼,按学生的成长分为了三个阶段:一层炼翼,针对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分别设计了司马光砸缸、云雀与蚯蚓等故事;二层振翅、针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设计了自古英杰出少年、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三层翱翔,从激发高年级学生的内在动力着手,呈现了“满乡发展”、“桃李不言”等内容。如此拾级而上的教育,将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中蕴含的强大的民族精神丝丝入微的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使每个学生懂得,民族强大,则祖国强大,祖国强大,方有民族强大。

教学楼的四周为北方白杨树,7年的树龄已让他们成长为10米多高的苍天大树,周围铺设着2000多平方米的草坪、800多平方米的色块,草坪成片如同绿海,色块成群,如同一个个小丘,既有层次感,又让人心旷神怡整个校园无露土之处,校园非常整洁美丽。

校园西侧设有小景观一处,中间矗立着一块碑座,一只劲飞的铜铸雄鹰正在昂头振翅,她昭示着满族学校的魂---传承满族文化、发扬“鹰”的精神,培养敢于担当、敢于拼搏的一代新人。

校园活动创新,闪耀民族之光

满族的历史,已被历史的风尘洗涤将尽,追溯,便为首任。满小人将满族文化分为了四个体系,分别为民族起源、开国精神、满族文化、历代皇帝兴衰史。同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建开发小组编印了3本校本教材:《满族风情总本》、《满族风情之文学篇》和《满族风情之体艺篇》。同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满小利用橱窗、《雏鹰广播站》、校刊开展专题活动。充分发挥专用教室的育人功能。图书室悬挂满族的历史文人,开展“满族风情杯”读书知识竞赛、朗读竞赛、“我与满族”读书演讲比赛,通过多项活动的开展评选出民族图书阅览小状元,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美术室活动的开展同样富有深蕴,通过满族民间剪纸、玛虎的制作,追溯历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室介绍了鲜为人知的满族传统乐器单鼓、八角鼓等,从乐器中引带出当时的民俗背景。同时,介绍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满族艺术家刘兰芳、金铁林、关牧村等,欣赏他们的艺术作品,聆听满族的古典音乐,音乐室成为感受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民族向心力的艺术殿堂。

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

为发展学生的体质,培养满小少年的男儿血性,满小依据满族武术的传统形式,创编了武术操《男儿当自强》,弘扬“大仁大义为先,强身健体为上”的武术精神,经过长期的训练,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品质。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开启每天的晨读,并纳入文化特色建设之中,“诵读经典,自强人生”,每天早起“经典20分”下午第三节的“经典午后”每年一次的读书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经典诵读考级,每一项活动无不引领学生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

培养自强少年需万丈豪情,更需如水的柔情。画、订、浸、刻、染、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涵养学生的心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毽球,是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它集娱乐性,健身性及培养学生的灵活性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满小始终积极发展毽球项目,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传统优势项目,校毽球队曾获唐山市民族运动会第一名,河北省民族运动会第四名的骄人成绩。

自2006年起,每年11月份是满小的满族文化艺术节,到今年止已开展了六届,历次活动都分为三个阶段:体育竞技、艺术竞技、文学竞技,学生在此活动中施展才华,涵养才情,能力和信心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如今满小人回顾过去、展露自豪,展望未来信心百倍。愿这朵民族之花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继续以开放的胸怀、求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扎根民族教育,奋起拼搏,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努力!

唐山市大佟庄满族小学特色教育

风起风落黑水在,花落花开白山雄。且待春雨润桑梓,满日华锦耀长天。

----记唐山市丰南区大新庄镇大佟庄满族小学

一、挖掘满族的历史渊源。

满族的历史,对几乎被百分之百汉化的我们来讲,已被历史的风尘洗涤将尽,在我们尚存微薄的印象中,满族是彪悍的、文化贫瘠的游牧民族,抑或是在电视剧中了解到的满人的无能与,而对于她彪悍中凝练的灿烂文化,以及以五万人统治中原的历史内涵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空白,而这些恰恰是满族这个伟大民族的魅力之所在。针对以上的情况我校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追溯:

1、民族起源;

2、开国精神(包括学习进取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包容团结精神、不断创新精神);

3、满族文化(包括体育、服饰、文学作品、民俗、神话传说、文字书法、艺术品等);

4、满族常用词语(将其编写成顺口溜);

5、历代皇帝的兴衰史

针对以上内容,我们编写了一系列校本课程:《满族风情》、《满族风情之文学篇》、《满族风情之清朝历代皇帝篇》、《满族风情之故事篇》、《满族风情之剪纸、面具篇》、《满族风情之音体篇》等。在《满族风情》一书中,主要介绍了满族的历史起源、体育项目、传统节日、服饰等。在《清朝历代皇帝篇》中收集了从开国太祖努尔哈赤到爱新觉罗溥仪12位皇帝295年的兴衰史,从中了解到满人的包容、博大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满族文学》是一部追溯文学作品的导读,包括两大部分:民间文学和名家文学。民间文学中介绍了民间歌谣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名家文学部分为皇家文学和名家名作。名家名作中介绍了纳兰性德、曹雪芹、老舍等登峰造极的历史性文学创作人物。„„这些内容为一个索引,目的是引领学生进一步去探索、研读。在校本课程的引领之下,各项活动扎扎实实的在课堂教学中、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开展起来。

二、鹰文化的凝练。

鹰是满族人精神的寄托与凝练,鹰果敢、坚毅。满族人又赋予她新的意义---博**、神圣、恩达。鹰的力量是满族人崛起、强大的精神力量。鹰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升华与高扬,这种精神是满族能迅速崛起,并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内在的文化原因之一。我校挖掘鹰文化,继承满族人心目中鹰的博大、高昂、果敢、坚毅,将其凝练升华,创作出以振翅高飞的鹰为主题的校徽和校歌。抓住此点,将其定位为学校精神,渗透到德育之中。通过鹰文化的资料收集,以鹰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读书竞赛等各项活动的开展逐步使鹰文化内化到学生心中。发展性评价,一个年级一个奋斗点:低年级为雏鹰展翅,中年级为雏鹰起飞,高年级为雄鹰高翔。在此基础上每个年级段从纪律、生活、学习、思想等八方面确立了奋斗点。每个学生都为一只小雏鹰,又从这八方面针对自己的情况设立了一周一个的小目标,教师、家长、同组学生不断激励,一步一个脚印,学生坚毅的性格逐步在克服学习及生活的困难中生成。学校成立了雏鹰大队,以敬老院为活动基地,温暖了老人,幸福了学生。班级建立了雏鹰小队,互帮互助,走进有困难的学生,走进有困难的孤寡老人,五一班的雏鹰小队常年帮助佟二村的佟奎叠老人,社会反映良好。暖暖的仁厚博大之情悄然流淌。“雏鹰了望角”展示了国际、社会、学校的动态,在关注中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鹰的果敢的品质难能可贵,学生果敢的性格在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中逐步得到锤炼,同时通过开展危机时刻的现场处理小模拟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果敢坚毅。扎实的活动赢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我校开展的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雏鹰优秀班级评比中涌现出一1班、六1班、二年级、四年级、四个优秀雏鹰中队。优秀小雏鹰更是举不胜举:生活并不富裕的佟鑫璐、李谨同学将自己积攒的100多元钱捐给受到洪灾的学生„„他们是我校的典型代表,是300多名学生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

三、基地,满族文化传承的主阵地

为扎实传承满族文化,我们确立了两级传承阵地。一级阵地:橱窗、广播站、专用教室。二级阵地:班级。

(一)用好一级阵地,传承满族文化。

学校利用橱窗宣传满族的相关资料,定期更换。在内容的选择上,首先确定小主题,或是从文化或是从民俗等方面。学校的广播站配合此项活动的开展设计专题性栏目,主题与橱窗宣传一致,采编相关内容,播报学校的传承动态。力求将有效的空间和时间做到最大。无论是橱窗的设计和广播的设计都让其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专用教室因为有了满族色彩的渲染而富有了灵性。走进图书室壁上悬挂了满族文化名人和相关简介,这些自己民族的文人榜样,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引领学生们去读登峰造极的文学名著《红楼梦》、《聊斋志异》、《骆驼祥子》„„与此同时,通过民俗书籍的阅览,了解满族伟人,感受满族辉煌的历史。读这些作品,带着一种民族豪情,以情燃情,从而超越了一般性的读书活动。为将读书活动开展的更加深入,学校开展了读书知识竞赛、朗读竞赛、“读书伴我行”演讲比赛,通过多项活动的开展评选出阅览小状元,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更调动了全校学生读民俗书籍的极大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校充分发挥各活动室的育人功能,传承满族丰厚的民族文化,感受满族美丽的风情。“走进满族”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富有深蕴,同学们在佟彩云老师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上网了解满族知识,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制作富于满族特色的作品,别小瞧单纯的剪纸、简单的面具,她们可将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引领到我们祖先广阔神奇的生活情境,从而激发探索的欲望。剪纸和面具是满族文化的瑰宝,是满族人对生活、自然、情感的艺术沉淀,是反映满族习俗的艺术珍品,将这些向善向美的民族追求都融于艺术作品中去追溯,一幅剪纸、一个个面具便成为一幅反映满族民俗的风情画。一个个面具悬挂与墙壁,充满了神秘色彩,将剪纸粘贴在家中的窗户上,整个小村庄也浓郁了民族风韵。音乐室介绍了鲜为人知的满族传统乐器单鼓、八角鼓、依姆钦、哈尔马力等,从乐器中引带出当时的民俗背景,看似单纯的乐器,生发出其中所蕴涵的民族凝聚力与满族人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实质。同时,介绍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满族艺术家刘兰芳、金铁林、小柯、那英等,欣赏他们的艺术作品,聆听满族的古典音乐,音乐室成为感受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民族向心力的艺术殿堂。在中心校组织的艺术活动展示中,我校各类文艺节目独具特色,舞蹈《满人情怀》充分表现出满族人的风情与婀娜。满族单鼓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精彩的节目赢得了全校师生与村民的一致好评。满族文化在校园中弘扬,同样感染了村民。

(二)开辟二级阵地,弘扬满族精神

如果说学校是浓郁满族风情的大草原,那班级则为一枝枝奇葩,各班开展的活动富有特色。高年级学生进行满族知识综合实践活动,收集了尚且微存的点滴民族文化,收集了佟氏家族在历史上的地位资料等相关材料。并进一步调查了满族这个伟大民族的昨天、今天,进一步展望了她的明天。通过今昔的对比,感受到在优越的民族政策下满族的飞速发展。通过对明天的展望,增强了建设满族明天的豪迈之情。中高年级开展了剪纸等活动,及全校性的“诗词歌谣背诵说唱比赛”和“满语常用顺口溜背诵活动”。每班的展牌都成为宣传满族文化和展示学生活动的小阵地,各班的展牌都富有特色和风韵,有的制作满族的脸谱,每个脸谱后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有的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一切活动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完成,学生异常活跃。

所有的这些只有一个宗旨----以点催发,深度探究

四、满族文化艺术节

为将满族文化的传承推向高潮,我校定于每年的 11月份为满族文化艺术节,可称为满族文化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包括:上旬为体育竞技:跑马程、滚铁环、踢毽子、珍珠球、打铜锣。其中踢毽子一项在2000年曾获河北省民族运动会第四名,2004年获唐山市毽球表演优秀奖等多项殊荣。以此为起点,我们从技术性和趣味性上更精细一步。中旬为文化竞技、民族诗词歌谣背诵、讲民族神话故事、民俗大观园。包括剪纸比赛,满族民俗展示等;艺术品大观园。在“艺术品大观园”中,岂止仅用“震撼”一词来形容,车具、马具、酒具这些普通的物品,除重视它的实用性外,更注重欣赏性。服饰更是别具魅力,利用色彩、绣补、款式等创造性组合,形成了一种形式美,如传承至今体现着中国经典美的旗袍、外观精雕花纹,又加以诗句修饰的颁指。每一件物品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又一次荡涤了学生的灵魂性。下旬为班级满族活动展示。活动是一种升华,更重要的是一种促进。学生们踊跃参与,积极训练,搜集信息,在盛会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先进个人和班级,学校为他们颁发奖状,作为一次历史性的美好记忆,提高了自己,带动了全校。同时学校组织各班总结经验,进行全校交流,针对出现的情况和师生提出的意见做下一步工作的调整。步步深入、升华,将满族风情的建设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促进了满族文化的积淀与满族风情的传承,提升了学生的素养。我们相信,满小学生将在满族风情的无声熏陶下,在满族精神的强烈感召下茁壮成长,成为祖国明天的栋梁之才,成为民族复兴的天使。

黄叶无风自落,在满族风情的触摸、熏陶中,一种鹰的精神力量,一种美的文化性情逐渐在我校浓郁。正如大佟满小师生共创的抒情诗《我愿„„》所凝练的美好诗句一样,意境深远,令人陶醉: 我愿是足踏靰喇手持硬弓的满族少年 在林莽中追逐阿布卡恩都里大神赐予的勇气 我愿是牝鹿一般优美的满族格格

在盘旋起伏的蟒式舞中成长为坚强的母亲 我愿是额娘衣襟前一滴晶莹的泪水 谷粒一般饱满冰雪一样透彻 我愿是那个踏碎黎明的疲惫的浪子 在日出时分接近我魂萦梦牵的满族故乡!

雏鹰展翅冲霄汉,敢与苍穹斗乾坤,满小,将以勃发的斗志,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1、特色标识2、2、特色校训

“勤、慎、精、敏” 这四个字是满族激励民族精神的精华,学校结合时代的发展赋予它新意,确定为我校校训。“勤”即勤劳俭朴、勤奋好学;“慎”即诚实守纪、谦虚谨慎;“精”即钻研求真、精益求精;“敏”即敏锐果敢、开拓创新。这四个字用满族文字雕刻出来悬挂在教学楼正门的上方和教学楼内显著的位置。

3、四、课堂教学特色化4、1、满族艺术教学

满族艺术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校成立了满族艺术舞蹈队、合唱队、服装模特队、乐器演奏队、古筝表演队等,民族特色艺术教育寓于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2、满族体育教学5、3、满族美术教学

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体验了活动的乐趣,他们亲自设计并制作的“满族剪纸”、“折椅”、“石头画”等作品表现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鹰品文化:振翅高飞。志存高远

传承满族人心目中鹰的博大、高昂、果敢、坚毅的品格,将其凝练升华,创作出以振翅高飞

传承满族文化,打造鹰品教育的校本=、研究

第二篇:大力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大力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文明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生学三年高中生活的重要组成,是现代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为了进一步创造健康、积极、向上、活跃的校园生活环境,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增进班级、宿舍的集体凝聚力,同时也为了丰富我们学生的课外生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处开展了以“温馨和谐,积极向上”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活动,现将部分成果展示如下,以此促进我校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开展。

第三篇:佟庄小学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佟庄小学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我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远程教育工作开展顺利,通过五年多的实践,我校远程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教师通过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大幅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有利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使学生眼界更开,认识更广。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为使我校本学年远程教育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现将本我校远程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远程教育设施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远程教育各类设施设备的维护是顺利开展远程教育的保证。本学年,我校将继续加强对远程教育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尤其是对于常常由于教师的误操作造成远程教育主计算机系统损坏问题,将从根本上得以治理。具体管理如下:

1、加强对教师远程教育设施设备操作培训,使教师能够正确、熟练地操作远程教育设施设备,尤其是计算机、DVD播放机,必须要求教师能够正确操作,减少对设备的损坏。

2、远程教育接收机房计算机非管理人员不得使用,教师办公在远教活动室或在其他电脑上进行,如确因办公需要须征得管理人员同意,方可进行,并作好记录。

3、国家远程教育设施设备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用设备,计算机管理人员要严格搞好设施设备保管,决不允许另作他用,亦决不允许设备外借。

4、管理人员要做好接收机房卫生,保持好仪器设备的清洁。做到一天打扫一次,设备一星期擦拭一次,在设备不使用的情况下,要用台布盖好。

5、管理员要作好使用记录,登记好设备运行情况,遇到设备损坏情况,及时做出维修、处理。要定期做好对远程教育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对于由于软件问题造成的使用障碍,要及时做好维护。

二、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接收、整理与公示

远程教育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做好对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接收与整理工作,并做好登记。本学期,我校加强对远程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用制度督促其接收好、接收全教育教学资源,特别是远教IP教育资源。

三、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

这是远程教育的中心环节,无使用,再好的设施设备,再好的教育资源也是空设,搞好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才是远程教育工作的重点。本学年,我校远程教育资源使用计划如下:

1、开学后,管理人员检查维护好各种设备,安装好各种设备,并检查远程教育线路,更换老化电线,梳理网络连接线,维修好桌椅。做好硬件准备。

2、学校课程排好后,管理人员就立即根据学校总课程表及时排好教师远程教育授课课程表,及时、详细公布教育教学资源,督促教师从一开校就上好电教课。

3、经常利用电教媒体开展学校教研活动,以提升学校教研品味,促进电教资源与课程的整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本学年计划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开展教研活动10次。鼓励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备课,坚持每周一次组织教师观看远程教育课堂教学实录,研读接收、下载到的教育教学论文,鼓励教师自己下载、整理网络教育资源,制作教学课件,使学校形成浓厚的科研育人氛围。

5、适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学校学生进行培训教育。

四、教师培训

本学年,将继续坚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主要就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Windows的基本操作;Word的基本操作与应用;Excel的基本操作与应用;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与教学应用; Internet基础知识及及应用;远教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对教师开展培训。通过培训使用全校教师都能熟练使用远程教育设施设备上好电教课。

总之,远程教育是一项较为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把远程教育资源利用到教学中去,以促进我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2011---2012

第四篇: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素养在习惯中生长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

王敏勤 李怀志 张玉莲

2006年9月1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实验小学开始“培养小学生读书习惯策略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在当年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中任意抽取两个班进行语文教学实验。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实验取得初步成果,并实现了一些突破和创新。

一、先字后音,识写异步。

实验班教师在识字教学方面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通常的识字方法是“先音后字,分散识字”,即一年级入学后的前两个月集中进行拼音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会读、会认、会写、会用的目标,然后再借助拼音学习汉字。我们认为,这样的学习顺序阻断了孩子的语言发展,反复枯燥的拼读磨灭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大量而集中的拼写又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畏惧。因此,实验班教师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先字后音、识写异步”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入学后的前两个月先集中识字500个,且只认不写。为利于学生识字,教师选取韵文、童谣、古诗、《三字经》等组合成《快乐识字》教材。两个月后,学生的识字量突破 500个(非实验班为200个)。

从学生入学后的第三个月开始,实验班的拼音和识字教学穿插进行。但拼音教学只要求学生能认、能读即可,不要求写,重点发挥拼音的识字功能。由于拼音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再加上学生是识字在先,变传统的“拼音带字”为“字带拼音”,学习起来自然轻松了许多。在阅读中学习拼音和识字,学生不会感到困难和枯燥。在学习拼音4周后实验班所有学生都能认读拼音,并可借助拼音独立识字。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读一些拼音读物,这样和拼音见面的次数多了,拼读的机会也就多了,印象反而更深刻。

另外,“查字典”是学生独立识字的工具。为了早日让学生独立阅读,实验班学生在入学的第三个月就开始学习音序查字法,用课为3课时。实际上,学习音序查字法与认读拼音基本是同步的,在学习查字法的同时也巩固了拼音,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实现了学用结合。

有了良好的音序查字法的基础,第二学期期中实验班学生开始学习部首查字法。令实验班教师没有想到的是:课上老师做完基本讲解,一出示例字,学生几乎能马上查到。特别是一些被人们认为难查的“独体字”,实验班学生也大都知道要先查“起笔”。常规教学需要用3-4课时还难以解决的一个教学难点,实验班不到一课时就完成了。这归功于教师常用的“同部首连带识字”、“同偏旁连带识字”和“字理”识字。因为在已有的集中识字过程中,学生早就熟悉并掌握了汉字中的常见部首、特殊偏旁,而这正是部首查字法的难点与重点所在。二年级结束时,实验班的学生全部学会了查字典的方法,提前两年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把识字、阅读与生活相结合,是实验班成功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学校、超市、景点及家中利用各种机会识字,正所谓“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学生不再感到识字单调乏味,认识一个路牌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读懂一个故事能让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为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积极性,实验班教师开发了《识字考级手册》。识字考级以100个字为单位,认识100个字为一级,200个字为二级„„以此类推,达到1000个字可申报“识字银星”,达到2000个字可申报“识字金星”,达到2500个字(小学四年级的识字量)颁发“识字证书”。这种做法比一般的识字考试好得多。考试是被动的,考级是主动的,“我的识字我作主”。到目前为止,在不增加课时和课外作业的情况下,实验班的四年级学生完成了六年“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的识字任务。

二、以一带多,增加阅读量。

在阅读教学方面,实验班的平均阅读量已突破1000万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阅读量最低要求的7倍,对初中阶段阅读量最低要求的4倍。

1.阅读课进课表,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由于缺少教师的辅导和监督,课外阅读随意性大,效率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阅读的实效性,实验班教师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每周从语文课中抽出两课时作为阅读课,排进课表,以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2.课堂教学中“以一带多”,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主阵地。实验班的课内阅读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课本,二是教师根据课本内容为学生提供补充材料。一般来说,每学习课本中的一篇文章,就会提供给学生3篇以上同主题、同题材、同作者或同体裁的阅读材料,实现“以一带多”。每册课本学习结束,补充的阅读材料能达到课本的3倍。

在这种情况下,为完成教学进度,教师摒弃传统的一篇课文讲两三课时的做法,采取一课时讲多篇的教学模式:学生熟读课文——教师(或由学生质疑)梳理出一两个涵盖课文中心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再回到文中进行研读——交流感悟,明晰问题——抓住一个知识点(或能力点)进行训练——同样的方法完成其他课文的学习——日积月累,当堂积累或背诵好词好句。基本上每课时都能完成2—3篇课文的学习。

“对于每篇课文抓住一个知识点(或能力点)进行训练”,有人曾提出质疑,认为这样做,岂不是丢了很多知识点?课题组认为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教师往往把一篇课文掰开了揉碎了讲,一段一段地分析,一句一句地体会,一个词一个词地训练,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到概括段意,从朗读到背诵,从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到写作,从品词到品句,唯恐漏掉一点。然而,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这么多项任务,常常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很多时候连最基本的熟读课文的要求都达不到,何谈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为此,实验班摒弃“面面俱到”的讲法,根据实际情况,每节课或每篇课文选取一两个训练点,进行扎扎实实 的训练,由面到点,由虚变实,学生每节课都有所得,每天都有收获。学生的知识体系逐渐形成,语文素养必然会全面提高。

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是“一课讲多篇”的基础。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必须深入理解课程标准,通读教材,深刻领会“什么阶段训练什么内容、什么阶段达成什么目标,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进行训练”等,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甚至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做到“胸有成竹”,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为此,大家结合“知识树”开展“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对教材进行“整体建构”。首先是单元建构,梳理出每个单元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其次是整册建构,明晰整册书的语文知识点与能力点;再其次是各个年级语文教材的建构,明确每个年级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小学阶段语文素养提升的关系等。这样,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任务与目标就清晰地串成了一条线,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宏观调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在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识字基础,实验班教师在不同年级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如在低年级,阅读内容以韵文、故事、童话、古诗为主。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实验班采取了多种形式:

由于受识字量的限制,刚人学时主要由教师读给学生听或教师读学生指读;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制造悬念,吸引学生自觉读书。教师往往读到精彩之处戛然停止,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课下迫不及待地找书读,虽然有些字还认不全,在磕磕巴巴中也能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了奖励超前阅读的学 生,教师把新书送给他们阅读,并请他们当小老师读给大家听。

4.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进入三年级以后,教师就开始教给学生读书做批注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渐养成读书做批注的好习惯,现在每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在空白处随处可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会、感受等,甚至还有对文本的质疑以及给作者的建议。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思考,在思考中建构自己的思想。此外,学生还特别注重积累,把读书过程中看到的好词、好句、好篇等及时摘抄下来,为自己的口语表达及写作积累丰厚的素材。

5.通过读书交流课为学生搭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量、阅读理解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低年段每周一课时的读书交流课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由每周的一课时增加到两课时。交流的形式和范围也更为多样和广泛,有对作者的研究、思想的把握、对书中人物的评析、对写作方法的归纳、对表达方式的领悟等。总之,读书交流课为学生交流读书感悟、心得体会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学生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和收获。

通过以上改革,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到一年级期末,实验班学生的平均阅读量已突破80万字。到二年级结束时,实验班的平均阅读量已经突破200万字,最多的达1000多万

字。到四年级第一学期结束时,实验班的平均阅读量已突破1000万字。

三、成组阅读,同体写作。

在写作教学方面,实验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低年级学生写“一句话日记”,不计质量,不计数量,不批评,多鼓励,只要能坚持写即可,重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的兴趣与自信。到中年级,在阅读教学中着眼于写作技巧的指导。教师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成组阅读,同体习作”,其教学模式是:成组呈文——学前预习——精学一篇——理解交流——粗学数篇——归纳写法——同体习作。这一教学模式一般用2课时,课前预习和第一课时为“成组阅读”,第二课时为“同体写作”。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23课《刷子李》一课时,教师就选择并整理出与《刷子李》同体裁的文章《泥人张》和《快手刘》印发给学生。

按照这个模式教学,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习作有的采用刻画人物心理方法衬托出人物棋艺的高超,情节安排一波三折;有的重点采用动作描写刻画父亲修理家电技艺的高超;还有的抓住面部表情的变化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等。可见,学生已经能对人物进行细节的刻画,大部分的习作还恰当采用了“一波三折”的叙事方法,在学生的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在我们眼前。

除了课堂教学中的“写作课”外,实验班还鼓励学生写读书随笔,并建立了激励机制。学生写一篇读书随笔奖励1片“小树叶”,集满10片树叶奖励1枚“青苹果”,集满5枚青苹果可以得到1枚“金苹果”。这一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写读书随笔。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及随时把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的欲望和习惯,实验班很少让学生写命题作文,而是写生活随笔,既不规定内容和范围,也不限制形式,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哪怕写下的是只言片语。如此一来,学生的写作素材就变得很丰富,再也不愁没内容可写。在此基础上,实施不同层次的评改:学生自读自改;学生之间相互评改;教师评改。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验班学生已经超出《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五、六年级在40分钟完成不少于400字习作”的要求。高年级学生在40分种内能够写出500字左右的习作,能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做到感情真挚、立意新颖、结构巧妙,能够快速、即兴、引经据典,自由表达。

四、为实验教师松绑。

在以往的教学实验中,我们会因为这样的问题而苦恼:虽然教学方法改革了,但学生还要跟着区县和学校参加统一的测试,有的还要排名次。而考的内容往往是书本上的进度和知识,不能体现教学实验的成果和优越性。甚至,有些学校的领导为了“名次”,不支持教师搞实验。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为实验班教师划定“特区”:不参加学校统一的测评和考试,每次考试均采取自命题的形式,彻底摆脱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束缚。

为了保障实验的顺利实施,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研究制度:实验教师每天填写“实验日志”,撰写实验随笔;每周一次课题汇报会,商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每月一次读书汇报会,就实验中产生的问题到书中寻找解决的策略;每两个月一次课例分析,研究如何把实验思想更好地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每学期一次“整体建构说教材”比赛,使教师做到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心中有数。通过语文教学实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另外,实验教师组建单独的教研组,有单独的办公室,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优晋级的标准,为实验教师彻底松绑。为减轻学生负担,学校允许实验班教师课后不布置读写作业,让学生自由阅读和写作。可以说,实验班学生成绩的取得,是在没有增加学生课外学业负担的情况下实现的。

总之,经过几年的实验,学生不仅在语文能力与水平上有了显著提高,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有突出表现。实验班的孩子兴趣广泛、活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电视台、广播站、朗诵团等众多学生社团中,实验班学生都是主力。这说明:语文教学的有效变革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语文素养的提高,更是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读书不仅可以启智,更能让学生明理,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健全人格。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培养小学生读书习惯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组负责人:李怀志、张玉莲;课题组成员:赵淑君、李春明、王银环、孙立娅、薄秀清、孙立静等)

第五篇:庄科校园文化建设

庄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宁县瓦斜乡庄科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位于西合公路南侧,坐北朝南,学校始建于1973年8月,占地663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105名,专任教师14名。2011年3月被宁县教育局、宁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为2010年教育综合督导农村小学二等奖。

近年来,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我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领导机构,落实建设目标

为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安排部署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研究落实了以“精心组织,逐步深入,打造精品,彰显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确定了以培养优良校风、学风、教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学校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目的,推动形成厚重的学校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化风尚一系列的建设纲领。旨在通过建设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内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学质量一流、文化底蕴丰富、独具特色的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一)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是精神文化的建设,它是一个学校的主题,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这个主题,它指导着学校发展的方向,指导着学校办学的方向,指导着教师的工作方向。为此,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家长会、教师座谈会等形式,深入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进行调研,力求制定符合庄科小学发展所具备的精神文化,确定了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并制作上墙,有了精神文化的支持。

(二)硬件设施建设

如果说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发展的主题,那么物质文化的建设便是这个主题发展的支柱。学校不断完善设施建设,努力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氛围。优美、高雅的环境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我们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拨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来,我校不断加快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的步伐,先后投入改建资金约80万元。其中,新建附属幼儿园园舍六间,维修原教学楼(处理楼顶、粉刷室内外、更换照明设施等),重新布设校园电路,砖砌围墙330米等共投资60余万;上级投资9万元建设完成了小伙房工程;先后两次硬化校园2300平方米、绿化1250平方米共投资6.2万元;校园环境布局更科学、更合理,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将“美化环境文化,构建人文生态校园”作为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美化环境文化是途径,构建人文生态校园是目标。在美化环境文化的工作中,我们的建设方思路是: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要立足传统实际,确保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有序,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了实现这个建设目标,我们将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墙面文化作为建设的主体。我们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课堂说教,一所学校,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只要是身处学校,每个人都应该得到教育,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

1、校园整体规划:对楼道走廊、教室、办公室、专用教室、附属幼儿园进行整体布局美化,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育人环境。首先通

过总务处努力做到车辆摆放整齐,路面整洁卫生,校园内地面无垃圾、无痰迹、无卫生死角。

2、学校楼道文化建设:楼道是学生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阵地。对教学楼前墙瓷砖面进行清洗,美化教学楼整个墙面,喷绘张贴卫生、安全、学习、纪律、文明礼仪等各类标语28副,对学生进行渲染教育。

3、打造班级文化:在旧教学楼维修工程中,对室内全部进行了粉刷。后期教室布置时,我校根据班级学生特点,统一制作班务栏、教务栏、学习园地及室内标语。每班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班训,将其视为师生成长的风向标;并在学习园地中分版块展示学生作品,彰显班级风采。随后统一购置室内垃圾箱,力求干净整洁,为学生营造舒心的的学习环境。

4、建设办公室,打造专用教室:教师集体办公室的布置也是体现学校物质文化建设阵地。今年,我校对教师办公室进行了刷新,添置了物品柜,对办公室进行了重新布置,力求为教师打造一个美观、舒适、轻松的办公环境。同时,重点建设布置了科学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仪器室、教师活动室等,利用有限的资源,规范了办公场所。为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速度,去年末,学校接入移动光纤,为每个办公室开通网络,方便教师学习最新理念,接受新生事物,了解前沿动态,达到提高办公效率的目的。

5、附属幼儿园建设:新建附属幼儿园于今年开春已投入使用。学校购置幼儿黑板三面,对幼儿教室进行全方位、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装饰,并聘请陇东学院美术系高材生制作幼儿园外墙壁画70平方米。在联村联户帮扶活动中,宁县税监局为我园捐赠幼儿桌面玩具110余件。后经县教体局审查验收,肯定了我校规范办园并给予大力支持,已于本学期给我园配发幼儿座椅20套,漂亮崭新的桌椅得到了幼儿的青睐。

(三)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学校重点制定了以下两项制度:

1.实施目标责任制:制定学校发展三年规划、每学和每学期工作计划,使全体教师明确目标、认清责任,自觉分工。分解签订各类责任书,校长对学校工作负全责,教导主任对学科教学质量负全责。总务主任筹划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所带班级负全责,使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指标,来积极完成学校的全年工作计划。

2.执行考核制:学校建立考核机制,不断完善考核细则,每学期对领导、教师分别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评选先进、晋升职称、绩效考核等直接挂钩。通过考核,鼓励教师努力工作,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3.全面检查、考评,让“规范教育”融入学生生活。我们以养成教育为主,加大检查、考评力度,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外在形象。

(四)行为文化建设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教职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学校校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展示历史底蕴,价值取向的一面镜子。在这项建设工作中,我们主要加强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在对待教师的行为规范上,学校严格执行《瓦斜学区教师岗位责任制》,规范了教师的言行,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2、师生活动建设

(1)坚持每周一早晨的正规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要求全体师生准时参加,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开展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前途理想教育。

(2)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要求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全程参与,每天坚持30分钟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师生体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深知,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制高点和核心要素,是制约学校发展前景和发展高度的决定因素。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我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限于各方条件制约,我们的创建工作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还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一如继往,继续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创建工作,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快乐成长的幸福家园。

下载唐山市丰南区大佟庄满族小学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唐山市丰南区大佟庄满族小学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庄小学2011年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2011年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增强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民乐县洪水镇苏庄小学 (2011年11月21日)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学校秩序、学校环境和学校形象的集中体现,具......

    陈庄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陈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清徐县清源镇陈庄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是......

    杨庄小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点方案5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试点方案 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着文明、高雅;优秀的传统文化意味着健康、和谐。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

    贾庄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

    贾庄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 为保证育人环境充满文化气息,做到校园无空地,处处能育人,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教职工要穿着整洁干净、语言要文明;学生在校内要穿校服戴校牌,要尊敬......

    丰南区宣庄小学关于教学工作“211”工程实施方案[5篇材料]

    丰南区宣庄小学 关于教学工作“211”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我校以教育局关于《教学工作“211工程”的实施意见》为统领,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贯彻落......

    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平安校园环境

    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平安校园环境校园安全,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警察护送学生上学、校园增加安保、门卫增设防护武器、托幼机构凭证接送孩子,不一而举的种种有效措......

    金桥小学2013校园文化建设

    奋发向上,激流勇进 -金桥小学2013校园文化建设 回顾2012,金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摸索中前进。笑看2013,金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稳步上升,从容中前行。在2012年的基础上,今年......

    金桥小学2012校园文化建设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2012年金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2012年,在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的热切关怀下,金桥小学全校师生在校长黄飞龙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在此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