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目前使用的主要绝热材料的性能特点
目前使用的主要绝热材料的性能特点
产品具有优良的物化指标建筑物绝热主要指建筑物外墙、屋顶、地面、门窗等易散失热量的结构部位的隔热保温。严格地讲,只有那些在平均温度等于或小于623K(350℃)时,其导热系数不大于0.174W/(m·K)、密度不大于350kg/m3的材料才可称为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055W/(m·K)的绝热材料称为高效绝热材料。目前使用的主要绝热材料的性能特点是:
1)、岩(矿)棉
岩(矿)棉是我国80年代初期从国外引进的技术,现国内已有大大小小的生产线不下百条,产量几十万吨,但质量优劣之间相差较大。使用时应加以区别。岩(矿)棉属无机材料,不燃烧,价格较低,在满足绝热要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它的缺点是密度低、抗压强度不高,手感不好、耐长期潮湿性比较差。
2)、玻璃棉
离心玻璃棉我国已有生产线十几条,年产能力10万吨左右,产品遍布全国,离心玻璃棉与岩(矿)棉在性能上有许多类似点,但手感略好于岩(矿)棉,工人施工时比较容易接受,它的干密度较小,所以在顶棚中的用量较大,但它的价格要高于岩(矿)棉。同时耐高温性能不及岩(矿)棉。
3)、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分为膨胀型和连续挤出型。膨胀型价格比较便宜,干密度小(15kw/m3),导热系数0.044[W/(m2·K)],市场占有率较大,主要用于内外墙绝热,此外彩钢夹芯板也是它的主要用途之一。
连续挤出聚苯乙烯具有非常优越的防潮性能,它常被用作特殊区域的绝热,如地下室墙体、地板、屋顶等。在这些地方,绝热材料将直接接触潮气或水。
进消化、建筑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和环境保护的加强,今后一段时间内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也是建筑节能保温墙体的发展方向。选用聚氨酯作为墙体隔热材料除了考虑到它突出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以外,主要还在于它能够节约能源。硬质聚氨酯泡沫带来的额外费用将会由供暖和制冷费用的大幅度减少而大幅度抵消。此外,能源的节省也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而减轻温室效应,较薄的保温层也可增加建筑物内部可用面积,这对地价越来越昂贵的城市有特别的吸引力。我国与同纬度许多发达国家相比,冬天气候更冷,夏天气候较热,南方空气湿度还很高。在这种湿热环境下,我国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却要比发达国家差得多。墙体、屋顶和门窗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2~5倍左右;很多空调建筑也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解决其高效绝热的轻型复合板的最好材料就是硬质聚氨酯。可满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建筑节能指标不断提高的需要。
在生产线平台上自动配方混合、连续发泡、固化成型的PU复合板比非连续作业成型的材料不但更具有保温效能好、稳定性强、防火性能高、抗湿热性能和耐撞击性能优良、对主体结构变形适应能力强、抗裂性能强等优点,而且耐久性满足25年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改造扰民小、工效高、易于维修、环保性能好。另外产品可集保温和装饰为一体,为外保温用装饰面砖美化立面又增添了新的产品,与现有适宜粘贴面砖的外保温体系相比造价更低。
因此,硬质及软质聚氨酯复合板在保温、节能和应用范围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篇:环氧树脂性能特点
性能特点
(1)力学性能高。环氧树脂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分子结构致密,所以它的力学性能高于酚醛树脂和不饱和聚酯等通用型热固性树脂。
(2)附着力强。环氧树脂固化体系中含有活性极大的环氧基、羟基以及醚键、胺键、酯键等极性基团,赋予环氧固化物对金属、陶瓷、玻璃、混凝土、木材等极性基材以优良的附着力。
(3)固化收缩率小。一般为1%~2%。是热固性树脂中固化收缩率最小的品种之一(酚醛树脂为8%~10%;不饱和聚酯树脂为4%~6%;有机硅树脂为4%~8%)。线胀系数也很小,一般为6×10-5/℃。所以固化后体积变化不大。
(4)工艺性好。环氧树脂固化时基本上不产生低分子挥发物,所以可低压成型或接触压成型。能与各种固化剂配合制造无溶剂、高固体、粉末涂料及水性涂料等环保型涂料。
(5)优良的电绝缘性。环氧树脂是热固性树脂中介电性能最好的品种之一。
(6)稳定性好,抗化学药品性优良。不含碱、盐等杂质的环氧树脂不易变质。只要贮存得当(密封、不受潮、不遇高温),其贮存期为1年。超期后若检验合格仍可使用。环氧固化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其耐碱、酸、盐等多种介质腐蚀的性能优于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因此环氧树脂大量用作防腐蚀底漆,又因环氧树脂固化物呈三维网状结构,又能耐油类等的浸渍,大量应用于油槽、油轮、飞机的整体油箱内壁衬里等。
(7)环氧固化物的耐热性一般为80~100℃。环氧树脂的耐热品种可达200℃或更高。
第三篇:民族问题特点及中国目前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性”:
一是普遍性。当今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民族问题广泛地存在于不同制度的国家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问题作为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是一种普遍存在、内容宽泛的社会现象。
二是复杂性。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落后的生活方式、合法的民族宗教活动与非法的民族宗教活动、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等相互交织在一起。世界民族问题除此而外,还有国家主权问题、领土问题、国家关系问题(多边关系、双边关系)、人权问题等等。
三是长期性。民族问题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产生、发展、融合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长期存在,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民族问题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就决定了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是国际性。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民族问题往往超出一国的范围,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
第二,民族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多民族国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但是,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不等于民族问题的国际化。民族问题国际化则是指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打着“民主”和“人权”的旗号,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达到干涉和控制他国内政目的的一种手段。
五是重要性。“民族、宗教无小事”。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社会稳定、边疆巩固、经济发展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解决好民族问题无论是对多民族国家,还是对由多民族组成的世界来说,其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
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特点?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这是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
一、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交织。民族问题涉及到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的协调。民族发展是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民族关系协调包括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协调。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属性,决定了民族问题往往是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阶段我国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问题,尤其是东部地区与西部民族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上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交织的最突出的表现,也是现阶段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最重要的任务。在国家整体发展中,逐步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二、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交织。民族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与民族存在相伴相生的民族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现阶段我国某些地区存在的民族分裂活动问题,这是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最突出的表现。我国某些民族地区的地界、山林、草场纠纷,其中有些也是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历史上曾有过的纠纷和冲突,如因为所属行政区域变动、历史上区划界限和资源权属不明确等引起的问题未能很好得到解决,从而引起了现实的矛盾与纠纷。另外,影响我国民族的许多思想观念,如民族偏见、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等等,也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所谓的“西藏独立”问题、“东突厥斯坦”问题,都与20世纪初帝国主义策划、煽动和制造的分裂中国的活动有关联。这些都会影响我国的民族关系。
三、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相交织。在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里,宗教问题有时会与民族问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虽然民族与宗教分属不同的范畴,但民族与宗教之间密切而特殊的关系,决定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相互交织。例如,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在民族文化领域(包括民族风俗和民族宗教信仰)发生的民族问题就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一些民族宗教信仰差异会成为民族之间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领域产生的问题会
间接导致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不仅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表现出的一个特点,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一个普遍性的现象。
四、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相交织。一个国家的民族问题,本属该国内部事务,属于国内问题。但是,种种原因的存在决定了它与国际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同一民族跨境而居是国内民族问题与国际民族问题交织的原因之一。我国有30多个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这些民族与相邻国家的同一民族在血缘、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这些民族相关的国内民族问题会引起相邻国家的关注和反映,由此还可能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内民族分裂分子与国外敌对势力相勾结,进行分裂破坏活动;国际敌对势力把民族问题作为“分化”、“西化”中国的突破口,这是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交织的突出表现。另外,西方某些大国打着人权的幌子,企图干预中国的民族问题,甚至企图把我国国内的民族问题国际化,图谋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这也会促使国内民族问题与国际问题相交织。
总之,民族问题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全国各地方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对于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国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达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何理解民族平等是权利,义务的统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平等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而且是由宪法和法律保障实施的政治制度。当前在民族理论的研究和宣传 中对民族平等的论述,往往只是限于思想或政策方面的一般分析,很少从宪法和法律的角度加以论证,即使有的作者偶尔从法学的角度谈起,也主要是讲民族平等指 民族与民族之间在政治上经济上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往往忽略了履行相同义务的内容,从而使这种研究和宣传缺乏全面性,实践性、使社会主义 的民族平等和资本主义的民族平等缺乏质的区别性,使理论研究和宣传的社会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要着重从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谈民族平等,才能使这种研究和宣传充 分体现其全面性、社会主义的实践性和与资本主义民族平等具有质的区别性。
第四篇:河豚毒素性能特点及检测方法
河豚毒素检测方法
随着渔业的发展,河豚鱼中毒事件的屡次出现,以及当前可能被恐怖分子利用的潜在威胁,使TTX的检测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检测方法可分为生物测定法、理化分析法和免疫化学法、生物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液质联用、气质联用等方法。生物法有酶联免疫(ELISA)法和小鼠法等。
生物测定法
小鼠生物实验法、竞争置换法、组织培养生物实验法、动电位法。
理化分析法
荧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及其联用技术、电泳法及其联用技术、气相色谱法及其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联用技术。
免疫化学检测法
TTX的检测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可根据实验条件及要求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TTX作为钠离子通道阻断剂,虽然毒性强,但在临床中也可作为高效镇痛剂,并且对某些肿瘤有抑制作用,在神经生物学、药理学、肌肉生理学等方面被广泛用于工具药。随着TTX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TTX的研究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在食品检验、中毒诊断、治疗及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ELISA法 ELISA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定量检测,而且有采样量极小等特点,多用于河豚毒素的痕量检测;小鼠法是利用河豚毒素的毒性特点进行的小鼠毒性检测的方法,方法简便,但定量不准确且重复性差、目标性差,已少用。
HPLCUV法
HPLCUV法是常用的检测手段,既可以检测含量,又可以作为有关物质的考察,河豚毒素没有紫外光谱特征吸收,采用末端吸收进行检测;国外多采用柱后衍生化荧光检测的方法进行含量测定,河豚毒素本身没有荧光,氢氧化钠破坏后产生降解产物C9碱具有荧光;荧光检测的灵敏度比紫外检测的灵敏度高,但在含量测定检测结果上两种方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第五篇:无机材料的性能特点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
一、绪论(2学时)
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
(1)化学组成上为无机化合物或非金属元素单质,包括传统的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含氧酸盐、氮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硫系化合物、硅、锗及碳材料等。
(2)形态与形状上包括多晶、单晶、非晶、薄膜、纤维、复合材料等。(3)晶体结构复杂。单个晶格可能包含多种元素的原子,晶格缺陷种类多。(4)原子间结合力丰要为离子键、共价键或者离了—共价混合键,具有高的键能、大的极性。
(5)制备上通常要求高纯度、高细度原料,并在化学组成、添加物的数量和分布、晶体结构和材料微观结构上能精确控制。
(6)性能多样。具有高熔点高强度、耐磨损、高硬度、耐腐蚀及抗氧化,宽广的导电性能、导热性、透光件以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等待殊性能;但大多数无机材料拉伸强度低,韧性差,脆性大。
(7)应用极其广泛。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有无机材料的应用,尤其新型无机材料更是现代技术的发展基础、在电子信息技术、激光技术、光纤技术、光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超导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传统无机材料一般是指以天然的硅酸盐矿物(粘土、石英、长石等)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窑烧制而成的一大类材料。故又称窑业材料,主要有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四种,其化学组成均为硅酸盐,因此也称为硅酸盐材料。新型无机材料则是指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用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以及各种无机非属化合物经持殊的先进工艺制成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无机新材料,包括特种陶瓷、特种玻璃、特性水泥、新型耐火材料、人工晶体、增导体材料等。
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无机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从传统硅酸盐材料到新型无机材料,众多门类的无机材料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需从多个角度对无机材料进行分类。无机材料按成分特点、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按结构特征,可 分为单晶、多晶、玻璃、无定形材料、复合材料等;按形态,可分为体相材料、薄膜材料、纤维、粉体等;按性能特征和使用效能,又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按合成制备工艺,还可分为烧结成材、湿法合成材料、涂镀材料、水硬材料等。
4、无机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无机材料的制造和使用合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旧石器时代人们就使用经过简单加工的石器作为工具。到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粗陶器;我国商代开始出现原始瓷和上釉的彩陶;东汉时期的青瓷,经过唐、宋、元、明、清不断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技术和艺术水平。青铜器时代的金属冶炼中已经开始使用粘土质和硅质材料作为耐火材料。从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耐火材料都起着关键的作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古埃及文物中就发现有绿色玻璃殊饰品,我国的白色玻璃珠亦有近3000年的历史;17世纪以来,由于用工业纯碱代替天然草木灰与硅石、石灰石等矿物原料生产钠钙硅酸盐玻璃,各种日用玻璃和技术玻璃迅速进人普通家庭、建筑物和工业业领域: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古代建筑中已开始大量使用石灰和石膏等气硬性胶凝材料,到公元初期水便性的石灰和火山灰胶凝材料也开始被应用到建筑工业中,但是用人工方法合成硅酸盐水泥制品还只有1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初,英国人阿斯普丁发明用硅酸盐矿物和石灰原料经高温煅烧制成波特兰水泥(又称硅酸盐水泥),从而开始了高强度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新纪元。
20世纪40年代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无机材料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原料纯化、工艺进步、材料理论的发展、显微分析技术的提高、性能研究的深入、无损评估技术的成就以及相邻学科的推动等因素的作用下,传统无机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和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延伸。人们发展了包括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复合材料、半导体材料、新型玻璃、非晶态材料、人工晶体、炭素材料、无机涂层及高性能水泥和混凝土等一系列高性能先进无机材料,特别是具有电、磁、声、光、热、力等信息的存储、转换功能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正在日益广泛地被应用在现代高技术领域,如微电子、航天、能源、计算机、激光、通信、光电了、传感、红外、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成为现代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传统工业的主要物质基础。如半导体材料的出现,对电子工业的发展具 2 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计算机小型化和功能的提高,与硅、锗等半导体材料密切相关;涂覆SiC热解碳—碳结合等复合材料在空间技术的发展中产生了巨大作用;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先进材料已逐渐成为近代尖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矿物材料也因其电、光、磁、热、摩擦、密封、填充、增强、表面效应以及胶体性:、化学活性与惰性、吸附性、载体与催化性等在工业、农业、国防及民用等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对无机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无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近进入了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纳米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无机材料从原料合成、制备工艺、材料科学、性能表征以及材料应用的革命性进步。复合技术、材料设计等相关理沦与技术的进步,大大扩充了新型无机材料发展与创造的空间。基于材料学、物理、化学、电子、冶金等基础学科的新型无机材料呈现空前活跃的发展前景,在近代高新技术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5、无机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仅是人民生活、工业生产和基础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材料,也是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导。可以预测,先进无机材料将是未来人类社会科技进步与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支柱。
6、无机材料的研究内容
无机材料工艺学的任务是不断利用材料科学及其他相邻学科的发展成就,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原料,通道各种工艺过程生产出附合各种性能要求的材料,并能达到低投入高产出,实现按使用性能要求来设计和制造无机材料的目标。由于基础科学和实验技术的进步,材料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已经从宏观进人微观,从定性进入半定量或定量,从静态进入动态,从而为更合理、更有效地使用现有材料和发展新材料提供了依据,为逐步实现按预想性能设计和制备材料创造了条件。
未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各种无机材料提出了更多、更高和更新的要求。特种陶瓷要求从原料的多相结构到趋向于单相结构,又趋向于更复杂的多相复合结构;纳米陶瓷的研究正向纵深发展,有望得到性能更好的纳米陶瓷制品;陶瓷强 3 化与增韧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新发展的纳米陶瓷和陶瓷的晶界应力设计可望成为解决陶瓷脆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先进功能陶瓷的精细复合原理及其工艺的研究为人们所瞩目。无机材料逐步向多功能和良好的环境协调性方向发展;兼 具感知和驱动功能于一身的敏感陶瓷研究正在启动。多功能和敏感无机涂层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生物陶瓷和仿生研究将为人类自身造福。
7、陶瓷
陶瓷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陶资产品的应用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生产和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细、从无釉到施釉、从低温到高温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各个历史阶段赋予陶瓷的含义和范围也不断发生变化。
8、陶瓷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数千年前,彩陶与黑陶的出现是人类两种史前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标志。陶瓷器皿的出现使人类日常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并逐步成为生活必需品。日用陶瓷在发展对外贸易,加强文化交流,促进祖国建设发挥厂巨大的作用。
电了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技术、红外技术等的出现是基于新型材料的研制与生产的基础上才得到有效保证的、而陶瓷也正是上述新型材料的一类。陶瓷作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利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领域中。新型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在高温下具有高强度、高硬度、抗氧化、耐磨损、耐烧蚀等特性,为先进热机的耐热、耐磨部件的应用开辟了良好的前景,使其在热学、力学、化学等性能耍求苛刻条件下取代金属、有机材料成为可能,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提高电压的等级和增大输配的电容量,要求有高机械强度和高介电强度的电瓷,以供线路、电器和电站使用。耐腐蚀、耐磨损、热稳定性高的化工陶瓷是发展各种化学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种结构材料。电子技术从晶体管到厚、薄膜电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也和压电陶瓷、铁电陶瓷、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的研制成功是分不开的。开发新能源是当前重大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正在研究的新能源(如核能发电、磁流体发电、地热发电等)所需的结构材料和导电材料,往往都由陶瓷来承担。许多国家正在研究用氧化物固溶体及碱金属阴离子导体(如β-Al2O3)作高温燃料电池及高能量、高密度蓄电池的固体电解质隔膜。一些宇宙技术中的运载工具(如火箭、人造卫星、飞船等)所使用的高温结 4 构材料、烧蚀材料和涂层都属于陶瓷的范围。超导陶瓷的出现成为现代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重大突破。生物陶瓷由于其优良的生物相容和生物活性等特殊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中。
9、玻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玻璃具有许多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性,从玻璃的本质结构和性质来看,最显著的四个特性为:(1)各向异性;(2)无固定熔点:(3)介稳性;(4)性质变化的连续性与可逆性。此外,玻璃材料还具有一些良好的理化性能,如良好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抗压强度、硬度、耐蚀性及耐热性等:从工艺的角度来看,玻璃的特点在于:(1)可以通过化学组成的调整,并结合各种再加工工艺方法(表而处理、热处理)来大幅度、连续调整玻璃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适应范围很广的实用要求;(2)可用多种多样的热成型(吹、拉、压、延、浇铸)方法,制成各种形状单件的(空心或实心)和延续的(板片、管棒、丝绵)制品。还可以通过冷加工(磨砂、抛光、钻、削)、粉末烧结和焊接等加工方法制成型状复杂、尺寸严格的器件。因此玻璃作为结构和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建材、轻工、交通、医药、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和原子能工业等方面。
日用玻璃,包括瓶罐、器皿、保温瓶、工艺美术品等,已成为人们牛活用品的一部分:其中玻璃瓶罐也是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文教用品工业大量采用的包装容器、窗玻璃,平板玻璃,空心玻璃砖,饰面板和隔声、隙热的泡沫玻璃,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普遍的采用。钢化玻璃、磨光玻璃、夹层玻璃、高质量的平板玻璃,用来装配各种运输工具的风挡和门窗。各种颜色信号玻璃在海、陆、空交通中起着“指挥员”的作用、电真空玻璃和照明玻璃,充分利用了玻璃的气密、透明、绝缘、易于密封和容易抽真空等特性,是制造电子管、电视机、电灯等不可取代的材料;光学玻璃是国防、高科技及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精密光学仪器与设备的核心部件,广泛地应用于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光谱仪和各种复杂的光学仪器,大大地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条件和方法;电影放映机、高质量的眼镜片都是用光学玻璃制造的。玻璃化学仪器、温度计是化学、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工作者必备的实验用具。大型玻璃设备及管道,是化学工业上耐腐蚀、耐高温的优良器材。玻璃纤维、玻璃棉及其纺织品,是电器绝缘,化工过滤和隔声、隔热、耐热的优良材料。它们与各种树脂制成的玻璃钢,质量轻、强度高、耐腐 5 蚀、耐热,用以制造绝缘器件和各种壳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玻璃新品种不断出现,例如感光照相和印刷版玻璃,耐热性好、硬度大、强度高的微晶玻璃,高折射、低色散或低折射高色散的光学玻璃,透紫外线和透红外线玻璃等等。玻璃的应用日益扩大,愈来愈成为重要的材料。据20版纪末的统计,全世界的玻璃产量约为8000万T/年,其中美国为25%,前苏联为9%,日在为8%、德国为7%;各类玻璃制品分别为:瓶罐玻璃60%,平板玻璃25%,特种玻璃10%,玻璃纤维5%。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玻璃制品的品种系统、应用范围和生产规模也逐步形成和扩大。
10、水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水泥的发展大大改善了人类居住和环境条件,已成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必需的基本材料,其性能的任何改进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一二十年通过改变水泥组成和调整微结构的办法使水泥的性能,如耐压强度、抗冻性、抗腐蚀件等获得显著的提高,开发出一系列高技术水泥品种,对水泥与混凝土工业的技术改造产生重大的影响。
水泥是使用面最广的建筑材料。据我国近几年的统计,每完成1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就需要水泥6.3万T,美国在新建筑物中所用的建筑材料内,水泥混凝土约占76%。生产水泥需要较多能源,为耗能大户之一,但水泥与砂、石等集料所制成的混凝土则是一种低能耗型建筑材料,其单位重量的能耗只有钢材的1/5一1/6,铝合合的1/25,比红砖还低35%。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水泥与泥凝土仍将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水泥粉末与水拌和后,在其表面的熟料矿物立即与水发生水化反应,放出热员,形成一定的水化产物。出于各种水化产物的溶解度很小,就在水泥颗粒周围析出。随着水化作用的进行,析出的水化产物不断增多,以致相互接合。这个过程的进展,使水泥浆体稠化而凝结,随后变硬,并能将拌在一起的砂、石等散粒胶结成整体,逐渐产生强度。因此,水泥或水泥混凝上的强度是随硬化龄期而逐渐增长的。早期增长甚快,往后逐渐减缓。但是,只要维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其强度在几个月、几年后,还会进一步有所增长。另外,也可能在几十午后尚有未水化的部分残留,仍具有继续进行水化作用的潜在能力。作为胶凝材料,除水硬性外,水泥还有许多优点:水泥浆石很好的可塑性,与砂、石拌和后仍能使混 6 合物具有必要的和易性,可使浇筑成各种形状及尺小的构件、以满足设计上的不同要求;适应性强,还可用于海上、地下、深水或者严寒、干热的地区。以及耐侵蚀、核电站、防辐射等特殊要求的工程;硬化后可以获得较高强度,并且改变水泥的组成,可以适当调节其性能,满足某些工程的不同需要;可与纤维或者聚合物等多种无机、有机材料相匹配,制成各种水泥基复合材料,有效发挥材料潜力;与普遍钢铁相比,水泥制品不会生锈,也没有木材这类材料易于腐朽的缺点,更不会有塑料年久老化的问题,耐久性好;维修工作量小,等等。因此,水泥不但大量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还广泛应用于交通、城市建设、农林、水利以及海港等工程,它被制成各种形式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的构件和构筑物;而水泥管、水泥船等各种水泥制品在代钢、代木方面也越来越显示出技术经济上的优越性。同时,也正是由于钢筋混凝土、顶应力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材料的混合使用,才使高层、超高层、大跨度等以及各种特殊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出现成为可能。还值得注意的是,新产业革命已经为水泥行业提出扩大水泥品种和应用范围的崭新课题:开发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标志,而海洋工程的建造,如海洋平台、海洋工厂乃至海洋城市,其主要建筑材料就是水泥。此外,像宇航工业、核工业以及其他新型工业的建设,也需要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最为基本的则是以水泥基为主的新型复合材料。因此,水泥工业的发展对保证国家建设计划的顺利进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其他领域所发展的新一代技术,也必然会渗透到水泥工业当中,传统的水泥工业势必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带来新的工艺变革和品种演变,应用领域必将有新的开拓,从而使其在国民经济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