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话题作文中“题记”的特点和使用
说说话题作文中“题记”的特点和使用
凌 海 市 实 验 学 校
马 立 辉
说说话题作文中“题记”的特点和使用
和命题作文相比,话题作文以其独有的“三自优势”(即自拟文题、自命立意、自选体裁),成为广大考生争相追逐写作的热门,近些年更成为各省市趋之若骛的中考作文命题类型。的确,话题作文有其突出的优点,它能充分尊重和发挥写作者主观创作的意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作个性。但是,有的学生在写话题作文时,经常信马由缰,尽管内容文采飞扬,但与主题要求相去甚远。
那么如何使话题作文不偏离主题呢?比较合适的选择就是:在话题作文的主题和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写题记。
题记是什么? 题记就是在作文题目之后,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写好题记不仅能吸引读者,引导读者思考,还能使话题作文不偏离主题,有机的将主题或题目与内容结合起来。分析一下,它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题记可以通过对比创设环境氛围,明确中心。
如一位学生在有关“朴素”的话题作文《朴素是一种美》一文的题记:“ 孔雀说有五颜六色的羽毛是一种美,星星说有璀璨夺目的光芒是一种美,但是我要说人的朴素也是一种美。”此题记通过优美的对比描述,为全文创设了浓浓的氛围,点明主旨“朴素是一种美”。
2、题记展示了主要内容,揭示了作品内涵。
题记应是体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它能让读者触摸到情感的搏动,透视到文章的亮点。如学生刘璐在以“财富”为话题的作文《青春是一笔财富》中的题记:“我们将青春储蓄在岁月的银行里,收获的将是一笔笔宝贵的财富”,这个题记简洁明了,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3、题记应意蕴丰厚,情味绵长。
如在以“友情”为话题作文《感谢友情》中的题记“ 友情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友情是沙漠中的一泓请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见生活的希望;友情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使心灵干涸的人获得情感的滋润……”,这个题记把友情抒写得情味悠长,赞美了人世间这份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感。
4、题记还应语言精美,富有文采。
题记既可引用(如警句格言、歌词、睿智心语等),也可自行雕琢。题记贵在简洁,绝不能太长,也不能晦涩难懂。如在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回报母亲》中用这样的题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恰当地应用了汉代学者韩婴的话,说明子女欲尽孝道,父母却已逝世的悲痛心情,含有事与愿违之意,既揭示了主旨,又展示了才情。一举
两得,何乐而不为?
题记能提示或凸显文章的主旨或情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那如何拟写题记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直接点题式
以题记来点示文旨,让人对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个明确的领会。如《缺憾之美》为题,正文前的题记是:“未开的花是缺憾,但它蕴涵着希望,断臂的维纳斯也是缺憾,但他唤醒了多少人沉迷的眼神,古城堡的残垣还是缺憾,但他又卷起了多少人心中的狂澜……因此我要说:缺憾也是美的。” 这段题记紧扣文题,通过题记可以明确领会标题含义:人生常有缺憾,缺憾中包含美丽。
2、语言映衬式
引用文言或诗句作题记,映衬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核与人物品质,亦映衬出文字中间的浓郁情感与审美取向。如以“梦”为话题,一位学生以《我的梦》为题,题记引用了一段话:“我自幼喜爱运动中迸发的激情,思想在橘红的跑道上生长,少年的我曾因雅典赛场那道红色闪电而久久沉醉,我的梦因刘翔而激情四溢……”优美的语言,飘逸的诗情,使人一下子融于其间,咀嚼人物的精神及文中的浓郁情感。
3、标题注解式
借用题记,对题目内涵作具体的解释,让人对其内涵有更为清晰的把握,在题目与内容间架起一座金桥。如以《笑脸如花》为题写了一段题记:“ 有句话说:送人鲜花,手有余香。其实,赠人以微笑,用不着花钱,却也收获许多……”,题目《笑脸如花》韵味十足,但不易理解,而有了这段题记阐释文题,我们就可轻易理解其中的哲理意味。另一位学生在以“骨气“为话题作文《“骨气”自传》为题,题记是:什么是骨气?骨气就是文天祥面对元军的诱惑,仍能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骨气就是谭嗣同慷慨就义前写就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骨气就是吉鸿昌刑场上留下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此题记充分地阐释了文题中“骨气”的内涵。
4、设置悬念式
以题记创设一个富含悬念的氛围,吸引读者。如以《点燃梦想》为题,题记是:“在繁星满天的夜空,一颗流星悄悄划过,它点燃了我心中的梦想。”那么作者心中的梦想是什么呢?那只有看正文才知道,由此,题记悬念的设置恰到好处的实现了目标。
5、主题铺垫式
以题记的形式,对文题理由作简要说明,或对写作背景作出铺垫。如以《为自己喝彩》为题,题记是:“自信是年轻人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看了这个题目,由文题产生的疑问
就有了答案:为什么要为自己喝彩呢?题记交代了题目设置的理由,因为自信!为下面的行文作了铺垫。
诚然,不是所有文章都需要题记,好的题记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 起到吸引读者的目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题记的语言一定要简练,优美,生动,如果牵强附会的使用题记,那就是画蛇添足了。
第二篇:高考话题作文中
高考话题作文中“五段法”的使用方式指导 话题作文中“五段法”的使用方式指导
所谓“五段法”写作模式,是就作文的章法而言,这类作文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话题,三个角度,三句画龙点睛的话”。全文一般分为五个部分:首尾为“起”与“合”,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两部分前后照应,紧扣话题;中间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从三个角度或三个层面对话题进行展开,它们一般是并列式或递进结构;一般而言,这三个部分都要用一句精辟的话进行概括,以彰显主旨,扣紧话题。
这种作文形式的最大好处在于结构清晰,主旨明确,且不易跑题,全文显得眉清目秀,身材可人,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心清气爽。同时,这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便于我们在考场打开思路。另外,这种作文形式易学易练,便于操作,不仅在形式上易掌握,在语言上也易出彩,可以作为一种应考利器。
一、“五段法”的基本结构形式:
请看下文:
[例文一]
人贵有自知之明
刘红娟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鸵鸟身重翅小,不妄想飞向蓝天;海豚无脚不徒劳爬上陆地。茫茫人海,芸芸众生,自知者能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不自知者往往一念之间前功尽弃,贻人笑柄„„
韩信甘受胯下辱
闹市间,一位气宇轩昂的七尺男儿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一个市井无赖的胯下爬过。难道他没有人格与尊严吗?不,他此举是为了实现他的鸿鹄之志。他深知自己的价值绝不能与无赖等同,他深知自己的兵韬武略当用于救助天下苍生,而不是与一个无赖斗气。大丈夫能屈能伸,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因为自知,他才能临磨难而不苟,愈挫而愈奋,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帮助刘邦平定天下。
试想,韩信若没有自知,其人生怎能放出夺目光华;若没有韩信的自知,如何能有刘汉天下的一统。
人当须明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马谡“无知”失街亭
马谡虽熟读兵书,深谙兵法,但他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无知----对于自身的无知。没有了自知,便仅剩下了狂妄,甚至狂妄到连军师诸葛亮都不放在眼里。叹诸葛空爱马谡,却反被马谡的不自知误了统一大计;悲诸葛那惜才之泪,却洒给一个“无知”之人。诸葛先生泉下可知,你一生追求的事业,就是毁于一个人的不自知啊!“出师示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泪是洒给诸葛,而这憾却是马谡的“无知”所一手造成的啊!
人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才能!
巾帼“自知”胜须眉
“别了,生我养我的父母;别了,我所深爱的这片土地。”镜中那位绝色美女满眼含泪,但很快她便拭去泪痕,毅然踏上了那条风沙漫天的路。
她明白自己此去将永无归期,但她更清楚自己肩上的重任。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担负着面姓对和平的企盼,担负着苍生对幸福的追求。正因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她才甘愿“一去紫台连朔漠,甘愿用一生的幸福去换取大汉与匈奴几十年的和平。黄昏下的“青冢”不是哀怨,而是一个深知自己历史责任的女子,对天下的深情回眸。
人要知道自己的责任!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自知才能将自己的人生点染出亮丽的色彩。朋友,欣逢盛世,怀古思今,我们是否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才华,看清了自己的价值,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
上文紧扣“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话题,分解出三个角度:以韩信为例说明人应当知道自己的价值,以马谡为例说明人应当知道自己的才能,以王昭君为例说明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责任。每一个角度又用一句话来“画龙点睛”,正是典型的“五段法”模式。
“五段法”模式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小标题式。全文分三个小标题,一个标题扣一个角度。
2、章节式。全文分为三大章,以“一”“二”“三”标出。
3、隔行式。全文分三节,每节间隔一行。
4、诗句引领式。用三句诗分别引领三个部分。
5、三节连缀式。没有明显标志,但有段首总括语或段末收束语、过渡语等,使层次显得非常清晰。
二、“五段法”作文的开头与结尾
1、开头
“五段法”作文的开头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
(1)类比点题法,即首段用类比的方式引出全文主题。这种形式一般是由自然现象入用,引出社会现象。[例文1]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文章由驼鸟、海豚谈起,然后引出人需自知的主题。
第三篇:怎样写作文中的题记
题记,一般放在正文开头之前,位置特别“抢眼”。好的题记一下子就能抓住阅读者的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题记的要求较为简单:短短的语句,美美的语言;淡淡的情感,浅浅的哲理。那么,什么样的题记才能令人过目不忘,成为文章的点睛之笔呢?答案只有一个:让题记活画出作文的灵魂!
一、悬念引人入读
题记以悬念的形式出现,能立刻吊起人们阅读的胃口;如果悬念再设置得“精彩”一些,那就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引发想像的美妙意境。例①:以“喝彩”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北京中考题)
也曾自卑,也曾哀怨,因为我知道你有多丑,可那一刻,我由衷地为你喝彩……——写给残疾的母亲
例②:以“书”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天津中考题)
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女孩。我就是这样一个双色女孩,你愿意倾听双色女孩的蓝色寂寞吗?
——题记
例③:风雨中,(2003年长沙中考题)
那风雨怎么会忘记?闭上眼就会想起;那风雨埋藏在心底,欲倾诉却只能借助纸和笔……——题记
例④:以“盼”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山东中考题之一)
我是差生我怕谁,反正没人注意我。
不妨文中抒真情,盼君听我心里话。
——写给自己的话
二、真情拨人心弦
作文是用心写出来的,放在“版眼”的题记,只有真正用“心”、用“情”写出来,才能拨动人心弦,引人共鸣。
例⑤:以“交往”为话题作文。(2003年四川中考题)
今天是我的生日,祝福却无语;今天是你的祭日,落泪又无声。权且让我以心做纸,以泪作文,再忆你我相识的点点滴滴吧。
——写给知己朋友
例⑥:以“母爱”或“父爱”为话题作文。(2003年浙江宁波中考题)
风筝升天,禁不住丝线缠绵;大雁南飞,依然频频回望。岁月易老,世事易变,流逝的岁月中,不变的是母亲那一生都深情的牵挂。
——写给母亲的话
例⑦:以“相信自己”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河南中考题)
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我们都是上帝的宠儿;不要畏惧山外的山,人外的人。相信自己:你就是山外之山,人外之人。
——写给昨日自卑的我例⑧:以“责任”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广西中考、重庆中考题)
几万年前,人类茹毛饮血;几千年前,人类刀耕火种;几十年前,人类登上月球……人类在告诉人类:人,需要责任。
——题记
三、唱出“反调”出人意料
常言道:水无常态,文无定式。如今呼唤创新精神、激励张扬个性日益成为作文的主旋律。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觉、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问题,从而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丰富作文的内涵并写出独到之新意。当然,题记中的“反调”的要求也是个性与规范的有机统一。
例⑨:以“ 的我”为题作文。(2003年广东中考题)
嘿嘿!“两面三刀”有什么不好,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两面派”。
——我的自画像
例⑩:以“自然”为话题作文。(2003年黑龙江中考题)
我愿做只井底之蛙,那儿清凉又舒爽,那儿隐蔽又安全。来,来,来,请跟我来,跳到井底远离人类。
——一只井底之蛙的劝世格言
四、交代式
即借助题记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背景,或写作内容等,使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或宏观上的把握。
谨以此文献给我深爱的母亲,献给天下所有普存爱心的母亲。
——《母爱无价》题记
题记点明了写作的目的,也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真诚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令读者为之动容。
再如一篇以“友情”为话题的佳作《北方人与南方人》的题记:
一场大火,把两个平凡人的友情之歌唱到极致,他们的人格,也便在这友情中升华。此题记把文章所写的北方人与南方人之间“友情”故事概述了出来,使读者一读便对文章写了什么有了一个初步把握。
四、“题记”辑录
父亲那一跪才使我明白,我与父亲之间缺乏的不是爱,而是沟通,心与心的沟通。——《沟通》题记
地球孕育了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惟
一、公平的。正因为生命如此宝贵,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关爱它。
——《关爱生命》题记
当理想的七彩翅膀拍击着现实的空气时,我进入了一个微妙的、朦胧的、多雨的季节。游过少年时代的梦境,我伫立雨中,17岁的日子有风也有雨,有快乐也有烦恼。——《我的快乐与烦恼》题记
曾经有过许多黄昏,我对着夕阳低吟浅唱;曾经有过数不清的黎明,我迎着朝霞讲诉我的向往。少年时代是如诗如画的岁月,少年时代是放飞琥珀般的梦的季节。
——《我的未来不是梦》题记
父亲用母亲般的关怀温暖我湿冷的心;父亲用母亲般的温柔体贴我受伤的心;父亲用母亲般的手抚平我伤裂的心……
——《家事》题记
生活是什么?在孩子眼里,生活是快快长大;在大人眼里,生活是赚钱过日子;在老人眼里,生活是健康长寿。
——《生活告诉我》题记
我失去的东西太多了,就连诚实、自信这些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竟然也丢了。我应该将它们拣拾起来,带着它们重新上路。
——《寻找失去的东西》题记
若干年前的某一天,我和伙伴们正在天堂玩耍,被稀里糊涂地装进一只天蓝色易拉罐里,从此开始了我的易拉罐人生。
——《易拉罐人生》题记
母亲的爱,是一条长长的电话线,无论我走多远,都时时刻刻把我牵挂,它将陪伴我走到永远。
——《母爱》题记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风景。你是高山,你就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峻峭和雄伟展示给了人间;你是垂柳,你也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妩媚和风姿展示给了世界。
——《我就是一道风景》题记
跳跃,让我学会勇敢;跳跃,使我充满信心;跳跃,在无时无刻撞击着我的心扉;带着我挑战下一次飞跃。
日子总是像从指间渡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忧愁和误会,在似水
月,穿越了千年历史,看透了滚滚红尘,仍旧在苍穹散射它的光芒,晴晴阴阴,圆圆缺缺,悲悲欢欢,离离合合,十五的圆月见证了太多,也照耀了太多。
1、《体验自然》
“奇妙的大自然,她不时展现又不时隐藏自己的美;要发现她的美,关键在于我们对她的体验。”——题记
2、《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勇气是年轻人最好的装饰。”为什么要竖起大拇指?因为勇气!
——题记
3、《生活需要你》
“生命是场幻觉,可是我需要你!”
——题记
4、《感悟中学》
那时心灵深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一草一木。
——题记
5、《五彩的幸福》
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生活如梦,绚丽多姿。——题记
6、《煤油灯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题记 ——《笑容,跳跃的奏曲》题记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眸就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7、《父亲的脊梁》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记
8、《一生的思索》
可笑的我啊,竟要用一生来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席幕蓉《疑问》
9、《追逐》
我不一定在快乐地活着,但我一定是在追逐生活的快乐。
——题记
10、《为母亲喝彩》
也曾自卑,也曾哀怨,因为我知道你有多丑,可那一刻,我由衷地为你喝彩…——题记
11、《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当理想的七彩翅膀拍即现实的空气时,我进入了一个微妙的、朦胧的、多雨的季节,有过少年时代的梦境,我伫立雨中,17岁的日子有风也有雨,有快乐也有烦恼。——题记
12、《母爱》
母亲的爱,是一条长长的电话线,无论走多远,都时时刻刻把我牵挂,它将陪伴我走到永远。——题记
13、《我就是一道风景》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风景。你是高山,你就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陡峭和雄伟展示给了人间;你是垂柳,你也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妩媚和风姿展示给了世界。
——题记
第四篇:作文中议论文话题的分解
作文中议论文话题的分解 导入:高中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往往感到困难,但只要我们仔细地探索就有一定的章法可寻,即都有它自己的基本模式,做到写文章前有法可依,今天我人闵从议论文话题分解的角度给大家提供几种模式。
一、话题分解的意义
1.如果以“坚持”为话题,你可以提出哪些观点?
2.大家往往习惯于围绕“坚持就是胜利”这个单—的话题展开论述。如果我用话题分解的方法,比较一下情况有什么不同。
二、话题分解的方法 1.事例法。
(1)内涵:即根据相关事例,分解出相应的子话题。(2)基本步骤 :“提问——联想——分解”。(3)实例:
联想相关事例
分解出子话题
固守待援,痛歼顽敌
坚持就是机遇 水滴穿石,绳锯木断
坚持就是力量 霍金患病,艰难度日
坚持就是生命 海伦身残,完成名著
坚持就是奇迹 苏武牧羊,持节不屈
坚持就是气节 方法解说
1.半塔保卫战(安徽):抗日战争时期,这次战役,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创造了在遭敌优势兵力围攻下固守待援,打守备战的经验。陈毅同志说:“半塔保卫战是固守待援的范例。”敌兵力共有一万多人,武器装备良好。而我守卫半塔的兵力只有五百多人,加上外围部队总兵力约三千人,其中还包指两个学生队、一个女生和少年队,大部没有枪。敌我兵力悬殊很大。形成了对半塔的包围.当时我五支队指挥机关所在地苏营和半塔之间的通路也被敌人封锁。,固守半塔,以待援军,打得敌人大败。2.水滴穿石:(安徽广德太极洞)滴水”是渺小的,它天生娇弱,不能和坚硬的磐石相比。可是滴水日复一日往磐石上滴,时间一长,磐石上竟出现了一个个小孔。把绳子当作锯子,最后也能把木头锯断。原本力量是非常的小,但持之以恒也能蓄积强大的力量
3.霍金患病:21岁的时候,他被确诊患有罕见的、不可治愈的运动神经病,1963年,医生说他只能活两年半。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只能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4.苏武牧羊:苏武羁留匈奴19年,他在匈奴持节不屈,被后世视为坚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之一。5.海伦·凯勒:出生后的第19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产生的高烧使海伦·凯勒变成了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尽管命运之神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她却用勤奋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我的生活》结集出版,并轰动了美国文坛。一个世纪以来,《我的生活》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海伦·凯勒一生共出版专著14部,大都成了激励美国人的优秀读物,而她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更因其孤绝的旷世之美,而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
注:1.由于联想的事例既可以提供话题分解的依据和思路进而提出观点,又可以用来阐述或论证子话题,因此,运用事例法可以一举两得。
比较:按单一话题写、反映许多同学在写作中思维的单一性,人云亦云地论述。而对话题的分解自然就尽量扩展话题分解的思路,使文章的观点显得新颖、深刻、丰富、细致,能极大提升文章的品位,写出鹤立鸡群的优秀作文。当然,为了分解子话题时不妨“多多益善”,而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只需精选三四个子话题即可。
注:在所联想的事例中我们会发现所有的事例有共性的地方,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它的个性(指发现具体事例所蕴含的内涵),这样才能进行分解 2003年高考话题作文“转折”
联想相关事例
分解出子话题
鲁迅弃医从文,更是为了救国
转折并不意味着放弃信念 韩信受胯下之辱,更是为了鞭策自己
转折并不意味着放弃尊严 张文举弃文从书法,更是为实现人生的目标
转折并不意味着放弃前进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转折》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直直的通向尽头。当遇到阻碍、迷路和困苦时,请学会--转折。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信念。风雨如晦的年代,“信念”两个字激励了多少年轻人的拼搏;“救国”两个字点燃了多少年轻人的人生灯塔。一个少年,沸腾的热血里奔涌着激情,不屈的骨子里支撑着尊严。他从中国只身赴日,只为学医以挽救国人的生命。然而,当他的尊严受辱,他猛然惊醒:一个人可以没有强健的体魄,可以丢掉他宝贵的生命,但是,绝对不可以没有高贵的思想!弃医从文的转折并不代表他放弃了救国的道路,相反,当“鲁迅”的名字响彻中国,那个信念才得以成真,而那曾经年少的男孩,也使自己的人生矗立起了一座丰碑,一个中国近代史上永恒的坐标。
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尊严。
韩信面对羞辱他的勇夫,并末逞匹夫之勇,转而取了世俗眼中的奇耻--受胯下之辱。司马迁面对卑鄙至极的刑罚,并未图匹夫之志,转而取了世俗所不容的奇耻--接受宫刑。“尊严”两个字并不等同于“不屈”,失去小小的礼节,舍弃旁人的嘲讽,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尊严。在世俗面前,转折取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必将实现梦想,而同时,也换回了人生的至高尊严。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前进。
荒凉的莽山,平淡的日子,个个叫张文举的男孩却偏有一个文学梦。那个梦,是轻轻的风吹着静静的云;那个梦,是乘着风驾着云驶向辉煌。然而,一封封的退稿信中,编辑对他说:“虽然你在文学上很难有突破,但我发现你的字越写越漂亮 „„”二十年后的今天,当他戴着“著名硬笔书法家”的头衔,在日本、在欧洲、在美国做展览时,他只是对着摄像机说了一句:“人生有时真的要转个弯。”转折,并没有打碎他飞出山谷的梦。相反的,转个弯,旁边就有通向成功的坦途!
人生的路,不可能一直到底:人们的选择,也不能总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有时,转折之后,梦想自会实现,信念终会成真,人生也会走向辉煌。
摒弃世俗的的眼光,在艰难的迷途上做个转折吧!舍弃世俗的礼节,在艰难的困境中做个转折吧1抛开固执的成见,在艰难的阻碍面前做个转折吧!2.想像法:
(1)内涵:把话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生动的画面形成子话题(2)实例: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零的断想》中的两段 例1 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零的断想》个的两段.其构思特点是以“零的多姿多彩”阐释“答案的丰富多彩”。据此可以首先提问:“哪些画面可以体现话题的特点?”然后再逐一联想并分解。
在刚刚启蒙的孩童眼里,零是一轮金灿灿的太阳,是热乎乎的鸡蛋,是一朵盔开的向日葵,是一颗圆形的巧克力,是妈妈炸的香喷喷的甜圈,也或许仅仅是一个圆圈„„(基本话题“零”被分解为六具体生动的画面,形成子话题)在迷茫失望、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世界充满了怨言与不满的人的眼里,零永远是一个令人消沉的符号。在他眼中,零是一个无底的深洞.是一个黑乎乎的陷阱,是一个令人恐怖的血盆大口,是一个能置人于死地的枪口。(“零”被分解为“深洞”、“陷阱”、“血盆大口”、“枪口”四个具体生动的画面,用来支撑“零永远是——个令人消沉的符号”这一子话题。)例2 1994年高考作秀作文《尝试》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直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尝试”被分解成四个具体生动的画面,形成子话题)乌云蔽日,可以说它象征着困难,阻碍,大浪迭起的海面对于小船而言,象征着危险。作者想像了将“尝试”这一话题抽象的内涵化为两个具体生动的画面(尝试需要勇气的内涵)(3)意义:
a将抽象的话题变成形象生动、具体可感的画面 b通过画面,揭示出话题的内涵 c增加了文章的文采 3.名句法
1)内涵:即根据相关名句,分解出相应的子话题。2)基本步骤 :提问——联想——分解。3)实例: 例1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豁达、洒脱的爱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缠绵悱恻,一切竟在不言中的爱情;“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相濡以沫,长长劳劳的爱情。
例3 当一个人失落时,愿意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也许会发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一个人沮丧时,把衡量标准挪一挪,也许会知道“人的目标在于改正错误,天使的目标才是不犯错误(克雷洛语);当一个人飘飘然时,他也应该有点新意,有点预见,否则就只能若有所失地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了。(3)意义:
a名句法既可提供话题分解的依据和角度 b又可以揭示子话题的内 c还可以增加文采
三、(一)练习面对“失败”这个话题,进行话题分解。1.用事例法
联想相关事例
分解出子话题
刘邦从屡战屡败到逼迫霸王别姬
失败并不意味着最终的失败 实验室被焚,诺贝尔从头再来
失败是一种力量
圆明园遗址激励中华民族白强不息
失败是一种鞭策或失败能唤起民族的自尊 李嘉诚吸取失败教训不断拓展事业
失败是一笔宝贵财富 3.用想像法:
1)失败可以是 跑道上的终点,终结者徘徊不前,也可以是 起点,勇敢者奋勇向前
(选择意象)2)失败在带给人痛苦、迷惘,甚至绝望时,却也悄无声息地给思想涅。正如乌云遮住了蓝天,却带来了雨后彩虹;巨石挡住了汹涌的激流,却激起了前进的浪花;狮子对羚羊的角逐,却扬起了生命的疾蹄.3)爱在给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同时,却悄无声息地给心灵那锐利的目光遮上了一层幕布。正如花丛给人以芬芳艳丽,却挡住了前行的山路;湖泊给人以清澈空灵,却倒映出虚假的幻景;美酒给人以香醇醉清洌,却模糊了眼中的目标。3.用名句法:
失败是什么?高明说是“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岳飞说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李白说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王之涣说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面对“改革”这个话题,进行话题分解 1事例法
联想相关事例
分解出子话题 管仲改革,使齐称霸
改革使国富民强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遭大臣竭力反对
改革需要打破传统观念
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视死如归
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是要付出代价。彼得大帝先到欧洲各先进国家考察后才改革
改革不等于盲目蛮干,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2用名句法: 3用想像法
总结:事例法→子话题→段首句→组篇
想像法→子话题→段中画→组段
名句法→子话题→段中句→组段
四、话题分解的句式 1.判断句式
(1)在判断句式中,往往用“就是”、“都是”或“是一种”表示判断。例如 “坚持就是胜利”、“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财富”、“书籍就是攀登的阶梯”等等;中者如“任何一个转折都是一个新的契机,一个新的机遇„„任何一个转折都是一次对生命的考验,一次与命运的较量”;后者如“宽容是—种气度”、“宽容是一种力量”、“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理解”、“宽容是一种沟通”等等。(2)还有一种省略判断词的判断句,凭借前后两句的逻辑关系来表示判断。
例如 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给感情一把尺》的两个子话题“给感情一把尺,(就是)给理智一条路”,“给感情一把尺,(就是)给民族一个振兴”便是如此。此外,还可以运用否定性判断句进行分解,如“放弃一个选项并不是放弃一个选题,更不是放弃整张试卷”。2.变化句式。此类句式固然很多,但比较常用的一般只有三种。第一种:是“段首‘可以’式”。如“学会放弃”的子话题就可以表述为:放弃可以摆脱困境、放弃可以通向成功、放弃可以走向成熟、放弃可以成就伟大。
第二种:是“段末短语式”。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拷问灵魂》的五个子话题:高尚心灵的选择、奉献心灵的选择、慈爱心灵的选择、良知末氓心灵的选择和大无畏心灵的选择。第三种:是“‘意味’表达式”。如“奉献”的子话题就可以表述为:奉献意味着胆识、奉献意味着胸襟、奉献意味着选择、奉献意味着追求、奉献意味着舍弃、奉献意味着获取。注:其他的变化句式令人目不暇接,却几乎都可以变形为常用变化句式甚至判断句式。例如 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选择诚信,选择中华魂》其三个子话题分别是“有这样一朵诚信的花,它诚信于爱情”、“有这样一棵诚信的树,它诚信于友情”、“有这样一方诚信的土,它诚信于人民”,其表述句式不可谓不奇。但稍加调整,就可变换成三个判断句式:“诚信是一朵忠贞的爱情之花”、“诚信是一棵真诚的友情之树”以及“诚信是一方造福苍生的忠诚之土”。由此反推,判断句式或常用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形为更有个性化的奇异句式。
第五篇:浅谈学生在作文中如何正确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浅谈学生在作文中如何正确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上周,学校的语文老师在三个年级中针对学生在作文中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50人(七年级15人,八年级20人,九年级25人)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者6人,占12%;基本正确者20人,占40%;基本错误者18人,占36%;完全错误的6人,占12%。其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错误的作文中,通篇无标点的有2人,不仅如此,有的同学的作文简直就是“一点”到底,无论是逗号、句号、问号,还是分号、顿号、感叹号等等,都喜欢用“一点”来代替。“一逗到底,句号关门”的就有4人。从调查结果来看,不管是考试时候的作文,还是平时的作文写作,都能看到有绝大多数的同学没有认真进行标点,学生滥用标点现象普遍。可能是出于马虎,也许是根本不知道怎么什么时候使用说明标点符号。那么,怎么样才能指导学生正确规范的使用标点符号呢?
一、标点符号的定义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写作中用来进行节奏停顿,和表达语气的符号。
二、常用的标点符号
那么,初中阶段要求大家掌握的标点符号总共只有12种: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分号、冒号、顿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引号、括号。
三、常用标点符号的作用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语气,就要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
1、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2、问号 ?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3、感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4、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5、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6、分号 ;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7、冒号 :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各位同学: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校级干部工作会
时间:11月20日上午9点
地点:学校团委办公室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就读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8、引号“ ” ‘’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9、括号()[] {}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10、破折号 ──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11、省略号„„
(1)用于引文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12、书名号 《 》〈 〉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四、正确规范的使用标点符号
作文书写中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要掌握它们的用法,还要注意它们的规范书写。在学生明白了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作用,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明白怎么样才能正确的书写标点符号。
1、凡是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都应该在原稿纸上占一方格,写在空格的左方。
(1)句号、逗号、顿号约占四分之一空格。
(2)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约占二分之一空格。
2、标号大致分为两类,一般都占两格地位。
(1)引号、括号和书名号都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分别标在文字的前后,并各占一格。
(2)省略号的六个圆点、破折号的一直横都占两个方格,上下位置居中。
3、标点符号的转行
(1)点号的功能是表示语气和停顿,必须紧接在原语句后面,如已写到一行的最后一格,应把标点贴着格的框线挤着写下去,不能提行写在下一行的开头。
(2)破折号和省略号可以放在一行开头,但不可分开写在一行末尾和下一行开头两处。
(3)引号和括号的前半可以放在一行开头,但不能放在上一行的末尾;它们的后半可以放在一行末尾,但不能放在下一行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