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师龙先进事迹
徐师龙先进事迹
苏埠镇苏南村有4896人,党员112名,原是一个村容村貌落后、集体经济薄弱的后进村。1993年徐师龙当选村党组织书记后,和村党组织一班人真心诚意为民谋福利,赢得了广大村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村庄面貌迅速改变。
一、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座右铭,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
苏南村前不靠山,后不着海,中不连市,在一般人眼里没有什么区位发展优势,长期以来处于后进。走上村书记岗位后,徐师龙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老百姓有句俗话:养鸡要下蛋,养狗为看门。老百姓选谁当村干部,还不是为了能帮他们过上好日子!徐师龙和村两委一班子走村串户、访农家,反复琢磨、商量、分析后,发现苏南村地处周边村中心就是很好的优势。他们感到,只要点子准就能变成好主意、好资源,就能生出好资本。于是,大胆提出了市场兴村的发展思路。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村投资100多万元,新建了153亩的木材大市场,新上带锯30台,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高附加值,市场年交易额过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全村人均增收500多元。一位当初反对办市场并参与上访的村民,见到他感激地说:“徐书记,要是没有这个市场,我现在也盖不起楼房,当初真是错怪你了!”
二、扎实工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苏南
徐师龙紧紧抓住发展这一契机,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立足村情,更新村干部及村民思想观念,树立发展意识,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劳
动力资源优势,抓住特色产业。
1、徐师龙看准了商机,村投资150多万元,实施李庄组及黄院组集中整治。在李庄组规划新建了13栋计39间砖混瓦顶结构豆制品加工坊。对黄院组40多户挂面加工作坊门前晒场全面实施硬化。豆制品、手工挂面生产是该村群众的传统手工业。现有豆制品、挂面加工业100多户。通过对加工坊的环境卫生整治,对豆制加工过程中的黄浆水采取集中排放,发酵制沼气,减少污染。提高了产品产量质量,打造成环保、卫生、绿色产品,畅销六安、霍山、合肥等大中城市,解决本村就业劳动力400多人,全村人均纯收入可增加400多元。
2、狠抓招商引资,明确发展目标。今年在村内沙滩荒地上,规划一处非农业园。园区占地200亩,已有几家企业进区入驻经营,并取得了很好经济效益。8家白鹅养殖场已建鹅舍15间,清挖养鹅改水塘共占地150亩,本年饲养白鹅3000余只,山羊500只。鹅苗出栏2000只,存栏1000只,山羊出栏200只,存栏100只,可创经济纯收入15万元。特别是去年引进的大型蒸汽砖项目占地近50亩,解决近30多人就业问题。本项目使用新型蒸汽技术制砖,环保无污染,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持了生态环境。目前日产量达12万成品砖,产销两旺。区内实现工业总值1000多万元。
三、改变村容村貌,大力发展集体事业
新建成苏南大道商贸一条街,新铺宽为3.2米、长800米彩砖人行道,新栽620棵香樟行道树,建设街头草坪花园420平方米,建标准化水冲式公厕两座,创造了优美环境。在李庄组内新建篮球场一处,修下水道全长3600米,排污管道及堰井涵道全长2800米,老淠河防
洪堤实施培土加高修成硬化水泥路面全长1680米,坝坡两边均用水泥六角砖实施硬化护坡。为改善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村共投入资金320多万元,共修建水泥路全长14200米,厚度均为20公分,宽度有8米、4.5米、3.5米。实施了村内水泥路网络化,组组通水泥。白院组土地复耕整理工作已在实施中,目前老房拆除树木、竹园、坟墓清除任务基本完成,整理整平将在今年12月上旬全部完成。本项目实施到位后,可增加复耕地210多亩。
近年来,苏南村村民和谐共处,水泥路贯穿全村,村级康居工程规划科学,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第二篇:徐咏梅先进事迹
抚远检察院公诉科科长徐咏梅先进事迹
徐咏梅同志1995年2月考入抚远县人民检察院,先后任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2002年4月参加了县检察院中层干部竞聘,以较强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出色的组织能力,由一位普通的公诉干警,走上了公诉科科长的岗位。2002年8月,在市检察院举办的全市检察系统答辩赛上,她所带领的团队取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2006年8月,在全市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知识竞赛上,她所参加的团队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荣立三等功。
善于学习,肯于钻研。徐咏梅同志平时十分重视理论学习,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规范自己的言行。而且对理论的学习和探究总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站稳立场;在执行法律、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过程中是非分明。从而保证了好忠于党的检察事业,时刻以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为己任。在生活上,在执法办案工作中,自觉地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秉公办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每年办理的二、三十件公诉案件中,无一起存在违法违纪的问题,为高质量的履行法律职责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勇于探索,提高效率。徐咏梅同志是一个检龄与从事公诉工作时间相同的干警,多年的检察实践,让她有了对刑事司法政策特殊的敏感。从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到适用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适用,她都领带公诉干警走到了全市的前列。为了提高
工作效率和节约诉讼资源,她与公安、法院刑事战线上的干警召开联席会议,商讨轻缓刑事政策的落实方式、方法,并按照最高检、最高法的文件精神,拟定了《抚远县公安局 抚远县检察院 抚远县法院 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工作暂行办法》。此办法,不但有效缩短了审查周期,绝对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沟通简洁,提前介入侦查、引导侦查取证方便,也大大提高了案件质量。
徐咏梅同志能时刻坚持用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和检察工作主题统揽公诉工作,以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为方向继续抓好依法指控犯罪、强化诉讼监督和提高办案质量三项工作,积极推进业务和基础建设规范化,加强队伍培训和出庭考评工作思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以“确保案件质量为中心”,以“公正司法,文明执法,执法为民”为工作目标,确定了“公诉不忘监督,监督促进公诉”的工作方向。将监督工作贯穿于公诉工作的各个环节。仅前两季度就追漏人犯3人。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恪尽职守,维护公正,育教于诉。打击犯罪是检察机关的工作职责,徐咏梅也丝毫没有忘记教育改造罪犯的责任,她在教育干警积极惩治犯罪的同时,也不断提醒干警的保护意识,在不放过罪犯的同时,也要尽力争取挽救罪犯尚存的良知。2007年的9月份,她办理了一起多次抢劫出租车司机的案件,在提审时她发现这名被告人的成长经历很曲折,幼年时的父母离异后母亲的早世、父亲的长年在外,对他不理不睬,使他过早地尚失了家庭生活的温暖。渴望家庭温暖的他,在结婚、生子后欲发地想把自己没有享受过的温暖全部补偿给儿子。然而没有学历、在抚远又没有太多朋友的他,生活上经常入不敷出,于是他挺而走险,多次抢劫出租车司机,在他入狱后,他的妻子因无法生活下去而携带孩子离开抚远。提审时罪犯流露出的对儿子的思念,和无法再对孩子尽义务的痛苦,深深地埋藏在徐咏梅的心里。经了解这位嫌疑人的妻姐在抚远,于是徐咏梅和干警一起多次来到嫌疑人的妻姐家,并说服她给了她们几张孩子的照片。开完庭后,被告人被从轻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当徐咏梅把孩子的照片交到被告人手里时,被告人失声痛哭,并表示服从判决,认真悔改,争取早日出狱,与孩子团聚。用自己的余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年来,徐咏梅同志在公诉管理工作繁杂、各部门工作协调频繁、各项临时工作繁重的情况下,还亲自办理各类刑事案件78件,所提起公诉的案件法院全部作出有罪判决,案件准确率达到了100%。
公诉科的工作不仅压力大,任务重,还经常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她深知公诉工作的重要,有古诗云:“疾风知劲草”,她在公诉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为确保一方平安,为检察事业的美好前景尽一份绵薄之力。并且凭借着自己较强的政治素养,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业务功底,凭借着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凭借着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获得了上级检察机关和县检察院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在政法机关开展教育整顿活动中,徐咏梅同志能够按照院里的统一部署,及时、保证质量地完成活动中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并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无愧于这一身蔚
蓝色的检察服及胸前佩带着的闪烁着金光的检徽。
作者:xxx
审核:xxx 录入:xxx
Xxx县xxx Xx年xx月xx日
第三篇:徐华先进事迹
三尺讲台行为世范 一颗丹心润育桃李
——记全国模范教师、南宁市道德模范徐华
国强需要科技,科技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师强则民族强,教育兴则国家兴。今天是中国第31个教师节,在这个属于教师的日子里,谨让我们向奋战在教育一线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说一声谢谢!老师,你们辛苦了!
南宁,有3221所中小学、幼儿园,有6.54万名中小学和幼儿教师默默奉献、耕耘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在这里,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6万多名园丁中一位杰出代表的身上,看看他是如何教书、如何做人,如何握着三寸粉笔走上三尺讲台,和他的学生、教师一起克难攻坚,实现人生梦想。
徐华印象
徐华,乍一眼看去,他还真不像手拿圆规角尺,只认公式定理的数学教师,他更像“传说”中“子曰诗云”的文人。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从教23年,他严谨治学、敬业勤业、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他影响并带动他的学生、老师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
从教23年,他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广西特级教师、“八桂名师”、自治区优秀专家、广西第十三批“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4年11月,徐华被评为南宁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在荣誉和成绩面前,徐华从来都很平静。因为他的心里只有学生、老师和学校。他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必须的、应该的。他所取得的成绩,是大家的。
徐华,耐住寂寞、坚韧做人。
一位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园丁;
一位温厚、儒雅、内敛、仁爱的学者;
一位名副其实的先生。
教学相长的课堂
教育是一种劳动,始于辛勤,归于平淡。教师是教育的行者,起于梦想,归于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1992年,大学毕业风华正茂的徐华来到了南宁二中。第一次走进课堂,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让他感觉到了肩上的压力。“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老师?要怎么学、怎么教,才能为国培育栋梁之材?”徐华给自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谁承想这个问题一问23年,践行23年。23年来,无论是站在三尺讲台上还是坐在灯下备课或批改作业,徐华都在想:今天我都讲了什么?明天的课怎么上?
会上课的老师,心里装着学生。
2015年8月末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记者走进徐华的课堂。
当天数学课安排在第三节。提前10分钟,记者悄悄坐在最后一排。提前5分钟,徐华和准备上课的高三(2)班同学全体到位。
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下的思考题,回去都认真想过了吗?徐华用和蔼的微笑、问询的眼神在教室里巡了一圈,马上有一位男同学举手示意……徐华的课程,大都从上节课留下的思考题开始。
随后,他请出成竹在胸的那位男生到黑板上演示,并不失时机地和大家一起讨论对上一节课程的消化、理解和课后的思考……课堂上,记者切身体验了国学经典《论语》中的五个字——温故而知新。
一题多解、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随后30多分钟的教学里,老师边讲、边写、边问、边听,学生边学习、边思考、边记录、边回答。师生间不是一厢情愿的填鸭式教育,教学一直在轻松活泼的互动氛围中进行。
徐华的QQ签名只有两个字:自然。
“教学相长,自然而然。尽可能让学生感到一切水到渠成。”这就是徐华的努力和追求。学生不应该是一只有待去装满的杯子,而是一盏等待被点亮的灯。徐华从好奇心入手,为学子们打开智慧之门。
育人先树德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听徐华上课的那天,楼道上他先给记者上了一课。
那天在通往教室的楼道上,有一个垃圾桶旁边遗落了一小团有污渍的纸巾。徐华默默地上前两步,弯腰拾起,放进垃圾桶。
作为南宁二中副校长,学校的管理者之一,看到问题不是首先追查责任,而是第一时间予以解决,为什么?徐华拆了一个“德”字来回答记者的提问:“德”由“彳”“直”“心”三个部分组成。“彳”表示行为,“心”表示心意,古字例以“直”为“值”。发于心而践于行,是为“德”。徐华说:为人师表,须有师德。做老师的能把垃圾拾起来,学生就不忍乱扔垃圾了。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之。
现就读于中山大学的崔永琳同学直接用这段文字,来描述徐华在他心中的形象。
高中毕业五年了,但忆起徐老师的言传身教,还历历在目。说起徐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是又怕又爱。他是严厉的,要求我们每天做到3个“35”,早上7:
35、下午2:
35、晚上6:35要到教室。我们最害怕数学测验不合格时试卷上那个大大的“△”,这代表着要去办公室和徐老师“面谈”。
然而,他又是慈爱的。让崔永琳和同学们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年“六一”,平时不苟言笑的徐老师居然在批改完的作业后面写上:“孩儿们,六一儿童节快乐!”短短几个字,让早就没有资格过儿童节的大家激动不已。因为在徐华心里,他们不仅是学生,更是老师疼爱的孩子。
守住心中宁静
任世间寒来暑往,我自守住心中那片宁静。徐华没有座右铭,23年来他坚守的,是心中这份宁静。
2008年,浙江某市教育访问团来到南宁二中。仅仅作了一个关于教学感悟发言的徐华,就令访问团负责人欣赏不已。这位负责人当着南宁二中学校领导、同事的面,向徐华伸出了橄榄枝。事后他还私下找到徐华,开出比当时南宁教师高出3倍的年薪,同时承诺解决徐华一家的住房及家人工作调动等问题。
徐华不为所动。南宁二中校长黄幼岩事后谈到这个“挖人事件”时也是信心十足。他说:如果徐华在意这些,那就不是徐华了。
以金钱为目的的事业,做不长,走不远。这是徐华常说的一句话。南宁二中的师生们都知道,徐华关心的不是钱,他最大的乐趣是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成熟,最后成为栋梁之材。
在徐华的办公室,有一沓用活页纸摞成,一笔一画手写的超过10万字的“工作反思录”。课堂上,他从学生稚嫩的发言中得到灵感,记录下来;改作业,他从学生的字里行间看到课堂教学的不足,记录下来;而当学生流下热泪、深情地说出“老师,我错了”时,他也激动地记录下来……
今年暑假,一名大学毕业准备走向社会的男生专程回校看望我们。徐华说,看望的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长大了,成才了。这名离开二中四年、读完大学的学生,在即将走向社会之际,还回来和我们商讨如何走好今后的人生路,这无疑是对老师最大的肯定和信任。这是徐华最开心最自豪的事情。
教育不是牺牲,是责任;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懂得播种快乐的人,才能收获幸福。
在南宁二中门口,记者截住了和徐华一样为南宁市教育事业奔忙不停的教育局党委书记汪述斌。他说,徐华就是这样的人。凭着对教育的热爱,为了孩子的未来,他辛苦着、忙碌着并享受着……而“爱”,就是维系像徐华这样的教育工作者继续前行的动力、精神和灵魂。
有人问徐华:“这么多年一直做班主任,不觉得厌烦?如今当了副校长,还继续上两个班的数学课,不累?”徐华的回答是:“累并快乐着!因为我每天面对的„太阳‟都是新的!”
在他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太阳。
温暖情感的牵挂
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徐华有一个女儿,名叫徐子涵。
见到这位可爱的小公主,是夏末秋初一个微雨的早晨。她戴着一副小眼镜,快乐地躲在父亲的雨伞下,一副文静的样子,很是可爱。
小子涵,你爱爸爸吗?记者问她。当然了,她一副大人的表情。“可是他总是不回家,他叫„星期五爸爸‟。”在小子涵的心里,这是最大的遗憾。
2014年4月,女儿生日。愧疚于平日里不能好好陪伴女儿的徐华很认真地问子涵:你生日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女儿连想都没想就回答:我要你好好陪着我。与其说这个愿望单纯,不如说听起来让人心酸。女儿生日当天,徐华工作到深夜,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在学校宿舍里一激灵醒来,才想起对女儿的承诺。驱车回家,上床假睡。但徐华太累了,“假睡”醒来,女儿已经上幼儿园去了。
徐华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男人,他的妻子说。同样作为老师,我理解他,支持他。徐华的母亲说得更直接:我们没有文化,我们看见他忙着上课,忙着陪学生上自习,我们就过来帮他带孩子。徐华心里不是没有家人,是父母妻子的全力支持,让他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一个故事:2015年元宵,下课后有同学问徐老师,今天能回家吃汤圆吗?当天不是周末,学校也没有放假。徐华没同意。但小小的问题却牵动了徐华的心。下班后他驱车到校外,为班上每一位学生准备了一份汤圆。
用高三(8)班李泽政同学的话来说,汤圆虽小,暖的却是每一位同学的心。
当时我没多想。徐华说,最后这么做,只想让孩子们知道,万家团聚的时刻,除了父母家人,学校里还有人牵挂着孩子。
牵挂是人间最温暖的情感。徐华牵挂着学生,学生哪怕走到天涯海角,也牵挂着他们的徐华老师。
南宁二中2010届的黄晗同学是这样说的:“毕业后无论我在清华求学还是在中科大续修学位,每当仰望南方的夜空,总会想起那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徐老师几近花白的头发和柔和的灯光。他那充满肯定的眼神和语重心长的鼓励就像父亲厚实的手掌轻抚在我的背上,抚平我的难过无助,给予我勇敢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力量。”
教育,是一种情感的对话。
爱人之人,人恒爱之。
平凡岗位做最好自己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一个民族要有关注天空的人,才有希望。
凤岭的夜,干净而静谧。在南宁二中师生的眼里,徐华就是和大家一起仰望天空,脚踏实地的人。
徐华办公室的灯光,可称之为校园里温暖的风景之一。
责任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这盏灯下,他参加市、区、全国优质课比赛均获一等奖;他指导4位老师代表广西参加全国第二、三、四、六届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均获一等奖,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好成绩。而他在作业布置批改、学生评价以及教学有效性方面的研究均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在《中国教师》《数学通报》等国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在2011年北京个性化国际会议上就其研究成果作了大会报告。
2010年1月,徐华老师担任南宁二中副校长。作为分管学校教学、科研以及下年级负责人的校领导,他提出了组建“南宁二中教科研联合体”的构思,在学校各方面的支持下,目前“南宁二中教科研联合体”已成为学校发挥自身辐射作用的一张名片,天等高中、平南中学等广西多所学校成为南宁二中教科研联合体合作学校,这些合作学校在南宁二中的真诚务实的帮助下,教育教学质量均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突破。与此同时,他组织南宁二中的课改工作,秉承“顺应与坚守”的思想稳步推进,成为我国大学先修课程全国首批试点单位,并顺利开设了《微积分》《高等代数》和《通用学术英语》等大学先修课程。
作为下年级组的领导,徐华与年级主任、支部书记及全体同事团结协作,工作卓有成效。近年来,在他的引导下,年级一直重视学生学业成绩,更关注人的品德修养,在培养造就有魅力的学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其中2013年他组织了南宁二中高三成人仪式,仪式包括主题为“人生就是历练”的6公里学生、家长、老师健步同行和主题为“循先哲足迹,弘天下道义”的祭孔志典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人民网、《中国日报》、凤凰网、新民网、《广西日报》等众多媒体均作了相关报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职业的定义。
倾心奉献,教书育人,忠实地履行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徐华是薪火相传接力中有力的一棒,是一个把无私的付出作为一种享受、一种幸福的人。
如果你一定要问我,我的人生理想是什么?采访快结束时,徐华很认真对记者说:我希望每一个走出南宁二中的学生,都是有知识、有理想、有智慧、有抱负,去实现自己梦想、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的人。(记者 李朝晖)
我校开展“学习徐华同志,争当师德楷模”主题实践活动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1-12 点击:401 根据上级通知要求,我校积极开展“学习徐华同志,争当师德楷模”主题实践活动,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集体参加市教育局“学习徐华同志,争当师德楷模”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视频会议,召开全校“学习徐华同志,争当师德楷模”主题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南宁市教育系统徐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号召全校教职工向徐华同志学习,争当师德楷模。
徐华是南宁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从教二十三年来,他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爱执教,甘于奉献,默默耕耘,为培育学生呕心沥血,无私忘我。他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广西特级教师、广西“八桂名师”、自治区优秀专家、广西第十三批“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南宁市劳动模范、广西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11月,他被评为南宁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深入开展向徐华同志学习的活动,进一步推进全市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持续发展,培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四篇:张龙先进事迹
全国“最美教师”张龙:用音乐照亮盲童梦想
“我自信阳光、快乐地成长,因为我有了人生梦想!”昨晚8点,在央视“2015年寻找最美教师”颁奖典礼现场,5个来自武汉盲校充满朝气的盲童,手拉手走向舞台,在舞台中央放歌,歌颂他们的理想和希望,也歌颂帮他们找到人生梦想的“心灵导盲师”武汉盲校音乐教师张龙。昨晚,被授予全国“最美教师”的张龙老师,讲述了自己进入盲校的心路历程和孩子们的故事,不仅让在场的观众热泪盈眶,同时也感动了全国人民。
为盲童吴迪圆“梦”
创作励志歌曲唱给“天堂的妈妈”
昨晚的颁奖晚会上,节目组播放了关于张龙的“短片”,短片从初入盲校张龙遭受的“不理解”开始讲起,初入盲校时,孩子们将自己深埋进自己的小小天地不肯向她敞开心扉,张老师戴上眼罩体会盲童们的日常生活,以心交心,换取了孩子们的信任和支持。短片里,张龙老师首创盲童形体课,教盲童们摆脱盲态,树立自信。她组建了武汉盲童启明艺术团,开设了表演组、声乐组、器乐组等,教孩子们弹奏钢琴、吹奏陶笛,找到自己的人生梦想。
短片中还讲述了张龙老师和盲童吴迪的故事。吴迪先天全盲,年幼丧母,她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听歌、学歌几乎是她生活的全部。一天,吴迪拉着张龙的手说:“张老师,我想有一首自己的歌,唱给天堂里的妈妈听。”为了帮她圆梦,张龙四处找人写词、作曲,创作了励志歌曲《梦》,并在武汉市盲校拍摄了MV。张老师将视频上传到网上,受到网民的好评,点击率很高。《梦》还作为公益歌曲在全国九条高铁线上循环播放。而短片里,更多充斥着盲童们灵动、欢乐的身影,他们围着张龙唱歌、跳舞、跳绳、弹奏乐器,一扫内向和自卑,充满童真和希望。
孩子们献歌张龙
“我们眼里你最美,我们心中你最好”
短片播放完毕后,5个盲童手拉着手,歌唱着武汉盲校的“校歌”《牵手》走入舞台中央,“我自信阳光、快乐地成长,因为我有了人生梦想。渴求着幸福我和你一样,我们牵手同行,扬帆去远航;冲破了黑暗,我会更坚强„„”5个盲童阳光自信的笑容顿时“照亮”了整个会场,在场的观众看到这群坚强、可爱的孩子们,眼泪也纷纷夺眶而出。在和主持人交流的环节,张龙坦言,4年前自己初入盲校,组建盲人艺术团,但一个月以后,艺术团里的孩子越来越少。刚开始,她并不理解孩子们,认为孩子们不积极加入艺术团,是孩子们不领情、怕吃苦。但在她戴着眼罩体验盲人一天生活的时候,张龙明白了,“黑暗中,有太多不可预知的东西,恐惧是最直接的反应。他们坐着不动,其实是寻求安全感。她说,“是我太自大,太冲动,我从来没有停下脚步去看看这些孩子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讲到这里,张龙哽咽起来。
“张老师是天使”、“她是心灵的窗户”“她是眼睛”、“她是妈妈”、“她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5个孩子成为了张龙老师的颁奖人。孩子们欢笑着,小心翼翼一一摸索着将奖杯传递给自己的“老师妈妈”张龙。那一刻,张龙终于忍不住,泪水奔涌而出。
颁奖结束后,武汉盲校的孩子再次登台,演唱了颁奖晚会主题曲——《最美的你》,这是孩子们献给天下教师的歌,也是献给恩师张龙的歌——“我们眼里你最美,我们心中你最好,温暖有你入怀抱,生命有你更美好”!
全国“最美教师”我觉得属于大家,正是因为有“最美学生”、“最美家长”、“最美同仁”、“最美朋友”„„太多太多的最美汇聚在一起,才有了今天的我!
路就在脚下,梦想就在前方!
我相信我的孩子们,他们的路会越走越宽,还有更广阔的“舞台”在等待着他们!
——张龙
张龙和她的学生们在央视颁奖典礼上。
记者李子云 摄
制图熊琳琳
获奖始末
张龙和学生们
上京表演
8月底,张龙接到央视通知,赴中央电视台参与“2015寻找最美教师”颁奖晚会的录制。“我当时压根没想到是得奖了,认为是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去参加录制,那么重量级的奖项,不可能轮到我吧?”
幸福来得很突然。“央视8月底通知我参加录制节目,孩子们也要表演节目。”张龙得知消息很激动,但能将自己的盲童学生带上央视的舞台,“让我更加充满兴奋感”。8月28日早晨5点,张龙带着孩子们踏上了赴京的旅途。“孩子们三点半就起床了,叽叽喳喳兴奋极了”。在机场,很多孩子第一次坐飞机,听着飞机引擎隆隆的声音,高兴地叫起来,虽然看不见,但仍然纷纷比划出“剪刀手”留念。
到达央视后,6个盲童孩子第一次走进央视录影棚录制晚会主题曲。“小鬼们完美展示,放松极了,个个像老手!”张龙得意地说,孩子们虽然是第一次进规格这么高的录影棚,但一点都没有露怯,很给她长脸。“孩子们虽然看不见,但都夸赞央视录影棚太大了,音响效果太好了。”可更让人惊喜的“第一次”还在后面。
8月30日,孩子们第一次走进了央视一号演播厅——每年春节联欢晚会直播的地方。孩子们看不见,张龙便指引孩子们用手“探知”,一一带孩子们“摸”过电视上春晚演播厅后台长长的走道,舞台上绚丽的布景。“舞台太大、太震撼、太美了!”张龙感叹着,为了让孩子们更全面感知,她还抱起孩子们“感受”一些特别的摆设,虽然不能用双眼完全感知,但孩子们心里可满足了。
晚会正式录制前,赴京“龙之队”里的小女生还试穿了张龙要登台领奖时穿的高跟鞋,第一次穿高跟鞋的女孩子们又笑又闹,对张龙说,高跟鞋太恐怖啦!张老师佩服你!有了孩子们的轻松调笑,原本有些紧张的张龙也放松了。02 央视导演
为孩子们点赞
张龙说,一方面很兴奋能把孩子们带上全国最好的展示平台,另一方面也有些许的担心,“孩子们能不能完美地展现出他们的风采?”
8月30日孩子们第一次进入央视演播厅,进行走台,离9月1日的正式录制不过两三天时间。而孩子们要准备两首歌,现场还要一边唱歌一边活泼地走上舞台,不仅要姿态自信漂亮,而且必须压着节奏,最重要的是整齐,也许对普通孩子来说不算难,但对双眼全盲的孩子们来说,看不见舞台,只能通过步数和节奏来“感觉”,难度还是很大。“我们就在宾馆走廊上练,一天练5~6个小时,最晚到凌晨1点钟。”张龙说,孩子们铆足了劲,一定要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示最好最棒的自己。
最后,节目成功录制完毕,孩子们的优秀表现让制片人和导演纷纷夸赞,“原来不只我觉得他们优秀,在全国最牛的晚会导演面前,孩子们依然是那么优秀。”那一刻,张龙觉得“成就感爆棚”,张龙说作为老师,获得荣誉固然能让自己觉得开心,但孩子们获得夸赞,而且是业内顶尖专家的夸赞,“我心里那个满足,那个甜啊!” 15天跟拍生活
感动央视
今年6月份,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15“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启动。
2015“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组委会围绕“中国梦”的主题,着力寻找那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有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典型。
湖北省由区、县、市展开了立体式的“寻找”,一致推举张龙成为湖北唯一推选参加全国选拔的“全国最美教师”。
7月初,中央电视台十套《讲述》栏目,为了寻找“最美教师”也来到盲校。《讲述》栏目团队对张龙进行了15天的跟拍。采访了张龙、张龙家庭、学生、家长、校方、志愿者等,从多个角度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张龙的事迹。
张龙的“盲人形体课”、“盲人跳绳龙之队”、“盲人艺术团”、“六点陶笛乐团”、“盲人电音乐队”„„央视制片人感慨张龙为盲人孩子们做了太多,素材太多,栏目团队也多次被张龙的事迹所感动。
此后,央视新闻频道记者也赶到盲校,跟拍三天,张龙的事迹也将在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中做详细报道。
“最美教师”张龙:让盲童的人生变得优雅
张龙与盲童在一起
荆楚网消息(记者彭烨炜陈敏徐建平)“那个样子一定要优雅一些,好不好?”9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武汉市盲童学校时,40岁的音乐教师张龙正在一间音乐教室陪孩子们练弹琵琶。
9月10日晚,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2015全国“最美教师”颁奖典礼,武汉市盲童学校女教师张龙带领一群快乐活泼、自信阳光的孩子载歌载舞表演了他们的校歌《牵手》。被誉为“心灵导盲师”的张龙是湖北省唯一的获奖者,她也是全部10位获奖教师中唯一的特教教师。
湖北省琵琶学会秘书长夏一民在义务为孩子们授课
“夏老师,您来了,孩子都在教室盼着呢。”一位身材偏瘦、精神矍铄的老人刚走进一间音乐教室,就有几位盲童家长热情地迎了上来。65岁的夏一民是湖北省琵琶学会秘书长,他是武汉文艺家志愿团音乐舞蹈分团的一名志愿者,也是武汉音乐家协会的老会员,2005年从武汉汉剧院退休。三年前,张龙告诉夏一民,自己所在的武汉市盲童学校需要琵琶老师,夏一民作为志愿者来到这里义务教授盲童演奏琵琶。从此,每个星期一的下午,不论是起风还是下雨,夏老师都会从汉口乘地铁转公汽或开车准时到位于武昌石牌岭的武汉市盲童学校。今天下午,是本学期的第一次课。
张龙为盲童矫正姿势
由于盲童在医学上被界定为完全没有视觉能力,要教好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无疑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耐心。记者在教室看到,因为盲童无法识谱,每教一个乐段夏老师都要先反复唱上十几遍,让孩子先将声音背记下来然后蹲在孩子们旁边一个个手把手的掰着指头教,这个位置是什么音,那个“哆”音位置在哪里,音有多高?都需要反复教授,直到把声音和位置铭刻在脑海里面„„然后凭记忆在琴弦上重新弹奏出来。时间长了腰酸背痛,嗓子也唱哑了。再难再累,夏老师也没有说过放弃。张龙会认真观察和倾听每个盲童的弹奏,时不时走到某个盲童的身前,帮盲童矫正姿势。
“要把平时的每一次练习,都当作演出!”这是记者整整一下午听张龙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张龙说,这间教室的孩子跟着夏老师学弹琵琶,隔壁教室的孩子跟着她在外边请来的另一位朋友王老师学习演奏中阮。“今年年底,我们要到琴台大剧院开一个专场音乐会。”张龙自豪地说。
孩子们在弹奏琵琶
据了解,张龙在武汉市盲童学校发起成立了“六点艺术团”,其中有十个琵琶、七个中阮。学琵琶的同学除了能演奏一些如《茉莉花》一类的小曲子,还能完整地演奏琵琶曲《阳春白雪》;学中阮的同学也能弹奏《紫竹调》、《马兰花开》、《茉莉花》、《铃儿响叮当》等曲目。
2011年,张龙不顾亲朋好友善意的劝阻,主动要求调到武汉市盲童学校当音乐老师。张龙的到来,给这里带来了不一样的阳光。在她的提议下,学校建立校园广播站,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优美的音乐声;为让盲童的特长得到发挥,她组建了“六点艺术团”,并担任团长。艺术团开设了表演组、声乐组、器乐组等,她利用课余时间耐心细致、有条不紊地训练学生的唱歌和朗诵。孩子们的艺术天分逐一显现:学生甘文俊、田彬楠的诗歌朗诵《金月亮和银月亮》在第二届全国盲人诗歌朗诵大赛中荣获湖北赛区的金奖,学生宋林龙的器乐串烧在第七届武汉市残疾人汇演中获金奖„„
张龙还首创了盲童形体训练课,帮助孩子们训练、雕塑形体,练习正常人的坐姿、立姿、走姿,盲童触觉发达敏感,她让孩子们不停地在自己身上摸腰、摸臀、摸背,体会正常人腰板要挺直、头要正、胸要挺的感觉。此后,她又用音乐训练孩子们的舞姿。孩子们的表演从此有了肢体语言。
张龙与特殊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交流
问及投身特殊教育事业的原因,张龙告诉记者:“让孩子们都能享受音乐,传递快乐,我很幸福。”近年来,她曾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好人”、“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等荣誉。
第五篇:高攀龙先进事迹
个 人 先 进 事 迹
高攀龙个人先进事迹介绍
高攀龙,男,甘肃省庆阳人,2012级机械学院机设21203班学生,自进校以来,他就为自己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时刻问自己“来大学干什么?、大学毕业干什么?”因此,他为自己做了一个大学规划,在大学要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锻炼”为奋斗方向。为了让这些成为现实,他通过竞选班委,加入社团、协会等来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由于他的家庭十分贫寒,所以,在一些课余时间做兼职调剂生活。在担任班委、参与社团、协会期间,我对工作认真负责,上进心强,勤奋努力,坚持不懈。不久之后,便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任职情况:
2012.9-2013.6 机械学院学生会宣传部、校志愿者联合会宣传部、大活工作部宣传部、校艺术团宣传部干事,书画协会会员 2013.9-2014.6 班级团支书、校志愿者联合会宣传部部长、书画协会会长、机械学院办公室助理、机械学院党性力行活动工程队员 2014.9至今
班级团支书、书画协会会长、机械学院党性力行活动工程队员、阳关人文讲坛、朋辈成长导航讲座章制作者
个人成长经历:
1、作为班级团支书,积极为班级、同学服务,建设班级团结凝聚力,遇到班级内的问题自己先考虑,再与同学协商为最好的方式解决问题,锻炼自己的交际、处事以及组织等能力。
2、作为校志联宣传部部长,在校团委老师,学长学姐的指导下,我慢慢地进步,成熟。作为志联干事期间,我参加以下众多活动:(1)军训服回收并将其捐往贫困山区或者希望小学(2)12.5校园互助大行动,为全校学生进行志愿服务(3)3.12进行阳光义务植树,绿化纺大校园(4)环中赛
(5)聋哑儿童之家帮助小朋友
......通过这一系列服务活动,自己感受深刻,懂得了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奉献自己的爱心,如何为他人带来了温暖。
3、作为书画协会会长(连任2届),真的很欣慰,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从兴趣中找到了自信,不仅是成为了协会负责人,更重要的是我在书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更为对书画等感兴趣的纺大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培养了大家的兴趣,充实了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建设了校园文化。
组织带领会员参加以下活动:
(1)13年9月中旬,参加了13届新生的“迎新晚会”协会进行了书画作品展示。
(2)10月上旬,参加了由湖北中天鸿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共同举办的书画交流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武汉市文史馆馆员《书法报》原副总编杨坤炳老师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李劲松老师莅临此次活动。现场,进行了书法写作交流,书画爱好者通过互动学习,更加激发了彼此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活动中杨坤秉老师亲自书画展示,展现书画的艺术魅力。通过这次活动,对书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受益匪浅。后期,我们又参与 “诗书传清江.大艺润泓景--金秋诗书画印雅集”书画展览及作品的评选,最终,因我们在大众征集评选赛中提交众多优秀作品,荣获“团队奖”并且有部分的作品被评选入画册。
(3)10月中旬,协会在“圆形舞池”进行了风采展示,现场有几名优秀会员进行书法创作赠送,而且吸引了我们学校的几名留学生,他们也感受到了书法的美。
(4)10月下旬,“社团文化节开幕式”协会有六名会员出台并进行了书法现场表演。
(5)11月中旬,参加校园“廉政歌曲大赛”协会3名会员出演书法现场表演。后期不断参加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工商学院、湖北大学、等33所高校的书画交流,以提高我们的书画技能。
(6)12月下旬本协会举办“情暖纺大送春联”为校园增加色彩,营造喜庆氛围。
个人社会实践:
《1》“迎新春”大学生为父老乡亲送祝福
2014年1月25号,武汉纺织大学书画协会会员高攀龙在自己家乡—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镇摆点,现场为父老乡亲们写春联,送春联,代表武汉纺织大学向家乡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送上新年最美好的祝福。
《2》“羊梦起航
情暖万家”春联大派送
为了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做好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让大家感受浓浓的年味,确保人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武汉纺织大学书协会长高攀龙精心筹划了一个“羊梦起航
情暖万家”春联大派送公益活动,为了让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该同学前期搜寻并精挑细选了羊年最经典的春联内容供人们参照,还特意在网上联系了安徽宣城的商家,购买了最喜庆的“万年红”专用春联纸以及龙纹斗方宣纸,考虑到人们的需要,将春联纸裁成不同的规格方便人们选择,还有书法配备的墨汁一得阁。
2015年2月6日下午,在十堰市北京小镇(高校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功举办了筹备已久的活动。活动现场有十堰市人民检察院许书记、十堰贝尔多美术培训学校校长高攀峰、副校长赵薇、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吴疆、武汉纺织大学书协会长高攀龙等人饱含创作热情,挥毫泼墨,为人们送上新春的第一份最美好的祝福,人们纷纷赶到书写春联现场,排队等候万年红的春联及福字,拿到春联的人们兴高采烈,纷纷表示谢意和赞美,对我们的作品赞不绝口,如获至宝。
一副副饱含着真心的祝福和喜庆的春联,使得大家其乐融融。此次活动我们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楹联与书法完美融合,而且展现书法家的艺术风采,尤其激发了小朋友最书法的挚爱,静静的在旁边看了许久,主动问我们如何学习书法并立志我也要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人。
春节卖对联赚生活费
2012阴历25和28号,春节来临之际,趁着兴盛赶集风俗,过年办年货,为了迎接喜庆的气氛,我和哥两在他们的街上现场写对联,卖对联,使得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红红火火,零下16度的寒冷天气对我们来说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为了避免毛笔墨结冰,我们采用铜金粉和汽油、清漆混合。尽管环境恶劣,但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力,年轻的豪情,这使得别人对我们刮目相看。经过2天的坚持奋斗,赚到了3000元,这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不仅是金钱的喜悦,更是精神上的满足。
经历了者一切,很好的验证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他不仅学会了如何别人沟通,怎样提升自己的地位,而且,我体验到了赚钱的艰辛,想到了父母把我们抚养成人的艰辛。所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正确定位自己,坚持不懈,勤奋努力。相信成功,只有一个定义,就是对结果负责。
个人活动剪影: 14年5月《文化.融合》受湖北卫视采访
15年2月“羊梦起航
情暖万家”
春联大派送受十堰晚报采访
2015年寒假实践活动—“羊梦起航
情暖万家”春联大派送
2014年寒假实践活动—“迎新春”大学生为父老乡亲送温暖
敬老院之行——为老人们生活增添乐趣
聋哑儿童之家——为小伙伴送温馨
为学院贡献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书传清江.大艺润泓景——书画交流会
诗书传清江.大艺润泓景——书画作品展览
2012年利用春节时间卖对联为自己赚生活费现场
2015年春节卖春联现场
湖北美术学院书画交流现场
参加长江工商学院“书画雅集”
2014.2015年情暖放大送春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2015年跨年晚会
“激扬你我青春 铸就纺大之梦”演讲比赛
十佳班级总决赛
机械学院元旦晚会
楚天艺术文化节开幕式
十堰汉服楚韵公益文化节
“精彩研续
载梦起航”研究生元旦晚会
个人所获得的荣誉:
作品“厚德载物”出自《诗书传家》
soufun网谈书法
所带领团队——书画协会获得的荣誉:
大学感悟: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那你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当你对未来迷茫时,请停下来认准目标!梦想,不是浮云,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机会永远是留给最具有行动力的人!
这些熟悉的话语时刻浮现在脑海中,然而是非成败转头空,潇洒自如的大学生活即将成为过去。经历了大学的历练,此时的我对大学感受颇深,首先,我认为在大学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如果这一点模糊不清,那我们就有可能错乱,明确自己来大学干什么?该怎么做?当然大学并不是单纯的学习,也不是学会圆滑玲珑八面,必须决定自己想干什么?要修身求学还是一心求真善美?是选择单一性人才还是综合性人才?是被动求学还是主动奋斗?选择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其次,参加社团固然好,可以培养兴趣,丰富大学生活,消磨课余生活,但其前提是不能与正常学习相冲突,不然则会影响学业,得不偿失,所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的社团,发挥到及至。最后,大学学习生活要有规划,有目标,为自己的目标而坚持奋斗,并且时刻保持积极地心态,充分利用资源。神圣的图书馆带你环游五湖四海,靓丽的大学生活让你青春澎湃......总之,作为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是你上大学的最终目的,拥有了这些,你的大学必然是一个华丽的转身。
人生格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