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
【发布单位】四川省
【发布文号】川府办发电[2004]25号 【发布日期】2004-04-02 【生效日期】2004-04-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川府办发电[2004]25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今年1季度,我省成都、自贡等市先后发生了开“霸王车”公共汽车撞人、载客翻入河中,造成19人死亡的严重交通事故。特别是3月31日13时52分,自贡市公交集团公司一辆公交客车因车辆制动失灵坠入釜溪河中,共造成15人死亡、39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的特大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张学忠批示“此事应认真查处。除司机的责任,要特别查清领导责任,市内公交车制动失灵,为什么事先未发现?公交集团的车辆有无安全检查制度?如有,为什么没有执行?15条人命的教训应该吸取,不严肃查处有关领导人无法向群众和社会交代,也不可能真正吸取教训”。省长张中伟立即批示“望及时认真查处,查清事故原因,追究领导责任,并从中吸取血的教训,切实抓好公交安全整治”。事故发生当天副省长杨志文率省安监、监察、公安、建设、交通等部门领导赶赴现场,组织对伤员的抢救,指挥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处理。?
我省1季度交通事故特别是自贡3・31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和成都“野蛮公交”引起众怒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省城市公共交通营运工作中极少数管理人员和驾驶、乘务人员存在着法制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与确保安全严重缺位等突出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直接影响了公共交通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公交车的安全运行,与人民群众的生命息息相关,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各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就加强全省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坚持长效管理?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深刻吸取3・31特大交通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领导和主管部门的责任,抓基层,打基础,强监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进一步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及场(站)的规划建设。在道路改、扩建中设置公交车进站港湾,为群众乘车提供方便。在有条件的道路上应多开辟公交车专用道和路口优先通行道,保证公交车行车安全、有序。各地要继续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生产技术,建立新型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预防体制及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运营。要认真组织开展长期性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和安全考核工作。坚决反对对事故隐患见惯不惊、麻木不仁的官僚主义作风,坚决消除满足于一时未发生事故的侥幸心理,坚决克服对长期抓安全工作的厌战情绪。?
二、深入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加强对驾驶员、乘务员的遵纪守法、安全操作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教育驾驶员、乘务员严格遵守安全和交通规则,牢固树立“人命关天”的责任意识,公交管理部门要正确处理安全与服务、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安全效益观,不断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强化驾乘人员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各地应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指导公交企业建立驾驶员、乘务员准入制度。对违章、违规、违纪的驾驶员、乘务员实行内部记分办法,累计到限,予以辞退。从即日起要对2001年1月1日以后新上线的驾驶员分期分批脱产进行安全规章制度和驾驶技能的培训,对2001年以前上线的驾驶员要有针对性进行复训,达标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驾驶。?
三、完善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全省所有公共交通企业都要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认真开展自查,高标准进行整改。企业营运中的各环节、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制、安全生产培训制、安全生产奖励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安全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车辆技术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车辆修理和保养制度及技术档案制度。要按照车种车型合理地确定各级保养和修理的间隔里程,编制保养和大修、中修计划,提高车辆保修质量和效率。严禁“带病车”上线营运。?
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减少行车责任事故,杜绝重大责任伤亡事故。发现事故苗头要及时解决。对发生的事故要认真分析,做到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肇事者和职工未经教育或处理不放过,没有改进措施不放过。严肃处理安全责任事故责任者。对发生事故的直接领导要追究责任,在行政和经济上予以处罚。对直接责任者要进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解除劳动合同,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合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和市政公用企业特许经营管理的逐步实施,加大对公交企业的考核力度,实行信誉登记制度。对屡次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要督促企业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应依法取消其特许经营权。?
四、加强调度,保证安全运营?
指导公共交通企业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不断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要加强车辆运行调度工作,改善行车秩序,保持全线均衡运载,正点运行,不断提高运营效能。进一步完善强有力的调度指挥系统,明确各级调度职权,制订调度规程并根据实际客流量的需要,编制和调整行车计划和时刻表,保证正点运行。逐步实现自动化控制,健全无线电调度指挥系统,提高调度水平。?
根据全省城市道路资源紧张、路面情况较为复杂的实际情况,各地不宜实行公共交通提速并适当限速。对事故易发地段、时间段和进站、转弯时的车辆运行,必须严格控制车速,确保行车安全。?
五、组织检查,遏止违章行为?
各地要不定期的组织专门力量,以暗访形式为主,加强对公共交通安全营运秩序、安全工作、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专项检查。各公共交通企业每月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分析、安排、检查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省建设厅要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交叉检查,互相监督,共保安全。?
各地要在4月底前,对本市公共交通安全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开展以查岗位安全责任、查事故隐患、查违章行为为主要内容的“三查”活动,对已发现隐患和出现事故的单位和地方,上级要组织回头查工作,于5月10日前向省政府专题报告检查整改情况。?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四月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
【发布单位】四川省
【发布文号】川府办发电[2004]16号 【发布日期】2004-02-18 【生效日期】2004-02-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川府办发电[2004]16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4〕7号,以下简称国办《紧急通知》),已翻印至各市(州)、县。根据国办《紧急通知》精神,省政府专门召开安全生产紧急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现将贯彻落实的要求紧急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省级各部门,各市(州)、县(市、区)要立即行动起来,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国办《紧急通知》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上,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职责。公安、交通、煤监、林业、农机、水利、国防科工办等部门要针对各自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抓好各项工作;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要重点抓好公共卫生、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的安全防范工作;工商部门要结合营业执照发放和年审,严把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关。?
二、突出重点,立即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以暗访为主的5项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一是省公安厅牵头负责的道路交通安全检查;二是省公安消防总队牵头负责的公共消防安全(包括危险化学品在公共场所的使用)检查;三是省煤监局牵头负责的煤矿安全检查;四是省交通厅牵头负责的水上交通安全检查;五是省林业厅牵头负责的森林防火安全检查。检查内容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大检查的紧急通知》(川府办发电〔2004〕1号)要求进行。尤其要针对生产经营单位业主责任和基层安全管理部门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查。监察部门要严格追究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有关责任人。?
三、立即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全面大检查。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国办《紧急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分轻重缓急认真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大检查。省政府将组织督查组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督查。一是贯彻国办《紧急通知》情况。二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近期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要求及整改情况。三是对安全生产大检查所查隐患的整改情况。?
四、加大隐患整治力度,加快隐患整改进度。当前,一是要加快客运车辆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安装和道路警示标志、标牌的完善。二是要加大公共聚集场所消防隐患的排查与整治力度,按时完成去年下达的火灾隐患和消防通道专项整治任务。三是要强化对车站、机场、码头、大型商场等公共聚集场所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五、加大查处力度。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事故。省安委会要对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通报。省监察厅和省安监局要对安全生产失职的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新闻媒体要对典型事故案例及违章行为进行曝光,强化警示作用。?
六、加大宣传力度。各地、各部门要大力做好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全社会安全防范工作的教育和引导。宣传的重点内容:一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二是事故的查处情况。针对春运期间发生的3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制作的警示教育片要尽快下发到各地、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并组织有关人员尤其是驾驶员观看,从中吸取血的教训。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二○○四年二月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
机制的意见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和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要按照保障机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障医务人员合理待遇的原则同步落实补偿政策,建立稳定的补偿渠道和补偿方式;同时坚持以投入换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功能。
二、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建立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补助。各地要按照核定的编制人员数和服务工作量,参照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核定工资总额。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服务成本制定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并逐步调整到位。按上述原则补偿后出现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进行绩效考核后予以补助。
(一)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经费。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0年,各级政府按照不低于人均15元的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1年起,进一步提高人均经费标准,建立稳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卫生、财政部门要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等绩效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由同级财政按照服务成本核定补助;承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的,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包括离退休人员经费)、人员培训和人员招聘所需支出,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相关人才培养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补助。
(二)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 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不再单设药事服务费,合并项目内容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按国家要求具体规定。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全省统一定为1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参保(合)对象就医发生的一般诊疗费全部由医保报销支付,同时要相应提高医保支付上限标准。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及医保支付政策可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已开展基本医保门诊统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行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服务仍按现有项目和标准收费。对已合并到一般诊疗费里的原收费项目,不得再另行收费或变相收费。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物价等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监管措施,防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复收费、分解处方多收费。
(三)落实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落实政府专项补助和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入仍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由政府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实行先预拨后结算,并建立起稳定的补助渠道和长效补助机制。经常性收支核定和差额补助的具体办法按《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经费补偿方案》(川财社〔2010〕15号)有关规定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结余要按规定留用或上缴。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收支两条线,基本医疗服务等收入全额上缴,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经常性支出由政府核定并全额安排。
三、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一)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 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要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按照卫生部即将制定的指导意见,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和服务范围。对服务人口超过3万人、服务能力已经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县(市、区)卫生部门申请,市(州)卫生部门根据《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0)》评审通过,可将其转为公立医院,保留原牌子,对其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偿。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
(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尽快完成人员编制的核定工作。乡镇卫生院编制按照《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编发〔2010〕15号)要求核定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四川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川编办〔2007〕4号)要求核定落实。编制核定工作在2011年6月底前完成。各地可以县(市、区)为单位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编制,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工作量统筹安排、动态调整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在核定编制的基础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以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并按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在岗位总量和相应岗位空缺内,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公开招聘补充工作人员。解除聘用(劳动)合同人员,按照相关政策需给予经济补偿的,相关费用由地方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统筹研究解决。同时,要按照 省有关规定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制度落实到位。
(三)充分发挥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促进作用。依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推进基本医保门诊统筹,将一般诊疗费纳入支付范围,并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进一步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积极地开展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合理控制服务成本。
(四)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和激励机制。根据管理绩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和拨付挂钩。对绩效考核差的可扣减资金安排,对绩效考核好的可给予适当奖励。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督促、指导,强化收支管理,严格成本核算和控制。绩效考核目前暂按照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川卫办发〔2010〕142号)文件执行,以后逐步完善。
(五)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要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要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建立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以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人员竞聘上岗、晋级和奖惩紧密结合。各地制定人员分流、竞聘上岗等相关政策时要充分听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意见。要 向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培养培训机会,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政策宣传,使广大医务人员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四、多渠道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补助力度
对村卫生室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卫生部门要在核定村卫生室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人口数量能力的基础上,安排一定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由村卫生室承担,并落实相应经费。各地在推进医保门诊统筹工作中,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门诊服务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地区要积极引导乡村医生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为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推进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需要,省财政自2010年起对村医给予一定补助。各地根据自身财力状况,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并可根据村卫生室服务水平,对达到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水平的村医给予适当倾斜。
同时,鼓励各地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村卫生室给予一定扶持,并采取多种形式对乡村医生进行补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实行乡村一体化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并落实补偿政策。
对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地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助,并将其中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医 保定点范围,执行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同的医保支付和报销政策。
五、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作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好,将政府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基建支出计划足额安排,及时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尽快建立起稳定、长效、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二)落实补偿责任。省人民政府对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合理待遇水平负总责。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并及时拨付应由本级财政按规定负担的补助资金,认真落实调整后的医疗服务收费和医保政策。各级财政可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及时下达补助资金,保障基本药物制度按计划进度顺利实施。
(三)强化督促指导。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各地工作的检查指导,定期进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和完善政策措施。
第四篇: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评价办法
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评价办法》的通
知
各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都市公共交通管理局:
为了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管理,提高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安全管理水平,客观评价各个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状况,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省建设厅制订了《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评价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六年四月二十四日
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评价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提高城市公共汽车行车安全管理水平,客观评价和登记考核各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状况,根据《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8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共汽车,是指在城市中按照规定的线路、编码、站点、时间运载乘客并按核定的收费标准收费的客运汽车。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企业。
第四条 本办法由各市(州)、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五条 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评价分为以下四大体系、28个指标:
(一)责任体系
1、组织机构设置(建立指挥系统)
2、安全责任追究制
3、安全管理人员配置(每百辆配置3人以上)
4、部门工作职责
5、个人岗位职责
(二)管理体系
6、签订行车安全责任书
7、考核、奖惩办法
8、安全例会制度
9、安全管理经费投入(每年每百辆车投入安全经费5万元)
10、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每年每百辆车投入安全经费1.5万元)
11、安全事故隐患整改专项资金投入
12、安全管理人员及司机培训情况
13、有车辆检查和行车安全检查记录
14、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
15、事故防范措施
16、车辆投保情况
17、司机工作时间
18、灭火器械配置(大、中客车配置2公斤2具;小客车2公斤1具ABC类干粉灭火器)
19、司机安全管理情况
20、平均安全间隔里程考核
(1)主全责死亡大事故450万千米/次;
(2)行车大事故150万千米/次;
(3)立案安全事故80万千米/次。
(三)行车安全检查体系
21、有专职安全检查人员
22、建立检查规章制度(含交叉检查、自纠自查、技安员检查)
23、有对司乘人员和营运车辆检查、纠正、处理的记录
24、配备相应的交通工具及检测设施(如雷达测速枪)
(四)应急救援体系
25、制订事故应急预案
26、配备应急救援设备
27、每年不少于1次以上应急演练
28、有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和演练的图片、资料
第六条 本评价指标体系中所称年平均安全间隔里程,是指全年总行驶里程除以事故总次数后的平均安全间隔里程。
第七条 本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一项指标,各地可结合本地区城市公共汽车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予以细化。
第八条 对城市公共汽车行车安全的具体评价,可采取听汇报、看资料(含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提问题的办法综合进行。
第九条 对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量化评价按《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评价表》(见附件)进行。全部评价指标总分值为100分。评价等级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总分值大于或等于90分为优秀;小于90分大于或等于80分为合格;小于80分为不合格。
评价打分中,各项指标分值不采用负值,到0分为止。
第十条 城市公交企业每百台车发生负主要责任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的,该企业当年安全评价为不合格。
第十一条 对评价考核结果达到优秀的,可给予适当奖励;对评价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评价表
评价体系
指标内容
分值
扣分
得 分
(一)责任体系20分
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
2、有安全责任追究机制
3、每百辆车配置3人以上安全管理人员
4、有完善的部门工作职责
5、有完善的个人工作职责
(二)管理体系40分
6、签订了行车安全责任书
8、建立了考核奖惩办法
7、坚持了安全例会制度
9、每年每百车有不少于6.5万元的安全经费投入
10、对司、乘人员及安全员定期不定期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
11、司乘人员上岗证率100%
12、灭火器配置符合规定
13、车辆投保率100%
14、平均安全间隔里程应控制在规定范围
15、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落实情况
(三)检查体系20分
16、有专职安全检查人员
17、建立内部检查制度
18、有检查工具及设施
19、有检查纪录及整改意见
(四)应急体系20分
20、制订了事故应急预案
21、配备了应急救援设备
22、每年进行了1次以上应急演练
23、有应急预案演练组织方案
(五)分值评价
总得分大于或等于90分为优秀;小于90分大于或等于80分为合格;小于80分为不合格。
第五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节约用电减轻全市用电负荷的紧急通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办〔2008〕5号 【发布日期】2008-01-29 【生效日期】2008-01-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节约用电减轻全市用电负荷的紧急通知
(穗府办〔2008〕5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近期,全国大范围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导致部分电力设施受损,电力系统受到严重威胁;同时,交通运输受到较严重的影响,煤油运输紧张,造成发电厂出力大幅减少,我省供电缺口激增,呈现电力电量双缺的局面,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和我市已启动电力应急预案。为共度难关,应对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电力紧张局面,确保全市居民和社会各行业的用电秩序,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节约用电、减轻用电负荷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机关单位要做好表率,落实节电措施
(一)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驻穗单位要带头落实节约用电措施,建立科学的用电制度,按规定采购和使用经国家认证的节能产品。
(二)进行节电管理,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做到人走机停,尽量减少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待机消耗;控制并减少电热水机的使用;合理使用办公照明,杜绝出现白昼灯、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熄。
(三)做好机关节电计划和改造方案,制定节电目标,落实节电措施,努力实现2008年用电量比2007年减少10%以上,发挥节电表率作用。
二、工业企业要落实错峰用电方案
(一)电力严重紧缺期间,除确保生产抗灾和救灾物资重点企业的生产用电需求外,其他各类用电企业都要合理执行错峰用电,坚决对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产能过剩、能耗高、污染大的小钢铁、小水泥等淘汰类企业实施限电措施,腾出电力资源,优先保证群众和受灾地区用电。
(二)全市工业企业在错峰用电期间,要特别注意生产安全,服从电网调度指令,严格执行我市工业企业轮休方案。在生产日根据要求及时避峰,主动避开每日用电高峰时段(9:00~12:00,17:00~22:00),尽可能将生产安排在电力供应相对充裕的电力谷期时段(23:00~次日8:00),努力减少错峰限电对生产的影响,争取错峰不减产。
(三)全市各发电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省、市电力调度中心指令,确保发电出力和安全运行,所有因缺油、检修等原因停运的机组都要创造条件立即开机,确保我市顶峰发电能力,尽可能减少我市供电缺口,减少全市错峰用电压力。
三、服务行业要主动避峰运行
(一)所有商场、宾馆、酒楼、娱乐场所和商业大厦等服务行业,都不得在用电高峰时段启动用电供暖空调设备,在非高峰期也要尽量减少使用;减少或停止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及非必要的照明灯具;坚决淘汰高耗能设备,对空调和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
(二)已安装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的用户,要按照负荷控制中心下达的指令,控制用电负荷;未安装负荷控制装置的用户,在用电高峰时段要自觉避峰30%运行。
(三)各单位要指定部门和专人负责,建立节电管理工作制度,落实节电措施;加强对顾客的节电宣传,张贴节电宣传广告等。
四、要减少城市景观、广告、照明用电
(一)除重大节日和外事需要外,市、区光亮工程和楼宇景观照明要压减30%的负荷。
(二)严格控制橱窗广告等商业推广性照明用电。全市商业和宾馆、酒楼、娱乐场所等在晚间用电高峰时段要压减50%的灯饰和广告用电负荷;住宅小区的所有霓虹灯和各机关事业单位的景观照明在晚间用电高峰时段要关闭50%的灯饰,在电网紧张时要全部关闭。
(三)加强对路灯照明的巡查,在满足照明要求的情况下,减少用灯数量;积极推进路灯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路灯管理的技术监控,杜绝白天亮灯现象。
五、动员全体市民参与节电,共建和谐家园
要号召每个家庭、每位市民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度缺电难关。用电紧缺期间,自觉减少大功率家用电器的使用,积极参与和支持节电活动,合理使用节能设备,杜绝浪费。
六、各部门要形成合力,明确节电责任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督促本系统各单位落实节电各项措施,切实做好全市各行各业的错峰用电、避峰用电和节约用电工作。市经贸部门要会同供电部门开展全市用电督查,加强对重点用电单位错峰用电和节约用电的监督管理,对成绩突出者,予以表扬;对责令不改者,通报批评。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大力配合,广泛深入地向全社会宣传节约用电和科学用电,营造良好的节电氛围,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和谐广州。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一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