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乙烯相关知识
乙烯项目相关知识
1、乙烯是什么?
乙烯是由两个碳和四个氢组成的碳氢化合物,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乙烯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其危险性与天然气相当。
2、乙烯是怎样生产的?
按传统工艺,乙烯主要由石脑油热裂解生成,同时副产一定比例的丙烯。随着技术进步,目前已经开始采用以液化气为原料的先进工艺生产乙烯。
3、乙烯有什么用途?
乙烯被称为“石化之母”,是石油化工的基础性原料。经过各种化学变化,可以“繁衍”出塑料、化纤、树脂、化妆品、橡胶、医药、染料、香料等种类繁多的化学制品。乙烯项目的产业链长,对经济的拉动力很强。
4、青岛炼化拟建乙烯项目有无PX装置? 无PX装置。
5、乙烯项目与PX项目有何区别?
乙烯项目是以乙烷、丙烷、液化气为原料,经过蒸汽裂解后得到乙烯、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并进一步加工得到聚乙烯、聚丙烯等产品的过程。
PX项目是以原油加工所得的石脑油组分,经过催化重整、歧化、异构化得到对二甲苯(PX)产品的过程。
两者区别:(1)原料不同,乙烯项目主要以直链烷烃为主,PX项目主要以环烷烃为主;
(2)生产过程不同,乙烯项目是热裂解过程,PX项目是催化反应过程;(3)产品完全不同。
乙烯项目主要产品为两或三个碳的低碳单体(CH2 =CH2,CH3-CH=CH2)的聚合物,而PX项目主要产品为八个碳的芳烃化合物()。
石化专家答记者问
问:近期,国家颁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青岛炼化百万吨级乙烯项目废气排放是否满足这一规划要求?
答:青岛炼化百万吨级乙烯项目符合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根据重点控制区新建项目废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增一减二”的要求,将通过停开制氢装置、催化裂化烟气治理等措施,实现大炼油工程现有排放源减排,项目实施后将使青岛炼化公司炼油和乙烯总的二氧化硫排放在现有基础上减少47.1%,氮氧化物减少22.8%,区域废水外排量减少42.9%。
问:在青岛炼化建设乙烯项目有何必要?
答:(1)完善石化区产业链的需要。园区及周边聚集了大批家电、汽车和众多的塑料加工企业,需大量使用乙烯下游塑料产品,建设本项目可改变目前需从市外调入或进口的现状。
(2)可实现资源充分有效利用。青岛炼化现有1000万吨/年炼油能力,缺少乙烯生产能力,不能实现炼化一体化,炼油工程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现石化区拥有多家石化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缺乏乙烯关联,无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增值。建设本项目可实现资源最有效利用,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石化区为本项目预留了项目建设用地及相关资源,本项目充分依托石化区现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发挥现有设施的潜力,避免重复投资。
(3)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及尾气排放。现阶段,青岛炼化副产品液化气每年有40多万吨通过17000余辆次汽车运送出市,有50多万吨液化气通过330余船次水路运送出市;园区其他企业每年远距离运进乙烯副产品原料超过10万吨。由于液化气属易燃物质,造成了较大的运输安全压力。建设本项目,可以实现液化气资源的就地加工升值利用,有效减少危化品运输车辆、船只,减少运输安全隐患和车船尾气排放。
问:公众十分关注乙烯项目的安全、环境风险问题,乙烯项目在安全风险防控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乙烯项目生产过程存在高温、高压环节,有安全事故及环境风险,实践证明,只要采取科学可靠的防范措施,事故风险是可控的,如新加坡裕廊岛、美国休斯顿、国内上海、南京等大型石化工业园区一直保持安全纪录,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
乙烯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
(1)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成熟可靠的生产技术,按照设计标准规范进行设备、仪表、电气选型,采用先进的集散控制系统和安全仪表系统,设置装置泄压、防爆、防火设施和可燃气体、污染物质检测报警措施,配备火灾探测及报警设施和监控、通讯设施,确保生产情况时刻处于监控状态。
(2)项目设置有效容积为3万立方米的事故水池,收集初期雨水和事故状态下的污水,设置31公顷排洪集水区,收集事故情况下产生的消防废水,待恢复正常后送污水处理场处理,避免事故废水排入环境污染水域。
(3)本项目在立项阶段须委托具有国家甲级资质的环境和安全评价单位编制评价报告,对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安全和环保措施进行技术评估,并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审查。本项目环保设施投入达到20.28亿元。
(4)针对本项目潜在的环境风险,为应对安全和环境方面的风险,青岛炼化成立了应急指挥中心,编制了应急预案,并依托石化区现有现代化监控系统和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第二篇:《乙烯》教案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乙烯是石油裂化产物,苯是从煤中提练出来的产品。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3.利用模型了解乙烯的结构,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一基本原理。
4.认识乙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我国乙烯工业近几年的发展势态。通过结构决定性质认识到本质决定表象,表象是本质的体现这一辨证关系。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重点难点
从乙烯的结构认识烯烃的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
石蜡高温裂化生成乙烯和烷烃的混合物,乙烯属于最简单的烯烃。
一、乙烯的结构
乙烯的球辊模型(立体图)分子式: C2H4
结构简式: CH2=CH2 结构式: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空间构型:平面型
二、乙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乙烯是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是1.25 g/L,比空气略轻(分子量28),难溶于水。2.乙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甲烷的燃烧
实验现象:产生黑烟,火焰明亮。②被氧化剂氧化-----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
由于乙烯的不饱和结构,容易被氧化剂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2)加成反应-----乙烯使溴水褪色 乙烯与溴单质的加成历程
(3)加聚反应
3、乙烯的用途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乙烯的性质,重点讲解了它的化学性质。由于乙烯具有C=C,使得它的性质不同其他的饱和烃。这也是烷烃和烯烃性质上最大的区别。课后作业
1.根据乙烯的化学性质,鉴别乙烷和乙烯两种气体有几种方法? 2.制取一氯乙烷的最好方法是()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 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烷和氢化气反应
第三篇:《乙烯》说课稿
《乙烯》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是烃的知识的继续,也是学习不饱和烃的开始。乙烯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烯烃的代表物,乙烯分子结构中的碳碳双键决定了乙烯的化学性质,因此教材在介绍乙烯的化学性质之前,首先介绍了乙烯的分子结构,然后通过三个现象明显的实验引出乙烯的化学性质,并着重通过加成反应体现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不仅使学生对乙烯的性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继续学习烯烃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的性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才接触有机化学,虽然在上一节中对烃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还是比较陌生,对物质的空间结构更是不了解,对有机反应的产物判断和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都比较困难。
三、教学重点:
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从结构上认识乙烯的加成反应
五、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
(2)进一步了解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确定乙烯的结构模型,从而得出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3)通过乙烯的结构及实验现象,探讨出乙烯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乙烯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加强“结构与性质”的认识;
(2)通过乙烯性质的探讨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探究有机化学的良好思路。
六、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创设情景:小故事引入乙烯的用途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不同于烷烃的烃--乙烯的结构,使学生加强对有机结构的认识;初步养成由物质的结构去讨论性质的习惯。从自主探究物质的结构模型的角度去深化认识乙烯的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写结构式、电子式等,促进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在以上的基础之上,进行乙烯的物理性质的简介和化学性质的重点探究。对于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教材以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为例,以直观的实验现象说明问题,再结合乙烯的结构碳碳双键分析加成反应,并辅三维动画演示加成反应过程以进行巩固,尽可能的让学生掌握加成反应。
《乙烯》说课稿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赵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乙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谈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幼师《化学》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乙烯》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幼师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本节教材内容主要是乙烯的结构、实验室制法、性质、用途。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要求学生达到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乙烯碳碳双键的结构,知道乙烯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
2、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3、了解乙烯的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对有机物“结构(组成)—性质—用途”关系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树立运用化学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意识。培养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思想。
教学重点是乙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是乙烯的结构与加成反应、聚合反应。
三、学生分析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对有机物、化石燃料等有了非常粗浅的了解,上节课对甲烷、烷烃性质又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对乙烯是初次接触,没有以往的知识经验。
另外,幼师学生本身知识基础较差,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理科学习较为吃力,对数理化普遍不感兴趣。
四、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分析,本节课较难教难学:实验难度大,用品多,操作复杂,实验用时较长;本课新概念多,比较抽象;本课内容多,知识点多。为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我采用了如下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在教法上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创设积极的情境导入,同时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和直观教学,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
在学法上,学生主要以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因为乙烯的制取与性质实验用时较长,为了节省时间,因此课前就将实验装置和实验用品装配齐全,一上课就先做上实验,在合适的时候再开始讲解。然后开始进行如下教学环节。
(一)生活导入
我们把化学课称为魔法师修炼课堂,本节课以多媒体为媒介,通过生活中水果商长途运输过来的水果都是生的,催熟后再出售,以及深秋时节棉农对向棉田打催熟剂的这样两个生活中的事实案例进行场景创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魔法-催熟,魔法精灵-乙烯产生兴趣,为探究乙烯的结构与性质做好铺垫。
(二)直观演示
用球棍模型直观演示从乙烷裂解制乙烯的过程,得出乙烯的结构模型,然后比较乙烯和乙烷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乙烯的性质与乙烷相比会有什么不同吗?推测乙烯的性质,再用实验来检验推测,边实验边讲解,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三)精心设疑
思考1、甲烷、乙烷等烷烃一般不与氧化剂等起反应,乙烯却能够使高锰酸钾褪色,说明什么问题?
思考2、烷烃能与卤素单质起取代反应,乙烯与溴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吗?
通过这两个思考,导向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乙烯中由于存在碳碳双键的结构,因此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被氧化,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四)形象模拟
乙烯的加成反应与聚合反应是两个新的反应类型,既是微观的,又是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我用动画模拟了加成和聚合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降低了学生思维难度,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反应实质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区别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又灵活的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并配上了形象的图片。
(五)当堂检测
练习题从易到难,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六)本课小结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同学们谈谈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乙烯的了解有哪些,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七)作业与延伸
留下本课的书面作业,同时留下家庭实验与思考题,并在微信群内投放拓展阅读材料:乙炔,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水果催熟和保鲜的一些材料等。
六、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比较成功,我深深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扩充课堂容量,创设积极的教学情景;可以发挥技术优势,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难题,生动呈现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课后在微信群投放延伸阅读材料,拓展了课堂空间和学生们的知识面,深化了教材内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超越学科知识,对学生终生有益的。
教学当中由于内容的紧凑性,在时间把握上应该更注意。在探究中要充分“想学生之所想”,做好充分的准备。
《乙烯》说课稿3
古浪三中高一化学必修Ⅱ模块
说课稿
——高中新课程实验研讨会交流课例
课题:《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 乙 烯
说课人: 袁俊厚
时间:20xx年5月15日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课时 乙烯
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四个方面谈一谈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材
1.地位和功能:
本节内容是学习了烷烃之后,向学生介绍不饱和烃和烯烃的概念,乙烯的分子结构、和乙烯的化学性质。在乙烯的化学性质中,又介绍了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烷烃之后,已初步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的情况下学习的又一类烃,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能源、药物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乙烯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学习目标:
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2、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乙烯分子结构模型,意识到物质世界的外在美。
学习重点和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
二、说教法:
1.本节内容涉及到乙烯分子的结构问题,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在教学中可多使用球棍模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结合多练习、多对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
2.本节内容涉及到乙烯的化学性质实验。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做演示实验,只能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
3.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用计算机课件模拟乙烯与溴的加成。其主要作用在于突破难点,化小为大,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或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促进其发散思维的发展。
4.我校高一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统一采用“学案导学”模式教学,学案导学有以下优点:一是使学生有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二是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三是为学生探究问题搭建了平台,四是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五是有利于集体备课的落实和打造团队精神,六是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密度,七是可以弥补农村中学硬件设施短缺问题。
三、说学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分子结构模型,掌握物质的分子结构特点;
2.对比学习法:通过对比,掌握乙烯、甲烷燃烧火焰的情况。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活。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交流学习法:通过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1.检查预习学案
看同学们完成的怎样,如果有困难的予以讲解,错误的予以纠正,完成的好给予表扬。
2.进行课堂探究
首先创设情境,从“提前凋落的树叶”引出乙烯,导入新课。通过观看视频——石蜡油分解实验,思考学案上罗列出的三个问题①看到了哪些实验现象?②哪些现象证明生成物具有与烷烃相同的性质?哪些现象证明生成物可能具有不同于烷烃的性质?③推测: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如果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肯定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其次,结构探究,通过投影观察乙烯的球棍模型图片,让同学们写出乙烯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然后合作交流、检查书写是否正确,教师给予评价与强调。
第三、性质探究,重点是化学性质的探究,通过回忆前面观看过的石蜡油分解实验视频中的三个实验现象:气体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气体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通过分析前两个现象的得出二者发生了氧化反应,投影化学反应方程式,再通过分析第三个实验现象讨论加成反应,这是本节的重点,设问碳碳双键如何变化,用电脑动画演示乙烯的加成过程,刺激视觉,加强同学们记忆。强调反应前后碳碳双键的变化,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加成的位置。然后举一反三进行练习,让同学们上黑板写出乙烯与氢气、氯化氢以及水的加成反应方程式,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第四、性质决定用途,鼓励学生课外根据教师在学案上提供的网址,上网查询关于乙烯的知识,并撰写一篇有关乙烯与生活的小论文,题目自拟,与同学交流。
3.完成练习学案
精心设计符合本节知识的习题,鼓励同学们争当小老师,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解答“我能解答”练习,使其具有成就感,完成后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观看视频、利用学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归纳。(2)在加成反应的讲述中用动画模拟反应的微观过程,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3)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对乙烯性质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不足之处:(1)由于实验条件所限未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的确是一个遗憾。(2)由于时间有限,不能把学生收集的有关乙烯用途的资料进行很好的探讨与交流,学生的能力未能很好的发挥。
第四篇:乙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2》必修第三章第2节第1课时
乙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掌握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乙烯性质的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而在讲授乙烯的性质时,又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在介绍性质之前,先从乙烯分子结构入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本节课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具有STS教育价值。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和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初步学习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前一节课,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为本节课不饱和烃的引入铺垫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烯的来源。认识乙烯的结构特点。认识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深化学习具体物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反应条件决定产物的思想,领悟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结合加成反应强化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辩证认识。通过乙烯性质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乙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乙烯的加成反应。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讨论、对比归纳。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
引入
【引入】以视频报道引入,提醒学生乙烯来自于石油化工,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乙烯的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图片展示实验室中模仿石油化工,在加热和碎瓷片的催化下,让石腊油裂解,得到烷烃和烯烃。乙烯就是最简单的烯烃。
学生思考,明确本节学习任务。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视觉、听觉冲击,了解乙烯来源,感受乙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自主学习预测化学性质
环节一:认识物理性质和用途
(展示实物)这是实验室我们制得的乙烯,请仔细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引导同学演练实验室闻物质气味的方法。
(图片展示)生活中的乙烯(管材、无纺布、塑料、泡沫等)
环节二:预测乙烯化学性质
【投影】任务1卡片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三个材料并预测乙烯可能的化学性质。
(过渡)有了预测猜想,我们应该采取合适的操作或选取合理的试剂来验证了,要保证现象明显、简单易行、安全环保。
(引导)验证可燃性需要点燃乙烯点燃之前要注意验纯。与高锰酸钾则需要通入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溴反应需要通入橙色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
(屏幕投影)介绍实验装置
(演示实验)操作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观察,实验(轻轻扇动闻气味),并归纳整理出乙烯物理性质。
学生聆听。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对材料的加工认识,大胆预测猜想,积极回答交流。
学生先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再体会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认识实验仪器和药品,了解装置作用。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自主运用观察、实验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自主归纳整合物理性质。
体会乙烯在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用途广泛。
培养学生对资料信息加工分析的能力。
体会“大胆预测,小心求证”的科学实验精神。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思考,求证预测的正确性。归纳乙烯化学性质。
合作学习探究结构特点
【投影】任务2卡片
(过渡)对比乙烷和乙烯的化学性质,为何有差别?
(引导)结构决定性质,看来乙烯和乙烷结构上存在差异。那乙烯具有怎样的结构呢?
【合作学习】协调安排本组成员,合作交流,完成任务2卡片上有关乙烯结构特点的问题和要求的学习讨论,并把交流成果及时整理到学案上。
(交流汇报)
1.学生汇报任务2卡中问题;
2.根据汇报及时做必要的解释和总结;
3.学生板书乙烯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
(提升归纳)乙烯和乙烷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乙烯有碳碳双键,正因如此,导致其分子的组成不同,乙烯比乙烷少了两个氢原子,乙烷属于饱和烃,则乙烯属于不饱和烃。乙烯所有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乙烷不是。
(难点引导)断开1mol碳碳单键平均约为345千焦,而断开1mol碳碳双键平均约为610.9千焦,并不是单键的2倍,而是比2倍略少,看来,只要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断开碳碳双键中的一个价键。再看,断开碳碳双键中两个键,需要的能量大小并不一样,其中有一个较小,容易断裂。
学生回忆乙烷性质,对比二者性质差异。
合作学习——组间交流,达成共识。
交流汇报——展示制作的乙烯的球棍模型。对比各组乙烯模型,点明乙烯没有同分异构体。落实乙烯的结构式、电子式和结构简式的正确书写。
小组讨论交流,了解乙烯分子中有碳碳双键的特殊结构
学生对问题3的断键所需能量数据分析,了解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特殊性。
引出性质差异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结构的兴趣。
通过对问题组的讨论,加深对乙烯结构的认知。规范有机化学用语的书写。
通过分子模型建构,使学生对有机分子的结构认识立体化,有效的降低了结构抽象思维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掌握乙烯结构特点。
通过数据分析,学生对“碳碳双键”这一重要结构的认识得到深化。数据举证能有效化解学生对抽象结构问题的认识障碍。
合作学习
解析化学性质
(过渡)乙烯的特殊性质,源自特殊结构。下面,我们就依据乙烯的结构特点,来进一步解释性质。
【投影】任务3卡片
【合作学习】请组长取出任务3卡片,协调本组同学,通力合作,讨论完成任务。
(交流汇报)
1.学生汇报任务3卡中问题;
2.根据汇报及时做必要的解释和总结;
3.学生板书乙烯燃烧、加成等化学方程式。
(点拨提升)对比乙烷,结合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乙烯燃烧有黑烟说明了什么?(乙烯比乙烷少2个氢,含碳量较大,所以燃烧不充分。)
(难点突破)反应物乙烯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生成物二氧化碳分子中只有一个碳,这说明了什么?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与乙烯反应的反应类型?
(真人秀录像)乙烯与溴水的加成反应
(解释)双键两侧的碳原子分别与溴原子相连,像乙烯这样,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侧的碳原子分别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连形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迁移应用>
(资料在线)原子的经济利用
提供新的认识视角,从原子利用率上来看,加成反应是最经济实惠的。
(真人模仿)乙烯加聚反应
【应用拓展】乙烯的其他重要应用;(展示图片)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可以得到燃料乙烷,快速止疼制剂氯乙烷和酒精等产品,也可以自身加成得到聚乙烯。
(实物展示)对比储物瓶密封的青橘与成熟苹果共处若干天后的变化。
小组讨论交流,将核心知识记录在学案上。
学生合作实验,讨论交流,并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举例说明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学生积极思考,体会乙烯碳碳双键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情况。
学生观看录像,对比思考加成反应的特点
学生展示共识,简要整理。
通过真人模仿,加深对加聚反应原理的认识。
了解乙烯的实际用途。观察实物变化。
乙烯是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催熟瓜果。
每组一张卡片的巧妙设计,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获得结论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有机化合物-特殊结构-有机化学反应-性质”的核心思路在有机物性质学习上的指导价值。
通过问题组驱动,突破对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的认识。
利用“真人秀视频”和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高两个角度,加强对加成反应的认识。
通过练习,达成对重点知识的巩固和落实。
原子的经济性好,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思想。
体会乙烯不仅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通过新颖的实物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用途。
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引发学生关注化学科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概括提升
【引导】请同学们回忆本节课讲的主要内容并概括归纳。加深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强化化学来自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的理念。
<巩固提高>
已知: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2
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物质的结构特点,并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
若能与HCl加成,预测并写出可能的产物。
组内讨论归纳总结所学内容。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
训练系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体会化学科学的核心学习思想和理念。
实现本节主干知识“乙烯加成反应”的整合提升。进一步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加强对有机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决定反应产物”重要思想的认识。
分层次作业和研究性学习作业
1.完成课本第72页第1、3、6题。
2.完成课后练习分层训练
A
部分。
3.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分层训练A、B
部分。
4.查阅乙烯相关材料,开展以“身边的乙烯”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5.观看礼物—本节课的微课视频,整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学生根据需求自主完成作业,自评互评。
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板书设计】
乙
烯
一、性质
1.氧化反应
(1)点燃
(2)酸性KMnO4溶液
2.加成反应
(3)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二、结构
结构式
电子式
结构简式
三、用途
【设计反思】
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通过任务牵引,问题驱动,活动支持,知识落实,多条线索并进,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践体验和学以致用。设计中突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核心科学思想,暗藏“由生产生活到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回到社会生活”的情景线索,渗透“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应用物质”的化学学科价值理念。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轻松切换中,成为自我引导的学习者、思考者,信息的使用者和生产者,学习的合作者和问题的解决者,而老师则是学生学习坚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评价者。
第五篇:《乙烯》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乙烯》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乙烯》说课稿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赵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乙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谈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幼师《化学》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乙烯》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幼师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本节教材内容主要是乙烯的结构、实验室制法、性质、用途。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要求学生达到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乙烯碳碳双键的结构,知道乙烯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
2.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3.了解乙烯的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对有机物“结构(组成)-性质-用途” 关系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树立运用化学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意识。培养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思想。
教学重点是乙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是乙烯的结构与加成反应、聚合反应。
三、学生分析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对有机物、化石燃料等有了非常粗浅的了解,上节课对甲烷、烷烃性质又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对乙烯是初次接触,没有以往的知识经验。
另外,幼师学生本身知识基础较差,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理科学习较为吃力,对数理化普遍不感兴趣。
四、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分析,本节课较难教难学:实验难度大,用品多,操作复杂,实验用时较长;本课新概念多,比较抽象;本课内容多,知识点多。为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我采用了如下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在教法上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创设积极的情境导入,同时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和直观教学,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
在学法上,学生主要以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因为乙烯的制取与性质实验用时较长,为了节省时间,因此课前就将实验装置和实验用品装配齐全,一上课就先做上实验,在合适的时候再开始讲解。然后开始进行如下教学环节。
(一)生活导入
我们把化学课称为魔法师修炼课堂,本节课以多媒体为媒介,通过生活中水果商长途运输过来的水果都是生的,催熟后再出售,以及深秋时节棉农对向棉田打催熟剂的这样两个生活中的事实案例进行场景创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魔法-催熟,魔法精灵-乙烯产生兴趣,为探究乙烯的结构与性质做好铺垫。
(二)直观演示
用球棍模型直观演示从乙烷裂解制乙烯的过程,得出乙烯的结构模型,然后比较乙烯和乙烷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乙烯的性质与乙烷相比会有什么不同吗?推测乙烯的性质,再用实验来检验推测,边实验边讲解,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三)精心设疑
思考1、甲烷、乙烷等烷烃一般不与氧化剂等起反应,乙烯却能够使高锰酸钾褪色,说明什么问题?
思考2、烷烃能与卤素单质起取代反应,乙烯与溴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吗?
通过这两个思考,导向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乙烯中由于存在碳碳双键的结构,因此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被氧化,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四)形象模拟
乙烯的加成反应与聚合反应是两个新的反应类型,既是微观的,又是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我用动画模拟了加成和聚合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降低了学生思维难度,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反应实质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区别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又灵活的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并配上了形象的图片。
(五)当堂检测
练习题从易到难,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六)本课小结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同学们谈谈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乙烯的了解有哪些,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七)作业与延伸
留下本课的书面作业,同时留下家庭实验与思考题,并在微信群内投放拓展阅读材料:乙炔,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水果催熟和保鲜的一些材料等。
六、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比较成功,我深深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扩充课堂容量,创设积极的教学情景;可以发挥技术优势,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难题,生动呈现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课后在微信群投放延伸阅读材料,拓展了课堂空间和学生们的知识面,深化了教材内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超越学科知识,对学生终生有益的。
教学当中由于内容的紧凑性,在时间把握上应该更注意。在探究中要充分“想学生之所想”,做好充分的准备。
《乙烯》说课稿2本文就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第四章第四节乙烯(第二课时)初步谈谈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大纲对乙烯的教学 要求是掌握乙烯实验室制法,化学性质(跟溴水,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燃烧等),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原理,简介聚乙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了解乙烯的用途。
教材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来验证乙烯性质,若再配以一定习题,让学生反复演练熟悉,上述要求不难达到。但从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为这种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重点是知识的应用——解题,且通过解题来熟练掌握知识点,以提高解决总是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缺乏知识的产生过程,学生实际参与少,体验不深,理论联系实际少,且介绍创造发明的部分往往一笔带过,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化学是为了解题,为了升学,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即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兴趣不浓。
在教学中应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使学生从感知初步形成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培养科学的认识论为基础,使学生联系社会实际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多方面的实践能力。通过一些探索性实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情操,具有正确认识自我与选择学习,生活与发展的能力,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面向世界的胸怀。使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个性与特长得到开发与持续性发展。
基于以上,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及教育内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乙烯原理及注意事项,(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来验证乙烯的化学性质,(3)设计改进实验装置图,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4)重点是乙烯性质的检验及加成原理,引导启发学生发现新现象,培养分析总是解决问题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中采取了实验—推理—归纳—总结—巩固的教学方法乙烯教学模式。原因如下:
乙烯教学是学完甲烷和烷烃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乙烯的分子结构来分析乙烯的化学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突破难点,完成知识的社会建构,使学生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教学认识过程实际上是认识主体通过教学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凭借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是在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寺客体信息的选择与重组,用现有的认识结构去“同化”外部世界的过程,学生正是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和掌握客体牲关系,并加以区分和掌握,从而获得理性认识,同时还应看到:教学中主体与寄生体的关系必须通过主体自身的对象性活动才能自学地建立起来,学生也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观察、思考、探索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及相应的思想方法,建立优化高效的学习策略,而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2)在学生参与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活动,不仅是构建,保持和应用知识的基础,而且促使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活动是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机制。人的主体在活动中生成,在活动中发展,通过主体参与,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窨;引导演算自我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
(3)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核心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往往只局限于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重复实验等被动式实验模式,忽略了在实验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化学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体现。
(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设计实验能力是一种最高的水平能力,是活化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通过具体实验设计,为学生创造一
种探索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俯实验精髓,提高实验素质和能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要设计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知识和技巧的灵活应用,需要创造性地独立思考和探索,从而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亲自体验到科学探索的艰辛与乐趣,享受科学实验成果,进而鼓励学生立志发现探索自然的奥秘。
3、教学基本过程
复习提问(4')
导入新课,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并得出结论(18')启发诱导,发现问题,设计并演示实验(10')
阶段性总结(5')
学生练习(3')
教师总结(1')
4、教学后记
成功之处:(1)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发动学生进行推理和归纳。(2)在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讲述中用动画模拟反应的微观过程,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3)通过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对乙烯性质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不足之处:(1)通过本节课发现,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很差,以后应加强训练。(2)由于时间有限,未能把学生收集的有关乙烯用途的资料进行很好的探讨与交流,学生的能力未能很好的发挥。
《乙烯》说课稿3各位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乙烯》。本次说课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材分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继烷烃之后,学生对不饱和烃的首次学习,通过代表物乙烯的学习,为今后不饱和烃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在本节内容中又首次接触到加成反应这一有机化学重要的反应类型。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有机化学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1.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考虑,我制定本节课三维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通过讨论归纳,认识乙烯的用途及化工生产中重要作
用,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烯结构和性质的学习,理解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形成学习有机化学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观察
及分析实验获取信息,并能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了解乙烯的广泛用途,认识有机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教学重点,难点
考虑到乙烯分子结构决定了乙烯的加成反应是它典型的代表反应,所以把乙烯的加成反应作为本节课重点。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所以从结构上认识其反应也是本节课重点。乙烯的教学强化了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特点,但学生对其不容易深入了解,所以,同时也把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 说教法
为了更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首先对学生进行分析。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的分子结构以及甲烷的性质,对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研究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在能力上,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生动的动画及实验自主学习一些知识。最后,从学生的认识心里来看,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思想从“被动接受性”慢慢向“自主学习型”转变,他们学习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明显增加,学习动机比较稳定。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的教法选择是: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采用flash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法---通过多媒体实验演示,便于学生观察,讨论。
3.讲授法与启发引导相结合,设疑答疑,观察交流,讨论小结。
三 说学法
一节成功的课堂除了老师精彩的讲解,学生的方法至关重要,本着“生本教学”的思想,我确定了如下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和观察等,利用鲜活实验现象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求答案,提高学生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联系,总结出有机物“相似性”规律,并学会运用这种规律指导以后的学习。
四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创设学习情景,引入新课。我首先为学生展示生活中有关乙烯的应用图片,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乙烯的重要用途。学生自然对乙烯产生深刻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水到渠成的提出问题“乙烯有多么神秘的结构,使它具有如此广泛的用途?”于是本节课推进到
第二环节,乙烯分子结构的学习。我用直观的多媒体展示乙
烯与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并引导学生对比学习乙烯的分子结构。通过讲解重点突出乙烯与乙烷结构不同,预测乙烯可能的性质,并通过实验验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把课堂学习气氛推入高潮进入
第三环节,乙烯性质的学习。首先我让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总结出乙烯的物理性质,然后根据学生对预测实验的记忆,总结出化学性质第一点氧化反应。接下来通过实验探究及多媒体动画突破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加成反应这一难点,同时用练习加深对加成反应的理解。
第四环节,知识的拓展延伸。通过让学生思考“乙烯分子间能否发生加成反应?”这一问题。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乙烯的自身反应—加聚反应,并讲解让学生掌握加聚反应。
第五环节,知识巩固阶段。通过四道经典练习题,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巩固。
五 板书设计
最后,我用一页ppt简捷明了的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板书,使学生一目了然。
《乙烯》说课稿4古浪三中高一化学必修Ⅱ模块
说课稿
——高中新课程实验研讨会交流课例
课题:《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 乙 烯
说课人: 袁俊厚
时间:20xx年5月15日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课时 乙烯
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四个方面谈一谈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材
1.地位和功能:
本节内容是学习了烷烃之后,向学生介绍不饱和烃和烯烃的概念,乙烯的分子结构、和乙烯的化学性质。在乙烯的化学性质中,又介绍了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烷烃之后,已初步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的情况下学习的又一类烃,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能源、药物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乙烯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学习目标:
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2、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乙烯分子结构模型,意识到物质世界的外在美。
学习重点和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
二、说教法:
1.本节内容涉及到乙烯分子的结构问题,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在教学中可多使用球棍模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结合多练习、多对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
2.本节内容涉及到乙烯的化学性质实验。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做演示实验,只能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
3.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用计算机课件模拟乙烯与溴的加成。其主要作用在于突破难点,化小为大,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或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促进其发散思维的发展。
4.我校高一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统一采用“学案导学”模式教学,学案导学有以下优点:一是使学生有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二是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三是为学生探究问题搭建了平台,四是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五是有利于集体备课的落实和打造团队精神,六是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密度,七是可以弥补农村中学硬件设施短缺问题。
三、说学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分子结构模型,掌握物质的分子结构特点;
2.对比学习法:通过对比,掌握乙烯、甲烷燃烧火焰的情况。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活。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交流学习法:通过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1.检查预习学案
看同学们完成的怎样,如果有困难的予以讲解,错误的予以纠正,完成的好给予表扬。
2.进行课堂探究
首先创设情境,从“提前凋落的树叶”引出乙烯,导入新课。通过观看视频——石蜡油分解实验,思考学案上罗列出的三个问题①看到了哪些实验现象?②哪些现象证明生成物具有与烷烃相同的性质?哪些现象证明生成物可能具有不同于烷烃的性质?③推测: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如果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肯定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其次,结构探究,通过投影观察乙烯的球棍模型图片,让同学们写出乙烯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然后合作交流、检查书写是否正确,教师给予评价与强调。
第三、性质探究,重点是化学性质的探究,通过回忆前面观看过的石蜡油分解实验视频中的三个实验现象:气体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气体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通过分析前两个现象的得出二者发生了氧化反应,投影化学反应方程式,再通过分析第三个实验现象讨论加成反应,这是本节的重点,设问碳碳双键如何变化,用电脑动画演示乙烯的加成过程,刺激视觉,加强同学们记忆。强调反应前后碳碳双键的变化,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加成的位置。然后举一反三进行练习,让同学们上黑板写出乙烯与氢气、氯化氢以及水的加成反应方程式,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第四、性质决定用途,鼓励学生课外根据教师在学案上提供的网址,上网查询关于乙烯的知识,并撰写一篇有关乙烯与生活的小论文,题目自拟,与同学交流。
3.完成练习学案
精心设计符合本节知识的习题,鼓励同学们争当小老师,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解答“我能解答”练习,使其具有成就感,完成后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观看视频、利用学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归纳。(2)在加成反应的讲述中用动画模拟反应的微观过程,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3)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对乙烯性质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不足之处:(1)由于实验条件所限未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的确是一个遗憾。(2)由于时间有限,不能把学生收集的有关乙烯用途的资料进行很好的探讨与交流,学生的能力未能很好的发挥。
《乙烯》说课稿5石油的炼制 乙烯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三、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二节石油的炼制 乙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继烷烃之后,向学生介绍不饱和烃和烯烃的概念,乙烯的分子结构、和乙烯的化学性质。在乙烯的化学性质中,又介绍了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烷烃之后,已初步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的情况下学习的又一类烃,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能源、药物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乙烯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化石燃料与有机物的关系。
2、认识综合利用化石燃料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污染、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义。
3、了解乙烯的主要性质和应用,了解加成反应。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探索法学习乙烯的性质。
2、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乙烯的利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如能源短缺、环境保护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乙烯、乙炔的化学性质。难点:乙烯、乙炔的加成反应原理。
【教学展开分析】
一、教法设计
1、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索法
本节内容涉及到乙烯的化学性质实验。通过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不仅注意观察,同时还启发了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2、多媒体教学法
由于乙烯、乙炔分子的结构和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很抽象,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故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化小为大,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突破难点。
二、说学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分子结构模型,掌握物质的分子结构特点;全面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对比学习法:通过对比学习,掌握乙烯、甲烷燃烧火焰的情况。在介绍加成反应时,与取代反应对比。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活。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学习法:通过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1、新课的引入
用一个塑料袋将青香蕉密封起来,在袋内充入少量乙烯气体,或放入一个熟的香蕉,成熟的水果自身能释放出乙烯,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引出本节的主角——乙烯。
2、提醒学生回忆学过的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设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如何”,这设问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初次的启发,自然想到“结构决定性质”,然后提出问题:“乙烯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和我们前面学过的甲烷有什么不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与教师的心理同步。
3、分组实验
首先提醒学生,点燃乙烯要先验纯,然后点燃从储气瓶里导出的乙烯,观察燃烧现象?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着乙烯燃烧的火焰,观察烧杯内壁有何现象?倒转烧杯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又有何现象?(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4、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并进行讨论。
乙烯与甲烷在试验现象上有何异同之处?并解释!
5、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点拨。最后结合球棍模型和电脑动画模拟,加深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烃,分子里的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练习巩固:指导学生写出乙烯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6、实验观察
学生从乙烯储气瓶中观察甲烷的颜色、状态,闻其味道。
7、国情教育,通过介绍当前世界和我国乙烯的一些情况,让学生了解国情。
8、回应前面所讲的“结构决定性质”,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结构理解甲烷的有关化学性质
(1)分组实验I: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教师指出:乙烯中碳碳双
键在酸性高锰酸钾作用下,可断裂而被氧化,而使其褪色。
(2)分组实验II: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学生记录实验现象。
(3)乙烯的加成反应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接触的第二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教师要结合球棍模型和电脑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加成反应的实质。
通过电脑模拟,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学习兴趣大,对加成反应的实质的理解也更深刻。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反复播放。再通过与置换反应的比较,真正理解取代反应。
9、练习巩固
利用电脑板书投影练习内容,让学生当堂练习,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10、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本P64 7)
板书设计:乙烯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叫做烯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一、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是1.25克/升,比空气略轻(分子量28),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乙烯)。
二、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燃烧;
2、乙烯的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常见的加成试剂有:H2、HCl、H2O等等
三、乙烯用途:
做催熟剂,乙烯主要来源于石油,指出: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小结:乙烯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性质较活泼。
《乙烯》说课稿6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乙烯》,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说亮点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
1.地位和功能
本章第一节学生以甲烷为核心对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展开学习,初步具有结构决定性质意识。本节课则以乙烯为核心对烯烃展开探索,进一步巩固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普通高一年级学生。
在知识储备上学生通过烷烃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从碳原子的结构和成键方式入手学习有机物的知识,这为本节课学习乙烯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能力储备上学生此时已积累了一定的实验观察、分析的能力。但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
3.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乙烯的电子式及结构式、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接乙烯球棍模型结构,加深对乙烯结构的认识。
通过分析、归纳实验现象掌握乙烯的性质,利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学习乙烯的氧化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乙烯的用途,领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了解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实力的标志,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结构模型拼接,体会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收获成功的喜悦,形成化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成反应
难点: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二、说教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的学生学习时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游戏、故事、美、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
教法:模型教学法、实验法为主,讲授法为辅。
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而乙烯分子结构又较为抽象,教学中采用模型教学法,进行结构拼接化抽象为形象,加深感性认知。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教学,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设计了乙烯制备—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简单快捷,可以一次性观察所有实验现象。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乙烯的性质。
三、说学法
观察法、对比学习法对本节课来说相当重要,通过对比学习,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活,进而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讨论交流法是学生通过参与积极讨论,增强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按照“导入新课—结构探究—性质学习—作业布置”环节进行教学。
导入新课:用《咏乙烯》引入新课,告诉学生这是乙烯性质的记忆口诀,概括了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抛出问题“乙烯从哪来的?”再询问学生在家做的生活小实验有何结果了。即将一个红苹果和一些青香蕉放在一个塑料袋里密封,观察变化并探讨原因。
学生通过调查,得知是乙烯催熟的缘故。再问:“乙烯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学生踊跃发言,我再进行补充,让学生深刻体会乙烯的重要用途,他们自然会对乙烯的学习产生兴趣。趁此提问“乙烯到底具有何结构,才会使他拥有如此广泛的用途?”由此展开对乙烯结构的探讨。
结构探究;全班分为6个小组,给出乙烯的分子式和一些球棍模型的材料,让学生拼接出乙烯结构模型。若学生毫无思路,我从旁提示:乙烯比乙烷少两个氢原子,C原子要满足4个价键,要对乙烯的两个C原子进行怎样的处理呢?
模型拼接之后在PPT上展示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要求写出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再讲解乙烯的空间构型。
性质学习:乙烯的物理性质不是重点,这部分内容简单带过,重点是乙烯的化学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感知物质及其变化的实验现象,获得化学实验事实,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理论。
演示乙烯制备—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石蜡油受热分解生成乙烯,将乙烯导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点燃导管逸来的气体,学生观察、记录现象。
对比学习乙烯的燃烧反应
从宏观切入比较甲烷与乙烯的燃烧现象,发现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提问“为什幺有黑烟生成?”微观分析甲烷和乙烯结构式,发现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不饱和程度较大,乙烯含C量高,生成了的黑烟是碳微粒。化学方程式的对比。
提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为什幺褪色?原来的紫色是什幺物质?”讨论后讲解:紫色是高锰酸根的颜色,一通入乙烯之后,正七价的锰就被还原为无色的二价锰离子了.这个方程在本节课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知道它的原理:乙烯的碳碳双键中的两个键是不等同的,其中的一个键较容易断裂,所以乙烯就被氧化了。之后插入生活中鲜花保鲜的事例。
疑问“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也褪色了,那幺他的褪色原理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一样吗?”讨论后部分学生认为是一样的。这里涉及到了本节课的重点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一个新的概念,比较抽象。通过flash动画的演示结合黑板上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讲解,化抽象为形象,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微观分析:乙烯中的碳碳双键是通过两个共用电子对结合的,断开的一个的键各为每个碳原子所有,而溴分子也是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结合的,键断开了,每个溴原子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碳原子也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所以就发生了重组,生成了1,2—二溴乙烷。有机化学上称这个反应叫做加成反应。要求学生在课本找出加成反应的概念并画出来。
巩固练习,要求写出乙烯与其他物质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课程标准对加聚反应和烯烃要求不是很高,只需要了解聚乙烯的合成反应并且可以举例聚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烯烃的通式和概念。
作业布置:总结出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方法。看似一个小小的问题,却囊括了整节课的内容,起到很好的复习作用。
五、说板书
精心设计的板书是教学策略的结晶,凝聚着教学内容的精华。主板书是知识点而副板书是辅助教学用的。
六、说亮点
口诀记忆 生动又好记;
模型教学 化抽象为形象;
实验改进 省时有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乙烯》说课稿7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是烃的知识的继续,也是学习不饱和烃的开始。乙烯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烯烃的代表物,乙烯分子结构中的碳碳双键决定了乙烯的化学性质,因此教材在介绍乙烯的化学性质之前,首先介绍了乙烯的分子结构,然后通过三个现象明显的实验引出乙烯的化学性质,并着重通过加成反应体现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不仅使学生对乙烯的性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继续学习烯烃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的性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才接触有机化学,虽然在上一节中对烃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还是比较陌生,对物质的空间结构更是不了解,对有机反应的产物判断和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都比较困难。
三、教学重点:
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从结构上认识乙烯的加成反应五、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
(2)进一步了解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确定乙烯的结构模型,从而得出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3)通过乙烯的结构及实验现象,探讨出乙烯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乙烯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加强“结构与性质”的认识;
(2)通过乙烯性质的探讨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探究有机化学的良好思路。
六、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创设情景:小故事引入乙烯的用途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不同于烷烃的烃--乙烯的结构,使学生加强对有机结构的认识;初步养成由物质的结构去讨论性质的习惯。从自主探究物质的结构模型的角度去深化认识乙烯的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写结构式、电子式等,促进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在以上的基础之上,进行乙烯的物理性质的简介和化学性质的重点探究。对于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教材以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为例,以直观的实验现象说明问题,再结合乙烯的结构碳碳双键分析加成反应,并辅三维动画演示加成反应过程以进行巩固,尽可能的让学生掌握加成反应。
【《乙烯》说课稿】相关文章:
1.《乙烯》说课稿范文
2.乙烯说课稿范例
3.乙烯,教学反思
4.《乙烯》教学反思
5.乙烯说课课件
6.乙烯的解释及造句
7.高中化学乙烯课件说课
8.乙烯的物理性质教案
9.快乐的节日说课稿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