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庆铁人中学2014-2015高二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大庆铁人中学高二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1、B(原文中表述的是装饰的主要目的是美化自己)
2、D(强加因果,原文中两句话是递进关系,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原因)
3、C(A项张冠李戴,原文中描述用羽毛等装饰不够表现主宰者的气魄;B项原文中人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向自然环境示威;D项过于绝对,夸大了装饰的作用。)
二、4、B(麾:指挥)
5、C
6、C(张冠李戴。在广州城北拒战的是刘鋹的弟弟,不是他本人。)
7、(1)敌人编竹木当作栅栏,如果用火来进攻,他们必定溃乱。趁势用精锐部队从两面夹攻他们,这是万分周全的策略。”(“若攻之以火”介词结构后置1分,“因”1分,“万全策也”判断句1分,句意2分)
(2)到了夜晚,千万只火炬一齐发射,巧碰天刮大风,火势很猛。(“俱、会”各1分,“大风”活用为动词,1分,句意2分)
8、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作者将江山、花柳拟人化,用“待”“无私”描写山寺之景,江山有情,好像在等待着“我”再度登临,花绽开笑脸,柳舞动腰肢,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2分),表达了诗人对此地景色的赞赏热爱之情。(2分)
9、答“客愁全消”“客愁更浓”均可。
示例:①我认为诗人的“客愁”全消。薄如轻纱的烟光滋润着大地,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未退,沙地闪闪发光。(2分)看到如此美好的景色,诗人流连忘返,(2分)这里让客居他乡的愁闷完全消减了,还要去哪儿呢?(2分)
②我认为诗人的“客愁”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加浓重了。薄如轻纱的烟光滋润着大地,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未退,沙地闪闪发光。(2分)而面对如此美景,我这客居他乡的垂暮之人倍感慰藉,愁苦暂时全消,(2分)可是中原未定,民生多艰,我除了栖身于这烟光日色之中还能去哪里呢?所以“消愁”只不过是以喜写悲,因景美而其愁更浓。(2分)
10、(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三、11、(1)BD(A.后文中黄胜对赝品的态度和受贿行为说明他是没有原则的局长; C.黄胜钻法律空子谋取暴利,当然与他有关,而且更加可憎,也更可怕,并不是无可厚非。E.“鉴定瓷器”这一情节是故事的发展阶段;)
(2)①情节上设有伏笔:快递邮寄瓷瓶,说明东西并不珍贵;提示拍卖,并卖出高价,达到行贿目的;“买家看走眼时常发生”为高价竞拍成功提供合理解释。(4分)②社会上有一些人唯利是图往往会为了利益而失去原则;③法律的不健全给了不法分子更多的牟利空间。(2分)(意思对即可)(3)①王利的精心设计:王利买假、送假、支招去拍卖,暗地派人竞拍、抬价。②黄胜及其老婆接受拍卖建议,使拍卖顺利进行。③拍卖公司按程序拍卖,只负责拍卖,不保证真假。(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黄胜是主人公。(2分)
①从情节看,全文围绕他接受赝品、拍卖赝品,从中获利,并给王利开绿灯、批地皮展开的。(2分)
②从人物形象看,塑造了一个通过“雅贿”而获得实惠的道貌岸然、唯利是图、以权谋私的虚伪的腐败官员形象。(2分)
③从主题看,揭露了官场中存在唯利是图、为利益而失去为官原则的现象,富有批判意味,达到讽刺效果。(2分)
观点二:王利是主人公。(2分)
①从情节看,全文是围绕王利的精心设计展开的。快递邮寄瓷瓶,提示拍卖,竞拍时高价买下。(2分)
②从人物形象看,塑造了一个善于投机钻营而又奸诈狡猾的现代商人形象。他能够捕捉商机,并利用关系谋利,可见他投机钻营的一面;他能够设计一个骗局,成功地送礼并达到个人目的,且又成功地逃避了法律的制裁,可见他奸诈狡猾的一面。(2分)
③从主题看,揭露了社会中存在唯利是图、钻法律空子、失去做人原则的现象,富有批判意味,达到讽刺效果。(2分)(此题如果只答观点,没有分析,不给分)
12、(1)(5分)BD(A项强加因果;C项到各地是了解教育情况,到美国是注重考察职业教育;E“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不准确。)
(2)(6分)①创办了川沙小学、浦东中学;②拟出《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使得江苏省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③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 ④培养了大批人才。(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3)(6分)①实用主义。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②大职业教育主义。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③平民化。黄炎培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①爱国主义。办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拯救国家。②生活简朴。从不添置家产,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③淡泊名利。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坚辞不就。④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在川沙小学时,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亲自上讲台讲课;创办浦东中学时,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要亲自把关、拍板;抗战后,把杜月笙资助自己的两千大洋,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生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五、13、答案:D(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短小,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B“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合语境。可改为:“与日俱增”。)
14、C(A项成分残缺,在“有关部门要”后添加“有”,才能与“„„的态度”呼应、搭配。B项杂糅,原因或所致去掉一个。D项语序问题,将不仅和甚至的内容调换。)
15、C
16、答案示例:下联:戏水沐风咏歌归(结构2分,内容2分,平声收尾1分)
17、参考答案:本次暑期综合实践活动为期5天(2分),需备好行装、日用品,了解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2分)。其间有军训、攀岩、感言交流、会操表演等活动,全部结束后,返校(2分)。
六、18、作文参考立意:
高考作文命题一直在关注社会、关注生命。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老规矩”、全国大纲卷作文试题“老人生病得帮助,治愈后努力回报”,都包含对生命与生命意义的思考。而对生命的意义的探索类话题依然是复习备考的重点。高考作文题越来越倾向于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考查对某些问题的具体看法,这不仅需要我们具备关注并思考现实生活的意识,更需要具备成熟理性的辨析力。所以,如何成熟理性第看待现实生活所面临的问题,应该成为高考作文备考训练的重点。
参考立意角度
1、学会感恩
一个温暖的社会,需要双方层面甚至更多层面的道德践履,而非单方面的“伸出援手”。在获得帮助后,我们当以感恩、感激待之,莫让冷漠寒了好心人的心,进而切断了“良善传递”的链条。一边是女孩图格赛的见义勇为、奋不顾身,为解救两名被骚扰的女孩遭殴打而脑死亡。另一边却是被救者的冷漠无情、回避了事。两位被救女孩不肯露面,为这一事件抹上了暗淡的结尾,让多少人为之唏嘘感慨。
2、拒绝冷漠
从小悦悦事件18路人成为众矢之的,到公交司机斗小偷被割断手筋,20余名乘客袖手旁观,再到如今德国女孩图格赛的遭遇,再次将旁观者的冷漠公之于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心态昭然若揭。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鲁迅在《南腔北调集·经验》里的痛斥:“倘使路上有抱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确实极少的。”不想,辗转多年,旁观者的冷漠至今有过之无不及。
3、平庸之恶
女孩图格赛的遭遇并非个例,早在2009年德国就发生过类似的悲剧。慕尼黑轻轨车站旁,3名少年遭人勒索,50岁的布伦纳报警并上前阻止,却被勒索者活活打死。直至警察赶到,车站里15名旁观者无一人伸手援助。这不禁让人反思,但凡这些沉默的旁观者、被救者能够稍加干预,见义勇为者可能就不会在孤身奋战中死去。在暴行面前缄默,换不来万事大吉。“作为公民,我们有义务阻止恶行,因为恶行会使人们共同的世界陷入危险之中。”德国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就曾在其著作《责任与判断》中强烈抨击此类“平庸之恶”的危害。参考译文:
潘美,字仲询,河北大名府人。父亲潘璘,任军校官守卫常山。潘美年少时,洒脱豪爽,隶属于府中典谒。潘美曾经对乡邻王密说:“后汉气数将尽,凶恶的官吏任意残杀百姓,国家有改朝换代的征兆。大丈夫不在这个时候建立功名,取得富贵,却碌碌无为与世间万物一同了结(自己的一生),应该感到羞耻。”正好遇上后柴周世宗担任开封府府尹,潘美以中涓官的身分事奉周世宗。等到周世宗登上皇位,潘美补任供奉官。高平一战,潘美因功升任西上合门副使。被派出京城监督陜州军。后又改任引进使。周世宗准备对陇、蜀用兵。命令潘美统领永兴驻军,经略西部军事。
在此之前,宋太祖待潘美向来感情深厚,等到接受禅位时,命令潘美先到汴京看望拜见后周执政。传达圣旨,晓谕中外。陕军将帅袁彦凶残蛮横,信任一群小人,喜欢杀人,贪占财物,并且善于用兵。宋太祖担心他发动兵变,就派遣潘美监督他的军队以便设法对付他。潘美单人独马前往告诫,认为天命已有归属,应该遵循做人臣的本分,袁彦于是入朝觐见。皇上高兴地说:“潘美不杀袁彦,能使他来朝觐见,成就了我的意愿。”
韶州,是广州的北大门,敌军十余万人聚驻在这里。潘美指挥军队趁势攻占它,韶州于是被占
领,斩杀收获数以万计。刘鋹又派他的弟弟刘保兴率众兵抵抗,潘美率精兵快速赶到栅头,距离广州一百二十里。刘鋹十五万士兵依靠高山深谷、加固壁垒等待潘美军队的到来,潘美趁机修筑堡垒休整士兵,与各位将领谋划说:“敌人编竹木当作栅栏,如果用火来进攻它,敌人必定溃乱。趁势用精锐部队从两面进攻它,是万分周全的策略。”于是分派兵丁几千人,每人拿着二只火炬,从小路来到他的栅栏之下。到了夜晚,千万只火炬一齐发射,巧碰天刮大风,火势很猛。刘鋹众士卒慌乱,前来进犯,潘美指挥士兵猛烈进攻它,刘鋹众兵大败,斩杀数以万计。(潘美的军队)长驱直入到达广州,刘鋹放火把自己的府库全部烧毁,潘美攻下广州,擒拿刘鋹送到京城,贴出布告,让天下的人都知道。
七年,商议征讨江南。九月,派遣潘美与刘遇等率兵先赴江陵。十月,任命潘美为升州道行营督监,与曹彬一同前往,进驻秦淮。当时渡船没有准备好,潘美下达命令说:“我接受皇上诏令率领勇猛果敢的将士数万人,期望一定胜利,难道被一条衣带那样宽的江水阻挡而不能直接渡江吗?”于是指挥渡江,大军紧随其后,吴军大败。等到采石矶浮桥架设成功,吴人乘二十余艘战舰擂鼓逆水而上,以求胜利。潘美指挥士兵奋勇进攻,夺取他的战舰,擒获他的将领郑宾等七人,又攻破他的城南水砦,分派战船和军队守护。奏章到了朝廷,宋太祖派遣使臣命令赶快转移战船,防止其它事变。潘美听到诏令立即转移军队。这天夜晚,吴人果然来攻砦,没能攻下。
雍熙三年,皇上下诏,命令潘美及曹彬、崔彦进等人率兵北伐,潘美单独夺得寰、朔、云、应等州。皇上诏令内迁四州百姓。碰巧辽兵突然来到,战斗在陈家谷口,战斗不利,勇将杨业战死在陈家谷口。潘美因犯错误削官三级,因受责罚授为检校太保。第二年,官复检校太师。主政真定府,不久,改任都部署,兼管并州。加封同平章事,几个月后病卒,享年六十七岁。追赠中书令,谥号武惠。咸平二年,配享宋太宗庙庭。
第二篇:2010-2011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T
1.名句默写。(10分)
【小题1】红军不怕远征难。【小题2】感时花溅泪。
【小题3】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小题4】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小题5】山河破碎风飘絮。
【小题6】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小题7】落红不是无情物。
【小题8】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小题9】孤山寺北贾亭西。【小题10】不畏浮云遮望眼。
2.名句默写(10分)【小题1】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小题2】今夜月明人尽望。(王建《十五夜望月》)【小题3】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小题4】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小题5】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小题6】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小题7】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小题8】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小题9】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小题10】七八个星天外。(辛弃疾《西江月》)
1.(12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小题1】第1段中的“钟声”意味什么?(3分)【小题2】韩麦尔老师“脸色惨白”“哽住了”“说不下去”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3分)【小题3】这几段文字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韩麦尔,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3分)【小题4】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为什么对韩麦尔和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就是热爱祖国?(3分)
2.课内阅读(12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小题1】第1段中的“钟声”意味什么?(3分)【小题2】韩麦尔老师“脸色惨白”“哽住了”“说不下去”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3分)【小题3】这几段文字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韩麦尔,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3分)【小题4】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为什么对韩麦尔和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就是热爱祖国?(3分)
1.阅读秦观《精骑集序》,完成小题。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③,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劳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④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自惩艾:告诫自己注意改正错误。③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数次。④勒:编辑。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辄复不省()②然负此自放()
③心善其说()④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2)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而常废于不勤 B少而不勤 C而聪明衰耗 D而常废于善忘.【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喜 从 滑 稽 饮 酒 者 游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把他编写的古代散文集命名为“精骑集”,其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古诗。(4分)桂 枝 香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注释】①故国:指金陵(今南京市)。②初肃:开始出现肃杀之气。③练:白绸。④簇:聚集、簇拥。⑤酒旗:又称酒帘。酒店前挂的作为标志的布帘。⑥星河:此处指长江。【小题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片描绘金陵山河的清丽景色,气象宏阔;下片对六朝统治者竞逐繁花,亡国覆辙相蹈的可悲历史发出浩叹。B.上片最后一句描写了游艇画船映衬着白云蓝天,一群白鹭在洲渚腾空而起的壮美景象。C.“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写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华发早生,壮志未酬的悲叹。D.词末作者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借古讽今,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小题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的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B.“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C.此词景物有虚有实,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风格雄浑,用典贴切自然。D.此词借花言志, 抓住桂花不开在春天却放于秋节这个特点,写出此花一片高洁心志,满腔似火热忱,实为词人自慨平生,孤高自许。
2.阅读王驾的《雨晴》,完成后面题目。(6分)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小题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扣住什么来写春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小题2】前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为“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神”在何处?(3分)
3.浣溪沙(4分)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小题1】词中被人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2分)
【小题2】选出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A.这是一首怀念旧时友人的词。词中“夕阳”、“花”、“燕”都可以理解为虚指往日岁月和昔时友人,是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B.“花落去”既指芳春匆匆归去,又是指惋惜美好生活的消逝。其实,人生的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不也如同花开花落。C.着一“独”字,点醒题旨,词中的“新词、饮酒、天气、亭台、夕阳、落花、归燕”无一不是“独徘徊”中所见、所忆、所感。D.全词用语香艳,用词雕琢,词句清新婉转,语言工整精巧,笔姿摇曳,情韵动人。
4.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劳歌:送别歌。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1分),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明媚”原来形容景物鲜明可爱。生活中同样也会有令我们内心明媚的时刻:深夜苦读,父母端来一杯热乎的牛奶时,考试失利,老师投来一束鼓励的目光时,身处困境,别人给予一份热心的帮助时„„
结合自身生活,请以“明媚的时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第三篇: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丹凤中学2014届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D “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为无中生有。
2、D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
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D人心不古: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认为古风淳朴。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那样淳朴。句中可改为“人心思变”)
14.C.(A语序不当,应该是“国际社会特别是俄罗斯”。B.介词使用不当,应当“从„„中”得到力量,而非“在„„中”得到力量。D.不合逻辑“世界植物花卉、中国各地植物花卉以及秦岭特色植物花卉”不能并列。)
15.A(此题要结合前后文的语意应该相衔接,并注意横线中的几个句号分清几层意思是解题的关键。可以用排除法。
第四篇: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试卷情况综述:
本次期中考试由本部命题,整份试卷按照高考试卷的模式出题,所有试题均来自近年的高考试题以及今年广东各地的模拟试题,试题难度大大增加。试卷内容与近段以来课堂学习内容的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纵观全卷直接考察课内知识的只有默写的6分(且分布范围及广,涵盖高中阶段所有要求背诵的内容),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很高。可以称得上是一次高考的模拟考,学生成绩较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学生存在的问题:
1、语文基础知识太弱,平时不注重积累,缺乏学习的恒心。27的基础知识选择题,全级平均只有不到11分。而这些对于拼音、字词、成语、病句的知识靠的就是平时的积累,有些平时早读材料中的出现过,练习中遇到过的知识点还是未能及时巩固。
2、阅读能力太差,看不懂文章,审题不明,对主观题的答案组织能力不强。
3、听课效率低,只会死学死用,不会灵活运用。
4、课外阅读面太窄,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单凭每周的几节语文课就想提高能力,这是十分有限的。没有一定的语感培养,没有一定数量的阅读量的积累,能力提高谈何容易。
5、写作素材及其陈旧,几个事例炒来炒去,学生肚子里没“油水”。
应对策略:
1、强化学生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念,尽快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2、加强语文学习任务的落实与监督,每一项作业要求要落到实处。
3、强化学生的习题训练,加强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答题的严谨性。
4、加强学生作文的结构和材料分析的指导。
命题者的取材视野开阔,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考生。试卷节奏流畅,从知识类题目到能力型试题,跳跃的台阶不大,较好地呈现出平易、较难、综合的若干梯度层次,既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又对中学语文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第五篇:2014-2015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9月周考语文试题
1.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C.后值倾覆,受任于危难之间,奉命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D.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E.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F.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②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③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④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⑤__________,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⑥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则》)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4分,其中有2分为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分数不能超过10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①“__________,”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②“ __________,”展现了关心国家,甘于奉献的情怀。
2.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B.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仙则名。C.羌管悠悠满地霜,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E.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F.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六题全答,按前四题计分。)(4分)
A.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B.锦江春色来天地。(杜甫《登楼》)C.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D.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E.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
F.而现在,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4分)[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古代诗词多与季节有关,诗人或悲秋或喜春,然而也有与众不同、感受独特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中,“ __________,”彰显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而在杜甫的《春望》“__________,” 两句诗中盛开的鲜花、婉转的鸟鸣却引发了诗人的忧国思亲之情。
3.默写(共6分)
(1)①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酒酣胸胆尚开张。②__________,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③__________,④”(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⑤__________,⑥”(文天祥《过零丁洋》)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摘自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习近平的讲话)
1.阅读《母亲的心》,回答1小题。(20分)母亲的心
⑴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⑵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⑶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⑷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⑸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⑹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⑺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⑻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⑼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⑽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选文略有改动)【小题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⑴~⑼段的主要情节。(6分)
【小题2】阅读文章⑴~⑷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5分)【小题3】第⑻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4】阅读第⑼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2分)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2分)【小题5】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3分)
1.12分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小题1】下列句中的“之”与“魏闻之,袭楚至邓 ”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怅恨久之B.属予作文以记之C.水陆草木之花D.何陋之有【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秦国想要攻打楚国,但楚国和齐国结盟亲善,秦国不敢侵犯,就采用离间计破坏两国的联盟,以便各个击破。
B张仪出尔反尔,失信于楚王,楚王很生气,决定发兵攻打秦国。
C齐国对楚国与之绝交很生气,当楚国有难时,他们也袖手旁观,因此楚国陷入困境之中。D秦国打算割地和楚国议和,楚王认为张仪很聪明,不愿得地,希望得到张仪这个人才。【小题3】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①惠王患之②乃令张仪详去秦 ③大破楚师于丹、淅④复释去张仪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2)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2.《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回答小题。(8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小题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2分)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B.朝而往,暮而归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D.山间之朝暮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E.而乐亦无穷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译文: 【小题3】“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2分)
【小题4】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
1.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共6分,每小题3分)春思 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小题1】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的特点。(3分)【小题2】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3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这首诗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品析,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2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5分)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竦峙”是什么意思?(1分)(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女作家桐华说过,青春的可贵在于那颗盈满勇敢和热情的心。勇敢与热情,是她致胜的魔杖!其实,人人都有一柄致胜的魔杖:执着、好奇、自信,抑或是师长的激励、榜样的引领、挫折的磨炼„„同学们,什么是你致胜的魔杖呢?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 是我致胜的魔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把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