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少年习练太极拳的益处
青少年习练太极拳的益处
一提起打太极拳,有许多年轻人会不屑一顾地说:“那是公园里那些没事干的老年人干的事”。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年轻时拼命挣钱,年老时拼钱保命。’’我觉得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锻炼身体,应从小开始。
前不久,北京市体育局提出,体育生活化,就是指把体育健身活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成为衣、食、住、行以外的第五生活基本要素。换而言之,就是把体育运动当成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一种习惯,这也是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全民健身,势在必行。
下面主要谈一下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及解决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
是啊,少年强,则国强!但是,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却令人堪忧。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这些年做的调查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成发育指标在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却没有相应提高。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6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多年,青少年体能素质在持续下降,其中包括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都在持续下降,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一倍;眼睛近视的比例更不容乐观,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甚至高达83%。教育部对7-22岁城乡男女学生进行的体质健康监测也显示,与几年前相比,我国学生除50米跑成绩略有提高外,其他各方面素质自2000年以来继续下降。在广州闭幕的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一个名为《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告研究》的专题报告引起了国内外体育教育专家的关注。这份调查报告显示,65.68%的中国大学生“感到运动不足”,而这种“运动不足”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命活力。没有体力支撑的所谓素质,恐怕只能是空中楼阁。
与青少年身体“硬件”下滑相伴随而来的是他们道德、情操等“软件”的退化。近年在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中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大;偏执、敌对、自以为是、认为他人不可信;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抑郁,对学业、前途、未来不抱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焦虑、心里烦躁不安;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活动;情绪忽高忽低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等等。
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尚德轻力”“重智轻体”等观念的延续,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水平的改善、家用电器的增多与体育锻炼时间的不足,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的加大,信息技术的发展等等原因,使他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降低,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在不断透支自己的青春和精力直到精疲力竭。
上述现实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孩子们如此的身体状态,还不能使他们坚强立足,这种现状若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势必影响小到家庭的幸福和谐,大到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为此,许多家长以及社会各届发出了“救救孩子们”的呼喊,教育领域发出了给孩子们“减负”的号召,但许多教育学专家、学者们认为,要使孩子们真正的强大起来,则必须采取根本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参加科学的体育运动,并且他们一致认为这项体育运动非太极拳莫属。
现在,我们不妨看看有几位伟人有何高见: 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为太极拳书题词曰:“可以御侮,可以卫生,愿以此有百利而无一害之国粹为四百兆同胞之典型。”
1959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会见日本友人时说:“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学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可能给人的生活带来无限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寿。”
1960年,伟人毛主席为增强人民体质,提倡“打太极拳。” 1978年,敬爱的邓小平先生为日本友人题词“太极拳好。” 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时,晨练太极拳。
几代伟人高瞻远瞩,在伪科学混杂于科学之间,拨开迷障,为提高全民族体质,行健康于大道,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通途,也只有太极拳获此殊荣。
前中国武术院院长徐才先生几年前曾在一篇文章中也说过,“太极拳是未来体育的一束熠熠新光。”
真正的太极拳是集儒家存心养性,内圣外王,释家明心见性,成菩萨、佛的果位、道家炼心见性,修真成仙,医家治病救人,颐养天年、武家保家卫国,克敌御辱之大成的,她沉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无限魅力和大智慧,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无论用于养生还是技击都会令人叹为观止!
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阴包藏着生命活动机能的物质基础,在体内而使外;阳是人的有机体物质的功能,在体外而卫体。”太极拳强调内外兼修,是为了使人体的物质基础和外部功能相适应,使阴阳平和、内外平衡,从而达到身体的整体强壮。就此说的“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炼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从演练上说,太极拳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形神兼备、虚实变换、阴阳相济、天人合一”,“练武修德、体用一如”。这是一种真正身心相应、内外兼修的“全身运动。”它不但有整体性的身体锻炼,训练肌肉筋骨系统和内脏系统,而且还有整体的心理锻炼,训练神经系统、体液系统和经络系统等。其功夫境界不但包含技巧、内功、应变,而且还包含智慧、道德、个性,由此跟当代所提倡的“生理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这三大适应的现代立体健康概念相通暗合。
关于习练太极拳对青少年的影响,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在内表现为经络气血畅通、全身得养;在外表现为在内养的基础上人的形体、身体素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通过长期习练太极拳,对青少年的思维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使人的思维灵活、敏锐、简洁、深刻、开放;其思维活动有广大的自由空间,使创造力得以发挥、智慧得以展现、潜能得以开发;能够以联系的、辩证的、转化的观念看待事物的发展,懂得“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尊道贵德”、“谦下贵柔”、“上善若水”、“以柔克刚”、“物极必反”、“祸福相依”等的道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懂得变通,不至于走极端、钻牛角尖;贵生、民胞物与的思维,使人怀有一颗平等的、感恩的心;在知行合一中践履武德、武礼、体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真情;在知情合一中体会道德美及意境美。这些皆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使孩子成为身心俱健、文武兼备、刚健有为的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促进全世界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太极拳不仅有其独特的“内涵”,还有其独特的“外表”。太极拳不仅是一门拳术,还是一门艺术。有人说,“太极拳是立体的画,是流动的诗,是无声的音乐,是优美的舞蹈。”太极拳盘拳走架动静相兼,轻摇之如垂柳袅袅,徐行之若行云悠悠,真是仪态万千,典雅优美,和谐自然,飘逸凝炼,有人不知而己独知之妙。正如总理所说,是一种美的享受。故大家称太极拳为“文拳”、“哲拳”和“享受拳”。
太极拳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公众和外国朋友所青睐和享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拳打卧牛之地”和简便易行,不受时间、地点、服装、场地、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练习,可以整套练,也可以单式练,而且都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对于青少年来说,当学习感到疲劳时,耍上几趟太极拳,顿时会感到神清气爽,倦意全消,精力恢复,学习效率会倍增。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最后,愿每个孩子都拥有强健的体魄,高尚的品德,幸福的人生!
第二篇:习练太极拳心得
习练太极拳心得
笔者自幼体弱,高中时又患神经衰弱,抗病能力差,经常感冒发烧。2001年10月,赶上机会学习了陈氏太极拳小架第一路。学拳之初,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酸疼难当,时有放弃的想法,碍于面子加上自己身体确实需要一种合适的锻炼方法,还是咬牙坚持,一个月左右的工夫,学完了一路的成势动作。于是,开始自己单独练,早晨无课练,晚上睡前练,但是,违背了“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怠”的学习规律,很少请教师父关于练拳时出现的种种现象,更不用说找师父捏架子。自己学习太极的目的是为健身不是为了技击,认为把基本动作学完就了事,疏于和师友交流。练习的过程中,曾读过一些关于太极拳的书籍,但只能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然后就根据师父最初教的和书上写的,混着自己的理解,以健身为目的“下功夫”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身体的其他疾病不但未减轻,且有更甚者。
04年秋,不期遇到恩师职汝垒先生在笔者宿舍附近的花园晨练太极拳,师父品德高尚宽厚爱人不计较笔者信心不足、毅力不坚定的性格;
自己也觉得和太极拳有缘分,遂重新跟师父练习太极拳。从第二次练习太极拳伊始,苒没有流过鼻血,饭量大增,并且常有午觉醒来就饥饿的体验,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壮,精力比以前充沛了。练习太极拳之前,通常躺在床上半个小时以上仍不能入睡,且遇到点烦心事容易失眠,现在只需几分钟,甚至有时躺下就能熟睡;且睡得更深入。那么,前后两次练习太极拳存在什么不同呢?这里笔者以太极拳动作要领的把握为切入点,谈谈自己练拳的体会,以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共勉。本文试着从上往下、由具体到一般的顺序浅谈一下笔者练习太极拳的体会:
(1)虚领顶劲至关重要
俗话说:“人老先从脚上老”,人们可以用这句话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变老,如果一个人的腿脚开始变得不灵便了,就可以说这人开始变老了,把人的脚腿作为健康的根本,并且以树做类比,“根深则枝叶茂”的现象加以阐释,岂不知,喜阳的植物如果生长在其他植物的夹缝中是很难长大的。世界卫生组织把人脑是否死亡,作为判定一个人生死的根据,可见大脑的重要性。人们通常所说的“心想”,其中“心’’指的是大脑。著名的学者南怀谨先生根据头所接触的天和脚所接触的地在宇宙中的位置关系,将人头所置身的空间作为人们健康的大环境,把人们的脚所接触的地视为关乎健康的末节,这很有意识。人类乃至地球都是由宇宙演化而来,都是宇宙的尘埃,把人们的健康放到更大的体系中来加以关注,显然会更安全、更可靠。可见把脚作为健康和练功根本或根基是值得重新考察的。练拳时要刻刻注意头和颈的位置以及两者的相对关系,重视大脑的作用。太极拳中的虚领顶劲,要求把头虚虚领起,有拳谱上形象地说成好像有根丝线在头顶拉着,有些拳谱把“虚领顶劲”写成“虚灵顶劲”,似乎更接近练拳时头项的状态。其实,虚领顶劲是要求在练拳时,把精神振作起来,去除心中杂念,摆脱烦心事纠缠,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专心于意守丹田、动作及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运动。第一次学拳时没能正确理解虚领顶劲的含义,经常丢掉顶劲或者把脖子挺得僵硬,这两种情况均不利于气血在头项部位的运行,从而也就影响整个身体内气血的流动,久练危害很大。
(2)耳听身后多多注意
在练习太极拳时,把耳朵的注意力放在身后,一个原因是,身体前面事物的变化由眼睛可以看到,而身后的情况就要靠身体的感知能力,耳朵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可以听到身后的动静。那么,练习太极者若想感知身后情况的变化,耳朵责无旁贷。另一个原因在于,上面讲虚领顶劲,如果把耳朵的注意力放在身后,在练拳时候就更容易做到正确的虚领顶劲,使顶劲不丢不顶,更容易排除心中杂念。练拳者可能都有这种体验,尤其在白天练拳的时候,找一块清净地是很难的,练拳者周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一般人的思想是随着周围环境变化而波动的,那么眼睛获得周围信息的变化,会不停的扰乱心绪,导致锻炼效果较差;如果耳听身后做得好,把注意力转移到虚领顶劲上,既能把虚领顶劲的做得到位,又能减少眼前事物的干扰,练拳锻炼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3)含胸拔背动作到位
第一次练拳的时候不知道含胸的要领和意义,将其理解成把胸口往里含住,这样势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弓背,使心脏和肺腑受到挤压,结果常感到胸闷心慌,导致气喘,有时甚至觉得无法继续练下去。后来明白了,所谓含胸实是含肩,在练拳的时候把肩膀向胸前含住,再练拳时上述症状就消失了。所谓拔背,既包括横向的把背拔开,当然横向拔背和含胸的动作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对立统一的,没有前面的含胸就不会有后面的横向拔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含胸,含胸的动作做得到位了横向拔背是水到渠成,也可把两者说成因果关系;又包括纵向拔背,也就是把脊柱骨各关节拔开,尤其指第二大椎以上的脊柱各椎之间的关节,使关节结合更有力量,而且活动范围更大,从而使身体的转动更灵活,背部气血的流动更加通畅,对打通身体脉络可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动作到位需要其他动作要领的配合,笔者体验不深不加妄论,以免使人误入歧途。[page]
(4)沉肩坠肘马虎不得
沉肩顾名思义,在练拳的时候让肩往下沉。坠肘,则是在练拳的时候让肘往下坠,就好像在肘处吊有重物。沉肩和坠肘之间有辩证关系,在练拳的时候,肩膀始终往下沉,即使像金鸡独立这样动作,手虽托起但肩依然下沉,特别是要有肩下垂的意识,用力学分析,太极的技击动作几乎都是相对运动,根据冲量定理可知,肩下沉的压力愈大,胳臂作为一个整体,手往上托起的力量越大,动作也越干净利索。坠肘有利于沉肩动作的到位,坠肘意识强并且动作到位,在初练的时候,只要注重坠肘意识就足够了,因为在不同的动作中,坠肘到位与否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沉肩坠肘的意义何在呢?(3)中谈了含胸其实是含肩,如果没有沉肩动作与之配合,肩膀就容易上浮,读者试抬起肩膀,然后手臂发力,看有什么效果?接下来,肩膀沉下胳臂发力,看又有何效果?两者对比马上就见分晓。太极讲缠丝劲,胳臂上的缠丝劲就起始于含胸沉肩,那么要想把肩膀上的缠丝劲传递到前臂,就必须有坠肘的动作来完成,如果坠肘动作不到位,前臂活动的灵活性就会打折扣。上臂的活动支点在与肩膀,浮起肩膀,上臂的活动余地受到限制,同时其活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降低:同样,浮起肘关节,前臂活动范围也受到限制,还会影响到手完成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沉肩坠肘到位了,在练拳过程中,练习者会感觉到胳臂发沉、发胀,手指亦有膨胀的感觉,尤其做大动作的时候,诸如云手、倒卷肱、野马分鬃等动作。初练时,如果这个要领到位,在不练拳时,长时间端坐,肩膀会有酸胀被压之感,似有重物压肩,属于正常现象。
(5)气沉丹田水到渠成只要以上的动作到位或者是比较到位了,气沉丹田是不成问题的,是一个身体内部正常的气血运行过程。初练的那段时间,丹田是没有感觉的,可能还会出现浊气不能正常下沉的现象,如胸闷、气喘、忍不住用嘴吐气、胸膈部胀疼、胃部轰鸣不止,这些现象,笔者练拳时都曾遇到,在上述动作要领逐渐到位以后这些现象就逐渐消失了。练拳时,由于腹饿,会出现小腹肠鸣的现象,属于正常现象。练拳能增加大小肠的蠕动,利于消化,饭量增大的原因于此可寻;但是,在练拳的时候不要追求小腹内蠕动的感觉,要顺其自然。笔者曾着意追求这种感觉,结果适得其反,弄得身体很不舒服。在练拳的过程中,始终要意守丹田,这样能促使精力集中,气归丹田,练出内劲。
(6)放松、出汗并不矛盾
虚领顶劲做到位,心无杂念,精力集中,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绪的放松,做到精神的放松是第一位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精神能够放松下来,就能够做的自信,做得轻松,做得漂亮,打拳健身也遵循同样道理。如果精神不放松、情绪不稳定,一天练拳时间如何长,练拳的变数如何多,竟是汗水流成河,只会对身体健康有坏处,不可能起到强身的作用。放松的另一层含义是,在练拳的过程中,要放弃使用肌肉收缩所发出的僵硬之力,要用意识和丹田来指挥身体各部分协调的完成动作。靠肌肉收缩来完成动作,会造成身体不灵活,长时间那么锻炼,会使身体的器官受到伤害。笔者记得读高三的时候,军队到笔者就读的学校招飞行员,有一位同学天生肌肉发达,竟然被拒之门外,原因就是他肌肉太发达,影响操作机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练气者无力,练意者寸刚”是要求,当然练太极拳者都要经历放松的阶段。经过初期紧张不适应阶段,练拳的时候不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会逐渐放松下来,慢慢进入无为而治的境界,身体就彻底放松了。很多人认为练习太极拳出汗是很奇怪的事情,动作舒缓不等于就不出汗,练拳的时候把架势放得较低,又希望把动作做得到位,势必较缓慢,这时下肢长时间承受着上体的重量,在下肢的承载能力不是很高与动作的协调性不是很强和放松的层次有限的情况下,出汗是必然的,尤其是在坐着就流汗的夏天。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人在练拳时出汗的量不同,无论多或少均不必惊慌,只要动作到位,要领领会得得当,及时的补充身体的盐分和能量就可以了,笔者是好出汗者,而且出汗量大,每次练拳几个动作走下来就汗流浃背,身体也没有不适现象。
(7)信心足,毅力坚,急躁不得,万事开头难,毅力来支撑。大多数练习太极拳者或太极爱好知道,太极拳大致有这么几个阶段:入门,董劲,神明。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体验,都会有很多难关要过,当然笔者只能在入门阶段谈一点点体会。在入门阶段身体经常感到疼痛,可能还有气冲病灶的痛苦体验,同时还伴有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改变…个旧的生活习惯形成一个新的生活习惯在某种程度上是痛苦的,就像在旧社会里革命出一个新社会,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斗争,也就是要求太极拳练习者要具备革命者的信心和勇气,或者说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这个信念支撑下形成练习太极拳的习惯,有坚强的毅力克服在练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痛苦。信心和毅力是最初养成练习太极拳习惯的武器,当然,在入门阶段也会获得一些好的体验,比方说,食欲的旺盛和抗病防病能力增强,睡眠质量提高,这些好的体验能够增加信心和坚定毅力,这些好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会成为继续练习太极拳的动力。要想获得好的生理和心理体验必须克服急躁情绪,静气平心,克服不良情绪,提高修养水平和健康水平,是练习太极拳的根本。练习太极拳时,贪功求胜,导致情绪不稳,急躁冒进,背道而驰,这于修身无补,于养性无缘,不会起到锻炼的效果。笔者们周围也有练拳目的不纯而得重病的,所以每个练拳者务须戒骄戒躁。
(8)随高师、觅良友,交流促进提高
传统武术讲究口授心传,像太极拳这种道和术结合、身和心兼修的涵养拳学,更离不开前辈的口授心传。只把动作学会,然后依照拳谱练习,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拳谱中文字多使用古汉语,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容易发生歧义,甚至理解成相反的意思;二是拳谱中借用了许多汉语成语和俗语,但其含义大都发生了转意或者有多种解释,如果按照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使用的意思加以理解,可能会曲解。三是在太极拳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造就了大量的专门术语,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机会很少,即使接触到也属道听途说。比如,拳谱中借用“仰之弥高,俯之弥深”来形容太极拳成手功夫的高深莫测;也可以理解为在推手时,一方的缠丝劲使另一方感到有力无处使,高不能见其顶,低不能探其底,这是用来说明太极缠丝劲的奥妙无穷。所以要正确的理解太极拳中术语的含义必须要聆听前辈讲拳.
.
每个人由于生活经历不同,兴趣各异,对太极拳的理解角度必然有侧重,对同一个拳架或术语的理解有正确与错误之别和层次高低之分。学友之间经常切磋交流,发生共鸣,能提高练拳的兴趣;找到不同点,然后悉心求证,会提高对太极的理解;通过这种交流可以把别人理解到位的东西而自己没悟清楚的道理迅速掌握,有利于明了拳理,少走弯路,提高拳术,增强锻炼的效果。
最后祝愿练习太极拳的朋友们健康、快乐!共勉共进发扬祖国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人们健康水平提高 文章来源
太极网
推荐下面太极拳理论知识文章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 武禹襄继承发展了王宗岳太极拳说 太极拳的横跨步法 螺旋缠丝能“易筋”
太极拳架与推手的关系
太极拳的技巧、速度与威力
再谈意气力结合练太极 “开合、鼓荡”的体悟
孙式太极拳文化内涵初探 太极拳“大力”的由来
太极拳气沉丹田法 如何「尾闾正中、收胯」
[杨式太极拳] 浅谈太极拳的“松” 太极拳的松之我见
太极拳的神与意的区别
如何正确理解杨氏太极拳中运劲如抽丝的内功心法
道教秘传内功心法之入静的状态有什么作用
正确理解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无极生太极”之我见 朱老师谈太极拳到底一辈子练的是什么
一个太极拳爱好者的太极拳内功杂谈
松腰的重要性
浅谈“顶头悬” 太极入静妙境
对太极拳的感悟
习拳心语——闲谈太极拳
感悟修炼太极之静道教秘传内功心法之体感人静法
浑然太极 “天人合一” 风zhiwu 谈太极拳的松静
练习太极拳动作的作用是什么?
太极拳三论(一个太极拳爱好者的练功心得)
再谈立身中正(推荐此文章)略论“用意不用力”
李雅轩风格传统杨氏大架太极拳115式健身原理 太极拳放松八大好处
体会太极拳的“松” “松”从“紧”中得 “轻”从“沉”中来 太极拳内劲之感悟(转)杨氏太极拳之“慢”
一位太极拳练家的感悟
第三篇:浅谈习练太极拳的体会2013
浅谈习练太极拳的体会
记得刚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见一些长者在我们学校附近练习太极拳;那柔和,飘逸的感觉深深吸引了我,出于好奇便在学校附近书店找到了有关太极拳方面的书籍,经店主介绍,购了一本,“《中华太极大全,精典珍藏本》作者:石环” 书中涉及各门各派的太极拳,看的我是云里雾里,动作要领讲述的实在太多,让我不知何从下手,但对于书中提到的一些拳谚,歌诀却是记忆由新,隐隐约约让我感觉到太极艺术的博大精深,于是便尝试依照书本自学太极拳„„。
虽细心研读了太极拳相关著作,却不曾得遇太极明师,终未能正式步入太极之门,却因机缘巧合,先后跟随家乡著名拳师章宏壮老先生(今健在已98岁高龄);原江西师大武术院陈春茗教授; 少林一指禅高级气功师郭天祥老师;习得一些少林拳,长拳及棍术;以及少林内劲一指禅一系列功法――并拜授本功派主持人王瑞亭老师(现已故)为师。
多年来的外家拳及少林内功的习练,让我发现自己更加喜欢的是那柔和,那飘逸的太极拳;亦然决定借工作之余寻访太极明师,我陈式太极拳的启蒙老师蒋耀茗先生曾是“首界香港国际武术节”的陈式及剑术的双料冠军,不懂太极的我当然是奔着那名头去的了;我虽有些武术功底,但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的陈式一路却也修修改改学了十一个月才完成,老师常说,“学拳容易改拳难,所以一定要在学拳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动,动作思路一定要清晰自然,要符合陈式太极的,缠绕折叠,柔中寓刚的特点„„”。
由于工作生活的需要,亦然离开相处近四年的老师,前往苏州工作,得遇陈式心意混元第二代传人刘元毅先生,便开始了我的混元太极之路,在老师三年多的细心指导下,对于心意混元太极拳系列也算有所了解;后结识陈式心意混元第二代传人张禹飞先生,听说老师是一直跟随冯志强师爷左右的早期门内第子,亦然决定投其门下,继而深入的习练陈式心意混元门内之前未有涉及的混元拳术器械与功法,老师时常跟我提起与师爷相处的经历,感慨的跟我说,“将混元太极拳再传于我们是他的义务,将心意混元太极拳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代弟子的责任”。
天下太极本一家,孙,武,吴,杨,陈心意混元等都间接,直接源自陈式太极拳。各门各派的太极拳虽各有特点,但对于太极拳众多的理论都是相通的,所寻求太极境界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至的,即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在此借以本刊浅淡一下本人对于太极拳习练与教学过程中点滴体会:
一:初学太极拳者的迷惑,太极拳的初学者,往往最为迷惑的是太极拳的理论;众所周知,对于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从头到脚各部位都是有要求的;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教学的老师也会对学员提及动作要领及要求,‘但对其某某动作的要领,是通过何种方式练出来的呢’,在众多的太拳的理论著作中却少有提及俱体方法,得明理之师者或可“得其法”,而未明理者,教学者糊涂,学练者亦更是糊涂,在这我列举几例作以引伸,以供拳友探讨:如太极拳的放松,很多人都知道太极拳要放松,求柔去僵,用意不用力;其实作为初学者用力是难免的,很多人误解为习练太极拳是完全不用力的,完全用意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人体的肢体只要在动,就会有肌肉的部分紧张,就会产生用力的情况,在这我要说的是,要尽可能意识支配在“动作要求”对的情况下用最少的‘力’去完成这一动作,问题关键就在于怎样用意识支配去用最少的力来完成动作,这就要我们去寻找动力之源(丹田是人体能量的之源,脚底却是人体动力之源,转换在腰,一动百动,一起一落皆在脚,完成这一动作的原始动力在于脚底的变化,很多陈式太极拳的习练者一开始就把拳架拉的很低,这对于初学者腿部的放松与重心变化的灵活性以及“身心平静”是不利的,一做动作全身僵硬,初学者应高架位,应先力求动作的准确与放松,方能更快的掌握好太极拳。只有运用好了‘脚’的变化才能让身体各处‘少用力’
太极拳讲松沉,前面部分已涉及松的问题,我们继续‘沉’的问题,很多拳友,及理论著作也都提及,会松就能沉,却也并未提及什么样方式方法去做出这个‘沉’,在习练陈式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们都要求每一动作定式要有个松沉,这个松沉的感觉是要通到脚底的,不可停留在其它部分,由其是膝关节,很多习练者膝关节不适,其实跟这也是有关联的。我们在做松沉时的意念点因放在脚底,方可通过这种长期的意识引导将这股沉劲引入脚底,这一方式在推手中也由为重
要,在与人交手的过程中,“时机得当”时可借助对方的力量引入自身脚下形成自己的一股动力,这也是一种借力方式。
要‘沉’各关节就得开,散开,首先要把肢体各大关节放开,在立身中正的情况,做这种放松情况下的‘沉’那俱体的方法是什么呢? 例如‘沉肩’,是不是刻意将肩往下压就可以了呢,显然不是,因为那样不能放松,在我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寻得一法,吾感效果甚好,供拳友探讨:身体自然站立,上身保持自然正直,两手放松同时向两侧缓缓打开,(此时意识集中在两手的掌心即可,肘关节保持微曲 手指始终要保持自然地垂直地面),尽可能用意识去开,开至三十度角度左右(即腋下能入一个鸡蛋大小的空隙),此肩关节自然就有了往两侧张开之意,同时肩关节也就打开了,此时两手再保持原有三十度左角度的基础上顺着手指的下方从肩开始沿手臂至手指往下落,(此时身体不要有变动,保持原有姿势,我们寻求的是手往下回落时肩关节往下落的感觉)缓缓合于身体两侧。
二,初学者的另一迷惑,我们习练陈式或其它太极拳,大都听说命门要放松,也有些相关理论著作提及命门要外放,敛臀,之所这样提是因为我们常人的命门处,在生活中都是往身体里面的挺的,由其是肚子比较大,显胖些的拳友稍明显一些,也让不少人误解为命门就是要外突,在行拳走架时形成了,身体前面涡在一起的现象,一则不利拳架的观赏性,也不利气血运行的通畅。其实在只要尾闾(尾椎骨处)下点功夫就可以了,好比尾椎骨下方连着一个“称陀”让尾椎骨有“下垂松落”之意,且与地面垂直;也就自然形成了命门的放松。
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尾闾中正,这一点做到了,身体的立身中正也就基本做到了。
三,体验将行拳走架时融入自然的美感,太极拳一层功夫,一层练法,一层境界;不同水平的人对其境界的感受亦是不同,大家都知道太极拳要讲究,松,柔,圆,行拳走架要灵活。在拳术套路都已成熟以后,就得要想想怎样才能练的更好,怎样才能让太极功夫上身;怎样让拳功合一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力不敌法,法不敌功,功到自然成’;虽市面上时有相关太极内功方面的著作,却终因阐述的词语让人难已理解,而让众多爱好者望而怯步;现实中也鲜见太极拳的教学者们传拳又传功者。功在太极拳境界的提高上有着主导意义,只有拳功合一方显境界;这不是某某太极拳的专列,是所有太极拳种境界的提升必定要进入的层次,对于有一定拳龄的拳友来讲,是要讲究以意领气,意到气到,劲到,这一要求的。我们讲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高层境界,就要先培育‘气’感。有个了这个气的感觉,意识的支配才能发挥其作用,意识好比一条弯弯屈屈的水沟,里面没有水,这水沟是没有存在的意义的,是干枯的,所以我们要通过某些特定的功法来培育‘气’感,同时有了这种感觉可以更深一层的反作用于练习松柔,当然松柔,松沉亦可反作用于提升内气的感觉,问题就在于如何培育这种气的感觉,大家熟知的可能就是混元桩法,在各式太极拳的练法中都有涉及此桩法,此法易学易练,但很多有拳友却又很难静心静气的老老实实的站在那不动的去练桩,当然也有一些拳友通过混元桩练出了所谓的气感,说感觉有多好多好,可一练起拳来
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因为他没能很好的融合进去,终其原因是“桩法静站不动的感觉”未能适应“行拳走架时的肢体运动”。在我近几年研习太极拳与内功的融合时得以一法,在行拳走架时亦是重中之重,亦可很快进入在空气中游泳的行拳走架的方式,我把其称之为,“重心移位”,此法以动求静,要领如下:自然站立,重心在右脚,右脚弯屈,出左脚向左前方四十五度角迈出,身体自然面向右前方,两手自然放松两掌心自然相对相距一尺左右在小腹前,此时重心还在右脚,左手心与左脚心假想一连线,右脚心与右掌心假想一连线,通过右脚底的沉重感用意识引导重心缓缓向前移,越慢越好,身体要自然正直,不可有起伏,当重心“感觉完全”移至左脚时,上体作以微微松沉之意,此定式右腿保持弯曲,右胯要有松落之意,即右腿自右胯以下尤如搭在“下雨天时的泥地”里一般,有股顺着右腿方向斜向地面的渗透之意,左腿在尽可能放松的情况下,去感受脚底那份沉重之意(两手随之重心的移动与身体整体一起移动至左边);重心移向右边时,左腿也是如此,如此反复。自能感受其中奥妙,此方法练习初期会有个适应期,一般一周后就可适应,亦可根据自身情况架式放高一些,此法目的重在体会通过重心移动的变化,引导以动求静的意气之感,持之以恒,便可体会‘如在水中身悬空,长江大河浮游中’;甚至深入之后可体会出,行拳走架时身体空无之意,亦如‘身体如在水上行’。
在近十余年对太极拳的求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对于做好太极拳的动作要求我们要用减法,不要把事物复杂化,太极就是‘一开一合’;研究要求时先单一化的去做好,好比我们做单势动作,一个
动作练出松柔的感觉,其它的动作感觉也慢慢就有了;很多时候可以一个动作要领的练习要来引发另一个动作的要求,这个做好了,另一个受其影响,也带动出来了,有了逐步的单一化的模式,在行拳走架时就可全面化,有了适合自己的最佳习练方法,习练太极拳思路明确了,加之坚持不懈的努力,俗话说,拳打千遍,法理自现;行拳走架到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量变到质变’过程,也就更上一层楼了。
太极拳术博大精深,绝非一招一式,一理一法,一朝一夕就可步入太极大道的,定然是要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研习体会方可有机会有所成绩。在此本人以十余年体悟抖胆阐述一些观点,以此作以引伸,由于水平之限难免不到,理解不够深刻之处,望拳友们批评指正。
供稿人:
张林三
2013-3-8修稿于,江苏苏州
第四篇:经常练习太极拳都会对人体有哪些益处呢
经常练习太极拳都会对人体有哪些益处呢
一:叙述太极拳的优势与人群:
当今社会我们可以看出现在人们对于养生、健康的意识越来越重视,但人们一想到锻炼就是一些最基本的运动,跑步、打羽毛球、用健身器械锻炼,然而这些锻炼都过于的激烈与消耗,在做这些运动的时候会过多消耗我们体内的元气,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体内的元气主要是由我们的呼吸形成的,就是说,在做这些运动时呼吸过于的快速,而达不到气聚在体内就又被释放出去,再加体力的减少过多的流汗,就会使身体的元气一点一滴的流失,长时间你会觉得自己的气越来越不够,体力也恢复的很慢,体内的元气减少也会导致我们的内脏遭受邪气的侵害,以至于免疫力慢慢减弱,而且运动过于激烈很容易导致身体的拉伤,扭伤之类的.然而太极拳就是最好的一种锻炼方法,太极拳适合于各个人群,在练习太极拳时,动作与呼吸的结合会使你身体的元气慢慢的积累起来,以至于保护我们的身体内藏不受邪气的侵犯,增强体质,即使生病了也能很快的复原,而体力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再搭配合理的饮食,提供我们的脏器所需的物质,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二:叙述太极拳的理念: 不了解太极拳运动的人,往往不懂得太极拳放松的意义,把太极拳的慢练、举动轻缓误以为是老年人的运动。其实,体育运动中,每一个发力前的动作,都首先是放松。只有先放松,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快速力量。
太极拳放松之理不但适用于太极理论,而且适用于一切体育运动之中。在学习太极拳放松用意的理论指导下,可以明白更多运动之理。
练太极拳举动轻缓,是为了运劲,须无微不至。开头就用快速的练法,必然会使有些细微的动作在过程中被忽视,做不到每个动作都能恰到好处。只有慢练的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后,才能由慢到快,快而后慢,慢能慢到十分,快也能快到极致,如此反复锻炼才能极虚极灵,又能极重极轻,快慢轻重,随心所欲。能轻则松,能松则快,能缓则内劲增长,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在慢练有了功夫后,就可随心所欲地练快。能够快而不乱,轻而不浮。轻是保证全身内外放松的必要条件,所以拳论中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每打一势轻轻运行,只有用力越少越好的轻的练法,动作才能越练越灵活,才能达到“一羽不能加”的高度敏感性。灵是轻的发展。不轻就不能松,不松就不灵活。太极拳运动,要求心静用意,肢体内外充分放松。就是说,不但肌肉、皮肤、骨节要放松,同时要求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放松。太极拳的放松是用意的,积极振作的。所谓放松,目的就是要消除拙力,去掉僵劲。要按照规矩用劲,以意贯注于动作过程之中。只要按照动作的虚实变化去完成动作过程,按照用意不用力的原则练太极拳,就会逐渐产生一种轻灵而又沉重的,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这种锻炼方法能够引人入胜,在练拳过程中会越来越感到趣味无穷。
在生理上,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太极拳论中说“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就是说,练拳时要心静不乱,动作要轻灵细腻。肌肉骨节没有一处不放松的地方。动作轻缓可以逐步体会和纠正全身内外的不放松之处。因此练太极拳是从动作的轻缓中求得内外放松的。太极拳这种放松用意,内外合一的锻炼方法好处很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好处一:改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太极拳通过意念和呼吸与动作配合,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完善,使人体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协调,对精神创伤、神经类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好处二: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心脏病是世界第一号杀手,目前西医对这种疾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练习太极拳能预防心脏病,这是因为太极拳不同于其他运动,它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太极拳通过缓慢、细长、均匀的腹式呼吸,使人体肺部的氧气充足,肠胃得到蠕动锻炼,增强消化和排泄机能,所以经常锻炼太极拳,对心脏病、肺病、胃病、便秘、痔疮等有防治作用。
好处三: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防止骨质疏松。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是失去平衡摔倒而导致股骨颈骨折,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呢?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骼钙质减少,骨质疏松而致。太极拳运动中,有一部分动作专门练习近平衡能力的,使练习者的平衡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练习太极拳时,常常一条腿支撑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质的含钙量也会增加,骨骼就变得很坚固了。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 的人不容易会摔跤和骨折。
好处四:改进柔韧度——提高肌力及肌耐力。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运行动作又多搂、拗、绞转,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如:下势、蹬脚等动作,能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具有健美作用。太极拳的顶悬、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腹开胯、敛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练习时的腰部旋转,使练习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保持良好的体型。
好处五:了解修身处世之道——修习太极拳要讲求「中正安舒,心静体松」,这八字真言正好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最佳座右铭。透过练太极拳,学生可以体会到立身不正之弊:劳劳终日而不得其所。做人只要中正,不走歪路,不偏不倚,就可感安舒之态;平日只要学会心静,抛开生活压力的负担,就能体验到体松之感。
总之,太极拳对我们人体有那么多的好处,我们就要善于抓住太极拳特有的本质好好研究,认真学习才能得到太极拳更多的益处,从此,步入太极拳的殿堂。幸福一辈子。
第五篇: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
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
习练杨式老六路太极拳的前两年,我在家门口跟一批老太婆学会了简化24式、杨式48式、42式拳,32剑、42剑以及可以比划下来杨式传统85式拳,当时处于一个什么状况呢?心知对已经会的拳路没有一套可以拿得出手,可又不知如何再深入,处于习练太极拳的一段迷惘期。
苍天有眼,2011年5月得识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传人庄锡成,开始了迄今三年半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的学习。使我一步步懂得太极拳、认识太极拳。我觉得能结识庄锡成这位太极拳“明师”,可谓三生有幸!更荣幸的是2014年10月2日被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传人庄锡成老师收为弟子,得列杨式太极拳门墙,进一步开拓了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视野,庄锡成便成为我的授业师傅。
追随庄锡成习练李和生传杨式太极拳三年多,自觉与自己前两年的太极拳水平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最大的收获是“得窥大宝、得悟大道,虽未及登堂入室,但已进太极之门”。正如同庄锡成之语“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虽自身根基浅薄,悟性不敏,练功不苦,但得登太极大道以来,不敢说“三年一小成”,终是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今不揣浅陋,落于笔端,算是习练老六路三年的一个小结吧。
通过自己习练太极拳老六路三年的经历来说,若想真正修炼太极正道,非有明师指引带路不可,想通过“研究书本、看录像”学习太极拳,学到的只能是“肢体太极拳”,不可能学到中国传统太极拳的真谛。那么,授拳者云云,谁是明师呢?明师的标准就是既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前辈的拳论,又能身体力行的做出来;而且确实是按照太极拳的要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引、化、拿、发于无形无像,既能言传,又能身教才可称为“明师”。否则,可能只能称为“名师”、“名家”,并无“明师”之实。而且,我觉得“明师”往往是可遇不可求。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指出了习练太极拳分为着熟、懂劲、神明三个阶段,我觉得追随明师习练太极拳,在着熟和懂劲这两个阶段是须臾不能离开老师的言传身教的。这是因为太极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而且每层功夫又有每层的感悟,不能凭自己想当然来练拳,不能按照录像学拳架,死读拳谱识拳理。稍偏即谬,“真理再过一步就是谬误”。必须在明师时时刻刻地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身练心悟,通过不断地交流沟通检验,虽不敢说最后达到多高的水平,肯定是在太极正道上步步前进提高!
三年的传统太极拳学习,感悟体会颇多,若林林总总顾及的太多,显得繁杂,所以就习练太极拳的入门筑基阶段谈四点自己的感悟,谬误之处难免,请前辈及同道指正。
一、要以太极拳的思想重新认识“松” 我们学练太极拳之初,甚至是在习拳之前,已经知道习练太极拳时身体要“放松”。前辈的拳论中有很多谈及“放松”的地方,老师授拳也是不断的强调身体要放松、放松……。
但是,习拳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我们与一些功夫比我们高的同门相比,“松”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松”往往只是不使劲,肌肉放松而已,这样的结果是别人稍用力就能把我们按住,不能动了,稍微的想抗住对方又变成了“顶”。而功夫深些的同门,他们的“松”我们是按不进去的,但又觉不到顶。而按在老师的身上呢?会觉得像一个空洞,要把自己吸进去一样,心里感到恐慌。为什么都是放松,但却有不同的效果呢?我认为太极拳的“松”字是很有讲究的。而且,不同的功夫层次有着不同的意境及修炼方法,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我们要以太极拳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松”,不能以我们几年形成的惯性思维来认识“松”。非此难登太极正道。我们可以见到有的人习练太极拳练了几年、十几年说起“松”来除了人云亦云,就是不知所云,也很难做到真正的放松,不能做到真正的放松,即是练一辈子太极拳,也只是在太极拳的“门槛”外徘徊。
在太极拳“放松”方面的习练,我学习了前辈的拳论和一些名家的论述,感悟比较深刻的是:
1、《汪永泉授杨式太极拳内劲核心的感悟》,通悟太极拳着熟、懂劲、阶及神明三步功法。
2、李和生的《杨式老六路太极拳内功解秘》的太极松功。
3、魏树人的《杨式太极拳述真》讲到的松、散、通、空和内三合,外三合的内外相合。
4、祝大彤的《太极解密十三篇》和《太极拳内功解密》,其中谈到的全身各关节、各部位进行放松的心法及习练方法(“九松十要”),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5、解守德的《太极内功心法》,谈到了放松的层次及操练方法。
6、张义敬、张宏的《太极拳理传真》谈到了“学太极拳,要找到那垂直于地面的自然松沉之力,……而不是平行于地面的横力”。
庄锡成老师讲“放松”时,除了对各大关节的放松有更通俗易懂的解释以外,对于身体整体的感觉是“全身各关节、各部分、各块肌肉都要分量一致,无偏重、无滞涩”。
习练传统太极拳三年来,我对习练太极拳“放松”有一个重新认知,渐有所悟到有了一些体会的过程,总结成三句话:
(一)习拳之初须松开
习拳之初要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做到向外的“松开、松散”。“松乃蓬松也”。我们日常状态下理解的松往往是“松懈、松软”。所以,习练太极拳就要以太极拳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松”,不要以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来认识、理解太极拳之“松”。
(二)登堂入室要松沉
在“松开、松散”的基础上,进一步求“松柔、松沉”,这是一个较漫长的阶段。因为能较好的做到“松柔、松沉”,是我们在通过“慢、匀、轻”的盘架过程中,不断的克服、纠正自己身上的“偏、滞、散”等毛病,逐步达到“圆、整、活”而带来的结果。在这个阶段的盘架子我们已经能做到了外形的基本准确,在此基础上心要更“静”,细微的体察自己身上的“僵、滞”之处,行动时有无扭曲之病。按照“九松十要”的要求,进一步求的中正安舒。一举动便要意在先,逐渐的我们会体察到自己身上的松沉力、弹簧力。
(三)一生练功求松空
我现在只能意会到这是习练太极拳的方向,只是在老师的身上体会到了“松空、松无”的感觉,自己目前的水平离这个层次还很遥远,所以不敢妄谈。只知在太极大道上要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二、松肩坠肘的练法
练出松肩坠肘的目的。一是手臂练出沉来。二是练出手臂的撑劲,三是练出手臂的气来。就手臂而言,有三种地方产生力量。一是肌肉,二是筋,三是关节肌(关节之间的肉体组织,有人说叫环形肌)。
太极拳要求松肩坠肘,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为的就是体现和增加筋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我们一想到用力,就会想到肌肉,其实这是片面的认识人体用力的组织。由于筋和关节肌,在平时用力的情况下,被肌肉力隐藏起来,使人体会不到,那么通过松肩坠肘,就要把被隐藏起来的筋和关节肌给扩大化,最终显现出来。
在练拳当中,只有不断地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才能显现筋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并且逐渐增大筋和关节肌的力量。通过松,它们之间属于肌肉力慢慢的递减,而筋和关节肌的力慢慢的逐渐递增。我的体会是,练出松肩坠肘,手臂就会觉得沉重,其实,这就是突显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而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这时就如同筋带动骨头在做动作,而肌肉就如同沙袋一样包裹在筋和骨头的外面,一旦练出筋和关节肌的力就能体会出这种沙袋的重量。
什么是撑劲呢?我的理解是,由于手臂放松练出沉来,手臂会下拉肩部,肩部放松会下拉脊椎,如同沉重的手臂通过肩挂在脊椎上。
由于腋下要求有空档,造成手臂尤其是肘部向外,那么沉重的向下的手臂,再加上肘部向外的力,二者的合力交汇混合,加上含胸拔背,形成向下向外的撑劲。练出手臂的沉来,就会有肩关节开了的感觉,那么,肩关节开了就会感觉到是关节肌和筋在用力的引导手臂做动作。
肩关节放松在外形上的反映就是杨澄甫先生所首先提出,近代1925年至上世纪末百年间被各太极拳家的著作纷纷奉为经典引述的《太极拳术十要》中的“沉肩坠肘”。通过实践探究可以知道:太极拳的“沉肩坠肘”之所以能够具有使得攻击者“终不得力”和“处处落空”的效果,除了手臂对于其动作不能有主动用力而始终象软鞭子似的外,还必须使得肩对于手臂的动作,仅仅是提供身躯力量传递至手臂的输送通路,是不给予主动力量的,或者说就力量的提供与支撑而言,肩就象是不存在似的。“不存在似的”也就是“空”的。因此,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者之肩关节放松也可以称为“空肩”。这就是说:如果肩关节放松没有“空肩”的效果,那就不是太极拳的肩关节放松。比如气功锻炼的肩关节放松是没有“空肩”效果的,因此气功锻炼的肩关节放松与太极拳锻炼的肩关节放松是两回事。太极拳的肩关节放松也就是“空肩”究竟是怎样的呢?我的体悟是:(1)要做到“空肩”,就必须做到所有手的动作都是“其根在脚”与“主宰于腰”的。太极拳的“其根在脚”、“主宰于腰”,从力学角度说,是说所有手的动作其力量都主要是腰脊以反作用的形式传递提供给手的,腰脊的力量则是始于脚的;这样,手的力量运动方向与身躯的力量运动方向往往总是相反的,这样,手臂向各方向运动与身躯的关系、身躯之朝向运动方向的一侧与背向运动方向的一侧的关系,就象是被推着行驶的手推车之朝向行驶方向的一侧与背向行驶方向的一侧的关系似的,或者就象是飞行的火箭与火箭喷发力的关系似的。(2)要做到“空肩”,很多动作之胯与手臂的体位运动方向应该是相反的,并且手臂与肩的运动是由胯(髋关节)之以被动为主的运动所带动的。(3)太极拳的“空肩”与全身各种要领都有整体关联影响,比如身躯的中正自然竖直是“空肩”的重要条件,如果动作中顺肩而肩向动作方向倾斜领先,这一肩是不可能“空肩”的。
三、练拳盘架时刻不离“中”
(一)习拳之初“中”是关键
习练太极拳之初,我们都想按照太极拳的要求尽量把动作做“圆”,但往往越是心里想把动作做圆了,动作却越是做不圆,非顶即丢,非凸即凹,“软、塌、丢、瘪、扭、晃”之病处处可见。前辈拳论对习练太极拳者要求“立身要中正安舒”,外示中正,内求安舒。我的体会是:中正是我们把动作做“圆”的根本。
试用太极拳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中正之“中”字。“中”字由一个“口”字和一竖组成,先从平面上来理解“中”字。“口”字表示我们动作要做成的圆,可以把它想象成腰圈或是胯圈,其半径要比我们的腰、胯略宽,初始时以半径为60~80厘米比较适宜,以后随着功力的增长半径还可加大。“口”字中间无任何笔画,说明在意念上我们的身体要“中空”。老师常说“我们的身体从上到下要像一个通道一样空”。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周身一气,上下相随。
中间一竖,就是我们真正要做好太极之圆的“中轴”,是我们避免“软、塌、丢、瘪、扭、晃”之关要。其关要之点是做圆之前先要有“轴”,有此 “轴”,才有此弧此圆,无此便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规无矩,难成方圆。
中间一竖,上面是一向上的箭头,意味着我们要做到“虚领顶劲”,下面是向下的箭头,意味着我们尾闾向下松沉。上领下沉之意可使“轴”竖直起来,勿使弯曲、松懈。上箭头短,下箭头长说明我们上领三分下沉七分,老师谓之“上三下七”。
静态时(无极势),此轴与我们身体的中线(百会~尾闾的垂线)重合。动态时,此轴多为我们重心脚脚踝至百会的连线。
初始习拳,切切注意:
1、轴要竖直,做好虚灵顶劲与尾闾的松沉。
2、一动就要明了“轴”在何处,是围绕着哪根轴做的“圆”。
以上只是对中正最肤浅的认识,对学拳初始的习练者或有帮助。随着功力的增强,认识的深入,此轴或正或隅、或在实脚或在虚脚,全凭意念一动。法无定法,方为正法。圆也是如此。以上是从平面的角度来讨论“中”字。
(二)练功渐进识双环
随着我们练功的日渐进步,就应从立体的角度来看“中”字,就是说,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个“中”字。我们行拳,就不仅仅是围绕着竖轴,做平圆了,“轴”也可以不是垂直的了,“圆”也有了平圆、立圆、正方向的圆和隅方向的圆。但是亘古不变的是此圆是围绕此轴做的圆,彼圆是围绕彼轴做的圆,各有归属不得失其根本,盲目的做圆。
高层次的“乱环”,虽谓之“乱环”,但其实是横竖双环或顺或逆运动后产生的效果,而不是我们要在意识中建立这么多的环。否则不仅做不到“乱环”,反而会产生“环乱”的结果。
所以在自己的意识里,要建立立体的“中”字,也就是要着重建立两个圆即可,一个立圆,一个平圆,不要意想很多的圆。我觉得在此阶段首先能如此已经是很不错了。
我们是置身于这样的圆中来行拳的。双圆的运动,带动我们躯体、四肢做出进、退和转动。若能有此意行拳,我觉得应该将近完成“着熟”渐入“懂劲”阶段了。
双轴相交建立心中“十字”,双圆相切建立掌中“十字”。两圆或独立、或同时、或分别的顺、逆运动,形成我们行拳中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太极八法或单独或混合的劲法运行。这也是太极拳手、眼、身、步各法行动之依据。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习练者都知道,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得越彻底,太极拳的弹性内劲就产生得越快。但是,如何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掉,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往往有些练拳者不得其要领,一年、二年、三年过去了,身上的僵劲仍然没有化掉,走起拳架来浑身僵硬,不流畅。
我的体会是:(1)要明“画大圈”之理。练拳者,既要掌握好拳架的标准,更要弄清怎样达到标准。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必须要经过一个从画大圈,到画中圈,再到画小圈的过程,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无形圈。
因此,练圈者必须认认真真地走好画大圈这个环节,要用一至二年的时间认真地画好大圈。只有画好大圈,才能把身体内的重要骨环、关节画开、画活,达到身肢放长的目的,才能画好中圈。谁对这一点领会的快、掌握的早,谁就能在练拳过程中不走弯路,高人一筹。
(2)要明“用意不用力”之理。“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为主的要领,是太极拳运动的运行法则。只有运用这个方法,经过长期的柔化,才能使全身的筋、皮、肉、骨、肌腱、韧带尽可能地得到放松、松开、伸拔、拉长和舒展,由于伸筋拔骨而使内气通于经络,经肉离骨而使内气充于肌肤,骨节张开而使内气敛于骨髓,而周身形成富有弹性的掤劲,意到、气到、劲自然到。
至此,总觉得言犹未尽,因太极处处是圆,大圆、小圆,身上的圆,触点上的圆,自转、公转以及相互之间严格的运动程序和相互微妙的关系,不能一一赘述,对这方面的感悟留待以后撰文另述。
(三)圆中有方、圆不离方成懂劲
在我们追求圆而更圆的时候,我在老师身上进一步看到了“圆中有方”的威力和精妙。我想把这圆中之“方”,比喻成画龙之“睛”。可以说“圆”是太极拳之魂,此“方”便是圆中之魂。应该谓之不过。对“圆中有方”最粗浅的认知,如同我们的“中”字中的一竖,即做圆要有竖轴。继而我们可以知道“缠丝”是要围绕着一根中轴来缠。“螺旋”是围绕着一个带有方向的力(矢量)来做圆,即在做圆的同时又有向着某一方向的力。这都是圆中之“方”的表现,但也都是对“圆中有方”初级层次的理解。
在老师身上我感觉到的“圆中有方”:
其一,老师在已经将太极之圆做的极圆、极匀、极轻的基础上有一种通过触点向对方轴心的渗透力。他做的圆是逐渐向对方渗进的,一种不知不觉的被侵入感。所以,稍一沾上就感到手被吸住,撒不开手,然后完全被“拿”住。
其二,在完成“化、拿”后,老师“发”的威力。
其三,在和老师接手时,处处感觉到的是“柔顺”,这是老师的“圆”做的极好;另外,又时时感到一种压迫感,这又是圆中之“方”的表现。
这种“圆中有方”如同论述“松空”一样,我有的只是感觉,明了的只是知道这是习练太极拳的方向。
以上谈了我个人在习练太极拳中,对“松”与“中”的感悟。对于初学太极拳的同道我想还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循序渐进,不可心急求快,要知道规规矩矩的打拳才是出太极功夫的唯一途径,绝无其他“捷径”。所以要做到:
四、循之有经,进之有序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明确指出了习练太极拳的三个层次“着熟—懂劲—神明”,对于我们初级层次的太极拳习练者,主要是对“着熟”阶段的习练直至渐悟“懂劲”。所以进一步把“着熟”层次进行细分,更有帮助于初始习练者。
(一)我们为什么要盘架子?带着什么目的来盘架子?
我们在盘架子习练时其目的是建立我们意识上的“圆”。因为没有“中轴”就不能称为“圆”,所以习拳之初强调了“中”的问题,有了“中”,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圆”的不同轨道上运行,每一个意念都是在建立这样的“意识圈”。
初始时,我们没有圆的意识,要通过盘架子来逐步的建立“圆”的意识。就要求盘架子先要有较为准确的外部定型,用外形的动作来带动建立“圆”的意识,叫做“以形带意”。随着意识的建立,慢慢的就可以做到做某一个动作时,马上会想到是围绕哪根轴做的圆,这时称为“形意同步”。通过这样的盘架子,我们的功夫日深,“圆”的意识逐渐的走在了动作的前面,如同祝大彤先生在他的书中不断的说的那样:“行拳要轻扶八方线”。这时才可称为“意在形先”。
(二)“圆”意识建立的步骤
1、先建立平圆的意识。一定要知道自己做动作的“中轴”在何处围绕哪根轴做的平圆,才能把动作做圆。动作做的圆,才能保证做到不丢不顶。
2、然后建立立圆的意识。太极拳的掤、捋、按都有立圆的作用在内。例如:掤时,坐步到弓步是立圆上某点由后向下再向前再向上的滚动,所以总是尾闾先向前,而不是胸部先向前。捋时,弓步到坐步,立圆转的方向不变,所以是命门向后领尾闾再后退。体会魏树人先生说的“三关一竖”、“三关一长”的意义。
3、平圆、立圆有了以后,要体会两圆相交,体会两圆相交或顺、或逆、或独立、或共同的运动产生的效果。这时就会对“太极八法”、“乱环”有更切实、更明晰的体会。
4、再进一步,身外的大圆(意识圈)有了,进一步修炼肩、肘、手的小圆,腕、掌、指的再小圆,以及再小圆、小圆与大圆的先后,主从关系,到此时的太极拳功力与以前已不能同日而语了。这方面自己所悟甚少,假以时日,撰文另述。
(三)圆之为表,松之为本
我们建立了平圆、立圆的意识,有了两圆相交的体会。可是往往做出来的动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达不到我们设想的结果。这里的原因在哪呢?
我们思想中的意识圈已经建立了,但是我们身体的各大关节、各肌肉组织,还不能按着我们的想法同步的去做。若想身、各关节、各肌肉能随心而动,一是通过不断的盘架子,加强“圆”的意识;二是要在“松”上下功夫,细心体会身体的放松,各关节的放松,肌肉的放松。全身放松,各关节、各肌肉才能随心而运,贯串自如。在做“圆”的运动时,身体的每一关节、每块肌肉,包括我们虚拟的意识圈,要像太阳系中的各个行星一样,在各自的轨道上共同围绕着其轴心运转,一动俱动。但如果我们身体某个关节或某块肌肉没有松开,它就不会随着我们的意识运动,这样就破坏了我们的“圆”,做不到“劲整、身灵”,达不到意想中的效果。
所以说,太极拳功夫“松”为根本,谁松的好,谁的圆就能做的更圆;谁松的好,谁的圆就能做的更大;谁松的好,谁的圆就能做的无形无像;谁松的好,谁的劲就整,谁的太极功夫就高。
2014年“十一”期间,和师兄们一起到泉州与同道共同研讨太极拳,期间感悟很多。回来以后就想写一些东西,也正好自己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回顾。所以,在此总结了一下自己习练传统太极拳以来的感悟、体会,因个人水平所限,谬误之处难免,欢迎同道指正、交流。如能对后学之士有一二帮助,正是吾之所愿也。
2011年“五一”在泉州参加练腰面授培训
2012年“五一”在杭州参加练气培训
2013年国庆在泉州参加练意培训
2014年国庆在惠安参加练神培训
2015年国庆在惠安参加练“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