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全国法治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范文]
代委“2010”56 号
中共广安市广安区代市镇委员会 广安市广安区代市镇人民政府
关于在“创建全国法治区”活动中推进我镇法
治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村(居)党支部、镇属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全国法治区”活动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就在‚创建全国法治区‛活动中推进我镇法治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全国法治区”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创建全国法治区”活动,是推进基层单位法治建设的有效载体,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步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提高我镇法治化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村(居)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建全国法治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开展创建全国法治区活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打造精品宜居花桥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原则。开展创建全国法治区活动我镇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科学发展,服务改革开放,服务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突出重点,划分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创建活动。
(三)工作目标
争取到2012年底,实现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
政、司法公平正义、民主政治完善、法律服务质优、法律保障有力、监督体系健全、社区全面实现法治化管理。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主要任务:
着力加强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强化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坚持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依法保障和促进各单位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推进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依法治理;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模范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带头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主要措施:
(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1.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一是加强监督体系建设,综合运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及党内监督等各种监督手段,强化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二是强化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保证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贯彻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三是切实保障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权,健全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公民旁听制度,拓宽人民群众知情渠道。
2.推进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凡重大问题包括涉及全局的问题、重大政策问题和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都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认真听取和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完善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建立重大决策事前法律咨询制度,以及涉及人民群众利益和重大事项的决策事先向社会公开、听证制度,使决策更好地体现群众意愿。
3.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规范、推广群众法治实践活动,稳步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完善以村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二)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重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制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特别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坚持法制统一,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建章立制,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法律法规正确实施。各单
位要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从机制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要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根据法定权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
(三)深化平安花桥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1.建立健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协调、‘大调解’中心具体运作、司法所业务指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提高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2.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重点打击有组织的犯罪、涉黑涉恶犯罪、杀人、爆炸、绑架、投放危险物质等暴力恐怖犯罪以及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的排查整治工作机制。
3.进一步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推动法律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服
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加强法律服务行业自律机制;依法规范法律服务行为,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促进法律服务业健康发展。
4.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各单位要深入开展平安村、星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和‚依法办事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全面夯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学校及其周边治安整治等综治基础工作。
(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1.认真实施我镇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广大公民法律素质,树立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基本观念,使依法维权、依法办事的观念深入人心。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争创全区‚五五‛普法工作模范镇。
2.突出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提高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要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学校法制教育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继续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和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落实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实现学校法制教育制度;要把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事务管理,了解和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途径和法律常识。
3.创新形式,着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深化宪法的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权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各级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素质和本领;以法律‚六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为抓手,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坚持开展‚12〃4‛法制宣传日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加强干部法制警示教育基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农民工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农村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六)依法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市场法治环境。
1.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紧紧抓住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
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突出问题,作为治理整顿的重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依法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
2.健全和完善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努力实现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理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化解各类因经济发展产生的矛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为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镇上成立了创建全国法治区领导小组 组 长:曾 军(镇长)副组长:丁玉林(政法副书记)
唐国福(政法副书记)唐廷荣(人大主席)熊树林(副镇长)
刘 莉(大调解中心副主任)
成 员:阳天平(办公室主任)
张春林(财政所所长)
张长安(综治办主任)
贺元萍(群工办主任)
陈加林(城镇办主任)
章 勇(国土所所长)
罗利平(派出所副所长)
蒋方全(司法所所长)
杨光飞(安办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综治办,由刘莉兼任办公室主任,张长安兼任副主任。陈洪志、周广渠、林勇为成员。负责日常工作。由财政所预算经费,保障所需。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要抓住当前法治区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创建工作的切入点,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与要求,在创建工作的每个阶段,切实解决一些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建工作带来的实效。要加强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不断开拓创新。要注重培养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三)加强督促检查,落实工作责任。镇创建领导小组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考核工作,对在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得力的单位,要及时给予督导,限时加以改进。
2010年4月22日
主题词:创建 全国 法治区 实施意见 抄送: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委政法委、区法建办、区司法局
代市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 2010年4月22日日 印
第二篇:关于开展法治三台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乐委发„2009‟ 号
中共乐安镇委员会 乐安镇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法治三台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各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场镇机关,企事业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依法行政,促进镇、村各项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加快推进法治乐安建设进程,根据县委办发„2009‟第139号《关于开展法治三台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目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平安乐安,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坚持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方面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4、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循序渐进的推进。
三、创建目标
开展法治镇,法治村创建活动是开展创建法治三台的一项基础工作,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跟农村工作的实际。各村﹝居﹞委会要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
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普法效果,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任务
1、推进党委政府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委政府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
2、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政务公开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
3、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突出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广泛宣传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健康理念,重点加强基层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拓宽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4、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方式方法
开展法治镇法治村创建活动是“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一项基本工作,是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我镇各项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事业企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法治镇,法治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并结合各村实际,提出实施意见,并制定具体措施,抓好落实。
六、工作要求
1、要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事企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加强对创建活动的领导,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2、要积极稳妥推进。各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事企业单位要认真总结长期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制定创建活动的各项措施。
3、要加强舆论宣传,各村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一切宣传方式,吸引更多的群众自觉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00九年十二月十日
主题词:法治三台 创建活动 实施意见 抄 送:县委办 县司法局 县法制办
第三篇:关于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模版]
关于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促进法治XX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效提升全区法治化管理水平,根据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创建活动的意见》和《XX市关于开展法治区县创建活动的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区实际,现就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的意义
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全区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经,是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保障,是强化普法社会效果、创新发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推进此项工作深入开展。
二、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围绕建设经济发展强劲、创新创意活跃、绿色生态文明、现代和谐宜居的首都新城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要求,始终遵循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大力推进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为XX实现建设世界城市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法制保障。
工作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保障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循序渐进地推进创建活动。
总体目标:通过深入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增强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能力,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三、主要任务
法治XX创建活动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和社会性工程。此 项工作要以党委依法执政为核心,政府依法行政为重点,基层依法治理为基础,法制宣传教育为导向,抓好以下工作任务:
推进区委依法执政能力建设
完善区委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积极开展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支持和保障区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及人民团体依法履行职责。
建设法治政府
加强依法执政学习培训和宣传教育,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
坚持公正司法
全面推进司法公开,进一步完善警务公开、检务公开、审判公开制度,以司法公开改进司法公正廉洁;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强化司法惩治犯罪和维护稳定职能,完善司法为民长效机制和司法救济制度,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司法公信力,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树立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经济法治建设
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健全公平有序的竞争交易规则,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提高物权保护水平,完善投资保护措施;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鼓励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经济法治环境。
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现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程序,保障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加强社会法治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原则,依法有序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深化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设,注重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社会关系,建立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拓宽调解领域,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完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与服 务;深化领导干部接访工作,化解信访积案,化解社会矛盾。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运用法治手段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发展创新,弘扬“XX精神”,培育文明社会风尚;积极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健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法治文化传播力度,推动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坚持将法治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廉政文化、行业文化、旅游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环境文化等有机结合,与各种主题教育相结合,培养广大市民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促进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创新
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的促进、引领、服务功能,广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着力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和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建立健全法制宣传信息分析、反馈机制,建立枢纽型集中宣传教育平台,拓宽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
完善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提高法律援助制度的公众知晓率;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强法律服务行业自律组织建设,促进法律服务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法治监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者间的互相制约和协调,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强化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力度,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党内监督和司法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各种监督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
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充分发挥法律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规范作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服务功能区建设,为优化区域功能配置、空间布局形态提供法律保障。提升城市法治化管理水平,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交通拥堵、垃圾治理等困扰人们生活的突出问题,增强公众资源环境意识,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环境监管,努力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
四、方法步骤
法治XX创建活动按照“启动部署阶段”、“基础建设阶段”、“具体实施阶段”、“总结评估阶段“四个步骤进行。
启动部署阶段
制定下发《》及相关配套文件,召开全区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动员部署会;各部门、各单位和各街道进行具体部署安排,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工作重点,落实责任分工,并依据职能任务和责任分工,分别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办事机构和人员。
基础建设阶段
各部门、各单位和各街道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把法治XX创建活动的任务安排部署落实到基层;开展基层依法治理活动,确保基层和谐稳定;在全区开展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推动基层争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加强基础规范工作,各街道指导所辖社区统一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规范档案,推动民主管理,做到看有样板、听有内容、查有资料。
具体实施阶段
开展法治街道创建活动,提升街道法治化建设水平,规范各项行政行为,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开展法治机关、法治单位创建和行业依法治理活动,探索法治企业的创建模式,把各行业的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搭建法治建设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法治实践活动,加强法治阵地、载体建设,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
总结评估阶段
对法治XX创建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梳理经验,肯定成绩,树立典型,发现问题,查找差距,改进工作;对各单位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情况进行考核,适时召开总结评比表彰会,对优秀单位和人员予以表彰。
XX年以后,提出全面深入推进法治XX建设意见。通过建立健全各种长效机制,将创建成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法治XX建设工作全面铺开。
五、工作措施和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区委领导下的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部门、各单位、各街道整体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创建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创建活动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与“平安XX”建设相结合,与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相结合,与各部门相关工作相结合。
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
要抓住我区当前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切实解决民主法治领域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 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XX创建活动的成效。要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区域特色,不断开拓创新,注重培养典型,总结推广经验,推进法治XX创建活动健康开展。
注重检查考核,建立激励机制
法治XX创建活动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切实促进创建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将法治XX创建活动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综合目标考核,纳入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各街道绩效考核。法治XX创建活动的办事机构要研究探索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定期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和导向作用,向社会广泛宣传法治XX创建活动的意义、任务、工作重点和典型经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吸引群众自觉参与各项活动,努力扩大法治XX创建活动的群众基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四篇: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意见
千发[2006]10号
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
活动的实施意见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属各单位: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落实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十届五次全委会关于完善村民自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的总体要求,推进我乡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化建设的进程,努力提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现提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效措施。在我乡农村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对于调动农村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对于深入推进“平安千善”“平安广昌”建设,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村,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为我乡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要求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必须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求,结合我乡农村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工作目标,达到:
(一)组织健全。村民委员会及下属委员会、村民小组组织网络健全,并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选举规范。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都能依法选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群众对选举结果满意。
(三)民主决策。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村民讨论决定,无压制、破坏民主、侵犯民主权利的行为发生。
(四)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等各项管理制度,村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村委会公章、财务帐目、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五)民主监督。村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监督,定期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村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六)法制教育。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农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村干部遵纪守法,依法按章办事。
(七)社会稳定。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村”活动。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农村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无重大刑事案件和责任事故发生,无群众信访集访。
(八)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农村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实施步骤
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先行试点。今年上半年,按要求制定出工作计划,选择2个村作为试点。通过抓试点,探索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为创建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今年下半年,在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全面实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第三阶段:分级命名。采取由市、县两级命名的办法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2006年上报审批3个左右的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在此基础上,上报审批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07年80%左右的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并上报审批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到“五五”普法结束时,全乡100%的村跨入“民主法治示范村”行列。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乡成立“民主 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指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司法所、民政所的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在依法治乡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各乡镇应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明确分管领导,明确工作部门。积极搞好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并认真调查研究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创建活动的形式、途径和经验,切实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00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民主法治示范村 实施意见 中共千善乡委员会办公室 2006年4月27日印发
共印20份
第五篇:关于创建“全国法治市区创建活动”的工作实施意见
中共广安市广安区小井乡委员会 广安市广安区小井乡人民政府 关于创建“全国法治区创建活动”的
工作实施意见
各村,各乡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我乡各项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法治广安建设,为争创“全国法治市区创建活动”作出努力,根据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法治区创建活动的意见》精神和省、市、区部署要求,特制定我乡创建“全国法治区创建活动”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巩固和深化区域法治建设,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构建“平安小井”努力实现我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新跨越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4、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循序渐进地推进。
三、创建目标
争创“全国法治市区创建活动”是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持续的过程,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法治建设效果,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效提升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全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任务
1、推进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委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推进规章制度建设。结合实际,以保障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配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方性规章和制度,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纳入法治轨道。
3、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行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对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及考试考核,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公务员考核和任用的重要内容。
4、推进公正司法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区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有效规范司法行为,依法及时纠正司法过错行为;健全维护司法公正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推进经济法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加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提高物权保护水平,完善投资保护措施;健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劳动用工、税费收缴等监管体制,促进各类企业依法经营;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落实。
6、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村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7、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突出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广泛宣传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各级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素质和本领;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的深入开展;拓宽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8、推进法律服务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推动法律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加强法律服务行业自律组织建设,促进法律服务健康发展。
9、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体制和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0、推进法治监督工作。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化人大监督力度,确保乡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加强监督,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各种监督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
五、工作要求
1、坚持党委统揽,合力推进。争创“全国法治市区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部门各司其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各村、企事业单位、乡属部门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把创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解决创建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工作。
2、坚持解放思想,树立标杆。法治建设要与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同步,树立更高的目标,不断实现新的跨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提升创建任务、标准,使法治建设工作始终保持在省、市、区领先,力争在全国争先。要总结长期开展法治建设工作的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本单位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妥推进。
3、坚持科学发展,创新驱动。要把全省、乃至全国的法治建设先进市区作为参照系,坚持科学发展,走创新驱动之路。要把创新作为创建活动的核心驱动力,依靠法治理念、法治实践创新,推动法治建设工作。要继续深化 “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公正司法示范单位”、“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创建形式,促进法治建设工作。
4、坚持舆论导向,营造氛围。乡宣传办、村要切实加强对创建“全国法治市区创建活动”活动的宣传报道,将其列入宣传计划,精心筹划、周密部署、全乡联动、确保落实,形成持久浓厚舆论氛围。要大力宣传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和重要意义,紧密联系各地各部门工作实际,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吸引更多的群众自觉投入到创建活动中来,努力扩大创建活动的群众基础,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氛围。
中共广安市广安区小井乡委员会 广安市广安区小井乡人民政府
2011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