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软材料造型上
软材料成型
课程信息:
主讲教师介绍:
施慧,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系,1986年始师从世界著名壁挂艺术家MARYN VARBANOV马林·瓦尔班诺夫(万曼)先生从事现代纤维艺术创作。多年来坚持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作品形态由墙面走向空间。1987年作品《寿》(合 作)参加第十三届瑞士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实现了中国现代壁挂艺术走向世界的零的突破。90年代后作品以棉、麻、宣纸、纸浆等纤维材料为特征,在当代艺术 的层面上体现出东方精神的底蕴,作品频繁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引起广泛关注,2007年荣获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奖。著有《现代壁挂设计》、《公共艺术设 计》、《来自校园的公共艺术报告》及多篇相关论文,2001年出版个人专集《素朴之诗——施慧作品》。
教学目的与要求:
软材料成型课程是一门实验室的技术性课程,其目的在于给同学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运用各种软质的材料来进行加工制作,在老师和教辅人员的指导下,逐步掌握软材料成型的基本手法。
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线成型:
1、自然线型
2、编织(盘绕、钩棒针、经纬线编织)
二、面成型:
1、自然型
2、包裹、捆扎、填充
3、缝纫、拼贴、粘裱
三、无形软材料成型
重点:注重软材料的特性和特质,在塑型的练习过程中体验软材料成型的自身语言以及独特的成型手段。
示范作品及参考书目:
示范图片30幅
参考书目:
《MACRAME》 ISBON 0-307-42005-1
《TEXTILGESTALTUNG》
《WEAVING OFF-LOOM》
《MARYN VARBANOV》 ISBN 7-81019-879-3
《设计家-现代壁挂设计》 ISBN 7-5340-0657-0
作业要求:
1、线成型和面成型各类手法练习若干。
2、完成线成型实验小品1-2件。
3、完成面成型实验小品1-2件。
网络课堂:
软材料成型
一、软材料的界定
要给软材料下一个界定是很难的。尤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造世界的产物所具有的双重性以及更新换代的日新月异,使得物质材料世界永远处在一种生发的 动态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讨论所谓的软材料的界定会有许多模棱两可的尴尬。因此,让我们将目光收回,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常态中来,从我们身边随手可得 的材料入手,并从造型元素的角度,将它们大致作一个分类。
1、线性的软材料
——棉线、丝线、毛线、麻线、棕线,植物类的茎脉、枝叶,人造纤维的各类软性线质(人造丝、尼龙线、等),松紧带、橡皮筋、电线、塑料线、塑料管、胶皮管等等。
2、面成型软材料
——棉布、丝绸、麻布、毛毡、毛毯、棕片、各类化纤布料、棉
料、塑料薄膜等。
3、无形软材料
——天然材质:棉花、羊毛、——人造材质:海绵、人造棉絮、等等。
4、现成品
——衣物、帽子、手套、鞋袜、玩偶、包、伞等。
二、软材料成型
1、线成型
(1)、自然线型
要了解线的自然形态,首先须明确线的基本概念。所谓“线”,在字典中解释为“用丝、绵、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而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这里面,“细长 而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是线的一个主要概念,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线性材料性能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线的“垂”性。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它 是在地球万有引力之下形成的一种垂落的状态,而从造型的角度来说,这种自然垂落的自然线型也是我们在线性的造型艺术手段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它所构成的线性 的自然态,往往形成线性艺术造型中最纯粹的语言。
图1
自然态线性的造型通常需借助于外加的支架或某一个支点才能成立。自垂的体态和线性的序列呈现出简洁而富于韵律的造型。(图1)
以一点为中心,放射状地展开,其收放和延绵的个性被充分地传达(图2)。
线性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通透性。遮非遮,掩非掩,从而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视幻觉和视错觉。越是密集的线条,或越是多层的叠加,其效果便越是迷幻、越是强烈(图3)。
(2)、编织
编织是线成型最通常的手段,织毛衣、织手套、织围巾,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除了这些日常衣着的作用之外,编织的样式却是千奇百种的。
编织在欧洲、在东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故乡应该说在中国和埃及。中国和埃及的编织工艺起源甚早,埃及人利用亚麻纤维至今已有9000年的历史,中国 人利用亚麻纤维也有7000年的历史。据考古发现,生活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编的苇草织物,所采用的二经二纬的编织法,与今天所用的苇席几乎无别(图 4)。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编织始终作为一种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物质种类而相伴着的。
在编织的概念中,我们将其归纳为三个类型的手法来分别叙述:A、盘绕、B、钩、棒针、C、经纬线编织。
A、盘绕(包括结艺)
a、盘绕
盘绕的概念即是以一根绳线进行盘绕而成型。这种手法实际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遮阳的草帽、冬天用来保暖的草饭窝都是用盘绕的手法形成的。在今 天的生活中,由于物质条件的丰富,人们在满足于实用的功能之外,也注重到物品的美观,(图5)因此有许多物品兼具着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也有的从实用的物品完全转化成为一种装饰品。而盘绕绳线的自身处理也是其重要的一环,绳线的形状可 圆、可扁、可方,表面也可以用其它材料进行装饰(图5)。
盘绕的特点在于其成型的外表没有交叉的线,这是它的最主要的视觉特征。其交叉的线条或隐藏或被其它的粘合剂所替代。盘绕的表面结构纹路清晰,呈现出一种秩序的韵律(图6)。
b、“结”艺
中国的结艺是从服装的纽扣结和吉祥结演化而来的。真正流传为一种民间的艺术,应该是在清代。人们将传统的象征着智慧的“实用结”加以美化,创造出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装饰结”(图7、8)。
中国的结艺一直是作为一种工艺美术范畴的民间艺术在广为流传,结艺在民间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其编织的手法非常自由,不需要借助于任何工具,其 形态的变化又丰富多样,且兼具着审美和实用的双重功能。
结艺的基本技法是“结绳”。在一定程式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形态,加上个人的喜好,用绳线打出各种各样的结扣,并将其串联起来。在民间人们喜用这种手法编结成一些象征吉祥的小饰品,如长生果、招财进宝的猪宝宝等(图9)
B、钩、棒针
钩花边和织棒针毛衣几乎成了一种女红手工活的概念。凡是妇女,似乎都必须学会。就像一个家庭主妇必须会烧饭一样,而且这种同一性几乎是世界性的。正是 它的这种广泛性,使得许多的女性艺术家非常得心应手地利用这种特性来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手段。
图9
钩、棒针有大小粗细之分,编织的线料也依据不同粗细的工具来选择。由于工具和材料的不同,使得钩、织出的网眼粗细和密度都不尽相同(图10-15)。
由于粗细和密度的这种变化,使得钩棒针的可塑性非常大,密度高的织作可以形成较厚实的形体,密度稀疏的织作则形成较柔软而通透的网状织物。
钩、棒针的特点还在于她的网状结构以及它的伸缩性,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艺术家黛博拉·拉普波特(Knitted Environment)就用这样的手法制作了一件网衣,做了一个行为艺术的表演九十年代,又有一位年轻的日本女艺术家将一大堆用钩针钩制的日常生活中随 手可得的小网球扔掷一地,演示了一出最波普化的作品(16)。
图16
先以棒针编织成片状,然后进行伸拉造型,东欧和美国的许多艺术家都非常青睐于这种表现手法。以编织毛衣为起点,引伸到巨幅尺度的编织作品,艺术家将这 样一种最传统原始的织作手法转化到了现代艺术的创作之中(图17)。
C、经纬线编织
在浙江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遗址中都出土了纺轮,这意味着有了纺纱工具之后,编织的原材料渐渐变得细洁和柔软起来(图18)。于是,我们的祖先发展出了用 经纬线的形式来进行编织的技术。经:织物的纵线,纬:织物的横线。将纵向的经线固定,横向织入纬线。最初的经纬线编织是以“手经指挂”的原始方法来进行 的。它是将经线的一头依次一根根结在同一根木棍上,另一头也依次结在另一根木棍上并系在腰间;把被两根木棍固定了的纱线绷紧,就可以像编席子一样有条不紊 地进行编结了。
缂丝织法可以追溯到汉代,在新疆汉代古楼兰遗址中出土的“奔马”,就是用这种织法织成的,但它是毛织品。我国在吐鲁番的唐墓中发现了几何形的缂丝带,表明缂丝最晚起源于唐代,也就是公元7世纪中叶,这是指有出土为证的,而据史料记载还可推前。
缂丝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是缂丝工艺的黄金时代,当时的缂丝工艺已相当繁盛,编织技艺也非常精巧,其色线的配置和经纬度的细密程度都达到了非常精湛的 地步。缂丝最初作为实用品出现,做在龙袍凤衣上,为皇室和贵族所用。至南宋始,缂丝逐渐转为欣赏品,将当时的名人书画复制成缂丝作品,非常逼真。南宋时的 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缂丝工艺最为兴盛,制作的内容多以艺术欣赏品为主(图26)。
图26
从经纬线的编织结构引伸出来的壁挂(壁毯)艺术是工艺美术的一个门类。我国的壁毯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地就善于用羊毛编织壁毯,壁毯的编织手法可以说是与缂丝一脉相承的,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在新疆出土的汉代毛织品,就是以缂丝的工艺织成的。
欧洲的编织艺术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英文中传统的欧洲编织艺术是以TAPESTRY为概念的,翻成中文被译为壁挂,意指以挂毯的形式来展示的织物艺术品。
欧洲在中世纪时代(指拜占庭以后至文艺复兴前的这段时期)是壁挂艺术的兴盛期,其织制技巧基本上与缂丝相同,但在材料使用上有所区别。一般以柔韧的棉 线为经线,柔软的羊毛为纬线,这是由于不同地域的不同自然资源而决定的。壁挂的尺度一般都很大,可覆盖整个墙面。壁挂的内容多是以编织来表现历史故事和神 话传说(图27)。直到现在,装饰性的壁挂仍然是一种需求。但同时,这种经纬线的编织技巧,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已被艺术家们革命性地运用到了现代 艺术的创作之中。
图27 经纬线的编织是在织机上完成的,编织艺术现代化进程的第一个标志就是艺术家自己面对织机,面对材料,按照自己的设计亲自编织作品(图28)。它完全打破了 传统工艺流程中由“画”到“织品”的复制、转译的观念,而让材料在织机上直接与艺术家对话,使艺术家的视线由“画”转向织品本身,转向维系结构、材料质 感、肌理表现、光线配置、进而扩展到悬挂方式、立体结构等等。织机上所有的变幻、软材料在维系结构中特有的温情,牵动着艺术家的感受力和创造力,艺术家在 整个编织过程中都像一个手持画笔的“自由人”,这一自由的获得,使编织艺术从传统的概念中挣脱出来,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纤维艺术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运动中 的旗帜性人物是波兰纤维艺术家玛格达莲娜·阿巴康诺维兹(MAGDA LENABAKANOWICZ)。
在六、七十年代的这场编织艺术的革命中,汇集了一批世界优秀的纤维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从墙面走向空间,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材料的意义走向观念的转译,演变成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纤维艺术和软雕塑。
第二篇:浅析动漫造型在软陶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在现代化的陶艺艺术领域中,软陶作为一种可塑性强、颜色丰富、塑造简单等特性的材料,从进入中国起就慢慢被应用于各种泥塑、珠宝、工艺品等生活及艺术领域。软陶虽然和橡皮泥的一些特性类似,但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材质,软陶可塑性强、色泽真实,方便存放;但橡皮泥颜色明度较暗,偏软,韧性不如橡皮泥,较难定型和存放。众所周知,艺术形式日趋多变,艺术领域内部之间相互转换探索,衍生出各种新的艺术门类。软陶这一材质被应用于动漫造型在不断发展中的艺术门类中出现实属必然,动漫在中国发展已有一段时间,发展速度也是一日千里,当今流行的一些动漫元素不断出入在人们的视野,对推进艺术发展和趣味化生活产生了一定的推动力。早期的陶艺类教学课程及讲授方式易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费时和创意能力不足等弊端,将动漫造型融入软陶的课堂教学加之软陶快速成型的优点,为艺术教学提供了便捷性、创造性和可实践性。
关键词:软陶设计、动漫造型、艺术教学
一、软陶设计概述
软陶设计在进入中国初期只是作为类似“橡皮泥”的存在,后期此种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的粘土慢慢被应用于各种礼品定制、珠宝、人物泥塑、各种工艺品中,软陶进入艺术领域早在90年代末就开始了,软陶从欧洲进入中国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有一些学校开始使用这种材料作为学生手工和美教方面的新尝试。经过这么多年推广及发展,软陶的这种可塑性,证明了它是一种非常适合表现千变万化的设计与装饰效果的材料,软陶其实是一种主要含pvc成份的合成材料,和传统的橡皮泥,陶泥相比,具有更丰富的色彩,更好的可塑性,更多的表现形式,制作过程中耗时少,成型快,作品成功率高且易保存的优点。这种材料初期手感象较硬的橡皮泥,但通过搓揉会慢慢变软,再结合擀、压、拼、塑、贴等各种技法,可以实现多种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及立体造型的实现,能够清晰地表达作者的创作想法和加深其艺术表现力。
现今的艺术形式日渐的多元化,艺术各领域之间不断探索创新。加之艺术教学一直在推行创新与实践,软陶设计作为新兴艺术教育之一,自然也需要新的变化。早期在软陶设计教学中以教师、以制作、以技法为中心,培养模式容易造成在软陶设计教学中创意不足等现象。现今的艺术课堂教学大力提倡激发兴趣,唯有多形式化的兴趣使然,才能让学生培养创造性,让教学生动。作为艺术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简单的粘土工艺材料通过何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将趣味性的时尚动漫造型融入软陶设计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动手学习的兴趣是本文的探讨点。
二、软陶设计在动漫造型中的应用
1、动漫造型的特点及软陶设计的优势
在当前多次元的审美趣味影响下,动漫造型以其萌化、抽象化、夸张化、趣味化等特点已在各个领域的设计中悄然兴起。动漫周边产品面向的群体多数为儿童、少年、青年,这些对着动漫造型和卡通形象及其热爱的年轻一族受到了现代动漫的深深影响。现代艺术家用新的设计理念,借助软陶的特性,造就了各种性格鲜明、色彩明快的动漫形象,以其超生活化的艺术,在软陶领域备受青睐,软陶材料在制作完成后没有水分挥发、不会变质、不易受外界腐蚀,即便是未完成的软陶,只需包裹好不曝晒,依然可以下次继续加工,十分方便加工或留存。从原始陶器制作的发展到现代的软陶设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并体现为不同的设计形态和具体方式。而动漫结合软陶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和精神方面的愉悦。动漫造型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设计当中,并且广受欢迎。
2、动漫造型软陶设计结合教学
软陶设计在动漫造型在软陶设计的教学中,一个软陶作品通过动漫造型的情感传递,已经升级到调整学习状态的一种方式。一个可爱的动漫造型能够迅速缩短学生与课堂或者软陶材料之间的陌生感,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软陶设计中的动漫造型是一种写实表现、夸张变形、拟人物化的造型艺术形式,其目的是要赋予每一个角色造型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与生命力。动漫风格的软陶造型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造型简洁概括;造型轮廓几何形体明确;线条流畅、形体变形夸张幅度大;色彩唯美、风格化突出,在软陶设计中,动漫造型的特征可表现在产品以及观念中,加之软陶的颜色比橡皮泥更加丰富多彩,最基本的72种标准颜色可以满足动漫造型的绝大部分需求,各种颜色根据色彩的原理可以衍生出更多颜色种类,从而会出现各种不同颜色效果。
3、动漫造型软陶设计材料准备及教学过程
在软陶课堂教学制作过程中,需要准备的材料相比专业制作而言较为简单,除了工作台和主材料软陶之外,还需准备美工道具、刀片,用来分离切割软陶,还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对软陶进行细致的刻画和塑造肌理;擀棒是类似于擀面家用的木棒或者金属棒,此工具是在准备工作时用来揉匀未成熟的软陶主材质;钳子、尺、牙签、万能胶等辅助工具也要准备,目的是用于对软陶进行塑造、测量比例、钻孔、粘和制作;珍珠粉是一种制作质感必备的材料,主要用于软陶烧烤成型前涂于表面,使得质感光鲜亮丽;漆,在完成烤制的软陶成品后,要在表面喷上一层类似防护膜的漆表,这样便于存放;干湿打磨轮,主要用于打磨软陶作品,提升作品的精致度,在软陶结合动漫造型的课堂教学中,还要适当准备一些零散物件,如弹珠、发卡、耳钉、各种质感的卡托、圈圈等,可以更加完美逼真的塑造软陶造型。
第三篇:造型合同范本
合作协议
甲方: 北京天浩盛世娱乐文化有限公司 地址: 电话: 邮箱:
乙方: 地址: 电话: 邮箱: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现就甲方邀请乙方造型师(证件号码)为甲方制作的【2015宣传照】担任造型总监等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 合作内容
1、宣传照拍摄时间:年月日
2、经双方协商,由乙方为【2015宣传照】提供甲方艺人整体形象咨询服务并提供套整体造型。第二条. 甲方义务
1、甲方负责此次宣传照拍摄的现场整体安排。
2、甲方负责提供乙方人员当天的休息室。
3、甲方负责支付此次宣传照拍摄艺人造型服务费用给乙方。
4、甲方有权对乙方提供的艺人整体造型等工作提出创意性要求或其他建议,甲方对造型设计方案享有最终决定权。第三条. 乙方义务
1、乙方按照本协议提供艺人整体造型设计方案。
2、乙方负责宣传照拍摄期间整体造型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服装、配饰、鞋履等;
3、乙方保证年月日前准备好宣传照拍摄套整体造型,供甲方艺人到约定处试装。
4、乙方组织的工作人员薪酬及服装制作费、修改费由乙方负责发放,甲方支付给乙方的款项已包含上述费用,不再另行支付。乙方组织的人员也不得直接向甲方要求任何费用,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和后果由乙方承担。
5、甲方提供之艺人照片,乙方仅可用于造型宣传或服装品牌宣传推广等用途,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第四条. 费用及付款方式
1、乙方提供本合同约定的造型制作报酬为共计人民币元整[ RMB 元(含税)]
2、甲方于宣传照拍摄结束后10工作日内支付于乙方指定账户。乙方指定账户: 开户名称: 开 户 行: 账 号:
乙方保证上述收款账户信息准确无误,如因收款账户信息错误或账户信息变更未以书面形式正式通知甲方,则由此产生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汇款错误的损失,手续费损失等)由乙方承担。
3、乙方应在甲方付款前开具制作费普通发票。
第五条.
违约责任
1由于乙方及乙方组织的人员原因不能及时到拍摄现场提供造型服务,乙方按合约金额双倍赔偿给甲方。
2、由于非乙方及乙方人员的其他任何原因,导致拍摄无法完成,甲方仍需付乙方基于本合同的全部服务费。第六条. 协议的保密性
除非经甲、乙双方事先书面同意,否则双方在任何时候,不论是在本协议到期终止之前还是之后都不会将本协议涉及的合约内容透露任何第三方。甲方未对本协议之宣传照相关内容公开发布前,乙方及乙方组织人员不得将宣传照相关内容泄露。第七条.其他
1、本协议为甲方与乙方签订合作协议,不与乙方或乙方人员形成劳动关系。
2、本协议之形成、效力、解释、签署、修改及终止均受中国大陆法律管辖。双方在处理争议期间,除正在处理的争议事项外,应继续履行合同的其它方面的条款。因本合同引起的一切争议,甲乙双方应协商解决,否则提交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3、本协议一式两份, 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协议附件内容作为本协议的一部分,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北京天浩盛世娱乐文化有限公司 乙方:
(盖 章)(签字/手印)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
签署日期: 年 月 日签署日期: 年 月 日
第四篇:造型材料
一、原砂
1、原砂的含泥量
泥
分——是指原砂中直径小于20μm的颗粒。含泥量——指原砂中泥分所占的质量分数。
原砂含泥量过高,会发生下列情形:▲ 降低型芯砂的透气性▲增大型芯砂的含水量▲ 增加型芯砂的脆性 ▲增加有机粘结剂的加入量
粘土砂用原砂的含泥量应≤2%;
有机粘结剂类型芯砂用原砂的含泥量应≤0.3%
2、原砂的颗粒组成(粒度)
颗粒组成——是指原砂颗粒尺寸大小和颗粒大小的分布情况。
通常采用筛分法来确定原砂颗粒大小。
筛分使用铸造标准试验筛。
采用三筛分布确定砂粒大小的分布状态。粒度的表示方法:符号法、累积曲线法、平均细度法、平均尺寸。3、原砂的粒形系数
原砂的颗粒形状可用粒形系数来定量地表示。
角形系数E=实际比表面积理论比表面积 国家标准《铸造用硅砂》(GB9442-88)按角形系数将原砂粒形分类 尖角形
E>1.6;多角形
E>1.3~1.6;
圆
形
E≥1.0~1.3;4、原砂的耐火度与烧结点
原砂耐火度:是指材料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能力。原砂的耐火度主要取决于原砂的矿物成分和颗粒度。
一般认为,原砂中,石英含量越高、颗粒越粗大、杂质含量越低,耐火度则越高。原砂烧结点:原砂颗粒表面或砂粒间的混杂物开始熔化,冷却后,砂粒之间相互粘连且不分开的温度。
烧结点是原砂各种组合成分耐火性能综合反映。
原砂烧结点比耐火度要低。
通常在砂型铸造中,烧结点能间接反映出原砂SiO2含量,是原砂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烧结点:>1350℃;> 1250℃ ;>1150℃
SiO2含量:> 94% ; >
90%;
> 87% 铸造用非石英质原砂主要有:镁砂 橄榄石砂
锆砂 铬铁矿砂等 铸造用粘土
1、粘土的概念
粘土是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后,分解和沉积而成的由细小结晶质粘土矿物组成的土状材料
2、粘土的作用
铸造用粘土主要是用来做粘土砂的粘结剂
3、粘土按晶体结构分类
高岭石组——包括高岭石、珍珠陶土、地开石等 伊利石组——包括伊利石、海绿石等
蒙脱石组——包括蒙脱石、贝得石、绿脱石等 常用铸造粘土有高岭石组和蒙脱石组
4、粘土矿物晶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粘土矿物的晶格中都包含着两种基本结构单位: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
5、粘土中的水分
粘土在润湿状态下通常有三种水分存在:
① 吸附水—这种水分在105℃温度下即能去除。
② 层间水—粘土单位晶层间定向排列的极性水和阳离子吸附的阳离子水化膜。③ 结构水(晶格水):——直接参与构成粘土矿物晶格的OH水;层间水和结构水必须加热到更高温度才能去除;粘土晶层表面的吸附水,其密度和粘滞度较大。在阳离子的周围也能吸附一层定向排列的水分子,形成水化阳离子。
6、粘土的粘结机理
带负电荷的粘土颗粒将极性水分子吸附在自己的周围,形成胶团的水化膜,依靠粘土颗粒间的公共水化膜,通过其中的水化阳离子起“桥”的作用,使粘土颗粒相互连结起来。
7、粘土颗粒与砂粒之间的粘结机理
砂粒因破碎而带微量负电荷,也能吸附极性水分子在其周围作定向排列。依靠粘土颗粒与砂粒之间的公共水化膜,通过水化阳离子的“桥”作用,使粘土砂获得湿强度。
粘土的干态粘结机理:
▲
烘干过程中粘土逐步失水,使砂粒和粘土颗粒之间相互靠近,紧密接触而产生附着作用。
▲继续失去水分,使水化膜进一步变薄,粘土和砂粒之间通过“强大”的附着力紧紧拉在
8、铸造用粘土分类:
铸造用粘土根据矿物种类及性能分膨润土和普通粘土2类或膨润土,耐火粘土和硅镁铝土3类
膨润土又分为: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分别用符号“PNa ”和“PCa”表示。9 粘土负电性及带负电的原因
粘土颗粒表面一般带有负电荷,其原因有二:一是破键,二是离子置换
⑴
破键:粘土片状结晶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边缘处的Al-O、Si-O离子键断裂形成不饱和键。
⑵
晶体内部离子置换:粘土在成矿过程中,单位晶层内硅氧四面体中的Si4+被Al3+所置换,铝氧八面体中的Al3+ 部分地被Mg2+、Fe2+所置换,使单位晶层电荷不平衡,呈现出较大的负电性。
破键是高岭石类粘土颗粒带负电的主要原因,而蒙脱石类膨润土中只有很小一部分电荷是由破键产生的。
离子置换是蒙脱石类粘土颗粒带负电的主要原因,而高岭石晶体中很少发生离子置换。10 膨润土活化
利用粘土晶体内的离子交换性质,可以向粘土中加入某种物质,人为地改变膨润土中的离子种类,从而改变膨润土的属性,达到改变膨润土的工艺性能。
这种利用离子交换处理技术称为膨润土的活化处理,所加入的物质称为活化剂。目前我国开采的膨润土几乎都是钙基膨润土,往往满足不了生产要求,活化处理是唯一方法。
●常用的活化剂:Na2CO3 Na2CO3在水中能完全电离成Na+和CO 3 2-,使溶液中的Na+浓度增加,逐步将钙基膨润土中的Ca2+置换出来。被置换出的Ca2+与CO 3 2-生成 Ca CO 3,不溶于水,从而使交换反应进行完全。钙膨润土经活化处理后与天然钠膨润土的性能相近。
11、粘土的复水性
粘土在受热后仍能吸水的性质称为复水性。这是粘土型砂可以多次回用的主要原因。但如果加热温度过高,使粘土失去结构水,粘土的矿物结构一旦遭到破坏,致使粘土成为不再具有粘结性的失效粘土(也称死粘土),这也是粘土型砂反复使用后性能变坏的主要原因。
13、粘土对型砂性能的影响
① 湿压强度
粘土量增加,湿抗压强度增高,增加到一定程度,容易成团,强度不再增加。膨润土砂的湿压强度比普通粘土砂高很多。湿强度随水份增加存在极大值
② 透气性
在水分最适宜状态下,透气性随膨润土量的增加而提高透气 性与水分关系与湿压强度类似,但数值要高一些,与重量最低值相当
③ 干压强度
一、粘土砂类别
1、根据合箱和浇注时的状态不同分类
(1)湿型砂:不要烘干,直接浇注。
(2)干型砂:
浇注前将整个砂型放入窑中烘干。
(3)表面烘干型砂:浇注前对型腔表层烘干一定深度,一般5-10mm,大件20mm,保持砂型内部为湿型
2、根据造型时的情况分类:
(1)面砂:是指特殊配制的在造型时铺覆在模样表面,形成型腔表面的型砂。直接接触金属液,其质量对铸件影响大。
(2)背砂:面砂背后,填充砂用的砂,不直接与金属注接触。
(3)单一砂:在浇注中小型铸件时,耗砂量不大,不分面砂、背砂,用单一砂砂 粘土型砂质量指标体系
(1)透气性——型芯砂允许气体通过并逸出的能力
透气性不易过高,过高会容易使铸件造成粘砂缺陷
透气性不易过低,过低会容易使铸件造成气孔缺陷
一般情况下,透气性控制在100~120(2)含水量——水分在型砂中所占质量分数
含水量不易过高,过高会使型砂残留强度高;脆性大;不易落砂;含水量不易过低,过低使型砂混合不均匀,粘土没有充分湿润;韧性低;起模性差;易冲砂、掉砂;粘结力低
一般情况下,控制型砂含水量在3~4.5% 含有最适宜水分含量的型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指标
实际生产中,判断型砂含水量是否合适:●根据手捏砂团时,是否沾手来判断型砂干、湿程度●根据手捏砂团时,感觉砂发散、柔韧、易变形来判断型砂的可塑性●根据手捏砂团和折断砂团时的用力来判断型砂的强度●根据砂团落地时的破碎情况来判断型砂的韧性(3)紧实率——型、芯砂紧实前后的体积变化
型砂的紧实率对水非常敏感,含水量的微小变化将引起型砂紧实率的较大变化。紧实率=[(筒高-紧实距离)/筒高] 最适宜含水量的型砂,其紧实率通常表现在45左右。
实际生产中,一般控制范围在43~47,即能获得最适宜的含水量,即能获得良好的型砂综合性能
型砂的紧实率对控制型砂质量的作用
①由于紧实率对水分非常敏感,水分有0.2%的变化时,紧实率就能够反映出来,因此,紧实率数据能够判断水分含量是否适合于造型;②紧实率可以反映型砂吸水物质的变化,当紧实率不变,而水分变化时,则反映出型砂中吸水物质的变化;③紧实率与湿压强度和水分一起考虑,可推测出粘土含量、有效粘土含量和混砂效率,因此,生产中用紧实率控制型砂性能是一种简单而迅速的方法。钠水玻璃基本参数及质量要求
1、水玻璃模数:
水玻璃模数是指水玻璃中SiO2与Na2O的摩尔数之比
MSiO2摩尔数SiO2百分含量=1.033Na2O摩尔数Na2O百分含量
模数是铸造用水玻璃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水玻璃模数大—SiO2的相对含量高—粘性大。
特别注意:SiO2 相对含量高,不说明水玻璃中Na4SiO4的质量分数高。
模数只能反映水玻璃中SiO2和Na2O的相对含量,而不能表示水玻璃中硅酸钠含量的多少,因此,水玻璃的性质必须同时用两个指标表示:模数和密度(波美度)d=144.3/(144.3-Be)(比水重);d=144.3/(144.3+Be);模数和密度过大,其硬化速度太快,保存性差,不利于造型。
铸造用水玻璃常选用:模数:2.0~3.0; 密度:1.32~1.68g/cm3(Be35 ~ 54)水玻璃的模数和密度均影响着水玻璃的粘度。●水玻璃的粘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水玻璃的粘度随着模数的增加而增加 硬化机理
1、用CO2硬化
▲水玻璃溶液的水解平衡:由于水玻璃的固有特性,决定了溶液存在水解平衡 Na2O ·mSiO2+(n+1)H2O
mSiO2 ·nH2O+2NaOH 当吹入CO2气体:●因为CO2 是一种脱水能力极强的气体,它能顺利的从砂粒间的缝隙流过,增加了与水玻璃的接触面积,使水玻璃部分脱水,在脱水过程中,与水玻璃中的水反应形成碳酸,导致水玻璃的PH值骤然降低而达到迅速硬化。CO2+ 2NaOH=Na2CO3+H2O+Q(放热)●硅酸分子间不断脱水缩合形成长链硅酸溶胶,再进一步脱水形成网状结构的硅酸凝胶薄膜,包覆在砂粒表面,从而将砂粒粘结在一起,使砂型具有一定的强度。水玻璃砂的特点
与粘土砂比较具有许多优点:(1)流动性好:容易紧实,劳动强度低;(2)硬化速度快:生产周期短、生产率高;(3)硬化强度高:砂型芯的尺寸精度易保证、铸件产生缺陷少、提高铸件成品率;(4)可取消或缩短烘烤时间:降低成本、改善劳动环境;
主要缺点:旧砂溃散性差,硬化后保存性差
影响水玻璃砂出砂性的因素有:水玻璃的模数;水玻璃砂的高温强度和残留强度; 模数越低——出砂性就越差;高温强度和残留强度越高——出砂性就越差
水玻璃砂的残留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呈双峰特性
改善水玻璃砂出砂性差的途径:
1、在水玻璃砂中加入附加物----有机物、无机物、铸造用粘土、高铝矾土
●有机附加物:如糖类、树脂类、油类、纤维素类材料。这些材料在高温下挥发、汽化或燃烧碳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水玻璃粘结膜的完整性,可显著改善水玻璃砂在600℃的出砂性。
但在800℃以上,水玻璃熔化会弥合有机物造成的粘结膜的不完整性,故效果并不明显。
●无机附加物:如铝、钙、镁等金属氧化物——能在高温下与熔融硅酸钠形成高熔点相,使800℃残留强度峰值后移;——高温相变膨胀后,因收缩系数不同而造成裂纹,形成脆化膜,破坏水玻璃膜的完整性。
●高岭土、膨润土、高铝矾土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水玻璃砂的出砂性的功能。
2、减少水玻璃用量:
●选用高品位的原砂:中等粗细、砂粒集中、形状圆整、表面光洁;
●尝试有机酯做硬化剂:可在获得相同工艺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其使用量。
●水玻璃改性
减少水玻璃用量还有一个优点是:在改善水玻璃砂出砂性的同时,可有效的降低水玻璃砂发气性,减少铸件气孔缺陷。
3、降低易熔物的含量
减少钠的存在量,是提高水玻璃熔融温度,降低残留强度的关键。如选用高模数、低粘度的水玻璃;或改用钾水玻璃、锂水玻璃等
就其粘结力而言:Na > K > Li
就其出砂性而言:Li > K > Na 就抗吸湿性而言:Li水玻璃最好,但价格高
4、采用石灰石砂替代硅砂
粘砂及解决途径
用水玻璃砂铸造生产铸铁件及厚、大型铸钢件时,常出现铸件粘砂甚至严重粘砂现象 防止粘砂的途径:
铸铁件:可在水玻璃砂中加入适量的煤粉(3~6%)或在铸型表面刷涂料
铸钢件:●型(芯)表面刷涂料;●在水玻璃砂中加易熔的硅酸盐材料(如冶金炉渣)●加入少量的氧化铁、氧化锰等
这些都能促使铸钢件表面形成容易清除的玻璃体物质。这种玻璃体物质与铸件表面结合力较弱,且收缩系数与金属不同,因此,能很容易的从铸件表面剥落 型芯表面粉化及解决途径
水玻璃砂吹CO2硬化后,放置一段时间,有时在型(芯)表面会出现象“白霜”一样的物质,这种现象称为表面粉化,严重降低型(芯)的表面强度,浇注时容易产生冲砂缺陷。
●“白霜”的成分:NaHCO3 ●“白霜”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水玻璃砂中含水量过高或CO2过多引起的Na2CO3+H2O→ NaHCO3+NaOH
Na2O+CO2+H2O→2NaHCO3 NaHCO3随水分向外迁移到型(芯)表面
防止表面粉化的方法:
1、控制水玻璃砂含水量不宜过高;
2、吹CO2时间不宜过长;
3、制好的型(芯)不要久放;
4、在水玻璃砂中加入适量糖浆(占砂重1%);
附加物
型砂中除了含有原砂、粘土、水分以外,有时人为的加入一些其他材料,以使型砂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并改善铸件的表面质量。这些材料统称为附加物。
常用的铸造附加物有:煤粉、渣油(又称重油)、淀粉、糊精
(一)煤粉 ▲主要指标:高品位的煤粉应具有以下性能指标:灰分<5%;硫分< 1% ;光亮碳10%左右 ;固定碳>50% ▲煤粉作用:预防铸件机械粘砂,改善铸件表面质量
煤粉在高温作用下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挥发分与还原性气氛发生气相热解而在金属与铸型界面上析出一层光亮碳,有效的阻止了界面反应,对防止机械粘砂,提高铸件表面质量有显著作用;防止金属液被氧化;堵塞孔隙,阻止金属液渗入;减少膨胀应力
(二)渣油
渣油分类:渣油,又称重油,通常分为常压渣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铸造常用的是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
主要成分:大分子的油分、石蜡、胶质和沥青质
物理特性:呈深褐色粘稠膏状物
主要作用:◆(与煤粉配合使用)能增强煤粉防粘砂效果;◆提高型砂流动性,便于造型紧实;◆ 减弱型砂对型模的粘附作用,改善起模性能;◆ 改善型砂韧性,提高型砂表面抗风干性能和强度
应用:使用前用轻柴油稀释成粘度合适的渣油液;渣油与轻柴油配比为90:10~60:10;
加入量
一般在1.0%左右(面砂中)
缺点
浇注时发出大量烟气,污染环境,所以不能用渣油液全部代替湿型砂中的煤粉。
有机化学粘结剂类型(芯)砂
合脂的硬化机理: 合脂的硬化——属于化学硬化,是由低分子化合物转变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过程包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聚合反应和羟基酸的脱水缩聚反应
●
两个分子的羟基和羧基脱水:一个羟基酸分子中的羟基与羧基分别与另一个分子中的羧基与羟基互相进行缩聚反应,反应生成化学上的“交脂”
●
羧基酸本身的羟基和羧基脱水:反应式中的两个羟基酸中的羟基与羧基还可以与其他羟基酸中的羧基与羟基继续进行脱水聚合生成长链状的聚合物
●
羟基酸在加热过程中因脱水形成不饱和酸。
继续加热使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聚合反应
氧化聚合反应和脱水缩聚反应的结果:使合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粘结膜从液态转变为溶胶,进一步脱水缩聚转变成凝胶,最后变为坚硬的弹性薄膜,使砂芯具有较高的强度 合脂砂的特性
(1)湿强度低:一般只有2.0~4.0KPa。增加合脂加入量,湿强度降低。
提高合脂砂湿强度的措施:▲ 加入少量的粘土,加入量一般为0.5~2%,但每增加1%的粘土,合脂砂的干强度则会下降10~15%▲ 同时加入膨润土和糊精,加入量: 膨润土—1.5~2.0%;糊 精
—1.0~1.8%,湿强度可高达12~20KPa ;同时干强度下降也减少
(2)流动性差:合脂在常温下粘度大,流动性差,造芯时不易紧实。
解决合脂砂流动性差的方法:▲尽可能减少合脂的使用量▲在合脂砂中加入少量(≯0.5%)的油类粘结剂▲选用粒度分布较均匀,杂质含量较少的圆形原砂▲降低合脂粘度
正确控制稀释比,改煤油为汽油作稀释剂▲控制粉状材料加入量▲可用脱模剂或用煤油擦洗芯盒,预防粘附芯盒
(3)蠕变性大
蠕变性:是指制作好的合脂砂型(芯),在湿态下放置时或在烘干过程中逐渐变形的现象。
合脂砂的蠕变性大是由于合脂的粘度特性所决定的:粘度大—流动性差—紧实度低—湿强度低—在自重作用下砂粒下滑—引起型芯变形
防止方法:▲ 在芯砂中加入糊精等附加物,以提高湿强度▲ 增加砂芯中的芯骨或改变芯骨形状▲ 烘干时采用成型烘芯板▲ 湿态砂芯要轻拿轻放▲ 烘干时采用高温入炉,快速加热即使表面快速硬化▲ 造芯时尽量舂紧
(4)吸湿性差:合脂是憎水材料,其硬化反应是不可逆的,因此,在不加其他水溶性附加物时,合脂砂吸湿性很小。但通常合脂砂中常加入某些水溶性材料,如糊精、纸浆等,故吸湿性明显增大。
(5)发气量大:合脂砂的发气量是随着烘干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烘干温度低,发气量大;烘干温度高,发气量低。
(6)容让性和出砂性良好:当合脂粘结剂在>300℃时发生快速分解;500 ℃时开始燃烧;至600 ℃时开始失去强度,故其容让性和出砂性良好。植物油的硬化机理
植物油的硬化主要是依靠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聚合反应
反应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
挥发:型芯在烘干过程中的水分蒸发和碳氢化合物的挥发
●
氧化:型芯在烘干过程中,由于双键的不稳定,空气中的氧进入双键部分与碳原子结合形成过氧化物
● 聚合:过氧化物极不稳定,很容易与含有双键的其他分子发生聚合反应,使油的分子增大,粘度增加。
氧化聚合反应的结果:● 从低分子状态逐渐转变成网状高分子化合物
● 由液态逐渐变稠,最后形成坚硬的固体,从而使植物油砂具有很高的干强度
氧化聚合(硬化)过程是不可逆的
植物油的硬化条件:●
油分子中必须具有双键结构,双键越多,越容易在氧化聚合反应中形成网状结构,油砂的强度越高●
硬化过程必须有氧参加,供氧越充分,硬化速度越快,硬化强度越高●
加热是硬化加速的重要条件,但温度过高,会使油发生分解或烧损 植物油的质量指标
▲ 碘值:每100g油所能吸收碘的毫克数 碘值越大,不饱和程度越大,硬化速度越快
植物油按碘值不同分为:干性油(碘值>150
如桐油、亚麻油等);半干性油(碘值100~150);不干性油(碘值<100
如花生油、猪油等)
铸造生产中常用:干性油、半干性油
▲
酸值: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KOH毫克数,酸值越小,游离脂肪酸越少,油的品质越好
▲ 皂化值:中和1g油脂水解后生成的脂肪酸总量所需KOH毫克数,皂化值越小,说明油脂中杂质越多,脂肪酸平均分子量越大,油的品质越不理想
▲ 比强度:是衡量粘结能力的重要指标,植物油的比强度一般在0.8~1.0MPa。树脂的种类、硬化机理及选用
▲ 树脂的分类:铸造用树脂粘结剂的种类很多,按树脂的基本组成可分为三大体系:呋喃树脂、酚醛树脂、脲烷树脂
大多是以脲醛、酚醛和改性糠醇为基础的化合物 脲醛呋喃树脂(呋喃Ⅰ型):主要是由糠醇、尿素和甲醛在乌洛托品的催化作用下缩合而成的液态先行树脂。即由糠醇改性的液态脲醛树脂 摩尔比约为:尿素:甲醛:糠醇 = 1:2.95:0.92 其中,糠醇是一种改性材料,可提高其耐热性能,获得高热强度 ● 物理特性:淡黄色~深褐色、粘稠液体
● 硬化机理:由于呋喃环上的不饱和双键等活性反应基团的存在,通过加热或在某些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分子间连续发生脱水缩聚以及双键间聚合等交联反应,反应的结果由粘稠液体转变为大分子质量的体型结构而导致迅速硬化。
●
脲醛呋喃树脂特点:综合性能好,价格低廉,硬化速度容易控制,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加热时,脲醛逸出NH3,氨又分解成氮和氢,同时向金属中扩散。所以,树脂含氮量越高,铸件产生气孔缺陷的可能性越大。
——增加糠醇含量,意味着树脂中,氮的含量降低,可提高树脂的热强度,降低发气性,降低吸湿性,延长存储期,但增加砂芯脆性。
——我国的呋喃Ⅰ型属于这一类树脂 酚醛呋喃树脂(呋喃Ⅱ型):主要是由糠醇、苯酚和甲醛三种单体在二价金属离子的作用下,生成高邻位线性结构的液态缩聚树脂。即由糠醇改性的液态酚醛树脂
——我国的呋喃Ⅱ型热芯盒属于这一类树脂
● 特点:这种树脂强度低,脆性大,溃散性和流动性较差。
● 增加糠醇含量,可提高砂芯强度,改善硬透性,延长树脂存储期。但成本提高。●
用途:这类树脂因不含氮或含极少量氮,因此,主要用于铸钢件和球墨铸铁件 催化剂
催化剂又称硬化剂、固化剂
● 催化剂的作用:与粘结剂共同作用促进硬化反应
● 对催化剂的要求:——在室温下应处于潜伏状态,常采用中性或弱酸性盐——在特定条件下被激活成强酸,促使树脂砂迅速硬化
催化剂的种类:国内常用催化剂有:无机酸、有机酸
——无机酸主要是磷酸,如氯化铵、硝酸铵、磷酸铵的水溶液
——有机酸主要是磺酸,如笨磺酸、対甲苯磺酸、对氯笨磺酸、酚磺酸、萘磺酸 氯化铵和尿素的水溶液
用途: 主要用于呋喃Ⅰ型树脂砂作热芯盒 配比: 氯化铵:尿素:水=1:3:3 密度: 1.15~1.18g/cm3 pH值: 6.0~6.4 作用:氯化铵主要起硬化作用
硬化机理:氯化铵是酸性盐,水解后使酸性增强,同时与呋喃Ⅰ型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反应生成强酸,促使树脂砂硬化;
尿素的作用:是与树脂在硬化反应中逸出的甲醛起反应,从而减少甲醛的刺激性气味,改善劳动环境
加入量:一般为20%(占树脂质量)树脂砂
1、热芯盒:是由液态热固性树脂粘结剂和催化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型、芯砂。
●
热芯盒用树脂:脲呋喃树脂(又称呋喃Ⅰ型)
●
热芯盒用催化剂:氯化铵与尿素的水溶液(配比:氯化铵:尿素:水=1:3:3)或:乌洛托品水溶液(配比;乌洛托品:水=1:1.2)
●
热芯盒用附加物:氧化铁粉——
可防止气孔、渗碳;三氯化铁——
可加快低温下的硬化速度;硅烷——
可提高砂芯强度 2.热芯盒法制芯存在的问题:◆ 因尿素受热分解,刺激气味大◆ 厚、薄相差大的砂芯,硬化不均匀,厚处还未硬化好,薄处可能已经过烧◆ 用于铸钢件和球铁铸件时,容易产生皮下气孔和针孔。可加入占原砂重量0.3~1.0%的氧化铁◆ 铸钢件渗碳,可加入占原砂重量3~6%的氧化铁◆ 必须使用金属芯盒,成本高◆ 树脂砂可使用时间有限 覆膜砂
覆膜砂的概念:覆膜砂是将树脂粘结剂均匀包覆在砂粒表面形成的干散型砂(芯)砂。覆膜砂是上世纪40年代随着壳型芯的诞生而出现的造型(芯)用混合料的新产品。70年代引入我国。粘结剂:
●
覆膜砂用粘结剂为:酚醛树脂 ●
酚醛树脂的物理特性:→软化点:
70~110℃→形状及颜色:淡黄色片状、条状、颗粒状
●
酚醛树脂的加入量:壳型——3.5~6%(占砂重);壳芯——1.5~4.0%(占砂重)催化剂:乌洛托品水溶液
——乌洛托品学名: 六亚甲基四胺,是甲醛和氨的反应产物 ——水溶液配比:乌洛托品:水=1:1~1.5 ——催化剂的加入量:10~15%(占树脂重)
●
乌洛托品加入量不能过少,过少则带入的氮少,使过多的未形成体型结构的酚醛树脂重新软化或熔化,增大型芯的变形量,但抗开裂能力增强
● 乌洛托品加入量不能过多,过多会使型芯的线膨胀率增大而变形量减少,易开裂。实践发现,铸造生产中,砂芯(型)直接承受液体金属作用只是表面一层数毫米厚的砂壳,其余的砂只起支撑这一层砂壳的作用,壳法铸造由此诞生。壳型(芯)
壳型(芯)的制造方法通常有两种,翻斗法和吹砂法。
1、翻斗法——用于制造壳型
2、吹砂法——用于制造壳芯,吹砂法又分为顶吹法和底吹法。壳型(芯)铸造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脱壳:是壳型芯背部脱砂(掉砂)的现象脱壳经常发生的部位:壳型芯自由悬挂的部分,完全受重力作用的部分
脱壳的原因:▲
树脂熔点低;▲
硬化速度慢;▲
模板转动不平稳;▲
模板表面温度不均匀,模样及芯盒局部过冷;▲ 覆膜砂中有水分或酒精;▲
乌洛托品加入量偏高或偏低(树脂膜太厚或太薄)▲
型芯不致密,导热性差;▲
吹砂压力过高或过低 ;▲
吹砂时间过长或过短 ;▲
硬脂酸钙加入量偏高 ;▲
结壳时间太长,结壳太厚;
(2)表面疏松(表面强度低):
疏松的原因:▲
覆膜砂熔点太低 ;▲
覆膜砂流动性差;▲
排气不好(特别是在深凹处);▲
砂斗内砂量不足或砂斗高度不够;▲
吹砂空气量不足;▲
吹砂压力低,吹砂时间短;▲
芯盒局部过热或过冷▲
原砂颗粒太粗
(3)浇注时破裂(崩裂):
主要原因:一是因为树脂强度完全丧失;二是因为覆膜砂热应力或脆性过大 影响因素:▲
型芯热强度太低
▲
结壳太薄
▲
严重脱壳 ▲
硅砂纯度过高,粒度过于集中(热膨胀大)▲
硬化不足或过烧
▲
浇注前已产生裂纹
加入适量水玻璃或添加适量的锆砂可改善崩裂现象(4)铸件表面粗糙(粘砂)主要原因:▲ 原砂颗粒太粗;▲ 壳型芯的致密性差;▲热强度低;▲ 树脂加入量少;▲ 覆膜砂中有杂质;▲ 使用分型剂过量; ▲烘烤过度,壳型芯表面强度低;
(5)出砂性差
酚醛树脂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使覆膜砂在高温作用下形成坚硬的残碳骨架(结焦),一方面阻碍铸件冷却时的收缩,另一方面使出砂困难。
主要原因: ▲砂芯热强度太高
▲原砂中硅石粉含量高▲树脂加入量偏高▲浇注温度偏低 ▲落砂过早
解决办法: ▲
尽量降低树脂加入量; ▲
控制六亚甲基四胺的加入量; ▲适量添加如高锰酸钾等氧化剂附加物等,均可有效改善覆膜砂的容让性和出砂性。
(6)铸件表面产生橘皮面(皱纹或凹坑)常发生在低碳和低合金铸铁和铸钢件表面
改善措施:●采用激冷砂(非石英质原砂或在硅砂中添加适量的非石英质原砂);●
增大壳型芯的通气面积,减少型腔内的压力;●
型芯表面刷涂料
(7)气孔(皮下气孔)
通常在生产铸钢件,部分球铁件和较复杂的薄壁铸铁件时,易发生此类缺陷。
主要原因有二:●
粘结剂中含有六亚甲基四胺受热分解出NH3、CN这两种气体的化学结合能较低,进而分解成原子进入液态金属导致气孔发生。
铸造用涂料
一、涂料的作用
砂型(芯)表面刷涂料是提高表面强度和抗粘砂能力,防止铸件粘砂、夹砂、砂眼等铸造缺陷,获得表面光洁的铸件,减少落砂和清理劳动量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涂料的主要作用:⑴ 降低铸件表面粗糙度,防止粘砂 ⑵ 加固铸型表面层,防止冲砂⑶ 使铸件表面合金化,细化晶粒
二、涂料的组成
涂料的种类:水基涂料、醇基涂料(快干涂料)
铸造用涂料主要组成:耐火粉料;粘结剂;载液(溶剂);悬浮剂(稳定剂或稠化剂);添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消泡剂、防腐剂、防潮剂、防渗剂、减水剂、着色剂、还原剂、氧化剂、助溶剂等)
优质涂料应具有:⑴ 具有好的悬浮性及再搅匀性⑵ 具有良好的涂刷性⑶ 具有一定的覆盖能力和适当的渗透性⑷ 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和抗裂纹性(耐激热性)⑸ 具有良好的抗粘砂性⑹ 具有低的发气性和良好的存储稳定性
涂料的涂敷方法:刷涂法、浸涂法、喷涂法、流涂法、静电喷涂法
第五篇:书法造型
书法造型
(一)结体 1.结字法
书法属于造形艺术,水平高低,最直观地表现便是字形结构。字形结构,即结体,又称为结字、间架结构等,就是安排笔画的法则、规律。结构合理,间架巧妙,字形就耐看,否则,非丑即俗,这是毋庸讳言的。
传唐欧阳询《欧阳率更结字三十六法》,明人李淳进《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人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结体之法,若大小、高低、垂曳、排叠、避就、相让、朝揖、顶戴、覆盖、包裹、附丽、缓急、穿插、回抱、救应、向背、偏侧、意连、呼应、主次、疏密、粘合、管领诸法,均需随宜消息、因地制宜。
结构,当然是针对若干部件而言。一个字,因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品字结构等区别,结体之法随之而成。这些结字之法,大多针对楷书体而言,但对于行草等书体,虽不密切,也有借鉴作用。
2.中宫法
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云“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处,是为字之中宫”,而“中宫有在实画,有在虚白,必审其字之精神所注,而安置于格内之中宫”,此结字之秘法。
一个字的中宫,不是确定的,虽然结字有一定法则可遵循,但是,把中宫设计在什么位置,是每个书家的自由,从中可以看出他造型的能力。在心中有一个中宫的位置以后,下笔之时,所有笔画都要围绕于它,它虽然不是可以看见的,但是你心中眼中它的位置却是明摆着的,你要关注于它。
妙的是,一字有一字之九宫,九个相邻的字有一个字做中宫,而一整篇字当中,也有一个字作为中宫,这个作为中宫的字,似乎就是全盘之眼、之神。按照包世臣的说法,“九宫之学”,乃是妙道,古人如徐会稽、李北海、张郎中三家最密,“降至唐贤,自知才力不及古人,故行书碑版皆有横格就中”。唐人的书碑画格子,无疑就降低了书写布置的难度,时至当代,小学生描红时偶讲“九宫格”,至于书家创作,大概能知“九宫学”、能有意识地应用“中宫法”的就寥寥了。
3.形而生态
结体,可以体现出一个书家的造形能力。孙过庭《书谱》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之所以说“务追”,是因为,能在“平正”的结字基础上兼备“险绝”,使字有态、有势,是很难的,并不是轻易所能实现的。授书者所谓“横平竖直”,须辨证理解,横平竖直,虽平稳而无态无势。“弩不得直,直则无力”(《玉堂禁经·用笔法》),不是单独的用笔问题,亦是结体问题,读米芾书法,读二王书法,即便其最工稳者,也绝对不会为了“横平竖直”而失去态
度、韵致。
传统结体之法,如横长者令其撇捺短、左小者令其上齐、右小者令其下齐等,均有其道理缘由。不过,有时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如,笔画左少右多之字如“俊”,左窄右宽固然不错,但也可以右让左,令其左右均匀甚或左宽右窄;此法要笔画穿插呼应、轻重得宜而增其态度,不可表露做作之气。出奇,是结体之奥妙所在,若杨凝式《韭花帖》“寝”、“实”、“察”字宝盖上飞,是何结字之法?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选姿》论女子之“态”云:“态之为物,不特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且能使老者少而媸者妍,无情之事变有情,使人暗受笼络而不觉者。”“态”是客观存在,它由“形”而生,却最难得、最诱人。书法之美与不美,能否吸引人,亦在于其“态”之有无与多寡。应该指出,结体与用笔是不可分的:结体,通过用笔来具体建构、实现;无用笔之工,则徒有结体之法矣。唐人李阳冰《运行二十四法》为:点法、画法、三画法、悬针法、垂露法、背抛法、抽笔法、背趯法、散水法、冰法、烈火法、联飞法、显异法、平磔法、钩裹法、钩努法、奋笔法、衫法、外臂法、竖画法、曾头分脚法、暗筑法、衮笔法、缩出法。此些“法”,无不显示了用笔与结体的相互生发与相得益彰。
用笔之法既活变,其姿态随之变化多端。仅是一点,便有侧点、横点、直点、垂点、长点、左右点、上下点、冰旁点、曾头点、其脚点、横三点、开三点、合三点、水旁点、开四点、曲抱点、勾点等;仅是一竖,便有下圆竖、直竖、粗腰竖、细腰竖、上尖竖、相向竖、相背竖、下尖竖、下圆尖竖、悬针竖、垂露竖等;仅是一撇,便有长直撇、竖撇、平撇、短直撇、长曲撇、短曲撇、回锋撇、卷尾撇、兰叶撇、弯头撇、多形撇、相连撇、悬戈撇、犀角撇等;仅是一钩,便有竖钩、弯钩、平钩、长钩、短钩、尖钩、钝钩、下向钩、上向钩、斜向钩、内向钩、曲抱钩、背抛钩、藏锋钩、耳钩等。笔法其细腻处,更须仔细体会,若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以趯脚喻钩法,云“钩为趯者,如人之趯脚,其初不在脚,猝然引起,而全力遂注脚尖;故钩末端不可作飘势挫锋,有失趯之义也”,甚为剀切。
单独一个笔画无所谓成败。一个笔画,其价值只有在与其他笔画组合在一起时才能体现出来。败笔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败笔。就像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的废物一样,要看用它来干什么。
同样一些家具,不同的摆放方法,就会有不同的布局效果。书法的结体、章法也一样:同样的一些字,不同的章法处理就会有不同的整体效
果;同样一些笔画,不同的结构方法就会有不同的字型。
“举一纲而万目张”(汉·郑玄《诗谱序》)。把用笔摆在第一位,难免空洞。实际上,用笔终归在结体上表现出来,从整个字型到单个点画,都是如此。元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体亦须用功”,这话看来仍现有些保守,“亦须”应改为“必须”或“更须”;无论整个字形还是单个笔画之形,都由用笔来实现罢了。南齐王僧虔《笔意赞》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笔意显于造形,神采生于造形。神形兼备者,方称善美。
(二)造势
势,意为形态、形似、气势、气象、姿态,可以是笔势,可以是字势,更多地可以表现在通篇章法气韵上。势,是书法审美元素之一;识势,是书法艺术重要关目之一。
王羲之《笔势论》云“悬针垂露之踪,难为体制;扬波腾气之势,足可迷人。故辨其所由,堪愈膏盲之疾”;“势形象体,变貌犹同,逐势瞻颜,高低有趣”,“临文用笔之法,复有数势,并悉不同”。势如山之形,主要显示为歪斜、欹侧、倾侧、错落、掩映、参差、呼应等等。“不平则鸣”,不正则势出。下引《孙子·兵势》中的一段话,颇可领悟“势”的意义以及造势之法: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势,由彼此之间位置的相对关系而产生。一块巨石,飞悬于空中、正欲落下,其势最大,迨其坠地,其势休矣。端庄、正派,也有势,只过于稳当则无从出矣。形而生势,势不离形。“形势”二字,说明“形”与“势”之关联关系。笔势从用笔出,有所谓“中锋运笔,侧锋取势”。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缀法第二十一》云“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曰《九势》,卫恒曰《书势》,羲之曰《书势》。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兵家重形势,拳法重扑势。义固相同,得势便,则已操胜券”,此言甚切。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作书最忌者位置等匀”,“须奇宕
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以奇为正”,方是书家高手,如是者书法,方才有韵致、态度。毛泽东书法,字体大小穿插掩映,而笔势以右上方取势,所以通篇看上去,有“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气象。弘一法师的书法,圆润简净,但笔势开张、气度不凡。
武术有所谓“长拳短打”之诀,是谓视短为长、短中见长,以之移喻书法,就是笔短意长,要有所蕴涵。相比之下,学康有为一体的某些书家的长横长竖、大撇大捺,鼓弩为力,加之线条形同枯柴,笔法俱失,其势亦仅虚张声势、怒容骇人而已。字形欹侧容易得势,然亦不可过度,否则剑拔弩张,有失修养。
(三)章法
1.布局谋篇
章法,就是怎样把要写的这些个字摆布在一定的面积内,其中包括行距、字距、字的大小、一行内字形的走势(或叫“行气”)。字的摆布,可以有行有列,也可以有行无列或者无行无列,不同的形式,表现出不同的气息。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夫纸者阵也,笔者刀鞘也,墨者鏊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扬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夫欲书者,先乾研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书。”羲之喻作书为用兵,则章法为布阵,筹谋策划,则不可缺少了。拿笔即书,靠碰运气,捉襟见肘,不成章法。
书法之谈章法布置,犹如绘画之言经营位置。明沈颢《画麈》论及“位置”,云:“一幅中有不紧不要处,特有深致。”一幅成功的书法,正文、落款、钤印等组成因素都须是和谐的、圆融的,一处差失必影响全局。清笪重光《书筏》云“精美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体度之变化,由此而分”;朱和羹《临池心解》云“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字,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如论诗者,比之五言长城、四十贤人意也”,意正在此。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之所以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与他“计白当黑”的定位谋势法关系密切(见图51)。明计成《园冶》专论园林艺术,包括相地、立基、屋宇、列架、装折、栏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二个内容。计成在“相地章”中提出的“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思想,完全可移鉴书法章法之用;磨墨展纸,根据欲书内容,眼前自回地理之区别,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
章法之佳善者,必绝妙而出于自然,内心有意须外表
无意,一露安排、推让、刻意、雕琢,则做作矣。若王羲之《兰亭序帖》、颜真卿《祭侄稿》、苏东坡《黄州寒食诗》等,均为妙手偶得。
章法,也是有法可依的,也是可以熟练而后运用至如的。比如写唐诗,五言还是七言,根据纸的尺寸,一行写多少字,应该了如指掌。书写用纸尺幅、格式之不同,如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斗方、扇面、团扇、长卷等,也关乎章法的经营位置。清梁巘《评书帖》云“书对联,宜遒劲苍古,勿板滞过大,忌流丽而不庄”,即指出作对联的要求。另外,根据文字内容,选择不同书体,因为不同书体不但有不同的表现力,也直接干系到章法。前人法帖善本,为学习对象,应多加揣摩,可渐悟其章法之奥妙,然后实践,初或不满意,但不气馁,总结经验,终会进步。
2.主笔
主笔,是一个字中特征最突出最典型的笔画。主笔,可以是长横,可以是长竖,可以是长撇,可以是长捺,还可以是长勾,甚至是独具个性的一点。一个字只要有一个极为完美的主笔,这个字基本上就成立了,其他的笔画可以当作它的陪衬;当然,其他笔画质量都过硬更好。反之,一个字倘若没有主笔,就似乎一首没有主旋律的曲调,不会给人留下深远的印象。有主有辅,有君有臣,“主笔意识”可以体现矛盾的建立与处理的能力,可以体现虚实、强弱、有无的微妙关系。
效果,在关系中产生。一个字当中,所有的笔画都还可以,但是,搭配不当,各个部件互相牵挂、彼此影响,都失去本来可以具有的作用。所有的线条都想有力、都要方劲,就都显不出来;相反的情况,大部分笔画柔软、圆润,甚至有些笔画“若不经意”到很一般的水平,但是,忽然有一笔突出的有力或者方劲,整个字却顿然精神抖擞。当然,每个笔画质量都讲究,在此基础上的笔画搭配得当,岂不更好?这种搭配和关系,应该是融合的、和睦的、协调的,而不应该是唐突的、勉强的、个愣的。这种运用矛盾的两个方面来实现协调的方法,是一种高水准的协调。写主笔之用笔法,古曰“过”。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血法》云“过,贵乎疾,如飞鸟惊蛇,力到自然,不可稍凝滞,仍不得重改”。清蒋和《书法正宗》云“过,十分疾过。凡字有一主笔,虚舟老人所谓立柱是也,笔须平正,他画则错综其意。作楷如此,便不呆板”。
一字有一字之主笔,一篇也有一篇之主笔。一枚汉简的一个“命”字,或者“令”字、“年”字,忽然一笔长竖,顿然生色,使整片简牍活起来。后来的信札,篇尾一“耳”字或者“顿首”,一长竖笔奔泻直下,使阅
读者亦为之精神一爽。
主笔的运用,类乎作(佐)料,犹如芥末油、胡椒粉、醋,只是调味品,千万不可添加过量。笔笔夸张,都想做主笔,也就无所谓主笔了。
3.疏密
疏密,是章法布局的一大关键。“计白当黑”、“知白守黑”,是虚实相生的辩证法。白与黑,疏与密,本来就是相对的。疏密搭配,是协调的,美的。其搭配,类似与黑白搭配:黑与黑,可以协调;白与白,可以协调;黑与白,更可以协调。
中国书法和画法中讲究“疏处可走马,密处不插针(透风)”,是强调疏密关系,提高对比度,加强矛盾和戏剧性,获得更大的观赏性。
黄宾虹曾反其意而用之,曰:“密可走马,疏不透风。”此绝非故作矜奇惑人之语,实则不但是辨证法的妙用,更是深知布局谋篇之匠心。“密可走马”,意谓密处不可死,要有“活眼”(围棋用语),要有舒朗的精神,要有游刃有余的意趣;“疏不透风”,意谓疏处虽空间开阔,但不松散,要有凝聚力,要气紧、笼得住。
通篇章法上有疏密的问题,单字也有疏密的问题。宋苏东坡云“大字难结密,小字常局促”,“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苏东坡集》)。清宋曹《书法约言》云“如作大楷,结构贵密,否则懒散无神,若太密恐涉于俗。作小楷易于局促,务令开阔,有大字之体段。”这便是疏与密的辨证法。大字要用笔结实而不疲塌,小字要用笔灵透而不死结,不易为也。
疏密安排,要以自然流露为上,不可故意、做作。正如南宋姜夔《续书谱》所云:“必须下笔动静,疏密停匀为佳,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致雕疏。”
(四)秩序性
无论是针对单字的结体规律,还是针对通篇的章法规律,书法艺术都体现出一种秩序性,这种秩序性,体现了视觉艺术的一种规律性,它类似于规矩,是应该遵循的。
巧得很,刚读到贡布里希《寻找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语言》文中的一段话,说:“未来新的艺术形式,必定像过去一样地涌现。我正在思考中国的书法,还有西方的乐器。科技对发展始终有相当的作用,正如对摄影和电影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所有的标准都需要时间来决定,其中的创造性也同样需要时间来理解„„我们需要耐心。我们倘若对追求新奇和变化减少几分兴趣,也许反而更容易获得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语言。假如奢望更为繁重的体系,那么我们将失去作为支撑物的——秩序。”
对艺术史、艺术哲学和艺术心理学颇有独到研究的英国人贡布里希,竟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发现中国的书法,着实是独具只眼。而且
,他有着一种架构艺术与科技的审美通感,坚持艺术创造就像科技进步一样,一定要以当前知识为基础。从贡布里希“秩序论”中,或许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书法传统,包括各种字体规律、各家书体的规律、用笔用墨的规律等等,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我们的书法艺术实践。
秩序性,充分体现了整体意识。一幅书法佳作,其构成部件之间是彼此圆融的,任何一部分的薄弱会害及全局。唐孙过庭《书谱》所云“五乖五合”,便是一个佳证;倘若“五乖同萃”,就会“思遏手蒙”,只有“五合交臻”,才能神融笔畅”。清王澍《竹云题跋》以作篆书为例,说:“篆书有三要:一曰圆,二曰瘦,三曰参差。圆乃劲,瘦乃腴,参差乃整齐。三者失其一,奴书耳”。“圆”、“瘦”、“参差”三条,其实已经涉及了章法、结体以及笔法、墨法等书法因素。有意味的是,用笔的“瘦乃腴”,章法和结体的“参差乃整齐”,的确点出了艺道的辨证法。(本文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