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在文化招贴中的选色与排版
论在文化招贴中的选色与排版
张磊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传播信息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大,招贴作为视觉平面设计中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形式,不仅作为商界企业产品形象宣传的载体,提高了消费者对其的印象,而且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文字、色彩、图形作为视觉艺术的三大因素,三元素通过艺术家有目的的组合来完成传递信息的功用。合理的色彩和有创意的形式,明确表达的主题,直接影响着海报设计的传播效果。文化招贴从广义上来讲,主要是指社会中的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而设计的招贴,成为传承文明的载体与媒介,通过视觉设计作品传达给人们各类信息,此中文字、色彩、图形是组成视觉语言的三因素,将三因素经过设计师的创意而需进行有目标的配合共同完成讯息传达的作用,构成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感受,加强教育、观赏、纪念三大功能。
【关键词】文化招贴;视觉语言;传统文化;色彩;文字;图形
Color selection and layout of the cultural poster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as a visual graphic design poster has the form of the product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contemporary, not only plays the role of a commercial product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ccelerate transaction familiarity between the two sides, but also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n the most typical forms of design.Text, color, graphics are three elements of visual language, the three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common purpose to complete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role.Unique creative, concise form, rich content directly affects convey effect poster design.Broadly speaking culture posters, mainly refers to the various type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a of cultural activities designed posters, and become the carrier of civilization heritage of the media.Visual carrier to convey to the people of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including text, color, graphics are three elements of visual language, will be the three greatest degree of interpretation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common purpose to complete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the formation of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feelings of respect,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to watch, to commemorate the three functions.[Key words]culture posters;visual language;traditional culture;color;text;Graphics
文化海报是文化、艺术、教育、体育、新闻出版等为主题的海报类型,它不同于公益广告的社会责任,也不同于商业广告宣传的重点。文化招贴有传播文化信息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承担着改变着公众的思想方式、审美角度和价值观念,充实社会的精神建设任务。在文化招贴的设计中,依靠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选材和联想,深度地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正内涵,挖掘其所存在的文化内涵,精确地表达主题,用招贴设计传播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涵。
设计师应当如何运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把中国文化思想转化为优秀的视觉语言,如何把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文化招贴作品有效地传播给大众,展现出华夏文明的强大震撼力,在中国当代设计师所肩负的任务中显得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对色彩、排版、文字、图形等视觉元素进行研究,找出中国文化在视觉设计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分析中国文化在招贴设计中的道路,发现中国文化中的深度内涵,思考如何让中国文化在设计领域既能保证自身又能融入世界的情况下得到提高。
一、什么是文化招贴
随着二战结束,改革开放,我们进入了全球化的新时代,中西思想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我国尤其强烈,并伴随着科学与经济领域的飞跃,企业界对自己的宣传关注,也让招贴设计更加多元化。设计师大展身手的设计使用各种元素,在很宽的范围内出现了欧洲几何形式或具有东方色彩的海报。
招贴设计通过对图形与文字和选色排版的结合与运用完成,有很大很自由的空间。表现形式多样,通过各种视觉元素的不同组合来达到不同的效果,也有作品通过暗喻或者相似的手法,开发受众的大脑去进行思考与联想。追求图形的高度精炼。重要的是一目了然,使受众在看到的一瞬间,一定距离外能接受到招贴想要传播的信息。招贴是无声的语言,让观者大脑内心达到共鸣,绝不是作者主观的传播,而是应该由受众自由地来感受与联想。因此,构思过程中要有独特的创意,合理到位的构图,抓眼生动的形象,对比明确的色彩。最大程度的表达的主题的宣传,性能的内在联系的东西,给图片更广泛的意义,使观众可以感受到新的意义。在这些方面,在这些方面,设计师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大量的营养元素。
华夏文明作为四大文明中唯一发展至今的文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统的中国画、书法、雕刻、刺绣、武术等等。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包括很多我们都忘记了,比如,上巳女儿节,各种礼仪和风俗,不同的民族特色。如果我们能够在设计中运用到这些元素,准确的去追寻并表现出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涵,准确解读其真正的中国精神,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在全世界的招贴设计中,中国的招贴设计也以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和风格,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秀。和其他文化和国家的招贴设计相比,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对当代艺术行业的发展给了我们强大的优势,在融入世界大流的同时,不失现代感、手法多样、图形到位、创意独特,作品可具有的气质如同诸子百家一样丰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壁画、书法,就以其完美的用色,精细沉稳的笔墨,生动的意境,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超凡的魅力,它为七千年后的今天的平面设计留下了丰富的素材和启发,为中国今天的艺术发展奠定了不可忽视的基础。
二、文化招贴设计中的选色
(一)色彩符号的语义概述
在任何视觉艺术中,色彩的地位都十分重要。人眼区别于动物的眼睛就是因为有着最强大的色彩分辨功能。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各种色彩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它能更直接的表达喜怒哀乐,更直观的承载着视觉表达作用。色彩通过灰与纯,冷与暖,亮与暗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情绪,这就是色彩的象征性。色彩在人眼中有独特的表现,人对不同色彩的感受和其造成的情绪与联想也不一样,从而产生不同的情感效应,达到不同的视觉与心理效果。恰当的应用色彩,才能给作品的受众更好的视觉体验,才能更准确的表现出我们想要表现的东西。
(二)色彩符号的情感象征
色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不断的进化过程中,色彩在我们的脑中有了特定的条件反射并遗传了下来。不同的色彩通过眼睛到我们的大脑,再通过大脑的主观特殊处理,会联想到不同的东西。
比如节日庆祝类的招贴就要色彩鲜明亮丽有活力,如果招贴的色彩昏暗肮脏,就会让人产生不好的情感体验。人之所以会对色彩的情感有如此多的反应,正是因为人眼接受到的色彩很丰富,并且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下的印象代代相传,从而造成心理与感知上的条件反射。[1]
(三)影响色彩符号表达的不同因素
1、历史、民族因素
因为受到各种不同的因素影响,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民族或不同国家的人眼里代表着不同的东西与不同的情感。例如在中国,说倒王权,人们可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黄色,而同样说倒王权,在欧洲部分国家可能就会想到红色。而在婚庆等喜事中,中国人认为新人要佩戴红色会吉祥,交好运。而同样的心理条件下,欧洲人会选择蓝色。黑色,在华夏传统文化中,受老子道德经思想的影响,黑色作为神秘但又有生机的代表,称为“玄色”,而在欧洲文化中,黑色往往代表邪恶与较低的社会等级。[2]
2、地域、人文因素
法国色彩大师朗科罗教授的色彩地域学的色彩理论正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导致不同色彩表达的因素,影响了人类、人种、习俗、文化等方面的发展[3]。因为我们的先民在拥有智慧并逐渐走向文明的过程中经历的路程拥有者很大的区别。比如,如果是发源于沙漠等地域的文明就会对绿色向往并情有独钟,如伊斯兰教的绿色,伊斯兰教大面积分布在中东地区以及非洲东北部,这些地方气候炎热,向往绿洲从而逐渐发展为绿色作为特殊向往的颜色。而像华夏文明这种跨地域性广,早期吸收文明多的文明就会有很多颜色,比如华夏文明的艺术中常用到的黑白红黄绿五种颜色。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海报作为最常用的传播手段,首先必须能够招眼,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而彩色海报设计作为视觉语言的主要元素,不能忽视存在的重要。它要具备强烈的的色彩对比感,能直接达到文字图形无法达到的效果,况且还能有利于观者在当今招贴艺术设计中对色彩有更深的会议和驾驭,促使色彩符号本身表达的意义实现最大化。
三、文化招贴设计中的排版
(一)图形语言表现的意义
1、图形的内涵
一切我们可以用眼睛来感受的事物都可以用图形来代表,将其图形化并记录,表达。图形在平面设计中担任着组织信息、传播信息和表达主题的重要作用。图形是重要的视觉言语,创造性的表达语言功能付诸于人的情绪,想法和思想信息。
2、图形的特征
在人类各个文明的文字被发明之前,我们只能通过图腾与某些特定的符号来记录那时的生活与事迹。每种文字都是源自于远古时期的图腾,例如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壁画,岩画,陶器等,有牛、羊、猪、鱼、等各种代表生活的图案,也有代表人类对宇宙与自然的好奇而产生的星空、雷电、雨雪等图形。这种行为和今天的平面设计是很相似的。所以可以说,平面设计与图形化从远古时期就出现在了人类社会中。图形可以说是任何视觉艺术发展的起源,文字,绘画,标志等等都是把事物图形化再通过别的手法表达出来。
3、图形在文化招贴中的作用
图形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它的职能就是更直白的去表达主题与传递信息。在其传递信息与表明主题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是对图形的精确表达,这是图形的价值体现。平面作品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与之紧密相关,具有在每个环节中始终映射的特征,也是信息载体和人文社会思想、生命价值取向的重要媒介。其次,作为一种艺术的图形格式,主要是其思想和语言特征在2个方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智慧,图形语言的所有平面设计师的重要方向。思想和艺术,在这种过程中本身就是在建立语言风格,而语言风格是众多设计师一生的追求。当代著名和有影响力的平面设计师,除了自己的作品遵循招贴中的基本规律,在使用的语法上也是平分秋色、各有不同。每位设计师都要经历自己的学习,磨砺,走上不同的道路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某些元素会成为其标志性的符号,有自己的特征是好的。但也不能一昧的追求风格,在培养风格的基础上,必须要多多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学习并了解自己需要的领域的知识。在有了深厚的经验与文化积累之后,才能把设计作品的信息表达的更加明确,并且有自己的想法与特征在其中,自然而然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二)文字的表现意义
1、传统文化元素对文化招贴版式中文字的影响
文字的编排在任何文化领域都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文字正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中国古书中文字从右往左从上往下排列,而汉字本身就是从最早的象形文字一直发展至今,可以说每个文字都是一个特立的图形。中国是礼仪之邦,讲求稳重,四平八稳。在各种传统元素中都充斥着文化的内涵。我们该从各个方面去重新审视和把握中国文化与审美精神的内在特质时,应当充分的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中国文字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以象形文字不断的演化发展至今的完整文字体系,从而延伸出的书法,作为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从龟壳上的甲骨文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不同的文字,一个文字能有三四十种不同的写法,再到始皇帝嬴政统一中国后的小篆,延伸出古朴的隶书,规矩的楷书,飘逸的行书,狂放的草书。同样都是汉字,却可以有很多的艺术表现方式。在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展的海报设计中,特别是与传统的展览文化氛围的一些著名书法家题材作为作品,十分有意境,招贴更加有意境和品,一幅书法作品不光是文字,更有民族的精神与内涵在里面。
在招贴设计中,许多有关武术的设计,往往是用行书或草书“武”字,将武者的武术动作与“武”字结合,展现出武术的动感与张力,表现了中国传统书法的飘逸与美感,从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招贴设计中,只要各种元素应用合体,都能够恰到好处的传达设计思想的本质。比如使人产生一种对古代文人高尚精神生活的向往,就使用稳重古朴有神韵的字体,用飘逸的笔触反映放荡不羁的大气和稳重正直的个性。中国书法的形态美,飘逸美与厚重已逐渐被现代设计师使用,又不失华夏民族独特的风格的时代感。
可以肯定,当今招贴设计耳濡目染的受着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感化,而招贴设计也对民族传统审美观念起着必然的作用力。招贴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在生活中哪都有,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纵观全球,不论是在图形设计还是设计形式上的变化,版式的编排,都有各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底蕴做铺垫,使自己不失独特又融合于时代大流。
2、招贴设计中的文字
在招贴设计中,文本一般不承担图形的任务,但要拓展,表达甚至升华图形的内涵,在观众和信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招贴艺术面前,最能吸引观众的眼睛是合理搭配的色彩和独特的创意组合,在招贴设计中,作为三大要素之一的文字将永远被忽略,完全以文字为构成元素的海报,却没有只有图形没有文字的设计。在招贴中,文字不但能够清晰完整的传达信息,同时也使在色彩,风格统一的整体画面,使版面看起来更有张力,它扮演着文化,艺术和装饰作用。有关文字的版式编排有效地渲染着招贴的整体成果。杰出的设计者不仅需要按照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来编制画面,还要保留文字与其他点线面关系的均衡,让招贴中的文字发挥点石成金的作用力。
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是文字,是最具代表性的,不仅具有独有的形式特色,象征性和表现力的功能,不光增添了设计中汉字的艺术多样性,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视觉表现。突出了艺术作品的情境,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招贴设计中,文字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信息面的简单转移,用不同的视觉表现手法、内在精神表达文字所带给受众的感受和思考。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可以从中汲取到极大的养分进行创作,如果要做中国文化的设计,任何形式任何元素都无法取代中国文化。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传统的文化,也不能一概的效仿和采纳西方主义国家的设计,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成中国特色的民族设计风格。作为设计者而言,应当多思考招贴设计如何融入民族的文化,将它转化成视觉语言更好的运用,设计出更多更高层次的优秀作品。
四、招贴的未来发展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高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统一日渐进步,招贴也从文化、科技、艺术方面汲取了更多全新的理念。传统文化和智慧的源泉来自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民族自己独特的特征都为招贴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素材。国际性的设计肯定是需要去除不同,采取相似来达到国际化,文化越多,剔除的就越多,设计作品虽然大众,理性而通用,并且适用性高,但是由于剔除太多的东西,其过分枯燥与选材区间小的弱点也在所难免。所以,设计师们应当关注起本民族、本文化区域的独特个性与未来的发展。[4]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到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各种新的传媒手段、传播途径和技术都在丰富着视觉设计的世界,招贴的样式和风格变得越来越多。设计师不断创新与突破。一方面注重招贴的基本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创新理念和风格独特的海报,将他们视为人与物之间的传播载体,设计中有创意与思想,以便招贴可以更加的抓住大众。在全球的招贴设计展中,中国独树一帜的招贴风格屡次获奖,取得了瞩目的具有历史性的进展。坚定不移的相信我国优秀的设计师们会在招贴设计畛域中有更璀璨的造诣。
海报和招贴是视觉形式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段,几乎从政治、商业到教育、文化这些领域都能运用到招贴设计,但是招贴设计还局限在传递信息的作用中。那么如何在招贴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以及体现更多的内在,表现更强的视觉冲击是目前每个设计者都该思考研究的问题。我们不断走进设计的新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应不断创新不能停步不前。结论
如何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招贴结合的发展方向,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于文化,海报设计。继"国际设计风格”风潮后,寻觅更广阔多元性的设计浪潮,成为了当今设计者所面临的问题。招贴设计的走向需要文化的底蕴,驻足本土文化并结合世界先进的设计的理念构建出的艺术结构才会稳固,才能同步于国际设计,才有机会开辟出中国本土的艺术领域。
参 考 文 献
【1】郑艳.浅谈色彩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2:83-28 【2】王宇.论五色审美观与中国古代色彩符号的历史嬗变[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04:38-41 【3】刘筱霞,廉洁.招贴广告印前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包装工程.2006.02:261-263
第二篇:论文化与经济
论文化与经济,孰先孰后?
读《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亨廷顿,哈里森)》有感
第一节 亨廷顿哈里森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是如何看待文化与经济,孰先孰后这一问题的。
对于这个问题,在前言部分作者就作出了概括性的解答——作者及为本书撰文的多数学者均认为“文化是影响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的但是不是唯一的因素”。全书中作者主要探讨了“主观意义上的文化如何影响到各个社会在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方面取得进步或未能取得进步,其成败有多大,又是怎样形成的”。限于本文的篇幅及主要论述的内容,在本文第一节阐明此书作者观点时仅从作者重点论述经济与文化关系的第一部分和第七部分及前言、绪论中进行节选。
本文绪论部分的作者是劳伦斯·哈里森,他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文化价值观与人类进步”这一课题,在前言中此书作者就已经指出“人类进步”在此书中主要包括走向经济发展和物质福利、社会经济公正——及政治民主,这几个方面。仅就经济方面来讲,绪论主要举出拉丁美洲和非洲及美国的拉丁美洲和非洲裔群体,与“亚洲四小龙”及亚裔群体做对比证明了文化价值观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绪论也简述了此书各个章节是如何由小组探讨而产生的,以及每个章节各自的内容。
书的第一部分内容是讨论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6位人文学家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自己对于文化究竟有没有推动经济发展,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理解和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书的第七部分主讲促进变革及文化是如何促进社会变革的。三位人文学家分别阐述了文化变革是如何改变国民心态、改变心理模式、促进社会进步的。
以下叙述几位有代表性的作者所给出的观点和论述的事实 1.《文化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
戴维兰·德斯认为,“文化具有的内在价值观能引导民众”,“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无法运用他们的指使去左右任何事物”,“由于文化和经济发展是相连的,一方面的变化就会反过来影响另一方面”。在理论方面他运用辩证法分别举出阿根廷及卡多佐的转变、日本明治维新的实例辩证的剖析了依附论。同时,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戴维兰从经验层面对了韦伯在《基督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文中关于新教(主要是加尔文教派)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这一观点给予了支持。
2.《非洲需要一个文化调整计划么?》
丹尼尔·埃通加—曼格尔对非洲文化有着属于自己的深入独到的见解。他从多样的非洲文化的内在紧密联系谈起,结合D·柏林格和G·霍弗斯特德的等级距离—社会垂直度的看法,深入的剖析了普通的非洲民众受到非洲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包括时间观念、阶级观念、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解释了非洲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此外丹尼尔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由文化变革引领经济变革的改革方案。在保留非洲文化内核的基础上,丹尼尔对如何从教育、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这四个方面进行和平的文化革命给出了高屋建甄的指点,为非洲发展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实际上在二十世纪的头二十年,许多非洲国家例如坦桑尼亚、赞比亚等能够切实的迈出摆脱贫困的第一步除了依赖于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无偿的帮助之外,许许多多像丹尼尔一样的人文学家在理论方面为非洲发展做出的指导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第二节 一些关于文化与经济,孰先孰后这个问题的自我看法及论述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论是从历史起源上还是发展需求上,文化都是要先于经济的。首先,在文化的起源方面,早在还没有经济的雏形——交换的年代,人类就开始有了艺术与美的概念,也就是诞生了广义上的文化。现在从许多动物也有着不同种群间独有的语言和行为。作为文化发展的核心,哲学的萌芽,乃至系统化理论时间都要远早于经济学。第一本专门论述经济学的著作《经济论》是古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色诺芬创作的,约写于公元前387至公元前371年,而色诺芬正是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由此可见最早的经济学思维是诞生于哲学的。也就是说正是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学的繁荣。
其次,文化的进步往往是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的且不谈争议较大的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单论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一次成功的自上而下的以文化改革促进经济改革的成功实例。
但另一方面,正如黑格尔在逻辑学一书中所表明的,在一个事物影响另一个事物的同时,他的本身也在受着影响。文化在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不断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从奴隶制到封建主义再到资本主义,乃至将来的共产主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此有着详细的论述),经济发展无不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的《资本论》一文中曾经指出: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所以相对于文化和经济来说,我认为经济在历史的发展之中一直充当着文化的批判者的角色。同样文中作者所最为赞同的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的两句话:“保守的说,真理的中心在于,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开明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政治可以改变文化,使文化避免沉沦。也表明,经济经济和文化也同样有着类似的关系,即文化决定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冗余部分,反过来对已有的文化进行批判和改造,以打破现有现有文化对于经济继续增长的束缚。
此书中的局限性,《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著成于2000年,囿于时代的局限性,书中绝大部分观点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在20年后的今天看来,书中的许多解释仍有很多的缺陷,在21世纪科技发展及物资生产趋于平缓的新时代,经济发展随文化发展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经济增长和文化发展出现了罕见伴随现象——同时面向多元化发展。这一问题可能是作者在研究时所没有考虑到的。
第三节 如何通过学习及实践加深自己对两个问题的思考
谈到学习,认真听课是学习的第一步,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不能说是完美无缺的,甚至课本上时常有许多已经被新的发现所推翻的一些结论,但是课本和课堂却是我们最容易消化和吸收的,就像母乳,谈不上十全十美,也不一定比得上配方奶粉,但是却是得来最为简单和方便的,也是最适合绝大多数同学的。所以我感觉要谈学习,第一步必须要谈课堂学习,在我开始《企业文化导论》这门课的学习之前,有关文化与经济孰先孰后以及文化有无高下优劣之分的问题,我的认识仅限于高中政治书本所学。即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是精神力量,文化是平等的,应该受到尊重。但是随着课程的学习以及书本的阅读,我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增添了新的部分,我不知道这是正确或错误的。仅作为个人的思考在上文呈现。在接下来文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将试图能够有更加深入的思考,通过学习及实践加深自己对两个问题的思考。我将认真听课,争取能够准确领悟老师在每一节课希望传达给我们的知识,集思广益,倾听身边的同学的观点,甚至更大的世界的其他的声音;辩证地看待问题,学会多角度地理解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开卷有益,最后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我。
其次是集思广益,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自己所学的知识都有不同的理解,萧伯纳曾经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麼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麼,我们每个人将会有两种思想。”所以与同学进行思想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也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只有不断地取长补短我们才能不断完善自身所学,使自己的逻辑思维日益完整,死牢范围更加全面。
辩证法看待问题,辩证的看待问题是分析问题之中必不可少的,在分析事物时如果少了辩证法,那么我们所给出的问题的答案必定是片面的,所持的态度也肯定有所偏颇。最后是开卷有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社会更加需要斜杠青年——即拥有多种不同方面技能的青年,而只有多读书才能让我们多了解不同方面的技能,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领略到更加辽阔的风景。
我将认真听课,争取能够准确领悟老师在每一节课希望传达给我们的知识,集思广益,倾听身边的同学的观点,甚至更大的世界的其他的声音;辩证地看待问题,学会多角度地理解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开卷有益,最后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我。
第三篇:论法院文化与队伍建设(2012.10)
论法院文化与队伍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这条道路的丰富内涵,体现在全会确立的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方针中,体现在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中。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实践探索、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特点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一、法院文化的概念及背景
法院文化是人民法院在长期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规范以及相关物质表现的总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主体内容。法院文化是体现法院精神风貌、展现法院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是提升队伍素质、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有力抓手。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不断适应法院干警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推进法院科学发展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历史上看,我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现代意义上的法院,法院文化自然无从谈起。现代意义的法院雏形出现在民国时期,由于战争的影响并未形成现代意义的法院。解放后,由于计划经济和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现代意义上的司法体系终未建立,真正意义的法院也只是虚幻的“空中楼阁”。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主法治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已然成为时代的主题,尤其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院才真正回归其独立审判的职能,并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作为根植中国特色文化土壤之中的法院文化才逐渐兴起,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以至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把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注意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的法院文化也得以迅速发展。
一般认为,法院文化由四个层次构成,即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是指由法院的建筑、设施和装备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它主要包括法院办公楼、审判楼、审判法庭、法院的徽志——华表天平、独角兽等。浅层的行为文化是法官群体在审判活动、研究培训、生活娱乐、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是指法院在从事审判活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与法院司法精神、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法院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这一层次是法院文化中规范人和物的行为方式的部分。深层的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层,是指法院在审判活动、管理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独具法院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它包括司法精神、法官的职业道德、工作目标、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本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讨论我国的法院文化的建设的。法院文化对法官队伍 发挥着整合、导向、凝聚、规范和激励等作用,先进的法院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约束法官的非正式规则,从而使法官放弃一些不适宜的行为习惯和利益取向,而谨慎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维护整个队伍的形象,提高队伍的素质。
二、法院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院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以弘扬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全面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使法院文化建设成为传承司法文明的载体、展示司法形象的平台、促进司法工作的动力。
法院文化内涵丰富多样,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法院文化体系。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都是社会主 3 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法院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只有坚持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法院广大干警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大方面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全面系统、深刻科学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规律性,反映和规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宗旨使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根本保证等重大问题,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必然指引着法院文化建设的方向,决定着法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三、法院文化对于法官队伍建设的意义
文化为人类所创造,同时,文化又使人类受到制约。文化被人类创造出来以后,就形成人类生活的文化环境,影响和制约人们的生活,这一切都是文化的功能使然。文化对于人类生 4 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积极的文化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进步。先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的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同时又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前进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落后、消极的文化乃至反文化(如“法轮功”邪教组织和它的歪理邪说)则会阻碍、破坏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法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人民法院在国家法制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示范作用和影响力。法院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现代司法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学者贺卫方教授在一次法院文化研讨会中讲到:“我们的法院对法官文化或者司法文化建设的重视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法官是今天社会中的一个独特的行业。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所管辖或处理的事务方面,更体现在人们处理事务或行使权力所运用的方式、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式、语言的风格、外部行为的风格等诸多方面。概括地说,法官之所以称之为法官,正是他们具有这种不同的文化。在法官中培育这样的文化,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形成一种理解司法职业特殊性、理解司法独立重要性的文化氛围,这样的文化建设工程对于司法改革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 贺卫方教授的讲话,深刻地提示了法院文化对于法院建设的意义。
(一)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先进的文化具有独特功能和巨大魅力,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育、熏陶、引导、规范、凝聚、激励等作用。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法院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抵制西方的、封建主义的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认识法院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联系,自觉地将法院文化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局中,进行部署谋划和实践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团结和引领广大干警沿着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开拓前进,才能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社会公平正义观念,营造崇尚法治、遵从法律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
法院文化是理念培育、行为引导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法院文化产生、发展于司法实践,又能动地作用于司 6 法实践。当前,社会矛盾形成原因更加复杂,社会矛盾化解难度进一步增大,社会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公正廉洁执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司法作为国家通过法律管理社会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决定了人民法院在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是新的历史时期政法机关的三项重点工作,是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文化影响意识,意识支配行为。要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改进作风,必须不断强化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能动司法、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意识,不断强化群众观念和廉洁意识。全省各级法院只有高度重视、不断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才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干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提高服务水平、坚持司法为民、促进司法公正、加强队伍建设转化为内在觉悟和自觉行动,才能把三项重点工作与我们法官的每一项职能、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干警密切地联系起来,使三项重点工作与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三)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全面提升法院队伍素质,实现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要求。
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当前形势下,法院不是简单的“办案工厂”,法官也 7 不是简单的“办案机器”,法院要通过公正、高效的审判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法院队伍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这就要求法官必须要有正确的司法理念,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法院文化是体现法院干警精神风貌、展现法院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队伍素质、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坚强抓手,更是人民法院实现自身发展的有力指引。只有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依靠法院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凝聚作用,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常性教育,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将正确的司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促使法院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成为法治理念的实践者、法治传统的秉承者、法治秩序的捍卫者,以其共有的法律精神、崇高的司法品格和卓越的司法能力不断塑造现代司法新形象。
法院文化是由法官这个职业共同体在其职业生涯中基于对法律的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思维模式而产生的结果。文化的形成相对于群体的产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文化具有其自身的稳定性,会在较长时期内对某一群体产生一种规范、引导和制约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法院文化也会对法官的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的形成。
四、法官队伍建设对法院文化的推动作用
人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力量,文化与群体紧密相连。具体到法院文化中,法院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法官也是紧密相连的,法官是法院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子。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往往只注意到法院文化对法院工作乃至法官队伍的促进作用,而经常忽视法官队伍对法院文化地形成和发展的推动作用。其实,法院文化的形成与法官队伍建设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先进的群体才能产生先进的文化,因此在法院文化的建设中要大力提高法官素质,这也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
法官素质是指法官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价值取向、审判经验、情感意志、生活经历和生理状况等内在因素的综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环境对人的影响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因此,在法院内部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引导和促进群体成员“以学习为荣、以学习为乐”,进而纯洁法院风气、优化内部环境,对于提高法院群体素质、培育先进法院文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法院状况而言,应当树立“只有学习才能提高素质”的观念,大力倡导和鼓励学习,积极营造“要学习、讲学习、爱学习”的浓厚氛围,影响群体成员将学习变成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只有学习成为人的工作、生存需求,并进而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变成一种愉悦需求时,群体成员的学习潜能就会得到极大的发挥、学习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整体素质自然就会提高。
同时,法官运用司法权裁判案件并自负其责不是纯粹的照搬法律条文与事实的机械活动,而是富有人性的创造性活动。英国近代著名法官科克认为,法律上各种案件“是由人为理性和法律判决来决定的,而不是由自然理性来决定的;法律是一门科学,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其关注的便是素质问题。根据我国法官法的规定,法官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品行素质。在政治素质上,法官应拥护宪法,并忠实地执行法律,忠于人民;在业务素质上,法官应有精湛的法律专业知识、熟练的审判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办案经验,须通过严格的任职资格和业务培训加以保证。在行使审判权时除了要扮演自然人角色,更重要的是扮演好社会人角色,接受社会主体对自己品德的期待和监督,而不能感情用事,唯有如此,法官才能真正成为法律的使者、公正的化身,才能在法院形成良好气氛,促进良好的法院文化的形成。
总之,培育先进的法院文化,必须大力推进法官队伍建设,全力打造法官职业共同体。法院文化的主体是法院,而法院的主体则是法官。因此说,法官队伍的状况如何是法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现有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总体状况亟待提高。诚然,我们可以通过始终不断的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党性党风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加大“教化”的作用。但毋庸质疑:教育不是万能的。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大力推进法官队伍职业化进程,全力打造法官职业共同体,使法官成为法律理念的塑造者、法 律传统的信守者、法律秩序的缔造者、法律运行的领航者、法律正义的完善者,以其共有的法律精神、法律理念、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和法律语言,崇高的司法品格和精英化的司法能力来体现现代的法院文化。同时,辅之以相应的制度对法官进行约束、规范,并且用制度将已经形成的一部分先进的法院文化固定下来,力争做到,通过法官素质的提升形成良好的法院文化,现有的良好的法院文化又能提升每一个法官的素质,实现法官与法院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四篇:论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授课学期 2011 学年至2012学年
第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商务英语
学
姓号 名唐亮
任课教师李天胜
交稿日期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工部(处)制
论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
学校:广西师范大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商务英语年级:2011级班级:2班姓名:唐亮学号:201110501164 摘要: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基本上是等同的。文化强国离不开文化建设。我国的文化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有许多有待改进之处。当今世界,文化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文化软实力与美国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势在必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需要党的正确领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最终目标,又是其应有的意义。
关键词:强国软实力战略
一、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
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基本上是等同的。一个国家要想成为“文化强国”就要拥有自己国家特殊文化符号的商品,文化固定遗产,和深入让他国了解熟悉的文化知识传承。一个国家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也就成为了文化强国,同样,成为文化强国他肯定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如我们所熟知的韩国美女,美国可乐,法国美食,德国制造等这些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就代表着他们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他们是文化强国。所以,谈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其实就是在谈文化强国,而文化强国离不开文化建设。
二、我国的文化建设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会:一是国家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日臻成熟。从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从单一的文化事业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和文化自觉。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成就、金融危机后中国文化产业的逆势攀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魄力。
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文化发展现状与中国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称,仍然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方面:
一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模糊;二是在许多情况下,文化成了经济的附庸;三是缺乏对于高雅文化的扶持;四是未能较好把握文化发展与新型媒体的关系。
克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对文化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立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
三、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原因
现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冷静审视和反思,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大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使我国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加强文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们必须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有以下几个原因的: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对当今世界潮流的深刻洞察与准确把握。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文化的特性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中华民族具有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对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如今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将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复兴。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的复兴及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成就,较之于经济和政治更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因而其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只是经济发达和武力强盛,而文化、外交方面的影响力不够,就算不上世界强国。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依靠全体中华儿女。
四、如何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就是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就是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国民素质为核心,以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重点,以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创新力、生产力、影响力和传播力为目标,建立起相应的战略配套系统,将顶层设计物化为具体的目标、机制、措施、项目以及物质保障,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得到全方位的支撑,进而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使我国在文化原创能力、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处于世界的前列。
具体要求如下: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现在,我们散就散在核心价值观上,因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人们在个人与社会(国家)、道义与利益、诚信与义务上出现的突出问题,从中华民族和我们党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中,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仅仅组织秀才编新话。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取决于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力推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我们一方面要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经济建设最前沿,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真实表现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普通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另一方面要在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特点的同时,充分挖掘我国历史文化宝库,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并运用现代技巧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使之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新的文化样式展现在当代人面前。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必须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传播手段创新。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我们既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抓紧构建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各类国际性文化博览会、影视节、出版物展销活动等平台,做好文化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又要培养一批了解世界文化需求、懂得文化营销的专门人才。我们要抓住国际社会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同时,要注意文化的世界认同问题。认同,才能被人接受,才能形成影响力,形成软实力。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此话不错,但是以此为据对外搞文化对抗是不可能形成文化软实力的。
五、当代中国学生该做些什么
第一,应该好好学习,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做,而且能做好。
第二,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平台,宣扬中国传统优质文化,提高中国文化普及率。第三,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多宣传中华文化。
第四,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是实践,从自我做起,自觉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实践中去。
六、文化强国战略的意义
第一,通过文化强国战略,能够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第二,通过文化强国战略,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提供一种强大的文化支撑。
第三,通过文化强国战略,能够使我国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增强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四,通过文化强国战略,能够造福中华民族,造福中国人民。
主要参考书目:
【1】郑树峰《形势与政策—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
【2】人民政协报
【3】形势与政策教材
第五篇:招贴设计中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的影响论文
0前言
在招贴设计中,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作为重要的概念,对招贴设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从招贴设计的实际过程来看,招贴设计要想提高整体质量,不但要掌握基础的图形语言知识,还要在文化创意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基于这一现实需要,招贴设计只有对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重视二者产生的影响,才能保证招贴设计获得有力的支持,保证招贴设计在整体效果上满足实际需要。因此,重视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招贴设计的影响,是做好招贴设计的关键。
1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为招贴设计提供了手段支持
考虑到招贴设计的专业性,在招贴设计过程中,图形语言和文化创意是重要的支持手段。通过应用图形语言手段以及文化创意理念,招贴设计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获得了有力的手段支持,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增加了招贴设计手段。图形语言作为专业的设计语言,对招贴设计的影响较为深远。而文化创意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意方式,对招贴设计也产生了现实的影响。结合招贴设计工作实际,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的出现,使得招贴设计在设计手段上得到了加强,对提高招贴设计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招贴设计手段的影响。
(2)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改变了招贴设计的方式。从招贴设计所采用的方式来看,传统的招贴设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要,随着招贴设计对艺术性和实用性要求的提高,原有的设计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需要。基于这一现实要求,合理利用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不但可以提高招贴设计的整体艺术性和实用性,还能够提高招贴设计的整体质量,对招贴设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促进。
(3)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催生了招贴设计手段的发展。图形语言作为专业的设计语言,对设计手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而文化创意作为一种艺术创意理念,对设计艺术性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基于这一认识,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催生了招贴设计手段的发展,使招贴设计手段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能够形成对招贴设计工作的有力支持,对提高招贴设计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招贴设计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形语言是一种专业的设计语言,对图形设计、构图方式和构图技巧都所有涵盖。文化创意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理念,是一种艺术思想的概括,重点在于文化特点的传承与创新。基于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的重要作用,二者对招贴设计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设计理念的影响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改变了传统的招贴设计理念。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理念出现之后,传统的招贴设计理念受到了较大影响。通过对招贴设计过程的分析,应用了图形语言和文化创意之后,招贴设计不但在思路上获得了较大的支持,还在设计质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改变传统的招贴设计理念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招贴设计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为招贴设计理念提供了创新支持。在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出现之后,招贴设计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招贴设计理念开始在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上入手,保证了招贴设计能够得到有力支持。基于这一认识,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在设计理念上给了招贴设计足够的支持,使招贴设计能够在理念创新上有所突破,满足招贴设计的实际需要,为招贴设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推动了招贴设计理念的发展。招贴设计作为一项专业的设计工作,对设计理念有较高的要求,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的出现,对招贴设计理念的发展有着有效的推动,同时也带动了招贴设计理念的快速进步。因此,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推动招贴设计理念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招贴设计取得积极效果。
3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招贴设计内容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从招贴设计实际过程来看,考虑到招贴设计工作的实际难度,设计内容的选择是关键。为了解决招贴设计内容选择问题,应用图形语言和文化创意手段已经成为了必要手段。结合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的实际应用及特点,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招贴设计内容选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为招贴设计内容选择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在招贴设计中,设计内容的选择关系到招贴设计作品的整体质量。但是受到思维方式和设计理念的限制,招贴设计设计在内容选择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理念出现之后,对招贴设计产生了具体的影响,使得招贴设计在内容选择上获得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招贴设计在内容选择上满足实际需要。
(2)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解决了招贴设计内容选择问题。根据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的特点,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理念的出现,为招贴设计内容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招贴设计质量,使招贴设计在内容选择上的难度得到了降低,提高了招贴设计的整体质量。因此,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解决招贴设计内容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招贴设计取得积极效果。
(3)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改变了招贴设计内容选择思维。招贴设计与其他艺术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除了设计理念不同之外,在设计内容的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区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理念的运用成为了有力的手段,对改变招贴设计内容选择思维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促进。因此,我们要对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招贴设计的影响有正确的认识。
4结论
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作为两个重要的概念,对招贴设计影响深刻。从招贴设计的实际过程来看,招贴设计要想提高整体质量,不但要掌握基础的图形语言知识,还要在文化创意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基于这一现实需要,招贴设计只有对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重视二者产生的影响,才能保证招贴设计获得有力的支持,保证招贴设计在整体效果上满足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