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时间:2019-05-13 07:3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3讲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3讲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第一篇:第3讲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第三章 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本讲的主要的内容: 产品造型设计; 材料表面特性; 视觉质感; 触觉质感 一材料感觉特性的概念

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使其成为适需、宜人、创新的产品,这些可用于产品造型设计的材料,即通称为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产品造型设计材料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是产品满足功能要求、体现结构的基本要素。不同的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不仅制约产品的结构、形状和大小,也使产品具有不同的外观质感、不同的装饰效果和不同的经济效益。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产品造型设计只有与选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加工工艺相一致时,才能实现产品造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是:

在产品设计选材中,设计师不仅要考虑选用材料本身的性能特点、相应的工艺条件、成本及材料资源等,还要考虑材料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感觉特性是人对材料刺激的主观感受,通常难以测量,它在很大程度上受时代的制约,与当时工业发展水平、材料加工工艺、审美标准、流行时尚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因素一旦转移到人们对材料的认识和选用上,就会使人们按各自的观念去评价和判断材料。同时由于人们的经历、文化修养、生活环境、风俗和习惯的差异等,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感觉特性只能相对比较而言。一:

材料感觉特性的含义

材料的感觉特性,又称为质感,是一种心理感受,它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是人的感觉器官对材料的综合印象,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作出的反应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得出的信息。材料的感觉特性是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一个重要特征。材料感觉特性包括两个基本属性:

1、生理心理属性: 材料表明作用于人的触觉和视觉系统的刺激信息,如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感觉特性由材料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所形成,一般归纳为粗犷与细腻、粗糙与光滑、温暖与寒冷、华丽与朴素、浑重与单薄、沉重与轻巧、坚硬与柔软、干涩与滑润、粗俗与典雅、透明与不透明等基本感觉特性

2、物理属性 :材料表明传达给人的知觉系统的意义信息,也就是材料的类别,性能等。主要体现为材料表面的几何特征和理化类别特征,如肌理 色彩 光泽 质地等。

材料感觉特性按人的感觉可分为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按材料本身的构成特性可分为自然和人为质感。

材料的触觉特性

通过手和皮肤触及材料而感知材料表面特性,是人们感知和体验材料的主要感受。触觉的生理构成――复合的感觉,由运动感觉和皮肤感觉组成,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运动感觉是指对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皮肤感觉是指辨别物体机械特性,温度特性和或化学特性的感觉,一般分为温觉,压觉,痛觉等

手沿着物体运动,跟物体接触时,形成关于物体的一些属性。如弹性,软硬,光滑,粗糙等 或大小,或重量。

触觉的心理构成――人们通常用触觉来判别材料的质感,触觉质感是人们通过触摸材料而感知材料的表面特性和体验材料的主要感受。根据材料表面特性对触觉的刺激性分 为快适触感和厌憎触感。人们对蚕丝质的绸缎、精加工的金属表面、高级皮革、精美陶瓷釉面等易于接受,喜欢接触,从而产生细腻、柔软、光洁、湿润、凉爽等感受;而对粗糙的砖墙、未干的油漆、锈蚀的金属器件、泥泞的路面等会产生粗、粘、涩、乱、脏等不快心理,造成反感甚至厌恶,从而影响人的审美心理。

触觉质感的物理构成――材料的触觉质感与材料表面组织构造的表现方式密切相关。材料表面的质地和肌理(表面微元的构成形式)是产生不同触觉质感的主要因素。同时材料表面的硬度,密度,温度,粘度,湿度等物理属性也是触觉不同反映的变量。表面微元的几何构成形式千变万化,有镜面和毛面,非镜面又有条 点 球 孔 曲线 直线 经纬线等不同的构成产生相应不同的质感。

当人们用手去触摸木材、石料、金属、玻璃等材料时,便会对材料质地产生粗细程度的感觉。一般情况下质地粗糙的材料给人以朴实、自然、亲切、温暖的感觉;质地细腻的材料给人以高贵、冷酷、华丽、活泼的感觉。同类表面状态的材料,由于材质的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表面粗糙的材料,如皮毛和毛石,前者触感柔软、富有人情味;后者坚硬、厚重。表面光滑细腻的材料,如丝绸和玻璃,也存在软硬、轻重等感觉差异。

在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运用各种材料的触觉质感,不仅在产品接触部位体现了防滑易把握、使用舒适等实用功能,而且通过不同肌理、质地材料的组合,丰富了产品的造型语言,同时也给用户更多的新感受。材料的视觉特性

一般地说,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感觉特性是相对于人的触感而言的。由于人类长期触觉经验的积淀,大部分触觉感受已转化为视觉的间接感受。对于已经熟悉的材料,即可根据以往的触觉经验通过视觉印象判断该材料的材质,从而形成材料的视觉质感。

人眼是捕捉外界信息能力最强的视觉器官,人们通过它对外界进行了解。当视觉器官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反应,而产生不同的情感意识。视觉质感是靠视觉来感知材料表面特性的,是材料被视觉感受后经大脑综合处理产生的一种对材料表面特性的感觉和印象。

a视觉器官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反应,产生不同的情感意识。

B材料对视觉器官的刺激因其表面特性的不同而产生视觉感受的差异。材料表面的色彩、光泽、肌理等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质感,从而形成材料的精细感、粗犷感、均匀感、工整感、光洁感、透明感、素雅感、华丽感和自然感

c视觉质感是触觉质感的综合和补充。一般而言,材料的感觉特性是相对于人的触感而言的。由于人类长期触觉经验的积累,大部分触觉感受已经转化为视觉的间接感受,对于已经熟悉的材料,可以根据以往的触觉经验通过视觉印象判断该材料的材质,从而形成材料的视觉质感。视觉质感相对于触觉的间接性,经验性,知觉性和遥测性,有相对的不真实,所以,举例:塑料的烫印 陶瓷上镀金,纸上印制木纹等,在视觉中制造假相的触觉质感,在工设中教为普通。触觉质感 和视觉质感的特征

D视觉与距离的关系

材质的视觉质感与观察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适于近看的材质,远处观看时候则模糊不清。适于远看的则近看质地粗糙。因此精心选择适合空间观赏距离的材质,考虑其组合效果 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质感

材料本身的质感。材料的成分,物理化学特性和表面肌理等表面组织所呈现的特征。自身特性所决定的材质感,如金子,岩石,天然性真实性 价值性。人为质感

人有 目的的 对于材料表面进行技术性和艺术性加工处理,使得其具有材 料自身非固有的表面特征。突出人为的工艺特性,强调工艺美和技术创造性。关于同材异质 异材同质 问题:要适当介绍。感觉的特性的评价

以人的感觉为依据选择材料时候。人的感觉对材料的评价是关键。特性的测定:

影响材料感觉特性的相关因素

材料感觉特性是材料给人的感觉和印象,是人对材料刺激的主观感受。构成因素有以下: a 材料种类

材料本身的组成和结构对材料感觉特性密切相关。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性:

不同的材质,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形成不同的材质感:

举例说明:木材的自然纯朴、纹理别致、轻松舒适;花岗石质地坚硬、给人以厚重、稳定、雄伟壮丽感;大理石质地细腻、纹理自然,光泽柔润、美观耐看;钢铁的坚硬、挺拨刚劲、深沉稳重;塑料的轻巧别致、色彩艳丽;玻璃的性脆质硬、晶莹剔透;丝织品的润滑柔软、轻快华丽;羊毛则给人柔软、亲切、温暖和高贵感。木材:自然,协调,亲切,古典,手工,温暖,粗糙,感性

金属:人性,坚硬,光滑,理性,拘谨,现代,科技,冷漠,凉爽,笨重

玻璃:高雅,明亮,光滑,时髦,干净,整齐,协调,自由,精致,活泼

塑料:人造,轻巧,细腻,艳丽,优雅,理性

皮革:柔软,感性,浪漫,手工,温暖

陶瓷:高雅,明亮,时髦,整齐,精制,凉爽

橡胶:人造,低俗,阴暗,束缚,笨重,呆板

成形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

材质的工艺美——材质美的来源是对材料工艺的遵循。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这就是说材质的使用力求吻合材质的加工工艺。如以前的金属钣金件是由锻打工人手工打造。而随着自动控制的运用,新材料工艺的形成,对 材质其也产生了影响。如:冲压成型、拉伸成型工艺等,也带来很多的改变。从而使形态 肌理多样化。这些进步都是,建立在对材料加工工艺的遵循的基础上的。它们是真实的、合理的,因而也是美的。这种材质的美感来源于材质细致精湛的工艺。

(金属产品显示出一种强烈的现代科技加工的美感)同质异感 异质同感

花岗石:

毛面 朴实自然亲切温暖

精加工

华丽活泼凉爽 塑料:

电镀 精致光滑炫目豪华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感觉特性与材料的生产工艺和表面加工技术有关。塑料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利用原料着色和模具加工制作,使塑料制品表面获得不同的色彩、肌理和光泽;地毯在编织过程中,因采用的编织工艺不同,可在地毯表面产生不同的视觉质感和触觉质感。通过电镀、表面涂覆、蚀刻、喷砂、切削、抛光等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可获得材料的不同表面特性,使相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感觉特性,而不同材料也可获得相同的感觉特性。如电镀不仅可改变塑料表面性能,而且可使塑料表面呈现金属的光泽和质感;表面涂覆工 艺不仅使金属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色彩,还可获得仿木纹、仿皮革、仿织物等各种机理;喷砂工艺使玻璃形成不透明的表面、花纹和图案,通过透明与不透明的对比,给人以柔和、含蓄、实在的感觉

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技巧产生的不同外观: 锻造: 铸造

二质感设计

质感设计,使产品形态成为更加真实,含蓄,丰富的整体。认材――选材――配材――理材――用材 a 形式美法则 调和与对比

统一和谐:材质一致 造型色彩的变化

对比:差异性较大的 如 金属与非金属 粗糙与光滑 有光与无光 透明与不透明 主从法则

可见部位 常触部位 如面板 商标 操纵件等 质感宜人 工艺精良 ;不可见 从简从略处理

b 运用原则

合理(根据材料的性质 产品的功能 设计要求 正确经济的选用)艺术(材质美 增加艺术效果)

创造(新材料新工艺 传统材料运用新的形式)c 主要作用

(1)实用性

亚光塑料 电子产品: 手感好 高档 便于操纵:把手细纹,橡胶材料(2)宜人性

(3)多样性和经济性

考虑:根据使用对象环境功能要求选用

使用者的心理生理要求 墙纸 镀膜 印刷等

(4)新的产品风格

三 材料的抽象表达

面对一种材料,人们往往产生种种感觉,其中的联系,扩张,就会产生将材料做出这样或那样的种种有意或无意 的设计行为。――材料的抽象表达 四 材料的美感

效果图和实物的区别就是材料的材质一个重要的体现。

假如雅典的巴特农神庙不是由大理石砌成,王冠不是由黄金制造,星星没有亮光,那他们将是平淡无期的东西

――桑塔耶那

美感 a色彩

衬托材料质感的作用

色彩分为 固有色

人为色彩

运用色彩规律: 同一色系

对比色系

产生明暗,色相,面积等的对比 b肌理

肌理是天然材料自身的组织结构或人工材料的人为组织设计而形成的一种表面材质效果。任何材料表面都有其特定的肌理显示其结构特点。不同的肌理会对心理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肌理粗犷、坚实、厚重、刚劲,有的肌理细腻、轻盈、柔和、通透。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材料,不同品种也有微妙的肌理变化。如不同树种的木材具有细肌、粗肌、直木理、角木理、波纹木理、螺旋木理、交替木理和不规则木理等千变万化的肌理特征。根据材料表面形态的构造特征。可分为自然肌理(自身所固有的肌理特征,天然材料 木石

人工材料

铁 塑料 纺织物。以自然为贵)和再造肌理(表面面饰

喷 涂 镀 帖面 等

技巧性强 以新为贵)

根据表面给人以知觉方面的感受,有视觉肌理(木材 石材)和触觉肌理(皮革 纺织物的编织

光源下耶可感知)c光

人类对材料的认识,大都依靠不同角度的光线。光不仅使材料呈现出各种颜色,还会使材料产生视觉上的凹凸变化和不同的光亮感。

材料是色彩的载体,色彩不可能游离材料而存在,色彩有衬托材料质感的作用。如金黄色的铜质饰件具有华贵、富丽的质感,对人的视觉富有强烈的吸引力,与暗色调的塑料相互映衬,则更能呈现出动人的效果。在设计中,运用色彩规律将材料色彩进行组合和协调,则会产生亮度对比和色度对比,面积效应和冷暖效应等现象,突出材料的色彩表现力。

不同材料受光后的视觉质感各不相同。透明材料,如玻璃,受光后呈透明体,常以反映身后的景物来削弱自身的特性,给人以轻盈、明快、开阔的感觉。晶莹 叠加时的朦胧感

抛光大理石面、塑料光洁面、釉面砖等高反光材料,它们的表面光滑、不透明、受光后明暗对比强烈,因他们反射周围景物,自身的材料特性一般较难全面反映,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感觉。

漫反射材料通常不透明,表面粗糙,为无光或亚光,如毛石、原木、水泥、毛皮等,这类材料则以反映自身材料特性为主,给人以质朴、柔和、平稳的感觉。d质地美

材料内在的本质特征,主要由体现材料自身的组成,结构物理化学等特性来体现,如软硬,轻重,冷暖,干湿,粗细等 如 无机玻璃 和有机玻璃 相似质地

对比质地

质地美,能加强艺术表现力,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质粗使人感到稳重、浑厚,它也可以吸收光线,使人感到光线柔和;质细使人感到轻巧、精致;表面光滑可以反射光线,使人感到光亮。一般说来,大空间、大面积,质宜粗;小空间、小面积的重点部位质宜细。五 材料的形态美

1、线材

长度 方向感 力量感

轻巧 虚幻 流动 优美 灵活多变

2、片材 空间虚实 结构形式 力学特性

3、块材 几何形体 加减法则。

应当提示:正确掌握材料的材质特性,赋予材料以生命,是产品造型设计的重要原则。小结:在设计中,设计者应熟练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和感觉特性,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发展动向,运用适当的技巧去处理适当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各自的特性,从各种造型设计材料的特殊质感中获求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力,给人以一种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真正解决人类的需要,使所设计的产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二篇:感觉的特性和知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性和知觉的特性

感觉: 1.感受性

感受性即感觉的能力。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感受性高的人能感觉到的刺激,不一定能被感受性低的人感觉到。如,有经验的染色工人能辨别出几十种不同的黑色,而一般人则很难分辨。

一个人的感受性高低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是有高低的。2.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感觉的适应。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感受性提高,也可以是感受性降低。通常,强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降低,弱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提高。此外,一个持续的刺激可引起感受性的下降。例如,当你从光亮处走进电影院时,起初感到伸手不见五指,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看清周围的东西,这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反之,从暗处到光亮的地方,最初强光使人目眩,什么也看不见。但过一会儿视力就恢复正常,这是视觉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除了视觉适应外,还有嗅觉、味觉等其他感觉的适应。古语说“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适应现象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使人能在变化万千的环境中,做出精确的反应。(2)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一般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也可以在几种感觉同时产生时发生,也可以在先后几种感觉中产生影响。一般的变化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刺激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如,轻微的音乐声可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可以引起对光的感受性降低。感觉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种感觉之间。最明显的就是对比现象。如,“月明星稀”,天空上的星星在明月下看起来比较稀少,而在黑夜里看起来就明显地增多;灰色的长方形放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要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更亮些。这些是同时性对比。在吃过甜点心之后再吃苹果,苹果变得发酸,而吃了酸苹果之后再吃甜点心,点心就显得格外甜。这是相继性对比。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和组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感觉的相互作用和对比规律。例如,浅色的教具可放在黑板前演示,深色的教具可放在白墙前演示。要使学生区分出地图上的不同部位,就可以着上红绿或黄蓝等对比色。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把不易分辨的形近字:辨、辫、辩的中间部分用红笔写,以示醒目。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自然现象、图片或阅读课文时,教师的讲解、提示的声音不宜过高,更不允许周围大声喧嚷,以免影响学习的效果。

(3)感受性与训练。前面提及的两种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有一定的时限。要使个体感受性从根本上提高,则与实践活动的训练有关。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因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做长期的、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超过其他人。如,炼钢工人能够根据钢水的火花判断炉内温度的高低;染料工人能够分辨出几十种浓淡不同的黑色;有经验的面粉工人能够单凭触觉,摸出面粉的质量以及辨别出这种面粉是由哪个地区生产的麦子磨成的。此外,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丧失一种感觉能力的人,他们其他感觉能力会由于代偿而得到特殊的发展。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的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受过专门训练的小学生,能敏锐地辨别相差1/2音高的两个音,而没有受过专门乐器训练的小学生,就是对相差一个音阶的两个音都不易区分。所有这些事例说明,人的各种感觉能力都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经过专门训练可以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小学生的学习活动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感受性的提高。如音乐、朗读能发展儿童的纯音听觉和语音听觉能力,绘画能发展儿童的视觉能力,手工、泥塑能发展儿童的触觉能力,体育能发展儿童的运动觉、平衡觉的能力等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儿童的各种感觉能力加以训练和培养。

知觉:

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出现在“前面”,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与此相关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中一个兴奋中心占优势,同时皮层的其余部分受抑制。知觉的选择性揭示了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动性。

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活动性、对比)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的特点(照明度、距离)。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从事不同职业和有不同经验的人,在知觉上是有差异的。如工程师检查机器时能比一般人看到、听到更多的细节;成人的图画知觉与儿童相比,能更深刻地了解图画的内容和意义,知觉到儿童所看不到的细节。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条件有三个。

1.言语的指导作用

言语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应用。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中实现的,词的作用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使知觉更迅速、更完整。例如,天空中的云彩,自然景色中的巨石形状,在感知时加以词和言语的指导,很快就能知觉到。

2.实践活动的任务

当有明确的活动任务时,知觉服从于当前的活动任务,所知觉的对象比较清晰、深刻,任务不同对同一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对天安门的素描和用文字的描写,任务不同,感知效果就不同。

3.对知觉对象的态度

如果对知觉对象抱着消极的态度,就不能深刻地感知客观事物;只有对知觉对象发生兴趣,抱积极的态度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

三、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客观对象的许多部分形成的复合刺激物,大脑皮层对复合刺激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反映客观对象各种属性的关系,形成关于对象的完整映象。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

知觉的整体性是多种感知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觉的整体性与感知的快慢,同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参与有关,阅读速度就是随着人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及把较小的单元(词)组成较大的单元(句子)而逐渐加快的。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服装的改变而变得不认识;一首熟悉的歌曲,不会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因其中个别曲子走调,就认为是别的歌曲;教师判断学生的错别字,如“尖瑞科学”,不会因“端”字写成了“瑞”字,而不去感知尖端科学。

知觉的恒常性对生活有很大的作用,正确地认识物体的性质比单纯地感知局部的物理刺激物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能够根据对象的实际意义去适应环境。如果知觉不具有恒常性,那么个体适应环境的活动就会更加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每一认识活动,每一反应动作,都要来一番新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使适应变为不可能的了。

第三篇:《心理学导论第4章-感觉》基础内容精讲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心理学导论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律也只有在中等强度时才适用。

(4)斯蒂文斯幂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提出了关于刺激强度与感觉关系的幂定律,也叫乘方定律。他认为,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幂函数,即感觉到的大小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公式为: P=KIn,其中P代表感觉大小,I代表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数。

2.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持续的刺激作用而导致的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升高(暗适应)或降低(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2)感觉后像

感觉后像是指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滞留一段时间的现象(电影)。同原有感觉相同的为正后像,与原有感觉相反则是负后像(色觉一般为负后像)

(3)空间融合

空间融合是指不同刺激的反映联合起来形成一种单一的感觉的现象。(色光融合)

(4)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有两种,同时对比是由于某个部位的强刺激会抑制周围部位较弱的刺激,如马赫带;先后对比例子有先吃糖再吃西瓜就很难吃出西瓜的甜味。

(5)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不同感受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一种感觉的弱刺激会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声光音乐会);另一种现象是感觉补偿,如盲人的听觉会比常人敏锐;还有联觉,是指一种感觉的刺激会产生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红黄是“暖色”。

二、视觉

(★考点:2009-

5、2008-

4、2015-

6、2012-

4、2015-

5、2012-

5、2007-

5、2012-66、2008-

5、2014-8)

1.视觉的含义

视觉是个体借助眼睛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和形状等特性的感觉,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复杂、最重要,也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得到高度发展的感觉。视觉是人眼对可见光的感觉。380~780nm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低于380nm的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高于 780nm的红外线、雷达、广播频带、交流电,我们都是看不到的。

2.视觉现象

光线的基本特征有:波长、强度、空间分布和持续时间。视觉系统在反映光的这些特性时,便产生了一系列视觉现象。

(1)色觉属性

色觉即视觉系统对物体颜色的反映。

色调是颜色的基本特性,指光谱上各种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的视觉效应。主要取决于光波的波长,对于光源来说,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就不同;对于物体表面来说,取决于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光线的选择性反射。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取决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是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

普肯耶现象:棒体细胞与椎体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感受性不同所导致的明度感受性差 2 页 共 2 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异。其实质是当人们从椎体视觉(昼视觉)向棒体视觉(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向短波方向转变,因而出现了明度的变化。比如:夜晚看蓝花会觉得比红花亮-是因为夜视觉也就是棒体细胞占主导作用。

(2)颜色混合

颜色混合分两种:

色光混合是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是一种加法过程,即各种波长的光相加,同时作用于眼睛,是不同色光在视觉系统中的混合。

颜料混合指不同颜料在调色板上混合之后,作用于视觉系统引起的,是一种减法过程,即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然后作用于人的眼睛的过程。

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就是对某种颜色的感受性偏低;色盲分两种,全色盲患者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失去了对色觉的感受性,这种人一般没有锥体细胞系统。局部色盲患者缺失了对某些颜色的感受性,最常见的是红绿色盲。

(3)视觉对比

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分两种:

明暗对比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如一张灰色的小正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上就比放在黑色背景上显得暗。

颜色对比是指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如一个灰色的小正方形放在蓝色背景上,它将略显黄色;放在黄色背景上,它将略显蓝色,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的方向变化。

(4)马赫带

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马赫带可以用视觉系统中的侧抑制作用加以解释。

(5)视觉适应

暗适应是指人眼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早期的暗适应由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共同完成,之后锥体细胞完成暗适应过程,棒体细胞继续起作用,整个暗适应持续30-40分钟。另外飞行员戴红色护目镜能保护暗适应,这是因为红光可以相当有效的刺激锥体细胞而几乎不能刺激杆体细胞,在戴上护目镜之后,杆体细胞就几乎处于暗适应状态了。

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是人眼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一般来说暗适应时间较长(40分钟),明适应很快(几分钟)。

(6)视敏度

视敏度: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即视力。V(视敏度)=1/a(视角)

视角:物体通过眼睛节点形成的夹角。(视角越大,视力越差)最小视角为1分度。

(7)后像

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颜色视觉一般产生负后像。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红色负后像是蓝绿色,黄色的负后像是蓝色。

(8)闪光融合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的增加,人们会产生融合连续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我们看到一系列的闪光,当每分钟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闪光,而感到是一种固定或连续的光。在视觉中,这种现象称为闪光融合现象。

例如,使用交流电的日光灯,虽然每秒钟闪动约100次,但我们并没有感到它是断续的。

(9)视觉掩蔽

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 3 页 共 3 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的觉察。

视觉掩蔽是指某个物体因另一在空间或时间上与其相邻的物体的呈现而导致可见度降低的现象最常见的例子——抢镜头,或者电影电视中的穿帮。

3.视觉的生理基础

(1)折光机制——眼球

眼球包括晶状体、房水和玻璃体,这三种屈光介质加上角膜便构成了眼睛的屈光系统。

(2)换能机制——视网膜

视网膜为三层,最外层是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听觉掩蔽是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的感受性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要听的声音叫被掩蔽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叫掩蔽音。

有纯音掩蔽,噪音对纯音的掩蔽,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三种。

(5)听觉疲劳(特定某频率和强度的音持续作用,严重可导致耳聋)

听觉疲劳是声音刺激强度大大超过听觉感受器的正常生理反应限度,或特定声音刺激长时间作用于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听觉阈限暂时提高的现象。听觉疲劳的指标是暂时阈移。

(6)听觉适应(与疲劳的区别在于适应会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听觉适应是持续的声音刺激引起听觉阈限暂时提高的现象。听觉系统一般对一个稳定声的感受性在最初1~2分钟内有所下降,后很快稳定在一个水平上。研究听觉适应的方法是响度平衡法。

3.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

由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该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原有的频率相适应。

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然而人耳却能接受1000Hz以上的声音。

(2)共鸣理论

也叫位置理论,是赫尔姆霍茨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基底膜的振动引起了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了高低不同的音调。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根据并不充分,首先基底膜的纤维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其次基底膜的长短纤维不可能辨别出人耳所能感觉到的那么多音高的变化。

(3)行波理论

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说的合理成分,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他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接近蜗底,这样人耳就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行波理论正确描述了500Hz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运动,但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振动。

(4)神经齐射理论(排放理论)

韦弗尔提出了神经齐射理论。该理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反映频率和声音频率是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映。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反应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映频率较高的声音。

齐射原则可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

综上,共鸣理论(位置理论)适合解释5000Hz以上的高频,频率理论适合解释1000Hz 以下低频,最适于解释500Hz以下的低频,对于500Hz~5000Hz,行波理论和神经齐射理论均可解释。

第四篇:哈佛教授讲中国特性

哈佛教授: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个民族特征,却让他们屹立至今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一场讲座中,向台下近千名学生分享、解读中国神话故事,并不下十次用激情的语调总结中国神话故事的内核:中华民族特征。

在他的情绪带动下,现场氛围一直热血高涨。

他说:“我们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他们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这就是区别,他们用这样的故事告诫后代,与自然作斗争!”(钻木取火)

“面对末日洪水,我们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中国人的神话里,他们的祖先战胜了洪水,看吧,仍然是斗争,与灾难作斗争!”(大禹治水)

“如果你们去读一下中国神话,你会觉得他们的故事很不可思议,抛开故事情节,找到神话里表现的文化核心,你就会发现,只有两个字:抗争!假如有一座山挡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而易见,搬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的故事里,他们却把山搬开了(愚公移山)!可惜,这样的精神内核,我们的神话里却不存在,我们的神话是听从神的安排。”

“每个国家都有太阳神的传说,在部落时代,太阳神有着绝对的权威,纵览所有太阳神的神话你会发现,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夸父追日)。当然,最后他累死了——我听到很多人在笑,这太遗憾了,因为你们笑这个人不自量力,正是证明了你们没有挑战困难的意识。但是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

在另一个故事里,他们终于把太阳射下来了(后羿射日),中国人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能屈服。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遗传基因,他们自己意识不到,但会像祖先一样坚强。因此你们现在再想到中国人倔强的不服输精神,就容易理解多了,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 大卫教授的讲座视频被传到社交网站上后,引起国外网友热烈讨论。

“一个女孩被大海淹死了,她化作一只鸟复活,想要把海填平——这就是抗争!”(精卫填海)

“一个人因为挑战天帝的神威被砍下了头,可他没死,而是挥舞着斧子继续斗争!”(刑天)

不得不说,这位大卫.查普曼教授解读中国神话的角度很新颖,也十分到位。我们经常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是靠着不断与自然、灾难、环境作斗争才延续到现在,但有几个人想到过,中国人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斗争精神是如何保持下来的?

每个民族的神话都有自己的烙印,但你见过哪个民族的神话里有我们这么多战天斗地的抗争故事?

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就是要生存就得靠自己,不能靠苍天。这比“神爱世人”听起来残酷,但非常现实。

并口口相传给下一代的这些神话故事,体现的绝不仅是故事那么简单。每个文明在初期都是有神论,但唯独我们的文明不畏惧神,也许正因为我们深刻理解老子的那句话,所以我们的祖先从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顾,也因此,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呵呵,没信仰的民族能存续5000年吗?

实际上,勇于抗争,不怕输,更不会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的信仰。

第五篇:材料感觉特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材料感觉特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swan chair

Swan chair—1958年由丹麦设计师雅各布森所设计,其外观宛如一个静态的天鹅,线条流畅而优美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在制造技术上十分创新,椅身由曲面构成,完全看不到任何笔直的条,椅身为合成材料,包裹泡绵后在覆以布料或皮革,表现出雅各布森对材质应用的极致追求。一次性成型玻璃钢内坯,四星亮光铝脚,表面抛光处理,拐弯处顺畅,光滑不留痕迹, 椅子可以360度旋转。皮革包裹给人柔软,感性,浪漫,手工,温暖的感觉,用铝做成的支撑具有金属光泽给人坚硬,光滑,理性,现代,科技,放心的感觉。

案例二:雏菊

雏菊—设计师阿尔比尼1950年的作品。雏菊是当时流行的藤编家具中最著名的范例:材料是棕榈树干架子,白藤编织,海绵橡胶坐垫,笼子式的构造舒适又富有弹性,白藤编织显得透明和轻盈,包卷的椅面和扇形的椅背坐起来尤其舒服。

案例三:可堆积的儿童椅子

设计师:马克.加奴索

里查德.萨帕。采用的材料是聚丙烯,设计了可以拆卸、堆积、和容易使用的椅子:它仿佛一个模块,可以在空间中组合和重叠,K999因而也变成了一种游戏以及孩子们造房子的一个元件。塑料给人以人造,轻巧,细腻,艳丽,优雅,理性的感觉。

案例四: SGARSUL—摇椅

1962年设计师嘉艾.阿乌莱狄的作品。材料:榉木,橡胶海绵,阳极化处理的AL部件。水滴形状的连续和弯曲的线条。为减少缝纫的工作,椅面经过了多次修改,采用有弹性的布料,内装橡胶海绵。这样的一个物品完成了“从长方形几何时代象缠绕的感性的过渡”,织物包裹海绵给人舒适、柔软的感觉;木材给人自然,协调,亲切,古典,手工,温暖的感觉。

案例五:BLOW 042 —充气扶手椅

设计师:J.德•帕斯,D.杜尔比诺,P.罗马兹。BLOW把沙发变成了动态的东西:轻、经济、容易移动、可压缩的极小。设计师应用小汽艇的构成原理,用透明PVC材料,通过电焊各个部位的连接。透明PVC给人轻巧、柔软、轻松的感觉,缺点是PVC会发热,如果坐的时间太长,它就会粘在腿上。

案例六:UNIVERSALE4867

1967年,设计师:乔.科隆波。这是第一把完全用合成材料注模的椅子,当时的广告这样介绍它:„..不会变老,不会坏,扔出窗外,放在室外,浸在水里,带入极地或沙漠,它将常新不旧。这款椅子坚固简朴,容易相叠,最初采用ABS树脂,随后采用聚丙烯,其名字本身说明它适用于任何环境,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是公共空间还是私人空间。

案例七:王后牌陶器

魏德伍德公司于1790年生产的“王后”牌陶器,陶瓷给人以高雅,明亮,整齐,精制,干净,优美而简洁、非常朴素的感觉,反映了材料自身及其生产工艺的特点。

案例八:圈椅

圈椅,由交椅发展而来。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是我们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圈椅是实木家具的一种,现在已成为经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及收藏价值。木材天然的纹理优美,更加自然、协调,亲切温暖,古典,手工制作,粗糙,感性。

案例九:德国慕尼黑酒店酒具

慕尼黑酒店玻璃器皿简洁的设计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造成的。首先,它们必须能经受得住粗暴的使用,因为当时的餐馆都是很嘈杂拥挤的;其二是由于这些产品平凡而普及,其简洁为社会所承认;其三是这些产品基本上是为保守的用户而生产的,包括酒店的老板和他们的顾客,都喜欢自己熟悉的形状。玻璃酒杯高雅,明亮,光滑,干净,整齐,协调,自由,精致,活泼。

案例十:橡胶手环

橡胶手环柔软,容易拉伸,人造,低俗,阴暗,束缚,笨重,呆板。

工业设计102班

李轩

201009010224

下载第3讲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3讲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23讲 考场作文运用材料能力(优秀范文5篇)

    第23讲考场作文运用材料能力•例后分析 【要义解说】 中学生写议论文最乐意用的是事实论证法,即摆事实的方法。但是一个事实论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往往可以证明不同......

    第十三 讲修辞手法的运用

    百世师教育2012年暑期小升初名校精英班讲义 编者 顿中祥 联系电话 *** 第十二讲、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口语交际 一、 知识梳理 1. 比喻 比喻是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

    第10讲、朦胧诗

    第10讲、朦胧诗 教学目的 理解什么是朦胧诗 结合诗歌来分析朦胧诗的产生、写法和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和解读代表诗人诗歌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什么是朦胧诗 所谓"......

    系统安全第6讲

    今天任务:防火墙的认识及基本配置 一、上次任务的回顾 二、防火墙的认识(P66),听我讲,关键是理解; 三、安装ISA服务器;P67~P74 四、配置ISA防火墙客户端,最终实现客户端能以web代理......

    第8讲练习题

    第八讲总体布局·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是。 A.十三届四中全会B.十六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

    第讲基础方案

    之宓语的全。在差大的,说清:类论文我们坚决?老地荒天理良心?春风:呼吸僵硬,治疗肝腹水疗效?菠萝菠萝蜜只!旅游云南旅游!买东:游记八个新的喜?子里:念你蓝雨,取长补短, 候其中;我分东南西。......

    第23讲:第三节

    第三节零售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内容 在商业物业形态之下,物业服务企业所经营管理的内容主要以商品销售为核心,即围绕商品销售而展开,如满足商场工作人员的现场服务需求,满足消费......

    第27讲 最小公倍数

    第27讲最小公倍数(二)一、专题简析: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解题方法比较独特。当有些题中所求的数不正好是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部分”或“减少一部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