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

时间:2019-05-13 07:5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

第一篇: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信息系统与信息科技是保障商业银行业务持续运营的重要基础。为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维护公众信心和银行业正常运营秩序,提高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重要业务是指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业务,其运营服务中断会对商业银行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业务。

第四条 本指引所称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以下简称运营中断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服务异常、重要业务停止运营的事件。主要包括:

(一)信息技术故障:信息系统技术故障、配套设施故障;

(二)外部服务中断:第三方无法合作或提供服务等;

(三)人为破坏:黑客攻击、恐怖袭击等;

(四)自然灾害:火灾、雷击、海啸、地震、重大疫情等。

第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第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本行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

第七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组织架构,确定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配臵必要的资源,有效处臵运营中断事件,并积极开展演练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改进。

第八条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

(二)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管理与应急处臵有效结合;

(三)坚持以人为本,重点保障人员安全;实施差异化管理,保障重要业务有序恢复;兼顾业务连续性管理成本与效益;

(四)坚持联动协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整体有效机制。

第九条 商业银行应当将业务连续性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使其成为银行机构日常运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章 业务连续性组织架构

第一节 日常管理组织架构

第十条 董(理)事会是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生管理的决策机构,对业务连续性管理承担最终责任。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核和批准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

(二)审批高级管理层业务连续性管理职责,定期听取高级管理层关于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报告,监督、评价其履职情况;

(三)审批业务连续性管理年度审计报告。

第十一条 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经董(理)事会批准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并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程序;

(二)明确各部门业务连续性管理职责,明确报告路线,审批重要业务恢复目标和恢复策略,督促各部门履行管理职责,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三)确保配臵足够的资源保障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实施。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当设立由高级管理层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落实各项管理职责。

第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当指定风险管理部门或其他综合管理部门为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全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指导、评估、监督各部门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协调业务条线部门,汇总、确定重要业务的恢复目标和恢复策略;组织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评估与改进;开展业务连续性管理培训等。

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明确业务连续性管理执行部门,包括业务条线部门与信息科技部门。业务条线部门负责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分析,确定重要业务恢复目标和恢复策略,负责业务条线重要业务应急响应与恢复;信息科技部门负责信息技术应急响应与恢复。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明确业务连续性管理保障部门,包括办公室、人力资源部门、公共关系部门、财务部门、法律合规部门、后勤部门、保卫部门等,为业务连续性日常管理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安全保障和法律咨询。其中,公共关系部门应当制定对外媒体公关策略,制定和执行对外媒体公关的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各部门应当负责本部门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本部门业务连续性计划,开展本部门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评估与改进工作。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负责并定期开展全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审计工作。

第二节 应急处臵组织架构

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运营中断事件应急处臵的组织架构,包括应急决策层、应急指挥层、应急执行层和应急保障层。

第十九条 应急决策层由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决定应急处臵重大事宜,包括:决定运营中断事件通报、对外报告和公告;批准启动总体应急预案等。

第二十条 应急指挥层由商业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执行部门和保障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运营中断事件处臵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督导应急处臵实施。

第二十一条 应急执行层由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执行部门组成,负责业务条线与信息技术应急处臵工作。

第二十二条 应急保障层由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保障部门组成,负责应急处臵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保障,应急处臵对外报告、宣告、通报和沟通与协调,以及对外媒体公关、秩序维护、安全保障、法律咨询和人员安抚等相关工作。

第三章 业务影响分析

第二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当通过业务影响分析识别和评估业务运营中断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明确业务连续性管理重点,根据业务重要程度实现差异化管理,确定各业务恢复优先顺序和恢复指标。商业银行应当至少每三年开展一次全面业务影响分析,并形成业务影响分析报告。

第二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识别重要业务,明确重要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所需关键资源及对应的信息系统,识别重要业务的相互依赖关系,分析、评估各项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时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

第二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综合分析重要业务运营中断可能产生的损失与业务恢复成本,结合业务服务时效性、服务周期等运行特点,确定重要业务恢复时间目标(业务RTO)、业务恢复点目标(业务RPO),原则上,重要业务恢复时间目标不得大于4小时,重要业务恢复点目标不得大于半小时。

第二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明确业务重要程度和恢复优先级别,并识别重要业务恢复所需的必要资源。

第二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分析业务与信息系统的对应关系、信息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根据业务恢复时间目标、业务恢复点目标、业务应急响应时间、业务恢复的验证时间,确定信息系统恢复时间目标(信息系统RTO)、信息系统恢复点目标(信息系统RPO),明确信息系统重要程度和恢复优先级别,并识别信息系统恢复所需的必要资源。

第二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开展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识别业务连续运营所需的关键资源,分析资源所面临的各类威胁以及资源自身的脆弱性,确定资源的风险敞口。关键资源应当包括关键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环境,关键的人员、业务场地、业务办公设备、业务单据以及供应商等。

第二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风险敞口制定降低、缓释、转移等应对策略。依据防范或控制风险的可行性和残余风险的可接受程度,确定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原则与措施。

第三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业务影响分析结果,依据业务恢复指标,制定差别化的业务恢复策略,主要包括关键资源恢复、业务替代手段、数据追补和恢复优先级别等。

第三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依据业务恢复策略,确定灾难恢复资源获取方式和灾难恢复等级。

第四章 业务连续性计划与资源建设

第一节 业务连续性计划

第三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当依据业务恢复目标,制定覆盖所有重要业务的业务连续性计划。

第三十三条 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一)重要业务及关联关系、业务恢复优先次序;

(二)重要业务运营所需关键资源;

(三)应急指挥和危机通讯程序;

(四)各类预案以及预案维护、管理要求;

(五)残余风险。

第三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商业银行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总体方案,包括总体组织架构、各层级预案的定位和衔接关系及对运营中断事件的预警、报告、分析、决策、处理、恢复等处臵程序。总体预案通常用于处臵导致大范围业务运营中断的事件。

第三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制定重要业务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应当注重灾难场景的设计,明确在不同场景下的应急流程和措施。业务条线的专项应急预案,应当注重调动内部资源、采取业务应急手段尽快恢复业务,并和信息科技部门、保障部门的应急预案有效衔接。

第三十六条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一)应急组织架构及各部门、人员在预案中的角色、权限、职责分工;

(二)信息传递路径和方式;

(三)运营中断事件处臵程序,包括预警、报告、决策、指挥、响应、回退等;

(四)运营中断事件处臵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五)运营中断事件的危机处理机制;

(六)运营中断事件的内部沟通机制和联系方式;

(七)运营中断事件的外部沟通机制和联系方式;

(八)应急完成后的还原机制。

第三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当要求重要业务及信息系统的外部供应商建立业务连续性计划,证明其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性,其业务恢复目标应当满足商业银行要求。

第三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注重与金融同业单位、外部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平台和公共事业部门等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衔接;同时,应当积极采取风险缓释及转移措施,有效控制由于外部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不充分可能产生的风险。

第二节 业务连续性资源建设

第三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当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所需的资源建设,满足业务恢复目标和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要求。

第四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重点加强信息系统关键资源的建设,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保障信息系统的持续运行并减少信息系统中断后的恢复时间。

第四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设立统一的运营中断事件指挥中心场所,用于应急决策、指挥与联络,指挥场所应当配臵办公与通讯设备以及指挥执行文档、联系资料等。

第四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符合业务连续性管理要求的备用资源,如备用业务和办公场所资源、备用信息系统运行场所资源、备用信息技术资源、备用人力资源等,以及电力、通讯、消防、安保等资源。

第四十三条 商业银行选择备用场地时,应当确保不会同时遭受同类型风险;应当综合分析备用场地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地区配套设施、区域经济环境、交通条件、政策环境和成本等各方面因素,以及灾难恢复所需的金融服务、通讯、设备、技术等外部服务供应商资源情况。

第四十四条 商业银行在建立备用业务和办公场所时,应当配备业务操作和办公所需资源,并确保其能够迅速启用。

第四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灾备中心等备用信息技术资源和备用信息系统运行场所资源,并满足银监会关于数据中心相关监管要求。

第四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明确关键岗位的备份人员及其备份方式,并确保备份人员可用,降低关键岗位人员无法及时履职风险。

第五章 业务连续性演练与持续改进

第一节 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

第四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当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验证业务连续性资源的可用性,提高运营中断事件的综合处臵能力。

第四十八条 制定业务连续性演练计划时,商业银行应当考虑业务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包括客户范围、业务性质、业务时效性、经济与非经济影响等,演练频率、方式应当与业务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相匹配。

第四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当至少每三年对全部重要业务开展一次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在重大业务活动、重大社会活动等关键时点,或在关键资源发生重大变化之前,也应当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专项演练。

第五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业务应急预案的演练,重点加强业务和信息科技部门的协调、配合;应当注重以真实业务接管为目标,确保灾备系统能够有效接管生产系统并具备安全回切能力。

第五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将外部供应商纳入演练范围并定期开展演练;同时,应当积极参加金融同业单位、外部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平台和公共事业部门等组织的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确保应急和协调措施的有效性。

第五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当对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过程进行完整记录,及时总结、评估和改进。

第二节 业务连续性管理评估与改进

第五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机制。

第五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至少每年对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组织一次自评估,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并向高级管理层提交评估报告。

第五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每年对业务连续性管理文档进行修订,内容应当包含重要业务调整、制度调整、岗位职责与人员调整等,确保文档的真实性、有效性。

第五十六条 商业银行在开发新业务产品时,应当同步考虑是否将其纳入业务连续性管理范畴。对纳入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应当在上线前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并实施演练。

第五十七条 在业务功能或关键资源发生重大变更时,商业银行应当及时对业务连续性计划进行修订。

第五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每年对本行业务连续性管理进行审计,每三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审计,发生大范围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后应当及时开展专项审计。

第五十九条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审计的内容应当包括:业务影响分析、风险评估、恢复策略及恢复目标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过程及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业务连续性管理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履职情况等。

第六章 运营中断事件应急处臵

第一节 监测、预警与报告

第六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运营中断事件的风险预警体系,设定风险预警指标,并纳入全行风险预警体系中。

第六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业务运营的监测体系及监控机制,对信息系统运行环境进行日常监测,采取自动化措施重点加强对业务运行情况的监控。

第六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关键时点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在重大业务和社会活动等关键时点,或在业务功能、关键资源发生重大变更时,加强风险监控和预警。业务条线部门与信息科技部门等相关部门之间应当相互通报信息、提示风险,协同做好应急准备。

第六十三条 发生运营中断事件后,商业银行应当及时进行沟通和报告,包括:按照报告路线在内部各部门及人员之间的报告,与业务运营的外包方、业务合作方之间的沟通、以及按照银监会有关报告要求,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的报告等。

第二节 运营中断事件处臵

第六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制定运营中断事件等级划分标准,根据事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损失程度定义事件等级,开展应急响应处臵工作。

第六十五条 运营中断事件应急处臵应当遵循“统一指挥、分类管理、分级处臵、快速响应”的原则,在全行统一指挥下高效、有序应对;应当根据事件等级实施差别化处臵,必要时可以越级汇报、紧急授权,保障信息传递和决策的及时性,将影响或损失最小化。

第六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及时、有效地响应运营中断事件,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估,确定事件等级,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业务快速恢复,防止事态升级或恶化。

第六十七条 商业银行在实施应急处臵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运营中断事件处臵中的对外沟通,开展告知、解释与安抚工作,最大程度降低负面影响;

(二)对重要业务可以通过减少服务功能、缩小服务范围、利用替代系统、手工记账、利用他行支付渠道等多种手段进行业务应急处臵;

(三)采用程序化和标准化的手段,提高信息技术应急处臵的效率和质量。

第六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为应急处臵做好场地、交通、通讯、资金等后勤保障工作。

第六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当对运营中断事件应急处臵过程进行完整记录。

第三节 灾难恢复

第七十条 对于导致或可能导致大范围业务运营中断的事件,商业银行应当迅速决策,确定是否实施灾难备份切换。

第七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事先对备份资源进行技术验证,确保其可用性;在实施灾难备份切换时,信息科技部门应当向业务条线部门告知可能出现的数据损失情况,并对备份系统的运行情况实施监控,预警并防止出现二次中断风险。

第七十二条 商业银行在灾难备份切换、回切时,业务条线部门应当对中断时的重要业务数据进行核对,并在信息科技部门配合下,对丢失的数据进行追补;同时,应当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交易的可靠性。

第四节 危机处理

第七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危机处理机制,从维护客户关系、履行告知义务、维护客户合法权益出发,运用公共关系策略、方法,加强与客户、媒体的沟通,适时向公众发布信息,消除或降低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七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危机处理工作,加强舆情监测、信息沟通和发布。

第七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制定针对社会公众、媒体、股东、客户等相关各方的预案,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时及时、准确披露信息,防止因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七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实时关注舆情信息,及时澄清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消除社会疑虑,化解纠纷。

第七章 监管和处臵

第一节 监管处臵

第七十七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建立运营中断事件处臵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一)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

1.领导和指挥银行业运营中断事件处臵工作;

2.审批银行业运营中断事件处臵预案;

3.最终认定银行业运营中断事件等级,决定是否启动处臵预案;

4.对银行业运营中断事件重大处臵措施进行决策;

5.协调跨行业、跨部门共同开展的处臵工作重大事项;

6.对银行业运营中断事件处臵的对外信息发布进行决策。

(二)工作小组主要职责为:

1.制定银行业运营中断事件处臵预案;

2.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营中断事件进行监管处臵;

3.向处臵领导小组报告运营中断事件、重大处臵事项及事件进展情况;

4.依授权对外发布信息;

5.协调跨行业、跨部门资源。

第七十八条 银监会建立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预警体系,对可能导致银行业发生较大运营中断事件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进行风险提示和预警。

第七十九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银行业运营中断事件进行分级。当运营中断事件同时满足多个级别的定级条件时,按最高级别确定事件等级。

(一)特别重大运营中断事件(Ⅰ级)

1.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服务中断,或重要数据损毁、丢失、泄露,造成经济秩序混乱或重大经济损失、影响金融稳定,或对公众利益、社会秩序、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事件;

2.在业务服务时段导致一个(含)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多家金融机构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3个小时(含)以上的事件;

3.在业务服务时段导致单家金融机构两个(含)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3个小时(含)以上,或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6个小时(含)以上的事件;

4.业务服务时段以外,故障或事件救治未果、可能产生上述1至3类事件的事件。

(二)重大运营中断事件(Ⅱ级)

1.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服务中断,或重要数据损毁、丢失、泄露,对银行或客户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事件;

2.在业务服务时段导致一个(含)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多家金融机构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半个小时(含)以上的事件;

3.在业务服务时段导致单家金融机构两个(含)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半个小时(含)以上,或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3个小时(含)以上的事件;

4.业务服务时段以外,故障或事件救治未果、可能产生上述1至3类事件的事件。

(三)较大运营中断事件(Ⅲ级)

1.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服务中断,或重要数据损毁、丢失、泄露,对银行或客户利益造成较大损害的事件;

2.在业务服务时段导致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半个小时(含)以上的事件;

3.业务服务时段以外,故障或事件救治未果、可能产生上述1至2类事件的事件。

第八十条 按照属地监管原则,银监会派出机构在商业银行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将事件及处臵情况上报银监会处臵工作小组。事件报告至少包括:事发银行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现象、影响范围和程度、已采取的措施等。

银监会处臵工作小组应当将重大以上运营中断事件上报银监会运营中断事件处臵领导小组。

第八十一条 银监会根据国家有关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向相关部门通报运营中断事件;对其他行业有较大影响的运营中断事件,可以向该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通报事件情况;对于特别重大(Ⅰ级)的运营中断事件,将事件及处臵情况及时上报国务院。

第八十二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商业银行报送的事件内容和事件等级进行分析、评估,认定运营中断事件的最终等级,及时启动处臵预案,实施运营中断事件监管处臵工作。

第八十三条 对于较大(Ⅲ级)运营中断事件,按照属地监管原则,由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组织开展处臵工作,处臵结束后银监会派出机构向银监会上报运营中断事件总结报告。

第八十四条 对于特别重大(Ⅰ级)和重大(Ⅱ级)运营中断事件,银监会处臵工作小组及时核实情况,指导协调银监会派出机构开展处臵;根据事件影响范围、紧急程度和事件处臵进展情况,银监会处臵工作小组可以赴事发银行现场进行督导。

第八十五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督导商业银行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系统和业务,最大程度减少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必要时,可以协调国家专业技术队伍或外部专家提供技术支援。

第八十六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督导商业银行积极采取风险隔离措施,防止事件恶化或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扩散。对可能影响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开展或对银行业产生区域性、整体性影响的事件,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加强风险防范。

第八十七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督促商业银行开展危机处理,做好舆情监测和媒体沟通,做好合理宣传解释工作,防止不实信息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声誉风险。涉及行业性运营中断事件处臵情况通报时,由银监会按照信息披露程序统一对外发布信息。

第八十八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的协作,协调各方力量开展处臵工作。

第八十九条 商业银行业务恢复正常运行后,应当将运营中断事件及其处臵工作的评估、总结和改进报告报送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对事件进行评估和现场调查,查明事件原因,进行责任认定。

第二节 持续监管

第九十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将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其风险管理综合评估范围。

第九十一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业务连续性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监管要求。

第九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当于每年一季度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提交业务连续性管理报告,包括上一年度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报告与审计报告。

第九十三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报告进行审查,督导商业银行建立与其风险管控目标、机构规模、公众影响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匹配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第九十四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报告进行审查时,要综合考虑商业银行机构规模、业务范围以及风险状况。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实施情况;

(三)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情况;

(四)业务连续性管理年度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审计覆盖领域和深度;

(五)业务连续性管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整改情况。

第九十五条 商业银行在完成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全行性演练后,应当在45个工作日内向监管机构提交演练总结报告。

第九十六条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机制存在重大缺陷、日常管理工作存在严重违规的,因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导致业务运营中断的,或在运营中断事件中应急处臵不力导致事件恶化、蔓延的,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依法采取监管措施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七条 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

政策性银行、村镇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

第九十八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修订。

第九十九条 本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02-20 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关于内部审计工作内容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关于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包括:

第十七、五十八、五十九、九十二、九十四

(四)条款等。

第三篇: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

中国证监会时间:2011年07月08日来源:机构监管部

一、证券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应当设立子公司(以下称直投子公司),由直投子公司开展业务。

二、直投子公司限于从事下列业务:

(一)使用自有资金对境内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二)为客户提供股权投资的财务顾问服务;

(三)设立直投基金,筹集并管理客户资金进行股权投资;

(四)在有效控制风险、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以现金管理为目的,将闲置资金投资于依法公开发行的国债、投资级公司债、货币市场基金、央行票据等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强的证券,以及证券投资基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者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五)证监会同意的其他业务。

三、证券公司设立直投子公司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公司章程有关对外投资的重要条款应当明确规定公司可以设立直投子公司;

(二)具备较强的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健全的净资本补足机制。对净资本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以确保设立直投子公司后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

(三)经营合法合规,不存在需要整改的重大违规问题;

(四)投资到直投子公司、直投基金、产业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的金额合计不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5%,并在计算净资本时按照有关规定扣减相关投资;

(五)与直投子公司在人员、机构、财务、资产、经营管理、业务运作等方面相互独立,不得违规干预直投子公司的投资决策;

(六)具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能够有效进行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防范与直投子公司发生利益冲突、利益输送风险;

(七)公司网站公开披露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建立的各项制度、防范与直投子公司利益冲突的具体制度安排,以及设立的举报信箱地址或者投诉电话;

(八)除证监会同意外,公司及相关部门不得借用直投子公司名义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开展直接投资业务;

(九)担任拟上市企业的辅导机构、财务顾问、保荐机构或者主承销商的,自签订有关协议或者实质开展相关业务之日起,公司的直投子公司、直投基金、产业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不得再对该拟上市企业进行投资;

(十)加强公司的人员管理,严禁投行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违规从事直接投资业务。公司保荐代表人及其他投行人员书面承诺勤勉尽责,不向发行人提出不正当要求,不利用工作之便为个人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证券公司控股其他证券公司的,只能由母公司设立1家直投子公司。

四、直投子公司开展业务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应当专职,不得在证券公司领取报酬;

董事长、监事长和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管理人员,应当正直诚实、品行良好,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和专业能力;

董事(包括董事长)、监事(包括监事长)、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可以由证券公司不从事投行业务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或者外聘专家兼任;

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中,直投子公司的人员数量不得低于二分之一,证券公司的人员数量不得超过三分之一;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中的证券公司人员,应当限于证券公司从事风险控制、合规管理、财务稽核等工作的人员,不得有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

董事(包括董事长)、监事(包括监事长)、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由证券公司人员兼任的,证券公司和直投子公司应当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机制,解决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

(二)建立健全独立的投资决策机制,明确投资项目选择标准、投资比例限制、投资决策权限以及相关业务流程,提高投资决策、执行、监督的透明度,有效控制和防范决策风险;

(三)建立投资决策回避制度,直投子公司业务人员、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或者董事会成员与拟投资项目存在利益关联的,应当回避;

(四)资金投向不得违背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

(五)不得对外提供担保,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六)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防范项目运作风险;

(七)通过直投子公司网站公开披露公司名称、注册地、注册资本、业务范围、法人代表等

基本情况,公司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的姓名、职务和兼职情况,公司建立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以及防范与证券公司利益冲突的具体制度安排;

(八)建立健全文档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尽职调查报告、项目评估报告、决策记录等资料;

(九)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引进专业人才,建立专业团队,树立品牌意识,促进合理竞争。

五、直投子公司设立直投基金,应当符合《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直投子公司投资设立直投基金管理机构的,直投基金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合伙企业形式。

首只直投基金运行满1年的,证券公司应当对其运作情况进行评估,并向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提交评估报告。首只直投基金经评估运作良好、符合各项要求的,直投子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管理能力,设立多只直投基金。

六、直投子公司设立直投基金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直投基金的设立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方案可行,结构设计合理,各方主体责任清晰明确;

(二)直投基金资金应当以非公开方式筹集,筹集对象限于机构投资者且不得超过五十人;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或者变相公开方式筹集资金;

(三)直投子公司应当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合理确定投资者筛选标准和程序,了解投资者的投资经验、收益预期和风险承受能力,基于了解的情况,按照投资者筛选标准和程序,公平对待潜在投资者,审慎确定适当的资金筹集对象;

(四)直投基金应当委托独立的商业银行等第三方机构对基金资产进行托管;

(五)直投基金不得负债经营,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六)直投基金的投资方向不得违背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

(七)建立健全直投基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切实防范直投基金与直投子公司、直投基金管理机构、证券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利益输送,实现人员、机构、财务、经营管理、业务运作、投资决策等方面相互独立;

(八)建立健全直投基金的投资决策流程和风险控制制度,防范投资风险;

(九)直投子公司由下设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直投基金的,直投子公司应当持有该基金管理机构51%以上股权或者出资,并拥有管理控制权;

(十)直投子公司可以按照市场惯例依法建立其管理团队的跟投机制,证券公司应当禁止证券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跟投;

(十一)证券公司、直投子公司、直投基金管理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对直投基金或者基金出资人的投资收益或者赔偿投资损失做出承诺;

(十二)证券公司及直投子公司不得对直投基金或者基金出资人提供担保,或者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七、直投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后,证券公司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报告下列事项:

(一)直投子公司的名称、注册地、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业务范围等基本情况;

(二)直投子公司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是否存在兼职等情况;

(三)直投子公司的章程、主要制度文件以及业务发展规划;

(四)证券公司、直投子公司遵守法律法规及本指引要求的承诺;

(五)证监会要求的其他情况。

直投子公司有关情况发生变更的,证券公司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报告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

八、直投子公司设立直投基金并完成资金筹集后,证券公司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报告下列情况:

(一)直投基金的运作管理方式和结构设计;

(二)直投基金的筹集对象、筹集规模、筹集方式、期限设置、资金托管机构、费用安排、管理团队配置;

(三)直投基金的投资范围和闲置资金管理方案;

(四)直投基金的投资决策制度和业务流程;

(五)直投基金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六)直投基金与直投子公司及证券公司之间的风险隔离、利益冲突防范措施;

(七)设立直投基金的有关协议和文件;

(八)直投子公司、直投基金管理机构、直投基金遵守法律法规及本指引要求的承诺;

(九)证监会要求的其他情况。

直投基金有关情况发生变更的,证券公司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报告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

九、证券公司应当于每月初的7个工作日内,向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报送直投子公司月度报告。月度报告内容应当包括直投子公司及直投基金的主要财务状况,对外投资和退出情况。

十、证券公司应当于每个会计结束后4个月内,向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报送直投子公司报告。报告内容应当包括经审计的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直投子公司及其直投基金的运营情况,对外投资和退出情况,关联交易及合规状况,内控制度执行情况。

十一、直投子公司及直投基金投资运作过程中发生重大事件的,证券公司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报告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

十二、证券公司根据本指引履行报告义务,除采取书面形式外,还应当同时将电子文档上存机构监管综合信息系统(CISP系统)。

十三、证券公司应当认真履行控股股东职责,加强对直投子公司的稽核与管理,督促直投子公司及其设立的直投基金、直投基金管理机构遵守法律法规及本指引的要求,防范直投子公司违规经营导致的证券公司声誉风险。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责任追究机制,明确相关责任人。

十四、证券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应当建立舆论监督及市场质疑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分析判断舆论反映和市场质疑内容,进行自我检查,并向社会公众做出说明。

自我检查发现问题或者不足的,证券公司及直投子公司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整改和完善,相关情况应当报告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并向社会公告。

证券公司及直投子公司对存在问题未及时纠正或者整改不力的,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应当对证券公司采取监管措施,并责令证券公司进行责任追究。

十五、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应当对证券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加强非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可以延伸检查证券公司的直投子公司。

十六、证券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和有关规定,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按照其性质和后果,予以立案查处,或者移送司法机关。

第四篇:保税监管业务岗位练兵指引

保税监管业务岗位练兵指引

第一部分 熟记

1、按照我关操作规程,加工贸易核查分为哪两种? 答:必须进行的核查、经风险分析后确定的核查

2、工作手册规定实行“经办人负责制”,对不按作业规范操作,发生重大差错的,进行责任分析,根据有关纪律规定追究谁的责任?

答: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3、保税监管部门向缉私部门移送案件、线索时应填写 单证?

答:《案件/线索移交单》

4、海关工作人员执行核查任务,应当实事求是,保守,不得侵犯被核查人的哪些合法权益?

答:被核查人的商业秘密

5、核查实行什么责任制? 答:主办责任制

6、我关目前对实行“客户协调员制度”的联网企业开展中期核查工作,由哪级海关负责?

答:主管海关。

7、核查按规定实行多少人作业? 答:双人

8、核查按规定应由什么职务或以上的干部带队? 答:副主任科员

9、“电子帐册”集中报关业务岗位及流程设置包括那些环节?

答:接单、审核、签章、出单

10、加工贸易货物内销归类审价的工作流程包括哪4个环节? 答:内销申请审批、内销货物归类、内销货物审价、内销货物征税

第二部分 掌握

1、核查人员核查时需要查核资料、清点货物、打开货物存放场所、搬移货物或者开启货物包装,应要求什么人到场并配合海关工作?

答:被核查人代表

2、对手册进出口金额倒挂等异常情况进行核查时,应在调阅企业电子数据的基础上,重点核实什么内容?

答:企业提供的倒挂等异常原因的真实性

3、海关对联网企业“电子帐册”集中报关业务办理的工作时限是什么?

答:即来即办,及时完成

多少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海关下厂核查期间除外)

答:20个工作日

5.核查部门在实施核查前应填写什么单证,经科长复审并报关(处)领导审批后,由科长安排人员实施核查?

答:《下厂核查通知书》

6.核查任务完成后,核查人员应根据实际核查情况按规定格式填写什么报告反馈业务科室?

答:下厂核查报告

7.新办加工贸易企业核查应在多少个工作日内反馈? 答:5个

8.联网企业的外发加工实行主管海关什么制度? 答:主管海关备案制 4.电子申报单的修改工作应自海关受理之日起 9.集中报关岗位经审核发现企业申报不符合海关规定的,应经科长审核通过后,填写什么单证一次性向企业说明原因和需补充的单证资料,作退单处理?

答:《退单通知书》

10.海关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内销归类审价的时限:应在受理申请之日起多少个工作日(以内销报关单转至主管海关之日计)内完成?(不包括价格质疑、价格磋商、报送有关职能处室作专业认定及下厂核查时间)

答:3个工作日

11、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或者成品因故转为内销,且进口料件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海关提交什么证件?

答:进口许可证件

12、经商务主管部门批准,海关核准,合法在境内销售的保税货物,应当按规定对该货物征收税款。故对加工贸易项下保税货物经批准内销征收税款的情况,称为什么?

答:内销征税

13、下厂核查时,如需企业提供样品留样备查的,下厂核查人员应在什么表格中注明?并将样品交由科室统一妥善保管,事后应及时退还企业。

答:《海关下厂人员执行公务情况反馈表》

14、内勤海关(部门)发现加工贸易企业有涉嫌走私违规案件(线索)的,应当在多少个工作日内将案件(线索)移交对应的缉私部门处理?

答:三个工作日

15、联网企业集中报关实行什么通过制度? 答:一审直接通过制度

16、根据《深圳海关加工贸易档案管理业务操作规范(试行)》规定,一般不对外单位提供企业档案的借阅。特殊情况下,本关以外的其他单位需查阅企业档案,应持什么资料?经关(处)长批准后,到档案室阅览;如需复制,须经关(处)长另行批准后,方可办理。

答:单位正式介绍信

17、核查部门收到业务部门提交的《风险信息联系单》后,可根据什么来确定是否实施下厂核查?

答: 监管风险 工作日内反馈?

答:5个

19、核查人员根据监管需要借调企业有关单证、资料时,开具由两名核查人员签名的 什么单证?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账簿单证调审单》

20、主管海关审价岗位对经审定的内销货物完税价格的,填写什么单证进行审批转征税部门(岗位)办理相关的征税手续?

答:《深圳海关审价作业单》

21、电子申报单的修改工作应自海关受理之日起多少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海关下厂核查期间除外)。

答:20个

22、根据总署加工贸易发展规划,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的模式是以什么改革为主?

答:加工贸易联网监管

23、“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企业“电子帐册”集中报关”(以下简称“集中报关”)是指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企业经海关核定批准,其帐册项下进出口的保税货物可以怎样办理报关的一种保税物流监管模式?

答:先放行、后按月集中办理已放行保税货物报关

24、海关根据联网企业报送备案的资料建立电子底账,对联网企业实施电子底账管理。电子底账包括哪两种?

18、受灾保税货物处理申请核查和下厂核销,应在多少 答:电子帐册、电子手册

25、联网企业的外发加工实行那种备案制? 答:主管海关备案制

26、内销补税缓税利息计息期限是怎么计算的? 答:从加工贸易企业合同手册记录首次进口料件之日起至补征税之日止

27、加工贸易主管海关在审定加工贸易内销货物完税价格时,涉及审价疑难问题的,须填具什么单证?

答:《价格专业认定联系单》

28、经办科(室)发现企业“电子账册”备案(变更)的某项料件(成品)出现异常,增加监管风险时,需填写什么表格报分管关(处)长批准暂停企业进出口该项货物?

答:《深圳海关联网企业“电子账册”暂停/恢复/注销呈批表》

29、对于联网企业“电子帐册”集中报关审核中发现报关单有问题,必须退单的,审核关员正确的操作是怎样的?

答:填写《退单通知书》报科长审批后方可退单

30、加工贸易货物已实际进出口后,电子申报单原则上不得修改。确有正当理由,企业提出申请并经海关审核同意,可以对有关数据进行修改,电子申报单数据的修改功能设在哪个环节?

答:集中报关和核销(报核)环节。

第三部分 了解

1、经主管关长批准后,新办加工贸易企业核查、受灾保税货物处理申请核查和下厂核销可适当延长至多少工作日内反馈?

答:10个

2、进料加工企业进口料件或其制成品(包括残次品)申报内销时,以料件的什么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完税价格? 答:原进口成交价格

3、企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或副产品申报内销时,以其什么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完税价格?

答:内销价格

4、对适用简易程序处罚的案件,采取什么处罚方式? 答:定额罚款

5、对联网监管企业已报批作退港处理的边角废料,审核人员必须在其边角废料退港的报关单原件上加注什么内容并交出单窗口签章交还企业?

答:本期报核时间段

6、内勤海关(部门)对涉案加工贸易手册作挂帐处理(联网监管企业除外),并在新合同备案、变更、深加工结转、外发加工环节收取应缴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银行保函,或者办理不予审批手续的凭证是什么?

答:缉私部门填制的《案件/线索反馈单》

7、电子申报单数据的修改涉及那种类型的受理的主管海关应当下厂核查?

答:进口数量大改小、出口数量小改大

8、海关对开展异地加工贸易的经营单位和加工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如果两者的管理类别不相同,按其中那种类别采取监管措施?

答:较低类别

9、加工贸易核查过程需要复制的有关材料需要由被核查企业盖章确认并注明什么内容?

答:注明与原件相符。

10、主管海关业务科室(部门)经审核,发现企业申请受灾保税货物处理的,应填写什么表格?

答:《加工贸易核查联系单》 第四部分

1、按照我关操作规程,加工贸易核查分为哪两种? 答:必须进行的核查、经风险分析后确定的核查

2、工作手册规定实行“经办人负责制”,对不按作业规范操作,发生重大差错的,进行责任分析,根据有关纪律规定追究谁的责任?

答: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3、保税监管部门向缉私部门移送案件、线索时应填写什么单证?

答:《案件/线索移交单》

4、海关工作人员执行核查任务,应当实事求是,不得侵犯被核查人的哪些合法权益?

答:被核查人的商业秘密

5、核查人员核查时需要查核资料、清点货物、打开货物存放场所、搬移货物或者开启货物包装,应要求什么人到场并配合海关工作?

答:被核查人代表

6、对手册进出口金额倒挂等异常情况进行核查时,应在调阅企业电子数据的基础上,重点核实什么内容?

答:企业提供的倒挂等异常原因的真实性

7、海关对联网企业“电子帐册”集中报关业务办理的工作时限是什么?

答:即来即办,及时完成

8.电子申报单的修改工作应自海关受理之日起 多少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海关下厂核查期间除外)

答:20个工作日

9.核查部门在实施核查前应填写什么单证,经科长复审并报关(处)领导审批后,由科长安排人员实施核查?

答:《下厂核查通知书》

10、对适用简易程序处罚的案件,采取什么处罚方式? 答:定额罚款

11、核查实行什么责任制? 答:主办责任制

12、我关目前对实行“客户协调员制度”的联网企业开展中期核查工作,由哪级海关负责?

答:主管海关。

13、核查按规定实行多少人作业? 答:双人

14、核查任务完成后,核查人员应根据实际核查情况按规定格式填写什么报告反馈业务科室?

答:下厂核查报告

15.新办加工贸易企业核查应在多少个工作日内反馈? 答:5个

16.联网企业的外发加工实行主管海关什么制度? 答:主管海关备案制

17.集中报关岗位经审核发现企业申报不符合海关规定的,应经科长审核通过后,填写什么单证一次性向企业说明原因和需补充的单证资料,作退单处理?

答:《退单通知书》

18.海关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内销归类审价的时限:应在受理申请之日起多少个工作日(以内销报关单转至主管海关之日计)内完成?(不包括价格质疑、价格磋商、报送有关职能处室作专业认定及下厂核查时间)

答:3个工作日

19、电子申报单数据的修改涉及哪种类型的受理的主管海关应当下厂核查?

答:进口数量大改小、出口数量小改大

20、海关对开展异地加工贸易的经营单位和加工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如果两者的管理类别不相同,按其中哪种类别采取监管措施?

答:较低类别

21、核查按规定应由什么职务或以上的干部带队? 答:副主任科员

22、“电子帐册”集中报关业务岗位及流程设置包括哪些环节?

答:接单、审核、签章、出单

23、加工贸易货物内销归类审价的工作流程包括哪4个环节?

答:内销申请审批、内销货物归类、内销货物审价、内销货物征税

24、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或者成品因故转为内销,且进口料件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海关提交什么证件?

答:进口许可证件

25、经商务主管部门批准,海关核准,合法在境内销售的保税货物,应当按规定对该货物征收税款。故对加工贸易项下保税货物经批准内销征收税款的情况,称为什么?

答:内销征税

26、下厂核查时,如需企业提供样品留样备查的,下厂核查人员应在什么表格中注明?并将样品交由科室统一妥善保管,事后应及时退还企业。

答:《海关下厂人员执行公务情况反馈表》

27、内勤海关(部门)发现加工贸易企业有涉嫌走私违规案件(线索)的,应当在多少个工作日内将案件(线索)移交对应的缉私部门处理?

答:三个工作日

28、联网企业集中报关实行什么通过制度? 答:一审直接通过制度

29、加工贸易核查过程需要复制的有关材料需要由被核查企业盖章确认并注明什么内容?

答:注明与原件相符。

30、主管海关业务科室(部门)经审核,发现企业申请受灾保税货物处理的,应填写什么表格?

答:《加工贸易核查联系单》

第五篇:某行2015业务连续性报告

抚顺某银行关于2015年 业务连续性评估报告

各支行(部)、分理处:

为全面了解我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现状,巩固当前业务连续性管理成果,及时总结上一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现将我行2015业务连续性工作自评估报告下发给你们,请组织学习:

根据监管机构及省联社相关的通知要求,我行开展了“2015年业务连续性管理评估”的工作,现将自我评估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评价

我行重视业务连续性的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效结合。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日常组织构架,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责任人制度,从而保证业务连续性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网点内控合规部作为各网点业务连续性管理牵头部门负责组织落实辖内各项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协同运营财务管理部、电子银行部、综合部、稽核监保部等各网点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主要关联部门共同完成此次自我评估工作。

二、管理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完善我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体系,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根据相关规定,建立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明确业务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牵头部门及各部门职责,明确应急处置组织架构。

三、预案建设及演练情况

我行注重应急预案的建设,要求各牵头部门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并指导和组织本条线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各牵头部门按照总各网点紧急突发事件处置和管理的相关要求,对照本条线应急预案进行梳理,不断完善预案体系,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进一步提高应急预案的完备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各网点下属各单位重视预案演练工作,在牵头部门的指导和组织下开展各项应急演练工作,确保各项演练目标的有效实现,逐步提高我行应急处置工作能力和水平。

1、各单位严格按照总各网点紧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求和报告流程,对于符合各网点强调的紧急重大事项报告范围的,一经发现,应立即向各网点办公室及相关管理部门、单位负责人双线报告,不得迟报、瞒报。

2、各网点办公室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处置工作,对可能引发银行业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和社会不稳定事件的信息加强预警和分析,及时按应急预案要求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负面信息进一步扩散,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在每重要活动如“两会期间”、“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期间,我行均按照银监局及省联社的要求,提前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应急预案。

3、进一步加强各网点服务投诉的管理工作。各网点相关部门加强对柜员和大堂经理进行优质服务专项培训,规范了服务投诉处理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流程,并做好服务投诉处理的演练工作。

4、各网点业务营运部根据总行要求,逐步完善营运业务的各项预案和准备工作,针对各种物理和人为的突发事件,进一步加强对营运人员的应急培训和全面演练工作,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并做好客户安抚、媒体应对等相关全面工作。

5、各网点科技及安全人员严格落实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及应急处置等各项管理制度,对网点网络、操作终端设备、备份线路、UPS系统等运行中存在的故障和隐患进行严密排查,并及时予以排除,确保我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及应急情况下持续运行。

6、稽核部持续加强各网点防火、防盗、防抢等突发恶性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每季度至少保持一次以上的“防抢劫、防盗窃,防诈骗,保护金融资产安全”的“三防一保”演练及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各单位演练力求接近实战,提高各单位应对和处置能力。同时,各网点安保部结合演练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和优化安保方面的应急预案。

7、各网点各部门按各网点各项应急预案的管理要求,层层落实,并根据各部门及各支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预案措施并落实专人负责,按照各项预案进行操作和演练,并做好相关书面记录和报告,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加强信息交流和反馈,对各项预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6年3月16日

下载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业务连续性计划实施方案(合集五篇)

    业务持续性计划实施方案 计划编制部门 质量中心 系统名称 财务管理系统、服务器、考勤管理系统 实施方案序 号 故障和 灾难描述 对关键业 务的影响 控 制 要 求 (应急措施、......

    法律顾问业务指引

    律师办理法律顾问业务指引 (2008年5月5日 六届省律协常务理亊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条 宗旨 为了指导和觃范律师法律顾问工作,保证服务质量,增强法律顾问单位对市场风险和......

    律师函业务 指引

    律师函业务指引 引言:律师函业务是律师基本功之一,更是律师业务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尤其是在非诉讼业务中,甚至在诉讼业务注重法律风险预防的应对策略流行之下,律师函将发生在广......

    信用证业务指引

    信用证业务指引信用证、保函的条款与商务合同中相关条款有密切联系,因此在商务合同条款的拟订及洽谈中应注重加强相关条款的缜密性、一致性,这将有利于大幅降低商务合同的履行......

    租赁业务指引(★)

    办理房屋租赁业务指引 第一章 一般规定 1-1 目的和依据 租赁是房屋所有权人实现房屋增值的重要方法。特别是产权商铺、产权酒店等商业模式的兴起,租赁这一法律行为越来越多的......

    《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办公室转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文件的通知 (京银监办[2010]87号) 各政策性银行北京市分行及总行营业部......

    上市公司监管业务[定稿]

    上市公司监管业务 一、上市公司监管 (一)现场监管 本局实施该项监管工作主要依据中国证监会《关于发布〈上市公司检查办法〉的通知》(证监发[2001]46号)、《关于印发〈派出机构......

    银监发【2011】104号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11]104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