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粮食干燥技术复习材料
《谷物干燥技术》
河南工业大学 张来林(zhanglailin5@163.com)公共邮箱:kfxshiyan@126.com
第一章 绪论
一、课程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粮食干燥是粮油储藏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传热学基础知识,掌握湿空气性质和粮食干燥的基础理论、方法,以及重要的粮食干燥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等,从而具有合理使用、研究改进干燥设备以及干燥工艺设计的能力。
二、干燥的定义、目的与意义
狭义:指含水分较少固形物料的去水过程;广义:还包括溶液、悬浮液及浆状等物料的干燥。不论物料含水多少,凡使其所含水分由物料向气相转移,从而变物料为固体制品的单元操作(或过程)统称为干燥。干燥与浓缩的区别:干燥与浓缩为相近单元操作,相同点:同为去水过程;不同点:干燥的最终产物为固体制品,浓缩的最终产物仍为流体。
干燥目的: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除去某些原料、半成品及成品中的水分或溶剂,使之成为适于加工、利用,便于储藏、运输的形态。
干燥意义:
1.通过干燥,降低物料水分,可以提高物料储藏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期限。
保管高水分物料的方法:干控、温控、气控和化控四种;但干燥方法是从物料水分含量着手,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水分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安全储存的问题;所以干燥技术是各种储藏技术中的一项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技术。
2.通过干燥,物料使用方便,便于包装和运输,还可减轻运输压力。3.通过干燥,便于加工。
4.合理组织干燥条件,简化工艺,提高质量。
5.对粮食生产者来说,具备干燥设备,可以提早收获,减少粮食损失。⑴减轻气侯条件的影响。⑵有利于机械作业。⑶提前收获,可减少田间损失,同时还能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安排下季农作物生产。⑷农民获利。
6.化废为宝
三、、被干燥物料的特性
1.物料的状态:⑴溶液及浆状物料,⑵冻结的物料,⑶膏糊状物料,⑷粉末、散粒状物料⑸块(片、条)状物料⑹连续薄片状物料⑺设备涂层。
2.物料的理化性质
⑴化学性质:组成,热敏性(软化点、熔点或分解点),物料的毒性,可燃性,氧化性和酸碱性(度),磨擦带电性,吸水性等。⑵(热)物理性质:含水率,真(假)比重,比热,导热系数,粒度和粒度分布等。对于原料液还应当了解原液的浓度、粘度及表面张力等。
⑶其它性质:如膏糊状物料的粘附性、触变性(•即膏糊状物料在振动场中或在搅动条件下,物料可从塑性状态,过渡到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性质)。
3.物料与水分的结合形式
物体与水分的结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物料表面的吸附水分,也可以是多孔性物料孔隙中滞留的水分,也可以是物料所带的结晶水分,以及渗透到物料细胞内的渗透水分等。物料与水分结合方式不同,去除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四、干燥方法:1.物理干燥法:⑴压榨,⑵离心,⑶过滤。2.化学干燥法:利用吸湿剂除去气体、固体中的少(微)量水分,生石灰,二氯化钙等。3.热力干燥法:借助热能来加热物料,气化物料中的水分,可达到生产工艺的要求。
五、选择设备的原则
⑴干燥器对被干燥物料的适应能力。如能否达到生产要求的产量、干燥程度、干燥后产品的均匀程度、所需燃料。⑵对产品质量无损害。因为有些产品要求保持酶的活性、发芽率或不能变形或龟裂,保持结晶形状,色泽等。⑶干燥器的热效率的高低。这是干燥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而言,干燥器的热能利用好,则热效率高,相反,则热效率就低。⑷设备的初投资、操作费用的多少。⑸干燥器的附属设备的多少。气流干燥、冷冻干燥的附属设备太多。⑹还要求干燥设备操作控制方便,劳动条件好。
六、干燥技术的发展方向
1.干燥设备研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2.干燥设备的大型化、系列化和自动化。3.改进设备,强化干燥过程。4.采用新的干燥方法及组合干燥方法。5.降低干燥过程中的能耗:⑴对现有干燥加强管理,减少热损失;⑵改善设备的保温;⑶防止产品的过度干燥;⑷减少被干燥物料的初水分含量;⑸回收废气带走的热量。6.消除干燥操作造成的公害问题。
第二章 粮食的干燥特性
一、粮粒的结构与化学成分
⒈常见的粮食籽粒有两种结构:⑴由颖壳、皮层、胚和胚乳构成,如稻谷、大麦、燕麦等;⑵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如小麦、玉米等。
⒉结构不同,其储藏、干燥特性不同。
从储藏角度看:种皮是保护组织,可以抵御不利环境因素影响,原粮要比成品粮好保管,玉米胚大难保管。绿豆种皮(结构致密,并覆盖有蜡层)、稻谷的壳、玉米坚硬的种皮,对储藏、输送是有利的,但对干燥是不利的。
从干燥角度看:致密结构、坚硬的种皮都对水分的吸收或蒸发起着阻碍作用,而结构松散、表皮的多孔性则有利于水分蒸发。稻谷有壳、玉米表皮坚硬不容易干燥降水,小麦、荞麦结构松散易干燥。
⒊化学成分不同,表现的耐温性不同。谷物、薯干类:淀粉60~70%,蛋白质10%;豆类:蛋白为20~40%,还含有大量油脂;油料:以脂肪含量为主35~50%。谷类可以高温快速干燥,含脂肪、蛋白高的油料作物与豆类度夏时不耐高温,只能低温干燥,要比禾谷类难干燥。油料作物不能采用缓苏工艺。
二、粮食水分表示法
干基水分用于科研,湿基水分用于业务。
三、粮堆的流散特性
1.谷粒的大小:最大尺寸为长,最小尺寸为厚,第三个尺寸为宽;考虑物料的粒度与粒度分布,用于确定筛板孔径;
2.散落性、静止角、自流角、侧压力:⑴散落性:指粮食在自然撒落时,向四面流动形成一个圆锥形粮堆的性质,称为粮食的散落性。其好坏用静止角来衡量。⑵静止角:指粮食由高点自然下落到平面上所形成的圆锥体的斜面线与底面水平线所构成的夹角。散落性好的粮食其静止角就小;散落性差的其静止角就大。⑶自流角:是指粮粒在不同材料斜面上,开始移动的角度。⑷侧压力:指堆放的散粒体物料对仓壁所形成的一种推力。
散落性与储粮的关系:⑴确定设备角度的依据;⑵储粮稳定状况的反映;⑶计算侧压力,考虑仓墙强度,确定不同粮食的堆粮线或堆垛形式。
四、粮堆的热物理性质
1.比热(C):使1 kg的粮食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2.粮食的导热性:指物体传递热量能力,用导热系数衡量。
粮堆保温性与储粮关系:⑴对储藏有利:利用粮堆保温性好,既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特点进行储藏。⑵对储藏不利:积热难散,滋生虫霉,危害粮食品质。⑶采取加快湿热气体散发,缩小粮堆各层(点)温差的措施,以利粮食安全保管。⑷由于λ粒>λ堆,减薄粮层有利加热、干燥,提高降水效果。
3.粮食的允许受热温度:指粮食在干燥过程中,在品质不变质的前提下,能承受最高受热温度。种子粮:≤40~45℃;商品粮:≤50~60℃;饲用粮:≤60~70℃;大颗粒豆类:35~45℃。注意:热风温度可以高于粮食允许受热温度;
五、粮食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⑴谷物的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谷物具有的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⑵孔隙度:孔隙所占的体积与谷堆的比值,约为35~50%左右。⑶谷物的悬浮速度:指物料在气流中处于悬浮状态时的气流速度。⑷粮层阻力:指气流穿过粮层所遇到的阻力,一般用气流的静压降表示。
第四章 湿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
一、干燥介质的定义与种类
在干燥过程中起着载湿载热作用的介质,称为干燥介质。湿空气、烟道气、炉气和加热的湿空气都可以作为干燥介质,都是干空气和水蒸汽的混合物,即为湿气体。
二、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1.湿空气的压力:如果几种理想气体在一个容器内混合,则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组成混合气体的各个气体的分压力之和。
2.湿空气的湿度
⑴绝对湿度:指单位体积的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含量。
⑵相对湿度:指单位体积的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含量,与同温、同压力下,单位体积的湿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最大水蒸汽含量的比值。
Psb=f(t),当t=定值时,Psb=定值;当Ps=定值时,t上升,则Psb上升,而φ则下降。在干燥技术中,就是根据湿气体相对湿度的大小来讨论干燥介质的利用程度。湿气体加热,湿度下降,干燥能力加强。这就是干燥中在提高干燥温度的原因之一。
⑶湿空气的湿含量:湿气体中单位重量干气体所含水蒸汽的量。3.湿空气的比容υ0:指的干气体重量为一公斤的湿气体的容积。4.湿空气的焓:指的干气体重量为一公斤的湿气体所具有的热含量。5.温度:干球温度指用温度计测得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热力学的湿球温度:湿气体与液体的封闭系统中,即在绝热条件下,假定气体由始态到末态完成的等压绝热过程有以下特点:⑴液体不断气化使气体的湿含量增加,直至饱和;⑵液体气化所需热量只来自于气体;⑶在整个过程中,要求液体的温度始终不变,所以湿气体饱和时的温度就等于液体的温度;湿气体与液体在上述等压绝热条件下,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湿度计的湿球温度:当气流传递给湿纱布的热量恰好等于液体气化所需要的潜热量时,湿纱布的温度就不再下降,从而达到动态平衡的温度。
露点温度:在总压和湿含量不变的条件下,湿气体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第五章 湿空气的焓湿图
目前表示湿空气状态参数的关系图有两大类,焓湿(I-d)图与温湿(t-x)图。焓湿图还分为夹角135°和150°两种,前者为俄国、德国和中国等国使用,后者为法国使用;温湿图分为高温和低温两种,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使用。
第一节 I—d 图的结构与绘制
一、采用夹角为135°的斜坐标系
为使t、d、φ、Ps、I等状态参数能在图上清淅表示出来,取焓为纵坐标,湿含量为斜坐标,两者夹角为135°。
二、等焓线与等湿含量线的绘制
绘制焓湿图时,按一定的比例尺标,画出许多相等的间隔、分别垂直于纵坐标轴和斜坐标轴的直线为等焓线和等湿量含线。
三、等温线的绘制
各等温线看似平行,实际是不平行的,但相互间差别甚少。
四、等相对湿度线的绘制
⑴φ=100%线将整个图面分成两部分,上半部为湿空气的不饱和区,下半部为饱和区,水蒸气有部分冷凝出来;空气状态变化最低线是沿100%线进行,不会进入下半部,故下半部无实际意义。
⑵等相对湿度线达到该压力下水的沸点温度时,发生一个剧烈转折,变成一条几乎垂直向上的直线,再想通过提高温度,增加湿空气的吸湿能力是不可能了。
⑶等焓线与φ=100%线交点处的温度,为湿球温度;等湿含量线与φ=100%线交点处的温度,为露点温度。
五、水蒸气分压线的绘制 第二节 I—d 图的应用
一、大气压与I—d 图的关系
二、湿空气状态参数的确定
三、湿空气变化过程的确定:⑴等湿(间接)加热过程:⑵冷却与冷凝过程:⑶理论(实际)干燥过程:⑷干燥介质在干燥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单位气耗量l指去除1kg水所需要的干空气量,用于确定干燥所需的风量;单位热耗量q指去除1kg水所需要的热量,用于确定干燥所需的热量。
四、两种气体混合后状态参数的确定
在生产中,为节省能源,常进行烘干废气利用。
第六章 粮食干燥基本原理
一、水分与物料的结合形式
1.化学结合水:按一定的严格比例,参与到物体结构内部,与物体结合极其牢固;在粮食干燥过程中,不考虑去除这种水分。2.物化结合水:按一定比例与物体结合,但不严格,包括吸附水分、渗透水分和结构水分,其中以吸附水分与物料的结合力为最强;半透膜:允许溶剂通过,不允许溶质通过的物质;此部分水分只是部分去除,把粮食水分降至安全水分标准,能够安全储粮即可。3.机械结合水:水分与物料之间结合比较松弛,没有一定数量的比例关系;此 4 部分水分需全部去除。
二、湿物料的吸湿平衡
吸湿性:指粮食吸附或解吸水汽的特性,是粮食吸附性的一种具体表现;
平衡水分:粮粒具有吸湿与解吸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粮食达到的最终水分值;是通风干燥的极限值,用于通风时机选择、仓房门窗的开启与密闭等。
吸湿(解吸)等温线:在恒定的温度下,改变气体的相对湿度,就可以得到物料的平衡水分与湿气体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等温线。水分达到平衡的方式有两种,等温线也分为吸湿等温线和解吸等温线两类。
⑴物料不同,其等温线不同;胶体物质存在一个滞后环,水分差为1~2%;干湿粮混装难保管;⑵随湿度变化,曲线凹面朝向的变化说明水分增加是不均匀的;吸湿水分wx是气体饱和时的平衡水分,是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分界点;⑶等温线将图面分成两部分,吸湿区与解吸区。
吸湿性与储藏过程的关系:⑴储粮期间采取措施要有利于粮食水分解吸,而不利于吸湿,使粮食处于较干燥的状态。⑵利用平衡水分原理,判断粮食水分的变化趋势或判断通风的可能性,是确定常规保管、通风与密闭的依据。⑶由于吸附滞后现象的存在,在同一粮仓或粮堆中干湿粮混装后,粮食水分很难达到均布,会给储藏带来麻烦。⑷干燥要符合降水规律,调整工艺条件,保持粮食原有品质。
三、粮食的干燥过程分析
⑴预热段(AB):该段时间很短,干燥介质提供的热量主要用来提高物料的温度,只有少部分热量使水分汽化。预热段的长短取决于初始粮温、粮层厚度、介质温度、流速等因素。
⑵等速干燥段(BC):水分均匀下降,粮温保持不变,干燥速度达到最大值并保持不变; ⑶降速干燥(CDE):该段物料去水更难,干燥速度逐渐下降,而物料的温度则逐渐上升;当干燥速度等于零时,物料水分达到在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其温度可上升到与热空气相同的温度。
⑷冷却段:对物料的温度曲线来说还应有一个冷却段;烘后物料的温度很高,必须通过冷却,才能入仓安全存放;在降温的同时,也可去除水0.5~1%。
四、湿分(水分)传递机理
1.湿传导:在湿度梯度作用下,物料内部水分从含量高的部位向含量低的部位移动现象; 2.湿热传导(扩散):指温差引起水分沿着热流方向而移动的现象;
五、干燥过程的热缓苏问题
合理的干燥工艺应该是:使粮食内部的扩散速度等于或接近于粮食表面的蒸发速度。对粮食干燥来说,当出现“内部控制”时,很难人为提高内部扩散速度,为使扩散速度与蒸发速度相协调,常采用如下两个措施;
⑴适当减小外部蒸发速度。可采用较缓和的干燥条件,如降低干燥介质的温度或减小通过粮层干燥介质的流速,高低温联合干燥法。
⑵进行缓苏。暂时停止干燥,并将处于热状态的谷物堆放起来,使谷物内部水分逐渐向外扩散。此时的扩散过程称为缓苏过程,简称“缓苏”。
六、粮食干燥特性曲线
1.薄层干燥指单粒粮或单层粮粒在相同条件下的干燥;
2.厚层干燥存在干燥时间长、上下层水分不均匀的问题,需注意处于最差状态粮食出现发霉现象;
3.干燥条件不同,可得到一系列特性曲线。通过对风温、风速、水分值、粮层厚度等干燥 5 参数的调整试验,结合品质变化,从而确定最佳的干燥工艺参数;
4.不同粮种在相同条件下干燥的特性曲线,比较各种粮食的难易干燥的程度;
玉米胶质致密、坚硬表皮,最难干燥;稻谷外壳阻碍加热与水分蒸发,是较难干燥粮种;小麦表皮由木质化的细胞壁构成,透气性较好,易干燥;荞麦结构疏松,表皮多孔性,水分容易蒸发,最易干燥。
第七章 粮食的干燥工艺与设备分类
一、干燥条件:就是指影响干燥过程的各种主要参数(风温、风湿、风速、粮层厚度、干燥时间等)的合理组合。
二、通风降水与干燥工艺
早期工艺:烘干→烘干→冷却 对粮食烘后品质影响较大,爆腰率高。
现在工艺:预热→n(干燥→缓苏)→冷却;特点:预热用于北方地区或南方冬季;增加缓苏工艺有助于提高烘后粮食的品质,反复次数n取决于粮食水分高低,烘后粮必须冷却才能安全储藏。注意缓苏不能用于油料。
对干燥工艺的要求:⑴能保证烘后粮食品质;⑵能有效而合理的降低粮食水分;⑶有烘干与冷却这两个基本环节;⑷使用的附属设备最少;⑸动力配备合理,经济效益指标良好;⑹生产环境符合环保卫生要求;⑺有相应的控制仪表和必要的控制、监测手段,保证干燥过程的连续、烘干机的机械化生产。
三、干燥的分类
粮食与干燥介质的流向:顺流(滚筒烘干机)、逆流(滚筒烘干机)、错流(筛网柱式烘干机)、混合流(角状管烘干机);
干燥时粮食所处的状态:固定床(通风仓)、移动床(塔式烘干机)、疏松床(滚筒烘干机)、流化床(流化床烘干机)。
按热量传递方式:⑴对流干燥烘干机如筛网柱式和角状管式烘干机,滚筒烘干机和流化床烘干机等;⑵传导干燥烘干机如汽力烘干机和简易转筒烘干机等;⑶辐射干燥烘干机如远红外烘干机;⑷联合干燥烘干机如双热式转筒烘干机。
第八章 烘干机的热源
烘干机的热风系统主要负责供应粮食干燥时所需要的热能和输送干燥介质,主要由炉灶、除尘器(换热器)、风机及其输送管道所组成。
第一节 燃料的特性
一、燃料的种类、成分
燃料的来源:天然与人工燃料,固体、液体与气体燃料。
燃料的成分:碳C、氢H、硫S、氧O、氮N、灰分A、水分W七种组成。
二、燃料的燃烧方式
层燃:将燃料铺在炉排(又称炉篦)上,形成一定的燃料层进行燃烧,燃烧过程不容易控制,如小型手烧炉、中型的链条炉以及大糠灶等都属层燃炉;
悬燃:将磨成粉状或喷成雾状的燃料直接送入炉膛空间,在炉膛中呈悬浮状态燃烧的形式,燃烧过程容易控制,可精确控制风温,自动化程度高,如煤粉炉、气炉及油炉等。
三、燃料的发热量:单位重量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四、空气总过剩系数 理论空气量:使1㎏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空气过剩系 6 数:使1㎏燃料完全燃烧实际所需要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一般为1.6~2。空气总过剩系数:把1㎏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道气,并将风温降至适合于干燥时实际所需要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一般为15~25。
第二节 固体燃料燃烧炉
一、燃烧室保证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⑴空气足够并均匀地穿过煤层,保证燃料及挥发物的充分燃烧;⑵足够高的炉温(>800℃),有利于可燃气体完全燃烧;⑶足够长的燃烧时间,并能使气流产生涡流,使挥发性可燃气体在炉膛内完全燃烧。
二、对固体燃料燃烧炉的要求:1.炉灶必须具有混合室:使冷热气体混合,把烟道气的温度降至适合干燥粮食的温度。2.炉灶必须具有净化装置:消除灰尘,扑灭火星,防止灰粒和火星被干燥介质带入干燥室内,造成粮食污染或着火。3.要求炉壁上具有补充空气通道(二次进风口):补充足够数量的加热空气,使可燃性的挥发气体有可能继续燃尽。
三、稻壳燃烧炉
大糠灶与手烧炉不同点:⑴用大料斗代替炉门,靠大糠密封炉门;⑵两个沉降室除去灰分,防止污染粮食;⑶炉排安装角度为45°,保证糠壳自动、连续下流。
第九章 低温慢速通风干燥机
低温慢速通风干燥机又称为仓式通风干燥装置,它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分批干燥的固定床粮食烘干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一种粮食干燥装置。适合于缺乏烘干机、晒场或干燥能力不足,又急需增加湿粮烘干能力的基层粮库和农村乡镇使用,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通风干燥的优缺点:1.节约能源,干燥热效率高,主要是利用空气中的潜在热量;2.简便易行,初投资与干燥费用低,配套设备少,工作环境干净,可以一仓多用,与高温干燥相结合,可以提高烘干机的产量;3.干燥后的粮食品质好(裂纹少,容重大);4.干燥时间长,产量低,不能迅速用来处理高水分粮;5.受气候条件影响,湿度高时,需要辅助加热;耗电量高,与太阳能利用相结合,可降低电耗。
通风干燥的原理:1.平衡水分理论:根据物料吸湿平衡原理可知,任何粮食放置在空气中,不是解吸就是吸湿,最后其水分含量达到该空气条件下相对应的平衡水分值。2.粮食安全储藏时间(AST值):指高水分粮在变质前能够安全储存的天数。3.粮食干燥过程:在低温干燥系统中,干燥是分层进行的。定期检测仓内最差状态的粮食是低温干燥获得成功的关键,湿粮必须在AST值内完成干燥。4.通风降温与降水的物理条件:在粮堆孔隙度、导热性和吸湿特性的基础上,利用风机产生的压力,强制将选定或调节的外界空气通入粮堆,与粮粒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的温度与粮食水分,达到安全储粮的目的。
通风干燥设备的基本结构:堆放式通风干燥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以一机多用,烘干其它农副产品,较适合于个体农户使用。
垂直通风仓:由仓体、通风孔板和风机组成,它是一种厚粮层慢速干燥设备,一般还兼作储备仓使用。结构简单,储存量大,能耗省,干燥成本低,通风比较均匀,降水效率高,干燥后粮食品质优良,可以就仓储藏,适用于大批粮食干燥。缺点:上下层粮食干燥不均匀。原因:粮层较厚,携带的风量与热量有限。解决措施:⑴加搅拌绞龙法,通过绞龙使上下层干湿粮食混合,消除干燥不均匀的现象;⑵循环干燥法,通过通风孔板上搅龙不断把下层已干燥的粮食取出,再加到上层粮面上,靠此循环方法消除干燥中上下层水分不均匀的现象;⑶双向通风法,通过压入式、吸出式通风方式的转换,达到改善物料干燥的均匀度。
径向通风:适用于径向通风干燥仓以及我国东北地区大量使用的钢筋作骨架露天通风垛,7 其效果较好。
KCT型径向通风仓特点:⑴内风筒内可调节的活塞,根据粮堆高度,调节内风筒高度,用于半仓粮通风或作储备仓用;⑵采用流化出仓形式,解决了平底仓出仓难的问题;⑶在仓内设置排粮梯,一是在偏心卸粮时减小对仓壁形成的冲击载荷,解决钢板干燥仓在卸粮时易发生的座屈现象;二是卸粮时混合不同水分的粮食,提高烘后粮的水分均匀性;在对称卸粮的筒仓内设减载管,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多功能通风、熏蒸、减压管,较好解决了筒仓储粮难的问题。
低温循环干燥机:属分批式烘干机,产量5-40吨/批,适用于小批量湿粮干燥;风温低(≤65℃),缓苏与干燥的比例5∶1,干燥时间短、缓苏时间长,湿粮在循环过程中缓慢降水,烘后粮食的品质好;烘干机燃料为天然气或柴油,能精控风温,自动化程度较高,尤其适用于稻谷、种子等热敏性物料干燥。
通风道干燥系统:我国南方用于水分稍高的晚粳稻通风降水方法;
低温干燥仓的管理要点:1.清杂过筛,清除杂质,降低气流阻力;2.防止分级,改善气体流动状态;3.扒平粮面,使各处的通风阻力一致;4.打开所有出风孔,防止仓内结露;5.定期检测粮情,特别注意最差状态的粮食发热和变质情况。
第十章 高温快速粮食干燥机
第一节、移动床烘干机
移动床烘干机的主体部分一般由储粮柜、烘干室、冷却室和进、排粮机构等组成;按烘干室结构不同,可分为筛网柱式、角状管式,顺流式和汽力烘干机等几种形式。
一、角状管式烘干机(混流式烘干塔)
热风从与热风室相通的进气角状管进入干燥室,加热粮食,汽化水分,并以废气的形式将汽化的水分从上一排或下一排相邻的排气角状管经废气室排出机外;塔内粮食靠自重缓慢朝下移动,在经过干燥室或冷却室的同时,与干燥介质或冷空气进行湿热交换,逐渐得到干燥或冷却。最后经排粮机构排出,由输送机将干燥粮食送至储藏库或加工车间。
二、筛网柱式烘干机
一种古老而又普通的机型,属于错流式,在原理上与径向通风装置一样,只是粮层较薄,只有100~300mm厚。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热效率高,较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等特点,但干燥程度不均匀,烘后水分差可达4%,如烘干机内装有粮食转向器,烘后水分差可降至1%。
矩形截面烘干机的结构特点:1.粮柱做成上窄下宽的形式,利用粮层阻力不同,进行风量合理分配。2.通过废气温度控制排粮叶轮的转速,延长或缩短粮食在干燥室内的停留时间,达到控制粮食烘后水分的目的。3.在烘干机的中部安装粮食转向器,通过内外两侧粮食的交换,达到改善烘后粮水分不均匀性的目的,使烘后水分的不均匀性可从4%下降到1%。4.回收的废气量占总气量的三分之二,可有效地提高烘干机的热效率,降低干燥能耗。
三、鱼鳞孔板式烘干机
该设备国外多,国内较少,目前已很难见到。
四、汽力烘干机
与角状管烘干机不同之处:⑴用蒸汽排管代替部分角状管;⑵载热介质是蒸汽,载湿介质是空气;⑶粮食在加热段被加热升温,在排潮段蒸发水分。
五、顺逆流式烘干机
与角状管烘干机主要区别:用漏斗形通风结构代替角状管,热风均匀分布到粮层上,粮粒受热均匀;粮层较其它设备厚,约为0.7~1.0m。
六、进粮与排粮装置
1.进粮机构:自流式、绞龙式(光杆)、刮板式(东北使用不理想)。2.排粮机构:栅板式、四叶轮等。第二节、疏松床烘干机
分为传导式、对流式和双热式三种,对流式是通过粮食与干燥介质在筒内的直接接触,以对流换热方式传热;传导式是粮食与加热的筒壁直接接触,以传导方式传热;双热式烘干机则以传导和对流的两种方式加热粮食。现我国常用双热式滚筒烘干机,用于南方稻谷的烘干。
抄板有不同结构形式,是筒体主要构件之一,作用是不断搅动粮食,使粮食均匀撒落,增大与热风的接触面,强化热风与粮食间的湿热交换过程。
降低能耗的措施:⑴在烘干中采用余热回收预热潮粮的工艺,预热时间约为20分钟,把粮温从20.2℃提高到47.8℃,有利于干燥去水过程;⑵对烘干机炉灶采用双层夹套保温技术措施,由双层红砖砌筑的夹套留有50mm宽的夹缝,内外层砖壁上均留有4个导气孔;⑶改进缓苏冷却塔的结构,把烘后粮的缓苏冷却的时间延长到5小时,提高冷却降水效果。使滚筒烘干机单位热耗量从 1300 ~ 1700降至1080kcal /kgH2O,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约能源20~30%;
第三节、流化烘干机
特点:结构简单,制作、维修方便,造价低廉,容易推广;但粮食受烘时间基本不变,单层孔板流程单一,烘干过程降水幅度较小。
一、流态化的基本原理:“固体颗粒流态化”简单说就是用一定方法使固体颗粒具有流体的一些性质,这个过程称作流化态。
二、烘干机的工作过程:烘干机内有一斜放孔板,倾角为3~5°;以孔板为界上部为干燥室,下部为热风室;干燥室一端与进粮斗相通,另一端与出粮口相连,废气出口在干燥室上方。风机将热风吹入流化床底部的空气分配室里,以较高的风速穿过孔板和粮层,粮食在气流作用下呈现腾起、翻动而形成流化状态。
三、烘干机的基本结构:由槽体、燃烧炉、沉降室、风机等部分组成,为使干燥过程实现机械化,还应设置提升机、清理筛等配套设备。
孔板是烘干机干燥室的关键构件,结构是否合理影响到粮食的流化状态和烘干效果。我国孔板是采用非均布的开孔率,上面设有流化区和沸腾区;流化区孔眼较疏,主要作用是移动粮食,加热粮食,开孔率为10%;沸腾区孔眼较密,也称为“喷带”,主要作用是混合粮食,使粮食均匀加热,开孔率为22.4%。
第四节、冷却设备
一、从理论上讲,所有烘干机都能作冷却设备,实际中并非是这样,还要考虑设备的冷却效果与经济效益。
二、通风冷却仓:为间歇式工作形式,需3~4个小仓与1台烘干机配套。
三、缓苏逆流冷却塔:由热缓苏与逆流冷却两部分构成。
第二篇:粮食干燥绿色宣言
《粮食干燥绿色宣言》 节能更环保,雾霾天更少; 绿色更健康,优质价更高。食品更安全,人民更健康; 环境更美丽,生活更美好。当好环保卫士,创造健康环境; 提高环保意识,建设美好家园。
引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我宣言、我绿色、我节能、我环保。
第三篇:粮食储藏技术
《粮食储藏技术》内容要点
第一章
绪论
1.粮油储藏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指仓储部门保管的原粮、成品粮、豆类、薯类、油料油品与农业种子。研究任务:保持粮食品质,延缓品质劣变,减少重量损失,降低保管费用。2.粮油储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有三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一人口增长问题,现有人口已突破65亿;第二耕地逐年减少,人均占耕地将更少;第三人类对社会物质生活的需求愈来愈高。因此,人类必须杜绝粮食浪费与霉烂现象发生。)
重要性:我国有13亿人口,粮食储藏好坏关系到人民健康、市场供给、国家稳定的大事。
必要性: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人口众多,保持常年供应,以备急用;粮食生产与消费不在同一地点;收购原粮,销售成品粮;故需要大批粮食储存。
3.四无粮仓指“无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四无油罐指“无变质,无混杂,无渗漏,无事故”。
4.世界粮仓的演变历程(库容量趋向超大型,装卸、输送、处理设备趋向于超大型化,采购网点布局趋向集中,建造大容量的钢板或砼筒仓、浅圆仓,采用低温、气调等多种储粮技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自动管理技术)
5.储粮技术(干控、温控、气控和化控),机械通风是应用最多的储粮技术,干燥是最经济最基本的降水技术,环流熏蒸是治理害虫的主要方法,气调储粮和低温储粮是绿色储粮技术,粮情测控系统用于掌握粮情变化的趋势。
现代储藏技术是指运用各种储粮手段,创造一个合理的储粮环境,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确保储粮安全的技术。
干控:通过控制谷物的水分,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干燥环境的储粮技术。温控:指控制谷物储藏温度,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低温环境的储粮技术。气控:通过改变储粮环境的气体配比,达到杀虫、抑霉,保持粮食品质目的的技术。化控:指利用药剂产生的毒气阻断虫霉正常的代谢过程,达到杀虫抑菌目的的防治技术。
第二章
粮食物理性质
1.粮粒的结构与化学成分
结构不同,表现出的储藏、干燥特性不同。原粮比成品粮好保管,玉米胚大难储存;稻谷有壳、玉米表皮坚硬不容易干燥降水,小麦、荞麦结构松散易干燥。
化学成分不同,表现出的耐温性不同。谷类可以高温快速干燥,豆类、油料只能低温慢速干燥,油料不能采用缓苏工艺。
2.粮堆的流散特性
散落性指粮食自然撒落时,向四周流动形成圆锥粮堆的性质;静止角指粮堆斜面线与底面水平线构成的夹角。散落性与储粮的关系:⑴确定设备角度的依据;⑵储粮稳定状况的反映;⑶计算侧压力,考虑仓墙强度,确定不同粮食的堆粮线或堆垛形式。
自动分级指粮食在移动或散落过程中,性质相类似的组分趋向于聚集在同一部位,在粮堆中形成不同集结区,引起粮堆组分的重新分布的现象。
自动分级的类型:重力分级;浮力分级;气流分级。
杂质分级点与进粮方式关系:⑴输送机不动在锥体基部形成杂质区;⑵输送机移动形成粮堆底部与两侧带状杂质区;⑶筒式仓中心进粮,形成靠仓壁处的环状轻型杂质区和落粮点处的柱状重型杂质区;⑷露天入粮在囤边下风口处形成杂质区;⑸人工入粮点多量少分级不明显。
自动分级与储粮的关系:对清理有利(通过粮食流动、振动,促进自动分级,去掉杂质);对储藏不利(如局部霉变;引起害虫大量繁殖;增加查粮困难;影响药剂熏蒸杀虫效果);防止分级的措施(主动清理;被动应付(布料器、分粮伞、中心管进粮、抽芯除除)。
3.粮堆的热物理性质
比热:使1kg的粮食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
粮食的导热性指物体传递热量的能力,用导热系数衡量。
粮堆保温性与储粮的关系:⑴对储藏有利(利用粮堆既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的特性,进行低温储藏);⑵对储藏不利(积热难散,滋生虫霉,危害粮食品质);⑶采取加快湿热气体散发,缩小粮堆各层(点)温差的措施,以利粮食安全保管。
吸附性:指粮食吸附(解吸)各种气体、异味或水蒸汽的能力。吸湿性:指粮食吸附或解吸水汽的特性,是粮食吸附性的一种具体表现。平衡水分:粮粒具有吸湿与解吸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粮食达到的最终水分值。吸湿性与储藏过程的关系:⑴粮食储藏期间采取的措施要有利于粮食水分解吸,而不利于吸湿,使粮食处于较干燥的状态;⑵利用吸湿平衡原理,判断粮食水分的变化趋势或判断通风的可能性,是确定常规保管、通风与密闭的依据;⑶由于吸附滞后现象的存在,在同一粮仓或粮堆中干湿粮混装后,粮食水分很难达到均布,会给储藏带来麻烦;⑷干燥要符合降水规律,调整工艺条件,保持粮食原有品质。
粮堆的微气流运动:指粮堆生态系统中的气体流动,气体流速一般为0.1~1mm/s,速度极其缓慢,故称为微气流。
湿热扩散:指在温差作用下,水分沿热流方向而移动的现象。
微气流、湿热扩散与储藏的关系:⑴通风降温散湿,提高储粮稳定性,但每次操作要彻底,否则会造成局部结露,导致粮食变质;⑵利用气流扩散原理进行药剂熏蒸;⑶在不利条件时原则上应密封或压盖粮面,抑制粮堆内外的空气对流,减少外界气流的危害,并在隔流的基础上进行双低、三低储藏。⑷湿热扩散所带来粮堆内的水分转移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储粮过程中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章
粮食生理
1.粮食的呼吸作用
呼吸是生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生理现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有氧呼吸:C6H12O6(淀粉)+ 6O
2→
6CO2 + 6H2O + 2822 kJ 特点:有机物氧化较彻底,同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从维持生理活动看是必需的,但对粮油储藏则是不利的,这就是呼吸作用造成粮食发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储藏期间将人为地把有氧呼吸控制到最低水平。
呼吸强度是表示呼吸能力及强弱的大小,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的粮粒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所放出的CO2量(QCO2)或吸收的O2量(QO2)。
呼吸系数表示呼吸作用的性质,即呼吸时放出的CO2体积与同时吸入的氧O2体积两者的比值。为了解储藏条件是否适宜,常需要了解粮食在储藏期间的生理状态,需要测定储粮的呼吸系数。
2.后熟作用:指粮食从收获成熟到生理成熟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后熟期,以发芽率超过80%为完成后熟的标志。后熟期长短随品种、储藏条件而异。
由于后熟期中的粮食呼吸旺盛,易“乱温”、“出汗”,储粮稳定性较差,保管员需不断翻动粮面,通风降温散湿。因此有“新粮入库,保管员忙”的说法。
3.粮食的萌发与休眠生理
萌发指种子由生命机能萌动到形成幼芽的过程。
休眠指有些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即使在合适条件下仍处于不能萌发的状态。
影响发芽的因素:温度,氧气,水分,防止发芽的最有效手段是控制水分,发芽是粮食质量严重劣变现象——责任事故。
4.陈化指随储粮时间延长,虽无发热、霉变,其生活力逐渐下降的现象;劣变指在不良条件下,生活力迅速丧失的现象。
第四章
粮食生态体系
1.粮食生态体系的构成和特征
构成:包括生物成分(粮粒、虫、螨、霉、草籽和有机杂质)与非生物成分即环境因素(围护结构、温度、湿度、气体、水分)等部分。围护结构,粮油籽粒,虫、螨、霉菌等;环境的温度、湿度、气体、水分等。在生态系统中,粮粒是保护对象,虫螨是歼灭对象,霉菌是抑制对象,杂质是清除对象,气体、温湿度是控制对象。
特征:半封闭的、人工生态系统,没有真正生产者,不平衡的生态系统,未成熟的生态系统。
2.我国储粮生态七个区域:青藏高寒干燥区、蒙新低温干旱区、东北低冷高湿区、华北中温干燥区、华中中温高湿区、西南中温低湿区、华南高温高湿区。
3.粮堆生态体系的变化
储粮生态系统的热量来源:(1)外界热量:外界热量来源于太阳的直接辐射、大气温度和地温。⑵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粮温的变化还受到来自粮堆内部的粮食呼吸、虫霉活动等的影响。
三温变化规律:外温上升时,气温>仓温>粮温;外温下降时,气温<仓温<粮温。最冷时,上层粮温<中层<下层;最热时,上层粮温>中层>下层;在春季时,上层>下层>中层;在秋季时,中层>下层>上层。外来生物对环境要求:霉菌:w<13%、RH<70%,可抑制大部分霉菌,反之首先是曲霉出现;昆虫:粮食13%左右的水分制止害虫生长意义不大;昆虫最低生长温度>10℃,繁殖对温度有有效积温要求,低温储粮对控制昆虫有效;螨类:怕干,喜湿,怕高温,耐低温,繁殖力强,生存力强。低水分比低温能更效制上螨类生长发育。
4.粮堆结露
结露指空气遇冷物体表面,水汽开始凝结成水的现象。由于粮食的吸湿特性,决定了只要环境湿度大于相应的粮食平衡湿度时,都能引起粮食水分增加。
结露类型与部位: 表层结露、内部发热结露、密闭结露、热粮结露、其它结露。5.粮堆发热
粮堆发热指粮温不正常上升或该降不降反而上升的现象,继而发展成霉变。
按发热性质:干热、湿热与杂质积聚;按发热部位:局部、上层、下层、垂直层与全仓发热。
6.粮食霉变
霉变过程包括初期变质、生霉和霉烂三个阶段,粮食保管中则以生霉阶段作为发霉事故的标志。
粮食霉变类型:发热霉变、结露霉变、返潮霉变。
第五章
储粮通风技术
1.机械通风:指把一定条件的外界气体通过风机送入粮堆,从而改变粮堆内的温、湿度等参数,达到粮食安全储藏或改善加工工艺品质的目的。
通风:为改善储粮性能而向粮堆压入或抽出经选择或温度调节的空气的操作。2.储粮机械通风的作用:第一、创造低温环境,改善储粮性能;第二、均衡粮温,防止水分结露;第三、制止粮食发热和降低粮食水分;第四、排除粮堆异味,进行环流熏蒸或谷物冷却;第五、增湿调质,改进粮食加工品质。
3.通风技术的应用:⑴ 新粮入仓的平衡通风,⑵秋季的防结露通风,⑶冬季的冷却通风,⑷ 夏季的排积热通风,⑸冷芯粮的均温通风,⑹高水分粮的降水通风,⑺低水分粮的调质通风。
4.通风系统主要由风机、连接管、通风管道、粮堆以及风机控制器等所组成。单(多)管通风:一台风机与一根或多根风管组成的移动式通风系统。
地上笼风道:进粮前风道安置在仓内地坪上的移动式通风系统,适用于不破坏地坪的仓房、露天垛和筒仓通风。
地槽风道:风道设在仓房地坪下的固定式通风系统,适用于未建地坪的老仓、新建仓房和浅圆仓。
5.送风形式与用途:压入式通风用于房式仓远离风道处的中、上层粮温高时通风;吸出式通风用于房式仓如靠近风道处的中、下层粮温高时通风;环流通风用于熏蒸杀虫或均衡粮温、水分;混合式通风用于厚粮堆的降温或降水通风;
6.选用与布置原则:要选用布置对称,简捷美观,通风阻力小,气流分布均匀,施工或安装、操作管理方便的风道 通风途径比指气流由风道出来到达粮堆表面所经过的最短途径与最长途径的比值;用于确定风道间距的大小。降温:K≤1∶1.5~1.8;降水:K≤1∶1.2~1.5。
7.对通风口盖板的要求:盖板应开关快捷、方便,能在风道内投药进行熏蒸;与风机、谷冷机等设备对接方便;通风口结构应气密性好,有隔热保温措施。在储粮过程中风道表面出现粮食霉坏现象都与其隔热与密闭性能较差有关。
通风口的改进:开启方式:方口改圆口或改成双铰链门;紧固形式:蝶型螺母,手轮,搭扣,拉簧,旋转紧固;气密方式:衬垫柔软厚胶条;隔热措施:外壳加保温,孔内塞聚苯板;连接方式:圆口用卡箍、铁丝紧固,方口用卡口紧固
8.风机安装位置
降仓温可选用轴流风机,每仓廒一般选用两台,建议安装在单侧的山墙或南墙上,其位置尽可能要高。这样冷风进仓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屋脊下三角地带的高温。
降粮温可选用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单侧通风仓房,应将通风进风口设在仓房北侧,风机把温度最低的冷风送入粮堆,以获取最大地粮堆通风的降温效果。同时,谷物冷却机、环流熏蒸设备等在工作时也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
9.降低通风费用、减少失水量的途径
在满足通风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小风量通风;增大出风面,减少通风阻力,提高降温速率;合理选用风机,组合通风,减少耗电量,节约储粮费用;合理选择通风时机,取得事半功倍效果;适当提高通风的温差值,提高通风效率;及时密闭或压盖冷却粮。
10.针对不同发热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发热原因不同,处理不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熟作用引起的“乱温”、“出汗”现象,应进行通风降温散湿,并促进粮食后熟过程;干热是大量害虫积聚造成的,需先杀虫后通风降温才行;杂质积聚发热是入粮时杂质分级形成局部通风死角造成的,需清理杂质或加导风管解决。湿热是局部水分升高、微生物活动造成的,需先治水分;再抓机会大剂量熏蒸杀虫;然后是利用晚间低温时机,降低粮堆温度,使粮食进入稳定储藏状态。
第六章
低温储粮技术
1.低温储粮的条件
具备保温、密闭性能的仓房,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粮质,具有冷却降温的有利时机,具有大堆散装压盖密封材料。保持粮温≤15℃为低温仓,15~20℃为准低温仓,20~25℃为常温仓。
2.对压盖材料要求
导热系数小,价格低廉,容重小,材料本身不能燃烧,不易吸水,不能散发有害的气体,不易霉烂、鼠咬、虫蛀,施工方便;常用材料:稻壳,膨胀珍珠岩,矿渣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PEF隔热保温板。
3.冷却粮堆的方法
⑴在低温季节组织粮食入仓,⑵有风道的仓房采用机械通风方式,⑶无风道的仓房、包装粮采取自然通风方式,对散粮还可翻动粮面、扒沟等;⑷在夏季进行应急处理或无低温季节的粮库采用制冷设备冷却粮食;⑸结合粮食质量整治,在低温季节采取倒仓或出仓方式冷却粮食;⑹利用地(水)下较低的衡温条件,进行低温储藏,也能较好保持粮食的品质,但受条件与投资限制。
4.谷冷机四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5.谷冷机的使用特点
直接冷却粮堆,无需建造专门的低温仓;利用散粮的保温性,保持低温时间较长;干燥与冷却相结合,有利保持稻谷品质;缩小温差,有利防止钢板筒仓结露;及时冷却潮粮,延长存放期,赢得干燥或晾晒时间;降温快,复冷间隔时间长,耗电量低;合理操作是决定谷冷效益的关键点。
6.谷冷机与以往冷却设备在使用方面的不同点
谷冷机直接把冷风送入粮堆,冷却效率高,费用低,保冷时间长;老设备是通过冷却仓温后间接冷却粮温,冷却效率低,对仓房隔热性能要求高,费用高。
谷冷机有后加热装置,可调整进入粮堆的冷风湿度,避免发生结露现象;老设备无此功能,要防止冷却过程中的结露问题。
7.维持粮堆低温的措施
隔热层:应用保温材料,减少外温对建筑物内温度影响的隔热结构。
仓房隔热改造:⑴屋面设架空隔热层,可降仓温3~5℃;⑵仓内吊顶隔热;⑶ 屋面设置保温层:找平层、保温层、隔汽层、防水层、保护层;⑷屋面喷涂反光隔热涂料或白化);
仓墙隔热密闭法:⑴空心墙(充填隔热材料)隔热;⑵外墙面涂隔热涂料或白化;⑶种植冠大杆高乔木或爬墙虎等植物遮盖仓体;⑷内墙贴隔热板);
仓房(门窗孔洞)隔热密闭法:⑴双门隔热密闭,⑵临时砌砖墙密封隔热,⑶窗户用泡沫塑料板、高密质海绵、PEF板隔热保温;⑷用内胎密封孔洞;⑸进风口的隔热密闭);
粮面压盖密闭法:⑴稻壳加薄膜;⑵泡沫塑料板加薄膜;⑶ PEF隔热板加薄膜; ⑷双层薄膜密闭与隔热;⑸粮面压实密闭法;⑹低温包围压盖密闭法)。
降低仓温、缓解粮温上升的措施:⑴ 拱板仓隔层的排热降温(屋顶风机);⑵ 在低温时机,用排风扇降仓温;⑶ 屋面温度超过35℃时,喷水降仓温;⑷ 冷风机或谷冷机降仓温;⑸ 利用粮堆冷源,膜下环流,均衡粮温;⑹ 智能通风排积热;⑺ 用深井泠源或地道风降温。
第七章
气调储粮技术
1.生物降氧依据:以生物学因素为理论根据,即通过生物体的呼吸,将薄膜帐幕或气密库中的氧气消耗殆尽,并积累相应高的二氧化碳,达到缺氧的储粮环境。
2.人工气调依据:用催化高温燃料、变压循环吸附、充入或置换等方式以改变粮堆原有气体成分,强化密封系统,使环境气体达到高浓度的氮、CO2或其他气体。
3.空调与气调区别:前者只改变空气的状态参数不改变成分的组成比例,而后者只改变空气成分的比例而不改变状态参数。
4.气调储藏的要求
⑴凡利用密闭粮仓或用塑料薄膜帐幕进行气控储藏粮食时,密闭设施应符合气密要求。⑵为达到杀虫目的,粮堆内氧浓度应控制在2%以下;为达到抑制霉菌的目的,粮堆内氧浓度应控制在0.2%以下。⑶根据特殊需要,成品粮、油料、小杂粮等均可采用复合薄膜负压或真空小包装储藏。⑷油脂应采用密闭储藏。有条件的可以在容器内空间充氮、充CO2或负压储藏。5.气调储粮工艺
气调储粮要求仓房具有高度的气密性,当仓房达不到气密要求时,再考虑选用具有一定气密性能的材料来密封粮堆,如采用柔性气囊密封粮面,保证粮堆、仓门和孔洞部分达到气密要求。
主要装置为供气配气系统(集中供气方式)、仓内气体浓度自动监测系统、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及仓房压力平衡装置等组成。
缺氧状态会对人员造成危害,为确保人员入仓工作安全,需配置氧呼吸器。防毒面具只能过滤有毒气体,不能用于缺氧的场合。
6.密封粮堆方法
⑴一面封:实际上指粮面的密封,它适用于地坪和墙壁密闭性能较好的仓房。⑵五面封:指除地坪外,粮堆四周和粮面均密封,它适用于仓墙密闭性能不太好的仓房和仓内堆垛储藏。⑶六面封:即把整个粮堆用薄膜密封起来,此方法适合于地坪需铺垫器材的仓房和成品粮堆垛储藏。
7.气调实现方法
生物缺氧:自然缺氧、微生物降氧、新鲜树叶降氧、异种粮互助脱氧。充氮方法:充液化氮、分子筛富氮、膜分离富氮。充CO2方法:充液化CO2、燃烧缺氧、胶实包装(除种子粮外)。脱氧剂是一类能与空气中氧结合成化合物的化学试剂。真空储粮主要使用真空设备将储粮空间气体抽空形成负压状态,致使空间氧含量降至低氧或绝氧,从而达到抑制虫霉、保持储粮品质的技术。
8.双低一般指低氧、低药剂量的密封储藏;“三低”一般指低氧,低温、低剂量磷化氢的统称,是粮食储藏的一项综合防治措施。
第四篇:技术总结1(粮食)
技师技术总结
我叫***,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粮食部门工作,并一直从事粮油保管工作。曾多次参加**县粮食局、***市粮食局、中储粮北京分公司举办的粮油保管培训。2002年取得全国自学考试大专学历,2007年取得中级粮油保管员资格。
长期以来,我始终围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自身水平。在工作中,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并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2007年6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到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闲余时间,不断学习粮油保管知识、认真学习国家和中储粮总公司制定的粮油购销政策以及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各项仓储作业中,爱护机械设备,并能够熟练的掌握设备的操作规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还加强现场作业的管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工作方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强化收购、烘干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定并执行烘干环节作业单制度,严格按照烘干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杜绝违规、违章作业。特别是在当前,深入扎实开展 “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查找薄弱环节,堵塞漏洞,促进我库、中储粮总公司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
共5页
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踏踏实实,表现突出,曾多次受到单位的表彰。2003年、2007年、2008年、2010年、2011年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2010年出席中储粮北京分公司先进个人,2008年荣获单位特殊贡献奖,2010年、2011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我紧密结合实际工作,认真学习各项设备的操作规程,并能够熟练操作输送设备、除尘设备、环流熏蒸设备等机械设备。为充分发挥我库铁路专用线的优势,确保调运顺畅,我不断加强对铁路专用线的管理,完善专用线设施设备,加强专用线养护工作,强化调运记录管理,组织参加专用线业务知识培训,严格按照铁路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作业,确保接车、装卸、挂车等每个环节作业规范。近几年,年平均接发车皮400多个,为轮换粮、拍卖粮出库打下了坚实基础。在2005年至2007年间,多次到****库、***库进行检查指导,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确保了该两库代储的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进一步夯实了“两个确保”(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的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我非常重视作业管理。特别是在调运环节,严格按照铁路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作业,确保接车、装卸、挂车等每个环节作业规范。加强对装卸过程的监督力度,装卸车全程监督,确保装卸粮食数量准确、装车质量良好及作业安全。尤其是在雨季,由于铁路罩棚容量有限,导致部分粮食露天存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保管员、调运员统筹安排,合理调剂,充分利用托盘、苫布等物资做好露天粮食的防水工作,灵巧运用落地装与对装方式进行装车,确保了粮食不淋雨、不过水,确保了按时完成装车任务。在组织管理、生产作业中,我还善于查找短板,堵塞漏洞。我库安装烘干设备后,显著提高了潮粮烘干效率,使得粮食入仓水分比较均匀,更便于机械化入仓。而该套烘干设备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由于收购的粮食水分差距较大,给控制干粮水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旦出粮口流出水分偏高的干粮,操作人员无法对其进行控制,只能任其流进储粮缸,并影响了整罐干粮的水分。我针对这一缺点,在结合实际烘干操作过程中,认真分析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对烘干设备出粮口进行改造的初步设想,在出粮口安装两套输送设备,一台用于输送标准水分干粮,另一台用于输送偏高水分干粮,一旦发现偏高水分干粮流出,可立即切换输送设备,实现偏高水分粮与标准水分粮分开存放。我及时将这一设想整理成了书面建议汇报给库委会。经库委会研究,最终采纳了我的建议,在以后的烘干作业中顺利地处理了干粮水分不稳定这一难题。
要更好的实现“两个确保”,就必须要做好入仓前的整
理工作。****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属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全市年平均气温-0.6~9.6℃,无霜期80~150天,年降水量350~600毫米。由于多样化的地理、地貌特征和气候差异特点,各区、县玉米水分差异较大。近几年,我库收购的玉米量较大,收购期限较长(11月份至次年5月份左右)。收购的潮粮暂时露天存放,在粮堆达到1000吨左右时进行烘干处理。如何确保玉米质量、降低损耗率是露天存放管理的关键。就我库的实际情况而言,收购场地为平坦的混凝土地坪,收购的玉米经输送机积成粮堆。要保证玉米的质量,关键是防雨雪。所以在收购积堆的同时,要在粮堆四周码麻袋墙,麻袋墙高度视粮堆高度而定。为了确保墙体牢固,下面五层要码成里外双层。在雨雪来临前,对粮堆进行严密的苫盖,并用重物压盖,以防大风掀起苫布。在苫盖时,一定要将麻袋墙外1.5米内地坪进行苫盖,以防粮堆底部过水。烘干过程中的潮粮供应是造成破碎粒增多的主要环节。所以,粮堆与烘干设备的距离越短越好,输送设备越少越好。同时,在收购卸车环节也很关键,监卸人员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车辆,能够直接卸到烘干提升机的就不必再搬倒,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破碎粒的发生。扒谷机、输送机操作人员要按照规程操作,特别是在移动设备时,一定要清理干净地面的粮食,避免粮粒被压碎。粮食烘干后,在入仓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要考虑,那就是粮食的温度。
我库的烘干设备制冷效果较差,烘出的干粮温度达20°C,如果直接入仓,对储存保管非常不利。针对这一问题,我制定了切合我库实际的入仓方案,其核心内容就是降低干粮温度。主要有三项措施,一是在收购量、烘干量不大时,夜间进行烘干,白天进行入仓,这样就可利用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的自然优势来冷却粮堆;二是在收购量、烘干量大时,24小时进行烘干,烘干的粮食先暂存到烘干罩棚,粮堆就可以得到冷却,然后再进行入仓。但同时也会增加搬倒费用,三是不仅收购量、烘干量大,而且烘出的干粮超出储粮罐及烘干罩棚时,就要将烘出的干粮直接入仓。待入满仓后,要及时采取机械通风措施来降低仓内粮堆温度。采取机械通风,要抓住有利时机,提高工作效率,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是要利用好张家口地区冬季气温较低的自然优势(我库所在地最低温度-20°C)。机械通风操作规程要求气温与粮温之差大于等于10°C,而实践证明温差越大越好,因此,降温通风时,一定要利用好低温条件,用最短的时间来达到最好的效果,并节约费用。
虽然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所以我始终怀着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并将学到的东西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争做一名合格的粮油保管员,争做一名优秀的中储粮人,并为中储粮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技术总结(粮食部门)
技师工作总结
我叫***,**年*月,我顺利完成了学业,从***学校毕业,并于同年分配到***库*工作。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在仓储保管员这个工作岗位上。下面我对这些年来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
一、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
本人于1996年7月正式参加工作,工作伊始,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实际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的要求,我努力学习仓储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在短短的半年内,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同事的帮助,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仓储保管等日常事务工作。
在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业素质,以适应仓储工程这一项既老又新的领域。对于仓储行业的新规范、新标准和新定额,每一次一出台,我都购买并认真学习和研究,掌握新规范、新标准和新定额,把规范、标准和定额应用于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使自己在仓储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在工作及业余时间里都能认真学习,积极创新,勇挑重担,兢兢业业地踏实工作,完全能胜任技师任职资格。
二、政治思想方面
共5页第1页
在政治上,我对自己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尤其注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与党组织靠近,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新的岗位上摆正自己的位置,把中储粮的发展事业、把总公司提出的“三个严格”、“两个确保”、“三个维护”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在工作中总是一丝不苟、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并能做到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讲求效率,不推诿扯皮。工作中也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粮食系统管理的一般理论同仓储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为本系统制订符合实际的科研发展目标和科研发展措施献计献策。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面前做到毫不含糊,在我库事业发展与改革中较好地发挥了一个优秀员工应有的表率作用。
三、工作表现方面
我在工作中一直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总公司、分公司的法律法规及库内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遵章守纪,严守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总是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平时注意维护集体荣誉,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响应单位的号召,认真贯彻执行单位文件及会议精神。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我
共5页第2页
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认真履行本职岗位职责,工作积极努力,任劳任怨,团结员工,积极发扬团队精神,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并努力提醒自己一定要在“精准严细”的标准下做得更好。
粮油保管是粮食部门中的一个重要岗位,直接关系单位兴衰,我们的遵旨是“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我一直在仓储保管员岗位上工作,17年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没有因工作原因和领导发生矛盾或受到领导批评。相反,总是因我出色的工作和敬业的态度而得到领导的表扬和同仁们的好评。我在参加工作的十几年中,先后多次获得单位先进个人、出席分公司先进个人、单位先进标兵等荣誉称号。这些可作为我工作表现方面的最好注脚。
四、业务能力方面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总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并根据仓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业余时间以不同形式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如果说在校三年的专业技术学习奠定了自己的理论基础,那么,多年的工作实践则能使这些理论得以巩固和提高。在工作实践中,我常常认识到自己专业理论还比较薄弱,因此,不断加强学习,虚心请教有经验和特长的老职工、老领导,不放过每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就成了我工作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多
共5页第3页
年的努力,本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加工作这些年以来,都没有出现大的纰漏和失误。我多次被抽调到应急部门参与“救火”,与单位多个部门同时保持业务关系,多次被评为“仓储科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胜任当前的粮食保管工作,我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继续深造和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容。2007年通过自己的自学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011年12月,我参加了中储粮北京分公司组织的统计会计培训,并取得统计会计资格证书;多次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仓储技术培训;还参加了总公司、分公司组织的仓储培训。工作以来,我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能够做到兢兢业业,圆满完成单位和各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从不为自己的私事影响正常工作,能够积极的参加机关组织的各项活动,由于工作出色,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六、业务成绩方面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积极参与中储粮总公司研发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推广工作,先后参加了全库职工量化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职工团购房管理办公室等多项工作,深受领导好评。此外,还承担本科室的简报制作及信息上报工作,为做好仓储管理的宣传推
共5页第4页
广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绿色储粮”是总、分公司对我们直属企业提出的新的挑战,我库采取了“房顶隔热”、“低温储藏”、“机械通风”、“膜下环流”等先进技术进行低温储存,在这个过程中我积极主动、参于了全过程试验,对各项数据的采集、汇总、编制、对比、分析等工作进行了详尽的记载。
近几年,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我库接收的跨省移库小麦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储粮虫害,尤其是锈赤扁谷盗抗药能力很强,通过常规熏蒸很难彻底处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科组成了科研小组攻克这一难题,我有幸成了科研小组的一名成员,我们通过上网查阅、购买相关书籍、和有经验的老职工研讨,在近两年时间的反复试验后,研究出了利用我们北方地区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采取低药量防治和机械通风降温冷冻相结合的害虫防治措施,有效地根治了小麦害虫谷盗。节省了人力劳动和费用开支,实现了绿色储粮和环保储粮。
总之,过去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下,本人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评价业务水平已达到了技师的标准。但我清楚地认识到,为适应现代化仓储管理的新形势,今后还需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勤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成长,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为***库的建设发展,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共5页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