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规划

时间:2019-05-13 07:0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固原市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固原市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规划》。

第一篇:固原市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规划

前言

生态文明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集竞生、共生、再生、自生机制于一体的高级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国家富足的重要标志。

长期以来,人们缺乏对大自然的认识,各种活动都是按照人类的意愿去做,为了利益无度向大自然索取,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时有发生,日积月累,随着时空的变迁,我们生存的环境已伤痕累累,不堪重负。据史料记载,固原市曾经林茂粮丰,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良好。进入上世纪,尤其是50年代到70年代,为满足急剧增长的人口生存需要,“以粮为纲”,大规模毁林开荒,广种薄收,致使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加速加重,生态环境恶化。80年代开始大搞经济建设,加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一些经济活动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导致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生态环境脆弱。

进入90年代,环境与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适时提出和出台了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固原市的生态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上下立足市情,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了以造林种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措施,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植被覆盖度迅速提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不断增强,全市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

在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不动摇,坚持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并进,经济建设以生态环保为前提,为生态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生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了全面整顿,关停了“两高一资”产业,严格行业准入条件,另一方面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动形成多种形式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逐步提高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在全市经济的比重。在消费领域,传统理性节俭的消费方式和现代文明的消费观相互渗透和交融,逐步培养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消费意识。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产业发展与环境容量不协调、环境状况与群众要求不适应的矛盾仍较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全面的低水平阶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为了贯彻这一精神,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有着良好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的固原市要紧抓这一机遇,以建设生态文明固原发展目标为指引,立足固原生态建设成效,吸收国内成功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紧紧围绕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的生态文明观为核心,通过自觉的生态意识与自律的生态制度推动人们行为方式的革新过程,最终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美的人居环境,走出一条样板路,为宁夏乃至周边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本规划范围为宁夏固原市行政管辖的“四县一区”,总面积10546.4平方公里。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宁夏固原市生态文明示范

工程试点规划(2011--2015)(草稿)

编写单位:固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编写时间:二○一一年十月

第二篇:XXX2014年生态文明示范工程

XXX2014年生态文明示范工程

工作方案近年来,镇上将生态文明纳入到全镇工作的重点,从人财物几方面加大投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中还有很大余地,为此,镇上今年确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生态文明创建力度。

一、健全机构抓落实

为加强创建生态文明工作的领导,镇上成立由镇长毛卫东任组长,分管副镇长XXX任副组长,各驻村干部、村主任为成员的XXX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跟踪监督工作。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挂点领导共同抓的工作责任,并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要通过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使各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使工作组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做好发动抓宣传

镇上通过召开镇村社三级干部会议,对全镇创建生态文明镇、村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确定我镇重点创建村。各创建村由驻村干部牵头,村干部配合召开群众会议,走家串户宣传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做法、好处,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明确任务抓实效

1、生态建设规划:为了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通过发动干部职工、群众,对辖区内29公里的4条通村道路进行绿化,在王家店完成面山绿化 1000亩,老君山退耕还林完成50亩,25个村建成100亩的村级绿化点一个,在秦王等村建成400亩的仁用杏经济林。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聂家山、星光、葛家湾等村的退耕还林进行补植补造。

2、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根据县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文件及会议精神。我镇成立了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集中综合整治、巡查督查、日常保洁等长效机制。一是要定期对城关、上磨、北关、柯寨、河口、张家湾等城郊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对其余村的主干道垃圾进行清理,使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二是逐渐增大镇区主干道、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日常保洁力度,使城镇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各村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渠道杂草、庄前屋后粪便等杂物由社长负责定期组织群众进行清理,使农村面貌得到大的改善。

3、大力开展生态村镇规划建设。在完成河口、七圣、小石岔、秦王、红岘等5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316国道两侧风貌改造规划,完成葛家湾田家庄、星光一、三社、张家湾徐家庙风貌改造,完成葛家湾、刘家河的易地搬迁。

4、生态农业、畜牧业发展规划。积极建设中药材无公

害种植基地,在柯寨村建成2000亩党参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周边村社种植党参2万亩,在秦王、新林等村建成5000亩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一年生优质牧草1625亩,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1000亩,建成养殖小区(含放养点)34个,建成放养点3个。

四、落实目标抓督促

1、加强基层联系。与各村包村领导保持联系,确保整个创建工作严格按标准要求,抓好落实。

2、强化部门协作。在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上积极和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3、积极主动督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和要求,积极参加相关督查工作。同时组织专门力量定期不定期对相关村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加速推进整改,确保工作成效。

第三篇:市生态文明示范工程生态文明新农村第一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市生态文明示范工程生态文明新农村第一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

一、工程建设背景------------------2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3

(一)指导思想---------------------3

(二)基本原则---------------------3

(三)发展目标---------------------4

三、建设任务和规模---------------5

四、保障措施------------------------7

五、组织实施------------------------9 为进一步加快我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步伐,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全区2012年争取引导资金第一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工程建设背景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尽快实施城乡统筹规划,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推进郊区城镇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也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深刻反映了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区发展基础薄弱,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与发达城区相比有较大差距,总体上还不具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条件,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既要正视差距和困难,更要充分认识有利条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抢抓历史机遇,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标准,立足实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2012年以加快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村生产和村民的生活条件为基础,全面推进我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把我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培养锻炼干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转型跨越、实现富民强村为目标,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帮助联系户脱贫致富为核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宣传政策,教育引导,理顺稳定群众情绪,突出解决贫困人口收入问题,稳定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工作思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建设原则。要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编制村庄规划,建设工作分类指导,逐步推进,优先打造景区、郊区和高速公路、国省道、旅游公路和铁路沿线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形成区 域联动、连片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2、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原则。在加大政府支持的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3、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原则。尊重地域差异性,尊重民族习俗,保护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在村庄规划、民居建设、产业培育、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

4、坚持统筹城乡,深化改革原则。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统筹城乡一体化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5、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文明长廊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同时深入开展文明长廊创建活动,使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与文明长廊建设两者相结合,形成统一的整体。研究细化工作措施,提高城乡群众文明素养,树立良好风尚,着力打造容貌整洁、管理有序、和谐文明的武都新形象。

(三)发展目标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涉及到农村的方方面面。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的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力保我国粮食安全。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 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增收势头不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到广大农民支持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乡风文明是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乡风文明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近年来,虽然一些农村济有了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村容整洁是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长期以来,“露天厕、泥水路、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道路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亟待改变。管理民主是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十二五”期间,全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巩固提升、完善配套已建成的新农村的基础上,每年新建不少于行政村总数5%的生态文明新农村。促使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和文明长廊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力争到2015年底,全区新建生态文明新农村186个以上。

三、建设任务和规模 2012年生态文明新农村项目建设涉及了我区城关镇王家庄;柏林乡杨地湾;洛塘镇青崖沟;玉皇乡小石村;桔柑乡陈家坝;马街镇梨坪、杨湾;汉王镇陈龙村、汉坪村、马苍村、白崖村;龙坝乡张庄;角弓镇肖坝子;石门乡石门街;甘泉镇董沟村、龙湾村、渠子村;城郊乡桑家湾;外纳乡锦坪村、官方村、艾下村;汉林乡三家地;郭河乡传子山村;两水镇马入崖、后坝高铁安臵点;安化镇曾街、杜家湾、青崖村;黄坪乡陈王村;五马乡五马街、马坝村;池坝乡池坝村;马营乡碌坪村;磨坝乡小板石;蒲池乡王坪村;坪垭乡崇山子;三河镇徐家湾村等25个乡镇37个村。主要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统计如下:

(一)村内道路硬化总长207.3千米,均宽0.003千米。

(二)修建排水渠道总长69460米。

(三)街道路灯亮化987盏。

(四)形象大门建设36个。

(五)危旧房屋改造4922户。

(六)坡屋顶改造3515户。

(七)庭院改造2812户。

(八)圈舍改造37座。

(九)垃圾手推车74辆。

(十)垃圾池56个。

(十一)垃圾清运车37辆。

(十二)垃圾处理场37个。

(十三)污水处理设施37个。

(十四)无害化卫生公厕56个。

(十五)空地绿化33300平方米。(十六)行道树栽植10200株。(十七)护坡工程27000立方米。(十八)河堤建设6500米。

其他,进一步完善和修葺村级组织活动室和五保家园,新建花椒生产基地3处、加工厂5处,新发展花椒4000亩,油橄榄6320亩,中药材1000亩,蔬菜800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各乡镇要充分认识新农村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由一把手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结合“双联”行动及本村实际和群众意愿,研究制定具体方案,明确项目建设目标任务,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并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全力配合项目建设部门搞好各项工作,项目建设原则上不得形成新的债务。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为当前全区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职责,切实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力度。

(二)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简报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加强对干部群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引导 群众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意识,发挥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使新农村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加大对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工作力度大、效果好的基层干部的宣传力度,培育典型,调动各级干部发展农村事业、建设新农村的热情。

(三)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目标管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断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检查考核机制、奖补激励机制,落实责任,有效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四)多方协调,筹措资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作用,建立村民投工投劳筹资、乡镇政府补贴及区政府以奖代补“三位一体”的投资机制。区政府以奖代补资金主要用于新农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努力打造“和谐武都”品牌,使武都新农村整体建设水平有质的飞跃,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受益的主体。

(五)加强管理,严格督查。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管理,实行“定期督查、随时调度、年终评比”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新农村项目启动、资金使用、总体建设等情况的跟踪督查,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建设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

(六)以奖代投,量化考核。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范畴,建立以奖代投的长效激励机制,明确职责和任务,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对工作开展扎实、推进效果好的乡镇将予以奖励,并加大支持力度;对组织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乡镇将予以通报批评。

五、组织实施

(一)第一阶段:建设规划阶段(2012年3月至4月中旬)。深入调查摸底,进行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做好规划编制工作,规划部门要认真总结农村居民住房灾后重建的经验,精心组织规划编制工作。要围绕中药材、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抓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生态畜牧业抓好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农产品加工业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围绕“农家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围绕原生态旅游等乡村旅游抓好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要在比较借鉴、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为农民提供不同规格、不同风格、科学实用的房屋建设图样,此项工作须在4月中旬之前完成。

(二)第二阶段:深入实施阶段(2012年4月下旬至10月底)。全区52个生态文明建设村,5月份开始全部按规划启动实施,到10月底,民居建设(改造)、连户路、院坝美化率达90%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68%以上,无害化厕所达到100%,使新农村建设达到“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要求。

(三)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11月上旬至中旬)。2012年11月中旬,区委、区政府将组织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及文明长廊建设活动检查验收组进行检查验收,12月下旬迎接市委、市政府验收组对2012年建设的生态文明新农村及文明长廊建设活动 进行验收。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健全等各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办法、内容、标准和评分方法将附后通知。对不合格项目坚决不予验收,待整改完善后,重新组织验收。

(四)第四阶段:总结完善阶段(2012年12月上旬开始)。对全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建设成果,认真总结不同类型的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及文明长廊建设经验,积极推广不同层面的成功做法,特别是要多培养、多总结、多推广一些花钱少、群众积极性高、建设效果好的典型,自力更生、勇于创新的典型,充分发挥各类典型带动作用。扩大实施范围,确保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达到村容村貌大大改观,产业发展效益明显,达到产业聚集,循环高效,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目标要求。

第四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指南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

创建规划编制指南

二〇一五年六月

22.编制依据

按照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相关文件等分类给出编制依据。重点可参照以下依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

(3)《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环发„2013‟121号)

(4)《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环发„2014‟12号)

(5)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规划、专项规划。3.规划范围

乡镇(涉农街道)所辖行政区域,包括行政村数量、乡镇面积等。

4.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原则上以规划编制的前一年为规划基准年。

规划时限:根据乡镇创建工作现状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指标之间差距,确定创建周期,划分创建阶段。

(二)现状与问题 1.乡镇概况

乡镇的自然概况、经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等情况。

2.创建基础

近年来生态乡镇、生态村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作进展

地、河流和湖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等。

2.发展特色优势生态产业

可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特色优势生态产业的措施,包括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

3.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针对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提出水体、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

4.统筹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镇村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道路、用水、用电、用气、通讯、卫生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开展村容镇貌的整治。

5.完善生态文化制度

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建设的措施,包括弘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制定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等。

(五)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以附表形式附后,包括建设内容、实施地点、实施期限、责任单位等内容。

根据项目投资概算方法,参照已建同类项目经费投入情况,进行重点项目的经费测算,并按照重点项目类别汇总项目个数和资金预算。

(六)效益分析

从环境、经济和社会等3个方面分析规划实施后效益。1.环境效益

从节能减排、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分析规划实施后产生的环境效益。

2.经济效益

从乡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分析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

从政府管理、乡风文明、增加就业等方面,分析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

(七)保障措施

提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组织领导、目标考核、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公众参与等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包括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健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机制,加强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等。要把规划目标、任务、措施和重点项目纳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计划。

2.强化目标考核

包括建立规划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对象,落实责任主体;制定规划任务分解落实的实施方案;把规划执行情况作为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3.完善资金机制

创新投入方式,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包括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鼓励农民投工

附录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提纲 1.总则 1.1任务由来 1.2编制依据 1.3规划范围与时限 2.创建现状与问题 2.1乡镇概况 2.2创建基础 2.3存在问题 2.4形势分析 3.规划目标与指标 3.1规划目标 3.2规划指标 4.重点任务

4.1优化乡镇空间布局 4.2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4.3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4.4统筹基础设施建设 4.5完善生态文化制度

第五篇:珠海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

坚持环保“八个不准”,实现生态建设“四个百分百” 珠海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

2012-10-19

珠海经济特区成立30多年来,历届珠海市委、市政府先后8次根据不同历史背景和发展条件科学调整城市基调和功能布局。但不论如何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守住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始终是珠海城市发展的“底线”。

珠海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空气质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污水处理能力等生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中国环境报记者 黄慧诚 通讯员 郑秀亮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山海相拥、陆岛相望。优美的环境,是广东省珠海市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蓝天碧海、绿色家园,是这座城市独具魅力的特色。

在保持住优良环境的同时,30多年来,珠海的GDP由1980年的2.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02.6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了236.7倍,年均增速达20%。人均GDP达8万多元,位居全国前列。

“科学发展走新路,‘十二五’崛起看珠海”。

从“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到“走出一条不一样的科学发展道路,努力创造科学发展的珠海模式”,再到“科学发展走新路,‘十二五’崛起看珠海”。连续5年来,不同的字眼,表达着相同的主题。珠海的发展得到了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高度肯定。

为广东的科学发展探路前行,是珠海新时期的重要使命。而目前的珠海也不辱使命,正快速前行,兴起了一波发展的高潮。向海而兴的珠海,已经迎来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第二春”,这就是科学发展的春天。

科学发展好中求快

“十一五”期间,珠海市共否决建设项目达125个。发展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

2012年春,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大潮持续在珠江口汇聚,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3月,经国务院批准,高栏港经济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石油化工、港口物流„„短短数年,高栏港区“3+1”产业格局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作为广东“十二五”时期转型升级的平台,与澳门一水之隔的横琴新区科学发展节节推进,塔吊到处可见,局面热火朝天。

“面对大发展,更要科学发展。”高速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牺牲质量,在珠海市,“好中求快”的科学发展理念已经牢固树立。

2008年12月17日,当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时,珠海首先想到的还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所以在项目选择上,珠海对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律不讲情面、没有例外。在生态环境这条底线前,不少国内外实力不俗的企业都被拒之门外。例如,一个投资额高达两亿多美元的饲料加工项目,因为气体排放物达不到珠海的环境标准而被拒绝落户。“十一五”期间,珠海市共否决建设项目达125个。

在产业选择上,珠海密切结合当地实际和未来发展方向,努力走出一条与珠三角其他城市“错位”发展道路,即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三高并举”的产业发展道路。以新型装备制造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骨干,就是珠海在新一轮制造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目前,中国航空集团下属通用航空公司的总部和基地、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的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国内最大的造船基地、中海油南海天然气陆上终端项目,以及英国石油(BP)、英荷壳牌、德国阿尔塔纳、荷银霸菱等世界大企业的一些几十亿元、上百亿元、几百亿元的大项目,纷纷落户珠海。

驱车行驶在珠海高栏港区,这些在业界如雷贯耳的企业接连映入眼帘。一个由国资、外资、民资大项目共同构成的“高栏舰群”已初具规模。高栏港经济区负责人自豪地说:“‘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的古老传说,正在我们脚下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演绎着现代的精神和故事。”

“‘十二五’崛起看珠海。”汪洋的寄语道出了人们对这个后发而起的城市的信心与期盼。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港珠澳大桥开工建设,使珠海成为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地区,横琴新区成为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高栏成为珠江口西岸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于珠海而言,这些春天的机遇从政策、战略、产业、空间、区位上都是全新的、全方位的突破,珠海也将由此大步迈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现在珠海的整个定位、区位和面临的机遇不一样了,所以需要对珠海的环境宜居形成重新一轮的谋划和部署,要有更高的目标。”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说。为此,珠海又率先提出力争到2016年成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把珠海建成能够与欧美先进国家城市媲美的美丽、幸福、生态新家园。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预见,珠海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文明之路将越走越宽„„

生态优先原则制度化

市区不发展有污染、耗能高及耗费原材料大的工业。立法保障任何高楼大厦都不得遮山挡海

漫步在情侣路,海风习习,群鸟嬉戏,处处展示着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2009年~2012年3月的监测数据显示,珠海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均为100%,主要污染物年均值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市区绿化率达到44.9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19平方米,绿色GDP居广东省第一,珠海被誉为“世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获联合国颁发的“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回顾珠海经济特区建立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生态优先、环境优美是珠海最为突出的发展特征。珠海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空气质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污水处理能力等生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优美的环境,令游人羡慕、市民自豪。

珠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珠海的城市定位,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8次根据不同历史背景和发展条件科学调整城市基调和功能布局。但不论如何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守住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始终是珠海城市发展的“底线”。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理念始终贯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并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逐步凝炼升华。

特区创立初期阶段,珠海市就定下了“市区不发展有污染、耗能高及耗费原材料大的工业”的发展思路,并率先提出了环境保护“八不准”的规定。这“八个不准”,就是在产业结构选择上,市区只发展有利于环境、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不准兴办电镀、造纸、制革、冶炼、漂染、石油化工等高污染项目。这一规定,也是珠海长期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原则的制度化体现。

事实证明,历届珠海市委、市政府领导都能坚持“八个不准”,坚持“绝不以牺牲环境获得一时的发展”原则,让“八个不准”成为珠海环保和生态建设的主线,始终贯穿特区30年的发展。

珠海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在规划建设主城区揽海绕山的情侣路时,需要炸掉位于香炉湾的一块大礁石,许多香洲人知道这个消息后,纷纷反对炸石,因为那礁石也是香洲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还因为那礁石牵动着一代代香洲人越来越深的“恋海情结”。后来,珠海市政府采纳了市民的意见。如今,情侣路曲折蜿蜒依旧,大礁石横卧情侣路路面也同样依旧,人们行车至此无不慢行并道,肃然起敬地避开路中礁石,这块大礁石成了珠海经济特区30多年来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一个见证。

在珠海还有一项至今看起来都显得与众不同的地方人大立法条例:为了保障全体公民共享青山碧海的权利,特规定任何高楼大厦都不得遮山挡海,主城区内海平面等高线25米以上地带不得增添任何建筑物。这项属于珠海特有的城市建设规则,在房地产业呈现持续井喷状态的21世纪后虽然有所突破,但总的来看,“一不遮山二不挡海”已成为所有特区建设者的共识。

创新管理模式

实施执法与审批两分离改革,实行环境监察垂直管理和全市统一执法,将辖区(市、区)环境执法人员统一收编到市执法队伍中

今年4月,珠海市编制办在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同意新设立环境监察分局六大队、七大队,新增执法编制10名,加强环保队伍力量。

珠海是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面旗帜。自2006年起,珠海市连续5年获评“广东省环保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单位,成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依法管理、创新管理、科学管理,环保方面的先进理念和良好的政策制度保障,为珠海构筑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更为珠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近年来,珠海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全部达到环保模范城考核指标要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均低于国家考核标准。尤其是空气环境质量始终保持优良水平,2006年~2011年,空气质量达到一级(优)的天数比例达到60%以上,连续多年成为全国空气环境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

科学发展是制胜法宝。珠海市环保局局长毛东信介绍,珠海一直以来就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历届珠海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留住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塑造了山海相拥、陆岛相望的城市风貌,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先发展、后治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8年,珠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严格控制人口、严格控制土地、严格控制环境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增工业项目百分之百进入园区、污水垃圾百分之百达标处理、裸露山体百分之百恢复绿化、节能减排百分之百实现目标的“四个百分之百”生态建设行动。坚决提高工业项目进入门槛,对能耗高、污染大的项目一概拒之门外,利用市场力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关停105家违法排污企业,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最近3年,珠海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继续保护和优化环境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取得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效益。

制度实施是关键要素。1998年5月,珠海市拥有地方立法权以后,通过的第一批法规中就有《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2009年5月,新修订的《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首次把“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纳入其中,体现了珠海“大环保”的理念。此外,还先后把生态补偿、环保考核、责任问责等内容列为刚性条文,进一步增强了环境保护的地位。2010年,珠海市又大手笔推出《珠海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对生态建设科学量化,力争用3~5年百分百实现生态目标。2011年,《珠海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环境保护部组织的专家论证评审,珠海在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生态文明新特区的过程中,有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指导。

创新管理是必要手段。为适应环保事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2008年,珠海市环保局在广东省率先实施执法与审批两分离改革,实行环境监察垂直管理和全市统一执法,将辖区(市、区)环境执法人员统一收编到市执法队伍中,在3个行政区、1个功能区设置了4个环境监察大队,确立“小机关大基层”的管理架构,形成“市局为主、区局协管”的新管理模式。

在各项环境服务工作上,珠海市较早地实施了市场化管理模式。2001年,珠海市在广东省率先实施了BOT模式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在珠海,企业只要有国家资质,都可以参与环保项目竞标,参与到城市的环保建设工作中来。”毛东信指出,环保部门要从项目管理人、负责人转变为项目的监管人、监测人,更好地履行环境监管职责,更好地为城市科学发展出谋划策。

巨资投入是强力保障。毛东信说:“套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语来说,5年来,珠海市在环保生态的投入方面很给力。”据统计,2009年~2011年,珠海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分别为2.06%、2.18%和2.06%,2008年以来,经济并不富有的珠海市投入环境治理设施、生态保护工程的资金高达75亿元。

群众参与是坚实基础。目前,珠海市共建成了国家、省、市各级生态文明示范工程108个。各级绿色学校107所、绿色社区34个、环境教育基地8个,各种社会绿色社团达148个,绿色使者、绿色志愿者等人数达7万人。全市不断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逐步形成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启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

2012-01-20 09:24

中山网讯

继成为全国唯一获颁“国家生态市”的地级市之后,我市昨日举行动员会,正式吹响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号角。希望到 2015 年,单位 GDP 能耗低于0.515吨标煤,碳排放强度小于0.4吨/万元,全面达到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指标要求。

中国生态文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出席动员会并为我市颁发“国家生态市”牌匾;环保部生态司副司长朱广庆、省环保厅副厅长陈敏分别为我市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镇区代表颁发奖牌。市领导陈茂辉、黄永林、贺振章、周信等出席动员会,并为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工作先进单位颁奖。动员会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邓小兵主持。

会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会见了祝光耀一行。薛晓峰表示,“发展利于保护,保护促进发展”是中山坚持的绿色发展理念。我们以新能源产业作为重要导向,在招商引资中牢守环境底线,同时,加大力度投入环境保护和美化工程,不断提升、弘扬中山特有的山水美、自然美。薛晓峰最后表态,中山必将以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走出一条具有珠西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

“十一五”以来,我们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投入170亿元实施“环保十大工程”,把保护环境与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环保责任考核连续6年排名全省前列,总量减排考核排名全省第一,珠江综合整治考核历年优秀,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检,所有镇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成为唯一地级市的国家生态市。

会上,陈茂辉指出,中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永葆中山碧水蓝天”作为未来五年六大战略之一,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把实施绿化美化、碧水蓝天、节能减排、秀美村庄的生态文明四项工程作为九大工作之一。今年是我市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的启动之年,这是我市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生态惠民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据悉,我市将确保今年实现单位GDP能耗低于0.6吨标煤/万元,碳排放强度低于0.7吨/万元;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低于0.515吨标煤,碳排放强度小于0.4吨/万元,全面达到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指标要求。到2020年,生态经济体系全面建立,清洁生产水平、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与自然基本和谐相处。

陈茂辉要求,我市要从加快绿色产业体系建设、加强重点领域污染整治、实施从严从紧的环保政策等方面着手,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他还特别指出,我市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抓好淘汰高污染锅炉,控制道路和建筑工地扬尘、城市汽车尾气排放等,开展可吸入颗粒物PM2.5监测,落实珠三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会上,陈茂辉还与部门、镇区代表签订“十二五”总量减排责任书。他表示,我市将加大考核力度,至2015年生态环保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提高到10%,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祝光耀认为,中山多年来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创新了很多有利于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的机制体制,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希望今后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真抓、真干、真变,早日实现相关目标任务。

下载固原市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固原市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大纲[最终定稿]

    附件2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编制大纲二〇一三年七月总 体 要 求 实施方案是试点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通过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实施,科学指导试点建设,促进最......

    防沙治沙试点示范工程工作交流材料

    四川省石渠县防沙治沙试点示范工程交 流 材 料四川省石渠县农林和科技局—何培铮局长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坚持预防......

    自治区生态移民座谈会发言材料(固原市)

    固原市生态移民工作座谈会上 的发言材料 (2012年1月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面,请允许我就固原市2011年生态移民工作及2012年生态移民工作打算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

    规划建设大秦岭生态文明示范区

    规划建设大秦岭生态文明示范区10月10日,2013大秦岭发展论坛在西安市召开,西安、渭南、宝鸡、汉中、商洛、广元等11个秦巴区域城市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黔西县生态文明先行建设规划

    毕节试验区黔西县 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黔西县林业局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 毕节试验区黔西县林业生态文明先行区......

    扎实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建设

    以综合改革为动力 扎实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试点 今年以来,梁子湖区在省委、省政府和鄂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以综合改革为动力,着力加强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总结[五篇模版]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总结 富阳市洞桥镇袁家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工作,突出整治农村居住环境为切入点,通过村组联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经过两个月的实践,全村上下思想认识更加深化,......

    公共机构试点示范工程创建指南自测[合集]

    公共机构试点示范工程创建指南自测 单选题(共5题,每题6分) 1 . 在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遴选中,每个省(区、市)每个类别公共机构遴选出家能效领跑者。     A.1 B.2 C.3 D.4 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