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Eznezna_a关于印发《江西省地矿局九0二地质大队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关于印发《江西省地矿局九0二地质大队
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赣地矿902字[2009]7号 200年5月15日
队属各单位:
现将《江西省地矿局九O二地质大队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
江西省地矿局九O二地质大队
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江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和原则
1、凡九O二地质大队在编在职职工(含合同制职工)都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2、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 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二、岗位类别设置
3、根据江西省人事厅机构编制和岗位设置核准批复文件,江西省地矿局九O二地质大队单位编制850人,规格为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我队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大队领导职数 8人,正职2人、副职6人(含工会主席、纪委书记各1人);内设机构39个(机关21个)。现有人员738人(截止2008年12月)。本次暂设置岗位760个,空岗职数将陆续到位。
4、江西省地矿局九0二地质大队设置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类,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其中管理岗位57个(正处级2人、副处6人、机关正科21人、副科17人、科员11人),占岗位总量的7.5%;专业技术岗位342(其中高级85人、中级130人、初级127人),占岗位总量的45%;工勤技能岗位361个(其中技师18人、高级工72人、中级工144人、初级工127人),占岗位总量的47.5%(上述岗
位设置已经省、局核准批复)。
(一)管理岗位等级
5、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按照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的单位规格或配备的领导职级规格确定。我单位管理岗位最高等级设置为五级职员岗位。
担负大队领导职责的职员岗位数量,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务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务职数确定。本次设置正处级五级职员岗位2名,副处级六级职员岗位6名。
6、机关科级领导管理岗位数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内设机构数确定,七级及以下职员岗位49名,其中正科级七级职员岗位21名(不含非管理内设机构,下同)、副科级八级职员岗位17名、九级职员岗位11名。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仅以现有在岗已聘人员计算)
7、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3.4:3.6,分别设置高级岗位32名(其中正高2人)、中级岗位68名、初级岗位144名(其中员级46人)。
8、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列为1:3:6(我队只设三级、四级岗位),设三级岗位1名,四级
岗位1名。五、六、七级高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设五级岗位6名,六级岗位12名,七级岗位12名。中级岗位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设八级岗位20名,九级岗位27名,十级岗位21名。初级岗位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设十一级岗位49名,十二级岗位49名。
9、因工作需要,管理岗位担负领导职务的专业技术干部,需“双肩挑”人员必需严格控制,本次岗位设置控制在25人以内。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仅以现有在岗已聘人员计算)
10、设置工勤技能岗位427个,占我单位岗位设置总量的56%。其中,技师11名(核准数18名),高级工259名(核准数72名),中级工120名(核准数144名),初级工岗位37名(核准数127名)。
三、岗位任职基本条件
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具有良好的品行;
(三)岗位所需要地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四)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五)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11、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12、符合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七级、八级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工作三年以上;九级岗位需在十级职员岗位工作满二年以上;专科毕业生工作满一年,转正定级定九级职员;中专毕业生工作满一年,转正定级定十级职员。
(六)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13、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岗位任职时间均按周年计算到2009年6月止。
14、专业技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必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五级、六级、七级岗位必须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八级、九级、十级岗位必须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务资格,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岗位必须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15、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的条件
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的任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满3年,在本队担任总工程师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2)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满5年,担任省、部级大型项目的技术负责。
16、专业技术四级岗位的条件
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资格并已聘任,且在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技术人员。
17、专业技术五级岗位的任职的条件 专业技术五级岗位的任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3年以上,负责大队级技术工作;
(2)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5年以上,担任总院(公司)技术负责工作;
(3)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5年以上,担任省、部级大型项目的技术负责或地质市场大型项目的技术负责(项目类别的确定参照行业有关标准和规范);
(4)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已聘任,在专业技术领域中有独创的见解,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问题,取得重大成果者;
(5)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10年以上,实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在30年以上的在岗专业技术人员。
18、专业技术六级岗位的条件
专业技术六级岗位的任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3年以上,在大队担任大队级副技术负责或分队级技术负责;
(2)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3年以上,担任省、部
级大型技术负责或担任地质市场大型项目的技术负责(项目类别的确定按行业规定);
(3)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已聘任,在专业领域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在同行中获得较高声誉,成绩突出,贡献显著者;
(4)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7年以上,实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有15年以上的在岗专业技术人员;
19、专业技术七级岗位的条件
具有并聘任了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20、专业技术八级岗位条件
专业技术八级岗位的任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3年以上,在大队担任大队级副总工或分队级技术负责;
(2)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3年以上,在大队担任省、部级中型项目技术负责或地质市场中型项目的技术负责;
(3)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10年以上,实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在20年以上的在岗专业技术人员。
21、专业技术九级岗位条件
专业技术九级岗位的任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之一:
(1)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3年以上,在本单位担任分队级副技术负责;
(2)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5年以上,担任队级项目的技术负责或担任地质市场中型以下项目的技术负责(项目类别的确定按按行业规定);
(3)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7年以上,实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在15年以上的在岗专业技术人员。
22、专业技术十级岗位条件
具有并聘任了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23、专业技术十一级岗位条件
专业技术十一级岗位的任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助理级专业技术职称且聘任3年以上,担任各类项目组长的专业技术人员;
(2)具有助理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聘任5年以上,实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在10年以上的在岗专业技术人员。
24、专业技术十二级岗位条件
具有并聘任了助理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25、专业技术十三级岗位条件
具有并聘任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七)工勤技能岗位条件
26、一级工勤技能岗位,应在本工种二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通过高级技师等级考评;
27、二级工勤技能岗位,应在本工种三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通过技师等级考评;
28、三级工勤技能岗位,应在本工种四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通过高级工技术等级考评;
29、四级工勤技能岗位,应在本工种五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通过中级工技术等级考评;
30、五级工勤技能岗位,应是学徒期满已转正定级,或者是具有职高(不含两年制职高)、技校、中专及以上学历,且在工勤技能岗位工作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四、岗位聘用
31、首次按岗位设置聘用时,保证现有在编的正式人员,按照所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主体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应占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80%。
32、对超过核准的管理(专业技术、工勤岗位)结构比例的,将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调整,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
33、今后出现空缺的岗位,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34、除经核准同意“双肩挑”的岗位外,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
35、严格按照岗位的职责任务
和任职条件,以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聘用人员。对贡献突出或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经过省局准后方可破格聘用。
36、大队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聘用各岗位工作人员。五至八级职员岗位、二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一至三级工勤技能岗位,报局审核,省人事厅核准后,由大队聘用。
37、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使大队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五、岗位聘用程序
38、公布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工资待遇。
39、工作人员申请应聘。
40、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核。
41、大队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员。
42、大队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六、有关问题的处理
43、鉴于我队主要从事地质勘查工作,根据工作性质和今后发展趋势,我队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体,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队上岗位总量的70%,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
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44、管理岗位兼专业技术工作“双肩挑”人员岗位的认定必须考虑四个因素:一是确实工作需要;二是确实符合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条件;三是确实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是确实完成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任务。上述人员须按人事管理权限报局审批。
45、正高级工程师和副处级以上人员岗位,在岗位职数内队提出意见,且公示后报局审批。科级干部由大队根据以上原则自行确定。
46、内退、待岗、外出人员及在本队从事与所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不相同或不相近的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其岗位等级按工改时套改等级确定,本次岗位设置时不得晋升更高等级。
七、组织领导
47、为做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成立我队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赣地矿902字[2008]12号):
组 长:袁 方
副组长:万治国 兰樟松 张虎生
成 员:胡绍平刘元方 胡子能 李建鸿 高贵荣 袁建华 刘跃伟 刘国民 工作办公室: 主 任:刘跃伟 副主任: 邹仁生 王启谭
成 员:杨春花 邹 凡 蒋喜珍 余丽娟 程弋华
48、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慎重对待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5 http://www.xiexieb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九○二大队网络信
息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
地 址:江西省新余市仙来西大道198号 邮 编:338000
Email:902zhy@163.com
第二篇: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贵州地矿局103地质大队(推荐)
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
(试行)国家地质总局
一九七七年六月
一、前言
金属矿床地质勘探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任务是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必需的矿产资源和地质基础资料。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建国二十多年来,地质勘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仅探明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勘探工作经验,充实了地质科学理论。
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地质勘探工作应提早一个五年、一个十年为矿山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矿产资源基地。在布局上应优先选择富、近、浅、易的矿床进行勘探。
地质勘探工作一定要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循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全面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广泛深入地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为武器、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做好地下情况的侦察工作,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要正确处理地质勘探工作中的手段与目的、数量与质量、局部与整体、科研与生产、理论与实践、需要与可能等关系,加强地质科学研究,做好综合勘探综合评价,搞好领导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和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基建(生产)两个“三结合”,加快勘探速度,提高勘探质量,从矿山建设的全局出发,多快好省地完成地质勘探工作的任务。
地质工作划分为地质勘探、基建地质和生产地质三个阶段,本规范总则是地质勘探阶段的工作原则和要求。它是在总结我国二十多年来金属矿床地质勘探、矿山建设和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的,作为审查验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的金属矿床地质勘探报告的技术标准,原则上也适用于纳入国家计划正规设计的小型矿床。
二、矿床勘探和研究程度的基本要求
为了满足矿山建设设计在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开拓方案、矿山总体布置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以及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选冶性能等方面提供必须的基础资料,金属矿床地质勘探研究程度应达到以下几项基本要求:
⒈勘探并研究矿床(区)地质特征和矿山建设范围内矿体总的分布情况。地质勘探期间,应加强地质研究工作,充分利用各项第一性资料,系统地、全面地分析研究区域地质、矿床和矿体的矿化特征、含矿层位、火成作用、矿区构造、成矿规律等,达到科学地指导地质勘探工作并按全矿区的地质规律连接矿体的目的。
对矿床(区)的褶曲、断层、裂隙和破碎带等构造要进行研究。对破坏矿体和划分井区范围及确定基建主要开拓井巷有影响的较大断层、破碎带,要用工程实际控制其产状和断距;对较小的断层、破碎带应根据地表实测,结合地下探矿工程的资料,着重研究其分布范围和规律。
为了满足矿山总体设计的需要,在研究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勘探矿山建设范围内矿体总的分布范围和总储量。为了正确确定露天采场的剥离边界线,对确定露天开采的矿床要强调系统控制矿体四周的边界和露天采场底部矿体的边界;对地下开采的矿床,要强调控制主要矿体的两端、上下的界线和延深情况,以便合理选定主要基建开拓工程的位置。对地表矿体的边界,要用槽、井探予以圈定,如矿区复盖层较厚,需要用浅钻或山地工程控制基岩面上矿体顶部的界限。
为了防止漏掉矿体,应在综合研究矿床地质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延深一部分勘探钻孔穿透整个含矿带(层)进行探矿。
勘探并研究矿区内具有工业价值的小矿体总的分布范围和赋存规律。对浅部初期开采地段主矿体上下盘具有工业价值的小矿体,应在勘探主矿体的同时进行勘探,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密工程提高勘探和研究程度。
对砂矿床,还应加强第四纪地质及砂矿层底板原始地形地貌的研究。
⒉勘探并研究矿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矿体的形状、产状、空间位置和受构造破坏的情况,是确定矿山开采开拓方案和选择开采方法的重要依据,应予足够的重视。对主矿体总的形态和空间位置应进行详细的勘探和研究,但对主矿体小的支、叉、角和局部的膨缩变化,应放在生产地质过程中进一步查明。勘探并研究矿体中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分布规律,夹石与火成岩体的性质和分布,矿石的品位和变化。圈定氧化矿、混合矿、原生矿的界线并分别计算储量。对粉矿的分布情况也要注意勘探和研究。
⒊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和选冶性能。为了确定矿石的选冶性能、综合利用,必须认真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并注意阐述有用矿物嵌布粒度及其变化情况。对于选、冶性能不同的氧化矿、混合矿、原生矿、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贫矿、富矿、泥矿等矿石、矿物的数量比例、共生关系和变化规律应进行研究。
地质勘探队应按不同矿石类型和品级,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对主要组分和伴生组分进行实验室规模的选、冶试验,对矿石的工业利用性能作出评价。对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简单的矿石,在有类似矿石的生产技术工艺资料作对比时,只进行初步可选性试验;对物质成分复杂、综合利用价值高或没有利用过的新工业类型矿石,应进行详细可选性试验,必要时进行实验室的扩大试验;极少数金属矿床,当用选矿方法不能得到好的指标时,尚需进行实验室的冶炼试验,如硅酸镍矿床等。
为了研究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的途径,应对试验过程中各伴生组分的富集产品进行研究,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对其在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进行评述。对有害组分的含量和变化规律应予查明,并研究其赋存状态和脱除的可能性。
如工业部门需要采取半工业或工业试验样品以及其它试验样品时,采样和试验工作由工业部门负责;地质勘探单位根据矿床地质条件协同有关单位编制采样设计,并做好有关采样的协作配合工作。
⒋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在勘探主矿种和主矿体的同时,对矿体及其上下盘围岩和切穿矿体的岩脉、岩体内的一切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矿产、伴生有益组分,应根据资源条件、矿山建设设计需要和一孔多用的原则,进行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研究其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对有综合利用价值的组分,应分别计算其储量。对经济价值较大的共生矿产,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勘探工作,单独圈定矿体并计算储量。
在勘探工作中,对放射性元素应进行顺便检查。
如发现有可供两个以上的工业部门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的矿床,其综合勘探研究程度应报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有关方面专门研究解决。
⒌勘探并研究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岩石矿石性质及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岩溶、风化带、泥化带、流沙层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测定必要的岩石、矿石物理力学性质和开采时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成分;阐述矿体及其顶底板近矿围岩的坚固性和露天开采边坡的稳定性;对老窿的分布范围、充填情况应进行调查研究,在可能的情况下圈定老窿界限。对矿山建设可能有严重影响的断层、滑坡、岩溶塌陷等工程地质条件,应予以阐述。
如矿区位于地震活动区,在普查勘探过程中,应根据可能情况对矿区及其外围地质构造的活动性进行调查研究,在报告中阐述有关地震地质情况。
⒍勘探并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根据矿区水文地质特征,查明:矿区充水因素;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径流和排泄条件;矿区含水层、隔水层确定的依据;各含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埋藏条件、裂隙、岩溶发育程度、渗透系数、水头高度、水质、水温、水量、动态变化;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稳定性和隔水性;矿区地表水体的分布及其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和对矿床开采的影响;老窿积水情况和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等。为了保证井巷开拓的安全和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要特别注意对矿体底板承压含水层及隔水层的勘探和研究。
对构造破碎、断裂带、溶洞发育带(发育程度、规律、充填程度、充填物)及其含水性、导水性对矿床充水影响进行评价。
根据矿床开采开拓方案,预计出矿坑(井)涌水量。对于初期开采地段要求比较准确地预计矿坑涌水量。
当一个地区内有几个相距较近且有水力联系而又需要分别开采的矿区时,应注意加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阐明其水力联系。
搜集评价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所需的水文、气象资料,包括历年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等。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资料要在一个水文年以上。长期观测孔勘探结束后移交矿山继续使用。
对矿山开采的疏干、排水、防水、排供水结合、矿坑水综合利用、防止污染等方面提出建议。如矿区处于地热异常区或在勘探中发现了热水,主要要研究热水的来源、水温、水质和涌水量,为矿床开采时处理热害及充分利用热、及热水资源提供初步资料。对缺水地区提出供水方向。
当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要在设计和基建阶段进行坑道放水试验工作时,地质勘探单位应尽可能做好协作配合工作。
三、矿产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一)储量分类
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将金属矿产储量分为两类:
⒈能利用(表内)储量:是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
⒉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是由于有益组分或矿物含量低;矿体厚度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或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或对这种矿产加工技术方法尚未解决,不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工业上暂不能利用而将来可能利用的储量。
(二)储量分级和级别条件
在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将金属矿产储量分为A、B、C、D四级,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
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其条件是:
⒈准确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⒉对于影响开采的断层、褶皱、破碎带已准确控制。对于夹石和破坏矿体的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及分布情况,已经确定。
⒊对于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完全确定。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的作用。一般分布在矿体的浅部—矿山初期开采地段。其条件是在C级储量的基础上:
⒈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⒉在B级范围内对破坏和影响矿体较大的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已详细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情况已基本确定。
⒊对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详细确定。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主要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其条件是:
⒈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⒉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已大致了解。
⒊基本确定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D级——此级储量的用途有:(1)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的储量;(2)对于复杂的较难求到C级储量的矿床,一定数量的D级储量可作为设计的依据;(3)对一般矿床,部分的D级储量,也可为矿山建设设计所利用。其条件是:
⒈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
⒉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
⒊大致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和品级。
D级储量是用稀疏的勘探工程控制的储量;或虽用较密的工程控制,但由于矿体变化复杂或其他原因仍达不到C级要求的储量;或物化探异常经过工程验证所计算的储量;以及由C级以上的储量块段外推或配合少量工程控制的储量。
四、关于勘探类型划分及勘探工程布置的原则
正确划分矿床勘探类型是合理地选择勘探方法和布置工程的重要依据,应在充分研究以往矿床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质勘探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以确定。
勘探工程布置原则应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山建设的需要具体确定。一般应在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并参考同类型矿床勘探工程布置的经验和典型实例,采取先行控制、由稀到密、稀密结合、由浅到深、深浅结合、典型解剖、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布置。为了便于储量计算和综合研究,勘探工程尽可能布置在勘探线上。
在地质条件复杂,钻探不能满足地质要求时,应尽量采用部分坑道探矿,以便加深对矿体赋存规律和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的了解。打坑道的部位,一般布置在矿体的浅部。
加强综合研究掌握地质规律,是合理布置勘探工程、正确圈定矿体的重要依据。地质勘探程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工程控制的多少,还取决于地质规律的综合研究程度。因此要充分发挥地质综合研究的作用,防止单纯依靠工程的倾向,努力做到正确反映矿床地质实际情况。
各种金属矿床的勘探类型和勘探工程间距,应在总结过去矿床勘探经验的基础上加以研究确定。
五、勘探深度
矿床的勘探深度,应根据矿床特点和当前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考虑。对于矿体延深不大的矿床,最好一次勘探完毕。对延深很大的矿床,其勘探深度一般在400—600米左右,在此深度以下,只需打少量深钻,控制矿体远景,为矿山总体规划提供资料。对于埋藏较深的盲矿体,其勘探深度可根据国家急需情况,由上级机关与工业部门具体研究确定。
六、各级储量的比例
在勘探深度范围以内各级储量的比例,应根据矿床地质条件、矿床规模、矿山建设规模和开采技术条件等综合考虑。
B级储量比例:大、中型有色金属矿床一般为5—10%,大、中型黑色金属矿床一般为10—20%;对某些地质条件复杂的大、中型金属矿床,经用较密工程仍探求不到B级储量时,可探求到C+D级。大、中型矿床在勘探深度400—600米范围内,D级储量一般不超过10—30%;复杂矿床,D级储量所占比例还可增大。
小型矿床一般只求C+D级储量。简单的小型矿床,可在初期开采地段探求少量B级储量;复杂的小型矿床,经用较密工程仍探求不到C级储量时,可探求到D级储量,提交工业部门边采边探。
如矿床(区)规模很大,国家要分段(区)建设矿山时,各级储量比例原则上应分段(区)考虑。
七、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基建(生产)“三结合”
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基建(生产)“三结合”是多、快、好、省地做好地质勘探和矿山建设工作的重要途径。
为使地质勘探工作更好地满足矿山建设设计的需要,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和生产建设单位必须密切联系,共同协商解决有关地质勘探工作及建设方案等问题,达到缩短地质勘探—矿山建设周期,多、快、好、省地进行地质勘探和矿山建设的目的。
当一个矿区大体控制了矿床的规模和远景,对矿石质量及其可选性能、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已有基本了解,矿床由初步勘探转入详细勘探阶段时,地质勘探部门即可同矿山设计部门结合起来,共同研究矿床的勘探范围、勘探深度、高级储量的分布地段及比例、矿石质量的研究程度、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地质资料编录工作要求等问题,以加快地质勘探速度,提高地质勘探的质量。
对某些急需建设的矿区,在详勘阶段,即可由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和基建单位组成会战指挥部,实行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基建(生产)各工序在一定条件下的合理交叉作业,尽可能做到地质探矿坑道与基建(生产)坑道结合,共同组织施工,以便既起探矿作用,又能为基建开拓所利用,加快矿山建设速度。
八、关于各项勘探工作的质量要求
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地形测量、地质测量、钻探、坑探工程(槽、井、坑)、采样、岩矿分析、岩矿鉴定、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水文地质、原始资料编录和保管、地质勘探报告编写要求……等各项工作的质量,均应达到各有关规定或技术操作规程的质量要求,以使矿体圈定和储量计算工作建筑在可靠的基础上,在这里不再另行制定质量要求。
九、关于储量计算的工业指标
工业指标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计算储量的标准。矿石的一般工业指标只能作为初步勘探阶段评价矿床和计算储量的参考。提供建设设计使用的地质勘探报告所采用的工业指标(包括多矿种共生或伴生的综合工业指标),应由地质勘探单位提出有关地质资料和对工业指标的初步意见,经设计部门在技术经济条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按隶属关系报请主管工业领导机关批准。
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本规范总则是审查验收金属矿床地质勘探报告的一般技术标准。各单位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应根据各个矿床的地质条件、工业建设特点和矿山建设设计需要等情况,全面研究,综合考虑,区别对待。
扩建的矿山企业或老矿山延深勘探,当矿床地质条件相似,有类比资料可作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时,上述某些项目可少做或不做。
埋藏在中深部以下的大、中型盲矿体,由于孔深大,难以探求B级,在不降低其它各项勘探和研究程度的前提下,B级储量的比例可以少求。
区别对待是使地质工作更加切合矿山建设的实际,使地质勘探工作在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引下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2078+ 2019年x地矿局地质大队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2078+
2019年x地矿局地质大队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拓展“地质技术市场”
x的深秋,寒风瑟瑟。
2019年10月24日,x县朱家洼村。
骆驼山深处机器声轰鸣,河北地质x队的施工队员们身穿棉衣,头戴棉帽,忙碌着……
“这是我们项目打的第二个钻孔,预计要打800米左右。”物探项目负责人段凌峰说。“前段时间,深约1200米的第一个钻孔的见矿效果非常好,也坚定了我们今后的信心。”
x县朱家洼钼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是由河北地质x队承接,项目运用V8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多参数测井等多种创新手段深度找矿,通过物探成果确定钻孔位置,为研究区域地质成矿条件、钼矿体的展布及总结成矿规律,提供地球物理依据,既实现我市有色金属找矿新突破,又提升我省的资源保障能力。
而在河北地质x队承接的x城市地质项目则是另一番景象,项目部办公室非常安静,只听见手指频繁敲打键盘的声音,感受到紧张忙碌的气息。据项目负责人王楠介绍,目前该项目的水文地质、基础地质野外勘探工作已全部结束,正在进行资料收集和综合分析研究,部分地质信息x维可视化模型调查正在调试。
“待项目完成后,将为x地下空间展布及进一步施工提供物探理论前提,为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王楠说。
在创新发展进程中,河北地质x队认真钻研技术、加强实体合作、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单位知名度,通过创新项目的实施将物探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发挥“先进设备之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地质的传统服务领域,2018年,河北地质x队承接了第x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项目。调查中,河北地质x队充分利用无人机技术助推创新转型发展,“复杂的野外施工环境和沉重的勘探仪器是野外堪探的最大困扰,运用无人机地形测绘技术进行地形堪探,提升了x调工作的效率,降低了调查人员的工作强度,为x调工作的最终胜利提供重要技术支撑。”x调项目负责无人机设备的王飞说。
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和项目实践,目前河北地质x队
“无人机团队”已经熟练掌握了无人机地灾检测应用技术、无人机地形测绘技术等,先后利用无人机航测技术承接完成多项工作任务,项目成果得到队内和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为河北地质x队的勘探工作开拓了新领域。
另外,河北地质x队还购置加拿大钾光泵磁力仪、加拿大V8多功能电法工作站、地下管线探测仪(英国)等高科技物探设备为地质找矿及钻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今后的创新发展中,我们将紧盯地质服务市场,创新工作思路,革新工作手段,运用更多高科技设备,紧密围绕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需求,主动作为,高效服务,为x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河北地质x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浇开“创新平台之花”
10月23日,河北地质x队微体古生物实验室里,实验室负责人谷振飞和研究员燕云生正用显微镜仔细观察着由张宣盆地岩石中提取的窝蜗牛化石,还不时地停顿交流。
“这些窝蜗牛化石形成年代大概距今1000年左右,通过对这些化石鉴定为地质年代、生物更替、地质环境变迁、古地理研究、水文勘查、古人类研究等方面提供一手资料。”谷振飞表示。
而微体古生物实验室只是河北地质x队创建众多创新工作室中的一个。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支撑。近年来,河北地质x队先后成立了x市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x市科学技术局批准,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联合组织实施,是目前x市唯一的一家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张承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创新中心、地热矿泉水研究室、x城市地质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由冯占龙等人创建,市总工会授牌)等创新平台。立足专业基础,紧紧围绕绿色勘查、生态环保、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自然资源治理,在x两区建设过程中,在矿产地质、生态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领域创新创业,拓展上升空间。
为确保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河北地质x队还大力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计划与中国地质大学莫宣学院士团队成立院士工作站、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等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地质数据研发工作室、建立钻探工匠工作室等,充分利用这些创新工作室的技术、人才优势,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以科技创新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力。
种好“管理责任之田”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河北地质x队党委一班人坚持高举旗帜,实施“强根固魂”工程,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结合地勘工作实际和野外项目点多、线长、面广的工作特性,以基层实体为单位设立党支部,对党支部设置进行了调整,由11个党支部调整为16个。同时对党支部书记也进行相应的配备和调整,便于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强调、高落实,打造了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团结拼搏的地质专业队伍。
为使队伍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地质事业的发展,促进转型创新发展,激发队伍活力,提高工作效能,河北地质x队还撤销“地勘院”编制,设立了“矿产资源处”“矿政服务处”“地质调查处”“生态资源处”“信息中心”五个处室,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业务范围,找准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理清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破解矛盾的着力点,为今后工作的谋篇布局理清思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踏遍x山水的河北地质x队人从未停歇,他们将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形势,为x建设潮头扬帆,奋勇攀登,再赢荣光!
第四篇:2577 2019年地矿局地质大队测绘国土调查工作纪实
2577 2019年地矿局地质大队测绘国土调查工作纪实
6月16日,周日,早6时,负责x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项目负责人x,穿好外套准备外出野外核查。
和工作组其他组员像往常一样,x背上双肩包,拿着图纸,翻过山坡、丘陵,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每走到一处,便拿出图纸和其他组员讨论地形情况,逐块进行确认,遇到存疑的地块,用外业调绘平板拍照举证。边看边问边拍边记,五官四肢齐上阵,不敢有半点疏忽。
中午13时,他们找一块平整的土地,拿出早已准备的面包、咸菜、火腿肠,边吃边讨论着。
直到晚7时,一天的野外核查工作结束。回到住所后,x和组员们匆匆扒拉一口饭,又坐在了电脑旁边开始将外业成果上图,直到凌晨。
像这样的情景,不仅是x的调查组,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的其他调查组同样经历过无数次。
就是这样一支支测绘队伍克服重重困难,在这莽莽群山、皑皑冰雪之间,在张垣大地3.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双脚丈量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稳步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目前,全市的外业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已完成,并通过了省级核查,调查成果已上报国家三调办,国家三调办正在核查之中。
负重前行
永不懈怠
只为全身心投入到国土调查中
国土是生产之要、生存之基、生态之源、自然之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是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
(以下简称三调工作)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地形特点多样给三调工作带来的诸多挑战,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的三调人该如何应对?
变压力为动力。面对重重困难,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迅速成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完善各项目部的规章制度,结合实际,组织青年技术骨干狠抓技术顶层设计,编制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同时派技术骨干参加全省组织的第三次土地调查培训,参与培训的14名技术骨干全部通过考核。作为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测绘二公司总工程师的x立即全身心投入到三调工作中,野外举证、图斑核实、内业整改……事无巨细,亲历亲为,每一个三调工作的现场,都能看到x的身影。“一定要保证三调工作的按时顺利完成。”这是x经常提的一句话。
化动力为行动。为严格三调工作规范和技术要求,在开展调查工作前,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组织骨干到承德市栾平县
(三调试点县),对勾画图斑、判读地类、野外举证等技术流程进行学习。
行动中找突破。由于调查过程中政策在不断改动,导致工作量增加,工作难度增大,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采用增加调查人员、全员加班加点等措施,为三调工作按时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翻山越岭
走村入户
只为得到真实可靠的图斑数据
三调工作离不开野外核查,无论是走村入户,还是翻山越岭,哪里有调查举证的任务,哪里就有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三调人的身影。
3月中旬,风依然凛冽,作为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三调工作主战场的x县气温很低,负责x县三调工作的x与队员完成了外业核查工作返回驻地时,车轮突然深陷泥地。“春季的野外就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地面是硬的,但由于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时路又泥泞不堪,很容易陷入泥沟。”x回忆说。当时已是晚上8时,山高路远,x只能找到附近村子的村支书说明情况,请求支援。直到晚上11时,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车子终于从泥里拖了出来。
x全县的建库工作由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新来的大学生李泽云同志负责,建库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通宵达旦,昼夜颠倒是他的常态。调查举证是国土调查外业工作的重要一步。在数九寒冬的日子里,调查人员戴着手套无法操作平板,天气再冷也得把手套摘了再工作,但脱了手套用不了两分钟手指就会被冻得僵直,只能用嘴给手指哈气,然后再操作平板电脑。
“有一次,我们去怀来县的一个乡完成拍照举证工作,由于环境太恶劣,风雪天视物困难,一整天拍回的40多张照片在我们复查时发现都不合格,于是只能回到那个乡重新拍摄,决不能偷懒上传不精准的照片。”怀来县三调工作项目负责人方志航说,就是要做到每一个步骤的精益求精,才能守住数据精准“生命线”。
从两山夹一川的怀来盆地到东方人类故乡的x县,从地处晋蒙冀三省交界处的怀安县到取“崇尚礼义”为县名的x县,真实、精准、严谨是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三调人向笔者传达出的最直观感受。无论是对每一块举证图斑的“跑到、看到、问到、量到、拍到”,还是对某一项争议地类的认真判别,无不展现出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三调人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秉灯熬夜
无私奉献
只为取得三调工作的最终胜利
三调的外业工作紧张忙碌,内业核查也毫不轻松。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数月来,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的各支调查组成员放弃了周末、假期,坚守在三调一线。
夜深人静,乔亚坤的办公室内依然灯火通明。一双眼睛紧盯电脑洞察秋毫,他在进行数据核实、修改数据库等工作。由于三调工作要求时间紧、任务急,奋战到凌晨已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即使是深夜,三调工作调度微信群里还传送着各地上报的进度信息,后面跟着一长串点赞和一声声鼓励———为彼此加油打气。
正是这样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仅交上出色的答卷,更绘出人生绚烂的色彩。负责怀安县三调项目负责人乔亚坤于5月9日刚刚结婚,婚后第三天便匆匆返回了怀安。“婚礼的准备全部是妻子承担,婚后也没有去度蜜月,我觉得很对不起妻子,等这次三调工作结束,一定要把这些亏欠补上。”乔亚坤说。
三调工作内业负责人李秀花丈夫身患重病,她边坚守岗位边照顾丈夫,领导和同事嘱咐她多注意身体,李秀花却说:“三调工作正在关键时期,正需要人,我能行,你们放心吧!”
为保障三调工作按时完成,怀来县三调工作项目负责人方志航自觉推迟婚期;三调工作内业刘小换直到临产前一天才离开自己的岗位……在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像这样的三调人员还有很多。
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是最有力的证明。经过不懈努力,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先后完成了外业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并通过了省级核查。此后,经过数轮艰苦细致的逐图斑核查、全方位整改,三调阶段成果终于上报国家三调办,国家三调办正在核查之中。
行百里者半九十。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三调人以不胜不休的信心、久久为功的韧劲、舍我其谁的担当,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力争取得三调工作的最终胜利。
第五篇:安徽省地矿局涉密地质资料管理办法
安徽省地矿局涉密地质资料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局涉密地质资料的保密管理,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国家秘密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土资发〔2008〕69号《涉密地质资料管理细则》、(国土资厅发[2007]54号)《全国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工作若干意见》等文件,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涉密地质资料,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光盘等各类物品。纸介质载体包括文件、资料、地形图等;磁介质载体包括计算机硬盘、软盘、优盘、存储卡、移动硬盘、录音笔、录音带、录像带等。
第三条 本细则适用于负责制作、传递、使用、保存和销毁涉密地质资料的局属各单位。
第四条 涉密地质资料的保密管理,遵循“严密防范、措施到位、确保安全、便于工作”的原则。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涉密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第五条 局保密委员会对各单位执行本细则的情况负有指导、监督、检查的职责。
第二章 涉密地质资料的制作
第六条 制作涉密地质资料应当依照国土资发〔2008〕69号《国家秘密范围规定》(见附件)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绝密级、机密级应当编排顺序号。
第七条 纸介质涉密地质资料、磁介质、光盘等涉密地质资料应当在采取了相应保密措施的场所里制作,制作完成后交由单位保密部门统一登记。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与因特网或公众信息网相连的电脑上制作、浏览磁介质涉密地质资料或存储涉密信息。
第八条 制作涉密地质资料过程中形成的不需归档的材料,应及时交由单位保密部门统一销毁。
第三章 涉密地质资料的收发与传递
第九条 各单位涉密地质资料由本单位地质资料管理部门(资料室)统一收发,收发涉密地质资料时,应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手续。
第十条 传递涉密地质资料应当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传递前需进行包装密封;涉密地质资料的信封或袋牌上应标明密级、编号和收发单位名称。
(二)涉密地质资料应交应指派专人传递,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或非邮政渠道传递。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不得通过因特网或公众信息网传输涉密地质资料。
第四章 涉密地质资料的使用
第十二条 各单位、部门在阅读和使用涉密地质资料时,不得私自携带外出。因工作确需携带的,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采取保护措施,使涉密地质资料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控制之下;
(二)携带绝密级涉密地质资料应由局长批准,并有二人以上同行;
(三)参加涉外活动和工作不得携带涉密地质资料;因工作需要确需携带的,应由分管局长批准,并采取严格的安全保密措施;禁止携带绝密级涉密地质资料参加涉外活动和工作。
第十三条 阅读和使用涉密地质资料,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管理人员要随时掌握涉密地质资料的去向。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不得私自复制、扫描涉密地质资料,因工作确需复制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复制绝密级涉密地质资料,应当经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
(二)复制制发机关、单位允许复制的机密、秘密级涉密地质资料,应当经本单位分管领导批准;
(三)复制涉密地质资料,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四)复制涉密地质资料,必须到本单位保密委履行登记、编号手续,由保密委指定复制地点,复制件应当视同原件进行保管。
第十五条 汇编秘密文件、资料,应当经原制发机关、单位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汇编。经批准汇编秘密文件、资料时,不改变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确需改变的,应当经原制发机关、单位同意。汇编秘密文件、资料形成的涉密地质资料,应当按其中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标志和管理。
第十六条 传阅和使用涉密地质资料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任何人使用涉密资料必须到资料室办理借阅手续,用过后及时归还,不得长期占有。经允许可以复印、扫描的涉密地质资料必须在本单位涉密复印机、扫描仪上进行。
(二)涉密地质资料不得随意堆放,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时,应当将它们放入保密设备。
(三)涉密地质资料里的内容不得私自摘录、引用,确因工作需要摘录、引
用的,应报本单位分管领导批准,形成的涉密地质资料应当按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绝密级涉密地质资料禁止摘录、引用。
第五章 涉密地质资料的保存和销毁
第十七条 保存涉密地质资料,应当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绝密级涉密地质资料应当在安全可靠的保密设备中保存,并由专人管理。第十八条 单位购买或接收的涉密地质资料首先统一由资料管理部门(资料室)办理登记入库,任何人不得私自占有、长期使用涉密地质资料。
第十九条 涉密单位应定期对所存涉密地质资料进行清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向局保密委报告。
第二十条 涉密人员、涉密地质资料管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的涉密地质资料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第二十一条 需要归档的涉密地质资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档案法律规定归档。
第二十二条 被撤销或合并的涉密部门或单位,应当将涉密地质资料移交给承担其原职能的部门或单位,并履行登记、签收手续。
第二十三条 严禁将涉密地质资料作为废品出售。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用于记录涉密地质资料收发、使用、清退、销毁的登记簿,应当指定专人妥善保管。
第二十五条 任何存储有涉密信息的磁介质都被视为涉密地质资料,并按相应规定保存、使用。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行政或党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由局保密委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细则从即日起开始执行。
附件:定密原则及密级确定
二○一○年十一月一日 3
附件:
定密原则及密级确定
(一)国土资源类资料定密原则 下列地质资料定为机密:
1.1:2.5万、1:5万、1:10万、1:20万、1:25万区域性绝对重力资料以及物探重力Ⅰ级、Ⅱ级基点联测成果资料和小面积大比例尺的重力测量平面图及剖面图。
2.比例尺在1:50万—1:100万之间,精度达到或超过±5毫伽的区域性绝对重力成果图件。
3.比例尺在1:100万—1:400万之间的区域绝对重力成果图件。
4.重力测量图及报告中的联测基点数据重力值、与全国网联测的布格重力异常图(进行了地形改造)、自由空间图、均衡图、点位数据图。
(二)测绘类资料定密原则。
1.同时符合下述三个条件的重力异常成果定为绝密:(1)点的密度高于5'5' 或者10千米10千米。(2)精度高于±1毫伽。(3)全国性测点。
2.面积大于、等于或接近一幅相近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面积的非国家基本比例尺图件按以下原则定密:
(1)比例尺在1:10万(不含)—1:50万(含)和1:5千(含)—1:2.5万(不含)之间的有涉密地理要素的各类地质平面图定为秘密。
(2)比例尺在1: 2.5万(含)—1:10万(含)之间的有涉密地理要素的各类地质平面图定为机密。
3.不同年代形成,或用不同语种表示的,比例尺在1:5千(含)—1:50万(含)之间的,面积大于、等于或接近一幅相近(相应)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面积的下列有涉密地理要素的地质平面图,属于非国家基本比例尺的,按上述非国家基本比例尺图件定密原则定密;属于国家基本比例尺的,根据同比例尺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密级定密:
(1)符合上述规定的报告正文、附图册及其他附件中的插图。
(2)采用自定义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能转换成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有涉密地理要素的各类地质平面图。
(3)从图和报告上无法判断是否属于独立坐标系或自定义坐标系的有涉密地理要素的各类地质平面图。
(4)简化后仍有未公开的自然地理要素、人工建设设施要素、图幅编号和接图表的各类地质平面图。
(5)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作底图所做的有涉密地理要素的各类地质草图、简图、略图、示意图、目测图。
(6)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作底图所做的各类有涉密地理要素的地质平面图缩放后,按原比例尺定密,不清楚缩放前比例尺的,按现比例尺定密,但复印缩小后用作报告正文、附图册及其他附件中的插图,且图中涉密信息模糊不清的,可不定密。
(三)密级确定。
1.新汇交的地质资料,由汇交人根据《涉密地质资料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规定,对所汇交的地质资料提出定密建议,由负责接收地质资料的保管单位对汇交人提出的定密建议进行复核,并确定密级。
2.对以往形成的地质资料密级,按已部署的全国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工作中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