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全民参与机制
建立全民参与机制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各村各部门要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以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发动群众自觉参与为目标,充分利用新闻报道、宣传标语、宣传板报、宣传资料、宣传专栏、社会宣讲、文艺演出等形式,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作动态、典型经验等,公开曝光陋习和不文明现象,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大舆论引导力度,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家喻户晓,人民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群众参与率不断提升。
二、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各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各相关牵头单位要根据城乡环境治理“七进”活动组织开展好相关评比活动;工会、妇联等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村社”、“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楼院”、“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和评选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利用中小学校、卫生机构等组织,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美好家园”等活动和文明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和带动群众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提高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四、落实“门前三包”制度。严格执行机关、单位、社区、学校、各户沿街单位“门前三包”(包绿化、包美化、包卫生、)责任制,加紧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健全“门前三包”责任体系,促进城乡居民主动维护环境,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第二篇:和谐社区参与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和谐社区参与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内容摘要:社区参与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核心,社区参与机制建立是必要的。它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是培养公民意识,培育市民社会,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主体自由自觉的现代文化的体现。关键词:社区参与
政治和谐
法治和谐
文化和谐
在西方的社区参与理论中,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社区公民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公民借助于各类非赢利性的组织,在市场和政府之外寻找到了第三种力量,以此来参与到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以及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再西方,公民参与意味着公民开始积极地参与并作为主人直接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包括帮助无家可归者、戒除毒品、维护居民健康、介入环境保护、参与公共交通和犯罪预防等管理事务,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3]随着社区公民治理的发展,美国有学者注意到了公民参与的弊端,他们开始建议不要盲目谈论公民参与,而要通过良好的参与途径保证参与的有效。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公民参与运动起步较晚,而社区参与更是伴随着社区的出现,只是近些年的事情。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虽然公民参与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是真正的公民社会并没有形成,我们还没有到研究公民参与的弊端的时候,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去创造条件,加强引导,让更多的公民有参与的意识。而公民的社区参与,是其走向政治参与的现实途径之一。
和谐社区是社会经济、政治、法治、文化和谐的统一体,是和谐社会的缩影。“一个健康、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自然、[1]社区与居民良性互动的社区。”而这种良性互动的前提应该是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和谐社区的建设需要社区居民的参与,诸如邻里之间的和睦,居民与物业、居委会或业主委员会,居民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等诸多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良性互动,关键在于社区居民的态度。因为“社区建设主体是社区居民,核心是社区参与。”社区居民是冷漠,还是关心社区发展;是消极抑或是暴力解决矛盾,还是积极寻求法律制度内的解决方式;是珍惜权利、漠视义务,还是权责明确„„“居民的态度和参与程度,决定着社区建设的成功与否。” [2]因此,和谐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的培养、参与机制的建立尤显必要,本文着重从政治、法治、文化和谐的角度来分析和谐社区参与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一、从社会政治和谐的角度看,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
“如果完全没有政治冲突,政治制度便没有必要存在;如果完全没有社会和谐,[4](p9)政治制度也无从产生”我们的和谐社会首要的应是人的自由和权利的保障,不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何谈社会的和谐。而这种保障更多的在政治上体现为制度,正是一个又一个为了公平平等而求助于法律和社会媒体的事件,让我们的政治制度也越来越趋于完善。在冲突中呼唤政治制度,在和谐中诞生了政治制度。由此看来,政治的和谐在于权利的分配,而在这种分配中,人民的民主权利首当其中。“人民当家作主”需要 的是实践,在实践中,公民意识才会养成。在城市中,这种实践越来越依赖于社区。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社区“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现代社区的功能,一方面是“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又协助政府开展各项工作,同时通过有组织地集中反映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参政议政。
中共中央十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是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是具备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的社会,是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那么和谐社区也应该是一个能够体现公平和正义,体现民主和法治的社区,和谐社区是政治发展的原动力。在社区中,同样存在着党的领导、政府的行政、居民的自我管理三方的权力分配问题。居委会既不是一级政府,也不是行政区划,社区中的成员是平等的,因此,居委会不会拥有强制权力来治理社区,只能通过居民自治来实现。因为许多现实的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却带有很强的行政性,而不能充分体现出居民自治。随着城市社区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委员会改革为社区委员会,社区成员通过业主委员会这样的自治组织来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
真正的市民社会需要很强的自治,市民的平等决定了管理方式的自治性,而“结社从一开始就是市民社会自我满足、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治组织形式,是国家之外的次级共同体。” [5](p235)社区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等都属于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委员会的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成立、物业管理公司的进驻对社区居民来说都是社区参与的实践,是社区参与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社区参与最明显地体现了城市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这是社区管理的第一步。作为社区管理者,同时也是社区的被管理者,通过民主的形式选举自己的社区管理代言人,从而推进我国的人民城市人民管理。“未来成功而稳定的社区将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社会生活的团体,公开的会议、沟通,还有平等的参与,都将成为普遍的社区准则。”
[6](p161)这些社区组织是我国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社区自治组织的选举是培养公民的社区参与意识的实践,是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保障,是一个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的过程。社区担负着重要的社区教育功能。美国的约翰·克莱顿·托马斯主张在社区中要有对应的公民学习过程,“他们必须学会怎样证明他们团体的合法性。”“他们必须清楚应该到市政厅的什么部门寻求帮助以及寻求何种帮助。”“他们需要学会怎样游说和谈判” [3](p125)作为自治组织中的社区居民应该清楚自己的意愿如何表达,如何成立合法的社团。随着社区组织自治性的发展,社区参与的制度化,我国的社区组织会越来越成熟,并逐渐形成国家权力之外的一种合力,从而更好地为公民代言。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我们走向市民社会的必经之途。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的社区参与意识也会越来越强烈,他们会更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关心自己的社区事务,关心政府的权力的运用,人们的政治诉求更容易通过自己的自治组织传 递给政府。
二,从社会法治和谐的角度看,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公民意识,培育市民社会,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了单位的身份控制,开始了契约生活,开始依据利益关系和理性原则订立必须遵守的协议。这是一种人的解放,一种自由的象征,但契约意识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形成的。比如,在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业主首先想到的是权利,物业公司首先想到的是收费,而不是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双方自始就是一对矛盾。矛盾的解决需要双方的努力,其中重要的就是契约意识,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的处理。居民从购房开始就已经订立了一个个的契约,和开发商的契约、和物业公司的契约、和煤气公司、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等等,居民在这个过程中订立的契约构成了其生活中的契约链条,简单些说,居民离开这些契约已经无法生存。伴随着这些契约的产生,公民意识就在成长,权利义务关系越来越明确,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也在增强。人们也会逐渐习惯以法的精神来解决问题,让契约不只成为权利义务的约束,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形成。
当契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时,契约意识、法的精神才可能发挥作用,而不是必然。这种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人们对契约的遵守。为什么要强调非必然性呢?以我国的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不可谓不多,但是我们能说法律法规多了,人们就会自觉守法吗?很明显不会划等号的。契约意识、法的精神说到底就是公民意识,在社区中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宣传、动员,需要有效途径的建立,让公民通过实践逐渐增强公民意识。法治的和谐要达到的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法成为社会和谐的一道真正的保护屏障,让法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社区和谐离不开人们的法治意识,离不开立法、执法、守法的和谐,这是一条坚固的锁链。社区居民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公民社会才可能造就。
靠法治来解决矛盾是和谐社区应有之义。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和谐社会同样充满矛盾,但与**、专制的社会相比,和谐社会是更理性、充满理智的社会,“和谐社会的特色和优点在于,它能够及时而公正地解决公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7](p7)社区中的矛盾一方或双方是社区居民,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很多通过社区居委会或邻居的调解而化解,社区居民和物业公司、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的政府行政机关之间的矛盾可能会激化。以一个已经建成的居民小区来看,矛盾激化比较多的体现在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业主与开发商之间。在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占的比例更高,而且通过法律救助解决的居多,在2003 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为了审理物业管理纠纷专门作出了意见规定,物业管理纠纷是指居住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或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因物业管理行为发生的民事纠纷。物业管理纠纷很明显是委托合同中的聘用与被聘用、委托与被委托的法律关系,业主与开发商之间同样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业主和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则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了。不管是平等的还是不平等的关系,不管是通过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对于单个的社区居民来说,他们的力量是 弱小的。解决矛盾的途径很多,但是必须合法、公正、合理。有了参与管理意识的居民认识到在社区管理中自己既是管理者又是管理对象,明确自己是权利义务的集合体,才会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主动履行义务。作为公民个人认识到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既可以减少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矛盾,也可以成为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的砝码,促使物业管理公司也要依合同管理,从而使社区步入一个良性循环。
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可以说是业主维权之基础。业主委员会作为居民自治的现实途径,确实体现了居民充分参与管理的自治,但据调查,在现代社区中,业主委员会却是难产的。在社区中参与管理的退休人员居多,上班族工作的压力让他们无暇顾及社区的管理,除非触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但业主委员会这样的组织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从另外的角度看,它是一个为居民维权的组织,是为百姓代言的组织。业主委员会作为一个自治组织去和物业公司这样的企业对抗明显优于个人和企业对抗;业主委员会作为百姓的代言者,当百姓和行政机关发生矛盾时,业主委员会的意见更容易被行政机关采纳。业主积极参与到业主委员会的选举中,实际上体现的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当物业管理等纠纷发生时,业主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寻求法律的救济,从而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在社区参与机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问题应该是社区矫治。社区矫治是一个法律问题,但同时更是一个社区问题。在我国,社区矫治发展步伐缓慢,与我国的刑法适用模式和社会的传统认识密切相关。从立法和谐的角度来说,我们呼唤社区矫治的发展,同时也希望配套的社区矫治的相关法律出台。犯罪分子在社区接受再教育,对每一个社会人来说是一种警示,起到了社区教育的功能,教育更多的人遵法守法,不要触犯刑律。同时,作为社区居民应该积极创设环境,树立正确的认识,帮助矫治对象更好地生活、工作,营建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社区矫治需要社区组织的参与,需要每个社区居民的参与,从而培养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
在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中,权利和义务同生,利益和矛盾同在,要让社区真正和谐,居民必须积极参与,享受权利,履行义务,获得利益,化解矛盾。以物业管理公司进驻小区为例来看,物业管理公司基于业主大会以合同形式的授权对小区的物业进行管理,从而获取一定的报酬。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是委托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双方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任何一方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健身器材安装好了,居民在享受利益的同时,还要尽到爱护的义务,一旦出现问题,物业公司要及时负责管理维修。不管是对于居民还是物业公司来说,双方都是一种积极的参与,没有推卸责任,没有漠视。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是要为社区居民创造更有效的管理社区的途径,比如社区组织的建立,这需要的不仅是物业的管理、居委会的动员,同时更重要的是居民的参与。应该说,这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系统。和谐的社区是以个人的自由为基础的,而自由只能用公正来限制,只有把权利和义务结合起来的公正秩序,才可能是和谐的社区。社区参与机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社区的自我治理功能,造就一代代合格的公民,为公民社会的形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基石。
三、从社会文化和谐的角度看,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公民参与意识“展现着公民在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双重组织生活中的个性与共性,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和谐统一,因而在根本上呈现的是一种主体自由自觉的现代文化。” [5](p177)
社区拥有一定的规模,包括土地和人口,这是人们生存的必备地域空间。在这个范围之内人们逐渐形成了邻里关系,社区的凝聚力、居民的归属感通过社区参与日益增进。社区中可能有不同的民族,甚至种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人们参与社区活动,遵守公共秩序,求同存异,形成的是一种社区文化的内涵,达到社区的和谐、自治,从而为全体居民营造一种舒适的精神空间。“参与同时还意味着融合。成功的社区将不仅拥有实体场所,还为社区中的不同种族、信仰,以及意见而准备了足够的精神空间” [6](p161)这就是和谐社区的和谐文化所起到的作用。“在一种经济体和政治体形成以后,文化的和谐起着重要的维持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作为社会和谐的最深层次,往往发挥着隐性的规范功能。” [8](p17)从社会文化和谐的角度来说,社区文化既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和多元文化,也有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街道办事处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在社区的文化宣传中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从宣传栏中的报纸、从社区的板报以及社区网络上都能感觉到。同时,一些亚文化毕竟也有一定的市场,诸如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便是一种体现。每一个社区人都有权利参与社区的管理,由此看来,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必然体现的是文化的和谐,是个性与共性,是自由与责任,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一种现代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多元文化的和谐在社区中的真正体现就是社区参与的有效机制的形成,社区的文化是更有包容性和张性的体现,尤其体现了社区居民的自由和自觉。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利益,现代的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的利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德治,现代的西方文化更强调法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上而下的统治,现代西方文化更强调自下而上的治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臣民的服从意识,现代西方文化更强调公民的创新意识。中国传统文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遭遇到西方文化的挑战,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两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社区参与尊重每个社区居民的权利,培养的是公民意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治的过程。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恰恰是一个居民成长的过程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应该说社区文化的和谐和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是一个辩证的过程,相互影响的过程。而社区的文化和谐是整个社会文化和谐的基础,文化和谐造就了人们之间和谐的邻里关系以及社区精神,从而促进了社区参与;社区参与的发展使社区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因此,从文化和谐的角度看,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是必要的。
“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懂得如何运用规则的公正之人,而不单是制定一系列行为规范去约束公民的活动。法律和道德规范是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而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能力则需要自主的实践和普遍的教育。” [7](p7)社区参与机制是 为居民创造自主实践的机会,通过社区精神的培养,使社区居民有自由自觉的意识,将权利和义务、自由和责任内化为自身的意识。“通过文化活动这个媒介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联系起来,……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营造了广大居民守望相助的人际氛围与和谐共处的人文环境。” [9]每个公民都肩负着一种责任,都有权利和义务去参与社区的教育,既教育自己,也教育他人,通过社区参与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达到社区文化的和谐。
和谐社区参与的有效机制的建立是培养社区公民参与意识的现实途径,这种参与意识和社会政治的和谐、法治的和谐、文化的和谐息息相关。社会的和谐最基本的落脚点在于人和人之间的和谐,而社区是其生活的重要的实体场所和精神空间。社区居民能自觉地通过各种社区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分享社区为其带来的利益,包括一种精神上的归属,大家各得其所,一个个和谐的社区诞生了,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就形成了。
参考文献:
[1]高国春·营造社区和谐·人民日报 [N] ·20050530第1版
[2]侯玉兰·加强社区党建,促进社区参与·人民日报 [N] ·20010607第9版 [3]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前言第10页译注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孙柏瑛等译·2005年1月
[4] [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 [5] 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商务印书馆·2002年2月
[6](美)德鲁克基金会主编·未来的社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魏青江等译·2006年1月
[7] 宋希仁 黄显中·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道德与文明[J]· 2005年第2期 [8] 乔耀章 姚尚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逻辑·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J]· 2005第3期
[9] 邓伟志 张雄 · 以先进文化引领和谐社区建设———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调查与思考)·人民日报 [N] ·20060117第14版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FOR ESTABLISHING MECHANISM OF COMPATIBL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SONG SHANQI
Abstract: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the core of building the compatible community.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The mechanism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the practice of pushing forward the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cultivating citizen awareness and civic society as well as governing the country with law, is the collision and hybrid betwee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 culture,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modern culture that is free and self-knowledge for the subject.Key word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political harmony;law harmony;culture harmony
第三篇:全域治理 全民参与
全民参与全域治理 建设美丽宜居水乡
瓯海创新治水融资机制和建设模式获点赞
由政府出资投入与企业筹资投入相结合的“温州之窗”——荷塘月色公园在瓯海大道至南白象塘河沿岸崛起;养育历代温州人的“母亲河”——温瑞塘河主源头被水利部门找到并立碑成为塘河文化新景观;由刘基后裔——仙岩街道穗丰村600余农户捐资1800万元建设的穗丰文化公园广场建成为塘河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启动梧田老街有机更新改造,打造成集商、住、游于一体的商业街区;整合会昌湖水上公园沿线景观资源,打造“梦幻会昌”夜游精品示范点,成为“月色塘河”水上精品旅游线路......近日,瓯海区创新治水融资机制和建设模式的做法获得省委“五水共治”督查组肯定和赞赏。
温州人民的“母亲河”——温瑞塘河流经瓯海全境,水域面积14.3平方公里,占温瑞塘河总水域面积的65%。随着瓯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城镇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工业生产工艺水平低造成大量污水流入河道,使得河道水体污染情况日趋严重,从而让原本秀丽的瓯海蒙上了灰色的“外衣”。
“五水共治”战役全面打响后,瓯海区上下联动,形成了全民治水的良好氛围。区委、区政府建立区领导联督联查机制,由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队,每月两次分四片开展联督联查工作,破解存在的问题,有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成立“两河”治理、泽雅库区整治、梧田老街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截污纳管等5个项目攻坚组,建立“河长挂帅、警长保驾、技术员指导和监督员监督”的区级、镇街、村(社区)三级“河长制”,由区工商联牵头成立“治水公益基金”,企业、个人均可通过资金捐助、项目认领、技术支持等多种形势参与“两河”整治,通过税前列支、项目冠名、以奖代补等优惠政策,激发社会参与治水的积极性。目前,全区累计捐款资金达到7000多万元。此外,开展“两河”整治“擂台赛”活动,将今年治理到位的36条黑臭河道中的13条黑臭现象严重、最难治理的河道确定为“擂台赛”河道,由区属部门和街道主要领导挂牌整治,加力度、赛进度、比效果,全力推进黑臭河道整治工作。还实施科学治水,引进“国千人才”胡如意等,运用国外先进的治水技术,承包治理多条内河,做到源头治理与末端修复结合,短期治理和长期治理相结合。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该区启动45个城镇截污纳管项目,现已完成沿河22个截污纳管项目建设,实现了温瑞塘河岩岸截污纳管全覆盖。着力疏通污水管网毛线血管,提升污水收集水平,目前工业区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完成,主干管疏通工程全面启动,潘桥村、穗丰村等最后一米示范工程基本建成。推进重点片区环境污染整治,各街道至少每月改造、关停10个以上污染企业,电镀、造纸、制革、化工等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提前完成整治任务。55条黑臭河按照一河一策方案,有序推进。市民关注的长浃河、梅屿河经过综合整治,水质大为改善。全区平原河网水体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7.2%、16.5%、30.2%。
该区注重项目融合,系统治水。在“五水共治”推进中,坚持全域治理理念,以温瑞塘河重要节点、重要环节为中心,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滨水公园建设、时尚产业发展,推进温瑞塘河综合治理。今年1-11月全区累计拆除沿河违章3.07万平方米,通过盘活拆后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累计建成8万平方米小微园,建成滨水绿地152.27公顷,城区绿道19.5公里,滨水公园(小游园)89.93公顷。结合城市功能布局,推进沿河有机更新,启动梧田老街有机更新改造,通过征迁结合的方式,在保留原有塘河风貌的同时,对街区的功能进行改造提升,并通过社会专业机构,对老街的产业进行引导培育,力争将其打造成集商、住、游于一体的商业街区。围绕发展“月光经济”,整合2003年建成的会昌湖水上公园沿线景观资源,打造“梦幻会昌”夜游精品示范点,为“月色塘河”水上精品旅游线路奠定基础。到11月底,今年完成“五水共治”工程投资18.5亿元,占任务112.1%。
为巩固河道治理成果,该区以彰显塘河文化为主要内涵,以沿河公园建设为节点,以沿河生态景观带建设为纽带,按照建设温瑞塘河“生态、休闲、文化、景观长廊”的要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推进主塘河沿线景观带建设,并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其他河道的文化景观建设。如以白象塔为核心建设主塘河景观带,其中瓯海大道-南白象沿河景观工程己进场施工,年内建成1.2万平方米,并建设荷塘月色公园、谢灵运公园等主体文化公园;同时采用政府出地与民间藏家出资建设使用的合作模式,打造一个由6-7个博物馆组成的私藏博物馆群,其中2个博物馆将于近期进场施工。(黄松光 王进华)通讯处:温州市瓯海区新闻中心
第四篇: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工作方案
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工作方案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是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为目的,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在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对于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志愿服务的理念和做法引入全民健身的实践,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对于提高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能力,推动群众体育跨越式发展,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具有深远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体育健身需求,服务体育发展大局,着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提高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能力;着力推进全民健身社会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着力提升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规模和水平,切实维护公民体育健身权益。通过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为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建设体育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面向全民。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 全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全体公民为服务对象,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体现全民健身全覆盖、广受益的特点。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把政府力量与社会多方资源作为工作依托,坚持以政府主导、各方协同为主要方式,发挥政府、社会、市场多方优势,充分调动协会社团和其它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探索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模式。
——立足基层,确保基本。把立足基层开展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以提供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现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组织网络、队伍体系和活动开展等基础条件,逐步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加强统筹,把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工作方法,坚持因地、因人、因时、因需制宜,突出农村、社区、地域、人群和民族特色,形成重要时间节点的示范推广活动与日常身边活动的有效结合。
——强化激励,健全保障。把荣誉引导和畅通运转作为工作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健全激励制度,激发志愿服务者的荣誉感,完善基础保障措施,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稳定支撑。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在充分发掘现有全民健身资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实施重点和发展方向,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对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实施步骤和工作阶段进行全面设计、周密布局、务实推进、协调发展。
三、目标任务
政府搭台,广泛动员,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引导社会投入,发挥社会功能,树立社会形象,展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鲜明的体育特色;落实人员,优化组织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保障健身权益,提高身体素质,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崇尚互助、强健体魄的良好社会风尚,服从建设体育强国大局,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四、工作机制
(一)组织协调机制
1.国家体育总局加入由中央文明办牵头的全国志愿服务活动协调组织,地方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加入本级志愿服务活动协调组织。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纳入全国和本地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进行统一协调,统筹各方志愿服务资源,获取相应的政策和工作指导,加强体育部门与其他成员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创造各方共同参与、支持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的局面,推动形成共同助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2.国家体育总局成立全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领导小组。由总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群体、竞体的总局领导担任副组长,总局办公厅、政法司、群体司、竞体司、青少司、人事司、科教司、宣传司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研究审定志愿服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政策制度等重 大事项,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会议,统筹整合体育系统内部及各方资源,协调落实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经费、宣传、科研、资金募集与管理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群体司,负责协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的各项事务,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地方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参照成立本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承担相应职责。
3.国家体育总局将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作为全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的办事机构,地方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设立本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办事机构,负责具体落实本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研究制定的相关法规、规划、计划,组织开展志愿者注册、培训、服务等日常工作,推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
4.建立全国范围内层级化的组织网络体系。以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为全国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发挥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作用,逐级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并将志愿服务组织延伸扩展到乡镇、街道,形成国家、省、地市、区县和乡镇、街道的层级组织网络,为普及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社会动员机制
紧扣全民健身需求和体育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参与,联合相关部门和组织共同推进。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和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组成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者队伍;充分利用各级体育总会、单项运动协会等体育组织和社团的影响力,扩大体育系统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范围。搭建广阔的社会参与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吸纳有体育专长和志愿服务意愿的海内外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组织倡导与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
(三)培训管理机制
建立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和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体系,普及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提高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高效顺畅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制定规范的志愿服务工作流程,形成运行通畅的志愿者招募、培训、注册、工作服务、激励表彰工作模式。
(四)项目推动机制
培育建立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下基层、进校园服务、体质测试服务、健身指导服务、科普讲座服务等一批体现全民参与、突出健身特色、满足社会需求、适合长期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开展具有地区、民族、人群特色的专项志愿服务项目;围绕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以及大型体育赛会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策划和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面向农村和社区开展贴近百姓、实用性强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展针对青少年儿童、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扶助性志愿 服务项目,带动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项目蓬勃发展。
(五)表彰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比表彰制度,鼓励各方力量全面、持续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指标的星级认定制度,作为对志愿者服务进行认可的标准,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给予荣誉激励。评选表彰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项目。通过对志愿者、参与单位和组织的激励,提高其社会认知度,激发大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断发展壮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
(六)评估检查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绩效评估制度,对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个人和组织进行有效的时间统计和质量评估,以保证星级评定和先进表彰工作的公平公正。建立工作检查监督制度,对各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管理部门进行定期工作检查和监督,对管理工作滞后、志愿服务进展缓慢的单位和地区通报批评,督促整改,确保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和执行。
五、保障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法规规划。在深入调研和借鉴其它行业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探索制定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法规制度。制定《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发展规划》,明确志愿服务工作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按制定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计划,将志愿服务内容纳入各级体育部门工作要点。
(二)完善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在体彩公益金中明确专项科目用于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等基础性工作和大型示范性活动的开展;利用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的全民健身基金,根据专项活动的开展情况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申请国际组织项目经费和中国志愿者基金会经费用于开展专项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社会募集资金用于开展专项活动。
(三)维护志愿者队伍权益。通过购买人身保险、提供工作补贴等方式,为志愿者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创造必要的条件。遵守志愿服务的相关法规规定,深化对志愿者性质和自愿精神的理解、认识,维护志愿者的各项权益,形成尊重志愿者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普及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经验和志愿者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营造积极、健康、高尚的舆论氛围。通过各种形象推广活动,传播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理念,形成广泛关注全民健身、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重点在基层,涉及全国不同层次的工作,在确立国家级工作架构的基础上,对不同层级地方体育部门明确、具体、量化的工作指导,把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考核内容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 的科目,同时纳入群众体育发展评价体系,作为衡量体育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保证各级体育部门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期开展。
第五篇:全民参与绿化造林倡议书
全民参与绿化造林倡议书
XX年12月12日,总书记亲临贾汪视察工作,在潘安湖畔称赞贾汪转型实践做得好,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根据视察贾汪情况提出了“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为资源枯竭地区修复生态、转型发展指明了路径。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上下围绕荒山绿化和采煤塌陷地整治苦干、实干、坚持干,先后实施了“二次进军荒山”等一大批生态修复建设工程,贾汪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绿水青山成为百年煤城的崭新符号。但是由于山陡石多、缺土少水等原因,大洞山造林难度大的地方至今尚存在绿化“秃斑”,已造林区域也大多树种单
一、林相不够丰富,亟待进一步提升。为此,区委、区政府决定今春实施大洞山林相改造提升工程,按照“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的原则,大力补植优良乡土树种,进一步提升大洞山的生态、景观水平,把徐州第一高峰,打造成徐州最美山峰。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植树造林为千年大计,是造福当代、惠及长远的好事,也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希望全区人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行动起来,以更大的热情参与义务植树,为贾汪更加美好的明天踊跃捐款出力,共同建设更多的绿水青山,并源源不断变成更多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