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 为残疾人构建发展平台

时间:2019-05-13 08:2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们的目标 为残疾人构建发展平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们的目标 为残疾人构建发展平台》。

第一篇:我们的目标 为残疾人构建发展平台

倡导扶残助残新风尚 建设龙城水乡新沛县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人道主义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残联是县委、县政府与残疾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服务对象是一个有着人生最大不幸和生活充满十分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本质核心应是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力和人格尊严,努力提高残疾人的素质,不断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水平,逐步实现残疾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命价值,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助残、爱残、扶残”良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这是多年来做好残疾人工作形成的高度共识和得到的深刻体会。残联为此先后作出了许多重大决策,并下大气力狠抓落实。

五年来,在沛县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和支持下,在省市残联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呈现不断加速的趋势,全县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快速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残疾人托养中心“两个中心”建设顺利启动;全县有4300多名残疾人得到不同形式的康复和救助;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实施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免费培训和就业9420人,为6320人重度残疾人、困难残疾人领取低保金、护理补贴、五保金和社会保险补助金。

沛县残疾人工作赢得了上级机关和领导的认可和肯定。

—1— 2009以年,沛县残联先后被中残联授予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县;被省残联评为江苏省白内障无障碍县、全省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四园一村”闫马段残疾人扶贫基地被省残联评为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在市残联年度表彰会上,我县获得了康复中心建设先进奖、残疾人教育就业先进奖和年度工作创新奖;在全县三级干部会上,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为民办实事先进单位、对上争取资金先进单位、争先创优先进单位。

一、争取关注,营造发展环境

沛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县残联分设两年来,每年争取1-2次县委常委会议或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残疾人工作;2010年县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列入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将残联重点工作列入县政府年度惠民实事工程,2010年度县政府为民办五大类60项实事中,县残联有9项工作列入其中,占全部实事项目的近六分之一;县委文明委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县精神文

—2— 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倡导扶残助残新风尚,并连续两年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县对镇、部门工作考核内容。县残联单独分设2年来,主动加强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沟通,重大项目进展定期汇报,紧急工作情况及时汇报,使残联工作由过去领导眼中的“偏门”变为领导关注的“重点”。在全县干部中形成了不抓残疾人工作是失职,抓不好残疾人工作是不称职的共识,为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三方互动,促进充分就业

实现残疾人充分就业,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工作中,沛县残联不断强化与政府、社会和残疾人群体的互动,政府主导、残联组织、社会参与、残疾人主体,四位一体,同频共振,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残疾人群体、关注残疾人就业的工作机制和良好氛围。

“十一五”期间共培训各类残疾人1429人次,其中蔬菜种植培训658名,工厂定向培训269名,劳动力输出培训460名,肓人按摩培训40名。目前,全县9420名残疾人得到集中、按比例安置和劳动力转移就业,283名残疾人实现了自主创业,购买公益性岗位118个,270名残疾人实现脱贫致富。2009年以来,实施草危房改造60户,资助资金36万元。2010年,县残联同县教育局、县民政局联合成立了沛县残疾学生关爱中心,对全县小学156名、初中40名残疾学生,年

—3— 发放助学补贴6万多元;奖励资助22名高中、13名在校大学生和1名博士研究生,年发放补贴3.6万元。

2009年,沛县残联多方考察,广泛联系,与山东省寿光市残联缔结友好单位,和寿光市天源农业签订项目帮扶协议,打造了沛县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三家共建爱心棚,聘请了县农林局8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成立“沛县爱心互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残疾人+基地+合作社”的运营模式,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引领残疾人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科技致富之路。基地成功经验获得社会认可。2010年5月,徐州市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开幕式在基地举行,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活动,县主要领导做了典型发言,向全市推广了基地的发展运营模式。

基地在营运上采取“合作社+残疾人+基地”模式,在管理上采取“自主经营、自负赢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模式,在种植上采取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实行瓜菜轮作。基地占地100亩,安置残疾人106人带动周边268名残疾人自主创业,通过基地开展培训182人次,实现了“人均一亩棚,户均收入过万元”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的建立,标志着我县残疾人扶贫工作从单一的物质生活帮助向自主创业、自我发展,实现自立自强的方向迈进。

基地填补了我县残疾人扶贫创业工作的空白,种植模式

—4— 得到省市的肯定,被省残联推介到中残联。2010年5月全国第20个助残日徐州市系列活动开幕式在扶贫基地举行。市四套班子领导现场给予捐赠,沛县县委书记冯兴振作了典型发言,有力推进了全县各项残疾人事业迅速蓬勃发展。10月15日,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召开了2011—2020中国残疾人扶贫开发十年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我县参加了会议,扶贫模式收入规划,县理事长张玉合被吸收为工作组成员,全国仅4家县级单位参加会议,江苏省只有沛县一家。11月全省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班在南京举行,全会仅有两个县级参加,我县是其中之一。11月20日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会议在山东临沂召开,我县作典型发言。基地生产的蜜童西瓜,被省残联选定为2011年6月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参展产品。

三、服务保障,建设两个中心

沛县残联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深入开展“三助一给”为主要内容的康复服务。五年来,累计开展6岁以下残疾人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训练675名;为

2352名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其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347例。免费手术成晶植入率98%,术后脱残率100%;为1600多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门诊服药免费康复治疗,有58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住院治疗;为行动不便的下贫困下肢残疾人免

—5— 费发放轮椅2450辆,为贫困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1620余件,安装假肢280个。

同时,沛县残联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了不断深化和创新发展思路,逐步把残疾人工作引向可持性发展的轨道。先后实施了康复、托养两项惠残工程,促使残疾人工作快速提档升级。为建设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县政府把原县规划局办公区无偿划拨给县残联,占地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经过改造扩建将作为全县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培训等综合性服务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对今后全县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标志性的作用。该工程已被列入江苏省政府2009年10项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建设沛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实施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彻底改变全县重度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为落实省政府重大助残政策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和有力举措。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器材、有档案“的五有标准,启动了残疾人托养工程,县政府将原鹿湾食品站10.5亩国有土地无偿划拨残联,建设3000平方米的托养中心。可全日制的服务于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两项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拓宽了该县残疾人工作的领域,提高了服务水平,颇受社会广泛关注,深得全体残疾人的称道。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2011年我县残疾人工作将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民生工作,落实六个帮扶救助项目,实施四项就业创业工程,完善三个体系建设,推动全县残疾人工作跃入快车道。

—6—

1、落实六个帮扶救助项目

对贫困重度残疾人实施生活救助;对一户多残、以老养残贫困家庭开展全面救助;对重度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给予补贴;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实施全面改造 ;对劲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采取一折通拨付形式发放到位;对残疾学生救助加大救助力度,实现全县残疾学生救助全覆盖。

2、实施四项就业创业工程

残疾人公益性岗位 做好残疾人电信话费代收员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确保购买100个残疾人公益岗位发挥实效。残疾人创业工程 打造大屯镇万亩采摘园残疾人创业示范园,扶持百名残疾人自主创业。残疾人培训工程 依托残疾人实训基地,采取定向培训、定点培训的形式,完成200名残疾人培训工作。残疾人创业骨干培育工程 依托朱寨镇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培育残疾人创业骨干60人,采取多方扶持措施,带动周边残疾人共同创业。

3、完善三个体系建设

残疾人创业管理体系 逐步形成以县残疾人创业协会为中心,各镇相应成立残疾人专业合作社的格局,有步骤、有计划推进实施5个残疾人专业合作社,制定我县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政策文件。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 稳步推进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逐步形成机制健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管理规范、覆盖城乡残疾人的托养服务体系。残疾人生存指

—7— 标体系 构建以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结合自身及家庭、当地优势资源等多因素组成阶梯式发展为指标的工作思路,量身打造残疾人不同阶段、不同形式、不同需求的发展之路。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找准工作着力点,实行规范化操作,以残疾人发展层次为目标,不断提高残疾人需求,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满足残疾人愿望,增强残疾人生活信心,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实现与社会同步发展。

—8—

第二篇:完善运行机制 构建发展平台(模版)

完善运行机制

构建发展平台

---关于龙头企业、市场、农户有效对接的调查与思考

(定西县目标办)(2003年8月)

在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农业的定位在外延和内涵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发展要紧紧围绕现代化发展目标,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用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用市场的手段经营农业,用开放的思维拓展农业,积极探索“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城市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才能在新的起点上谋求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的再生产过程诸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的产业系统,从而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以较高的组织化程度引入市场,提高农业生产者的市场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它是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独立主体以一定的契约方式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具有生产专业化、交易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化以及产业一体化的特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链条上,龙头企业决定着产业化的层次、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层次、水平。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它上连市场,下连基地 和农户,负有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基地建设是搞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龙头企业的重要依托和赖以生存的源泉。完善运行机制是搞好农业产业化的保证,关键是要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标志。只有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各个环节连接得更加紧密,才能为产业化顺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市场、农户的有效对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近年来,定西县认真坚持“五县”发展战略和“三高两增一稳定”的工作思路,坚持“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洋芋、畜草、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等主导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特别是洋芋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据统计,近年来全县洋芋种植面积稳定在50--60万亩,年总产量在70--80万吨左右,基本形成了以北部高淀粉商品薯生产基地和水川区低淀粉菜用薯生产基地;建成了金大地、环宇、蓝天、薯峰、雪柳、泽融等6家(千吨以上)以淀粉为主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和50多家(千吨以下)小型加工厂,年加工马铃薯30多万吨,生产加工企业已具雏形。畜草产业紧紧抓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机遇,建立优质牧草基地40万亩,并依托定西国家科技园区,建立了以城郊、内官、巉口为主的奶牛 养殖基地,以内官为主的无公害标准化瘦肉猪养殖基地,以内官、凤翔、香泉等南部乡镇为主的肉牛育肥基地,全县规模养殖户达到8500户,饲养量达15.97万头。农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的纵深推进,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2年全县农民人均产业收入达1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

(二)尽管定西县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情况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水平不高,大部分龙头企业实力较弱,产业化组织松散,产品结构层次低,在主导产业的培育上,还没有做大做强(特别是洋芋产业没有形成特色产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企业加工能力不足。大部分龙头企业从事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和粗加工,精深加工少,农产品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弱,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和对产业的拉动能力不强。据统计,2002年县内蓝天、薯峰等6户淀粉企业加工淀粉5700吨,加工转化洋芋仅4万吨左右。金大地食品有限公司已完成投资1650万元,2001年从荷兰引进全自动化速冻薯条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规模3000吨,2002年仅生产薯条300吨,生产期短,效益低。

二是融资渠道不畅。一方面由于对项目缺乏科学论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金融的有力支撑,民间资金难以聚集,收购农产品资金严重短缺,造成贮藏原料严重不足,致使企业生产周期短,效益低。三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单

一、功能缺位,尚未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一方面,国合商业组织的市场化改革滞后,难以适应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的竞争形势,民营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仍然处于初级水平,其功能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的物流方面。另一方面,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组织形式单一;在市场参与者方面,无论是农业生产者还是农产品的购销商,大都以分散的非组织化的方式进入市场,缺乏集体行动的协调机制和市场占有率。特别是作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目前在城区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洋芋专业交易市场,没有形成收购、包装、储藏、销售、运输、加工等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四是利益机制尚未形成。由于企业加工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低,没有经济实力返哺农业,难以订单形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五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品牌意识不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疫检测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

(三)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也是新一轮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重点。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如何解决产业化链条上诸多环节联接的问题,是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根据目前定西县的实际,我们认为,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龙头企业,膨胀经济总量。要按照“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坚持“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原则,要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搞活流通兴产业;要靠招商引“龙”,改革、改组、改造育龙,优惠政策扶龙,打造品牌强龙,着力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膨胀县域经济总量,推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对县内已建成的陇海乳品、金龙、金大地、环宇、蓝天、薯峰等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信息、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全面开发名优特产品,提升产品档次,打造定西绿色农产品注册商标品牌,不断膨胀企业规模,进一步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二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围绕我县洋芋、畜草、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等主导产业,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方法,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扶持作用,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能人通过吸收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兴办龙头企业;三是改组一批龙头企业。对县内部分龙头企业特别是淀粉加工企业,通过改制、改组、兼并等形式,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盘活现有资产,增加科技含量,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加快组建定西淀粉行业集团公司,打造竞争“航母”,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引进一批龙头企业。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干事、创业”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随着全县退耕还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草畜转化步伐的加快,要重点引进一批农畜产品 和饲草加工企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整体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二、培育市场体系,拓宽流通领域。在产业化链条上,生产是基础,加工是重点,销售是关键,也是龙头企业实现与市场、农户有效对接的切入点。要以销促产、以工保农、返哺农业,环环相扣不可偏颇。实践证明,生产、加工、销售这三方面都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标准为起点,以效益为目标,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

批发市场是市场运行的中心,企业化的市场组织是核心,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是关键,政府的宏观政策是市场体系运行的基础。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经过10年的探索,用企业化的方式,以经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通过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和协约一体化,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经济活动融合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而构建了一个跨区域的大市场和大流通体系。这四种模式是:(1)通过培育和带动一批市场中介组织,构建了“公司+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农户”的模式;(2)通过与产销一体化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协约一体化的关系,创造了“公司+批发市场+产销一体化组织(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3)通过投资产地批发市场将销地与产地的批发市场联结起来,形成了“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产地批发市场+农户”的模式;(4)通过跨区域投资农业生产基地,并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作为联结农户的纽带,从而建 立了“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产地批发市场+基地+农户”的模式。这种“四重模式”遵循着构建农业的大市场、大流通、大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昭示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能人,启动民间资金,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区东关、西关以及巉口、内官、鲁家沟、香泉等市场的辐射功能和市场化水平,并在城区建立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效益一流的集网上交易、贮藏保鲜、加工包装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发挥专业市场商品集散、物流配送、信息交流和价格形成的功能,在全县真正形成以专业市场为枢纽、农村集贸市场为补充的市场网络体系,扩张市场吞吐能力。要鼓励和壮大农村购销大户、经纪人等营销队伍,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要充分发挥我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优势,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产销直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农村与城市、农户与城市居民之间架起方便、快捷的流通渠道。

三、培育对接方式,做强做大产业。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优先发展资源型产业,实现原始积累,进而培植主导产业,形成区域特色经济,是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普遍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但资源优势或区域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找准发展的着力点、抢占市场的切入点、产业链条的对接点,才能实现新的跨越。

第一、“企业+基地+农户”对接方式。企业通过对农副产品不同层次的生产加工,带动基地发展,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 户的产业格局。如定西天一中药材加工有限公司采取两种形式在内官镇建立了中药材基地:一是以租用土地的形式,在南川、永丰、林川三个村以每亩400元的价格租用土地1500亩,建立了以当归、黄芪、川芎、蒿本、羌活为主的种植基地,公司为农户在播种、中耕、收获等全生产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并按照“谁出租土地,谁管理”的原则,每亩土地付管理费200元;二是以订单形式,在永丰村建立了无公害标准化基地3000亩,有效的促进了当地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第二、“公司+基地+农户”对接方式。国家、集体以及农村中的经纪人牵头兴建的农副产品经销型龙头公司,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按照市场需求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农民按合同生产,公司按合同收购农副产品,把小生产纳入大市场的轨道。近年来,内官镇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今年仅甘蓝种植面积达1.5万亩,但蔬菜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镇上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干事、创业”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地方能人,启动民间资金,筹资450万元,建成了集贮藏、保鲜、销售为一体的蔬菜恒温气调库2座,库容量达450吨,绿润忠信恒温保鲜库自8月初启动使用后,每天组织向四川、湖北、江苏、山东等地外销甘蓝150吨,并解决了当地100多名劳动力就业。蔬菜恒温气调库的建立,既平稳了当地甘蓝价格,目前每斤甘蓝销价在0.20—0.30元之间,又减少了销售环节,增加了收入,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同时,带动了当地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鲁家沟镇依托洋芋购销公司与 北京辛普劳公司签订1000吨大白花洋芋订单,加快了全镇洋芋优质化、专用化、标准化发展步伐。

第三、“市场+协会+农户”对接方式。以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为纽带,围绕某一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产业基地。鲁家沟镇太平村养鸡协会对区域内的养鸡户进行统一购种鸡、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方、统一价格、统一销售,通过协会与兰州华联超市建立了长期的鲜蛋供销合作关系,已发展养殖户11户,养殖规模达1.5万只。同时,协会抓住区域内和周边乡镇退耕还林面积大的机遇,兴办了1处饲草加工厂,进行草粉加工,发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

第四、“市场+经营大户+农户”对接方式。以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为载体,由经营大户作为中介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牵动优势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专业化、系列化生产。巉口、鲁家沟洋芋市场建设,已成为白碌、御凤、石峡湾、景泉、葛家岔、巉口、鲁家沟等北部乡镇农民进行洋芋销售的集散地,在洋芋收购季节,来自四川、河南、上海、山东、广东等地的100多家客商与当地洋芋销售大户合作,购销洋芋,每年洋芋吞吐量达20万吨以上。同时,通过当地政府与工商、物价等部门的积极配合,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

四、培育中介组织,提升服务水平。产业化经营离不开社会化服务。要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就必须建立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村中介服务组织,规避市 场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健全高效灵活的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使之在不改变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通过农民的劳动、资本的结合,将一家一户的生产组织起来,将分散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联合起来,将分割的生产、加工、流通联结起来,这不仅是解决农民分散式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矛盾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广大农民实现主体地位的必然选择。要对已建立的马铃薯、养殖等协会规范运作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各种农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购销公司,优化组合生产要素,提高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真正实现产前抓订单,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产中抓标准化生产,打绿色品牌;产后抓增值,延伸产业链。同时,要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三篇: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努力构建发展平台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努力构建发展平台

——外出学习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学习先进,查找不足,10月10日至10月15日,州党校组织秋季双语培训班学员赴石河子、昌吉、吐鲁番就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期间,我们听取了当地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农村。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既亲眼目睹了先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惊人速度,更切身感悟到了他们的成功之举、真谛经验和实干精神。整个考察活动是一堂生动、实际、深刻的开放课、发展课,让我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责任感、压力感和危机感空前增强。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的主要内容

在石河子市学习考察期间,通过党校的视频资料讲解,让我们了解到在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历程中,垦区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石河子精神,在亘古荒原上建成了被誉为“戈壁明珠”的石河子新城,创建了以石河子市为中心,以国营农牧团场为依托、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工农结合、城乡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型经济联合体。我们先后参观了军垦第一连、燕京啤酒、天业集团、新疆小白杨酒业,亲身感受了石河子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深刻变化和巨大成就。

之后实地参观了燕京啤酒厂的加工、生产、包装等环节,参观了新疆小白杨酒业的窖池、包装间、技术中心,并听取了企业发展情况的介绍。酒与众不同的品质和魅力,孕蓄了其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深厚底蕴。“白杨”品牌浓缩着西部军垦文化的精华,交融和渗透着浓郁的边疆各民族文化,并继续承载着军垦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参观的天业集团所属产业涉及塑料制品、节水器材、化工、电石、食品、热电、矿业、建材、对外贸易、建筑与房地产等多个领域。企业产品——农用地膜、节水器材、PVC管材、聚氯乙烯树脂、烧碱获得新疆名牌产品称号,“天业”牌聚氯乙烯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石河子市正是以这样的优势产业为支撑,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以项目引进为重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棉花产业化、节水灌溉技术产业化、绿色环保食品产业化和电力基础设施区域化为主体的工业布局日趋完善。

在昌吉学习考察期间,先后参观了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馆、昌吉麦趣尔公司、城乡规划局。通过参观让我深切感受到昌吉的发展优势:一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使乌昌地区成为新疆重点发展核心区域;二是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市现有各类工业企业846家,农副产品加工、机电制造、石油化工、新型建材、矿产资源深加工、高新技术六大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三是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把城市建设作为招商引资2

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平台,按照政府调控、规划引导、社会参与的经营理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设;四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高。昌吉市是新疆唯一一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和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市。全市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已达42家,辐射带动当地农民3万余人,拥有国家和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已初步形成粮食、棉花、番茄、瓜菜等十大产业链,订单农业比重达到85%;五是投资环境优越。全力打造和维护“诚信政府、文明公民、和谐社会”的良好投资形象,在全疆率先成立了“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集中办公,对重点项目实行挂牌保护制度。

在吐鲁番学习考察期间,参观了吐鲁番博物馆、坎儿井博物馆、交河故城、新业化工、托克逊县“安居富民”工程示范点。吐鲁番文化积淀深厚,从最早的交河故城,到高昌故城、坎尔井、苏公塔、维吾尔古村落,通过这些旅游景点来了解其历史文化及旅游开发情况。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曾经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吐鲁番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65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丰富的资源禀赋使吐鲁番成为了“天然聚宝盆”。

二、主要经验和启示

这些地方的迅猛崛起,除得益于自身的区位优势,根本的是他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关键是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客观规律,又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有很多前瞻性的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经验: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大发展。当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能够在挑战中发现和抢抓机遇,能够在不可能中发现可能,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从他们介绍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看,不论是确定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重点,还是制定政策、建立工作机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具有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举措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启示:超前的思想意识,赋予了他们宏大的气魄。这些地方之所以在经济发展上保持了迅猛的势头和强大的后劲,最根本的就在于他们拥有开阔的眼界,能够敏锐的发现机遇甚至主动的创造机遇,能够动态的、创造性的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难题。与他们相比,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成为我们加快发展的障碍,是我们落后的根源,必须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解决。

(二)经验:招商引资的措施硬、方法多。我们参观的石河子、昌吉的经济开发区,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举措,不断创新招商思路,完善招商措施,激活招商主体,千方百计招大商、引巨资,借助外力加快了自身发展。“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经济规模的扩张,离不开有效的平台和载体。这些地区都把园区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工业园区,以完善的设施和一流的服务,吸纳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入区发展,形成了聚集效应,拉动了经济发展。

启示:就我州来看,近年来迈出了不小的步伐,拉出了园区的基本框架,引进培育了一批项目,在近年来的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招商引资经验,但横向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思路不够宽,方法不够多。

(三)经验: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所到之处干部群众饱满的精神状态,铸就了他们永往直前的动力。精神状态是信念,是支柱,更是一种动力。

置身于石河子市玛纳斯河西岸红山北麓的“军垦第一连”,最能撼人心魄的还是那座不朽的“军垦第一犁”人工雕像,表达了人们对当年军垦战士艰苦创业精神深深的敬意。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石河子人将这里开垦建设成了一座绿色的城市。军垦第一连保存着当年垦荒时的地窝子群、干打垒伙房、蓄水涝坝等军垦遗迹,还有木轮牛车、木犁、石磨等垦荒工具和生活用品。现为集餐饮、住宿、游憩、休闲、度假、游览、教育为一体的参与性较强的旅游景区。如果说,“军垦第一连”是新疆兵团战士屯垦戍边的缩影,那么,今天石河子市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正是当年兵团人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精神最好的历史印证。这个印证,让所有来过石河子的人都可以通过“军垦第一连”得到一次思想的洗礼。

启示:我们必须看到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认识到小进即退、慢进亦退的道理,不能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要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就必须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努力跳出本地本单位的“小圈子”,瞄准先进,奋起直追,以一种见贤思进、见贤思齐的雄心壮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四)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建设新农村的经验,以繁荣农村经济为核心,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当前关键是要抓好农民增收和农村的规范化管理。在推进农民增收上,重点是要推进农村经济由以农业为主向农、工、商多元化转变,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工商业者,不断提高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五)在狠抓落实上实现新突破。要把抓落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抓住每一天时间,凝聚每一份智慧,抓住每一个机遇,办好每一件事情。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抓落实,始终保持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创业激情,以寝食难安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率先发展的责任感,时刻把发展大计放在心上,把每项工作抓在手上;要以创新的方法抓落实,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惯例”,善于把上级政策与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把外地的先进经验与自身的发展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在结合中出思路、出特色、出实绩;要以实干的作风抓落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经济建设第一线,搞好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篇:搭建助残平台 发展残疾人事业

搭建助残平台 发展残疾人事业 ——浏阳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创建与发展

浏阳地处湘东边陲,面积5007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142万,是全省第一人口大县,其中各类残疾人8.4万,约占总人口的6%。自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实施以来,我市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曾被评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市”。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基于我市残疾人口总量大,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大力支持,2010年5月16日,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首家分支机构——浏阳分会正式成立。分会的成立,有力地凝聚了社会爱心,为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为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创新残疾人工作、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调研,创新发展机制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素有扶助贫弱、帮困扶危的传统。从原始社会的“平均分配猎物”,到阶级社会政府制定特殊政策扶持、宗族和祠堂救济,再到现代社会的政府救助、社区(村组)帮扶,这一保障方式救助了大量残疾人的生命,也帮助大量残疾人走出了生活困境。但由于资金不足、措施不当或当事者执行不力等种种原因,导致部分残疾人一次分配或二次分配后还不能得到救助,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为此,我市残联组织干部职工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深入残疾人家庭,走访调研,探讨解决现状的新思路。

2010年春节后的一天,我们来到我市社港镇一户残疾人家庭,家中四人,迎接我们的是拄着拐杖的老两口,两个智残儿子,借居在低矮阴暗的土屋内,依靠乡亲照顾生活,这情景让我们顿生“民贫己愧”之感!然而,这只不过是众多残疾人的一个缩影。通过广泛走访调研,我们发现,一方面,残疾人群体的生活依然是社会最贫困的群体,残疾人的困难和需求呈现多元化和被边缘化的特点。另一方面,有很多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与需求脱节。一是残健之间缺少交流和互动。有句话说得很形象,“不是不仁道,而是不知道”,很多爱心人士对残疾人的状况和需求不甚了解。二是实施慈善缺少平台和渠道。很多可以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资源没有被引导和发挥,很多爱心人士有帮助残疾人的想法和能力,却缺少通畅的渠道、合适的项目。三是激发爱心缺少载体和品牌。“人之初、性本善”,“众人拾柴火焰高”。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参与做残疾人事业的积极性和有效引导社会爱心力量融入扶残助残的大家庭,将为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可持续的重要支撑。如何集结社会力量参与到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中来,为提高残疾人生活的幸福指数,构建和谐与文明社会,作出应有贡献,唯有让残疾人的生存保障有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经济支撑——成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专款专用。

二、积极运作,助推基金创建与发展

在创建与运作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基金会的运作同我市市情和残疾人实际相结合,不断积累经验,创新模式,强化实效,逐步实现基金会的资金募集从上门引导到主动捐赠的转变。

一是领导重视。扶持残疾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为真正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根本问题是要为残疾人从业和就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为残疾人脱贫致富搭建经济平台。对此,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会长黄建国,省残联副主席黄凤湘听说我们要成立基金会,搭建助残平台,亲临指导,出谋划策。省市残联主动为我们提供成立分会的相关资料,使我们高效率地完成了省民政厅的登记注册手续。浏阳市委、市政府和各乡镇(街道)党委同样十分重视基金会的创建与运作工作,创建初期市长当即指示市财政拨付50万元作为注册资金,并专门召开残工委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分管副市长多次听取汇报,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多次解决基金会创建和运作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同时以市委、政府两办联合发文,倡议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捐出一日工资助残,还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单位、乡镇(街道)的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从政策和制度上推动工作的发展。

二是宣传深入。我们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对于发展残疾人事业,既不缺少社会资源,也不缺乏爱心人士,而往往是人们不知道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不知道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方式和途径。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宣传引导,首先是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载体,宣传报道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引起全社会对残疾人关心、关注和关爱。其次是主动作为,在深圳爱市我们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情,积极宣传,募集爱心款 万。在市内,我们深入乡镇街道、社区(村组)、企业,会见主要领导,动员他们发动辖区内爱心人士捐资助残。再次是开展“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的“双十佳”评选活动,并在本地主要媒体对先进典型进行专题宣传推介,营造关心残疾人、关注残疾人事业的舆论氛围。同时,利用各种节会活动,组织残疾人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我市残疾人自发组织的“星星点灯”艺术团的演出增强残疾人的生活信心,也扩大残疾人事业的影响力,也成为基金会创建与发展的助推器。

三是募集有方。在残疾人福利基金的募集上,我们充分发挥捐赠人和基层的两个积极性,做到灵活性与规范性的有机统一,极大地激发了工作活力。在调动捐赠人积极性方面,一是实行分期捐赠。如捐资100万,不需要以现金一次性到位,而是可以分10年分批捐献,适当缓解了捐赠人的资金周转压力。例如,我市首个爱心基金——东信爱心基金,注册资金200万元,但它只需每年捐献20万元。二是鼓励基金冠名。对捐赠数额较大的,在尊重捐赠人意愿的基础上,由捐赠人确定专项爱心基金名称,由市残联和基金会颁发荣誉证牌,并利用基金捐赠和发放仪式,通过报刊、电台以及公共场合进行公开和宣传,扩大捐赠人的影响。三是尊重捐赠意向。很大一部分的捐赠人,对其基金的使用去向意图比较明确,我们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在签订捐赠协议书时,明确规定双方权利与责任及资金使用情况,保证捐赠范围及对象。在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方面,按照属地原则,各乡镇(街道)、社区(村)募集的基金,80%用于本在辖区内的助残活动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只有20%由市残联统筹调节。同时,按“532”模式给予乡镇、街道残联工作自支资金,即一类5万元,二类3万元,三类2万元,以此调动基层开展残联工作的主动性。目前为止,我市37个乡镇(街道)全都设有爱心基金,特别是沿溪镇有12个,金刚镇有9个,自支资金非常充裕。此外,我们利用“全国助残日”这一特定节日,充分调动全市各界爱心人士设立爱心基金。2010年基金会成立现场,我们就收到捐赠的善款96万元,并设立了总金额280万元的9个专项爱心基金。今年“全国助残日”现场,我们再次募集爱心款80多万元,设立爱心基金883万元,目前为止,我市爱心基金已发展到74个总资金1448万元,可用资金达260万元。残疾人福利基金的发展壮大,给我市残疾人的生活带来了福音,为加快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管、用透明。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全过程公开透明,资金归口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统一管理,进入省福利基金帐户,使用时,由各单位制定工作方案,经市基金分会把关后,报送省基金会审批拔付,有效防止中转环节资金去向不明现象的发生,让基金设立人更加大胆放心的使用基金,不断提高基金的总额度。

三、拓宽平台,提升使用效益。

设立基金的落脚点在于使用好基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基金的作用,这也是基金管理者对捐赠人和捐赠对象必须承担的责任。我们在保障日常助残活动开展的基础上,坚持突出重点,不断拓展助残平台,努力提高专项助残基金的使用效益,做到让爱心人士放心、广大群众拥护、残疾人得实惠,确保基金会的良性发展,持续发挥社会效益。

一是举办聋儿语训。以省残基会“薄公英”项目为契机,投入40万元专项资金,新建聋儿语训机构,为培训班的23名贫困听力残疾儿童赠送了总价值40万元的助听器36个。该机构运行后,将有力地促进我市听力残疾儿童康复与教育。现有2名在训儿童下半年就能进入普通小学学习。

二是建设文化阵地。为丰富我市残疾人文化生活,搭建残疾人素质教育平台,2010年10月,利用基金会资金建立了残疾人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室,收集了励志、心理辅导、实用技术等七大类近万册图书,并与湖南图书馆合作设立了盲人图书室,免费为全市残疾人提供书刊、杂志借阅等服务,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残疾人的综合素养。

三是开展特困救助。每年春节前夕,为切实解决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难题,确保他们能度过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专项爱心基金组织 万余元,开展了特困残疾人救助活动,为200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送去温暖与爱心。

四是实施扶残助学。主动应对财政省直管县的体制转变,不断拓宽残疾人扶助领域,积极开展扶残就学活动,共为324名残疾高中生、大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提供帮扶资金32.4万元。

回顾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浏阳分会的创建与发展,我们切身感受到,“十二五”浏阳残疾人事业的加快发展,8万多残疾人生活状况的明显改善,社会残疾人生活保障体系和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认为基金会是一个很好的为残疾人生活、文化保障提供支撑的工作载体,是一根有力的撬动杠杆,无论是从中华民族扶贫助弱的传统美德,还是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看,我们对基金会的发展壮大和作用发挥充满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在上级残联和残基会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为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创造新经验、作出新贡献。

第五篇: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

为提高全县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XX县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

一是实行班主任聘任制度。指导各学校坚持德才兼备、公开选拔、严格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制定班主任选用标准,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工作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

二是完善班主任考评制度。各学校根据工作实际制订《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档案,坚持公开公平、客观公正的原则,采取自评、互评、学校评相结合的方式,从班主任的品行、班级文化建设成果、班级管理工作方法研究成果、师生关系、与科任老师工作的和谐程度、与家长的沟通状况等多方面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考核晋级、评定职务、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三是健全专业化培训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班主任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专业培训三个层面的培训机制,确立不同层次的培训目标、内容和要求,初步形成了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可行性的培训机制,同时,通过班主任论坛、班级管理观摩、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研究等形式,加强班主任对各种教育现象的关注,引导和帮助班主任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四是提高班主任责任意识。强化班主任的角色意识和工作职责意识,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任务、责任和义务,创造争相奉献的工作氛围,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传帮带结对子”活动,充分发挥老班主任“传帮带”作用,以老带新,抓老促新,新老共进;大力表彰和奖励成绩突出、贡献卓著的优秀班主任,树典型、立标兵,使班主任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下载我们的目标  为残疾人构建发展平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们的目标 为残疾人构建发展平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人为本构建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

    以人为本构建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凤县平木初级中学薛光明当前,学校教育发展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期,在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的创新与人的发展成了社会与时代的共......

    残疾人目标责任书

    2011年是贯彻落实镇委提出的破解难题年,创办示范性乡镇活动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完成年度各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完善全镇残疾人社会保障体......

    为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为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用全新的视野审视高效课堂东 青 卜 小 学 李颖娣为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用全新的视野审视高效课堂 本学期初,我有幸听了进......

    为公平台的发展轨迹[合集五篇]

    为公平台的发展轨迹 2016年7月4日 老丁解惑上线——老丁师兄商海沉浮多年,通学古今经典,然而不忘济世之初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引领帮助更多的家人走进幸福的状态,老丁师兄开始......

    质监:关于构建公共信息平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材料

    现代外贸形势下,如何加快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中山检验检疫局积极探索出一条大质量管理之路,从宏观和微观、横向和纵向......

    投融资平台构建(合集5篇)

    投融资平台构建 ——打造亚太一流的投融资服务平台 (内部讨论)1、运营公司:汉德联合(北京)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待定) 2、运营平台(要素): (1)自主控制的首席运营平台:亚太投融资官方网......

    创新机制构建平台

    创新机制构建平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磁县县委抓实科学理论武装这个“灵魂”,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放......

    巧用小组管理为学生快乐成长构建平台

    巧用小组管理为学生快乐成长构建平台滦县第四中学 张 建 华巧用小组管理为学生快乐成长构建平台内容摘要: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行为习惯等因素将学生均匀合理的划分为六个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