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12·无锡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很受苏氏哲学的影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带到了家庭中和市场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论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困扰柏拉图的是他不能获得令其满意的知识来控制世界。„„在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柏拉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唯一的世界„„实际上,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是表象或者理念世界的不完全反应。„„只有那些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推理才干的哲学家才能知晓这个世界的秘密。
——《新全球史》
材料三 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
——《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塞罗这一观点的理解。(2)结合材料二指出“哲学家”在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父”的理由。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古希腊思想家核心观点的理解。第一问实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际上考查的是对苏格拉底思想影响的理解:天上的是神,地上的就应该是人,因此苏格拉底在思想上的杰出贡献是:使古希腊哲学由对神的关注变为关注现实人生。第二问考查的是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理解:其核心观点是哲学家的地位应该是国家的统治者。第三问考查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贡献;态度: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生物学领域提出的方法备受推崇、物理学领域提出的观点曾长期占统治地位来回答。
答案(1)理解: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地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由哲学家担任国家的统治者。
(3)态度: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理由: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在生物学领域提出的方法备受推崇;物理学领域提出的观点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材料二 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厥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变革中国社会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创办兴中会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兴中会创办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孙中山晚年提出了怎样的新理念?并说明原因。解析 本题考查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中重要思想理论、观念转变等知识点。第(1)问依据材料一来回答;第(2)问考查了兴中会成立的原因和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考查孙中山先生晚年思想转变和转变的原因,根据相关知识来回答。
答案(1)关键:改革政治。选择:从改良到革命(或提倡暴力革命;从医人到“医国”。)(2)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民众尚未觉醒;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意义:兴中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民主革命团体,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3)理念:提出新三民主义。原因:拱卫共和斗争的屡屡失败;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等。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路径。”
——《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实施这一政策除了战争需要之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结合材料回答: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析 本题主要以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为主题,考查学生的理解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分析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第(1)题,要注意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及战后实施的目的分析、归纳。第(2)题,主要结合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加以分析、归纳。第(3)题要求结合材料得出结论,这需要根据当时俄国的国情和新经济政策的意义,经过对照分析后再上升到理论性认识。
答案(1)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措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原则和基础(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同样光辉而艰辛。从初掌国家之舵到带领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我们党又奋斗了5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拉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关节点上。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的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86年回眸》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 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上述材料将中国共产党86年的奋斗历程依次定格在一个又一个的关节点上: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艰辛探索、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综合所学知识列举下列关节点的对应标志事件。
①日出东方——标志: ②力挽狂澜——标志: ③灯塔指引——标志: ④拨乱反正——标志: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毛泽东同志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概括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人在理论探索上有何共同点。解析 第(1)问考查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日出东方”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力挽狂澜”是在革命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由幼稚到成熟,挽救了革命,此为遵义会议;而“灯塔指引”是指中国有了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此为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拨乱反正。第(2)问由材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可知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第(3)问两者都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答案(1)①中共一大(或中国共产党成立)②遵义会议 ③中共七大(或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5.(名师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11月,邓小平28岁,时任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职务。这一年,他被撤职,受到“最后严重警告”处分,妻子金维映和他离婚,成了中央苏区的一名社会闲杂人员。
材料二 1967年,邓小平63岁,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政治局常委。这一年,他被作为中国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打倒,流放到第一次被打倒的江西,当上了一名钳工。(他并没有停止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材料三 1975年,邓小平71岁,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一年,被以“右倾翻案风”的总后台老板的罪名,再次被打倒。
——田炳信著《邓小平最后一次南巡》
(1)邓小平三次被打倒分别是什么时期?原因是什么?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他在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有哪些主要事迹?(要综合归纳)解析 本题以邓小平人生的三起三落为切入口,并结合材料与课本内容,进行提炼综合即可。
答案(1)第一次被打倒是土地革命时期,原因是因为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被当时在中共中央担任领导的左倾领导人打倒;第二次是“文革”前期,原因是毛泽东犯了左倾错误,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而对坚持正确立场的邓小平发动打击所致;第三次是“文革”后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期,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不为仍在犯左倾错误的毛泽东所容,加上“四人帮”的策划与煽动,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再次被打倒。
(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要事迹:①革命战争时期:参与和领导“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八年抗战和四年解放战争。②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参与、领导克服“三年经济困难”和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③改革开放时期:领导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一国两制等,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6.(2012·西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位太太从维特来,走得比光还要快;她有一天出门早,沿着相反的方向跑,却在头天晚上回来了。
——《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
材料二 在1931年的一次采访中,爱因斯坦说:“我首先承认我的政治信念: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不是人为国家而存在。这对科学也适用。有一些多年前的表述是由这样一些人作出的,在这些人看来人本身才具有最高的人类价值。„„我相信国家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并使他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创造性的人。
——《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
材料三 我从不追求舒适和奢侈的生活,说起来我还有点蔑视它。我对社会正义的激情常常使我开罪于人,而且我同样坚决反对任何不必要的束缚和人身依附。„„我向来重视作为个体的人,我极端仇视暴力和党同伐异。综上所述,我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反对者,拒绝任何种族主义,尽管它总是把它打扮成爱国主义。„„我坚信社会地位和财物带来的特权不公平且败坏道德,过分夸张个人崇拜同样如此„„我认同民主的理想,虽然我深知民主国家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的痼疾„„国家这个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就是社会正义和对个人经济的保护。
——爱因斯坦《我的信仰声明》
(1)材料一用风趣的小诗形式揭示了爱因斯坦的哪一项科学成就?这一成就有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并简评爱因斯坦。解析 本题考查对爱因斯坦一生重大成就的理解。第(1)问很简单,即相对论及出现的影响。第(2)问要结合材料;关键信息是:“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国家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并使他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创造性的人”“坚决反对任何不必要的束缚和人身依附”“仇视暴力和党同伐异”“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反对者,拒绝任何种族主义”“个人崇拜”“我认同民主的理想”等。
答案(1)相对论。推动了现代科学革命,使自然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有利于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
(2)国家是为人设立的,国家的重要目标是保护社会正义和保护个人的自由;科学的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幸福;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军国主义,主张和平;反对个人崇拜;主张实行民主制度。爱因斯坦是一个热爱民主,拥护个人自由的民主主义者。
第二篇: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习题
高二历史选修四第二单元期末复习卷(选择题)
1、儒家思想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
D.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2、孔子认为,要使社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必须
A.用“礼”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
B.关心和爱护老百姓的生活
C.用“仁”的思想来缓和社会矛盾
D.把“亲亲”的爱升华为人间普遍的爱
3、孔子、孟子、董仲舒思想一致的地方主要是
A.无为的思想
B.性本善思想
C.仁的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
4、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
6、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7、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8、都主张中庸之道的思想家有
①苏格拉底
②孔子
③柏拉图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协调了人际关系
B.具有人人平等思想
C.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D.实施灵活的教育方法
10、下列关于“仁”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B、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爱护
C.“仁者爱人”
D、包含的“仁爱”思想是人人平等的,普遍的爱
1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2、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中没能流传下来的是
A.《诗》
B.《礼》
C.《乐》
D.《春秋》
13、针对春秋时期鲁国季氏大夫跳“八佾舞”,孔子表示反对,主张“克己复礼”,其实质是
A.维护奴隶社会礼制
B.提高个人修养
C.改变天下大乱局面
D.提倡社会和谐
14、下列孔子教育思想和成就中,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15、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的统治秩序自相矛盾的是:
A、有教无类
B、知之为知之
C、学思结合 D、因材施教
16、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17、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论语.颜渊第十二》载: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很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忠教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B、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C、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D、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19、“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那一学说
A.政治学说
B.教育学说
C.伦理学说
D.逻辑学
20、“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这句话可能出自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爱因斯坦
D.孔子
21、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
A.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
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22、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23、亚里士多德研究领域中没有涉及到的有
A.生物学
B.物理学
C.哲学
D.近代天文学
24、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曾教授于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
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
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思想家
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
25、下列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
A.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B.世界的存在与人的感觉无关
C.是唯物主义思想家
D.是唯心主义思想家
26、亚里斯多德倡导的三段论法已经可以作为演绎法使用,三段论包括
A.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B.肯定、否定、结论 C.小前提、大前提、结论
D.否定、肯定、结论
参考答案: 1-10 BACBD BADCD
11-20 ACAAA AADDA 21-26 BBDBAA
第三篇:人物评说练习题
人物评说练习题
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 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胜出。
材料二 英国广播公司(BBC)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
请回答:
⑪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些贡献?
⑫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
⑬爱因斯坦和牛顿紧随马克思之后排在第二、三名,请你分别介绍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
⑭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上述历史人物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任意举出两种即可)
⑮作为青年学生,应该从上述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家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和精神?
⑪答: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起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⑫答:列宁为无产阶级和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他用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毛泽东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和建设道路。邓小平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答: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现代物理学基础。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
⑭答:个人传记、相关专著、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
⑮答:实事求是(求真);创新;科学。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答:创立了相对论,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⑫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
答: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⑬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其成因。
答: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成因:20世纪30年代人类面临战争的威胁。
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成因:两极格局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⑭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答: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
第四篇:人物评说 练习(推荐)
人物评说 练习
1.秦朝郡县制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最主要是在于
A郡县官吏掌握地方军政大权 B郡县是重要的地方行政机构
C郡县官吏有很强的独立性 D 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世袭
2.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这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是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3.唐太宗处理战败后的东突厥人的做法是
A、派文成公主通婚 B、缓和反抗并为唐政权服务 C、派军事力量打击 D、采纳魏征建议设置都护府 4.下列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孔子有浓厚的参政意识,强调“学而优则仕”
B、孔子自汉代起就深受历代统治者的尊崇,曾被封为“文宣王” C、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维护奴隶制度的合法性
D、孔子晚年整理了一些古典文献,最著名的是《论语》 5.孔子教育思想中,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 D、“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6.下列关于儒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儒家之“儒”原来是指殷、周时期的官僚贵族 B、春秋时期儒家的地位依然十分优越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汉朝初期的焚书坑儒严厉打击的儒家思想
D、儒家思想在塑造中国人的精神、性格和心理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7.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8.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D.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9.“从此,这个国家不仅有了统一的政府,还有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统一的税收。”(大国崛起.美国篇解说词)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B.
《独立宣言》的发表
C.《邦联条列》的生效
D.1787年美国宪法的通过 10.拿破仑在近代欧洲历史上具有极大的影响,下列对拿破仑评价正确的是
A.重建君主制导致大革命成果付诸东流
B.对近代法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C.发动侵略战争阻碍各国人民反封建斗争
D.宣扬“民族主义”造成欧洲分裂
11.右图是“甘地在纺纱”。甘地认为振兴印度经济
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由此开展家庭纺织运动。这种经济运动在当时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推动了印度经济的转型 B.实现印度的棉布自给 C.促进了印度种棉业发展 D.打击了英国殖民经济
12.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宽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
A.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B.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C.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D.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要求
1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唐太宗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14.某校高二年级将举办“杰出历史人物”图片展。小张找到“康熙大帝”像,他在康熙的主要事迹栏上写下了“少年果敢,制服权臣;当机立断,平定三藩;一鼓作气,消除割据;除恶务尽,平定叛乱”,但他觉得还不能全面展现康熙帝的功绩。你认为下列选项可以作为图片展补充的是
A.修筑驰道,巩固统一
B.羁縻府州,形成制度 C.抗击沙俄,维护主权
D.设台湾省,加强控制
15.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
A.创建中国同盟会
B.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C.组织发动“二次革命”
D.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16.孙中山说:“„„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①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②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
③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
④对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认识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7.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
A.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
B.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18.有人说:“这位先生(指华盛顿)作为军官以他的技能和经验,他的足以自食其力的财富,出类拔萃的 才能和众口交誉的极好声望,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以上材料反映出华 盛顿出任大陆军总司令源于他①有作战经验和领导艺术
②有较多的财富
③有杰出的才能
④作战勇敢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派人入藏册封五世**罗桑益喜为“**额尔德尼”,从此正式确立了“**额尔德尼”这个称号以及**在西藏的政教地位。康熙帝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满、藏民族的团结
B.确立罗桑益喜在西藏的政教地位 C.巩固清廷对西藏地区的统治
D.宣扬自己对喇嘛教的崇信 20.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回答了当时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最主要是 A.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国家如何实现完全统一的问题 D.我国是否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
21.在孙中山的鼓励下,学生时代的李四光立下了“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志向。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一志向的是
A、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
B、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本草纲目》
C、为报效祖国于1950年春毅然归国 D、建造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
22.在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纪念馆的展厅布展中,下列内容不可能在纪念馆中出现的是
A.利用爱因斯坦的理论,成功研制出原子弹 B.寻找铀矿资源,为国家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 C.运用地质力学理论,相继找到大庆等大油田
D.对地震作了大量研究,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23.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A.忘恩负义B.贪得无厌 C.反对柏拉图的主张 D.敢于挑战权威
24.古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你认为促成古希腊哲学思想活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①希腊自然条件优越②古希腊社经济发达③古希腊社会政治制度的先进④古希腊先哲们勇于探索,善于思辩,注重传承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不同于其他的封建帝国,主要是因为
A.它不断进行对外战争 B.它的皇帝是拿破仑,不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C.它同英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 D.它所代表和捍卫的依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革命果实
26.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说:“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必须代替他。”为此,恩格斯①整理完成《资本论》第二、三卷 ②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③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④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7.对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与分析正确的是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②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③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④它包括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右图所示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图中人物正在苹果树下思考的问题是万有引力定律。后来,这位人物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写成了科学巨著
A.《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B.《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
C.《论物体的电动力学》 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29.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被称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这主要是因 为它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②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现 象
③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④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0.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说明了①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 ②科学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③科学成就往往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发展 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1.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弗吉尼亚的怀斯说:“我们以什么身份进行交涉?„„如果我们向法国宫廷提供贸易,当我们承认是(英国)居民时,他们会款待我们比款待„„利物浦更好吗?”怀斯的观点实际上是
A.应该禁止与英国贸易 B.只有宣布独立才能赢得法国援助 C.应该联合法国反对英国 D.应该与英国展开贸易竞争
32.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属于他们共同合作的活动有 ①创立国际工人协 会②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纲领③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 ④创办《新莱茵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3.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对牛顿产生过影响的“巨人”主要有 ①哥白尼
②伽利略
③开普勒
④笛卡尔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4.下列关于爱因斯坦的成就表述有误的是 .. A.狭义相对论的提出验证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 B.广义相对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C.对光电效应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发展D.在宇宙学、统一场论等物理学的其他领域也取得重大成果 35.下列关于“仁”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B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爱护
C.“仁者爱人” D、包含的‚仁爱‛思想是人人平等的,普遍的爱
36.“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那一学说
A.政治学说 B.教育学说 C.伦理学说 D.逻辑学
37.以下有关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人都认同奴隶制度B.都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C.两者都主张以德治国 D.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 38.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强化君主制度,此后俄德意均保留君主制 B.重创俄国势力,使它向西扩张受到遏制 C.以武力及法典推广法国大革命的观念 D.刺激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39.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拿破仑忽视了民族觉醒的威力 B.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 C.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50.1871年马克思所写的哪一篇文章被视为马克思所写的最辉煌的文件之一 是: A、《共产党宣言》 B、《法兰西内战》 C、《资本论》 D、《神圣家族》 40.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41.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权的革命分别是
A、1905年革命和二月革命
B、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C、1905年革命和十月革命
D、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
42.下列有关毛泽东思想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提出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主张 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 ④人民民主专政学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43.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A、探索本国工业化道路的开始
B、独立自主处理国内外矛盾的开始
C、破除对国外经验迷信的开始
D、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4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
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45.无产阶级革命家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政治十分关心,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毛泽东信仰过改良主义,崇拜过康有为、梁启超,也曾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胡适、陈独秀视为楷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毛泽东和其他中国先进分子一道,由学习西方转向学习俄国。
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来到北平,努力寻找并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其中《共产党宣言》等书籍使他在思想上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1920年夏,毛泽东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五四运动期间,毛泽东是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领袖之一。为了介绍和传播新的革命思潮,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创办了《湘江评论》,毛泽东担任主编。
(1)毛泽东与同时代的先进分子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3分)
(1)背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民族灾难依然深重;新文化运动激进知识分子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分子受到启迪,看到希望;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材料二:右下方是毛泽东题词‚实事求是‛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试举出毛泽东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中国革命从危机或困境中拯救出来,走上正确道路的两个典型事例。(4分)
(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开创出一条不同于‚城市中心论‛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给各地的革命斗争树立了榜样;在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的危急关头,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正确地领导和指挥红军,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逐渐摆脱军事上的被动书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表述正确即可)(4分)
材料三:左下图所示是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时代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什么决定。(3分)
(3)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分)
(4)该期杂志封面上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4)不对。(1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不是远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分)
46.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2000多年前东西方的两位哲人,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2分)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汉城揭牌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歌尔摩成立
(1)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对亚洲及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尊敬。(2分)材料二: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2)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呼吁?(4分)
(2)孔子倡导 ‚仁‛的观念、‚中庸‛之道、重德教化等人文关怀思想;(1分)而在近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与弊端,如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问题;(2分)说明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和道德约束。(1分)
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亚里士多德(AriSlotle,前384—前322)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3)材料三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尊敬的人”指的是谁?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体现了什么精神?(3分)
(3)柏拉图(1分)尊敬但不盲从,体现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2分)
(4)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两人在思想或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2分)
(4)相同点:思想方面:两人均强调‚中庸‛反对极端;或文化方面:都兴办私学,重视教育。(答对一个方面且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共2分)
47.(14分)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古今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救济)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6分)
(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2分)
分析评价: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4分)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不能照抄原文)(4分)
(2)主张: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明确提出了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4分)(答对一个要点得2分,两点即可)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7年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四: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在土地经营和管理制度上有何发展?(4分)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2分)
48.(12分)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节选
(1)据材料一,《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3分)
(1)任务:(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发展生产力(经济)。(3分)
材料二: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2)材料二中的“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 转向“迂回过渡”?(6分)
(2)新经济政策。(2分)原因: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失败;认识到俄国是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需要先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4分,答对两点即可)
(3)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请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的史实证明马克思、恩格斯的这句话。(8分)
(3)在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它是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与斗争的指 南;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20世纪上半叶,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邓小平则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和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8分)
49、读下图回答相应的问题(10分)
问题:清王朝在康熙年间曾面临严峻的边疆形势。康熙帝分别对上图中ABCDE五地采取了什么行动或什么措施来维护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10分)(1)关于A:
起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平定三藩之乱。(2)关于B:
派施琅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投降,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关于C: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俄国于1689年与中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规定中俄东段边界
(4)关于D: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5)关于E:
册封**、**。
50、乔治·华盛顿、甘地、孙中山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三人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7分)材料一
乔治〃华盛顿 甘地 孙中山
(1)华盛顿、孙中山、甘地三人享有“国父”称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6分)(1)理由: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分)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稳定社会秩序、赢得印度独立;(2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为捍卫共和进行不懈斗争。(2分)
材料二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 8 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 ——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
材料三
甘地的手摇纺车
甘地的食盐进军(2)概述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3分)
(2)主要事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手纺车运动(土布运动)、食盐运动、绝食祈祷(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材料四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五
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3)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上有何不同(2分)?依据上述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2分)
(3)道路:孙中山:暴力革命(1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1分)。成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1分);甘地受到‚仁爱‛、宗教思想的影响较深(1分)。
材料六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4)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4分)
(4)孙中山的努力:颁布临时约法、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2分,写到其中任三点即满分)华盛顿的努力:创立总统否决制度(1分)、创立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1分)
第五篇: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㈠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②国力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③民心因素:人民渴望统一;④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
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
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③徭役繁重。④刑法严酷。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
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的暴政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②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㈡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一、“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⑴原因:①客观上: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总结历代兴衰的经验。②主观上:唐太宗心存百姓,选贤与能,励精图治,善于用人与纳谏,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
⑵主要表现: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强中央集权,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②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③法律上:慎用刑法,使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大改观;④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统治基础;⑤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或控制,促进民族关系发展;⑥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态度和开放政策,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二、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入了鼎盛时期。③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 ㈢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一、康熙帝初年面临问题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②沙俄势力正在东来;③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④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⑤满汉矛盾尚未平复。
二、康熙帝巩固中国统一的举措
①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②收复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海防。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③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④册封五世**,加强对西藏的管理。⑤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三、康熙帝维护国家主权表现和历史影响
①表现: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②历史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安宁。
四、评价康熙帝
①功绩:康熙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基础。②消极: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㈠儒家文化创始人
一、孔子的生平
①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②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 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③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④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
二、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
①“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②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
③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②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③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④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最基本教材。
四、评价孔子
⑴对中国:①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②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③“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⑵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⑶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㈢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一、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
①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园的灵魂”②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
二、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
①哲学:I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 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
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II 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
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②逻辑学:提
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③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三、评价亚里士多德
①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②“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局限:① 基本哲学观是徘徊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②体现出奴隶主阶级思想局限性。
四、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
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不同:①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②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③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㈠美国国父华盛顿
一、叙述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时期的主要军事活动
①1773年参加反英斗争,当选第一届大陆会议代表;②战争开始后,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③整顿和训练大陆军,正规军与民兵相结合,对保证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④1776年解放波士顿,北美人民首次取得重大胜利;⑤解放波士顿后一度受挫,但特伦顿和普林斯顿战役的胜利,鼓舞了士气;⑥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此后得到法、西、荷等国家的支持,英国完全陷于孤立;⑦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标志着北美战场上战争结束,北美人民取得最后胜利;⑧1783年美英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二、华盛顿担任总统时期在内外外交上采取的措施 ⒈第一任期(1789—1793)
⑴措施:①政治:以周全的考虑网罗人才,组成内阁;创立总统否决制;②经济:建立国家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③外交:改善同英国的关系,与印第安人签订条约,保证国家和平。---------作用:维护国家民主制度,完善总统制 ⒉第二任期(1793—1797)
⑵政绩:①巩固第一任期内的成果;②外交:宣布“严守中立”政策—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争;③经济:展开西进运动——推动美国西部开发和经济发展
三、总评华盛顿:①具有高尚品格:英勇顽强的斗争毅力;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提倡);②功:领导北美独立战争——为美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作出杰出贡献;拒绝王位,主持制宪,建立联邦制共和制政治,不当终身总统,建立和维护美国民主政治③局限:宪法歧视黑人,保留了严重的种族歧视 ;④总评: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国父” 的称号;是美国建国时期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㈢一代雄狮拿破仑
一、拿破仑崛起的原因
①时势:法国大革命爆发,逐渐达到高潮.法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②国外:英国及欧陆封建王朝联合干涉法国革命;③国内:督政府软弱无能, 无力来维护革命成果。→大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④主观:拿破仑的军事才能与条件
二、拿破仑改造法国的措施的作用及性质
①措施: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及法制等方面,对法国社会进行全方面改造,尤其以颁布的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影响最深远②作用: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法国社会的稳定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性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三、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与作用
前期:①1796年远征意大利;1798年远征埃及;1805年三皇会战②目的:反对干涉,防止复辟,捍卫成果和国家主权③性质:革命.正义战争 ④作用:捍卫了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唤醒了民族意识.后期:①1812年进攻俄国;1813年莱比锡会战;1815年滑铁卢战役 ②目的:扩大统治范围,扩张领土③性质:非正义侵略战争 ④作用:奴役侵略他国,引起反抗,导致帝国解体
四、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①法国:政治上的军事独裁引起不满;长期战争使法国经济困难,人民厌战;因战争而实施的封锁政策,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②外因: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反抗和反法同盟的打击 ③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相对弱小,欧洲封建势力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五、评价拿破仑:①功:内政: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战争:前期作战 —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②过:内政:专制独裁,取消民主,镇压人民;战争:后期侵略战争,争夺霸权—导致其政权最终失败;③总体:其有功有过,功大于过。法国资产阶级阶段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对法国及欧洲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
㈠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第1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⒈大事记: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倡改革,无果而终;②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③1895-1911年策划或参与多起反清的武装起义,如广州黄花岗起义;④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将同盟会16字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三民主义
⒉认识:①从对清政府幻想,和平改革救中国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②革命指导思想形成
第2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1911年武昌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开始)⒈大事记: ①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③为使清帝退位,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上台;④1913-1919年组织策划多起反袁与反段独裁统治,捍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
⒉认识:①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②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屡败屡战
第3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⒈大事记: ①遭遇多次失败的苦闷与彷徨;②接受过苏俄(1924年后称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与帮助;③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④1924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⒉认识①超越党派界线,与时俱进实现人生跨越;②促成国共首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达高潮
二、评价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引发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巨变,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促成了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是亚洲觉醒的先驱。其民主革命的思想和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
㈡圣雄甘地
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⒈运动背景①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②一战后反英情绪迅速增长;③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④英国颁布“罗拉特法案”损害印度人民主权,甘地发动 “文明不服从”运动,由于超出非暴力界限被甘地终止;⑤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摆脱英国殖民统治⑥直接原因:阿姆利则惨案; ⒉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⑴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
① 准备: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培养具有非暴力不合作理念的青年骨干。②起因:a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罗拉特法案》,损害了印度人民的民主权利,激起全印度的激烈抵抗;b、英国殖民当局实行高压政策,制造阿姆利则惨案。③斗争 a方式(内容):印度人民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等实行普遍的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纺车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争取印度民族自治;b目标:实现印度民族自治;c手段:“非暴力不合作”;d过程:全国性的抗英斗争——英经济损失惨重;e结果:1922年,出现暴力冲突,甘地停止了非暴力运动;随后,甘地被捕入狱,完成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④影响:积极: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础;消极:发动了广泛群众,但非暴力又限制运动的深入发展;赢得敬意——“圣雄” ⑵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 背景:a.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b.1929年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英国为转嫁危机,加强对印度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卖法”,损害印度人民利益。② 运动:1930年,“食盐进军”使运动达到高潮③ 结果:释放甘地,撤消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人民煮盐,停止不合作运动。④ 影响:进一步打击英国殖民统治,但没有实现印度独立。
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新发展二战时期,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号召。特点: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3、评价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积极性: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独立奠定基础。②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
㈠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⒈创建革命的理论㈠背景原因: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阶级条件: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③思想条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⒉创建过程:⑴两次思想转变:①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②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标志:1844年主编出版《德国年鉴》。
⑵两大理论发现①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②剩余价值学说。
⑶马恩合作的两部精典著作:①《神圣家族》(1844)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②《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使黑格尔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⑷、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2月)⑸、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
①、德国的古典哲学;②、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③、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
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⑺、政治经济学的一次革命,《资本论》的问世
1861年开始写作,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第二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⒊指导革命的实践
①1846年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②1847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③1848年积极参加欧洲革命,创办民主派机关报《新莱茵报》,参加德国革命。④1864年为“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积极工作,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
⑤1871年支持和帮助巴黎公社革命,公社失败后,总结公社革命教训,《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所写的最辉煌的文件之一。
⒋对马克思的评价:伟大的一生,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㈡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⒈时代背景:资本主义自由上升时期
①经济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②政治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暴露,工人运动兴起。
⒉与马克思的伟大合作
①1844年合作《神圣家族》 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②1845年合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③1846年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④1847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⑤1848年合作《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⑥1848年积极参加欧洲革命,创办民主派机关报《新莱茵报》,参加德国革命⑦1850年以后,为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⑧1864年为“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积极工作⑨1871年关注巴黎公社运动。⒊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的主要活动
⑴、领导国际工人运动:①背景:马克思逝世,恩格斯担任起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随着资本主义发展,19世纪末国际工人斗争形势多样化;②思想指导:从本国条件出发坚持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独立的决定本国革命方针和策略;③第二国际:时间:1889年 ④、标志: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⑤意义: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⑵、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a.1884年出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b.1885年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卷。c.1894年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三卷.⒋恩格斯逝世及评价:1895年8月5日,恩格斯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生命。无愧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㈢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⒈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时代;俄国参加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发生了二月革命。
⒉列宁的贡献:⑴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大会通过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诞生——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⑵领导十月革命:①理论上的指导:列宁提出“一国胜利”理论。②夺权和建设的理论依据:《四月提纲》——提出革命两个阶段: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全部政权归苏维埃。③指导武装起义:《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④实践上的指导: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回国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⒋评价列宁:①伟大的思想家: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②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A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B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毕生努力.C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㈣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⒈时代背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等阶级救亡图存的努力相继失败;十月革命成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⒉主要经历:⑴投身中国革命(1913——1921年)原因:关心黑暗落后的社会现实。主要活动:①长沙求学,初步接触社会;②确立理想:救国救民、改造中国;③思想变化:从信仰改良主义到信仰马克思主义转变;④投身革命:1920年转为共产主义者;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⒊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1921——1928年)
⑴领导工农运动(1921——1927年):①一大后回到湖南从事建党和开展工人运动。②、参加了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③从事农民问题研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④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⑵革命实践:①、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②、1927领导秋收起义③1927—1928年,秋收起义后开辟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④巩固扩大革命根据地形成与新道路适应的战略战术
⑶理论实践: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⒋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①王明“左”倾错误打击,被排挤出中共领导队伍,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②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重新走上中共领导队伍,领导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⒌建立新中国(1937——1949):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胜利。②、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主义理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③1942年领导开展整风运动,奠定了革命胜利的思想。⒍争取和平民主斗争:
①与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②进行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③1949年10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⒎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49——1976)
⑴领导人民恢复国民经济:①措施:派陈云去上海工作;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召开七届三中全会②结果:到1952年底,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
⑵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三大改造、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⑶开展一五计划经济建设(1953——1957年)
⒏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⑴正确探索:①经济上:1956年春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②政治上:1957年3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⑵失误探索:①经济上: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政治上:发动文革,使左的错误达到顶峰。A原因:毛泽东错误判断;个人威望、个人崇拜;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遭破坏;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B、影响:使左的错误达到顶峰
⒐评价毛泽东: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㈤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⒈时代背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⒉主要贡献:(1)革命生涯:1.20世纪初,在法国参加革命,出生入死、战功卓著;三次复出:1935年遵义会议后第一次复出;II.1975年代替周恩来总理第二次复出;1977年第三次复出。⑵成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文革中进行全面整顿,努力纠正“左”倾错误;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了思想,转移了工作中心;为冤假错案平反;恢复高考。
⑶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①中共十二大:1982 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中共十三大:198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 ③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科学体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⑤、其它理论:外交思想:提出“和平”发展”两大主题;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⑥领导改革开放,形成邓小平理论:在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六单元――杰出科学家
(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一、李四光科学成就
⑴创立地质力学:①萌芽: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②正式提出:1945年,《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③载入史册:1948年,在伦敦国际地质科学大会作《新华夏海的起源》的报告;④系统总结: 60年代初,《地质力学概论》,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⑵冰川学: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重大工程服务.⑶古生物学: 创立蜓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被国内外古生物学普遍采用.⑵评价李四光①学术地位: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②人格特征: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③总体评价: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第四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⒈牛顿科学成就:①天文学方面:解释了潮汐现象,说明岁差现象等;②物理学方面:建立三条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建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③数学方面:牛顿创立了“牛顿二项式定理”,并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④光学方面:发现白色日光由不同颜色的光.构成制成“牛顿色盘”,创立光的“微粒说”。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概括和总结 ⒉评价牛顿①牛顿是英国物理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经典力学建立者。是近代科学之父;②他创建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光学、数学、天文学研究方面做出划时代发明和发现;③牛顿是17C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④具有虚怀若谷、谦虚好学,勇于探索科学,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
第五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科学成就:⑴提出相对论:①狭义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②、广义相对论(等效原理,广义相对性)意义:狭义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义相对论建立了完善的引力理论,使宇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⑵、光电研究: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光电效应问题。(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意义:光电效应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