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的管理办法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的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本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市场秩序,规范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促进高速公路材料供应企业增强诚信自律意识,推动诚信体系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材料供应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是指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合同文件等,通过量化方式对材料供应企业在本省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的评价。
本办法所称材料供应企业指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参与本省高速公路建设材料供应的水泥、钢筋、钢绞线、沥青的材料生产企业或经销代理商、供应商。
第三条 信用评价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评价结果实行签认和公示、公告制度。
第四条 信用评价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项目法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项目上级管理单位和负责项目监管的相应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等评价人对评价结果签认负责。
(一)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省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的信用评价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1.指导、监督全省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管理工 作。
2.组织对材料供应企业在本省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进行省级综合评价;其具体负责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的范围包括:
(1)本省在建高速公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中标的材料供应企业,其中:水泥类标段合同金额达到3000 万元以上;钢筋、钢绞线、沥青类合同金额分别达到5000 万元以上的材料供应企业。
(2)不在上述第(1)条从业项目之内,但自愿参加评价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中标的材料供应企业。
3.对其他行为进行记录、评价。4.发布信用评价结果等信息。
(二)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指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要职责为:
1.负责对在本辖区内参加地方投资和建设管理的高速公路建设的材料供应企业的高速公路材料供应投标行为和履约行为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对其他行为进行评价。
2.负责对在本辖区内参加地方投资和建设管理的高速公路建设的企业材料供应行为的初评结果进行审核。
3.协助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做好本辖区内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的其他工作。
(三)项目法人的上级主管单位主要职责为:
1.负责对本单位所辖高速公路中参与信用评价的材料供应企业的其他行为进行评价。
2.负责督促、指导项目法人按照评价权限对参与信用评价企业的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进行记录、评价及对项目法人的评价结果提出审核意见,并按时上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四)项目法人主要职责为:
负责督促、指导本项目材料供应企业及时填报《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表》,并对其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过程的投标行为、履约行为进行评价,对其他行为进行记录。
第五条 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工作实行定期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一)定期评价工作每年开展一次,对材料供应企业上一年度(1 月1 日至12 月31 日期间)高速公路材料供应的信用行为进行评价。
(二)评价期内,材料供应企业若因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受到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在有效期内,或存在信用等级D 级所列情形及降低信用等级行为的,将立即对其信用等级进行重新评价并公布;对表现突出,受到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主管单位表彰的材料供应企业也适用动态评价原则。
第六条 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内容由企业投标行为、履约行为及其他行为构成,具体见《广东省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评定标准》。
投标行为以企业单次投标为评价单元,履约行为以单个材料供应合同段为评价单元。
第七条 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的采信依据为:
(一)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质量监督机构、造价管理机构的督查、检查结果或奖罚通报、决定;
(二)招标人、项目建设单位或项目管理单位在管理工作中的正式文件;
(三)举报、投诉或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结果;
(四)司法机关做出的司法认定及审计部门的审计意见;
(五)其他可以认定不良行为的有关资料。
以上采信依据以信用评价年度的发文日期为准,对存在失信行为且有充分证据材料的可以纳入发现失信行为的评价年度进行评价,但针对同一失信行为在同一信用评价周期中不多次采信评价。
第八条 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工作程序:
(一)自评工作 参与广东省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的材料供应企业对其投标行为、履约行为和其他行为进行自评。无广东省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的材料供应企业,重点就投标行为、其他行为等内容进行自评,直接报送相关资料至负责项目监管的相应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二)评价工作
1.投标行为评价:招标人完成招标工作,应当及时上报投标企业投标行为情况报告,对存在不良投标行为的材料供应企业进行投标行为记录、评价。联合体有不良投标行为的,其各方均按相应标准扣分。
2.履约行为评价:结合日常建设管理情况,项目法人对参与项目建设的材料供应企业当年度的履约行为实时记录并进行评价。联合体有不良履约行为的,其各方均按相应标准扣分。
3.其他行为评价:项目建设单位对材料供应企业的其他行为进行记录。负责项目监管的相应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的上级主管单位应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有关记录及其他材料对材料供应企业的其他行为进行评价。
(三)审核工作
地级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的上级主管单位对参与其所属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材料供应企业的投标行为、履约行为和其他行为的评价情况进行审核。
(四)省级综合评价工作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对本行政区域材料企业的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进行省级综合评价,确定其得分及信用等级,并公示、公告信用评价结果。公示期不少于10 个工作日。
第九条 广东省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实行等级制度,评价等级分为AA、A、B、C、D 五个等级,各信用等级对应的企业评分(X)以及其他条件要求为:
(一)AA 级条件:
1、评价分数X≥95 分;
2、有三个及以上广东省内从业项目合同段,且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1)材料供应合同工作量完成50%以上。
(2)高速公路材料供应水泥类、钢筋、钢绞线、沥青类合同金额累计达3 亿元、5 亿元、2 亿元、4 亿元以上的材料供应企业。
评价结论:信用好。
(二)A 级条件:
1、评价分数X≥85 分;
2、有二个及以上广东省内从业项目合同段,且应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1)开工半年以上,且材料供应合同工作量完成50%以上。(2)高速公路材料供应水泥类、钢筋、钢绞线、沥青类合同金额累计达2 亿元、3.5 亿元、1.5 亿元、3 亿元以上的材料供应企业。
评价结论:信用较好。
(三)B 级条件:X≥75 分。评价结论:信用一般。
(四)C 级:60 分≤X<75 分。评价结论:信用较差。
(五)D 级:X<60 分。评价结论:信用差。
第十条 根据信用评价动态管理原则,信用等级为C 级及以上的材料供应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当年每发生一次,其信用等级立即降低一级,直至降到D 级:
(一)在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或投标文件中存在伪造材料的;
(二)被确定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或中标后,放弃中标的;
(三)签订中标合同后,不履行合同责任的;或未履行完合同内容被清退出场的;
(四)由于材料供应企业的主要责任,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受地市级或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通报的;
(五)拖欠材料生产厂家货款被厂家中止供货的;或拖欠工人工资引起群体性上访,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求材料供应企业自主填报并向社会公开的重要信用信息,如主要从业人员、身份识别代码、业绩、供应能力或生产能力等,经查实,存在弄虚作假的;
(七)被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
(八)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十一条 材料供应企业出现可直接定为D 级的失信行为时,自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之日起,其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等级立即评为D 级。对实施行政处罚的材料供应企业,评价为D 级的时间不低于行政处罚期限。
第十二条 鼓励建设单位依法优先选用信用评价好的材料供应企业,但在招标过程中资格审查和设定条件时,拟定信用等级条件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不得有不合理或歧视条款。
第十三条 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等级实行逐级上升制,不可越级。首次参加信用评价的材料供应企业,信用等级最高为A 级。
第十四条 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结果按以下原则应用:
(一)企业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的省级综合评价结果应用于本行政区域。
(二)联合体参与投标的,其信用等级按照联合体中最低等级方的等级认定。
第十五条 原则上信用评价结果有效期为1 年(信用评价动态调整结果的有效期限另计),下一年度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在本省无信用评价结果的,其信用评价等级可延续1 年。延续1年后仍无信用评价结果的,按照初次进入本省确定,但不得高于其在本省原评价等级的上一等级。
第十六条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招标人应在规定时间将上一年度的信用评价结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地级以上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将管辖范围内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相关企业的材料供应行为信用评价审核汇总情况(评价结果)上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 材料供应企业如转制、改名的,其信用等级相应转入转制、改名后的企业。材料供应企业如被注销、破产的,立即取消其信用等级。材料供应企业资产被冻结或营业执照年检不合格的,其信用等级暂不予确定。企业分立的,按照新设立企业确定信用评价等级,但不得高于原评价等级。企业合并的,按照信用评价等级较低企业的等级确定合并后企业。
第十八条 材料供应企业在上报相应信用评价有关纸质材料的同时,应按要求录入指定的信息数据库,并承诺所填报的信息可向社会公开。
各级评价单位对被评价单位的失信行为进行认定时应附相应的信用评价依据材料(复印件)。
第十九条 材料供应企业在评价工作规定时间截止前,发现信用评价报告中有错报、误报、漏报等影响信用评价结果的情况,在截至时间前可申请补报。
第二十条 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要建立企业材料供应行为履约信誉情况台帐制度,按季度进行核查评分,实行动态管理。
项目建设单位组织的季度动态信用核查评分结果将作为评价期内的信用评价依据。应如实、客观、公正对材料供应企业的履约信誉情况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负责。不得徇私舞弊,不得设置市场壁垒。
第二十一条 材料供应企业对其信用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公示期限内向公示部门提出申诉。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公示期内对材料供应行为中不良行为向公示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对信用评价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可向相应纪检部门进行实名投诉举报。
第二十二条 各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要如实、客观、公正地对企业高速公路材料供应行为信用情况进行评价、审核,并对招标人、项目法人评价工作进行考核,如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严重失职的,由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2 年10 月1 日起试行。
第二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办法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开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信息行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督促排污单位持续改进环境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东省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35号)和《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联合发文 环发„2007‟108号)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实施环境保护信用管理的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或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大的污染源,主要为燃煤燃油火电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电镀、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含石化)、建材、冶金、发酵、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等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国控重点污染源。具体名单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确定并公布。
第三条 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污染源环境信息的采集、处理、评价、公布、反馈和监督过程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并逐步实现信息化。
第四条 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每年评价一次,按照各排污单位的环境信用状况,评价结果分环保诚信、环保警示、环保严管三个等级,依次以绿牌、黄牌、红牌标识,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在广东环境保护公众网等媒体上公开评价结果。评价过程不得向排污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 评价指标体系
第五条 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2项指标:
1、废水排放情况;
3、废气排放情况;
5、噪声排放情况;
2、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执行情况;
4、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执行情况;
6、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情况;
7、排污费缴纳情况;
9、违法排污情况;
8、污染物排放申报情况;
10、环境污染事故(事件)发生情况;
11、环境行政处罚情况;
12、环境污染信访投诉情况。
第六条 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价结果分为三个等级,以绿牌、黄牌、红牌标识:
(一)环保诚信企业,用绿牌标识。评价标准为上述12项指标全部合格,即污染物达标排放和符合总量控制要求,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理处置,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没有经查实的、未完成整改任务的环境污染信访投诉案件,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则不得评为环保诚信企业。
(二)环保警示企业,用黄牌标识。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则为环保警示企业:
1、污染物超标排放,但程度不严重:废水或废气主要污染因子超标少于1倍(含1倍),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的控制指标少于1倍(含1倍),或排污单位厂界噪声超标造成扰民问题;置;
2、固体废物(不含危险废物)未按规定处理处
3、被责令限期缴纳排污费,但逾期未缴纳;度;
4、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或环保“三同时”制
5、发生一般或较大环境污染事故(事件);但没有采取有效整改措施。
6、因环境问题被群众投诉,经查证情况属实,(三)环保严管企业,用红牌标识。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则为环保严管企业:
1、污染物超标排放,程度严重:废水或废气主要污染因子超标1倍以上,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的控制指标1倍以上;
2、危险废物未按规定处理处置;
3、虚报、瞒报、拒报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
4、阻挠、拒绝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现场监督检查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简称环境监测机构)现场监测;
5、私设暗管、擅自拆除或闲置污染防治设施;
7、被暂扣或吊销排污许可证。
第三章 评价机构与程序
6、发生重大或特别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事件);
第七条 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各级环境监测机构承担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各地级以上市环境监测机构按季度向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上报监督性监测报告,并对监测数据负责。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审核监督性监测数据,并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抽查监测。环境监测机构现场监测后,须在30个工作日内将监测报告反馈被监测单位。
第八条 各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第2项、第4项以及第6至第12项信息收集整理,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第1项、第3项、第5项信息收集整理,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年相关信息报送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监察局。
第九条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对各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初评结果,并将初评结果书面告知被评价单位。被评价单位应当自接到书面告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意见反馈广东省环境保护厅(逾期视同无异议);对初评结果有异议的,应同时提供相关资料或证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对被评价单位的反馈情况进行复核后,拟定评价结果。
第十条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在广东环境保护公众网等媒体上对拟定评价结果公示7天,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调查、核实公众反映的问题,确定评价结果。
第十一条 评价结果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正式公布,并书面告知被评价单位,同时抄送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各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直属单位工作人员在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价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损害公众利益或给被评价单位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与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加强合作,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管理,并利用经济手段,推进绿色信贷,防范信贷风险。
第十四条 对环保诚信企业(绿牌标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实施以下环境管理措施:号评定;
(一)优先推荐参加“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称
(二)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或技术改造申请环保专项资金补助时,予以优先安排;予以优先推荐;
(三)企业评选各类先进,在出具环保审核意见时,(四)连续三年获得绿牌的环保诚信企业,需要出具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意见或环境保护守法证明的,免除现场核查环节,并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
第十五条 对环保警示企业(红牌标识)和环保严管企业(黄牌标识),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加大现场监测频次和巡查力度,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督促排污单位切实履行环保责任,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提高治污水平。
对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排污单位,由有相应权限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下达限期治理决定。对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排污单位,由有相应权限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予以查处。
第十六条 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价实行动态管理。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状况在同一评价周期内发生变化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及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对其环境保护信用等级予以变更,完成整改任务的排污单位实施信用修复;属于恶意或情节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排污单位降为环保严管企业,并且不予信用修复。变更情况及时通报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中的相关部门。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执行。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局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试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客户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范文
文件号:CW-27 客户信用评价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充分了解和掌握客户的信誉、资信状况,规范企业客户信用评价管理工作,避免销售业务中因客户信用问题给企业带来损失,将货款回收风险防控在售前。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2.1.1 客户货款授信额度及结算账期的申请与调整。
2.1.2 本办法仅适用于营销系统中深圳分公司,其他各部门不在此适用范畴。2.1.3 新客户在正式与公司开展合作起,正常订单受理三单以上,且无不良记录。
2.1.4 信评小组会议决定的其他情况。
3、职责与权限 3.1 业务单元
3.1.1 业务人员负责按照制度要求收集客户信息,提交深圳分公司客户信用评价负责人用来建档备案。
3.1.2 凡有需要进行信用评价的客户,由业务人员提出书面申请(《客户信用评价申请表》)。
3.1.3 客户信息如有变动,业务人员须及时将其动态信息传递给深圳分公司客户信用负责人和市场部经理。3.1.4 严格执行信用评价结果。
3.2 深圳分公司客户信用评价负责人(深圳分公司经理)3.2.1 负责对客户建档备案并进行管理。
3.2.2 负责汇总资料,分析,为申请信用评价的客户进行初评。将货款授信额度及结算账期体现在订单评审初期。
3.2.3 按照标准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对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对业务人员申请此客户延长或增加“货款结算账期及授信额度”,有权予以驳回。3.2.4 监督业务单元信用政策的执行情况。在销售订单评审流程中客户的货款结算账期及信用额度未准确填写或填写错误的,有权对订单退回,不予评审。
3.2.5 根据客户动态变化情况备案并组织重新评价。对已参与信评的客户,其公司出现变故(如破产、转行、财产冻结等),在落实消息的准确性后,及时知会财务部。3.3 财务部
3.3.1 负责拟定客户信用政策及信用标准。
3.3.2 协助深圳分公司信评负责人进行企业经营能力评价。3.3.3 监督客户信用评价是否按制度执行。3.4 市场部
3.4.1 在深圳分公司销售订单评审流程中,审核业务人员填写的应收账款情况数据。
3.4.2 组织客户信用评价小组召开信评会,并根据会议结果出具会议纪要,经与会人员签字后存档。
3.4.3 在订单评审流程中,严格监管业务单元信用政策的执行情况。
3.4.4 根据《客户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对违规责任人进行考核,填写《奖惩表》报公司办。
3.4.5 对出现信用变故的客户采取进一步的有效措施,对因变故所产生的未执行完订单、未收回货款等问题协调处理。3.5 信评小组
3.5.1 负责评价信评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提出需要明确、关注、回复的事宜。
3.5.2 负责根据评价情况确定授信额度及相关要求事宜。
3.5.3参加评价的信评小组成员根据申请额度的不同,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3.5.3.1 申请授信额度在150万元(含150万元)以下,由市场部牵头,财务部参加客户信用评审;
3.5.3.2 申请授信额度在150万元-600万元(含600万元),由市场部牵头,信评小组(主管营销)副组长、财务部参加客户信用评审;
3.5.3.3 申请授信额度在600万元-1000万元(含1000万元),由市场部牵头,信评小组(主管财务、营销)副组长、财务部参加客户信用评审;
3.5.3.4 申请授信额度在1000万元-1500万元(含1500万元),由市场部牵头,信评小组组长、信评小组(主管财务、营销)副组长、财务部参加信用评审; 3.5.3.5 申请授信额度在1500万元-2000万元(含2000万元),由市场部申请,信评小组(主管营销)副组长组织召开公司办公会讨论决定;
3.5.3.6 授信额度在2000万元以上的,公司办公会讨论决定以后,市场部将授信结果报送公司董事会。
4、业务程序
4.1 凡与深圳分公司发生销售业务的客户,业务人员要按照制度要求收集客户信息,向客户索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开户行等资料。业务人员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4.2 凡申请信用评价且在信用评价范围内的业务,业务人员将收集的客户信息如实填写《客户基本信息表》、《客户信用评价申请表》,并附《客户开发方案报告》,通过信用评价流程向深圳分公司客户信用评价负责人提出“关于XX公司信用评价的申请”,发起审批。
4.3 深圳分公司客户信用评价负责人对需要进行信用评价的客户,进行全面了解,严格审核客户的信用评价资料,在《客户信用评价表》中根据信用评定指标及评定标准按照客户的企业情况、经营能力和其他情况三部分项目指标对应的分值进行评价。初评后知会财务部。
4.4 市场部在接到申请后,对深圳分公司填报的《客户信用评价表》进行审核并组织客户信用评价小组召开信评会,详细汇报初评情况及评估依据。信评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客户的货款结算账期及授信额度,进行表决,确定客户的授信额度及结算账期。
4.5市场部将信用评价评议结果报信评小组组长、副组长审批。
4.6 业务人员根据公司审批后的信用评价结果进行商务谈判,严格按照授信额度和结算账期,根据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销售政策,并在合同、对账单中体现。4.7 业务人员填写的订单说明表中必须准确填写客户的信用额度及账期,无授信的客户此处填写“0”或“无”。
4.8 深圳分公司客户信用评价负责人根据评价结果附相关信评资料(客户基本信息表、客户信用评价申请表、客户信用评价表等)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并体现在销售订单评审流程中审批与监管。
4.9 深圳分公司客户信用评价负责人于每季度根据前三个月客户的信用动态,对“原货款授信额度及结算账期” 定期作出调整,及时更新。填写《客户授信调整表》并知会市场部组织客户信用评价小组召开信评会。
4.10 财务部对客户信用评价过程进行监督。财务部有权对深圳分公司客户信用评价负责人信用额度调整以及销售订单评审流程中的审批进行监督。
4.10.1 到期与未到期应收以及未执行完毕订单的总金额不得超过该客户授信额度,对客户新下的订单额超出授信额度的,新订单原则上必须为现款结算才可予以评审。
4.10.2 对未按结算账期回款,有逾期款项的客户执行非正常发货申请的方式,无审批通过的申请,财务部原则上不予发货。
5、授信额度、账期的调整
5.1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授信额度降低,结算账期下调: 5.1.1 货款逾期超过60天(含60天);
5.1.2 不良付款(如:期票跳票、空头支票、不提供票据密码、期票到期不允许入账)三个月内超过2次;
5.1.3 连续3个月以上与我公司没有业务往来。
5.2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授信额度及结算账期取消,暂时终止后续合作: 5.2.1 货款逾期超过90天(含90天);
5.2.2 不良付款(如:期票跳票、空头支票、不提供票据密码、期票到期不允许入账)三个月内超过3次;
5.2.3 连续6个月以上与我公司没有业务往来;
6、客户信用评价 6.1 对客户的信用评价。
客户信用评价小组根据综合评价得分(满分100分)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价,以客户前三个月订单额作为授信额度的计算基数;如客户为新合作客户,以定额30万元作为授信额度的计算基数。6.1.1 评分≥90分:
6.1.1.1 根据该客户前三个月订单额作为授信额度的计算基数,最高不超过300%,确定为该客户的授信额度;
6.1.1.2 在授信额度内货款结算方式可以选择:货到付款、票到付款或者可以有账期支持,结算账期最长不超过120天(以送货当月计算天数); 6.1.2 评分≥80分:
6.1.2.1 根据该客户前三个月订单额作为授信额度的计算基数,最高不超过200%,确定为该客户的授信额度;
6.1.2.2 在授信额度内货款结算方式可以选择:货到付款、票到付款或者可以有账期支持,结算账期最长不超过90天(以送货当月计算天数); 6.1.3 评分≥60分:
6.1.3.1 根据该客户前三个月订单额作为授信额度的计算基数,最高不超过150%,确定为该客户的授信额度;
6.1.3.1 在授信额度内货款结算方式可以选择:货到付款、票到付款或者可以有账期支持,结算账期最长不超过60天(以送货当月计算天数);
6.1.4 评分<60分:
6.1.4.1 没有账期支持,结算方式为货到付款或者票到付款;
7、考核
7.1 对提供虚假客户信息的业务单元责任人,由市场部考核500元/次;由于提供虚假信息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由业务人员和业务单元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情节严重的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7.2在销售订单评审流程中授信额度及结算账期未填写或者填写不准确,第一次违规通报批评,如再次或屡次违规,考核业务单元责任人50元/次。
7.3 深圳分公司客户信用评价负责人不能及时汇总客户信息,或者提供信息不准确、不全面,影响客户信用评价的,考核深圳分公司客户信用评价负责人100元/次。
7.4 若实际接单额度超出信用额度,业务部门在订单评审前进行授信额度的申请或调整,如超出信用额度评审订单,考核深圳分公司经理50-100元/次。7.5 各部门/分公司如未按客户信用评价结果执行的:深圳分公司如有违规接单情况出现,考核责任人100元/次。
7.6 有其他违反《客户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的行为,或未履行职责者,考核相关责任人100元/次。
8、本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财务部。
9、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之前相关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1:《客户基本信息表》 附件2:《客户信用评价申请表》 附件3:《客户开发方案报告》 附件4:客户信用评定指标及评定标准 附件5:《客户信用评价表》 附件6:《客户授信调整表》
第四篇:海南省交通运输厅2011年变更管理办法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
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设计变更的原则 第三章 设计变更的分类 第四章 设计变更的审批 第五章 设计变更的造价 第六章 设计变更的管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控制工程规模、标准、质量、工期和投资,规范和及时正确处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保证工程的正常、顺利进行,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部令2006年第5号)和《海南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项目管理权限归属海南省交通运输厅(以下简称“省厅”)的公路新建、改建及大修项目。
本办法所称设计变更,是指自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批准之日起至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技术设计文件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所进行的修改、完善等活动。
第二章 设计变更的原则
第三条 已批准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公路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如遇以下原因可进行设计变更:
1、设计文件中存在错、漏、碰、缺及设计明显不合理;勘察设计资料不详,设计图与自然条件(地质、水文、地形)不符。
2、在不降低技术标准、使用功能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便于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有利于保证或提高工程质量标准、提高功效、增进技术进步;或经对原设计进行优化,可达到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或节省工程成本)、节省占地;或方便施工、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以及减少地质病害、改善施工条件、有利于环境保护。
3、因农田、水利、工矿、铁路等设施和城镇、管网规划及环境、文物保护等要求,对局部路段工程需进行变更和完善。
4、因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变化或上级主管部门及省厅对工程建设提出新的工程技术要求。
5、因不可抗力的原因,如工程地质灾害、国防等因素引起的变更。
6、工程正式开工后直至项目竣工验收前,因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条件、建设环境等的需要或因当地政府要求确需进行的变更。
7、由于不按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和有关规程施工,导致不良后果所引发的设计变更,属于施工补救措施,其增加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但其变更设计的程序应按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 设计变更按以下原则进行:
1、设计变更应当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符合工程质量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2、设计变更必须坚持高度负责的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以优化、完善设计,并结合当地经济近期整体发展为前提,达到提
高设计质量、节约建设资金、确保符合设计规范和工程技术标准的目的,并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实现对建设项目科学管理。
3、设计变更属于对设计文件内容作修改及完善,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或报备。除抢险工程可边申请边实施外,未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变更不得实施。
4、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变更已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肢解设计变更规避审批。经批准的设计变更一般不得再次变更。
5、设计变更要进行充分的经济、技术论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公路工程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符合公路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要求,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三章 设计变更的分类
第五条 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一类设计变更、二类设计变更和三类设计变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一类设计变更:
1、连续长度为10公里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
2、特大桥的数量或结构型式发生变化的;
3、特长隧道的数量或通风方案发生变化的;
4、互通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
5、超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二类设计变更:
1、连续长度为2公里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
2、连接线的标准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3、连续长度为0.5公里以上特殊不良地质路段处置方案发生变化的;
4、路面结构类型、宽度和厚度发生变化的;
45678
工整顿,降低信用等级;监理单位负有相应责任的,项目法人(代建单位)将视情节轻重按合同和相关办法给予监理违约处罚。施工单位对上报变更的工程量及单价弄虚作假的,项目总监办应予严格扣回,同时给予施工单位及相关单位通报批评,并按合同或相关规定给予相应违约处罚。
监理人员故意拖延不报及虚报多报变更工程量的,对当事人给予批评警告,严重的勒令清退;构成犯罪的,移送国家有关法律机关处理,并同时按合同或相关规定给予监理单位相应违约处罚。情节严重的,降低信用等级。
设计单位不及时完成变更设计的或变更设计粗糙、错误遗漏较多的,省厅将给予批评警告、通报;情节严重的,省厅将降低设计单位信用等级,并同时按合同或相关规定给予相应违约处罚。
省厅项目管理机构根据项目法人(代建单位)上报的每月设计变更台账进行抽查,抽查中一旦发现出现以上情况或其他严重违约违规行为,除了以上相应处罚外,项目法人(代建单位)已经审定的三类设计变更,其费用变化不得进入决算。
省厅项目管理机构和省厅工作人员在设计变更审查批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由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由市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的公路建设新建、改建项目的设计变更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二OO六年五月实施的《海南省交通厅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五篇: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管理,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合理配臵交通运输科研资源,发挥科技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列入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计划的项目(以下简称:省厅科研项目)、由省厅推荐或作为保证方的科研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的工程研究项目,均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省厅科研项目实行归口管理,凡交通运输行业单位以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相关技术和管理研究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均可申报和参与。申报研究项目要坚持注重实际、适度超前、重在应用的原则。
第四条 科研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立项、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验收(鉴定)、成果管理、经费管理等。
第五条 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处(以下简称:厅科教处)是省厅科研项目的管理部门。
第二章 项 目 立 项
第六条 申请省厅科研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交通运输科研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有利于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
(二)有明确实用的研究目标,创新的学术思想,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案,有望取得创新性成果。
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应体现有限目标、有限规模、重点突出、适应市场、重在应用的原则。重点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要依托工程实体,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软科学研究要有前瞻性和较强的针对性,体现时代特征。新产品开发项目要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和经济目标。
(三)有精干、稳定的研究队伍,良好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必要的实验条件。
科研项目负责人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和参与人,应具备高级技术职称及以上和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协调能力。项目组成人员应有较好的业务素质,有相应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可靠的时间保证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经费预算实事求是,申报资料齐全。
第七条 省厅科研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科研项目分为应用技术研究、软科学研究、信息化技术研究、标准与计量研究、科技成果推广、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第八条 科研项目中,应用技术研究、信息化技术研究、标准与计量研究、科技成果推广、企业技术创新等项目的研究时间一般在三年以内,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时间一般在二年以内。
第九条 项目申报单位可登陆《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管理系统》(http://113.140.70.184:4004)提交项目建议。每年3月30日之前提交的项目建议,纳入本的科研计划项目管理;3月30日之后提交的项目建议,将顺延至下的科研计划项目管理。
第十条 科研项目立项程序:
(一)项目申报。申请单位填报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见附件一),通过科技信息管理平台申报,并提交申请书书面材料。
(二)项目审核。厅科教处对申报的所有项目进行形式初审,按专业类别组织专家对通过初审的项目进行网评,对通过网评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初步立项建议。
(三)计划下达。根据专家提出的项目立项建议,经厅科教处会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审查后报主管厅长批准,编制下达《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计划》。
(四)对于科技含量较高、能解决共性问题的重要研究项目,具备招标条件的,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五)开题论证。根据项目计划要求,第一承担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见附件二),由厅科教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结论作为签订合同的主要依据。
(六)合同签订。由厅科教处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科研项目合同书(见附件三)。
使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预算内经费和自筹资金的项目,承担单位须提供与合作方签订的有关合同(协议)和详细的项目支出预算,作为科研项目合同的附件。
两个及以上单位联合承担的科研项目,由第一承担单位负责签订项目合同,其他单位与第一承担单位应签订合作协议或二级合同,明确各承担单位的任务分工、经费分配等,并作为合同书的附件。
第十一条 鼓励厅属各单位利用自有资金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凡利用单位自有资金开展的科研项目,需报厅科教处备案。
第十二条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在勘察设计阶段,要根据项目建设技术需要,提出科研项目及其经费预算。由厅科教处会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组织专项审查,确定科技攻关方向和研究内容,并列入科研项目计划。
第三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第十三条
厅科教处会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依据合同书对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协调并解决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对在研项目执行情况、组织管理、经费管理、配套条件落实以及项目预期效益 等进行阶段检查;也可聘请专家对项目进行检查或评估,提出检查或评估报告。
第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对重大事项要及时报告,对涉及合同中的目标、研究内容、负责人、关键技术方案、完成时间等进行调整或变更事项,必须报厅科教处批准。未经批准,项目承担单位不得擅自变更合同内容。
第十五条
科研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厅科教处有权撤销或解除项目研究任务:
(一)科研项目配套资金或依托工程、技术引进等条件不落实的;
(二)科研项目长期拖延、执行不力,或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项目无法执行的;
(三)实践证明预定技术路线不合理或发生重大偏差,达不到预期目标,难以进行调整需要中止的;
(四)研究内容简单重复,或合同确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已由他人率先完成的;
(五)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使合同无法继续执行的;
(六)合同各方一致同意变更或中止的。
第十六条
省厅科研项目实行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对于研究期限两年及以上的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和主管单位应于每年11月30日前填报项目进展情况报告表(见附件四),报送厅科教处。有阶段性成果的项目要及时将阶段性成果上报。
第十七条
对不按时上报科研项目执行情况报告、擅自变更合同内容或不接受监督检查的科研项目,厅科教处将要求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将对其通报批评。
第十八条
科研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不能按照合同有效地履行职责,致使项目进度或质量受到较大影响的,厅科教处将责成其所在单位予以调整,视情节暂停其承担厅科研项目的资格并予以公布。
第四章 项目验收(鉴定)与结题
第十九条
列入厅科研项目计划的项目必须进行验收。
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的成果验收,参照国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进行。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结题,根据国家《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办法》,采取评审、验收的方式进行。其他类别的项目参照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
科研项目在规定执行期结束后,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应在三个月内填写并提交验收申请书(见附件五),并附项目研究报告、查新报告、经费决算报告、用户意见等验收资料,与生产联系紧密的项目要提供成果的技术应用指南,报厅科教处审核。
经审核符合验收条件的,厅科教处将对项目组织验收;对不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将责令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限期整改,直至符合验收条件。
科研项目因故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应在执行期结束前三个月提出延期申请,并报厅科教处批准。一般项目延期时间不得超过半年。
第二十一条
科研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在规定执行期结束三个月后仍未提出验收申请或未按规定期限提出延期申请的,厅科教处将撤销项目研究任务,并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
第二十二条 科研项目验收以合同确定的研究内容和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由厅科教处组织从事该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等组成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委员会专家一般不得少于7人。
第二十三条
验收专家在审阅资料、听取汇报、提问质询的基础上,独立提出意见,讨论后形成验收意见。
第二十四条
项目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不通过验收。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不通过验收:
(一)项目目标任务完成不到85%的;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有弄虚作假和剽窃他人科研成果行为的;
(三)擅自变更合同考核目标、研究内容的;
(四)经费使用存在严重问题的。
第二十五条
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所有实验记录、数据、报告等,在项目验收(鉴定)后,应及时整理归档,不得散失。
科研成果验收(鉴定)、评审的有关技术文件,分别由厅科教处和承担单位按科研档案管理规定归档。
第二十六条
因提供文件资料不详、难以判断等导致验收意见争议较大,或成果资料未按要求进行归档和整理,或研究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的科研项目,为需要复议的项目。
需要复议的项目,应在首次验收后的三个月内,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后再次提出验收申请。未按期提出验收申请或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为不通过验收。
对无正当理由造成科研项目任务终止或不通过验收的项目,厅科教处将对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进行通报,并记入科研信用档案,项目负责人三年内将不得承担厅科研项目。
第二十七条
对未列入交通运输科研计划的项目,但对交通运输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项目,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可向厅科教处提出成果鉴定申请。经厅科教处审核同意后,将按照有关科研成果鉴定办法对成果进行鉴定。
第二十八条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科研项目应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同时,由厅科教处会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对实验实体工程进行单项验收,并作为整个科研项目验收的一部分,实验实体工程未通过验收的,不组织科 研项目验收。
第五章 成果管理
第二十九条
科研成果是指科研项目在实施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验收(鉴定)成果,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计算机软件以及专利、论文和专著等。
本办法依据《交通运输行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交科技发[2010]78号)对科技成果进行管理。
第三十条
科研成果涉及国家机密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及相关法规的规定执行,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第三十一条
通过验收的项目,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需在30日内填报科研项目成果验收证书(见附件六),并进行科技成果登记。
第三十二条
实行科研成果公布制度。项目科技成果登记完成后,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需在15日内提交科技成果简介(见附件七),厅科教处负责已登记科研成果的公布及管理,定期或按需公布科研成果。
第三十三条
科研项目所产生的学术报告、论文和专著等对外公开发表时,必须标注“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字样,且不得影响项目的专利申请或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公开发表后,应将学术报告、论文和专著的名称以及发表刊物名称、著作权人等基本信息在项目执行情况中报告。
第三十四条
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对适宜转化的科研项目,在项目合同中应包括成果转化方案,明确项目第一承担单位促进成果转化的责任和义务;科研项目验收意见中应提出今后科研成果转化建议。
第三十五条
项目验收(鉴定)或结题后3年内,厅科教处和项目主管单位应对成果的推广应用的情况实行跟踪管理,承担单位应根据成果应用情况对项目进行后评价,并及时报送上述有关材料和后评价报告,作为 项目补充归档资料。
第三十六条
对撤消或中止执行的项目,承担单位和主管单位应对已做工作、经费使用、已购臵的设备仪器、已取得的成果等进行总结,报厅科教处批准结题后归档。
第三十七条
科研成果以及形成的知识产权,除以保证重大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或合同中明确约定外,授予承担单位所有。省交通运输厅有权调用科研成果的技术数据、文件和图纸。
第三十八条
申请科研项目时,须进行专利及相关文献检索,拟定自主知识产权目标。项目执行过程中,承担单位须根据相关领域知识产权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和措施,防止知识产权侵权。
第三十九条
项目主管单位和承担单位有推广科研成果的责任,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了强化成果推广、方便使用,厅科教处将及时在网上发布与生产联系紧密的科研项目的技术应用指南。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四十条
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资金来源:
(一)国家、交通运输部、省联合科研攻关项目资助资金;
(二)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科研计划经费;
(三)重点工程项目预算内的科研试验费;
(四)科研成果转化盈利基金(盈利以后利润5%可用来作为研发经费);
(五)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四十一条
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科研计划经费的补助范围:
(一)列入国家、交通运输部和省科研项目的配套经费;
(二)列入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计划的资助经费;
(三)省交通运输厅科研奖励资金;
(四)厅属单位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五)科研情报费,科研管理等其他科研工作费用。
第四十二条 科研项目经费原则上实行单位自筹、省厅补贴的方式,实行一次审定,分期拨款,专款专用,超支不补的办法。
第四十三条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应加强对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做到专款专用,不得自行扩大使用范围。对违反者除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外,省厅将暂停项目经费拨付,并责成限期整改。
第四十四条
合同签订一个月内,厅科教处视项目性质向承担单位拨付合同总金额的30%-50%,其余款项按合同和项目实际进展拨付。
重点工程项目预算内科研试验费支持的科研项目,其经费管理按上述办法执行。
对因承担单位原因撤消或中止执行的项目,未拨科研经费不予拨付。对违反本办法情节严重的撤消或中止执行的项目,承担单位必须退还经费。
第四十五条
承担单位在申请验收(鉴定)时,需提交财务部门出具的项目经费决算报告。
第七章 奖 励
第四十六条 对在交通运输科研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一)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拾万元;
(二)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伍万元;
(三)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叁万元。
(四)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伍万元;
(五)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壹万元;
(六)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伍仟元。
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应视情况予以配套奖励。
第四十七条
为了鼓励行业创新,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省交通运输厅委托陕西省公路学会设立陕西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奖。
获得陕西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以上的科研项目优先向更高一级学会或协会、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推荐评奖。
第八章 限 定
第四十八条
申请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满足以下限制条件:
(一)政府公务人员、离退休人员、申请单位的兼职科研人员不得作为项目的第一负责人(软科学项目除外),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不能担任非所学专业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二)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申请人同期负责的科研计划项目省厅科研项目(含负责主持的项目)不得超过两项,其他单位的申请人只能负责一项。
(三)未按规定完成交通运输科研计划项目省厅科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新的科研项目。
(四)不能有效组织研究工作,未取得研究成果且不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延期申请的项目负责人,自结题之日起3年内不得申请新的项目。
第四十九条
参加项目评审、评估、验收、鉴定工作的专家和科研项目的相关人员,未经承担单位许可,不得擅自披露、使用或向他人提供、转让有关技术资料、文件或商业秘密。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陕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五十一条
除印章、签名外,本办法规定的所有报送材料均采用《陕 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管理系统》(http://113.140.70.184:4004)生成文档,网上申报的同时报送纸质文本。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