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汇1

时间:2019-05-13 08:0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扶贫工作汇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扶贫工作汇1》。

第一篇:扶贫工作汇1

扶贫工作汇报

达拉特旗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达拉特旗扶贫办

1986年以来,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扶贫部门的关怀下,我旗开展了大规模、有计划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世纪,根据农村牧区立地条件,认真贯彻实施《中国扶贫开发纲要》,积极将扶贫开发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发展现代农牧业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构筑“大扶贫”格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08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20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000多万元,各项信贷扶贫资金3亿元,地方配套资金5亿元,以工代赈资金2000万元,社会扶贫资金11亿元。扶持农牧民15万人,稳定解决温饱12万人。贫困人口由1986年13万人减少到现在的3.2万,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的190元增加到现在的1470元。

一、基本情况

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中游南岸,鄂尔多斯市北端,北与包头市隔河相望,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属自治区级贫困旗。全旗国土总面积8200平方公里,辖8个苏木镇、130个嘎查村,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25.4万人。截止2008年底,共有贫困户9143户,贫困人口3.2万人,占农村牧区总人口的12.6%,占全旗总人口的9.1%。根据境内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将全旗划分为“三区”,北部为黄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优化发展区,面积2900平方公里,共有79个村、15.9万人,现有人口11.4万人,其中贫困户910户、3094人;中部为库布其沙带,沙化较严重,面积1065平方公里,属限制开发区,共有18个村、4.2万人,现有人口2.1万人,其中贫困户2743户,贫困人口9326人;南部为丘陵土石山区,地势起伏大,沟壑纵横,土地贫脊,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属禁止开发区(生态自然恢复区),面积4235平方公里,共有33个村,5.3万人,现有人口3.1万人,其中贫困户5490户,贫困人口19580人。全旗贫困人口中,居住在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贫困人口占全旗贫困人口总数的90%,当地群众生存环境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扶贫开发投入成本高、效益不明显,是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扶贫”工作情况

1、强化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一直以来,我旗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从1986年大规模扶贫开发开始,我旗就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建立了由政府一把手为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不断充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确责任,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正常有力进行。

2、扶贫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为我旗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到2008年末,我旗共在74个贫困村实施了“千村扶贫”、“整村推进”、“移民扩镇”、“产业化” 扶贫、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重点项目,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0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000万元,地方配套5亿元,以工代赈资金200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3亿元,社会扶贫资金11亿元。国家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5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853.5万元,财政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强,为我旗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3、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到2008年末,我旗累计新修乡村公路920公里,上电3387公里,打井、兴修水库、塘坝8000眼(处),解决了14万人、50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问题,新开发水浇地5万亩,改造盐碱地2万亩。全旗各苏木镇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沙石路,村村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电影下乡覆盖全旗。

4、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截至2008年,我旗8个苏木镇全部有医院,村村有标准化卫生室,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参合率达到96.8%,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各类传染病达到有效控制,地方病防治达到国家控制标准。九年义务教育达标率为100%,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实现零指标。

5、贫困农牧民人口显著减少,收入大幅度提高。1986年,我旗共有贫困农牧民13万人,到2008年,贫困人口减少到3.2万人。1986年,贫困农牧民纯收入190元,到2008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470元。

(二)社会扶贫情况

深入开展了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嘎查村和县级领导包贫困户活动,全旗共70个机关、140个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8个苏木镇、130个嘎查村,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投入扶贫事业,东达蒙古王集团在达拉特旗白泥井镇风水梁建设生态移民扶贫村,投入资金近9亿元。此外,京蒙对口帮扶及社会捐助等其它项目累计投入近8000万元。

(三)社会保障情况

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农牧民参合率达到96.8%,筹资标准为个人出资20元,旗级配套20元,市级配套20元,自治区配套20元,中央配套40元,报销封顶线达10万元。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镇无业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参保率分别达到51.2%和49.7%。2008年,下拨保障金1300万元,农村低保救助对象达13700人,五保户救助达1009人。低保户年保障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1600元;五保户集中供养年保障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000元,五保户分散供养年保障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1700元。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实现零指标。

(四)城乡统筹情况

通过实施各类扶贫移民项目,着力推进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已建成扶贫移民住宅楼11栋、3万平米,移民安置390户。回购并分配廉租住房2048.3平方米,落实经济适用住房10万平方米,配建廉租住房6128.5平方米。加快生态自然恢复区人口搬迁转移,白泥井、吉格斯太梁家圪堵、东达风水梁、树林召王贵四个精品移民小区正在建设中,总建筑面积40.8万平米,计划移民2856户、9710人。2000年以来,我旗采取异地扶贫移民、生态移民、移民扩镇等多种形式实施扶贫移民工程,共安置移民2314户、7800人。

三、扶贫措施

(一)坚持以工业化带动贫困地区发展

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吸纳农牧民工,拓展增收致富渠道。已建成达电—亿利PVC、王爱召、三垧梁三大工业园区;积极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以电力、煤炭、化工、建材、农畜产品加工转化为主导的循环型产业集群。依托工业园区各企业大开发、大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合格的产业工人,累计培训就业农牧民2445人。

(二)坚持以农牧业现代化加快贫困地区发展

通过捆绑农综项目、国土整理项目、农田节水项目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共建成现代农业示范项目17.96万亩,其中大型喷灌项目14.46万亩,受益农牧民2.15万人,各项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使项目区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可省水60%、省电30%、省工80%,当地群众每亩年平均增收200元。白泥井镇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已做为全市典型加以推广。设施农业建设稳步推进,采用政府扶持补贴的办法,加大扶持力度,已建成温室和拱棚501栋。畜牧业迅速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全旗牲畜存栏数量达到348.5万头(只);奶牛养殖健康发展,奶牛数量达到4.3万头。随着现代农牧业的稳步推进,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各类先进要素快速进入农业生产领域,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使农牧民收入呈现农牧业内部收入、劳务收入和政策性收入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增收渠道不断扩宽。

(三)坚持以城镇化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进程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的总体思路,努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以树林召镇为中心,以建制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树林召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9.2平方公里,全旗城镇化率达到44.1%。依托城镇发展积极开辟就业岗位,年均城镇就业人员始终保持在1300人以上。通过实施生态移民、矿区移民和扶贫移民等项目,着力推进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全旗累计转移农牧民8.7万人,实际从事农牧业生产人口下降到8.2万人。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农牧民脱贫环境,生态自然恢复区内农牧民进城或转移就业的,可享受每人每年4000元生活补贴(享受5年,5年后未稳定就业的纳入城镇低保体系)、70平米经济住房补贴和全额培训补贴,全旗规划至2012年底转移农牧民5.3万人,禁止开发区(生态自然恢复区)农牧民将全部迁出,最终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

(四)坚持以整合社会力量形成多元化扶贫投入新格局 在全力落实好各项惠农强农和专项扶贫政策的同时,坚持“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组织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建立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四、存在问题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旗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果,但是,目前扶贫开发的任务仍很繁重,一些贫困村人均生活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关注。

(一)诸多内、外因素制约扶贫工作 由于受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观念落后,年龄结构偏大,一些贫困农户生产习惯于传统生产模式,离开土地的脱贫致富能力较弱,接受科技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差,且小农意识严重,小富即安,观念越落后越贫困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大多贫困人口居住在偏远落后的丘陵土石山区和库布其沙漠区,耕地量少、分散,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设施、生产技术落后,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小杂粮和部分大宗农作物),长期以来仍然受“靠天吃饭”、“雨养农牧业”的束缚,增收渠道单一,在目前形势下,增加该地区贫困户收入的难度越来越大,遇自然灾害或因病和供养大学生子女上学经常有大量人口返贫致贫,每年因灾、因病返贫率在10%左右。另外,全旗农业龙头企业总量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致富途径,带动贫困地区农牧民增收的能力有限;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实力弱,主要从事种养业,且粗放经营的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少,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带动作用不明显。

(二)扶贫方式仍需不断改进

具体工作中注重物质投资,往往忽视对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的激励和调动,“输血”现象多而培育自身“造血功能”少。对症下药、分类指导工作不够灵活,扶贫资金和项目具有严格的使用和建设要求,地方使用扶贫资金只能采用上级项目要求和资金分配办法,在帮扶措施上,不能有效对不同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采用扶贫措施的灵活性相对受到约束,直接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整体效果。

(三)一些政策、措施还需不断完善

近年来,中央、自治区和市各级财政通过不同渠道投入扶贫资金,但这些资金主管部门不同,投向不同,管理方式不同,使得扶贫资金使用和扶贫效应达不到最大化。部分扶贫规划项目不切合贫困地区发展实际,而部分地区亟需落实的项目却不能及时申请到扶持资金,整体扶贫效益不够理想。我旗贫困地区面积较大,贫困人口数量较多(贫困人口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属区级贫困旗),国家财政扶贫资金下拨较少,扶贫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全旗扶贫攻坚的需要,因旗财政可用财力有限,要求地方配套部分匹配困难,直接制约着我旗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另外,每年扶贫项目资金下达较晚,当年实施难度大,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扶贫资金当年不能发挥效益。

五、今后的思路

今后,我旗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扶贫政策,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创新扶贫发展模式,将扶贫工作重点放在推进农牧民向城镇及二、三产业转移,集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全面推动扶贫事业健康发展。

(一)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切实加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 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扶贫工作步伐同时,进一步理清扶贫工作思路,抓住扶贫关键环节,用统筹的眼光看扶贫,综合的手段抓扶贫,真正把扶贫开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

1、狠抓生态建设和扶贫移民工程。按照“三区”规划,把南部生态自然恢复区立地条件差、不宜实施整村推进就地扶持项目的区域,通过移民扩镇等项目将贫困农牧民全部转移,充分考虑转移后其就业、就医、就学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因素,选准、选好移民小区,全面抓好各移民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关注和关心特困农户搬迁后生活问题,以及搬迁后的帮扶工作和后续管理工作,有效结合生态恢复区人口转移政策、全市农牧民养老保险政策和扶贫政策,有效保障生活,切实做到“搬得出、稳得住、富起来”。

2、加大优化发展区基础设施投入。我旗北部沿河平原发展现代农牧业基础条件较好,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加大对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加快发展养殖业、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经营,引导农民建立各类专业协会,进行科学经营管理,尽最大努力提高农民种养效益,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同时在项目资金、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企业和贫困户更多支持,鼓励其在发展中建立起企业带农户,大户带小户的运行机制,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加强政策扶持,拓宽贫困农牧民增收的渠道

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大力促进信贷扶贫,增加贫困农户增收实力。

1、积极争取上级扶贫政策。在用足用活现行上级扶贫政策的同时,继续努力向上级政府争取扶贫政策和补助资金,对一些扶贫措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结合地区实际会商后合理调整,使扶贫项目实施更加科学合理。

2、进一步降低项目门槛。为加快各类扶贫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进一步降低项目门槛,引导优势农牧业生产地区农牧民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特别要给与贫困农户相关优惠政策,全力推动贫困农牧民增收致富。

3、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不搞“一刀切”。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自然规律、科学规律,找准“致贫”的根本原因,抓住扶贫的关键环节,减少盲目性,注意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特色扶贫项目,建立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分工格局,提高整体发展能力。

(三)提高素质,增强贫困农牧民增收的能力 扶贫先“扶智”,才能增强贫困农牧民增收能力。

1、典型引导,增强脱贫致富的主动性。要从扶贫开发工作的成功典型中,发现规律,汲取经验,不断丰富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社会环境,增强广大贫困农牧民勤劳致富积极性。

2、提高农民素质,实施科教扶贫。紧紧抓住提高贫困农民素质和产业科技含量,深化科教扶贫,引导贫困农牧民积极参与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在集中培训的同时,积极采用流动式培训、乡村培训等灵活多样方式,尽量方便群众参与。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引进新技术,培养新人才,邀请专家、技术人员为贫困农户传经送宝。加强旗、苏木镇农技推广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好农民职业实用技术培训,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完善技术服务手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特别要加强对贫困农牧民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辅导,努力使每个有能力脱贫的贫困农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四)科学帮扶,完善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1、大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从致富能手、务工经商能人中培养村干部,利用选调大学生村官的有利契机,配强村级班子,加强政策、法规和技术培训,增强其工作能力,激励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2、积极推进产业扶贫。继续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在农村发展公司化农牧业,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民增收。积极扶持与扶贫项目相关的龙头企业,帮助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签订生产合作合同,形成市场风险共同承担机制。

3、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制度和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农村低保、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救助、残疾人扶贫等救助政策,确保特困群众的困难救助落到实处。

4、不断改善结对帮扶机制。做实、做细结对帮扶工作,切实构建有效的“一村一计一部门”的帮扶机制。提倡和鼓励送项目造血的长效办法,通过领导联系、单位结对、企业帮扶,分类指导,真正促进贫困农户持续增收。

(五)努力做好扶贫开发新阶段的工作任务

1、有效衔接扶贫与低保两项制度

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今后我旗要继续向“开发式”扶贫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双管齐下的方式转变。积极开展信息帮助、产业扶持等开发性扶贫,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脱贫致富水平。目前我旗贫困对象中近三分之一是老、病、残等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不适宜“开发式”扶贫模式,对这部分人员通过政策明确纳入低保范围,确保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2、处理好专项扶贫与社会扶贫(行业扶贫)的关系,努力向贫困户倾斜

进一步加大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以及各行业扶贫牵头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以扶贫资金为引子,整合各方面行业资金。坚持捆绑使用,信贷扶贫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各部门扶贫资金、社会扶贫资金、地方配套扶贫资金等各类扶贫资金,都应以扶贫工作为载体,不断加大各方面扶贫资金的整合力度,实行统一安排、捆绑使用。积极研究扶贫开发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完善和调整好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方式,出台相应的措施与办法,捆绑扶贫项目资金,直接瞄准贫困村投放,保证资金的投放强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扶贫资金拨付和扶贫项目落实中应结合各地实际扶贫需求,视地区立地条件和经济基础灵活确定,有效整合其它项目和社会资金,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

3、进一步加强信贷扶贫工作

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形成小额循环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等贷款方式优势互补的格局。积极探索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新模式,扩大贷款范围,积极开展农村社区资金互助组织的试点,积极开展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去年,我旗已在白泥井镇白泥井村开始试点,取得了一些经验,今年将继续推广。鼓励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个人为贫困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担保。

4、重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是解决农村贫困群众“住不避风雨”问题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分清工作对象,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农村贫困农户。针对五保户已经丧失自主脱贫能力的现状,通过保障式扶贫,为其提供必要生活保障,实现就地或集中供养。低保户和其他农村贫困农户大多数因病、因灾或生产生活条件差等原因暂时致贫,这部分人应作为脱贫转化的重点,纳入移民扩镇项目,加强扶持,帮助其早日实现自主脱贫。六、三点建议

一是加大对扶贫移民搬迁的资金投入。我旗贫困人口大都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开发难度较大的南部丘陵地区。从我旗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和扩镇移民项目的情况来看,依托迁入区产业承载能力,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整体搬迁,不仅可以彻底改善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而且可以依托相关产业实现就业,是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好方法。建议国家制定出台贫困农牧民移民搬迁优惠政策,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扶持贫困人口在更优越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实现脱贫致富。二是建立贫困地区认定动态管理机制。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原来认定的“国贫旗县”和“省贫旗县”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经济实力和发展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变,但由于认定之后一直没有调整,富裕起来的贫困旗县仍然享受的国家较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建议国家重新对贫困级别进行认定并逐步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三是减免或取消中西部旗县的扶贫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两会都提出了逐步取消公益性项目的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扶贫项目作为扶持社会最弱势群体的基础性项目,建议率先减免或取消县及县以下地方配套资金,特别是地方财力紧困旗县,地方配套资金应给予减免。

第二篇:穆棱精准扶贫工作汇

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中共穆棱镇委员会 穆棱镇人民政府 2016年5月23日

按照市委、市政府下发《穆棱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为切实做好我镇精准扶贫工作,我镇坚持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今年全镇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认识,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上下联动,迅速行动,全镇所有机关干部及村“两委”干部联系市直包扶单位深入村屯入户调研,制定帮扶措施,切实做好全镇精准扶贫工作,现就我镇2016年精准扶贫到户帮扶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贫困户272户,585人。其中,国家级标准313人,省级标准272人。按致贫原因可分为:因病致贫100户,占36.8%;因缺少投入资金致贫85户,占31.2%;因缺少土地致贫36户,占13.2%;因残致贫24户,占8.8%;因灾致贫1户,占0.4%;因学致贫5户,占1.8%;因缺劳力致贫16户,占5.9%;因缺少致富技术致贫4户,占1.5%;其它1户,占0.4%。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全体包村干部及各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制定方案。经镇党委和政府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研究,制定并印发了《穆棱镇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三是责任落实。召开了全镇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会议,20个行政村成立了10个工作片区,分别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镇包村干部为成员的指导小组,指导各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脱贫攻坚战揭示牌和制作入户明白卡,争取以会带训的方式,对驻村干部集中培训3次,确保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规范程序,认真落实

一是精准识别。在市扶贫办和镇政府的指导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规模,农户自愿申请,由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了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人员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政府审核,镇政府对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贫困户名单,各行政村再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上报到市扶贫办,同时填写扶贫手册,将贫困户信息录入网上系统。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识别做到“一公示一公告”。二是建档立卡。镇扶贫按照纸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贫困户和贫困村档案。贫困户档案内容包括贫困户申请书、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会议记录、村贫困户初选名单公示、关于审核确认贫困户的报告、镇贫困户审核确认情况公示、关于复审贫困户的报告和扶贫手册。贫困村档案内容包括镇基本情况,镇贫困村帮扶规划、镇贫困村帮扶汇总情况、县审批文件、镇贫困村申报文件、贫困村申请书等。截止目前已经完成20个村272户建档立卡工作,其中影像资料389张,填写扶贫手册272本以及装订20套相关申报材料等。三是创新措施。结合全镇及各村实际情况,采取“3+N”(即1名市直包扶单位领导、1名镇直机关干部、1名村干部三级联动帮扶多名贫困户)模式,结对帮扶,截止目前,镇村干部贫困户入户率达到5次以上,通过入户调查分析每个贫困户实际情况、致贫原因制定出“一户一策”帮扶方案。由镇扶贫办负责建档立卡等综合工作,对贫困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做到“做到四个一”即一套扶贫手册、一套信息采集、一套帮扶措施和一套影像资料。确保帮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四是完善督办制度。包村干部和村干部每周做到入户调研,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研究脱贫政策,根据包扶人入户情况,每周二开会时进行汇报研究,同时每半个月由镇扶贫领导小组到各个村进行督查;扶贫手册填写每半个月报镇扶贫办盖章确认。

三、取得实效

一是危房改造扶贫。全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贫困自然村屯危房改造力度,重视贫困家庭安居房建设,截止目前我镇已经审批了6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让贫困户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二是基础设施扶贫。在全镇行政村通村公路和危桥改造上,积极争取政策项目向贫困村屯倾斜,截止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有3个自然村屯得到改善,其中在交通运输局大力支持下,岭前村大桥建设项目正有条不紊开展建设,红旗村和迎门山小组的同村公路已经完成招投标。新修村屯道路23公里,维修农田道路50余公里,修复边沟2000延长米。三是产业扶持扶贫。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烟、牛、菌、菜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的模式,截止目前已经有158户发展产业项目,其中晒烟种植28户,食用菌栽培23户,肉牛养殖64户,发展蔬菜大棚17户,其它养殖和种植类26户。例如柳毛村成立大榛子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扶持赵庆东、闵凡华、耿秀兰和张全华栽培大榛子和食用菌项目以及市农业局帮助振兴村种植山杏等经济作物,通过项目、经济等扶贫方式开展帮扶工作。四是技术支持扶贫。通过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开展扶贫工作,截止目前已有35户通过技术培训发展农业产业,例如柳毛村张全华通过技术学习发展大鹅养殖;市煤监局出资帮助大桥村郭修宇和吴明娇分别发展蜜蜂养殖和生猪养殖等。五是教育资助扶贫。全面落实教育助学资助政策,对因学致贫的家庭通过教育扶贫实现脱贫,截止目前一对一帮扶15户贫困家庭孩子就学。例如柳毛村干部与学校沟通帮助张士美家孩子申请贫困补助等。六是卫生服务扶贫。进一步健全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重点提升贫困村卫生所设施水平,针对没有卫生场所的贫困村采取委派穆棱卫生院安排专业医疗人员驻村就医。兴盛村包扶单位市人民医院多次为贫困户及村民入户义诊,并为贫困户送去必备的药品。现已沟通市人民医院及二院择期为我镇集中进行大范围义诊。七是劳务输出扶贫。能人带动脱贫。截止目前我镇已帮助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100余人。例如振兴村通过山东朋友联系贫困户到山东务工,大桥村和兴隆村等通过外出能人带动贫困户到天津等地外出务工,西岗、河北、黎明等镇边村为贫困人口协调镇内企业入职劳务,还为部分有驾驶技术的贫困人员协调出租车公司优先包车出租营运。八是协调贷款扶贫。截止目前我镇已为全镇贫困户协调贷款56户,共计100余万元。九是社会保障扶贫。经过对我镇特殊的贫困群体,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由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目前我们经过如果深入调研,已经确50人纳入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范围。

四、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个别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村民贫困是自己导致的,跟我没关系,困难村民应该是靠国家保障政策扶持,导致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缓慢。二是工作宣传不到位。在工作开展期间,不少村民认为被确定为贫困户后会得到很大的利益,特别是在信息采集环节需要贫困户提供银行账号。一些比较偏激的群众还到村委会、镇政府要求被评定为扶贫户,索要现金、实物等救助类政策。三是帮扶措施落实困难。我镇贫困人群主要是因病、缺少劳动力、缺少资金原因致贫,不少贫困户土地因没有劳动力、没有资金而出租,一些技术高、占地面积大、见效周期长的项目无法亲自实施,导致一些向产业靠拢、向项目靠拢的帮扶措施无法实现。

五、下步安排

(一)健全档案,完善基础数据

利用“3+N”的模式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安排专职人员对全镇20个村贫困户情况健全档案,通过建档立卡工作,切实了解所有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联系帮扶责任人根据每户实际情况研究出具体的帮扶措施,利用资源整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方式,帮助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

(二)分类帮扶,制定具体措施 根据帮扶对象的特点和需要,结合我市各项惠民政策,联系好市直包扶单位,发挥好我镇产业、经济优势,配合好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在帮扶形式上与整村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等多种形式和措施相结合,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实现脱贫。

(三)强化落实,围绕总体路径

经常性召开全镇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及村干部精准扶贫交流会,按照各级文件及中央、省市领导讲话精神,把握方式、方法,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路径,结合我镇各类资源,落实好精准扶贫帮扶工作。

(四)把握政策,做好宣传解释

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不仅要让贫困户知道具体的帮扶人员和帮扶内容,更要让他们在思想上了解精准扶贫的政策,同时也要注意精准扶贫工作的知晓面,要让群众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竭尽全力帮助百姓脱贫。

第三篇:汇民银行扶贫情况汇报123

万荣县汇民村镇银行 2017年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人行万荣县支行:

去年以来,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我市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有关精神,落实人民银行及银监部门脱贫攻坚的有关要求,拉近银行和基层人民群众的感情,更好的履行脱贫致富社会责任,增强扶贫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以脱贫攻坚为总目标,不断创新信贷模式,奋力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2017年末,我行共发放各类扶贫贷款147户2121万元,其中企业产业扶贫贷款6户1712万元,发放个人扶贫贷款141户409万元。现将我行2017年的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放精准扶贫采取的措施

(一)成立组织,上下联动

我行把发放扶贫贷款作为支农、惠农的着力点,成立了由“一把手”为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信贷科做为精准扶贫的牵头部门,召开动员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上下一条心,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积极与扶贫部门沟通协调,创新扶贫方式方法,制定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切实把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积极创新,制定产品

为认真切实落实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我行组织信贷员深入企业、农户和田间地头,认真调查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 贫困户生产生活实际,根据走访摸底的第一手资料情况,创新制定合理的贷款产品,对没有有效资产可抵押的企业和贫困户,制定了符合万荣县域实际的免抵押“企业(合作社)+农户”和“农户小额担保贷款”信贷产品,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问题。

(三)普惠金融,精准扶贫

为确保贫困地区群众享受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我行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设立了3家支行,特别是青古支行的设立,开创了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延伸到村的先例,是一个大胆的创举,进一步拉近了与农民朋友的联系,延长了我行金融服务链条,缩短了金融服务距离,降低了贫困户的贷款成本,发放农户小额精准扶贫贷款141户金额409万元,支持了贫困户的农业生产发展。

(四)专项资金,定向扶贫

为了有效支持当地涉农企业及贫困户的自己需求,降低贫困户的融资成本,去年,在各级人行的大力支持下,我行申请了扶贫再贷款2000万元,发放产业扶贫贷款6户1712万元,利率为3.6‰,如:为山西康特尔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00万元,山西乐万家食品有限公司140万元,万荣县蓝天养殖场140万元,万荣县顺义菌业科技有限公司247万元,万荣县华荣果业有限公司300万元。

向万荣县顺义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了247万元。该公司以“公司+农户”模式运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由公司投资大棚,农户租用或购买公司的大棚、菌棒,成熟后由 公司统一收购,真正做到了带动农户,增加农户收入,真正做到了带动农户,增加农户收入,该企业的工作人员也主要为本村或邻村的贫困农民,该企业多年以来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也做出了较大贡献。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扶贫会议精神,进一步优化制度,为此,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继续面向“三农”,开展普惠金融,定位精准扶贫,坚持做到“三提高”,即提高精准扶贫覆盖率,提高精准扶贫可得性,提高精准扶贫满意度,二是加强贷款管理,强化风险控制,始终坚持将信贷管理与风险控制工作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是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制度与人才队伍建设,塑造更加饱满的企业形象和文化内涵,有效提升我行核心竞争力。四是为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准做细,对一些虽然政府扶贫名单上没有,但经过详细调查,属于真正贫困,人品正直的农民,我行也要创新信贷产品大力扶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让“三农”经济的发展与我行的稳健经营紧密结合在一起。

万荣县汇民村镇银行 2017年7月11日

第四篇:明溪口镇扶贫工作情况汇

明溪口镇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明溪口镇委员会

明溪口镇人民政府

(2012年3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不辞辛劳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我镇位于沅陵县西北部,镇域面积257.34平方公里,东与沅陵县借母溪乡接壤,西与古丈县、永顺县交界,南与二酉乡,北与借母溪乡毗邻。闻名遐尔的凤滩、高滩电站位于我镇境内,镇内有“借母溪”、“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优美。全镇辖18个村居,22700余人,聚居着土家、苗、汉等多个民族。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富民强镇、构建和谐明溪口为目标,突出“旅游兴镇、农业富镇、和谐稳镇”三个重点,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就全镇工作开展情况及陈家溪村建设扶贫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

一、2012年全镇工作基本情况

2011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8272.43万元,同比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912.15万元,第二产业(工业)总产值46566.8万元,第三产业完成 4793.48万元;全年完成财税总收入551万元(其中国税11万元、地税140 1

万元),同比增长13.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00.43元,同比增长259.13元。

(一)关注民生,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我镇紧密结合镇情,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县的支持,在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利、农村电网、农村广播电视等方面,抢抓政策机遇,争取项目和资金,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努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一年来,完成了25公里的公路硬化工程;完成言其垭水库的除险加固的大部分工程,完成了淘米溪、浸水溪等8个山塘的清淤,确保汛期安全度汛;在梓木坪村集中实施了52口沼气池建设;完成了农村客运站建设;完成移民避险和改善生存环境搬迁1户;完成了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个;完成了近岩溶、东水溪等2个村的农网改造工程;启动了铁路坪、浪潮等3个村的农网改造工程;新建了1所农村公办幼儿园;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集镇依法建设新房10栋;新增集镇人口1500人;实施了集镇农贸市场建设。同时,我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全力打造“平安明溪口”,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二)围绕增收,壮大富民主导产业

我镇积极探索适宜明溪口镇不同生态类型的新型特色产业,建成了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油桃产业初具规模。以东水溪村、窝棚溪村、梓木坪、大岩头等村为重点推进油桃产业开发,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整合项目

资金予以重点扶持,采取能人领办、群众自主开发,形成规模连片开发的模式,使油核桃种植面积达1400亩。以现有的板栗基地为基础,重点对东水溪、胡家溪等村板栗继续进行低改新造,全镇板粟开发面积达到1.4万多亩。同时,成立了板栗产业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完善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延伸了板栗产业的附加值链条,确保农民增收。

(三)固本强基,提升整体服务功能

我镇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活动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全面以转变作风为主的干部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班子建设有了新加强。按照中央、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顺利完成了明溪口镇党委换届和村委会换届工作,真正把一批年富力强、带富强突出的优秀干部选进了镇党委和村委会班子,为实现明溪口镇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队伍建设有了新提升。为了应对新形式下农村工作复杂性的要求,我们坚持把提升干部服务能力放在首位,坚持每个月组织干部集中学习和平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从政治理论、国家涉农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实用技术等方面加强学习,增强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规范管理有了新发展。我们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规范干部行为,促进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作深入开展。通过实行“签到制”、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完善“联片联村”制度、建立“联系卡”制度、建立“民情反馈”制度、推行“办公无休日”和“赶集不轮休”制度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怀化市委建设扶贫点工作情况

陈家溪村位于沅陵县明溪口镇西北部,地处三县交界,为武陵山脉的边沿山区,交通闭塞,自然植被保护完整,属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1385人,其中常年外出打工劳动力近500余人。总面积8675亩,其中耕地面积1275亩。2011年村农户人均纯收入8 00余元,每亩产粮350公斤。全村共有贫困农户193人。村支两委班子成员6人,全村党员55人。该村村级经济发展较为困难,一是山区耕地面积少,质量差,产出低;二是交通仍然闭塞,特别是组与组之间相隔较远,有8个村组的村民难以走出大山,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三是产业发展难度大,农户增收难,特别是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自2011年7月以来,在怀化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市委驻村工作队始终按照“瞄准最困难的地方,盯住最困难的人员,办好群众最急需的事情”的工作思路,坚持调研在一线、生活在一线、工作在一线,全面掌握了村情实际,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意的建扶规划,争取了一些惠民项目,新修一条群众急盼的“致富路”,得到了驻点村群众的高度赞扬。

(一)规划先行,理清了工作思路。2011年6月初,怀化市建扶工作会议召开后的第二天,市里相关市后盾单位领导就将驻村工作组送到了陈家溪村。工作组入村后,立马投入到调查走访之中,短短五天之内,他们便走遍了13个村

民小组,先后召开座谈会20多次,全面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掌握了村民群众的所需所盼。在此基础上,镇党委配合工作队认真研究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意的《市委驻沅陵县陈家溪村建设扶贫工作规划》,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描绘了美好蓝图。

(二)整合资源,形成了工作合力。明溪口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市委来镇派驻工作组来作为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把做好建设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人镇里选派了一名熟悉村情实际、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后盾干部配合工作组工作。同时,切实做好镇、村两级干部的思想发动工作,认真搞好工作组日常工作、生活的服务,调动广大村民自觉参与建设扶贫工作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在工作组启动黑木界通组公路硬化过程中,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主动投工投劳,2011年8月上旬就全面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2011年12月投资12万元修建了一座人行桥。

(三)超前启动,兴办了富民实事。工作组入村后,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入切入点,赢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工作组先后投入近2万元,购买水泵、饮水管等抗旱物资,有效地解决了村民稻田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为助推旅游发展,改善村容村貌,给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工作组牵头对陈家溪村范围内的公路沿途进行砍修,对公路沿途村组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在项目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工作组硬是垫资超前启动了通往黑木界组的公路硬化工程,畅通了群众“致富道路”。

三、建设扶贫工作几点建议

短短的几个月,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工作组的辛勤工作下,陈家溪村已经发生了一些可喜变化,但由于该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条件太差等原因,农村建扶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还需要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关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建议按照《借母溪生态旅游规划》,结合村组实情,推进旅游配套建设,在村组道路硬化、人行便道桥等方面进行改造升级,做到村民出行方便,游客行走便捷。二是进一步完善饮水工程和水渠、渠坝维修等关系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通往陈家溪村的明陈公路、窝棚溪隧道及公路桥已不适应旅游开发的发展,需要进行改造。

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一是紧紧围绕借母溪风景区建设,狠抓休闲度假旅游产业,把陈家溪打造成借母溪的生态休闲中心。二是努力发展生态种养业,鼓励种养大户带头发展,从而以点带面,共同致富。进一步培育特色种养业,重点抓好养羊、养蜂和养鸡,形成生态品牌效应。三是大力发展农家乐,积极引导村民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和民房改造,增加村民的收入,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和能力。

第五篇:荔波县林业扶贫工作情况汇1

荔波县林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十二五以来,荔波县林业局紧紧围绕中央、省扶贫工作部署精神,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筑“两江”生态屏障,再造贵州秀美山川,遵循现代林业思想,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推进林业体制改革和发展模式,加大林业科技支撑,推进林业扶贫开发工作方面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林业扶贫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农民通过林业重点工程和林业产业发展拓宽了增收渠道,林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一、加强对林业扶贫工作的指导

一直以来我们按照中央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坚持不懈地在工作措施、业务指导、林业技术培训、筹集资金等多方面加大了林业扶贫工作的力度,扎实稳步地推进林业扶贫开发工作。厅党组高度重视林业扶贫工作,将扶贫工作与本部门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将林业扶贫工作与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林业投资重点向武陵山区、乌蒙山区、石漠化地区、苗岭山区和九万大山县等贫困地区倾斜,依托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在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培育了大量的地方特色优势产业资源,为农村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为确保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林业扶贫成果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配套政策逐步完善

截止2010年,完成勘界确权面积13021万亩,占林改面积的97.5%,发放林权证369万本,发证面积11961万亩,占确权面积的91.9%,拿到林权证的农户数为455万户。同时,完成了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基层林业执法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林权抵押贷款、地方公益林补偿等配套改革的政策调研,为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9月,为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荔波县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工作思路、目标任务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部署,围绕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明确了一系列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我省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建立了林业支持保护体系,进一步优化了我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为贫困地区林业建设和林业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林业税费政策的改革,林业企业和农民的经济负担得到进一步减轻

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1年出台了《关于林业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对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及更新采伐过程中生产的次加工材、小径材、薪材,免征或者减征农业特产税;对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种植林木、林木种子和苗木作物以及从事林木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2004年出台了《关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将天保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有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纳入免征范围;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继续执行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2009年,我省将育林基金的征收比例降为10%以下,并缩小了征收范围。这一系列林业税费优惠政策大大减轻了林业企事业单位和林农个人的经济负担,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林业产业蓬勃发展,林农收入不断增加

一是发展了一批林业产业基地。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在全省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工业原料林基地、中药材基地、茶叶基地,干鲜果品等经济林面积已接近1000万亩。二是木竹精深加工业较快发展,以26个省级林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为带动,重点发展木竹浆纸一体化、人造板、竹木复合材料和家具制造业,全省人造板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立方米,赤水年产2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三是森林旅游快速发展。全省建立森林公园65个(其中国家级21个),总面积370万亩,2010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2.5亿元。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省林业总产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295亿元。2008年农民人均林业收入比2007增加13.28元,2009年比2008年增加14元,2010年比2009年增加16元。

(四)林业扶贫投入大幅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十年时间,我省林业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不断增强,投入持续增加,采取林业对口扶贫工作与地方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央和省累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187.42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68.13亿元,省级投入19.29亿元。完成营造林面积4540.31万亩,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据测算,全省2010年末森林面积为10707亿亩,森林覆盖率40.52%,活立木蓄积量3.17亿立方米。全省森林和野生动物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达到99个,总面积1146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3%。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建设,我省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生态环境优势得到巩固和扩大。据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监测区土壤侵蚀模数已由退耕前的年平方公里3325吨降低到1031吨,地表植被覆盖度由12%增加到78%,水土流失强度大幅降低。

(五)以智力扶贫为切入点,提高林业技术人员和林农的科学技术水平

通过组织科技成果的推广、科技人员送技术下乡、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贫困地区人员素质,为林业和地方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作了必要的人才和技术储备。自2006年以来,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和国际竹藤网络中心每年专门为我省举办一期以上的林业扶贫技术培训班,5年累计培训人员达600余人。加大了对竹资源开发利用、油茶、茶叶等地方特色商品林栽植、加工技术培训。

三、2011-2020年扶贫开发思路与措施

(一)继续实施营造林工程,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

规划完成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防工程、珠防工程、植被恢复费等营造林任务2500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2000万亩;完成中有林抚育4000万亩,低效林改造1200万亩,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50%。争取到2020年,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二)大力培育地方特色优势资源,增强农民持续增收的发展后劲

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与生态工程项目相结合,整合林业与其他部门的资金,鼓励林农和企业投入等措施,培育木本粮油、干鲜果、森林饮料、林药基地、花卉及观赏苗木、竹林、工业原料林及林产化工能源原料林等林业特色优势资源2000万亩。

(三)加快林业加工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岗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抓住我省实施工业强省的找略机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企业聚集,按照利用方向高值化、原料基地化、“三废”达标化、能耗递减化、加工精深化、市场扩大化的要求,推进木竹木产品精深加工业,竹、木浆造纸业、油茶及林产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四)进一步扩大森林旅游平台,促进林业第三产业发展

把森林旅游发展融入我省建设旅游大省的战略格局,利用有力条件,调动多方力量,大幅度提高森林旅游业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五)加大林业科技推广与培育,提升林业科技含量

集中科研力量,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建立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建设的技术体系,选育一批优良新品种,形成一批技术规程、标准、专利,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推广适用新技术,提高林农素质,帮助林农脱贫致富。

(六)继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发展

继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造配套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建立健全林业支持保护、林业金融支撑、林木采伐管理及林权流转制度,盘活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林农对林木林地的支配权,解决林业发展中资金紧缺的矛盾,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七)推进森林保险财政补贴和全面启动地方公益林补偿政策的落实,确保林农的切实利益

力争在“十二五”将我省森林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并全面启动地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使我省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农的切身利益得到保护。

下载扶贫工作汇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扶贫工作汇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纪委工作汇材料

    坪地场乡2011年前三季度纪委工作情况汇报各位领导:2011年来,坪地场乡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县纪委和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

    工作简汇(推荐五篇)

    2012年年初全厂工作情况简汇 一、 目前工厂的基本情况 1、 目前全厂员工(含业务员、不含已辞职4人)共92人 2012年新招12人:装配:4人 钣金:7人(含辞职1人)尾纤:1人(含辞职1人) 2012年......

    竣工监理工作汇

    远建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中国婺剧院工程项目 监 理 工 作 汇 报 浙江致远建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中国婺剧院工程项目监理部 2013年1月25日 1 / 11浙江致 中国婺剧院......

    一周工作汇1

    怎样做好本职工作 做工地仓管是不是很简单呢?说起来比做那种收储货物仓管好像是比较容易一点,因为工地来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比较重那一种,很多都不需要进库保管,也就是来了材料收......

    学校工作现场会汇

    正村镇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小学管理现场会暨校长讲校汇报材料 把小事做好 为成功奠基 ——用心办教育、办农村优质教育古村小学校长 张俊锋 2012年5月7日 正村镇2011-2......

    安全工作汇(精选五篇)

    安全自查自纠工作方案 我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安全工作,随着我镇创强成功,我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一学期以来,没有发生任何校园安全事故,上学期,我校被评为市安全校园。以......

    工作推进情况汇5.195篇

    海安县总工会落实《办法》情况汇报近年来,海安县总工会以服务发展为中心,以维护稳定为根本,大力推进区域性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巡视和职工代表评议工作,切实加强了基层民主......

    创新 工作 汇 报

    武川县国税局创新工作情况汇报武川县国税局党组加大创新力度,深入挖掘税收新的增长点,打造工作亮点。从而以点带面,深入挖掘税源。努力保证税收收入带动全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