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学习型的公安机关
如何构建学习型的公安机关
一年来,市级机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总要求,着眼于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中心,着眼于全面提升市级机关的服务水平,着眼于全面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不断丰富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内容,不断完善建设学习型机关的机制,不断创新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载体,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以培育学习型干部队伍为重点,全面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1、学习内容进一步拓展。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党的五种能力建设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机关干部的学习内容实现了从单纯的政治理论学习向“三基本一现代”拓展。一是基本理论,即学习了先进性教育中规定的必读理论书籍、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理论知识,增强了机关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二是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即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纪条规和《国家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书籍,增强了机关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素质;三是基本业务知识,即学习了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岗位基本技能,包括会谋思路、会抓工作、会写文章、会办实事等能力,增强了机关干部的业务素质。一现代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即通过学习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信息技术、历史文学、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等知识,增强机关干部科学文化素质。
2、学习方式得到了加强和改进。围绕加快实现我市“两个率先”的目标,结合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积极倡导和探索终身学习、创新学习、反思学习、研究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倡导与工作、生活不可分离的学习,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一是推荐学习目录、发放读书卡等活动。如广电局在年初学习型机关工作安排中,向全局每位同志推荐学习目录,并发放购书卡和借书卡。二是开展主题讨论活动。先进性教育中,机关举办了先进事迹报告会10多场;今年在市级机关开展了学习邓建军和殷学梅事迹座谈活动86场次,引导广大机关干部深入思考人生价值、工作意义等。三是采用《机关党建网》和《机关通讯》进行信息互动。机关各单位在《机关党建网》共发信息603条,《机关通讯》反映机关学习内容共编24期。
3、党委(党组)中心组的领学和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按照市委有关规定,切实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中领学和示范作用,认真抓好了领导干部在职自学,努力培养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确保了中心组的年度学习时间不少于12次、15个半天,使自己成为学习型领导干部。具体体现在:一是坚持中心组学习与中心工作同步迈进,双向驱动,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今年2月,市级机关组织编写了《市级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优秀调研成果选编》;二是加大中心组学习的检查、考核工作力度。对各单位中心组学习情况,机关工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对部分机关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进行了旁听、抽查(抽查面保证在三分之一以上),中心组学习制度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二、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创建学习型机关水平
1、突出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营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氛围。一是提炼机关文化精神理念。通过座谈、调研、征集建议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及对机关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建议,在归纳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理念、价值观的共性观点基础上提炼出了机关文化核心精神——“文明团结、竭诚服务,忠诚廉洁、乐于奉献,勤政高效、追求卓越”;二是规范机关干部文明礼仪行为。首先是组织机关干部听取了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所做的《公务礼仪》专题辅导、在党务干部培训班上对公务员涉外礼仪进行了培训,让机关干部了解、明确并掌握礼仪行为的要求;其次下发了《机关公务员礼仪手则(试行)》明确禁止不规范、不文明的举止,努力营造机关文化建设的文明氛围;三是创造文明办公环境。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部门的工作理念、机关精神,以张贴画、宣传栏等形式张贴到会议室、办公室等场所;机关推出了10个亮牌示范单位和10个党员示范岗,市级机关的部分部门党员干部做到了亮牌上岗;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为丰富机关文化,提高机关干部身心健康,10月29日,市级机关举办了“市级机关大众广播体操和太极拳展演”,同时在机关成立了“市级机关文体协会”,下设了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游泳、棋类、书画、摄影、健身操、太极拳、时装表演等13个专业协会等。
2、突出团队学习,不断提高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能力。一是丰富团队学习的形式,通过加强培训和举办科技知识讲座,成立读书小组,设立读书论坛,开发网络资源等,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国税的税务课题攻关小组、国检局科技攻关管理项目等;二是发挥重点人群的引领示范作用,使同志们学习有方向,赶超有目标,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来,努力实现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形成网络化、开放式、平等互动的团队学习氛围,发挥每个部门和成员的创造性思维,促进知识的共享,将党组织内外的知识和智慧有效地集中起来,不断增强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如市委办开展“领导点题来带大家学”活动等;三是围绕重点工作,推进团队学习。今年是省语委对我市语言文字工作检查验收之年,我们利用这个重要载体,在机关掀起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的热潮。今年也是“四五普法”考核验收之年,为了顺利通过验收,机关又一次掀起学习法律知识的高潮,在省委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对国土局、水利局、工商局3家50名党员干部法律知识闭卷抽考中,他们获得了优异成绩。
3、突出党员队伍素质提升,不断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按照《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施意见(试行)》要求,市级机关继续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建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充分利用知识讲座、理论研讨、集中培训、电化教育等多种学习方式,抓好党员的学习和教育培训。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与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注重加强对党员的党性、党风、民主集中制及党的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党员的先进性。为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市级机关开展了“党员干部格言警句征集活动”,目前已收到769条格言警句。为提高组工干部的素质,市委组织部组织了组工干部演讲比赛等。
三、以完善工作机制和加强载体创新为基础,不断增强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实效性
1、以完善工作机制为保证,加强建设学习型机关工作的长效管理。一是坚持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习积分制,建立领导干部学习电子档案库,逐步形成促进领导干部终身学习的绩效量化、奖学任优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习积分制和机关干部学习管理制度,把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作为年度考核、任职定级、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鼓励和支持员工参加各种在岗培训和学历升级,完善落实激励约束机制。今年我们重新修定了《文明单位市级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型机关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工作考评细则》,进一步完善了激励机制。二是坚持和完善考评机制。完善学习型机关的考核评估体系,把考核评估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具体指导工作结合起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创新工作思路,深化创建工作,把学习型机关工作纳入了《市级机关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细则》。
2、开展“推进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主题教育。积极组织观看了市委举办的“推进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为主题的辖市、区领导电视系列访谈,在市级机关开展以“全面提升机关服务水平、弘扬创新创业创优精神”和实践常州市民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讨论活动,努力营造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使新时期常州市民精神深入人心,融入工作,紧密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不断推进,结合“万人评议机关”活动,强化学用结合,全面提升了市级党政机关的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3、拓展优势载体的内涵。把建设学习型机关和文明单位、文明机关的创建等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传统做法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渗透到机关工作的每个步骤中,真正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一是充分发挥“学习日”的精品效应。继续深化“学习日”活动,围绕中心工作和发展需要丰富学习内容。各机关单位结合各自实际,精心策划组织紧贴主题的学习活动,让广大机关干部在“学习日”自觉参与,激发广大机关干部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日”活动的整体实效;二是突出主题活动,做到学习与工作双赢。今年机关主题活动主要有“先进性教育活动”、“三走进三服务”实践活动、开展“创三优促三加”活动、弘扬“三创精神”活动等,为了使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机关各单位从各自实际出发,以学习为前题,推动主题活动开展。如市妇联开展了“平台、舞台、跳台共助妇女„三创‟”主题实践活动,建设局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等。
四、明年工作打算
1、抓制度建设,为创建工作提供保障。完善领导机制,建立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努力改善学习和培训的方式方法。
2、抓文化活动,丰富创建工作内容。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工作的激励作用,推动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3、抓重点工作,保证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带动学习型机关建设;以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抓手,夯实创建设基础;以典型引导为切入点,促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4、抓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继续加大党员干部学习阵地建设,充实完善各类学习场所(图书室、活动室)的设施和学习资料收集整理
关于建设学习型机关工作总结
[部省典型-国检局]
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常州市委九届二次全会作出的《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活动,根据《常州市“十五”期间建设学习型城市规划纲要(试行)》的要求,今年,局党组决定把建设学习型机关列入今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全年的创建活动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狠抓落实,建设学习型机关已初见成效,“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已在广大干部职工中深深扎根。
一、学习先进,推动全局的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
建设学习型机关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建设高运转的服务型机关为目标的重要手段,对快速应对入世后我国检验检疫事业面临种种挑战和竞争,应对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挑战,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局党组作出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决定后,首先派专人赴镇江,向全省系统建设学习型机关的镇江检验检疫局学习取经。2月底,由党组成员带队,党总支、人政科、办公室等部门参加,进行对口交流学习,听取了镇江局先进经验介绍,并实地参观取经。3月8日,党组书记、局长汪秋霞率领全体党组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赴镇江局,两局正式共建学习型机关并签订协议书。回常后,局党组对本局创建活动进行部署。3月21日,制订了常州局关于建设学习型机关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并由党总支、人政科负责具体实施。
3月23日,我局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进行“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大动员,汪秋霞局长就如何建设学习型机关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奋斗目标。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建设学习型机关首先要确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其次,是领导要带头先学,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学习型机关建设的组织领导,具体落实“新三学”和结合本职工作的学习目标规划,确保学习效果落到实处;要通过周密规划,丰富载体,使这项活动化作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动员会明确提出,今后每双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为全局“学习日”,相对固定地、有组织地开展各类学习活动。江苏检验检疫局、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专程到会作指导并向干部职工授书。一个全局性的学习型机关的建设活动蓬勃掀起。
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出入境检验检疫是行政执法和涉外经济监督管理部门,在对外经济贸易中地位十分重要,已被推到严守国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的前沿,因而严格检验检疫,依法施检,廉洁行政,树立检验检疫良好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干部职工必须有良好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因此,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塑造国检新形象,争当国门好卫士”的主题教育。今年主题教育的四个内容,一是深入开展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教育,正确使用好手中权力;二是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平;三是在青年团员中开展“做人,立志、成才”读书演讲比赛,引导青年岗位成长;四是探讨和建立检验检疫行业文化,如“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甘苦同当”的“四同”精神,就成为常州局先进文化的宝贵财富,通过主题教育,把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推向深入。
除正常的每周三下午安排政治学习或业务学习,每双月第一个周六的固定“学习日”也雷打不动地进行。我们的学习,结合检验检疫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
4月6日是全局第一个学习日,我们邀请了省局专家来常,进行“WTO与检验检疫”知识讲座。内容为:介绍入世文件及有关检验检疫承诺;与入世有关的与《商检法》条文修改;面对入世我们检验检疫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通过讲座,使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入世后紧迫感和危机感,明确肩负的重任,更加提高了干部职工知识更新,钻研技术的自觉性。
6月2日的第二个学习日,我们召开《商检法(修订案)》宣贯大会,邀请省局专家来局宣讲。《商检法》是我国入世后第一部修改的法律,4月28日经九届全国人大27次常委会通过并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商检法》的修改和颁布实施,既与检验检疫机构执法把关紧密联系,也和我国外经贸密切相关。通过讲座,使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修改《商检法》的目的意义。为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为,保证进出口商品质量,维护社会公益和对外贸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检验检疫法制环境。
检验检疫作为技术执法部门,科技工作是检验检疫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00年我局开展“希望杯”科技竞赛活动以来,科技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2002年第三届“希望杯”科技竞赛项目发布会,就安排在8月3日的第三个学习日。会上3位同志发布了研究成果,12位同志发布了科研或制标项目。今年无论是参赛的人数和项目的科技含量,都比往届明显提高。
10月12日是第4个学习日,这次安排各部门再次学习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结合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主题,大家就如何积极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之中开展大讨论,一致表示一定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兴起宣传改革开放和党的建设辉煌成就的热潮,作为工作的重点,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真正肩负起“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职责。
11月8日,党的十六大隆重召开,大家自觉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聆听江泽民同志作的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11月9日又一个双休日,全体党组成员和中层干部早早来到会议室,学习江泽民同志报告摘登,开展讨论。大家认为,十六大的胜利召开,给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无垠的前景,发展是硬道理,一定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常州经济国际化再添生机和活力。
我局已经制订学习十六大精神的实施意见,12月份的学习日已由各部门组织学习和讨论。十六大精神是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中心组成员学习的重要内容,将指导和统领检验检疫工作迈步21世纪的康庄大道。
三、再接再厉、把建设学习型机关的活动继续推向深入
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开展以来,全局上下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同时也大力促进了文明单位的创建,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
局党组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全面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放在重要位置。今年,我们结合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的总体要求,认真抓好中心组学习,力求使党组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我们坚持每月学习二次,通过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主要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和“5?31”重要讲话等,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丰富内涵,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习时要求每个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和理论文章,一年内共撰写50多篇,有26篇文章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党组成员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今年到部门、下基层现场办公500余次,为工作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我们坚持科技兴检,把科技工作列入I类目标考核,制定了“四抓一把”措施,即抓目标管理、抓学科带头人、抓技术培训、抓科研经费筹措,把好进人关。把“希望杯”科技竞赛活动列入考核内容。通过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改变了科技工作落后的面貌。我局《出口阿斯巴甜检验规程》、《防皱纺织面料和服装防皱性能测定方法研究》等11个科研项目获得和通过了国家局、省局立项或鉴定,其中集装袋拽落试验台和液压封口试验机二项成果,还填补了国内外同类测试设备的空白。
我们狠抓服务质量,真心实意地为企业排忧解难,树立了检验检疫的良好形象。为适应入世的新形势和常州市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我们针对一部分企业在我国加入WTO后是否还能享受普惠制优惠的疑虑,我们专门举办培训班,向企业重点介绍WTO与普惠制的关系,还深入百余家企业上门宣讲,同时邀请电视台作了专题采访并播放,解决了广大出口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使企业一如既往地积极申请普惠制。我们积极改进检验检疫监管模式,适应入世和外贸的需要。为扶持民营企业,我们选择常州华利达服装有限公司为申报出口免验企业,我们指派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申报工作,从申报材料到实验室建设,质量体系运行到各级人员培训,生产现场管理到后勤卫生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帮助。11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发文正式批准常州华利达公司为出口免验企业。这是江苏省第一家出口免验企业,也是进出口商品免验新办法实施以来全国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我们开展了“塑造国检新形象,争当国门好卫士”主题教育。在科以上干部中开展了“六廉”活动;在职工中开展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青年团员中开展“做人、立志、成才”读书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并强化WTO知识、外语和新技术的业务培训,开展了“新三学”及推广普通话活动,在全市部委办局第一个完成了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任务。此外,有4名同志研究生在读,其他培训参加人员达100%。在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中,每个干部职工每月都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通过系列教育活动,从整体上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涌现出2名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先进工作者和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江苏省学科带头人;2名江苏检验检疫系统勤政廉政好干部和1名职业道德标兵;1名常州市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1名常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等一批先进人物。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习型机关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一定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转变工作作风、建设高效、廉明的服务型机关为目标,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形成“注重长远规划,注重科学运作,注重率先垂范,注重行政推动,注重抓点带面“一套完整的工作思路,促进每个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为完成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而努力奋斗。
2002年12月20日
第二篇:如何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如何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摘要:
公安信访工作,事关全局,依法、合理、及时地解决信访问题,意义重大。最近几年,随着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群众勇于向党和政府直抒己见,申辩是非,使信访问题特别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安信访问题逐渐增多。公安信访工作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地位和形象,也直接体现公安民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好新时期公安信访工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公安信访工作的现状、特点、成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论证,阐述了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然后针对公安信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着重提出了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公安 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公安信访工作是公安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地位和形象,也直接体现公安民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如何做好新时期公安信访工作,对密切党群关系,正确处理好新时期警民关系,为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安信访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普法”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对涉及自己利益和需要的问题,敢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勇于向党和政府直陈己见、申辩是非、取得上级机关的理解、支持和扶助,这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日益健全和完善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信访工作的发展趋势是严峻的、复杂的,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贻误工作,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所以公安机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要冷静地分析形势,看准问题,摸准信访工作的脉搏,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
二、公安信访工作的特点
当前信访工作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集体上访多。
(二)群众联名多。
(三)越级、重复上访多。
(四)指控对象多,涉及范围广。
(五)突发事件多。
(六)信访积案多。
三、公安信访问题的成因
客观地讲,公安信访问题增多的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要公正、科学地进行分
析和探讨,不但要考虑社会变革的大背景,更应结合具体地方的实际情况分析,但从总体上来说,公安信访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忽视了形势发展与信访问题增多的辩证关系。
(二)各级领导对信访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从政不廉洁亦是信访问题增多的主要原因。
(三)执法部门枉法办案、违法行政、工作不细、结案不彻底,是信访案件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群众不了解党的大政方针,不了解法律法规,出现
了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发生了许多不应该发生的事件。
(五)办理信访案件不规范,信访工作责任制不健全。
四、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是开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必然要求。
人民警察要坚定不移地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心中有法,方能执法,心中有民,方能为民。因此,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对规范公安机关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整改执法中的不规范、不公正问题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在公安队伍中,共产党员占近70%左右,如果党员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指导思想得到牢固确立,较好地解决了“为谁掌权、为谁服务、为谁执法”问题,打牢了“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就会促进和整合公安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杜绝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时刻体现共产党人的时代先进性,时刻解民之忧,思民之苦,行民之举,办民之事,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密切警民关系。
(三)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就是要紧紧围绕执政能力建设,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针对不同时期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把信访工作的成败、群众上访次数的增减、是否真正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面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四)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是树立共产党人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显著标志。
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规范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指导思想、政策措施上是完全一致的五、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就是以一把手接访制度为龙头,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明确责任目标,做到责任到位,层层落实。以部门、警种接待处理信访事项制度、信访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公安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职责明确的信访工作机制
1、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公安机关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党委成员及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分析信访工作形势,评估、剖析带有共性的信访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措施和改进意见,并协调处理重大、疑难信访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信访科,负责指导各成员单位开展信访工作,督促、检查领导小组各项决议落实情况及其他日常工作。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每月至少召开1次会议。
2、建立完善领导接待日制度。每周选定一个固定时间为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接待时间。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和越级赴省进京信访人员和事项,主要领导必须亲自接待,亲自协调处理。主要领导接访的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要向社会公布,信访部门要尽量安排局长接待处理重大、疑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事项,充分发挥领导接待日制度。
3、实施公安信访‘绿色通道”工程。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访网络;公安机关各主要警种和派出所都要设立信访群众接待室,建立定期接访制度和信访事项接待、受理、处理规定,努力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妥善解决,减少遏制疑难信访案件的产生和越级上访,做到“一般信访事项不出队,重点信访事项不出乡,所有信访事项不出市”。
4、实行信访事项责任单位管辖原则和分管领导包案制。信访事项,属于刑事、行政执法方面的,由原办案单位办理;属于执法过错方面的,由法制部门办理;属于单位和民警违法违纪的,由纪委、监察等部门办理;有关部门、警种要在《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要求的时限内办理完毕所承办的信访事项,并向信访部门书面回复办理结果。
5、健全长效机制,严格责任追究。要建立健全涉法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涉法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局领导接待来信来访制、重点排查和信息报送制、“六一三包”处访制、涉法信访工作听证制、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制等长效机制。对于涉法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违法违纪等行为要追究责任,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从严查处,特别是对因执法人员违法违纪办案而引发新访的要实行责任倒查制,坚决追究到位。确保重大节日和特防期没有赴省进京上访
(二)、建立健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事项的工作机制
1、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坚持“立警为公,执正为民”,杜绝冷、硬、横、推现象发生,做到热情服务,公正执法,切实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从源头上遏制信访事项的发生。
2、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各单位要强化依法行政、依法办案理念,努力提高民警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建设,确保各项执法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3、建立信访苗头排查调处制度。各公安机关要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完善信访苗头隐患排查调处机制,对各类可能引发影响稳定的信访信息,要形成自下而上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将倾向性, 苗头性信访信息纳入工作视线,解决在初始阶段,把信访工作的重心从事后接待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调处上来。
4、落实信访事项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凡因自身执法过错导致信访事项发生,或者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违反规定,激化矛盾,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和办案民警的责任。
(三)、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运行机制
1、依法律、按政策办理信访事项。要按照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信访人不停访息诉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和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完备的“四条标准”,坚持依法律、按政策办理信访事项,确保信访事项的处理体现公平、正义,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同时,要严格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不能为了息事宁人而乱开口子,不能因为缠访闹访而改变正确结论.
2、实行信访事项首接责任制和首办责任制。首次接受信访事项的单位和民警是信访事项受理阶段的首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负责信访事项的接待、登记、初步审查、转送、交办、书面告知等工作。承办信访事项的单位和民警是信访事项办理阶段的首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负责信访事项的调查、提出办理意见、督促执行以及说明、解释、疏导教育等工作。首次接受信访事项的单位、民警和具体承办信访事项的单位、民警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恪尽职守,秉公执法,严格履行职责。
3、认真履行信访部门的督办职责。信访部门要按照《信访条例》和《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的要求,对有关部门、警种的信访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及时提出整改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对重大,疑难信访事项要提出具体督办意见,推动信访事项的及时、公正处理。对不采纳正确督办意见的有关部门、警种,信访部门可将督办意见提交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责成被督办部门执行。
4、建立健全上下级协作机制。公安机关与各基层单位要建立完善信访信息沟通机制,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工作效率。信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督
促检查,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上级信访部门转办、交办、督办的信访事项,要认真负责地办理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向上级信访部门反馈办理进展情况。对受理的信访事项,要及时输入公安网,对依法终结的信访事项、精神病人上访、非正常信访事项和非公安机关管辖的信访事项,在上网的同时上报相关材料,便于上级信访部门掌握全面情况,共同有针对性地做好信访人的工作。
5、推行重大、疑难信访事项“会诊”和听证制度。对于重大、疑难信访事项,可以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会诊”做出科学、权威的解释说明,消除信访人的困惑和疑虑;可以举行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法律顾问、新闻媒体和信访人亲属等参加,通过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澄清事实,查明真相,依法公开核查情况和处理结果。
6、建立信访事项回访反馈制度。对正在办理的重大、疑难信访事项,信访部门或具体承办单位可视情回访信访人,主动向信访人反馈信访事项办理进展情况。回访反馈情况时,要向信访人说明公安机关的工作进展情况,争取理解和支持,并认真听取信访人的意见和建议,具体诉求和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停访息诉工作。
7、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公安机关要将信访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和执法质量考评体系。要将是否建立部门、警种接待处理来访制度,是否将信访问题解决在本级公安机关,是否妥善处理好越级访、集体访、异常访,是否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案件的产生,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要把信访工作优劣作为评先创优、表彰奖励的重要指标,对因信访问题合理投诉多的单位、个人,予以责任追究。
(四)、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秩序
1、大力畅通信访渠道。信访科要本着方便信访人的原则,向社会公布信访部门的通信地址、电话、接待时间、接待地点和查询信访事项处理的方式等相关事项。要采取多种方式,向信访人宣传信访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及信访事项办理程序等。要逐步开通网上信访渠道,方便信访人在当地提出信访事项。公安机关要通过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创新、拓宽信访渠道。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对正常信访活动进行拦、卡、堵、截,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
2、妥善处理缠访缠诉。公安机关要按照依法处理、以情息诉的原则,妥善处理缠访缠诉。对诉求合理的部分,要加强督查、督办,推动问题的尽快解决;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并主动做好解释工作;对坚持不合理诉求的,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宣传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做到以理服人,促其放弃无理要求;对以上访谋利为业和无理缠访闹访的,要加强证据收集,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对违反《信访条例》第十八条、第二十条有关规定的信访人,要进行劝阻、批评、教育。经劝阻、批评、教育无效的,要视情予以警告、训诫,对警告、训诫无效,哭闹叫骂,堵门拦路,严重影响正常信访秩序的,要及时采取强制带离等处置措施,制止违法行为,坚决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
(五)、加强信访部门建设
1、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构。要切实加强信访部门建设,按照《信访条例》和《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要求,尽快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构,配齐配强信访工作力量,并在编制、人员、经费上给予保障。
2、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要优化信访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信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把那些对群众有深厚感情、善于做群众工作、熟悉法律和公安业务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充实到信访部门。要在信访部门负责人高配和信访干部晋职晋级方面予以政策上的倾斜。要结合当地实际,落实信访岗位津贴,进一步调动信访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要建立信访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把信访部门作为培养和锻炼干部的重
要岗位,将拟提拔的后备干部安排到信访部门锻炼提高,以增强干部的群众观念。要加强信访干部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信访干部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加强信访基础设施建设。公安机关要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为信访部门提供合适的办公地点和接待场所。信访接待场所要尽量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为信访人提供较好的接待和候访环境。要为信访部门提供必需的办公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保证信访工作的正常开展。
4、大力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信访科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传递信息快捷、查询方便等优势,大力推进信访上网,积极推动信访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公安网络资源,尽快建立公安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公安机关信访信息互联互通、资派共享。要做好网上录入存档和实际卷宗归档的有效整合衔接,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完善信访档案管理。
做好公安信访工作就要从构建和完善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做起,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促进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的第一要务;切实解决“冷、硬、横、推、拖”和“四难”等问题,增强公安机关的社会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从而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 [J].中国改革.2005年02期
[2]李俊.社会安全阀理论与信访制度 [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3]林荫茂.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若干问题思考 [J].法学.2007年02期
[4]陈庆云.信访改革取向与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J].法学杂志.2005年06期
[5]马斌.探寻信访与法治的可能路径 [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4期
第三篇:如何构建学习型班级
如何构建学习型班级
学习型组织是指由于所有的组织成员都积极参与到与工作有关问题的学习、识别与解决中,从而使组织形成了持续适应和变革能力的这样一种组织。而管理者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目的是什么呢?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而我们现在需要建立的是学习型班级,作为一个班级而且是大学中的班级,我们的组织目标是什么?
在我们国家,大学教育目前看来是一种面向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的教育。大学的班级这一组织的组织目标严格地说起来跟其他组织的目标是有明显区别的。简单说来,其他组织是人为组织服务,而大学的班级不一样,学生来到学校的目标是实现个人的发展,班级是实现个人目标的一个组织形式或者说是管理形式,因此就变成了组织为个人服务。如何实现班级中每个个人的最大发展便是班级的组织目标。
出于这一原因,我们认为学习型班级的建立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自身需求寻找个性化方案。
第一步,个性化分组。学习型组织结构设计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团队,团队的建立有利于削弱物理边界,让成员们自由地在一起工作,以最佳的方式合作实现组织目标。同时学习型组织要求成员间的知识共享,这一要求的实现也离不开团队工作。
知道了团队的重要性,但是班级的成员应该如何组成团队呢?从我们班以前的经验来看,随机分组和依据关系亲疏分组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团队统一的自习活动成员参加的意愿比较薄弱。
我们前面说了,学生来到学校的目标是实现个人的发展,班级需要为个人的目标提供服务。学习型组织建立团队也是需要充分授权,根本没有必要配备各级的“老板”来发布命令和实施控制,相反,管理者承担起了推动者、支持者和倡导者的角色。我们的第一步叫做个性化分组,即根据成员的个人意愿、个人目标或者说“个性”来分组。
具体实施办法是先来调查了解同学们大学四年的目标:考研、双学位、留学还是工作?等等来进行分组。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么我们就将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在一起,这样的团队就有了一个清晰而且共同的目标,在未来的学习中也确保了共享信息的有用性。不仅如此,这一方法还引入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即把无数人向往的“梦想”一词引入了团队精神中。相似的例子有“美国的梦想”(American Dream),美国有学者分析说这一词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减少阻力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承诺,即美国给每个人的梦想以发展的机会,给人“公平的错觉”。当然这个例子不是说我们的分组是要造成“公平的错觉”,而是要强调精神力在组织正常运转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步,建立每个团队的目标。进行了个性化分组后,每个团队的目标也就很清晰了,这一步其实只是个形式。
第三步,分组具体活动。根据每个组的具体目标,开展共同学习的活动。具体的形式有:
1.资源共享。课件、信息等资源通过互联网在成员间共享。
2.集中讨论。在学习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可以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讨论,讨论无果的由代表找老师交流。
3.定期检测。根据组内同学的学习情况搜集习题组织小测验,不过是以比较轻松自在的氛围进行,对答案后再针对错题交流即可。
第四篇:构建学习型机关
抓住“三个三”的建设重点
建设学习型的劳动保障机关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几年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促进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和人员个体全面发展为目的,抓住了“三个三”(三支队伍、三个载体、三个关系)的建设重点,持续加大学习型机关建设力度,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劳动保障干部职工队伍。
一、建设三支学习型队伍
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侧重,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力量”。因此,我们首先抓住提高处级以上干部执政能力的学教重点。在学习内容上,一是着重学习十六大精神,不断提高我局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五种能力”。二是着重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三是着重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握提高党的整体执政能力的新五种能力要求和科学、民主、依法三个执政要求。在学习方式上,我们采取了中心组扩大学习,请知名专家辅导,开展专题理论研讨,结合工作实际交流体会,在市委党校组织封闭学习等多种形式,并实施了局处两级领导干部“双三双五”走访 1
调研制度,坚持到实践和群众中学习,不断增强把握全局、创新机制、为民执政的能力。
以促进全面发展为侧重,建设学习型职工队伍。提高职工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不仅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要求,更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在学习型职工队伍建设中,我们一是强调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组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劳动保障系统三优文明窗口建设标准,开展学雷锋活动,观看电影《张思德》,围绕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进行座谈等活动,不断提高职工职业道德意识和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二是强化业务培训。组织经常性业务培训、技能竞赛活动,并通过开展全员业务知识培训考核,实行持证上岗,试行了劳动保障岗位准入机制,促进职工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三是开展拓展教育。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市场经济、法律、计算机、外语等有关知识的学习;并出台有关政策,鼓励职工参加学历继续教育,现已有百余人次参加了大专、本科及研究生等上一学历的学习。四是开展个性化服务。聘请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专家,进行心理知识讲授,帮助职工正确分析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促进岗位成材,并以长远的眼光设计和推进个人事业的发展。
以保持先进性为侧重,建设学习型党员队伍。学习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必由之路,建设学习型党员队伍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措施。我们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对党的十六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行及时传达和深入讲解;积极引导党员自觉学习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交流学习体会,撰写研讨心得,使广大党员正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真正理解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实树立为民思想,始终保持理论和思想上的先进性。二是在专业知识学习上对党员实行高标准、严要求,不仅要求懂和会,而且还要求精;不仅要求精通本岗知识,而且还要求掌握本单位和全局的业务常识,树立学习上的大局观,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工作上的先进性,成为岗位练兵的带头人。三是开展先进性教育。今年,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中座谈等方式,对党员思想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对查摆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区分一般问题和个别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整改工作,强化了党员进行学习改进的自觉性和保持先进性的有效性。
二、强化三个载体
强化理念载体。理念是人的主观意识,是信念、意志、道德、准则的综合体现。我们从理念入手,着力解决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一是强化自觉学习的理念。通过远学近比,用事实教育大家,“学习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学习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学习不是为应付检查和考试,而是生存和进步的必需。从而在职工中形成主动学习的紧迫感,促进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主动转变,自觉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二是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职工中树立发展的观点,让大家明白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学习的速度如果小于变化的速度就等于死
亡”,从而引导职工由“浅尝辄止”的阶段性学习方式到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方式的主动转变,初步形成“处处是学习之所,人人是学习之人”的良好局面。
强化制度载体。我们在发挥理念自觉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一是强化责任制度。建立实施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支部学习制度,书记为学习型机关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列为政绩考核指标;实施了学习型机关建设督查考核制度,采取半年督查和年终考核形式,成绩与部门评先评优相挂钩。二是强化约束制度。实施全员培训方案,试行劳动保障岗位准入制度,要求工作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要求45周岁以下的处级干部和40周岁以下的科级干部须达到本科学历。三是强化人才培养使用制度。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劳动保障事业急需的各类人才,逐步完善人才引进、使用、评价和分配制度。四是强化激励保障制度。免费为全体职工发放业务培训教材和辅导资料;出台继续教育鼓励政策,为参加继续教育的职工报销60%的学费。
强化活动载体。活动是理念和制度的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教活动,达到吸引人、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一是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先后组织了“三个代表”征文活动,为我市发展献计献策活动,振兴老工业基地大讨论活动,学习十六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体会交流活动等,有利于职工沟通学习方法和互通心得。二是开展竞赛练兵活动。在全局开展岗位大练兵和业务技
能竞赛活动,推动了职工的学习热情。三是开展树学习典型活动。各支部先后涌现出“业务通”、“活字典”、“政策通”等一大批学习典型,为职工树立了身边的学习榜样。四是开展了“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教活动,增强了组工干部的党性修养,树立了公道正派的工作理念。五是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去年,将我局原有多个分散的学术研究团体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为统一的劳动保障学会,并以学会为依托开展了大量的前瞻性、开拓性的学术研讨活动。
三、理顺三个关系
理顺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在学习型机关建设中,工学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学习往往是“讲起来重要,忙起来挤掉”。为了解决好工学矛盾,我们一是与业务工作相协调,及早制订局党委和各支部的年、季、月学习计划,并将学习日原则固定在周五下午。通过强调计划性和协调性,尽量避免了业务工作和学习活动间的相互冲击。二是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树立“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观念,形成了在工作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自觉学习→能动指导工作实践的良性循环。三是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遇有紧急性业务工作与学习计划相冲突时,坚持“先让路后补上”的原则,首先保证重要业务工作的实施,事后采取加大学习量、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以会代学、以培代学等多种方式进行及时祢补。
理顺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知识学习的关系。针对在学习中重
业务知识轻政治理论的不良倾向,我们一是提出“两个学习并重” 的要求,明确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对于个人和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都是必需的,缺一不可,并在学习计划和活动组织上都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二是注重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积极组织各种理论研讨、座谈、交流、竞赛,请党校专家进行辅导,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征文活动等多种灵活形式,注重寓教于活动和变抽象为形象,逐步消除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畏难心理和厌烦情绪。三是联系实际促进理论学习。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发展是第一要务,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民服务宗旨等理论知识联系工作实际来学,并具体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实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理顺学习型机关建设与服务型机关建设的关系。针对把学习型机关建设与服务型机关建设相割裂,成为“两层皮”的个别现象,我们提出了“两型”机关有机共建的思路。一是把服务型机关建设的需要,作为学习型机关建设的主要内容,使学习型机关建设更具有针对性。二是把学习型机关建设的成果,在服务型机关建设中进行检验,使学习型机关建设更具有效性。在“两型”机关共建中,我们还通过创建劳动保障特色机关文化,发挥精神理念的积极作用来不断提升共建水平,实现由“要我学、要我服务”到“我要学、我要服务”的自觉转变,从而取得“双赢”的功效。
第五篇:构建学习型学校
构建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近年来,我校把构建“学习型学校”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活动,从课改理论学习到教育名著阅读,每一学期均有重点,从教师通读到专题研读,从学习效果分析到学习成果展示,每一个环节都在追求实际效果,并把学习活动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结合起来,逐步深化,取得良好成效。
一、创新学习活动的方式。
1、让每位教师都站到学习的前沿。我们改变了过去由学校领导“一包到底”的做法,让每位教师轮流主持学习活动,像宅山、探石小学推出的“会前十分钟”交流活动,石埔、梧龙等小学的主题研讨,双东、顶西、梧龙、坑北、冬古小学的学习体会交流都力求扩大教师的参与面,这种做法让教师由原来的“旁听者”“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角”“主动参与者”,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更好促进了学习的内化,真正地使学习成为促进教师自我更新、自我改变、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
2、构建“任务驱动、学思结合”的学习模式。学习不是为了让教师会搬用几个名词术语,也不是为了在交流或撰写论文时会引用几句教育名言,它所追求的应当是真正“走进心灵、触及灵魂、指导行动”。为了让教师真正“动”起来,各校重点抓了两方面工作:首先是确定好学习目标。学校制订学习方案,提出具体要求,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并让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要求,制定学习计划。这两条途径,较好地实现了内外力的有机融合,让学习走上更高境界。其次,把学习与反思结合起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不仅是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思结合”作为学习的一种新方式,不仅优化了学习效果,也激活了教师的思想。几年来,教师认真撰写教育教学手记、教后反思,各校认真组织交流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互动、共享的平台,让反思不仅仅是自我陈述,而是一种自我审视,同时让教师“逐步学会质疑、学会追问、学会批判、学会自我更新„„”
3、把“学”和“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缩短理念与实践的距离,各校在开展学习过程中充分重视课堂这一主渠道,在选择确定交流主题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如何运用新理念指导新课堂作为重要突破口,让教师在学习中、实践中灵活运用新方法,真正把“学”和“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因为如此,教师进一步感受到学习的作用与价值,他们在“充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学习积极性也进一步被激发出来。
4、创造机会,让教师在合作中共进
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会合作,我们把这种理念也体现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学校提供给教师更多的合作机会,集体备课、班级建设、评价改革、课题研究、学科整合这些都让教师进行合作,在合作中,促进教师的互学、互帮,并获得1+1大于2的效果,而教师的素质也得到整体优化。
5、把“学习”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指针。在教师评价方面,坚持把德、绩、勤、能作为综合性指标。并把教师参与理论学习、教育阅读、课堂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方面工作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并把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6、组织开展校际教研活动。在校际间的互动教研方面,宅山中心小学与铜陵中心小学、探石小学与岱南小学、梧龙小学与双东小学自发结对,开展教学研究。本学期,宅山中心小学与冬古小学还开展“携手共建共赢”活动。
二、丰富学习活动的内容。
1、开展教育阅读活动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这是无可争辨的事实,也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几年来,各校在抓学习过程中坚持抓住一个重点:即以新课程新理念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在广泛动员组织教师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促进了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同时,又通过教育名著阅读,让教师与大师进行生命化教育的对话,让教师感受大师的教育思想,吸取教育智能。近年来,先后把《给教师的建议》《赏识你的学生》《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等教育著作作为重点阅读书目,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
活动指导小组和骨干研习班,通过专题研读、心得交流、活动征文、主题演讲等形式,取得良好的活动成效。
2、组织校本培训
没有问题的提出,没有解决问题方法的探讨,教研只能徘徊于“低水平重复”。问题往往产生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因此,能否在教学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成为教研是否具备更强针对性的体现,在组织教研中,我们要求教师带着问题而来,把解决问题作为教研的重点。近年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何把握好课堂评价的尺度?”“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活而有效?”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2、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创造性地使用评价方法,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动态化。等问题都产生于教师的实践中,这些问题也让教师在探讨过程中把关注的目光转向学生、转向学习方法,同时也增强了教研的针对性。
3、开展教学研讨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渠道,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展示教学风格的一个空间。我们凭借这一空间,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示。学校重新确定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标准,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让教师学会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差异正确处理好自己“为”与“不为”的关系,该“为”时引导得法,调控有方,合作投入,该“不为”时大胆放手,让教师敢“破”敢“立”,促使教师增强“不等、不靠”的意识,让更多的教师亮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中心校还组织了多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有“多位教师同上一节课”的课堂主题观摩,有学科骨干跨校的示范教学,还有中心校范围内的各学科公开课。在每次教研过程中,我们通过确定主题??教师根据主题查找有关资料,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进入课堂教学实施??结合教学理论及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这些环节环环相扣,而且都坚持以理论为指导,较好地发挥了理论的导向作用。今年来,学校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分别开展了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科目的教学观摩活动,一大批教学骨干在教学活动只迅速成长。
4、倡导教育写作
(1)丰富载体,促进教师自我反思。
教育教学手记作为一个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载体,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其最大的作用在于让教师学会反思,用好这个载体,就应当让教师的反思不仅仅是“心灵的独白”,创造机会让教师“敞开心扉”进行交流,或许能够找到更多的共识,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教师对某一种现象问题的剖析还不是很深入,对自己存在的差距也需要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因此,通过手记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审视,促进教师认识的提高。
(2)构筑平台,让教师在“对话”中提升自己
学校创办校刊《探索与发现》,为教师提供写作交流的“平台”,让教师撰写一篇文章,剖析一个案例,或负责编辑一期刊物时,自然会寻找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寻找一个新理念作为支点,一篇文章或许是短小的,但写的过程就是教师判断、分析、选择的这程,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同时,一篇文章就是教师在与教师、与学生、与实践、与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这一过程不仅仅是陈述,而是一种思考、内化、提升,当然,“对话”的形式很多,学习过程有“对话”,教研过程有“对话”„„无论与谁“对话 ”,他们都站在同一平台上,“话语霸权”将让位于自由民主,即使有碰撞,也终将催生出新的感悟。
5、行动研究,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我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目标追求。近年来,在引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方面,我们及时发现教师典型,举行行动研究专题活动,激发了一部分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热情。全中心校共先后有六十多位教师参与了这项工作,他们选择的主题涉及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多个层面。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评价改革、作业设置与批改成为行动研究的重点课题。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心校还开展了阶段性交流活动,并对全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尽管教师的研究还处于浅层次,但是,教师能够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他们能够自我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无疑是一大进步,它将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
6、用课题推动教研。
抓教学研究,没有课题的支持,充其量只能是“跟着感觉走”。近年来,我们坚持在非实验班开展语文“民主化,开放性”数学“参与、互动、创新”课题研究,工作重点落在分析??反思??提高这一过程中,同时,把“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改变课堂教学生态的主攻方向,建立了“生活化作文、生活化数学”、“基础性、实践性作业设置与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研究课题,课题研究以“确定实验班级、教师??实践探索研究??课堂观察、诊断??总结、评价、改进??推广辐射深化”为工作流程,取得了一些进展和突破。通过实践,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合作学习只重形式忽视效果”,“课堂教学片面强调开放,忽视有效指导、调控”,“教学过程淡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认识上的偏差和方法上的失误,从而缩短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迷惑期,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
三、主要成绩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创建工作过程中,中心校被教育局评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先进单位”“赏识学生见行动组织奖”。宅山、梧龙被评为“学习型先进单位”。一大批业务骨干迅速成长。仅2005年,就有教师近60人次在各级各类教学业务比赛中获奖,其中全国三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1个,省级二等奖1个,县级一等奖8个,朱冬凌、陈美华两位老师分别参加县思品、语文学科教学比赛中均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后的工作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1、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学习是一项重要工作,在抓学习过程中,作为学校领导首先应带好,通过学习,接受新理念,从而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明确的发展方向;通过学习,运用新方法,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并为师生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抓学习,一定要把新理论作为重点内容,让教师对新理念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通过讨论、交流,为教师提供互动对话的机会;要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分析学习效果,缩短理念与行动的距离,把学习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2、下大力气抓好教学研究和行动研究。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抓好课堂就是抓住重点。抓教研应当从问题入手,要把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作为主攻方向,教研课题的确定要精、要细,要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教研集中教师智能,让每一节课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新方法的重构,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动员教师参与行动研究,进一步提高研究效果,学校应当有所作为,要加强校本研修工作,进一步加大专业引领的力度,同时要重视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把研究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
3、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建立结对、帮带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增强辐射功能,通过典型引路,经验推介,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4、借助网络教研平台,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参与网络学习与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