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促民族团结进步 建美好和谐西会
促民族团结进步 建美好和谐西会
管庄乡西会村党支部书记薛春军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薛春军,男,回族,32岁,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西会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认真学习和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在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西会村属少数民族村,回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60%。身为民族村里的少数民族干部,特殊的身份赋予了他更多责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建设美好和谐西会”是当初他刚担任书记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通过3年来的工作实践,他早已深深地融入到民族村建设中,工作中始终透着一股热情和睿智的他,经过不懈努力,已将当初的目标变为现实。
一、深入百姓家中,倾听百姓心声,深得百姓信赖 工作中的他从不摆架子,为了解村民的心声,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需要,他经常深入村民家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架起了一座党与群众、党支部与村民联系的桥梁。他经常讲,村民选我做书记,就是对我的信任,我就要负起责任,为村民办实事。在他的领导下,西会村百姓安居,回汉两族关系融洽,村子像个大家庭一样充满了团结和谐的气氛。2005—2007年连续被管庄乡评为“五个好”村级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被评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十佳村”和交通安全先进单位;2002年被评为朝阳区精神文明村。他本人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信赖。
二、宣传民族政策,尊重民族习惯,促进民族团结
年轻的他干起活来干净利落,善于思考,勤于实践。为了让汉族群众了解少数民族政策,让回汉两族人民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从而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他在村里开辟了一块民族政策文化宣传栏。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引来越来越多村民的关注,观看之余大家互相交流,从此这块小小的宣传栏成了回汉两族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渠道,也是这块宣传栏让回汉两族群众成了一家。西会村团结、友好、和谐的气氛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这些都少不了他的功劳。
三、贯彻民族政策,关心民族事业,改善百姓生活
他是民族政策的宣传者,倡导者,实践者,免费为清真寺提供水、电,定期更换消防器材,这些事都少不了他操心。清真寺的每一处建筑都在他的关心范围内,哪里需要修补,哪里需要改造,他都熟记在心,清真寺的修缮工程也是在他的努力下得以完成的。每个村民来到清真寺都会由衷地感叹:“是咱书记想着咱,是他给咱提供了如此整洁、优美的宗教活动场所”。此外,每逢开斋节等重大节日,他都要亲自带上慰问金或慰问品去清真寺看望。为改善回族墓地的卫生条件,让墓地维护、使用更加方便,他多方协调,经两委班子研究决定在墓地周围建起了围墙。
西会村不仅仅是一个少数民族村,也是管庄地区第一个享受绿隔政策搬迁上楼的村,村民上楼后,办红白喜事没有平房方便,这些都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善于观察,善于决定,他的决绝、果断,让西会村村民渐渐适应了搬迁后的生活。在他的建议下,村委会投资数万元为村民制作了大棚,并购置了一些必备的炉具和桌子、凳子等用具,为村民办事儿提供了便捷条件。在餐具使用过程中,汉族群众十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当然,他对汉族群众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的,为鼓励汉民群众去世后火葬,在他的倡导下,村委会专门购置了棺罩和灵棚。多年来,回汉两族和睦相处,从未出现因民族矛盾而引发的纠纷,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
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加之薛春军同志不懈的努力,使西会村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他始终坚持的原则。为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保障村民的福利待遇,促进管庄乡农村城市化脚步进一步加快,他和其他两委班子成员不断研究惠民政策,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村民组织法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惠及回汉两族群众的好政策:春节为村民发放米、面、油、过节费;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使老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为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农民上楼后,生活费用有所增加,为减轻其生活负担,给予村民水费、物业费补贴等。这些好政策的出台,让西会村民对他更是赞不绝口。
四、巩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建设和谐西会 薛春军同志在担任西会村党支部书记期间,讲创新,重实效。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方式,巩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灾区数万人民群众身处危难。为帮助灾区少数民族群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他在村里发起了以“抗震救灾,奉献爱心”为主题的募捐活动,回汉两族群众积极响应,团结一心,纷纷慷慨解囊,为远在四川的羌族群众献上爱心。为营造全民参与奥运的良好氛围,使回汉两族村民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体活动场所,在娱乐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他为村民建起了“馨岛苑”小区文体活动中心,为确保工程质量,他亲自挑选了施工所用的材料,不论刮风下雨,每天他都要跑去工地看看。
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在他的领导下,西会村奥运筹备和保障工作稳步实施。在工作中,他注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奥运筹办工作中的作用,把筹办奥运会作为巩固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发展的良好契机。他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将广大群众参与服务奥运、保障奥运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西会村民参与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目前,我村有城市志愿者15名,中国社区志愿者35名,奥运献血志愿者7名,党员志愿者16名,首都治安志愿者32名,回汉两族群众因为奥运变得更加团结,他们为实现同一个目标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宣扬文明礼仪,弘扬奥运精神,展现人文奥运,进一步丰富回汉两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活动中固团结,交流中促发展,是他经过不断实践,摸索出来的一条新思路。回汉两族党员通过参加他倡议组织的以“为党旗增辉,为奥运添彩”为主题的“五个一”党员活动日活动,奉献奥运,参与奥运的热情更加高涨,自身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他本人也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党员奥运知识竞赛,学习奥运知识,以个人带动家庭的方式,在民族村掀起了你我共同参与,学习奥运知识的热潮。为迎接奥运倒计时100天的到来,他倡议组织群众开展了以“迎奥运、赛乒乓、我快乐、我健康”为主题的乒乓球比赛活动。此次比赛广泛激发了群众的热情,广大群众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亲身参与到迎奥运倒计时100天的庆祝活动中来,在民族村营造出了祥和、热烈、欢快的社会氛围。
薛春军同志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个爱民、务实的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他以辛勤的工作,默默的奉献,带来了西会村的民族团结、和谐发展。今后,他将继续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为建设美好和谐的新西会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促民族团结建和谐萍乡庆六十华诞
“促民族团结 建和谐萍乡 庆六十华诞”
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知识竞赛题
县区:
姓名:
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及职务:
联系电话: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
A.一律同等 B.一律平等 C.一律对等
2、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0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A.7.33% B.8.41% C.9.74%
3、目前我国已经识别认定的民族共有()个
A.56 B.55 C.50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 B.小集中、大分散 C.大杂居、小聚居
5、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多、长、大、广、()。
A.富 B.边 C.穷
6、我国边疆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2200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多公里在民族地区。
A.15000 B.17000 C.19000
7、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等()个少数民族。
A.8 B.9 C.10
8、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A.大力发展经济 B.维护稳定 C.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10、目前,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共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
A.50% B.54% C.71%
11、目前,我国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A.19 B.20 C. 30
12、“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间也互相离不开” 是江泽民同志()年提出的。
A.1990 B.1991 C.1992
13、国务院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9年、()年召开了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2005 B.2006 C.2007
14、内蒙古自治区是()成立的。
A.1947年5月1日 B.1950年11月24日 C.1950年5月6日
15、《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的民族成份确定。”
A.父亲 B.父或母 C.母亲
16、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 义民族关系。
A.和谐
B.繁荣 C.稳定
17、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A.国家统一
B.民族团结 C.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8、(),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专题学习民族问题。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
A.2004年10月
B.2005年10月 C.2006年10月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制定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党的民族政策 B.法律
C.宪法
20、少数民族公民()因其风俗习惯的特殊而免服兵役。
A.可以 B.不可以 C.自愿
21、全国55个少数民族有50个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左右,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开发。
A.75% B.64% C.60%
22、《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A.自主权 B.自决权 C.自治权
23、《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
A.有期徒刑 B.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4、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白皮书,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这方面的白皮书。
A.《中国少数民族人权》 B.《中国少数民族发展》 C.《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25、国家曾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实行的“三项照顾”政策是指:对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山区、边远牧区县(旗)的商业企业,在自有资金、利润留成、()三个方面给予比一般地区更优惠的照顾政策。
A.贷款利率 B.价格补贴 C.税收减免
26、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份。A.国家正式
B.族群意愿
C.区域识别
27、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广泛进行()的宣传教育,使之牢牢扎根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心中,成为推动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英雄主义
28、()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A.增强民族团结
B.维护社会稳定
C.大力发展经济
29、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A.广西 B.西藏 C.云南
30、《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维持或者改变 B.发展或者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31、当代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五个基本特征。
A.国际性
B.阶段性
C.暂时性
32、《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有期徒刑。
A.三年以下 B.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C.十年以上
33、按照《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国家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自然灾害多发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地方病高发区的特困少数民族群众,将稳步推进()和易地扶贫。
A.直接帮扶 B.生态移民 C.整体移民
34、《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起施行。
A.7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35、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少数民族考生()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A.应当 B.适当 C.必须
36、《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
A.变通规定 B.暂行规定 C.单行条例
37、《劳动法》规定,“在劳动就业上()。”
A.要优先照顾少数民族 B.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视同仁,同工同酬 C.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38、《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是在江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的。
A.二十六 B.二十七 C.二十八
39、《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是()公布的。
A.2000年12月22日 B.2001年12月22日 C.2002年3月1日 40、《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是由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号公布的。A.90 B.91 C.92
41、《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自()施行。
A.2000年12月22日 B.2001年12月22日 C.2002年3月1日
42、《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总共()条。
A.30 B.31 C.35
43、根据《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第七条规定:“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以上的乡,可以申请建立民族乡。”
A.30% B.40% C.50%
44、建立民族乡,由该乡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审核,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同意,报省人民政府()。
A.批准 B.审批 C.备案
45、根据《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第八条规定:“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以上的村,可以申请建立民族村。”
A.30% B.40% C.50%
46、建立民族村,须经村民会议同意,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批,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部门、民政部门()。
A.批准 B.审批 C.备案
47、根据《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开发性移民搬迁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并坚持()的原则。”
A.统筹安排 B.自愿申请 C.鼓励与自愿相结合
48、根据《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民族乡、民族村依法应当缴纳的林业规费实行()。
A.先征后返 B.免征 C.减免
49、()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A.2001年 B.2003年 C.2005年
50、《义务教育法》规定:“在()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A.民族地区 B.农村 C.基层
51、《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A.民族教育经费 B.教育专项资金 C.教育基金
52、《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
A.放宽标准 B.优先录取 C.适当照顾
53、《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A.三年 B.五年 C.八年
54、《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或者在出版物、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刊载民族歧视、侮辱内容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以下罚款。”
A.一千元 B.二千元 C.三千元
55、《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A.促进社会和谐 B.促进民族平等 C.增进民族团结
56、《选举法》规定,“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
A.百分之一 B.百分之五 C.百分之十
57、《选举法》规定,“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
A.1人 B.2人 C.3人
58、《畜牧法》规定:“国家帮助和扶持()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A.少数民族 B.边境 C.偏远
59、《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
A.民族风俗习惯 B.民族宗教信仰 C.个人隐私
60、《著作权法》规定,“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A.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B.须经著作权人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 C.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向其支付报酬
61、《国旗法》规定:“不以春节为传统节日的少数民族地区,春节是否升挂国旗,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规定。”
A.自治机关 B.人民政府 C.人民代表大会
62、《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A.十九周岁 B.二十周岁 C.二十二周岁
63、《矿产资源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A.优先合理 B.自主 C.联合
64、《立法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批准后生效。”
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5、《立法法》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性法规
66、《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为依据。”
A.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B.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地方性法规 67、《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
A.预留一定名额 B.给予适当照顾 C.同等对待
68、《看守所条例》规定:“对少数民族人犯和外国籍人犯,应当考虑到他们的(),在生活上予以适当照顾。”
A.民族风俗习惯 B.消费方式 C.收入状况
69、《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于()由国务院批准,国家民委发布实施。
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70、《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于()施行。
A.1992年8月29日 B.1993年8月29日 C.1994年8月29日 71、《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总共()条。
A.30 B.31 C.35 72、《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第七条规定:“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的办事处,以及直接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或者单位,应当配备()少数民族干部。
A.一定比例的 B.适当数量的 C.至少1人的
73、《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配备()的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职工和管理干部。”
A.一定比例 B.不少于20%比例 C.不少于30%比例 74、城市民族工作坚持()的原则。
A.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B.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75、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A.具体表现 B.一般性质 C.本质特征
76、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A.民族融合 B.祖国统一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77、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A.原则 B.关键 C.手段 78、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增强民族团结 C.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 79、()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A.国家统一 B.发展教育 C.提高教育水平
80、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维护”是指,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的原则。
A.边疆稳定 B.国家统一 C.社会安定
81、《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引导和组织当地群众有序地外出经商务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切实保障外来经商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的()。”
A.风俗习惯 B.合法权益 C.文化传统
82、《若干规定》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每年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A.法制工作部门 B.民族工作部门 C.监察部门
83、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基础,以()为主要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民族方面的规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法规体系。
A.《民族区域自治法》 B.《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C.《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84、《若干规定》规定:“国家重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A.定期 B.不定期 C.每五年 85、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
A.积极发展 B.优先保护 C.尊重和保护 86、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一律平等。
A.发展程度高低 B.教育程度高低 C.整体素质高低
87、在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的教育。
A.民族基本知识 B.民族发展史 C.民族历史 88、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A.宗教 B.本民族领袖人物 C.其他民族的帮助 89、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不容削弱。
A.一大政治优势 B.一大基本原则 C.一大历史成就 90、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
A.和睦同心 B.和谐发展 C.和谐包容
91、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
A、可以随意 B、不得随意 C、根据需要 92、民族工作根本任务是()
A.大力发展经济 B.增进民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 C.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
93、()明确指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件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要制定周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机制,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94、()全面阐述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科学内涵。科学回答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系,与党的宗旨和使命的关系。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95、在选举出的十七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有所增加,达到242名,比十六大增加了12名,占十七大代表总人数的()。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42个少数民族有代表。
A.9.8% B.10.9% C.11.7% 96、(),内蒙古各族各界群众5万多人欢聚在呼和浩特体育场,热烈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
A.2007年8月8日 B.2008年8月8日 C.2009年8月8日 97、只有加强各民族(),才能不断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和相互繁荣,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奠定文化基础。
A、互助合作 B、互相促进 C、互相交流
98、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于2008年()在北京召开。
A.12月1日 B.12月24号 C.12月31日
99、散居的少数民族当地人大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当地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A.高于
B.等于
C.少于
100、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民委于()编印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
A.2008年9月 B.2009年1月 C. 2009年8月
第三篇:建和谐班组 促共同发展
建和谐班组促共同发展
——记五分公司钳工一班先进事迹两三事
五分公司钳工一班在建安公司五分公司众多班组中既普通而又卓越优异的,钳一班现有职工12名,35岁以下青工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高级技工人数占班组总人数的80%以上,技师及高级技师人数为全班的40%以上。主要承接集团公司各项技改、维保及大中型检修的施工。近几年来,随着集团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建安公司经营发展方式的转变,施工任务的广度、施工组织的难度、施工作业的强度及施工检修的“精”度,对班组建设,特别是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一代的产业工人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历史责任感,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论断既体现了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突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钳工一班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围绕“人”来做好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思想稳定、作风硬朗、技术精湛、管理创新的优异班组,从关爱职工入手,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班组日常生产检修紧密结合,渗透到检修作业全过程,引导职工岗位创新创效再立新功、“低成本运营争为先锋”,钳工一班处处、时时、事事“永争第一、不为第二”,连续五年轻微伤以上事故为0,年生产任务在五分公司几个班组中名列第一,多次被建安公司党委工会评为先进班组,并于2009年4月荣登集团公司工人先锋号。
第四篇:建小康促和谐
建小康促和谐
群众文化产业化是一个热门儿的话题,在社会上曾经引起过广泛的争论,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人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论争激烈,五花八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发展产业文化的高标准,为群众文化产业化这个话题又增加了新由头,为人们的大脑又注入了兴奋剂。如果现在让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再谈论群众文化产业化这个话题,恐怕思路更清晰,依据更充足,信心更坚定了。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明确地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可以讲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与加快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及广大人民的愿望。文化产业是把文化事业当作一种产业来经营,它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小康社会和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两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重要关系?带有公益性群众文化与商业味儿十足的文化产业能否相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发展群众文化产业有哪些困难以及它的发展趋势如何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文化产业与小康社会的重要关系
我党的十六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设计的目标涵盖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覆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标准是很高的。到那时,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当今世界,文化、经济、政治三足鼎立,相互交融,尤其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它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可以说,任何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的文化事业也一定很兴旺。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事业十分枯萎,那么那们的经济也一定不会很发达。所以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已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文化事业要靠强大的文化产业作支撑,靠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保障才能够随着小康社会的逐步形成而发展壮大,才能够与社会相符,与时代合拍。所以,不论从宏观上看,还是微观上讲,小康社会与文化产业都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群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相互连带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事业就是文化产业,就是群众文化。但是,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群众文化工作单位却仍然躺在“国办文化”的暖床上重温着旧梦,依然沿袭着多少年来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群文模式”慢慢地运行着。然而,这场旧梦并不甜美,这种运行机制也并不科学,在当今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的映衬下,群众文化工作单位不合理的人事安排,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加之陈旧落后的工作环境和办公设施,显得非常不适应,非常不协调。这种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运行机制和工作状况,不仅重重地挫伤了群文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大大地限制了群众文化向着更高、更新、更远的目标蓬勃发展,同时也深深地制约了文化事业单位基础设施的更新和改造。而老年化、概念化、赶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也严重的充斥着群众文化这个大舞台,在人们普遍的印象当中好象群众文化活动就是中老年人和街道居委会的事情。当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老百姓娱乐方式的改变和增多,群众文化工作越来越难搞,这是客观原因众所周知的,但其主观原因还在于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自身缺乏凝聚力,不能够把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吸引到这项工作中来。试想,面对形形色色娱乐方式的年轻人,他们怎么能够对单调乏味,公式化、政治性极强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无动于衷呢?面对破旧不堪丝毫没有文化味道的文化馆和文化宫大门,那些极想提高自己文化品味的人们怎么能够不望而却步呢?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面对低廉报酬甚至没有报酬的一些群众文化活动,尤其是一些群众文艺演出活动,那些经常要自己掏腰包的业余群文骨干又怎么能够不犹豫不决呢?所以,现如今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大多数人都足一些离退休在家,特想锻炼身体和充实业余文化生活且不太在乎金钱的大爷大娘们了,群众文化活动似乎也只剩下中老年舞蹈和中老年书画了。
造成这种惨淡又无奈的现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缺钱!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资金,就很难搞出像样的活动,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也是目前群众文化工作所面临的最大困难。资金短缺,活动照搞难为的群文工作单位只好紧衣缩食,这样下去身体怎么能够强壮昵?现在是市场经济,群众文化活动靠政府拨款很难,就是得到拨款也是微乎其微,大部分活动资金,还要靠组织单位自筹,这就给做为组织单位的文化馆和文化宫出了个大难题,因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文化馆和文化宫的日子并不好过,资金短缺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单位甚至连一件像样的基本办公用品都没有,日子过的相当寒酸,有些文化馆和文化宫的硬件设施还不及一个小小的街道居委会,据了解,现在有的文化馆和文化宫已经出现了“揭不开锅”的现象。人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必须要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当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轨之时,作为上层建筑的群众文化事业电必将迟早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这就促使这群众文化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领域特别是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一种体现。
三、群众文化产业化的实际困难
大家都知道,多年以来群众文化始终围绕着搞动态和静态文化、艺术活动及培训,作文化、艺术专科示范和专项研究等这样一个范围来开展工作的,带有很强的公益性。要想使群众文化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其自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有一定的难度。试想,做为党和政府依照宪法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向人们进行宣
传教育、丰富群众文化而专门设立的文化馆和文化宫,这样一个做为意识形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怎么能够靠搞活动、培训、做示范、研究来赚钱糊口,又能够赚多少大钱呢?即使有一点点的合法收入,现在也只能算是“以文补文”的小打小闹,基本称不上什么产业。如果这些文化事业单位一味的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赢利赚钱为目的,那么群众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势必就会变质,群众文化工作目的恐怕就会脱离十六大提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求的轨道。当然,群众文化产业化是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不能够完全依靠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来包办,文化事业单位应该是社会效益两方面工作都要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行。但对于多年来一直靠政府双手扶持走路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来讲,如今要想脱离政府的一只手学会自己走路,确实面临一定的实际困难,尤其是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群众文化事业单位作为一直是靠政府拨款生存的,不管是全额还是差额,都不可能有雄厚的资金投入到群众文化产业开发和建设中。况且,群众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一个新生事物,探索性很强,风险性很大,投进去的钱很可能就会“打水漂”,一手抓文化,一手抓经济对于文化馆和文化宫来说谈何容易。另外,作为终身国家干部身份的文化馆和文化宫工作人员,尤其是一些专业干部,不但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更缺乏市场经济和文化经营的常识。文化层次偏低,年龄结构过大,激励机制不强,干预管理大多的现象如今在文化馆和文化宫普遍存在,面对这样一件新生事物,端惯了国家“铁饭碗”的文化馆和文化宫人,往往是听而不信,望而不见,干而不能。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提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党的十六大召开给予全国群文工作者极大的鼓舞,似乎经文化馆和文化宫人吃了颗”定心丸”,同时也为群文工作者,迎着种种实际困难,要想迈出群众文化产业化勇敢的第一步,还需要具备很大的胆识,经过艰苦的努力,甚至付出巨大的代价。
四、群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群众文化走向产业化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尽管它是一件新生事物,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看好。特别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许多群文工作者都在跃跃欲试,一些业外人士也看好了这一投资热点。其实,所谓群众文化这个概念如今已经远远超出了“活动、培训、示范、研究”这样一个范畴,现在它的含义更深更广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凡是能够繁荣社会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积极健康文明的,物质与精神融合的财富,都应该、称之为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事业就是群众文化产业,它本身就是一块“金招牌”,不论影响面儿,还是信誉度都略胜一筹,况且不管是群艺馆,还是文化馆或文化宫,目前在我国各市区都是唯一的,所以说有了这“金招牌”就不怕引不来“金凤凰”,就看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怎样的利用和呵护这块沉甸甸、金灿灿的“招牌”了。十六大强调,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群众文化产业要为人民大人提供产品和服务,不能完全采取市场化商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国家在投入上给予保障,政治上给予扶持,是发展群众文化产业的有力前提,它能够为群众文化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这坚实的基础,我们才能够迈开群众文化产业化艰难的第一步。群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令人乐观的,也是有远大前景的,只要我们把握好国家政策方
向,抢抓住市场竞争机遇,调整好产业内部结构,树立起现代经营理念,不仅能够在文化娱乐等许多事业方面有所作为,而且还能够向着群众文化产业集团化方向迈进,实现跨地区的多面体经营,运用高新技术推动群众文化产业的升级,促进群众文化产业与众多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又向着新的里程碑迈出了一步。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需要有高层次的群众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积极发展群众文化事业,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们每一位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群众文化产业化势在必行!
第五篇:文明和谐怎么建、从我做起促和谐
成都市青白江区供销社联合社
扎实开展“文明和谐怎么建、从我作起促和谐”
讨论活动
按照区委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的要求,我社于月 日开展了“文明和谐怎么建、从我作起促和谐”专题讨论活动,联社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和基层社、公司中层以上干部32人参加,会上,党员干部积极开展讨论“文明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会上,紧扣“团结和谐、维护稳定”深入学习了省委、市委、区委主要领导关于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文明和谐创建与供销社中心工作有效结合、文明和谐创建日常性与创新型有机结合、文明和谐创建与个人工作紧密结合三方面讨论了“文明和谐怎么建、从我作起促和谐”。通过专题讨论增强了我社全体党员干部创建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青白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强调,谱写“中国梦”青白江篇章,深入开展“文明和谐怎么建、从我作起促和谐”讨论活动,就是要加强法制建设、道德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促进社会和谐,贯彻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增强“维护社会文明和谐人人有责”的高度自觉,在全社形成团结一致谋发展、同心同德促跨越的良好局面。我们要以此次讨论会为契机,掀起文明和谐创建,从我做起的新热潮,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青白江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