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提升工程-深圳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时间:2019-05-13 08:5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大提升工程-深圳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大提升工程-深圳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第一篇:两大提升工程-深圳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附件2

关于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建设 和满意度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不断提升行业优质服务水平,提高医务人员和市民满意度,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开展医德医风和卫生文化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紧紧围绕建立“医道尊严”社会文化体系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切实保护好、发挥好、调动好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紧紧围绕改善服务、提高质量、便民惠民,努力改善市民看病就医体验,全面提升医院顾客满意度。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社会建设的总体部署,健全纠风工作长效机制,促进依法行医、廉洁行医,重塑卫生行业高雅文明形象。通过实施本工程,努力打造一支有责任、有信仰、有追求、有素养、社会信赖的医疗卫生队伍,实现四个显著提升。

(一)职业精神素质显著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敬业精神、进取精神进一步增强;自我约束、制度规范、社会监督的医德医风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依法行医、廉洁行医的行业风尚进一步树立。

(二)优质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医疗环境、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优质服务、便民服务措施得到全面落实;临床路

径管理全面实施,医务人员服务行为更加规范和文明,和谐医患关系基本形成。

(三)医务人员满意度显著提升。深圳卫生人口计生行业核心价值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医院文化品味得到普遍提升;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职称评聘、技术劳务价值等切身利益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主动投身医改的积极性得到更好调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尊重医务人员良好社会风尚。

(四)医院顾客满意度显著提升。医患之间的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消除非医疗质量引发的医患纠纷投诉;市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期望基本解决,能够普遍感受到医改成果的实惠;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普遍推广应用,群众对医疗服务环境、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满意度逐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弘扬职业精神济世美德

1.强化职业精神熏陶。一是开展职业精神熏陶活动。每年组织新上岗医务人员开展“授白袍”仪式;组织医务人员重温医务人员誓言;组织老专家向年轻工作者传授高尚医德精神和职业操守经验;开展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评选活动,用先进事迹、优秀典型人物心得进行职业精神启发性教育;将每年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估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案例教材,对医务人员进行检讨性教育;组织深港医疗卫生界文化交流活动,学习香港医务人员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二是完善职业精神培训制度。从2012年起,每个初级职称医务人员每年必须2

接受6个学时的职业精神培训,以及6个学时的依法行医培训,中级和副高职称医务人员培训时间减半,培训结果纳入医德考评项目,与晋升职称挂钩。将医学伦理学教育纳入全科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

通过职业精神熏陶,让每一位医务人员捍卫“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职业地位;让每一位医务人员崇尚“治疗一个患者、结交一个朋友、树好一个口碑”的职业精神;让每一位医务人员弘扬“因为专业让你信任,因为周到让你满意”的职业美德。

2.落实职业精神建设制度。认真落实卫生部《医务人员服务八项承诺》和《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的“八不准”等相关制度,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廉洁从医等方面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贯彻落实《广东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实施意见(试行)》,确保群众安全、有效和廉价用药;认真贯彻落实市纪委、市委卫生工委《关于加强对医德医风建设监督检查的意见》,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贯彻落实我委《关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塑造卫生行业新形象的意见》、《深圳市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医德医风奖励和处理办法》和《深圳市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办法(试行)》,切实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通过落实职业精神建设管理制度,让每一位医务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责任;让每一位医务人员敬重“守护生命、促进健康”的职业使命;让每一位医务人员遵循“依法行医、清廉做人”的职业规范。

3.健全职业精神建设监督机制。一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健全主要领导总负责、部门各负其责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建设责任制。进一步细化医德考核标准,将考评结果记入医务人员的个人医德医风档案,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形成对医务人员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二是加大处理违法违规职业行为力度。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认真排查投诉、信访线索,对查实的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卫生材料、乱收费、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和商业贿赂等违法违纪人员,按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合同和吊销执业资格。严肃查处违反本意见“五知道、五明白、五放心,五要五不得,五坚持五制止,六个一句,八个不准,八项承诺,十个一点”规定的职业行为。注重发挥查办案件和处理违规行为的治本功能,总结案件和违规行为所反映的根源性、规律性、普遍性问题,查找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堵塞漏洞,检讨性建章立制。

(二)创新卫生文化内涵建设

1.弘扬核心文化价值观。一是提炼卫生文化精华。各单位要大力弘扬“博学行医、业务精湛,情操高雅、与人为善,博爱救人、敬业爱岗”的深圳卫生人口计生行业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文化制度建设,将行业核心价值观升华为医院管理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指南,形成既传承大医精诚、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又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的当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二是塑造单位文化形象。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深圳市卫生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提炼本单位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要素,以文化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以文化熏陶4

员工职业素养,培养年轻医务人员职业自豪感。以简洁实用和人性化设计为原则,从外部环境、内部装饰、诊疗环境、识别系统等方面入手,打造既相对统一又各具特色的服务环境,使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在就医环境、就诊条件、服务流程、规范服务等各方面更加贴近市民,努力营造文明、温馨、和谐的服务环境。

2.培育行业文化品牌特色。在全市卫生人口计生系统定期举办文艺汇演和运动会,通过文化影响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创造追求卓越、崇尚成功的阳光心态,努力创建和谐单位。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中层干部EMBA课程、职业生涯设计、学术讲座沙龙、星级岗位评选、岗位现场教学、业余文体比赛、拜师带徒学艺”等形式多样的行业特色文化活动;以创建名院、打造名科、培养名医为重点,加强临床学科的特色软件和文化品牌建设,“以提高学术水平吸引病人,以提高技术水平悦服病人,以提高服务水平留住病人”;通过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在全系统形成推动职业精神建设的良好氛围。

3.塑造文明服务新形象。一是大力开展创建“市民满意窗口”等活动。组织窗口医务人员开展服务礼仪集中轮训,让其掌握“六个一句”、“十个一点”,努力营造文明服务氛围。二是扎实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各单位认真查找服务环境、管理制度和服务细则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力戒生、冷、硬、顶、推;为患者提供便民服务,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环境;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三是深入开展创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示范岗”活动。在2012年

底前,各医院要建立顾客服务中心,统一受理群众咨询、投诉等事务,开展出院后电话随访、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完善医务公开、医患座谈会、院外监督员、医务社工等医患沟通制度,让患者“五明白、五知道、五放心”,缩小医患之间的信息差距,增强社会监督的有效性。

4.培育医院团队服务文化。一是解决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问题。各单位要根据工作实际,合理调配医务人员数量和结构,合理安排倒班和作息时间,解决医务人员因工作繁忙影响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的问题;想方设法办好医院食堂,解决医务人员误餐、夜餐等问题;完善医院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改善医务人员值班休息环境和条件,保障医务人员在单位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二要健全人事和分配激励机制。各单位要按照干好干坏不一样、鼓励创新、同工同酬的要求,合理确定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待遇,建立以岗位责任、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制度;通过公立医院改革尽快解决临聘人员管理问题。加大对科研教育的投入,解决好医务人员进修培训、科研课题申报、职称评聘等切身利益问题;完善竞争上岗制度,注重对年轻骨干的培养。三是深化科室民主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深圳市卫生系统院务公开管理办法》,全面实施《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系统职工代表大会评议院务工作制度(试行)》,保障医务人员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

(三)完善便民利民服务机制

1.完善社区便民利民机制。各区(新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快推动社康中心分类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明显提升社康中心服6

务能力。结合新区建设和城市规划的调整,进一步优化社区健康服务网络;落实《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机构编制标准》,在“十二五”期间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1200名;协调解决社康中心的固定业务用房问题,提高社康中心适宜诊疗设备配置水平;制定和实施《深圳市全科医学服务标准》,保障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以老、幼、病、残和青少年、育龄妇女为重点对象,适当增加常见病普查普治等低成本、高产出的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健康管理为核心,以慢性病人群为重点,大力推动家庭医生责任制。2012年,为居民提供家庭病床、医疗转诊转介等个性化服务项目。积极探索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治疗必须的非基本药物的途径。

2.完善医院优质服务机制。各单位要办好本单位的门户网站,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导航、就医导诊等服务;实施“无假日”制度,延长门诊开诊时间、优化服务窗口布局、推行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普及“居民健康卡集成系统”,努力减少排队时间,改善病人看病就医感受;提供优质护理、“产后家庭访视”等服务项目,努力满足市民对优质服务的需求;有条件的医院要通过举办“病友俱乐部”、开展远程健康监测等服务为群众提供出院随访和健康促进服务;各公共卫生机构要定期公告市民关注的重大疾病、公共卫生监测结果,经常组织健康教育社区行活动,让市民体验公共服务就在身边。

3.实施“五要五不得”制度。各单位要对住院患者提供如下服务:一是对住院患者的检验标本和检验报告,要由医院安排专

人按照有关规定送取,不得让住院患者或家属自行送取。二是对需要到检查科室进行检查的住院患者,要由病房安排专人陪送,对危重患者要全程陪护,不得由患者自行到有关科室进行检查。三是对转科的住院患者,要由转出病房派专人护送到转入病房,并做好交接的各项工作,不得由患者自行转科。四是对住院患者临时医嘱及一次性使用的贵重药品,要由医务人员领取,不得让患者或家属自行领取。五是对需要到其他科室或院外会诊的住院患者,要由医院派人陪护,不得让患者自行前去会诊。

4.实施“五坚持五制止”制度。各单位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一是坚持规范诊疗,制止乱检查。落实基本疾病诊疗常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实行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二是坚持科学用药,制止大处方。落实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和使用品种,减少门诊输液量。三是坚持物价监督,制止乱收费。实施医疗收费价格公开、门诊收费清单和住院收费日清单制,提供物价查询服务。四是坚持温馨服务,制止冷硬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营造温馨服务环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五是坚持廉洁行医,制止收回扣。推行廉政文化进医院,实行廉洁行医责任制、拒收回扣和贿赂承诺制。

(四)拓展行业形象舆论导向

1.加强对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各单位要重视新闻宣传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卫生新闻宣传工作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调动宣传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市健康教8

育促进中心、市计生服务中心宣教部要承担全行业宣传教育职能,增强医疗卫生宣传报道的组织策划能力。各区要充分发挥社康中心和社区生育文化中心的网点作用,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活动,提供各类健康教育资料,让群众感受到贴近、方便市民的优质服务。二要加强提高宣传策划能力。各单位要根据自己的职能,加强对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创新工作、惠民举措的宣传策划,提高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工委办要组织开展好“十佳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11个行业“十佳”对象以及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评选活动,树立、宣传、学习行业先进典型。

2.丰富宣传工作载体和内涵。一是丰富宣传工作载体。各单位要主动真诚与媒体交朋友,与新闻媒体紧密合作,加大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正面形象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与有关部门和媒体联合开展倡导“医道尊严”理念和培育社会风气活动,营造全社会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尊重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新闻媒体、简报、专栏专刊、电子荧屏等多种形式,向市民宣传医学科普知识,让其认识和理解医学科学的特点、规律和局限性,合理引导群众预期和理性就医。二要创新宣传工作内涵。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医院开放日制度,让市民群众全面了解和亲身感受医疗机构治病救人、就医流程、医务人员规范从医和医院改革发展、服务群众、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党工委办、各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健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机制,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直通车”、“民

心桥”等形式向社会通报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建设情况。

3.提高突发事件宣传应对能力。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加强网络舆情研判。各单位要完善宣传报道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简化新闻发布程序;要增强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医患纠纷事件时,要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通过发布新闻通稿、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迅速向社会发布权威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猜疑;要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对媒体和市民关注的问题,做到公开答复、主动纠错,把握主动权,让其及时了解医疗卫生机构运作情况,形成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信息沟通机制。

第二篇:深圳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实施方案-深圳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深圳市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好地保障市民生命安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深发[2009]11号)、《关于印发深圳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深府„2009‟233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通过强化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健全服务网络、优化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到2015年,建立与城市发展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职责分工合理、能力水平较高、运转规范协调、反应灵敏快捷的新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具体要求如下:

(一)完善体系。

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建设,合理划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二)规范管理。

改革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机制,确保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健康运转。改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强化对公共卫生机构和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提高公共卫生资源的服务效率。

(三)提升效能。

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内涵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提高装备配置水平,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协作机制,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重大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二、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对我市公共卫生机构实施分类管理。

将我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分成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其他公共卫生机构两类进行管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是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其它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二)转变公共卫生机构的职能。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逐步剥离健康体检、免疫接种等医疗业务,使其工作重心向传染病防制、卫生应急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等方面转移。(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2.慢性病防治机构要逐步剥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诊治服务,将资源配置到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综合防治的组织协调、疾病监测等职能中去。(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3.职业病防治机构要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心向职业危险因素识别、控制和综合防治,以及职业病鉴定和职业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转移,进一步提高专科诊疗能力。(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4.精神卫生机构要集中资源开展全市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强化精神疾病监测和早期干预、精神疾病康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危机干预,以及精神疾病科学研究等工作。(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5.健康教育机构要从健康教育向健康促进转移,提高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能力,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开展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宣传普及工作,培育居民良好健康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6.市急救中心要加强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管理,充分发挥院前医疗急救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调度、重大灾害性事件院前急救保障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水平。(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7.促进市、区两级妇幼保健机构提高妇女儿童保健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发挥指导全市妇产科诊疗、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技术服务的作用,提高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能力。(由市卫生人

42.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2010年,市级相关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制定培训方案,对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全员培训,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发挥技术指导作用,监督指导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落实《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五)明确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功能定位。

明确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依法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传染病患者隔离治疗、医疗急救、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服务。合理配置急诊急救、预防保健、感染控制等内设机构,科学设置发热门诊、肠道门诊、隔离病房等感染控制专科。2010年,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落实预防保健工作责任制,确保人员、经费、措施“三到位”。建立安全规范的操作流程,抓好医院污水和医疗废物处理,切实控制医院感染,保障输血安全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机制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保障机制。

1.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于其它公共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采取“以事定费”的方式核定补助经费。(由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2.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突出公共卫生问题,逐步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政府根据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和财力可能,合理安排重大疾病防治、国家免疫规划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所需资金。(由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政府对其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偿,形成多元化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模式。(由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二)完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保障机制。

1.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工作条件。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良好的综合配套环境。2011年前,通过国内外一流专业机构培训及国内公开招聘等措施,培养和引进疾病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精神卫生、妇女儿童保健等重点公共卫生领域的领军人物,除落实市政府规定的优惠政策外,所在单位要为其筹集专科建设经费、装备相关设施设备和组建学科团队提供便利。(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编办负责)

2.吸引国内外公共卫生人才到我市开展学术交流。鼓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根据项目需求,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兼职等方式引导国内外公共卫生专才到我市短期工作,带动相关领域的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编办负责)

3.实施优秀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与香港和内地著名大

8探索新型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模式。促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资源共享,发挥两者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基层网点作用。制定不同场所、不同对象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和指南,通过各类宣传平台和新闻媒体,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促进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观念和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全面开展控烟活动,增进市民健康。(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9.提升计生技术服务能力。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资源共享,提升计生技术服务能力。整合基层计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健康中心资源,提高基层公共卫生和计生资源配置效率。(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10.建立和完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创建中医药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示范市。(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二)全面提高公共卫生信息化水平。

1.建立互联互通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全市卫生信息共享和交换系统为平台,以数字化居民健康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到2011年,建成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社区卫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集成信息系统,建立全市公共卫生信息虚拟专网,提高全市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和居民获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便捷性。(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2.建立卫生应急指挥和决策信息系统。以全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为基础平台,到2011年,建成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应急事件预警预报系统,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三)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1.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2011年前,完成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编修工作,健全应对重点传染病、职业病、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公共场所空气污染事件、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等专业应急预案,组织实施预案的模拟演习,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能力。(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2.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2010年,建立健全疾病防控应急队伍和医疗救援应急队伍,建立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二级指挥协调构架。2011年前,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功能齐全、职责明确、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分级响应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应急能力评估机制和预案动态修订机制。(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协作机制。

1.建立社会参与公共卫生的新格局。调动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和居民参与公共卫生的积极性,强化广播电影电视、报

112

第三篇: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湖南省民政厅 湖南省财政厅 文件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保监局 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湘卫财务发〔2017〕2号

关于印发湖南省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

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计生委、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扶贫办: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推进精准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财务发〔2017〕19号),全面落实“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工作要求,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推动健康扶贫工程深入实施,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保监局和省扶贫办联合制定了《湖南省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省卫生计生委

省财政厅

湖南保监局

省民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扶贫办 2017年6月30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湖南省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

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按照全国健康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16〕26号)和《关于印发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财务发〔2017〕19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7—2020年,对核实核准的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下同),根据患病情况,实施分类分批救治,确保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二、行动措施

(一)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按照“三定两加强”原则,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真正使大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尽可能恢复其劳动能力。

1.确定定点医院。各市州卫生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扶贫等部门按照“保证质量、方便患者、管理规范”原则,确定大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原则上安排在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不具备医疗条件的,可确定在上级医院。建立疑难/重症病例的会诊、转诊机制,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巡回医疗、派驻治疗小组、远程会诊等方式做好救治工作。(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中医药管理局配合)

2.确定诊疗方案。各定点医疗机构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相关诊疗指南规范和临床路径,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进一步细化诊疗措施,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要优先选择基本医保目录内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诊疗技术、药品和耗材,严格控制费用。定点医院要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缩短等候时间,为农村贫困家庭大病患者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中医药管理局配合)

3.确定单病种收费标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发改价格〔2017〕68号)要求,遵循“有激励、有约束”的原则,以医疗服务合理成本为基础,体现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参考既往实际发生费用等进行测算,制订病种收费标准。(省发改委牵头,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配合)

4.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省卫生计生委制订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相关指标,组建重大疾病临床诊疗专家组,开展质量管理、业务培训和考核评价等工作,对定点医院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定点医院要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完善各项制度和工作规范,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按照相关病种临床路径要求,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中医药管理局配合)

5.加强大病分类救治管理。出台《湖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统一救治要求,规范农村贫困人口中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9种大病集中救治工作。全面开展贫困地区重性精神病、农民工尘肺病、肺结核病、艾滋病和血吸虫病晚期患者等专项救治工作。市、县两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省里的实施方案制定精准到人、到病的救治方案,实行挂图作战,对患有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分批集中救治。(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残联、省红十字会配合)

(二)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开展慢病患者健康管理,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签约健康管理。

1.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健康卡。为每位农村贫困人口发放一张健康卡,置入健康状况和患病信息,与健康管理数据库保持同步更新。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县为单位,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开展1次健康体检。(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扶贫办配合)

2.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乡镇卫生院医生或村医与农村贫困家庭进行签约,鼓励县医院医生与乡村两级医务人员组成医生团队与贫困家庭签约,2017年所有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做到每人建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每个家庭有1名签约的家庭医生。按照高危人群和普通慢病患者分类管理,为贫困人口提供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健康咨询和中医干预等综合服务。对已经核准的慢性疾病患者,签约医生或医生团队负责制订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提供签约服务。需住院治疗的,联系定点医院,确定诊疗方案,实施有效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优势,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提供价廉有效的中医药服务。(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省财政厅配合)

3.开展健康管理。制订湖南省统一规范的健康管理办法。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确定定点医疗机构、细化诊疗流程、明确质量要求,并加强基本药物配备使用。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县级医院指导下,每年根据农村贫困家庭慢性病患者病情安排个性化健康管理,按管理规范安排面对面随访,询问病情,检查并评估心率、血糖和血压等基础性健康指标,在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提供健康指导。签约医生和团队做好随访记录,填写居民健康档案各类表单,并将有关信息录入健康卡。(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中医药管理局配合)

(三)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1.实行倾斜性精准支付政策。完善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政策。对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纳部分按规定由财政给予补贴;在大病保险上予以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重点倾斜。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进一步提高救助水平。积极探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按病种付费。(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扶贫办、湖南保监局配合)

2.建立健康扶贫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制度衔接机制,推动相关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和数据交换建设,整合扶贫专项资金、残疾救助、计划生育帮扶等资金,建立兜底保障机制,实行联动报销,加强综合保障,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受益水平。(省卫生计生委、省扶贫办牵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湖南保监局、省残联、省计生协配合)

3.实行“一站式”结算。出台《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实施方案》,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贫困患者,凭相关身份证明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无需交纳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综合服务窗口,通过系统对接实现基本医保政策、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健康扶贫专项补助政策的“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服务。各级各类政府办医疗机构建立贫困患者“就医绿色通道”,简化医疗程序。患者出院时,只需向定点医疗机构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按规定报销数额后的自付医疗费用。患者结清自付费用后,医疗机构及时归还患者提交的相关证件,确保减轻贫困患者看病经济负担。(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省扶贫办、省民政厅、湖南保监局配合)

4.动员社会力量救助。注重发挥各级计生协会组织作用,省人口健康福利基金会要率先行动。各地要搭建健康扶贫慈善救助平台,引导支持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为农村贫困患者提供慈善救助,鼓励支持相关公益慈善组织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形式,引导慈善组织依托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向社会公众进行募捐,精准对接特殊困难家庭,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省民政厅牵头,省扶贫办、省计生协、省残联、省红十字会、省人口健康福利基金会、省慈善总会配合)

三、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责任。省卫生计生委、省扶贫办会同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保监局等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每年组织开展督导评估,将 “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纳入各市州、县市区健康扶贫工作考核重点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实施 “三个一批”行动计划作为本地脱贫攻坚和深化医改主要任务进行重点研究部署,进一步细化政策举措,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和要求,加强考核,组织全面实施;各牵头部门要主动抓好工作推进和政策衔接落实,加强与配合部门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进度和推进措施,推动工作落实。(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扶贫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湖南保监局配合)

(二)整合政策资源,提高保障水平。整合多种保障政策,实施“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综合保障措施。“三提高”: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提高大病保险保障水平,降低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50%,大病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90%以上;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贫困人口中的低保对象和非低保对象患重特大疾病(指前述9种大病)住院治疗,其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政策范围内的自负费用,医疗救助分别按照70%、50%的比例救助。“两补贴”: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财政给予50%以上的补贴,特困人口全额补贴,参保达到全覆盖;农村贫困人口参加“扶贫特惠保”家庭综合保障保险的保费,当地政府给予不超过90%的保费补贴。“一减免”:对罹患9种大病农村贫困人口实际医疗费用,经由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以及医疗救助基金等渠道支付后,个人自付部分由定点医院给予50%的减免。“一兜底”:农村贫困人口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赔付等综合补偿及定点医院减免后,剩余合规自付医药费用个人支付仍有困难的,实行政府兜底保障,减轻或免除个人负担。省级财政适当安排奖补资金,推动市县政府落实健康扶贫救治救助主体责任。(省财政厅牵头,省卫生计生委,省扶贫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湖南保监局配合)

(三)广泛动员部署,夯实工作基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纳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今后四年的重要工作任务,层层传达到全体卫生计生人员,广泛发动基层医务人员踊跃参与健康扶贫,充分发挥村级计生专干、计生协会骨干会员在推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动员组织乡镇、村两委、驻村帮扶工作队等基层工作力量,做好人员组织、政策宣讲、工作对接,确保 “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有序推进。(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计生协、省扶贫办配合)

(四)推进分级诊疗,开展远程医疗。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制度,建立健全符合省情的分级诊疗制度。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指导目录,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贫困地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建立医疗信息共享大平台,实现所有对口帮扶三级医院与贫困县县医院互联互通。建立远程医疗的管理规范,统一诊疗操作标准、技术信息标准,实现省、市、县、乡四级网络互连互通。(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扶贫办配合)

(五)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省里将建立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加强精准管理与服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安排乡村两级医务人员或计生专干为农村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扶贫工作台账。在进一步核实核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病情况的基础上,核实核准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患病情况,及时将其纳入健康扶贫救治范围。完善健康扶贫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和因病致贫返贫情况,实时更新数据。(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扶贫办配合)

(六)加强宣传引导,推动深入开展。各地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站、新媒体等手段,通过新闻报道、事迹报告会、公益广告等形式,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农村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政策和“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的知晓率。加强工作总结,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大力宣传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为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扶贫办配合)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

2017年6月30日印发

校对:刘德平

第四篇:岳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岳西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岳卫计〔2017〕2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卫生计生系统

行风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计生办、卫生院(服务站),县直各卫生计生医疗机构,委机关各科室,各挂靠单位: 为深入推进我县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的意见》(皖卫医[2017]1号)、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的通知》(卫医〔2017〕28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县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工作通知如下,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行风建设是卫生计生部门落实主体责任,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标本兼治、纠建并举,通过不断加强行风建设,促进卫生计生系统队伍宗旨意识有新的增强、工作作风有新的改进、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行风建设长效机制更加完善,推动群众反映强烈的行风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落实主体责任

1、成立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卫计委及时调整、成立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承担日常工作与职责,切实承担起行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担当,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牵头,各单位各负其责的工作局面。我委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附件1)。

2、落实行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的主要领导是行风建设第一责任人,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把行风建设工作融入到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确保行风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职责范围内的行风建设工作负责。要将行风建设工作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各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挂钩。

3、明确各成员部门责任。我委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制度建设、工作推动、监督检查、查办案件上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同时,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附件2),各科室要站在讲政治和顾全局的高度,负责做好分管职责范围内的行风建设工作,主动作为,与深化医改、业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驻委监察室要加强对行风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导,严格履行监督责任。确保行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1、结合岗位特点,强化职业道德精神和法制教育。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卫生计生系统“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执业医师法》、《刑法修正案

(六)》、《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处 理暂行办法》、计划生育工作“七不准”规定、《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纪律》、《人口和计划生育检查考评工作纪律》、《安庆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办法》以及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为重要抓手,强化职业精神,引导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

2、各单位要结合上级部署的学习内容,制定重点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每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卫生计生法纪教育、正反面典型教育等4个专题教育。

3、强化职务职称新晋升人员、新录用人员、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每年至少组织1-2次职务职称新晋升人员、新录用人员、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集中学习。

4、开展先进典型和警示教育。深入开展向全省卫生计生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赵炬同志学习活动,大力开展向“双百优双十佳医生护士”以及本单位先进典型等学习活动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每年至少组织1次先进典型宣传教育,弘扬高尚的医德医风,激发正能量,增强卫生计生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弘扬高尚的医德医风,赢得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营造风清气正的执业环境;采取卫生计生系统违纪违法案件情况通报、组织阅读案件剖析材料和忏悔录、观看警示教育片、旁听职务犯罪典型案件庭审、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等方式,每年至少组织1次集中警示教育活动,以案明纪,警钟长鸣,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三)建立完善廉洁行医各项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

1、建立并完善管人、管事、管权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基建、设备、药剂和采购工作规定。不断健全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集体决 策制度,落实“一把手”末位表态规定;切实加强对人事、财务、基建、设备、药剂和采购等重点部门的监督,落实重点部门负责人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定期轮岗交流。

2、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制度。以医改为动力,落实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政策,切断医院与药品耗材使用之间的利益关联。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实行分类采购,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形成科学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3、落实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制度。重点从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制、实行监管力量协同制、建立监管内容清单制、实行不良记录记分制、建立诉求回应制等六个方面加强对全行业医疗服务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使核心制度成为医务人员正常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工作规则。建立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严格落实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机制,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全面配备和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促进合理用药。加大临床路径应用工作力度,扩大临床路径应用覆盖面。

4、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大行风建设监管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以医疗执业准入注册、不良执业行为记录为基础的信用记录数据库,逐步实现全行业诚信信息资源共享。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使用辅药(耗)材,发现有不合理用药、检查等迹象,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持续监管。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师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结果的监测和运用,并将医师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结果纳入医师定期考核的内容,强化考核考评结果与医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绩效工资等挂钩。

5、落实办事公开制度。按照“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扎实推进医疗卫生计生信息公开,主动做好政策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围绕助为政府建设和深化改革发展推进公开,将卫生计生政务信息和医疗计生服务信息及时向社会、向服务对象公开,提高公众知晓率,主动接受社会群众和服务对象的监督。

6、完善社会评议评价制度。不断完善行风评议和病人满意度第三方评价机制。认真做好住院病人、出院病人和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不断创新调查方法,积极探索电话回访、电子问卷调查和门户网站网络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满意度调查方式,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四)加强行业作风监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1、坚决遏制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不断改进和完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机制,实行量价挂钩、以量换价,实施药品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落实医药购销廉洁协议制度和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实行供应商诚信管理。规范和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全县医疗机构全面实施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

2、严肃查处收受药品耗材回扣及开单提成行为。坚决查处卫生计生机构接受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各种形式给予的回扣,严禁参加其安排、组织或支付费用的营业性娱乐场所的娱乐活动,严禁商业目的统方行为,严禁医疗机构“开单提成”行为。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我委将给予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法给予警告、责令停业直至吊销执业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对涉及的卫生计生从业人员,我委依法给予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或者吊销执业证书等处罚。构成违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3、坚决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 处违反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的行风案件;严禁医疗机构违规套取骗取医保和新农合基金行为;严禁医疗机构乱收费、分解项目收费、重复收费;严禁医务人员在临床活动中索要和收受病人及家属“红包”;严禁开大处方,特别是抗生素、激素、辅助药品等的过度使用;严禁过度检查行为;坚决纠正服务态度差等现象。上述行为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我委对涉及的医疗机构给予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等处理;对涉及的医务人员,由所在医疗机构将其违规行为与医师定期考核、医德考评、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情节严重可暂停执业活动;构成违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4、坚决纠正卫生计生工作“违法侵权、粗暴执法”之风。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两个纪律”,严禁违法侵权、粗暴执法、乱收费、乱罚款、弄虚作假和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开展卫生计生监督员执法稽查,规范执法行为。

5、畅通行风投诉举报渠道。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要设立相应投诉举报专用电话、电子信箱,在本单位显要位置、网站公布行风投诉举报途径,接受社会各界群众和广大患者的监督。同时认真做好行风投诉举报的登记受理、调查处理、反馈等工作。注重抓早抓小,每年对投诉举报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不正之风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防止轻微变成严重、违纪走向违法、个别酿成成风现象。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细则,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专职人员,把卫生计生行风建设与深化医改、行业管理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要在各专项业务工作会议、工作要点中,部署行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要做到标本兼治、纠建并举,以预防和减少不正之风的发生为重点,形成教 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纠与建、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纠风工作体系,确保行风建设工作有效推进。

(二)注重调查研究。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及互联网+医疗的深入发展,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要开展行风建设工作调查研究,不断探索加强和完善卫生计生行风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及时洞悉不正之风的新动向和新特点,认真研究制订有效的应对措施,努力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消灭在成风之前,进一步推动卫生计生行风建设深入开展,以行业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保障卫生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监督考核。我委将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医疗卫生计生行风工作的监督考核,组织专项督查或各业务部门结合专项业务检查开展综合督查,督查情况与项目资助、机构等级评定等工作相挂钩。各单位要将行风建设情况作为主要领导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取得实效。

岳西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4月21日

附件1 岳西县卫生计生委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柯照华 县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

副组长:刘胜江 县卫计委党组副书记

方 康(常务)县卫计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林仁寅 县卫计委党组成员、县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

王德贵 县卫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汪传德 县卫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汪孟根 县卫计委党组成员 成 员:委机关各科室负责人 联络员:葛子敬

二、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省卫生计生委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的决策部署,研究制定全县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有关制度规定及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建立行风建设信息报告制度;督促、协调查办全县卫生计生系统有较大影响的医疗行风案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医政药政科。附件2 县卫生计生委行风建设各科室职责分工

委机关各科室应当认真履行业务范围内行风建设、执纪执法职责,积极处理职责范围内的行风问题的调查、分析、处理。具体职责如下:

1.医政药政科负责指导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建设和监管工作。2.人事教育科负责指导全县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卫生计生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的行风建设和监管工作,将行风建设纳入卫生人才队伍评价考核,将行风教育纳入委直属机关卫生计生从业人员学习计划。指导落实委机关及各级医疗机构重点部门负责人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定期轮岗交流。不断健全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落实“一把手”末位表态规定。协助查处挪用、骗取项目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

3.规划财务科负责指导卫生计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中的行风建设和监管工作,负责协调查处相关专项资金的违规使用。医疗机构违规收费、分解项目收费、重复收费、违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违反政府采购规定等问题。

4.疾控办负责指导疾控中心的行风建设和监管工作。5.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科负责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和妇幼保 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行风建设和监管工作。

6.综合监督科负责指导卫生计生综合监督队伍的行风建设和监管工作。重点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组织查处医疗机构无证行医等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审批过程中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和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行风问题。

7.医改办负责指导监督医疗机构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与管理,协助查处医疗机构在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中的违规违纪行为。

8.计划生育基层指导科负责指导督促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两个纪律”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的行风建设和监管。

9.宣传科负责行风建设的舆情监测、舆论引导,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和宣传报道。

10.行政许可科负责具体负责行政职权审核把关,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等相关工作。负责协调各相关卫生计生单位规范开展行政审批的相关延续工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

11.机关党委负责将行风教育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工作计划,加强对机关党员的教育。

13.委监察室组织查处各级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风方面违纪违规问题;检查、处理党组织和科级以下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及党内法规的案件,对机关党员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

第五篇:海南省人民医院 - 海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海南省人民医院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二零一七年一月

为了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根据海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海南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琼卫医[2015]16号文件)的要求及安排,我院积极进行全院动员并持续开展相关工作,经过全院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持续改进,成效显著。现将二零一七年一月我院所做的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海口公立医院深化改革 破除以药养医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

我省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5家省属公立医院和6家海口市属医院于2017年1月4日起分别按照省、市物价局牵头制定的调价方案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调整。主要以2013-2015年各医院平均药品差价为基数,结合财政、医保保障情况和医院加强内部管理等因素,按照确定的补偿比例,提高公立医院诊查费、护理费、治疗费、手术费和部分床位费等医疗服务价格,降低部分检查检验医疗服务价格。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采取“腾笼换鸟”思路,将降低药品收入腾出的空间用于提高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收费,特别是技术难度较大和风险程度较高的医疗服务项目,总体上保持公立医院人均诊疗费用水平相对稳定。医药价格政策调整与医保、财政、卫生等综合改革配套政策同步实施,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要按规定合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确保改革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民众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1、举办“关爱女性健康之产后康复”讲座

我院康复科举办“精品课讲座系列”之康复治疗新技术新进展暨女性健康与产后康复。讲座邀请我院康复科主任吴小丽教授和联合运动医学机构女性健康&产后康复海南项目负责人曹贤畅医师进行授课。呼吁所有正在怀孕、准备怀孕和已经怀孕的女性重视妊娠期间身体的科学管理。

2、我院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

1月10日下午,我院召开2016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广泛征集社会各界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来自各级政府机关、省政协、纪检监察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新闻媒体的17名社会监督员参加了座谈。医院党委书记岑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晓宁,总会计师曹安辉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科室负责人参会,省纪委派驻省卫生计生委纪检组李建能处长列席,会议由孙晓宁主持。

各社会监督员一致认为,近年来省人民医院在软硬件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今年推出的微信预约挂号、缴费方式,大大优化了群众就医体验。同时,也从如何加强医院党建工作,招纳吸收人才,优化就医流程,医德医风建设,信息化建设,安全生产,医保审核,院区交通秩序,消防安全,建立医院与媒体的沟通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3、我院内镜诊疗中心入选中国消化内镜学院培训基地 我院内镜诊疗中心被中国消化内镜学院评为中国消化内镜学院的培训基地,是我省唯一一家入选单位,这标志着我院内镜诊疗中心的临床诊疗水平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中心除常规的内窥镜检查外,大量开展先进的特殊内镜诊断,如色素内镜、放大内镜、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超声内镜(EUS)等。同时开展各种内镜下治疗,尤其是消化道早癌的诊治,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内镜经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全层切除术(EFR),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与硬化治疗,内镜下止血,各种消化道支架植入术及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已是省内领先水平。

4、第五届海南省康复沙龙圆满落幕

1月15日,由我院康复科主办的第五届海南省康复沙龙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信息楼二楼娱乐厅成功举行。

不同以往临床学术讲座的特色之处在于,沙龙中讲者对病例模特进行现场康复治疗演示,与会专家对现场治疗的手法及办法进行点评及规范,最后采用现场讨论的形式对目前康复医学界存在的热点、难点以及前沿关注的热度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最终形成一个初步的共识。

三、王清华荣获2016“海南十佳好医护”

我院王玉珠、曾雪霞、米艳华、杨慧、容美桑、刘红山、谭其士、王葆春、李建斌等9名医护获得第三届海南十佳好医护提名奖。

“感谢所有亲朋好友的支持,感谢患者对我的信任,站在这里是对我多年工作的最大鼓励,我将不断努力回馈社会。”我院胃肠外二科护士长王清华感慨万分。此次荣获2016海南十佳“百姓身边好医护”,与王清华多年来运用造口、疑难伤口护理知识和技术帮助许多被疾病折磨的“造口人”分不开。

作为海南省首位国际造口治疗师,海南省造口伤口失禁护理专业的主要带头人之一,在采访中王清华谈及最多的则是责任与压力。“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把最先进的治疗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同事、同行,才能更好地造福更多的病患”,延续王清华一贯犀利的办事风格,她对未来的表达也那么干脆。

据悉,海南省“寻找百姓身边好医护”大型公益活动,是在省卫生计生委指导下,由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旨在弘扬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活动。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三届,3年来挖掘并记录下175位优秀医护人员在一线默默奉献、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并在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南海网上报道。

下载两大提升工程-深圳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大提升工程-深圳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潍坊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漳州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控制,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生态文明试验区......

    潍坊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潍坊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潍卫发〔2015〕43号 潍坊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潍坊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 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

    江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18年单独招生考试大纲 考试性质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选拔综合素质高和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精选)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 作者: 来源:《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3年第04期 3月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

    2016佳木斯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部门决算

    2016年度佳木斯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部门决算 (本级) 1 目录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机构设置及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三、人员构成 第二部分2016 年度部门决算表......

    2018年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务虚会材料

    2018年务虚会汇报材料 (2017年11月28日)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九大奋斗目标宏伟蓝图的开局之年,全委上下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抓住新机遇,谋划新......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推进"出......

    通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规则[大全]

    通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履行好自治区、通辽市委政府赋予的职责,根据《内蒙古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