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监狱文化建设初探-上海监狱管理局
监狱文化浅析
上海市宝山监狱 马晓飞
文化最开始是动词,是指对人教化的过程;后来演变为名词,即指德治教化、典章文物、书籍文字等;而后又指从人类的物质生产逐渐引申到精神文明建设。①广义的文化包括所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明。当前,监狱文化逐步成为监狱系统的热词,各监狱局、监管场所都对其有一定的研究探索。
一、监狱文化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监狱文化探索的比较多,涉及的面较多,层次较广。有从文化形式和内容上探讨的,如郑迎胜、秦心福认为监狱文化要善于整合区域文化优势要素,提炼区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人文内涵,丰富监狱矫正教育的文化载体,协调监狱内外关系,激励罪犯参与文化创造,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监狱文化,使监狱文化以独立的姿态和丰富的内容与社会主流文化共荣共进。(参见《试论安徽监狱文化的区域特色建设》《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有从文化的构成、共通、基础性上探讨的,如连春亮认为监狱文化是监狱民警、职工及其服刑罪犯共同认同遵循并具有监狱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监狱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具有导向性、继承性、稳定性和特色性的特征。(参见《论监狱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培育》,《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1期。)再如高智军从公共管理角度分析,认为监狱文化由监狱物质文化、监狱精神文化、监狱制度文化、监狱行为文化构成。(参见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论文《监狱文化建设研究——以杭州市X监狱为例 》)再如张晶认为,文化促成了监狱的改革、改良与变革,并在不断的改革、改良与变革中更加趋于理性和人文属性。强调以人为本,罪犯是监狱文化的主体,现代监狱制度的构建,更是文化的产物,监狱的现代性又促成了监狱文化。(参见《监狱文化思潮与现代性》,《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6期;《监狱文化的批判性省思》《刑事法评论》2010年02期)又如刘方冰认为,监狱文化模式在一般意义上有监狱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划分。监狱的物质文化首要的是满足刑罚执行需要。监狱的制度文化涵盖了监狱行刑的方方面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当代监狱行刑文化思潮和走向。监狱的精神文化由监狱社会文化心理、自发的和经验的精神文化、自觉的精神文化成果等构成。监狱的精神文化内在于监狱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都是精神文化外在表现或物化形式。探讨监狱自在的文化和自觉的文化范畴,有助于厘清监狱文化演进和发展的脉络。监狱行刑文化模式是监狱文化的核心范畴。围绕行刑目的这一行刑核心内容,报应主义行刑文化模式、功利主义行刑文化模式和正义行刑文化模式值得关注。(参见《监狱文化模式论》《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① 白焕然:《传统文化与罪犯改造》,新华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4页。有从推进路径上分析的,如詹锦荣通过对监区文化含义、特征的分析,内容的划定,提出在加强监区文比建设中应注意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强化罪犯的改造意识。(参见《监区文化浅析》,《辽宁警专学报》2001年第3期)。再如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的《 北京市监狱系统开展监区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认为,监区文化对于罪犯的心理、品格和行为举止等,具有重要的教育、矫正、约束和调适作用,特别是渗透着和谐、情感等人文色彩的监区文化,对于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监狱的具体体现。(参见《中国司法》,2010年3期)。又如沈明云、张登峰认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不仅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从文化角度来看,一定的文化模式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决定了一定的犯罪行为模式及其特点。(参见《关于加强监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司法》,2010年5期)再如陈光明认为,文化改造模式是对现行教育改造模式的变更与手段的创新,取决于当代监狱文化建设的水平、规模及其建设的力度。在监狱文化建设的推动下所创造起来的主题文化改造、法治文化改造、传统文化改造、特色文化改造、民俗文化改造、节日文化改造等创意性文化改造模式,在坚持常态性文化改造模式的同时,业已成为监狱文化改造罪犯的新颖手段,文化改造模式的创意与发展还要建立起相应的文化改造的组织机制、协调机制、互动机制、激励机制及其保障机制,才能将其开展得富有成效。(参见《论当代监狱文化改造模式》,《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也有从监区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论述的,如陆丽认为监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在监狱这个特定环境中的折射和反映。(参见《浅议监区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科教导刊》2009年8期。)如范庆军认为,监区文化是指监狱、看守所等羁押改造场所在对在押人员的管理过程中,通过非强制的手段,创造含有文化因素的精神环境和氛围,丰富在押人员精神生活,配合管教工作开展的总称。(参见《谈看守所的监区文化建设》,《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4期)。再如余蕊娅认为监狱作为国家专政的工具,担负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的功能,要实现这一功能,必须充分发挥监狱文化在教育改造罪犯工作中的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监狱应有的职能作用。监狱文能预防和减少犯罪;对罪犯的矫治、激励、团结凝聚的功能。(参见《我国监狱文化的功能及构建》:云南大学法律硕士2006学位论文)。又如,缪文海认为监狱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天然要素和优质资源。监狱文化通过服刑犯人和回归犯人、犯人亲属、监狱民警、大众媒介等途径,对社会主义公平观建立、社会安定局面、人的协调发展、人际关系和谐等和谐社会本质内容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参见《试论监狱文化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通过以上综述可已看出,学术界对监狱文化的研究相当多,但是多是从某一角度论述,系统的全面的监狱文化研究不多。笔者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 合在基层工作的实践,对监狱文化做一全面性的梳理。
二、监狱文化的概念及发展
中国文化的主流传统及理想的境界是通过教化去“协和万邦”;而西方文化在对外关系上讲究对立和斗争,热衷于以武力的方式去征服和统治其他民族,征服世界成为西方对外关系思想的主流。①
(一)监狱文化的历史脉络
中西文化基本差异的表现之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中国古代的基本思想是以道德礼教去感化,在具体策略上主要采取“顺俗施化”的政策,而不是武力征服。②孟子仁政说反对战争和暴力,认为“以德服人”是高尚。墨子主张“兼爱”。这些思想汇成了中国文化的主流传统。而在西方文化中,人要在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显示自己的力量和价值。③这种思想推动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热烈追求,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与此大有渊源的近现代法律思想制度也有这种思想的反应,监狱行刑理念也是如此,这种思想过分强调人与社会的对立,没有意识到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监狱已经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中国古代监狱在治监理念、物质装备、监管措施、人文形态、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真实境况,一方面以丰富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现代监狱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照。建立在农耕社会、宗法制度、专制政治基础之上的古代的监狱制度,以儒家学说为精神支柱,而形成具有中华特色的监狱文化传统。它从刑罚执行的形式、内容、程序,到监管安全、囚犯待遇、监狱事务,再到刑罚思想、治监理念、文化传承上,都表现出自身的秉性和特征。不同时期的监狱在监禁和教化之间的功能选择,古代监狱的治监理念可以归纳为:幽闭思衍,刑以弼教;恤狱悯下,颂系录囚;优礼长吏,分级处遇;明德慎罚,外仁内刻。上述治监理念,是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在监狱管理事务中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监狱文化的主要理论根基。在古代,惩治与教化是治狱宗旨,监狱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正统,在实际执行中,把刑罚的力度调节在一个宽猛相宜,相对合理的程度上。古代监狱文化中处处体现伦理道德思想,增强刑狱对人们行为的调控效果,以维系专制政治和伦理社会秩序,如选贤任能的用人传统,如传统监狱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惩教结合的治狱理念,宽严相济的管理思想,纠偏平冤的录囚制度,以身作则的儒官风范等等,这些均值得现代的监狱管理者借鉴和效仿。④
(二)当代监狱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关于监狱文化的概念,学术界有着内涵外延不同的解释,有学者认为,监狱 ① 高汉成:中国法学网。
② 如《尚书•尧典》中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如老子认为“兵者,不祥之器”,《孙子》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③ 如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儿和德国的歌德也都阐发过类似的观点。④ 参见高奉春:《从《提牢备考》看中国传统监狱文化》,2008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余蕊娅:《我国监狱文化的功能及构建》:2006云南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文化是监狱民警、职工及其服刑罪犯共同认同遵循并具有监狱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监狱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具有导向性、继承性、稳定性和特色性的特征。①有学者认为,监狱文化是指监狱成员(民警和罪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并为多数成员自觉遵守的理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以及集体意识、形象标识等的统称。监狱文化由监狱物质文化、监狱精神文化、监狱制度文化、监狱行为文化构成。②有学者认为,监区文化是指监狱、看守所等羁押改造场所在对在押人员的管理过程中,通过非强制的手段,创造含有文化因素的精神环境和氛围,丰富在押人员精神生活,配合管教工作开展的总称。③有学者认为,监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在监狱这个特定环境中的折射和反映。④有学者认为,监狱文化是指监狱作为特定性质的国家物质附属物,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具行业特色的包括价值观念、治监理念、行刑方式在内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监狱文化由监狱民警为主导,服刑人员为主体,其实质是一种改造的、特殊的文化,它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⑤
通过以上论述,笔者认为,监狱文化的定义基本明确,涉及的主体是监狱民警、罪犯,目的是促进监管安全,促进监管改造,促进社会稳定,降低狱内违纪率和重新违法犯罪率。方法是运用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载体形式,结合监狱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三)监狱文化的类型
监狱文化的本质是依靠文化载体,更好的为罪犯改造、监狱管理提供服务,最终为促进社会稳定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要用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来更好促进此目的的实现。
监狱文化涉及的主体、内容、形式、建设途径等方面的因素较多,是以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学者认为,监狱文化的分类包括:监狱主流文化和监狱不良文化(监狱亚文化),监狱物质文化和监狱精神文化。⑥有学者认为,监狱文化由监狱物质文化、监狱精神文化、监狱制度文化、监狱行为文化构成。⑦也有人认为,监狱文化包括主题文化改造、法治文化改造、传统文化改造、特色文化改造、民俗文化改造、节日文化改造等创意性文化改造模式。⑧有学者认为,监狱民警文化是监狱这一特殊机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形成的关于监狱民警活动的精神、精神性群体行为和精神外化物产品的这,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笔者认为根据监狱活动主体,监狱文化可分为罪犯文化和民警文化;又可以 ① 连春亮:《论监狱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培育》,《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1期。② 高智军:《监狱文化建设研究——以杭州市X监狱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学位论文。③ 范庆军:《谈看守所的监区文化建设》,《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4期 ④ 陆 丽:《浅议监区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科教导刊》,2009年8期。⑤ 余蕊娅:《我国监狱文化的功能及构建》,云南大学法律硕士2006学位论文。⑥ 余蕊娅:《我国监狱文化的功能及构建》:云南大学法律硕士2006学位论文。⑦ 高智军:《监狱文化建设研究——以杭州市X监狱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学位论文。⑧ 陈光明:《论当代监狱文化改造模式》,《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3期。⑨ 繆文海:《监狱民警文化建设初探》,《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⑨称之为监禁文化和民警文化,前者为思想矫正、道德养成、技能培训等罪犯活动服务,后者为监狱工作氛围、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服务。
(四)监狱文化的特征
发展与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现代监狱文化,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监狱文化具有四个特征:
主体的特殊性和特色性:监狱日常的活动主体包括罪犯和民警,二者活动的方向就是实现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的功能。因而监狱文化必须以此为基础,针对双方的活动内容、形式来实现。因双方的地位的对立,身份的明显差异,导致监狱文化必然有主体特殊性。
文化的导向性和强制性:民警和罪犯是监狱工作的主体,一方负责管理和教育,一方必须接受管理和教育,无论接受方是否感兴趣或愿意,都必须按照管理方要求完成相应动作,这也反映出监狱文化的强制性。
明确的目的性。监狱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主要工作职能开展的,即看得住、管得住,按照首要标准的要求,还要改造好,因此,监狱文化作为监狱工作的引申物,必然为这一目的服务,即管得好,教育好。体现出监狱文化的鲜明的目的性。
较强的继承性和稳定性:监狱文化是监狱这一特殊机构的一部分,由于机构的特殊性和机构职能的性质,决定了监区文化要保持长期和稳定的建设,以保证文化的功能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工具理性下的监狱文化
监狱文化应加强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包含三重含义:“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二是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伦理关怀;三是对人类解放和自由的追求。”①通过加强人文关怀,来发展监区文化,对于罪犯的心理、品格和行为举止等,具有重要的教育、矫正、约束和调适作用,特别是渗透着和谐、情感等人文色彩的监区文化,对于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监狱的具体体现。②如有学者认为,监狱文化具有导向功能、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矫治功能、罪犯的激励和团结凝聚功能等。③笔者认为,监狱文化在罪犯改造中,有着较多的积极作用。
(一)唤醒内在价值 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征程的高度结晶。尽管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传统文化的缺失,但几千年来,“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无形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中庸”、“人之初,性本善”、“三纲五常”等思想,尽管不被所有中国人所熟知,但它们其中的深刻意义却无形中影响着所有中国人。近期 “于丹讲论语,于丹讲孟子、老子”、“易中天品三国”等节目在电视上热播、在网络上点击率也较高的事实,也充分说明了我国传统文 ① 高 莹:《人文关怀是矫正教育的核心价值》,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8年第4期,第16页。② 参见《北京市监狱系统开展监区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中国司法》,2010年3期。③ 余蕊娅:《我国监狱文化的功能及构建》:云南大学法律硕士2006学位论文。化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同样,在监狱里服刑的人在内心深外也是受我们传统文化影响的。我们都相信,在他们心中都有着“善”的种子,只是有时候,生活所迫,或一时贪图小利,使他们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所以,笔者认为,在监狱里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唤醒罪犯内心中正确的价值观。能让他们重温先辈们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精神,掌握父辈们在传统的农工医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并从中获得力量和智慧。
(二)强化规范功能
不少文化内容和形式是一种规范,也是人们最早接受的规范。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所有行为。从吃穿住行到精神信仰,从社会交际到生产活动,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文化的指令。可以这样说,文化的影响可以渗透到每个人成长的各个方面,如传统民俗中强调德以孝为先、长幼有序等。
人是物化的产物,人一出生就进入了文化的规范,从周围人群中习得语言;在小时候的游戏中模仿着成年人的生活;从称谓与交际礼节中了解人际关系;按照特定的风俗习惯成家立业等,人生活在文化中,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不可离开。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通过对服刑人员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行为的坏处,并因为自己的错误给别人或社会带来伤害而后悔不已。这些事实都说明,文化的烙印是深深印在他们身上的。
尽管服刑人员有过过错,但文化的“软约束”用会随时使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所以在监狱里实行传统文化教育会对罪犯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特别是,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关键是要满足人的立身之本,通过积极健康的文化的“潜移默化”、“软约束”,相信会对罪犯的改造起到很大的规范和教育作用。
(三)掌握劳动技能
在对罪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强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教育,用优秀传统思想武装他们的同时,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同时民俗文化学是人文素养、专业技能提高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监狱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可以丰富罪犯的业余生活。让他们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由此看来,民族传统文化对服刑人员来说亦很重要。对于罪犯来说,也许监狱改造生活对他们来说是枯燥而无味,甚至从某种意认上说是浪费时间的,所以,如果将刑期作为学期,真正使得在文化熏陶中学得一技之长,会对他们成功的回归社会起到莫大的作用。大多数罪犯当前最欠缺的可能就是安身立命的一技之常,而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他们能在监狱里补上这一课,他们也就有了立命之本,必然降低重新犯罪率。
(四)丰富业余生活
监狱文化因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此可以使得罪犯的生活更加多彩,从而在思想上为其缓解压力,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培养。监狱文化不仅是娱乐性的,而且是规范教育性的。民俗不仅具有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规范个人行为的功能,而且它能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生活,使人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学会优雅地对待人生,完善自我。在劳动改造之余,对罪犯进行一些文化方面的教育,他们 的业余生活就不会显得枯燥。甚至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教育会使他们精神生活丰富起来,使他们思想觉悟更高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与知识教育不一样,不是通过一个固定的学时就可以达到目标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而且还要随着人的认识层次的提高而不断地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监狱的功能是监狱文化的主导,监狱文化的功能是监狱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监狱的惩罚功能和改造功能得以实现,必须充分发挥监狱文化的功能。
四、如何培养健康的监狱文化
司法部在2007年发布了《教育改造罪犯纲要》,其中提到,“要对罪犯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罪犯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礼仪。要对罪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罪犯科学认识世界,明确人生目的,反思人生教训,端正人生态度,引导罪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失败与挫折。要对罪犯进行道德修养教育,教育罪犯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从小事做起,敢于自我解剖,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加强罪犯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期,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应较多的承担起此任务。
(一)观念实践都要创新
要消除文化建设对监狱功能的发挥无关紧要的认识误区,应坚持观念创新带动和引导实践创新的建设模式,以增强监狱行刑核心矫治力为目标,以促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为动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充满活力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监狱文化。文化改造模式是对现行教育改造模式的变更与手段的创新,取决于当代监狱文化建设的水平、规模及其建设的力度,在坚持常态性文化改造模式的同时,业已成为监狱文化改造罪犯的新颖手段,文化改造模式的创意与发展还要建立起相应的文化改造的组织机制、协调机制、互动机制、激励机制及其保障机制,才能将其开展得富有成效。
(二)各方面建设齐头并进 构建新的监狱文化的基本途径:监狱法律(监狱法)的修改和完善;制度建设,包括教育改造制度的落实、罪犯心理矫治制度、对罪犯实行人文化管理;努力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素质,加强监狱民警文化建设;监狱物质文化的建设;改善监狱工作外部文化的人文环境。在监狱文化建设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监狱文化建设应当和国情的实际相结合;加强监狱的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对监狱工作的宣传。
(三)罪犯是监狱文化主体
监狱教育工作改革中应当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是对罪犯的教育内容的优化。对罪犯的教育理念不同决定着罪犯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虽说近些年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监狱实践部门,都在探讨罪犯的教育问题。但是,如何教育罪犯 和罪犯的教育内容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在更多的时候,人们将二者混淆,以为开展全方位的教育,就解决了对罪犯的教育问题,其实,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黑格尔曾说过,“刑罚包含着犯人自己的法,所以处罚他,正是尊重他是理性的存在。”①罪犯在监狱中,处于被管制、约束的境地,我们对罪犯的教育,不能浮于表面,而是要改造其思想,培养其素质。实际上,就绝大多数罪犯而言,除了法院为他贴上罪犯的标签这一点外,他的日常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应当说和普通公民没有多大的差别,否则的话,监狱秩序不可能那样稳定。
对监狱民警进行培训时,使之了解罪犯是最重要的监狱文化主体,民警的文化也要与之相适应,要通过对监狱民警的教育与培训,让他们成为“火种”,使文化的薪火在广大罪犯中得到相传。培养他们爱祖国、爱民族、爱乡土的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以后的对犯人的教育中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加快其改造的速度和效率。
(四)辩证施治,因地制宜
对于罪犯,要改造其思想,培养其素质,教育方式和内容就应该多样化,部分监狱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传统艺术”的“三民教育”,不失为一种改革教育的好内容。现代监狱对罪犯的改造,除了基本的劳动改造外,基本上是对其进行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的教育。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归咎起来,有一个很深的社会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倾向是重器轻道,重实用轻道义反映到监狱立法及监狱实践上,就是着重于从技术层面上加以改进和完善,如监狱硬件方面的建设,各种管理手段的运用等,有关监狱的思想观念的变革却没有跟上。相应地,监狱对罪犯的改造也主要从技术方面,而不是从思想方面。我们都深知精神的力量,但我们做得却远远不够。监狱文化方面,在监狱应大力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及民俗、民间艺术的教育。从思想上对其进行教育。如“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荣辱观教育。这种教育观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启发罪犯积极改造的自觉性,明辨是非,努力做到“知耻”“自律”,准备做一个社会需要的守法公民。荣辱观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问题,荣辱不分、倒置问题在罪犯中普遍存在,一些罪犯对犯罪没有耻辱感,对重新做人没有紧迫感,对遵纪守法、自食其力没有光荣感,对家庭和社会没有责任感,这些也成为制约改造指令的瓶颈。
在我们监狱中实施民族文化教育时,更要注意到这一点,一定要避免陈规陋习的混入,以全新的、顺应时代的要求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展现给罪犯,以完全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来武装他们,争取完全“唤醒”他们内心“善”的种子,也许这正是监狱教育改造发展的“哲学”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法治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国际联系的日益紧密,监狱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监狱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我国的监狱文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监狱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不尽完美,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加强与改进。研究监狱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监狱治理水平、有助于提高罪犯教育 ①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3页。改造质量,在更广阔的背景下,也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张秀丽:《毛泽东改造罪犯思想探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05期。
2.焦集群:《以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改造理念的启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01期。
3.吴树勤:《罪犯教育改造人性化的前提考察——从先秦文献反映的礼法交融思想谈起》,《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04期。
4.李健、孙鹏飞、卢静、信鑫:《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5.王平、林乐鸣:《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罪犯教育感化的影响及其现代启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10期。
6.刘重兴:《中国监狱体制改革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04期。7.白焕然:《传统文化与罪犯改造》,新华出版社,2003年出版。
8.连春亮:《论监狱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培育》,《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1期。
9.高智军:《监狱文化建设研究——以杭州市X监狱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管理• [学位论文] 《 监狱文化建设研究——以杭州市X监狱为例 》。
17.陈光明:《论当代监狱文化改造模式》《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3期。18.繆文海:《监狱民警文化建设初探》《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9.张 晶:《监狱文化思潮与现代性》,《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6期。
第二篇:新形势下监狱文化建设专题
新形势下监狱文化建设
七监区
杨海斌
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形成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撑,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载体。从文化的角度看,十七大整篇报告就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文本,必须从总体上准确的把握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文化建设所作部署的战略意义和深刻内涵,才能明确前进方向,找准监狱文化建设的重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做出了精辟深刻的论述,深刻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当今时代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监狱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监狱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体现监狱行业特色的,包括价值观念、行刑方式、群体意识、环境风格、行业规范的总和。它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监狱文化的精髓。因此,在新形势下,随着监狱硬件投入驶入快车道的同时,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成为监狱民警的热切愿望。监狱精神文化,也理应建设成为顺应历史潮流,更好地体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观念,反映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
一、监狱精神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监狱精神文化是监狱深层次的文化,是监狱本质、个性、民警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监狱全体干警在长期的刑罚执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道德水平,体现着监狱文化的方向和实质;体现监狱主导者——监狱人民警察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包括体现监狱行业特色、人文精神和民警精神文化生活等等,它有其自身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规范体系。
监狱精神文化是监狱文化的核心,是监狱文化建设的归宿,也是监狱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它是民警精神的避风港和养分的补给所,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来引导群体成员的行为、心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进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可以对监狱干警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起着约束作用,使干警们自觉地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明辨是非界限。
监狱精神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充满着创造活力和创新精神,能激励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克服工作上的倦怠感和挫折感。构建监狱精神文化不仅体现在对内创设出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影响监狱系统民警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道德情感等关系监狱事业改革发展的环境和组织氛围,同时,它对外体现了监狱价值观念以及监狱的精神风貌、个性特色和社会影响力、震撼力。
二、监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监狱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与中华传统文化相承接,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行业文化和特色文化。
监狱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才有意义。监狱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监狱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监狱领域的具体化。
监狱文化建设是监狱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现阶段是监狱工作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监狱布局调整、监狱体制改革、监狱信息化建设为这个飞跃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监狱工作“以改造质量为中心”观念的确立,为这个飞跃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引导着实现这个飞跃的方向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新的阶段、更高的标准,就要求通过建设监狱文化,推动监狱工作质量的飞跃。
监狱文化建设是重要的、必要的。监狱文化建设是实现监狱价值的内在要求,监狱文化建设的水平体现着监狱管理的水平,文化力量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
三、监狱文化建设的方向
推进监狱文化建设,必须体现法治精神,为监狱法治提供思想保障;必须实现法律法规的逻辑延伸,为监狱法治提供制度保障;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必须符合法律规范要求,为监狱法治提供实践保障;必须量力而行,为监狱法治提供硬件保障。
1、明确指导思想和方针。推进监狱文化建设,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按照党的十七大指引的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全面提高监狱警察综合素质,推进监狱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和繁荣,促进监狱和谐发展和平安稳定。
2、加强精神层面文化建设。精神层面文化是监狱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监狱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的基础和原因。精神层面的文化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精神层面的监狱文化体现在民警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和体现在罪犯的“改过自新,重塑自我”的改造氛围。
3、突出教育改造文化建设。我国监狱工作以改造人为宗旨,提高改造质量是监狱工作的中心。把社会的破坏者更多的改造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是我国监狱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内涵。要把教育当作一个手段,予以重视和加强,主要精力放在教育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提高直接从事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民警素质。加大教育改造投入,完善教育改造设施,科学运用管理、教育、劳动改造三大手段,不断创新教育改造方法。
四、新时期下的监狱文化建设 当代中国监狱文化是在中华文化的孕育下诞生的,尽管我们移植改造了西方现代监狱制度为我所用,但我们现行的改造罪犯文化无不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只要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监狱里与当代文明监狱相适应,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协调,定能促进改造罪犯文化的新发展。
监狱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个监狱民警的参与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针,有监狱文化实践和丰富的文化积累相依托,我们能够而且应该在新的高度、新的时代为监狱事业的发展续写新篇,定能使先进监狱文化在新的时代产生更大的造就人的力量。
新时期赋予监狱文化新的使命,那就是凝心聚力,振奋精神,构建和谐监狱,为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监狱学-监狱文化建设相关问题探讨
关于监狱文化建设问题思考
当今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文化的竞争。文化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已经成为引导社会、指导思想、改造主观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对于监狱来说,监狱文化为监狱团结奋进和罪犯改造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是监狱警察的心灵家园,是罪犯能够被成功改造的精神财富源泉。在文化形式不断创新、文化内容更加丰富、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强的今天,加强监狱文化建设、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势在必行。监狱文化,是监狱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监狱警察长期积累形成的深层的心理积淀,监狱文化不能脱离监狱的实际发展而独立存在。繁荣监狱文化,丰富监狱警察的精神文化生活,必须顺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展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和监狱警察队伍的良好形象。
监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由此可见中央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视程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只有高扬起文化管理的大旗,不断推进文化建设,才能确保持续创新发展。因此,监狱文化建设,必须从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十六”大精神的高度,把握文化发展大势,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才能实现监狱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
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在百舸争流的形势下,面对新局面、应对新问题,只有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增强危机意识,加大隐患排查、解决能力,才能逐步化解危机。从长远来看,组织发展必须以团队学习为先导,事业辉煌离不开先进文化作支撑。要实现监狱工作的全面发展与持续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和学习力的提升,首先要迎接一场文化意义上的变革,培养更开放、勤奋与自省的文化意识。
建设监狱文化要抛弃错误认识。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同一些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割裂开来。一是无用论,认为开展文化建设没有用,不如多发些钱。二是速成论,认为文化建设很容易,要快出成果。三是活动论,认为文化建设就是开展一些活动,搞搞培训,听听讲座。监狱文化的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 监狱工作文化、监狱警察文化、罪犯改造文化。
监狱工作理念文化,是监狱工作的灵魂。思维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监狱工作全面发展,必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要求,必须适应中国作为世界舞台上大国的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国际形象,首先要在行刑理念、人权意识、警察队伍建设、监管安全、教育改造、安全生产、经济发展等总的方面,与时俱进,丰富监狱工作理念,用先进理念指导监狱工作。如降低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监管工作首要标准的教育改造理念,公正廉洁执法是监狱工作首要追求的刑罚执行理念,依法治监、从严治警的理念,政治建警、素质强警、文化育警、从优待警的理念,安全稳定是监狱工作首要任务的安全工作理念,班子队伍建设是监狱工作首要保障的队伍建设理念等,提炼监狱工作的理念文化,监狱工作才有灵魂,各项工作发展才有底蕴和方向,监狱事业才会持续、健康向前发展。监狱工作行为文化,是监狱工作的核心。文化决定行为,行为体现并创造着文化。只有那些真正由监狱核心价值理念支撑下形成的行为习惯,才能具有高效的执行力,并创造源源不断的驱动力。监狱工作全面发展,除了要有监狱工作理念文化作指引外,还需要有监狱工作行为文化来支撑。
监狱警察素质文化。培养各个岗位的行家里手,打造适应新时期监狱工作的新型队伍。应该坚持从抓教育、培训入手,在监狱形成了“学习不断”的新风尚,打造出了一支科学理论武装、具有发展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高素质的警察队伍。
监狱警察团队文化。有效增强警察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形成工作合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文明创建等活动,引导广大警察自觉地将个人的发展与监狱的发展兴衰联系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培养警察集团荣誉感,展现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罪犯改造文化。监狱要立足于服刑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以“艺术矫治人、文化熏陶人、环境改造人”的监狱文化理念,不断加强监狱改造文化建设,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服刑人员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监狱文化潜移默化的重塑矫治功能,激发服刑人员的改造热情,营造健康、积极、和谐的改造氛围。
精神是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大力建设监狱文化,培育监狱中积极向上、文明健康、催人奋进的监狱精神,将会凝聚警心、提高监狱警察的自豪感,使监狱警察更好地执行国家法律,做好刑罚执行工作,把罪犯真正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实现监狱的科学和谐发展,极大地有利于监狱的现代化文明建设。
第四篇:浅谈监狱民警文化建设
浅探监狱民警文化建设
直一队 李志铭
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也可以说文化是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现象和氛围。一民族,一国家,一城市乃至一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我们监狱警察当然也有自己的监狱警察文化。监狱警察文化,是监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监狱主体的视角对监狱文化进行研究的,在监狱这种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种群文化。由此概念可以理解,监狱警察文化不仅包括单纯的警察文化生活、文化教育、文化宣传、文化设施等物化行为,还包括警察思想、警察职业道德和警察价值观等精神文化内容,其核心在于它的精神文化。
一、目前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滞后的现状:
㈠、有的单位开展文化活动、文化教育的硬件建设落后,投入资金不足,不少监狱创收指标都难以完成,更不要说监狱警察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的监狱仅一个职工活动室,一个老干部活动室,根本没有为在职民警设立专属文化活动场所。
㈡、部分单位领导将精力全都放到了组织经济生产,抓监管安全上,对警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更不以为然,认为文化建设是虚的,是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监狱工作只要抓好经济与监管安全就能推进监狱的快速发展。
㈢、有的单位对警察文化建设活动组织开展不力,文化活动组织内容单一,形式呆板,群众参与性不强,有的单位年年都是组织一次球赛,进行四五次征文。文化建设老生常谈,作用收效不明显。㈣、警察思想观念陈旧,限制了监狱警察文化的发展。监狱是相对封闭的,文化建设是监狱与日新月异的时代进行沟通的纽带,而文化建设的缺失使监狱警察与新时代格格不入,至使民警中安于守成得过且过的风气十分盛行。
二、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滞后原因的浅析。
㈠、历史上旧的行刑思想、手段的消极影响是阻碍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深入的重要原因之一。封建社会,监狱执法者被称之为狱卒,是一个身份卑贱、待遇低下、法律责任重大却时时受到制约的群体,但同时又是监狱重地的实际管理者、最基层的法律执行者。统治者行刑思想中“一人犯法、株连九族”等令人毛骨悚然的制度大多是由狱卒执行的。当然这些人间惨剧是由于当时人治、强权社会环境所造成,但却导致了人们对作为统治者实行专横制裁工具的狱卒的痛恨和鄙视,这就是监狱警察文化不能融入社会文化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历史原因。
㈡、多年来,监狱警察文化建设存在缺失现象。监狱警察文化由于内容、形式上的缺乏,虽积极借鉴企业文化精神,但由于结合监狱实际少,实施起来过于盲目,管理者对警察大量灌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理念。要求警察一人多用,既要当好刑罚执行者、教育者、看守者,又要当好生产管理者,技术指导者、生活看护者。要求警察既要最大可能地创造物质财富,又要肩负改造罪犯保证监管安全的责任。这就使大部分警察在工作中疲于奔命,形成了“样样通,样样松”的现象。
㈢、警察文化建设硬件设施的不足阻碍了文化活动、文化教育的正常开展。开展文化活动、文化教育,必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监狱体制改革以前,由于处于计划经济监狱体制下,监狱的保障资金不足,国家拨款不能完全到位,不少监狱警察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更不要说监狱警察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监狱体制改革后,监狱的财政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监狱开始吃“皇粮”,资金有了进一步的保障,文化设施建设大大加强,文体活动日益丰富,但全国监狱范围内,不但警官文化中心没有普遍建立,而且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基本设施处于闲置和被挪用状态。
三、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滞后所产生的危害。
㈠、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滞后造成了监狱警察这一群体先进文化的缺失。由于积极的、健康的文化没有及时建立起来,落后的、庸俗的监狱警察亚文化不但大行其道,而且从中派生了酒文化、色文化、赌文化导致了监狱警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扭曲。
㈡、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滞后使监狱学习氛围不浓,由于监狱警察无心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掌握新技能,导致监狱警察丧失了对监狱事业的热情与动力,特别严重的是无法抵御罪犯亚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致使监狱警察的操守与信仰崩塌,进而违法乱纪滑入深渊。
㈢、监狱警察建设文化滞后使监狱警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缓解,不利于警察的身心健康。进入21世纪,罪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暴力犯、惯累犯、流窜犯、团伙犯明显增多,“四涉犯”(涉黑、涉毒、涉枪、涉暴)大幅度上升。这些变化使监狱的安全稳定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罪犯反改造气焰嚣张,结团伙,拉势力,胆大妄为无法无天,辱骂诬告监狱警察的事件频繁发生。这让警察的身心不堪重负,监狱警察迫切需要通过文化活动进行身心的放松,可由于文化设施缺乏,文化活动形式僵化,群众参与性不强等原因这些压力无法得到缓解与释放,直接影响了警察身心健康。
㈣、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滞后使监狱警察之间人际关系紧张,矛盾尖锐,不利监狱的和谐与稳定。由于文化建设滞后警察的各种压力无处释放,整天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有的迫于纪律不敢打犯人,却在同事之间大打出手。有的把工作的烦恼带到家庭中因时常发生家庭暴力导致婚姻破裂。有的因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就迁怒于组织,造谣生事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妄图于乱中取利。
㈤、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滞后使监狱面临严重的网络传媒危机。由于不良网络信息严重污染,使个别警察思想混乱,精神空虚,理想丧失,个别警察开始丧失职业操守利用网络传媒发泄心中不满如开设匿名博客,注册匿名论坛等有的胡言乱语,有的指桑骂槐,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泄露工作秘密直接危害到监狱的安全稳定。
四、加强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意义。
㈠、加强警察文化建设是提高监狱警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客观需要。通过经常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教育和引导广大监狱警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律意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科学判断形势、正确处理复杂局面、合理解决突发事件所需的政策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
㈡、加强警察文化建设是规范监狱警察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必然要求。警察文化的繁荣可以推动“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活动的深入开展,可以促进监狱警察加强对必备的法律知识、管教业务知识的学习,探求正确的刑罚执法方法,树立勤政廉政意识,增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性。
㈢、加强警察文化建设是提高监狱警察对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根本保证。监狱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特别是警察文化建设可以消融罪犯亚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监狱日常的言行举止对罪犯改造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警察个人优良的文化修养和志趣,可以在罪犯中树立个人威信,对罪犯产生正向的引导和暗示作用;罪犯长期耳濡目染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改造效果。要通过警察文化建设内容的先进性,引导监狱民警爱用良好的文化风尚,影响、净化罪犯的亚文化,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
㈣、加强警察文化建设是丰富监狱警察业余文化生活,缓解思想压力的有效途径。文化建设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教化人心,导人向善”。通过加强警察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监狱警察的业余文化生活,能够有效地化解和消除民警心理压力。相对来说明,监狱一般地处偏远,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业余文化生活单调。而加强警察文化建设,丰富监狱民警业余文化生活是解决监狱民警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㈤、加强警察文化建设可以形成良好的“自律”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教化作用,形成人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自律”文化氛围。要将廉政文化教育纳入监狱教育学习计划,加强对警察的廉洁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通过开展正反典型事例的教育活动,用先进的廉政文化理念武装警察的头脑。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廉政文化,提高警察廉洁自律意识。同时通过组织警察家属座谈、参加廉政教育大会等形式,使廉政文化向警察家庭延伸,形成反腐倡廉的多方面合力,使党风廉政工作取得实效。
㈥、加强警察文化建设,是促使监狱警察形成创新理念,提高监狱警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警察文化建设可以提高监狱警察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不断接受新观念、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新要求的学习能力;可以激发监狱民警展示知识、展示才华、展示技能以及顺应时代发展、勇于迎接挑战的竞争意识;可以调动监狱民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和实践,探索新的有价值的监狱理念和工作方法的思想。可以培养监狱警察爱岗敬业意识,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监狱警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
五、加强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途径。
㈠、单位领导要转变思想,真正认识到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是提高监狱警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是推进监狱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转变思想,创新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理清工作思路,才能充分提高监狱警察工作积极主动性,推动监狱的全面健康发展。首先是要将警察文化建设列入单位议事日程和工作安排,不断探索研究警察文化建设的科学规律,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制定保障措施,确保本单位警察文化建设有序推进。各单位领导要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参加警察文化建设活动,影响和带动广大民警积极投身到警察文化建设活动中来。其次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良性的用人机制在监狱民警队伍建设上,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治警观,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要有“求才之心,识才之眼,用才之胆,容才之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激发基层民警的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形成爱岗敬业、公正执法、文明管理、科学改造罪犯的工作氛围。
第三是要创新工作机制,以激发内驱力为切入点,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可以使民警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广泛开展岗位创优和立功创模活动,激励民警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让工作表现好、办事效率高、业绩突出的民警得到及时的肯定和奖励,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㈡、开展各种教育培训,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抓执法的规范性,处事的公正性,对罪犯管理讲究方法。提高监狱基层民警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是学习教育。要努力实现教育培训的制度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更新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营造一个全员参与,人人受教育的学习氛围,为创建学习型民警队伍提供一个环境平台,推动基层民警自主学习和互相学习。监狱要分岗位、分专题,对不同职级、不同专业的警察进行培训。要保证民警的继续教育时间、经费和场所,满足民警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综合素质。要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和警察技能的培训,提高基层民警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培训要强调学以致用、学用一致、用其所长的原则,注重把培训与使用统一起来,确保受训者能把通过培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工作实际,以提高基层民警履行岗位职责的适应能力。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学习方法,适时邀请社会名人或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为基层民警进行专题授课,有计划地分批派送民警外出学习培训和考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同时要加大对监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搞好民警图书室、阅览室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新理念,努力营造“以勤奋学习为乐,以知识更新为荣”的良好学习氛围。还要实行分类教育,分类管理,努力培养专业型人才,大力提高民警的文化素质。要定期开展各类理论研讨、文艺创作讲座、业务知识培训、学习观摩等活动,加速民警知识更新,使全体民警领略各个学科的知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特别要加强与改造罪犯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管理、控制和教育改造罪犯的能力。要大力加强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基层民警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操作。
㈢、加大文化硬件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警察文化活动,将警察文化活动推向深入。首先,要加紧建立警官俱乐部、图书馆、阅览室、警察文化娱乐活动中心、警察英模纪念馆以及警察博物馆等设施和场地,这些设施和场地是警察文化建设的硬环境,缺少这些阵地,警察文化建设就会因失去硬件支持而不能进行。其次,广泛开展警民专题文艺晚会、“警察与祖国”、“警察与人民”演讲比赛、“狱警心声”合唱比赛以及“警苑风彩”摄影、美术、书法、手工艺品制作展览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使警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情操的陶冶、人生的启迪和精神的升华。再次,应该在广大民警中开展读书活动,开展知识讲座,组织征文比赛和知识竞赛,营造良好的知识氛围,提高民警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第四,围绕警察文化建设的中心,在电台、报刊开辟警察宣传阵地,以超前的宣传思路、超众的报道常识,抓住热点和警察队伍中闪光点进行宣传,使警察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得到警察和公众的广泛认同,使警察文化建设通过多种载体不断走向深化,并融入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之中。第五,可以在全省监狱系统开展网络信息化建设,构建以“对话、引导、互助为主要形式的“网络文化平台”。通过全省监狱网站建设打造一个传播监狱警察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和对外宣传的新渠道。监狱警察文化是塑造警魂、培育现代警察精神的重要手段,监狱警察文化是凝聚警心、提高民警职业认同意识和自豪感的有效途径,监狱警察文化是坚持政治建警、加强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载体,监狱警察文化是强化内部管理、加强监狱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推动力量。因此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主旨,就在于培育特定的监狱警察精神即使命、责任、荣誉。我们建设监狱警察文化,就是要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愿望,就是要实现监狱个体成员之间的和谐共处,发展监狱的软实力,更好地执行国家法律,做好刑罚执行工作,把罪犯真正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切切实实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最终实现监狱的科学和谐发展。
第五篇:浅议监狱警察文化建设
浅议监狱警察文化建设
[摘要]监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质,并以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独具魅力的文化品格影响着监狱事业的创新与发展。监狱警察文化是监狱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法治监狱”、“平安监狱”、“文明监狱”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监狱正处于改革发展转型时期,如何充分发挥监狱警察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提升监狱特色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更是监狱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监狱 警察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五项新要求之一,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既是一种战略目标,也是一种战略要求。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捍卫者、建设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监狱警察文化建设关系监狱文化建设的成败。一个企业或单位的文化形成企业或单位的底蕴,凝聚员工的战斗力,形成企业或单位的竞争力,对企业或单位的生存、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是每个企业、单位不可忽视的问题,纵观全球500强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监狱警察文化是积淀着监狱人民警察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因此,监狱警察文化建设应当成为监狱良性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监狱警察文化的含义及内容
(一)监狱文化的含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陈浩然先生在《狱政管理学与犯罪学的研究的又一发现》一文中首次披露了美国一犯罪学专家开了监狱理论研究之先河,提出了“监狱文化”的概念。继而,上海市监狱于1989年率先提出了“监区文化”的概念,随后,全国许多监狱“特殊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创建起来。自此,监区文化、监狱文化逐渐进入监狱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践者的视野。
那么,何为监狱文化呢?监狱文化是指在在监狱这个特定环境下,在监狱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体现监狱特色,展示监狱功能,反映监狱执法特点的包括监狱文化属于法治文化范畴,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监狱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监狱警察文化的含义
监狱警察文化是监狱警察在本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与自己职责密切联系的,独特的行业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的政治理念、价值取向、精神内涵、行为规范和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全体警察职工和服刑人员素质及能力显著提高,监狱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使监狱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显著增强。
(三)监狱警察文化的基本特征
监狱警察文化与刑罚执行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文化的有利于监狱工作改革发展,又对提升监狱工作水平发挥着促进作用,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监狱工作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
1、监狱警察文化的政治性。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对罪犯实施惩罚与改造的机关,本质上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专政的工具。深入开展监狱警察文化建设,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为指导思想,才能充分发挥监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实现刑罚执行与讲政治的统一。
2、监狱警察文化的法治性。监狱人民警察作为国家惩罚与改造罪犯职能的具体履行者,是监狱行刑法律关系的执行主体,处于主导的地位,秉承国家的意志,在法定职权内依法行刑。监狱人民警察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承载者,提高公正执法,依法治监的自觉性。
3、监狱警察文化的综合性。监狱警察文化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它不是孤立的,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从监狱警察文化中的理论研究内容看,监狱学科与刑法学、刑事诉讼法、教育学、心理学、行政管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适应监狱生产实践的需要,监狱经济管理学、监狱企业管理学就产生了,并融入了监狱警察文化。监狱警察文化除与以上学科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劳动学、行为学、犯罪学、侦查学、统计学、文书学法学等学科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对监狱警察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必须广泛吸收、借鉴和运用相关学科的成果和理论原理。
4、监狱警察文化的创新性。监狱警察文化是监狱人民警察区别于其他职业者的根本标识,集中体现了监狱人民警察的品格。监狱警察文化深深熔铸在监狱人民警察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始终是监狱工作发展和兴旺的重要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是监狱人民警察所需的共同价值观、道德准则和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监狱警察文化哺育和传承了监狱工作的优良传统,激发了监狱警察创造力,维系监狱警察的凝聚力,监狱警察文化作为监狱警察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其繁荣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在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中得到充分发展。
二、组织文化建设与警察文化建设
监狱的组织文化建设是开展警察文化的重要实践途径,是保障和引导监狱警察文化建设顺利开展,是监狱警察文化建设常态化、日常化、生活化。组织文化建设有利于统一组织和整合力量,加强对警察文化的研究,繁荣警察文化。
(一)近年来,我省监狱系统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引,根据长期的实践,将“忠诚事业、崇德尚法、团结进取、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形成新时期广东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2012年2月,省监狱管理局组织开展“感动南粤•广东监狱系统践行核心价值观人物”评选活动,在监狱推荐的102名候选人中评选出“感动南粤”十大人物,并广泛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这些活动对推动全省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展现我省监狱人民警察新形象、新风采起到积极作用,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效应。同时,省监狱管理局坚持打造刊物《南粤监狱》的理论研究阵地,佛山监狱创办《文化监狱》,深圳监狱创办《特区监狱》,组织人员撰写论文,参加国内有关研讨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监狱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二)我监自1980年建监以来,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凝聚了无数创新的勇气和智慧,造就了我们辉煌的历史,2001年建成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许多优秀文化可用来借鉴、继承和发扬。正是在“文化力”的推动下,我监从2000年以来连续12年实现“四无”的监管安全佳绩,连续22年无罪犯脱逃的新纪录,保持建监33年安全生产记录,无警察职工受刑事处分的清白记录,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监狱警察文化的重要支撑。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对这些优秀文化进行系统而有效的沉淀和提炼,为此,我监开展监狱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三)2012年年初,监狱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打造首善之区的精品监狱”的监狱发展目标,并结合实际规划分“三步走”的策略,即2012年夯实基础,2013年至2014年加速发展,2015年再创辉煌,力图用三年时间,建立和完善符合广监实际,又独具特色的组织文化体系,形成科学的理念系统、规范的行为文化、鲜明的视觉形象、和谐的文化氛围。
打造“精品监狱”是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十七大以来的历届中央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司法行政三项重点、监狱工作三个转型”工作部署,推动监狱工作新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监狱当前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这一目标既关系到监狱刑罚执行职能的良好履行,也关系到广大警察职工的切身利益,可将我监的硬件设施、监管改造、队伍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心理资本,有利于擦亮我监“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招牌,创新我监工作新局面,使我监达到“环境精致,管理精细,文化精美”的目标。
三、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引导示范作用。监狱警察文化是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在监狱文化领域的体现,它决定着监狱文化的发展方向,引领着监狱的未来发展,集中反映了监狱警察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追求,对每个人都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依法治监是监狱机关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内在地要求监狱人民警察自觉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承载者,自觉受其引导,遵守法律,维护法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监狱警察文化活动要积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还要展现包括法律规则背后蕴藏的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
(二)吸纳整合作用。中国几千年监狱的发展史,形成了独特的监狱制度,这些制度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系统的警察文化建设可以对监狱主流文化进行弘扬与维护,进行创新的发展,形成了体现新中国监狱文明的制度文化。而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是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历史上看,一种先进文化的发育成熟需要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监狱警察文化伴随监狱工作的创建而诞生,发展至今仅几十年,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改革创新。
(三)规范矫正作用。文化对警察是一种软约束,通过监狱主流文化的输入,使个体行为产生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形成行为的自我控制,达到矫正人的价值取向、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的目的。监狱亚文化是罪犯群体在犯罪过程和监禁生活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一般具有叛逆性、畸形性、反社会性等特征,它作为监狱主文化的对立面会对监狱的主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加强监狱警察的文化建设,才能全面促进监狱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文化,清除罪犯的消极、腐朽、反社会的思想观念,引导罪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疏导沟通作用。监狱警察在监狱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产生一些困惑,长期面对简单重复、枯燥乏味、高对抗和高风险的工作,身心健康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加强警察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舒缓压力、松弛身心的平台,利用文化的触角渗透各个角落,利用文化的力量感化各个层面,提高人们的修养,淡化人际分歧和压力,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使人们很容易想到一起,即使产生了矛盾也能自解自消。可见,文化是调解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培养监狱人民警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能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文明素质,增强监狱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监狱人民警察在惩罚与改造罪犯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为实现监狱工作方针服务。
(五)监管安全作用。安全是监狱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有效的警察文化能强化我们的职业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监狱安全稳定意识,为抓好监管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监狱虽小,但罪犯浓缩了社会的阴暗面和消极面,是最大不安定的群体,监狱人民警察与罪犯治监的改造与反改造、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十分激烈。因此要增强监管安全防范的整体能力,不断推进法治平安和谐文明监狱的建设。
四、开展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以制度成就一流管理。规章制度是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规章制度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新的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发展理念,把握好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认识和探讨符合我监、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发展内在规律和特点,探索和创新监狱警察文化发展的理论和观念。我监为了更好地开展组织文化建设,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方案》、《关于打造首善之区精品监狱的工作实施意见》、《广州监狱组织文化建设组织理念汇总》等一系列文件,为推进监狱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支持。通过这些组织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监狱工作的规范管理,也使广大警察职工真正领悟到管理的重要性,逐渐营造了遵章守法,落实制度,规范管理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二)以培训加强队伍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信息时代的来临,监狱在押犯构成日益复杂,改造罪犯的手段不断更新,监狱警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已不能完全满足岗位工作的需要,急需进行培训、充实、拓展。教育培训是提高警察素质的重要途径,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岗位培训为主线,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核心,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育培训,使警察队伍的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较大提高。
首先,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根据警察从事岗位的知识需求特点、个人的综合素质对培训进行有效调控,注重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注重科室的业务指导能力建设;注重新兴技术的运用,提高工作效率;注重考核机制建设,加强基础业务知识的掌握。
其次,充分利用监狱现有资源,发挥监狱设施的功能作用,以邀请专家教授进行报告、内请部门领导技术骨干轮流上课等方式,引用社会上优秀的教育培训资源提升警察队伍的理论水平,鼓励警察走出去,学习兄弟单位好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式,以便运用在本单位的工作上,增强创新能力。
第三,积极引导警察自我培训,增强警察队伍自我提升的自觉性。监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如果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容易与社会的发展脱轨。放弃学习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监狱警察要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不断充实自己,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自我培训,自我提高。
(三)以廉政提供思想保证。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廉洁社区文化建设,形成警察遵规守法,诚实守信、崇廉尚廉的风气;二是廉洁政治文化建设,形成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秉公用权的长效机制;三是廉洁职业文化建设,形成警察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干事创业的健康氛围。
无锡监狱在廉政文化建设中使出了连环招,招招实用。紧紧围绕“廉”字正面提醒督促,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力度,开展读文思廉,廉政征文,廉政热线,廉政短信及警示教育等;紧紧抓住“空闲”,开展“免费读书”活动,监狱每年为每位警察送上2本紧跟时代的好书;紧紧利用网络,在监狱内网上开设电子书库专栏,登载新书,既培养了警察的高雅志趣,又充实了警察的思维空间。
(四)以素质打造一流队伍。素质强警,是加强警察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首先要确立人才兴监理念,认识到提高工作水平必须紧紧依靠人才支撑,大力推进思想解放,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好现有人才资源,不失时机地引进人才,开阔眼界,及时调整和完善监狱人才的培养重点和管理办法。其次,要健全相应的人才机制。围绕司法部、省监狱局提出的工作要求,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建设监管改造和心理矫治人才为重点,建立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从知识型、书本型向应用型、实用型转变,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要求、以工作实绩和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和体系,使人才队伍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第三,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与人的行为标准、思维模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深深融为一体,学习传统文化,对于监狱人民警察加强自身修养和人格锻炼,增强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个人修养和内在气质,提高服务监狱工作发展的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五)以积极关注增强归属感。由于监狱警力长期不足,警察作息时间不定,业余时间不多,大部分监狱警察没有机会接受再教育,致使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有限,长此以往,不但挫伤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严重违背了监狱所倡导的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指导思想,导致警察悲观、失落、岗位创新动力不足,工作绩效下降,团队归属感大大降低。为此,监狱应加强团队方面的建设来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激发工作合力。例如,开展以团队协作为内容的文体竞赛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展现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监狱的警察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要树立“广监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准确定位,化压力为动力,突破局限,突出创新,提倡“感恩社会,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只有懂得感恩,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生活,才能保持心态平和,得到持久的快乐和幸福”的心态,达成“首善之区精品监狱”是我们广监发展的现实选择,只有我们共同出力,共同尽心,才能最终达成这个目标的共识,为监狱开展文化建设,提升特色文化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