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内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的力度
国内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的力度
特殊钢是保障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材料,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高端装备制造息息相关,尤其是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与核电装备用特殊钢、高速列车与大功率风电机组用轴承钢、油气开采与储运输送用耐蚀钢及合金、节能变压器与电机用超低铁损电工钢、资源节约型不锈钢、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先进工模具钢、航空航天和能源装备用高温合金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大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的力度,生产装备条件和工艺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专业化、综合化生产企业与多样化生产工艺流程相结合的特殊钢生产体系初步形成,特殊钢产量快速增长,已形成一定规模、品种规格比较齐全的特殊钢产业。其中,不锈钢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轴承钢年产量达到300万吨,齿轮钢年产量突破200万吨。但与普通钢行业相比,国内特殊钢行业的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较普通钢行业大。目前,我国特殊钢产量约占钢总产量的5%产品基本上面向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份额仅占2%左右。
国际上特殊钢产业发展越来越依靠开发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依靠生产装备和工艺高技术化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目前,国外先进的特殊钢冶炼技术可实现窄成分控制,凝固技术可保证成分和组织的高均匀度,加工技术可获得精确形状尺寸和组织性能生产产品能满足高端装备制造的需求。工业发达国家的特殊钢产量占其钢总产量的比例较高,美国和韩国约为10%,日本、法国和德国约为15,22,瑞典则高达45%左右。这些国家的特殊钢产品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为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高品质特殊钢材料及其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美、日、欧等国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持续开发特殊钢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材料。经过长期积累,已形成了高水平的特殊钢材料、工艺及制备技术体系,并建立了与之配套的标准、规范、手册及数据库。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适应世界钢铁工业向生产集约高效、低成本、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国外主要钢铁企业加大资本重组和结构调整的力度走“特、精、专”的发展道路,通过国际化经营实现专业分工和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特殊钢产业集中度与专业化程度。
第二篇:加大党建经费投入力度
加大党建经费投入力度
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
******坚持立足基层党建工作实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基层党建,以镇财政投入为主,将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党员教育管理、党务工作经费、走访慰问贫困党员、表彰奖励优秀党员等项目开支,破解了基层组织办公经费无保障、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无钱办事的难题,在实践中创新建立稳定规范的党建经费保障体系,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深得广大党员群众的拥护,取得明显效果。
一、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切实建立党建经费保障体系
我真围绕党建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基层党建经费紧张是各基层党组织普遍面临的难题,往往是“党费返还一点,单位管理费挤一点,辖区单位赞助一点”,基层党建经费来源不固定,经费多少不固定,获得时间不固定,造成了党建经费无保障,开展活动困难,“无钱办事”的问题相当突出,严重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基层党组织为党员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能力受到了制约,有的党组织甚至连开展一次棋牌比赛的经费都拿不出来。
镇党委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高度重视党建经费不足,造成党组织开展工作人员难组织、活动难开展、关系难协调、经费难保障,致使基层党建工作活力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把此项工作作为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的重点工作,1经反复研究,决定下发了《关于拨付党建活动专项经费工作的意见》,将基层党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10年为全区XX个基层党组织列支党建工作经费XX万元。根据党员人数,确定党总支列支XXX元,街道党工委列支XX元,其他党支部列支XXX元。同时,采取党费返还措施办法,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街道社区、老干部支部党费返还工作力度,确保基层党建经费来源稳定,为全面落实十七大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和改善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严格把关,规范程序,切实加强专项经费的监管
一是确保专款专用,严格使用范围。建立健全了党建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党建经费只能用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禁止挪作他用。党建经费的主要使用范围包括:用于基层党组织加强基层党员队伍教育培训、开展党建活动、走访慰问贫困党员、完善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奖励在基层党的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流动党员管理等方面,如购买电教材料、书籍等;用于走访、慰问、表彰党员,激励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用于丰富党组织活动,占领宣传阵地,确保党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必要开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坚持厉行节约,严格经费审批。各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和经费总额,向区委组织部书面上报活动计划、规模和所需经费提出书面申请,使用党建经费,数额较大的,必须经基层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区委组织部严格按照“服务基层、统筹兼顾、量入为出、专款专用” 使用原则,根据各基层党组织活动计划、内容和预期效果审批,党建经费经组织部审阅同意后方可使用,使用后持票据经区委组织部审阅签批后到区财政局核销。
三是发挥最大效能,严格监督检查。经费支出管理由组织部、财政局、审计局监督管理使用。各基层党组织将党建经费的使用情况纳入党务公开,定期在党员大会上向全体党员进行报告和说明,接受党员监督。年底,各基层党组织就本党建活动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及取得的工作成效向区委组织部提交书面报告,并就管理和使用工作中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等提出说明。并接受区委组织部的监督检查,每年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对各基层党组织党建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坚决杜绝拖欠、截留、挪用现象的发生,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严重违反经费使用规定的单位给予减少专项经费等办法进行处罚,并将结果纳入党建专项考核中,有效发挥党建经费的最大效能。
三、立足基层,发挥效应,不断增强基层党建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党建经费取得新保障。通过党建专项经费,各基层党组织的党建活动经费得到了有效保障,区委还免费给全区林场所、农村党组织配备了远程教育设施,有力地促进了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区委投入XXX元,组织了二批次对各级党组织书记、直属总支和支部委员、政工干事等党员骨干参加的为期一周的大规模培训,培训人数达到XXX人。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结合实际按计划地对本单位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培训。“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区委组织部从区管党费拿出部分资金,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和贫困党员。2010年,已为XXX余名老干部、老党员和贫困党员发放慰问金XX万余元。将基层党政班子成员实绩考核为优良奖
金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仅XXX年就为XXX名基层党政班子成员发放奖金XXX万元。同时,区委组织部还创立了困难党员创业扶助基金,采取党费划拨、财政支持、党员捐助、社会资助等四种方式共筹集资金近XXX万元,并明确规定了“先收后支、量入为出、公开透明、专款专用、讲究实效”的使用原则,重点扶助有劳动能力和创业愿望,但缺少资金、技术和信息的困难党员,重点支持选择那些投资少、周期短、风险少的种养业、加工业和商贸流通业项目,为其提供一定额度的创业扶助基金。
二是党建活动注入新内容。通过党建专项经费,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得到明显改观,党员活动的环境和条件也得到切实改善。全区已有XX个基层党组织建立了党员活动室,约占全区基层党组织总数的XX%。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发放党员政治生日贺卡,给党员过“政治生日”活动。以“先锋行动在党旗下闪光”为主题,开展了党员志愿者活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XX个,经常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志愿活动。在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推行《民情日记》工作制度,架起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桥梁,搭建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平台。党员领导干部平均每月撰写民情日记XX篇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收集民情民意XXXX件。其中,经过归纳梳理XXX件涉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已经全部得到有效解决。投资建设了办公系统网络,推动了我区党建工作的创新,实现了网上发布文件、网上党员教育、网上情况反馈等功能,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是党建载体得到新发展。深入开展“XX先锋”主题实践活动,量化“八大先锋”标准要求,激励广大党员争先锋、做表率、展作为。林场所、农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目标要求,开展快发展、带致富主题实践活动,提高致富本领,拓宽致富门路。区机关党员干部要坚持以“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打造一流作风、一流业绩、一流形象,人民满意机关。在学校、医院以打造“名师”、“名医”活动为载体,采取全员参与和重点培养并重,岗位练兵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发挥党员先进性。通过载体建设活化党建工作内容,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通过加大党建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基层党建的生机与活力。区委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专项经费落实到了最基层的党组织,保证了必要的活动经费,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的积极性,激活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抓党建工作不再是“看人家脸色行事”,真正做到了有名有份、有为有位,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第三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
石门小学 高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也不断加大,呈现着逐年增长的良好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推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广大农村学生免除学杂费,并为贫困学生补助生活费,还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学校危害改造,合格学校建设,标准化建设等,都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我们清醒的看到,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压力依然很大,其投入与实际需求还相差甚远,同时现行的投入机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首先,从农村的教育现状分析。
1、办学条件艰苦落后,教师年龄老年化。
近些年来,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后,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使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现实的种种原因, 导致农村学校基础差,办学条件艰苦落后。再者农村学校的教师70%是55岁以上的老年教师,这些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业务能力也跟不上现在形势的需求,又面临退休,所以工作上按步就班,还有些学校缺教师,只有请临时代课教师,其责任心可想而知。这样导致农村学校的学生挤到城中的学校,城中学校学生过剩,农村学校生源不足,学校日常运转经费困难。
2、师资建设不配套,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农村学校所处的地理、交通、经济及社会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地方财政用于补充基础教育的经济实力极为有限,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给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种了下“先天不足、后补不力”的严重苦果。
3、农村教师待遇差,学校难以形成竞争激励机制。
教师的收入低,负担重。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收入与城市和其他行业不同,他们没有外水(其他收入),没有绩效奖、也没有其它补贴,甚至也没有城市教师所享受的请客送礼。他们的吃、喝、拉、撒、住、行等一切费用都要从工资中支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正是需要用钱的时期。多数教师没有享受到住房改革带来的优惠政策,而现在的学校也没有教工宿舍,教师无处安身,只能举债购房,每月偿还一定债务后,所剩难以维持生计,常年在贫困线上挣扎。试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安心工作吗?
同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实行免收学杂费后,学校没有造血功能。所以学校的费用很紧,拿不出钱来奖勤罚懒。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只要有学生在校,就要有教师上班,包括上早晚自习、一日三餐、夜间查寝等。其实非工作时间上班也不只是学校,比如医院等有很多单位。但教师在非工作时间上班没有加班费,没有补助或补助很少。自然教师就不愿在非工作时间上班,所以只能排班,作为工作,教师不能不接受,但要提高积极性,那就难了。
奖勤不行,罚懒也难。为了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现在的工资都是打在教师个人帐户上,教师违了纪,工作不努力,成绩不好,如果学校拿不出钱奖勤激优,自然也罚不了懒惩不了劣。或者学校能拿的钱很少,那就会出现“我宁可不要,落个逍遥自在”的情况。
职称的评聘合一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教师一旦进了中高级职称,则万事无忧。他因为进了中高级职称,所以再也不想评先,工作不愿多做,教研教改不愿参加,不愿帮助他人,不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但每月高级职称的工资将会到帐,他还需要追求吗?甚至有些中高级教师已经离开了教学一线。国家优厚的待遇没有得到优质的工作回报。繁重的工作都落在低收入教师身上,这些教师心理当然不平衡。每次调资都会与职称挂钩,职称越高,涨幅越大,使教师群体中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于是就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学校里,事情做得少,工资反而高。这种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4、教育思想保守,育人观念落后,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差。
广大农村由于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严重束缚着农民群众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观念,广大农民群众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认识不清,对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的较高要求了解不多,因此产生了对子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理想教育与行为导向,对孩子们全面发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监督引导,造成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续学习的决心。这样一来,学校教育在缺乏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社会的重视与认可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桎梏中,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广大农村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由此产生的家庭教育环境的严重缺失,导致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孤独感、自卑感、失落感长期困扰着他们,促使其人格发展走向极端,大多数留守儿童行为古怪、表现固执、纪律涣散。现阶段的留守儿童,综合素质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过早地离开父母,使他们的家庭及亲情教育出现了空白,过于溺爱的祖辈没有及时对他们的成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二是父母本身的原因——外出打工挣钱,成为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但他们却没有真正意识到,只有学习文化知识和掌握科学技术才能彻底摆脱贫困;三是由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多数是祖辈,他们中间有许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对留守儿童在思想上遇到的困惑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由于家庭经济收入的极度悬殊,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往往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得多,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城市学校去接受优良教育,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另一方面,很多城市学校凭借优越的办学条件和经济实力,纷纷前往农村学校,采取各种手段争抢农村优秀生源,在农村学校大部分的尖子生、特长生都被城市学校挖走后,农村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综合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思想品质较差,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纪律意识差,行为表现不良,情绪波动大等多方面。这样就给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常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其次、加大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的措施。
1、各级政府加强重视,加大投入,狠抓农村学校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工作重心转向农村薄弱学校的治理,使农村薄弱学校能够获得比城镇学校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补充,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发展步伐。同时学校应大力解放思想,开辟多种渠道筹措办学资金;首先,要挖掘内部潜力,精打细算,节约开支;其次,要解放思想,广泛开辟资金来源,主动联系骨干企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动员他们积极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帮助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再次,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调控作用,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强弱联合,充分利用重点学校、知名学校的辐射作用,以帮助和带动农村薄弱学校快速发展。
2、努力提高教师待遇。
学校不是赢利单位,学校的发展靠政府,教师的工资待遇也靠政府,在现有的体制下要提到教育质量就应提高教师待遇,加大绩效工资的投入并落到实处,政府也应及时研究和落实相关政策,出台规范性文件,将农村教师工资发放作出统一规定,尽量缩小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差别,建立贫困地区教师待遇的公正保障体系,监督各级地方财政及时兑现广大农村教师的津补贴和提高福利待遇水平,使年轻教师、骨干教师愿意留在农村任教。同时,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教育风气,尽可能提高农村教师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待遇。针对农村教师经济收入低、住房条件差的客观现实,建议政府设立农村教师住房补助基金,帮助农村教师解决住房困难、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关键问题,以调动全体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中去,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大批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合格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特别关注对农村教师的教育问题,建立正常的教师流动机制。
为所有的学校创造尽可能平等的物质条件,并不能说农村的教育问题得到了解决。如果有了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换来的还是传统模式下的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还仍然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死读书,以机械教学取代师生间的多方面交流,甚至还存在体罚、羞辱学生的现象,则只会距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目标越来越远。因而对教师的教育问题应落到实处。通过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方法鼓励优秀人才任教,把好教师的进口关,同时可以采取为其提供免费培训的优惠政策来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的流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从较差的学校流动到较好的学校,从农村学校流动到县城学校,致使农村优秀教师大幅度涌向县城。建议:教师的调动、考调必须要有在农村学校工作的经历,且在农村工作满5年及以上,并为农村学校的教育做出较大的贡献。
总之,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性,要想彻底扭转被动局面、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教育发展,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应根据各自的责任和财力,大幅度增加财政预算,积极调整配套资金支出结构比例,真正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认真贯彻“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的方针,千方百计确保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吃饭、运转、发展”等方面的需求,花大力气从“加大教育投入、狠抓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待遇、转变教育观念、健全考评体系、提高教学水平”等多方面着手,优化农村中小学的资源配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才能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第四篇:加大投入 狠抓落实
创新理念 狠抓落实 扎实推进孕前优生促进工作
磐石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几年来,我们磐石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孕前优生促进工作作为推动人口计生事业新发展的突破口抓住不放,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把实施优生促进工程作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增强人口计生工作亲和力,促进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实施农村免费增补叶酸、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产前筛查为切入点,强化措施,规范工作流程,取得了孕前优生促进工作的全面扎实推进的显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和效果
1、争取领导,确保孕前优生促进工作保障到位 孕前优生促进工作,是一项社会化工程,只有领导高度重视,才能形成社会合力,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目标的实现。一是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计生、卫生、民政、残联、妇联、财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推动职责的落实,为孕前优生工作提供领导保障。二是成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师
资培训、日常工作指导和检查评估,确保了孕前优生工作的技术支撑。三是组织推动高起步,市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10项民心工程,与全市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动;磐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磐石市孕前优生促进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部门职责,并将其纳入年终考核,确保了孕前优生促进工作在全市的深入开展。
我市又投入资金670多万元,新建了面积为2600平方米市生殖保健医院,新购置了彩超机、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全自动酶标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钼靶机、高频移动式x射线摄影机、彩色红外乳腺诊断仪、乳腺病治疗仪、可视人流机、前列腺治疗仪、妇科不孕症治疗仪、利普刀、依维柯服务车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使我市技术服务的硬件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优生促进工程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物资条件。
2010年由于原服务站长退休,服务站技术力量受到了影响,我们市计生局积极协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批准从卫生部门调入了两名专业技术人员,为优生促进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人员保障。
2、宣传倡导,确保孕前优生促进工作引领到位 优生优育有关知识是广大育龄群众的迫切需要,我们坚持宣传开路,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把孕前优生知识送到千
家万户。一是充分利用电视、网络、人口文化长廊等载体广泛宣传普及优生优育知识。二是充分利用人口计生系统和妇联组织的服务网络优势,大力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全面提高群众预防出生缺陷的意识和能力。依托市、乡、村三级网络平台,利用各种节日、集市进行发放宣传品,进行相关的宣传活动。三是突出免费增补叶酸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这两个重点,锁定重点人群。我们服务站深入各乡镇巡回开展“优生促进情系新生命”为主题的优生促进宣传活动,向计划怀孕的夫妇传播优生科学知识,增强出生缺陷预防意识,树立“健康饮食、健康环境、健康父母、健康婴儿”的预防观念,积极引导夫妇接受知识、转变态度、改变行为,做好孕前准备。有效提高了群众优生优育意识和自觉参与程度,为开展孕前健康检查奠定了基础,为“优生工程”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育龄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四是作为吉大一院产前诊断中心协作单位,对前来服务站进行孕期体检对象就产前诊断的目的、意义一对一的宣传,让每个孕妇都了解产前筛查的必要性,得到了她们的理解和支持。
3、强化培训,确保孕前优生促进工作支撑到位 孕前优生促进工作有很强的专业要求。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加大了培训力度,提高了师资标准,确定了培训内容。一是培训骨干师资。根据孕前优
生促进工作的内容,以及市、乡、村三级工作职责,我们请专家组对市乡服务站具备执业资质人员进行了骨干师资培训,重点对工作流程和遗传咨询进行了讲解,使21名骨干师资的孕前优生专业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二是培训乡镇技术服务人员。为确保培训效果,仍然请专家组成员对乡镇服务站14名从事技术服务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把出生缺陷预防、婚后和围孕期保健的咨询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提高了乡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三是培训村级计生员和目标人群。以市、乡骨干师资为主、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为辅,普遍开展了对村级专干和待孕人员的科普知识的培训。市服务站组织专题培训会 9期,集中培训乡镇技术人员162人次,带班轮训 365人次,使全体技术服务人员掌握了实施优生促进工程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流程。确保了培训的实际效果。
4、加强指导,确保孕前优生促进工作服务到位 为使宣传咨询取得实际效果,我们经过高危初筛,将目标人群划分为普通和高危两类。按照婚前、待孕和孕后将普通目标人群分为三类,重点对婚前医学检查、生理和心理保健知识、饮食营养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孕前医学筛查和营养素补充等科普知识进行宣传。在已有35岁以上和病残儿再生育的高危人群的基础上,我们又将三种情况纳入高危,实施建档管理。一是对患有基础性疾病的夫妇,建议其治愈疾病后怀孕。对患有慢性疾病的,特别是女方患有心脏、肝脏、肾脏疾病的,建议其在医生指导下决定妊娠时间。夫妇双方任何一方患有急性传染性疾病的,建议其患病期间暂不怀孕。二是对有不良环境接触史的夫妇,建议其在孕前脱离或调离工作岗位,接受相应的检查后怀孕。三是不明原因智力低下以及有遗传家族史的夫妇,进行必要的家系分析,确定遗传方式,推算再发风险,告知其预防遗传病缺陷儿出生的方法。对难以做出答复的,告知其到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或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咨询。通过工作的细化,及时掌握了育龄群众的个性需求,为其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程度。
5、规范流程,确保孕前优生促进工作管理到位 要使孕前优生工作深入开展,需要有更多的人掌握工作技能。要让更多的人胜任此项工作,就要规范流程明晰要求。一是实施项目化运作。我们制定了《磐石市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和《磐石市国家免费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文本,各服务站在项目文本的框架下制定工作计划。项目运作使孕前优生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阶段有总结、年终有评估。二是设立优生门诊、产前筛查门诊,做好阳性和可疑病例的转诊,落实后续诊断,并定期对转、会诊的病例进行总结,以提高产前筛查技术的质量。截至目前我们共做产前筛查有12例。查出有一例5个月孕妇,胎儿为先天畸形。经介绍到吉大一院产前诊断中心,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内脏外翻等
畸形,行引产术。孕妇及家属非产满意。三是完善门诊服务流程。在门诊的各项服务中,我们主动提供宣传服务,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引导需求,并将高危人群的工作流程规范为接诊-高危初筛-宣传教育-知情同意-实验室筛查-咨询-建档。去年以来共计提供咨询 余人次,优生检测 例,占当年出生人数的 %,免费发放叶酸 人份,占当年出生人数的
%。四是建立档案。经过初筛,对普通目标人群进行优生咨询登记,记载基本情况、咨询事项和指导意见;对高危人群建立《出生缺陷高危孕妇综合管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为高危人群建档 份,建档率100%。五是随访服务。对孕前掌握的高危人群,孕后进行不少于两次的访视服务,督促其按时进行孕期保健;产后结合知情选择工作的随访要求,分别在产后一个月和产后三个月进行访视服务,重点察看母子健康状况,并指导落实避孕措施。
二、工作体会
1、深化了科技练兵,提高了专业能力。自2001年我市实施三大工程以来,每年都将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纳入培训计划。尤其是去年以来,免费增补叶酸和免费优生检查及产前筛查,经过系统的培训,将咨询内容和技巧作为科技练兵的重点内容之一,规范标准,强化练习,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
2、深化了惠民行动,扩大了受益人群。孕前优生促进
是人口计生工作优质服务的重要体现,尤其是高危人群的家庭,不仅承受着病痛,还承担着一定的经济压力。通过对他们的咨询和培训,不仅为其提供了知识和技能,还减轻了他们精神上的压力,优质、及时的服务,使更多的群众成为人口计生工作的受益者,增进了家庭福祉,促进了社会和谐。
3、深化了优质服务,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注入了新的内涵。孕前优生促进工作是一项关系国家未来的崇高事业,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然要求。通过一年来,深化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打通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路径,推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深入发展。
二○一一年四月六日
第五篇:加大安全投入
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增强安全生产环境
资源整合以来,在矿部领导督促、协调下,采区及施工项目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多次组织安全知识的培训学习和不断加大安全设施投入,提高矿井装备水平,改善了井下的安全生产环境,使本质安全型矿井创建步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以来,在通风方面,积极与技术计划部门联系,设计的东贯通工程和斜坡道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预计8月底可以贯通,可以有效解决900米以上东部通风问题。
在设备设施方面:新增矿车50辆,3吨电机车及电控设施1台套,争取的机车大修材料也在购买中,3米提升机井口安全门已货,正在备料,准备安装,通过以上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技术革新,将会提高矿井的本质安全情况,对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提高矿井安全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防治水方面,为三个中段水仓安装了水位监测仪,通过近期的试运行,这不仅对矿井安全渡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降低排水费用也收到了显著成效。
在安全投入方面:在井下生产区域多处实现了永久性支护和锚固喷护,对缓解地压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成效,同时通过不定期变斜式地压监测仪等现代化监测手段,有效掌握了地压变化情况,对指导生产方面初见成效。同时在我区井下生产区域实现安全标志警示全覆盖,为井下生产组织和遇急情况下安全撤离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今后,采区将积极争取安全工程的投入等等,继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努力变“人防”为“机防”,向着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迈进,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贡献车间应有的力量。
审 核:
报 道 人:
报道单位:
2012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