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体来看,我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然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结合审计工作实践,笔者就如何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提一点肤浅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市级和县级之间的利益分配矛盾凸显。一方面,省财政直接与县财政挂钩后,市级财力弱化,迫于支出压力,市级政府便将主要财力放在如何增强中心城市实力、拓展中心城市功能、增加中心城市影响力上,减少了对县级财政的利益分配。另一方面,改革后,在收入分成、资金调度、争取上级转移支付等方面,市级和县级财政之间处于平等的竞争关系,是利益分配的直接挑战方。这种财政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将内耗政府公共资源,不利于提供跨区域公共产品和服务。
2、市本级下拨的专项补助资金无法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在传统的“省、市、县”三级财政管理体制下,市本级下拨给区县的专项补助资金在市本级财政列“补助下级支出”科目,在县级财政列“上级补助收入”科目。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直接下达收入计划、下拨财政资金、办理财政结算,而市本级财政与县级财政之间没有了资金拨付关系,致使市本级下拨的专项补助资金无法列入县级财政“上级补助收入”科目,未能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
3、区县税收征管体制未做相应改革,增加了税收征管难度。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一些省份调整和下放了部分省级税收,基本上实现了税收属地入库。但由于省以下税收征管体制未相应改革,省地税直属局、市级国税直属分局和市级地税涉外分局的征管权限没有相应下放,导致各区县税收征收机关不减反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税收征管难度。
4、市级政府财权事权改革不配套,增加了县级财政负担。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省集中的财力越来越多,但行政事务权、行政审批权、人事权等没有实施同步改革,市本级各部门的宏观职能依旧覆盖全市,市级政府在有限的财权范围内仍然承担着诸多事权。市级政府出台各类财政配套政策,增加了县级财政负担。
二、改进的对策
1、健全财政配套改革措施。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研究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明确制定关于省财政与市、县财政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的指导意见,理顺省与市县、市与区县之间的财政关系,规范市级财政下拨专项补助资金流程。另一方面,省财政应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省政府及其财政主管部门应以强化基层财力保障能力、提高县级民生保障水平、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为出发点,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重逐年提高,逐步减少和弥补县级财政支出的缺口,提高民主支出在政府性支出中的比重,保障各项民生政策的有效落实,促进完善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与此同时,规范市级人民政府出台配套政策行为,按照“谁出政策谁买单”的原则,不再增加县级财政配套压力。
2、完善行政配套改革制度。一是逐步推进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行政体制改革,以省、市、县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为核心,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二是逐步实现行政管理权和财政管理权相一致,充分调动市县各级政府发展区域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有效缓解市级、县级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三是省政府各职能部门提高针对“省直管县”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建立专门面对直管县(市)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制,保持对市县的信息畅通。四是调整税收征管机构设置,理顺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税收征管体制,减少县级政府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协调难度。
3、实施审计配套监督机制。为确保对县级财政的有效监管,必须要建立健全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财政监督机制,实施审计配套监督。由省级审计机关组织建立针对省直管县财政的“定期轮审”制度,直接部署对县级财政的预算执行审计,并通过加强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的上下联动,形成多层次的审计监督,对省直管县的各级政府性资金实现有效监管。
4、增强省级宏观调控力度。
第二篇: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浅析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浅析
会同县非税局
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调整和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推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这是自分税体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又一次重大财政体制调整,对于发展中心城市,壮大县域经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这一改革大大增强了县级经济自主权利,激发了其自我发展经济的动力,改善了其经济环境,大大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省直县管”减少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层级,减少了政策执行的“漏斗效应”,保障中央政令更能够在基层保持原样。三是能够更好的消除“权力截留”的情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很多地区内容竞争多于合作,特别是市所在的地域“截留”了大量的应该分配给县区的资源。四是县城与农村的联系最为紧密,赋予经济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更好地节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合治”的步伐,改变城乡“二元”的格局,很好地发挥带动农村经济的作用。五是减少行政资源的消耗,提高行政效率。改革前的县有省和市两个“婆婆”,改革后的县只有一个“婆婆”,大大减少了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益,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大的产出。六是这项改革也和调整行政管理体制、1
减少行政层级、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益的总体改革目标不谋而合,同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有裨益。七是“省直管县”,省级财政和县级财政之间有了“直通车”,它最大的好处是,省里拨给县里的钱不必像过去那样“弯弯绕”,先省里拨到市里,再由市里拨到县里。对于政府间收支计划、转移支付、资金往来、税收返还等专项拨款补助,县里可以直接向省级财政提出申请,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下达到县,便于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虽然,“省直管县”从政府间收支划分来看,提高了财政收支划分的效果,避免了市财政对县财政的限制;从资金往来和财政结算来看,市、县财政直接与省财政发生资金往来和结算关系,有利于提高资金往来和结算的效率;从壮大县域经济来看,“省直管县”体制减少了层级,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省县互动,加强省对县的了解,增加省对县的支持力度。但是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依然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虽然权力的赋予对于县域经济的增长起到拉动作用,但是权力大小要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否则会造成权力资源的浪费,并且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
其次,“省直管县”需要省里有实际的控制能力,当省政府不能很好地管制县区的时候,会出现县区权力的膨胀,损害的只能是老百姓的利益。所以,应该面对现实,采取灵活的省管办法,省管体制市管监督,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省级监管
力量薄弱,一手难遮天的窘境,防止财政管理出现更多空白和漏洞,财政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资金安全运行受到进一步威胁;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市级积极性,稀释“省直管县”以带来抵触情绪,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防止产生新的不均衡和不稳定因素。
三是抓住机会,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财源培植,建立好财政申报资金的项目库,认真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解决财政困难,不断壮大我县的财政实力。
四是要积极向省财政反映实际情况,争取支持。抓住“省直管县”对困难县转移支付倾斜的有利时机,积极向省财政汇报我县财政收支预算情况、财源建设的不利因素、财政困难的实际状况等具体问题,争取得到省财政的理解和支持,得到更多的转移支付补助。
五是推行“省直管县”改革,非税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上势必要作出相应调整,特别是完善非税收入分成结算办法是这次体制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我们要积极向上级汇报非税征收情况,以这次“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契机,争取最大的利益。
六是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精细理财,积极应对“省直管县”改革,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我县财政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010年11月26日
第三篇:江苏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成效问题及对策上
江苏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成效、问题及对策
(上)
骆祖春
摘 要:江苏省三年来的实践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扩权强县”的初步效果,但财政省直管县体制与行政市管县体制之间体制性摩擦造成一些新的矛盾与问题,原市管县体制所固有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功能在快速萎缩,省对县、市对县管理和协调既存在交叉重叠又存在真空。出路关键在于科学、有序地推进省直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财政管理体制是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国家、企业(单位)与个人以及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计划实施以来,中央倡导地方财政管理体制从市管县到省直管县的改革。江苏从2007年起全面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近三来,这一改革已收到了“扩权强县”的初步效果,但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矛盾与问题,必须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以促进改革的完善和深化。
一、江苏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施过程与成效
(一)改革前的准备工作
江苏省政府在2005年就开始准备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下发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市县财政管理体制稳定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68号)。2006年年初,“强县扩权”的提法出现在了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在“十一五”期间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6年出台的《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县域城市化进程,有条件的县城向中等城市发展,赋予县级政府更大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实行省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
到2007年,江苏省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条件已比较充分:包括欠发达地区在内的县域普遍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发展的需求相当强烈;省级财政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具备了进一步加大对后进市和县支持力度的能力;为了保证省直管县体制全面推开后市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对部分市进行了区划调整,扩大了城市发展空间;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基础、技术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省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先前已直接计算到县,覆盖到县的“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加快等等。
(二)省直管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2007年3月,江苏省出台《省政府关于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苏政发[2007]29号),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标志着江苏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1.调整财政体制关系。保持各市、县分税制财政体制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合理既得利益,建立省与市、省与县直接联系的财政体制。核心是统一收支划分,除省级收入外,市级与县级财政收入按收入属地原则统一划分。根据“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事权”的要求,明确市级与县级财政支出责任;其次是确定划转基数,改革前各市对所属县的财政体制性集中和财力补助、专项补助等基数,以2005年为基期年,经市和县共同确认后,按省财政要求办理划转。各项税收返还数等按实际计算确定。
2.改革财政预决算制度。取消市与县之间的原预决算制度,建立省与市、省与县之间的财政预决算制度。一是市县各自确定收支预算,省对各市、县不再下达指令性财政收入计划,由各市、县根据全省财政收入预期增长幅度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自行确定本级的财政收支预算。二是统一直接办理结算,各类财政结算事项一律由省财政直接与各市、县办理,市、县之间的结算事项一律通过省财政办理。三是直接报送财政报表,各市、县财政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和决算,统一按照省财政要求办理,直接报送省财政。各县有关财政统计报表同时抄送所在市财政。
3.改革财政往来管理制度。取消市与县之间的财政往来制度,建立省与市、省与县之间的财政往来制度。一是直接报解财政收入,各市、县人民银行国库根据改革后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直接向省级报解财政库款,直接报送有关收入报表。各市、县财政收入金库留解比例由省财政直接确定。二是直接下达专项资金,省对各县各类专项补助和专款不再经过市,由省财政直接分配下达到各县。市原对
县财政专项补助通过省财政下达到县。三是直接办理资金调度,省财政直接办理对各县财政资金往来和资金调度及其结算。
4.严格分配制度。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后,市不得将应属于县级收入范围内的收入划归市级;不得以任何方式集中县级财政收入(包括单项税种或单项收入)和资金;不得下放或转嫁应由市级承担的支出责任。按照财权与事权对等的要求,今后省级在对县安排项目资金或出台政策时,一般不要求市级配套;市对县不能随意开减收增支的政策口子,或要求县级配套资金。各市对县出台增加支出政策时要相应安排补助资金。
5.充分发挥省级财政调节作用。完善加快县域发展、促进市县共同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县乡财政困难,逐步提高经济相对薄弱县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推进县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省直管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1.2008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苏发[2008]15号),按照财权与事权平衡的原则,重新划分了省与市县之间地方共享税的分享范围与比例,扩大了县级财政的分成比例,从而使县级政府有了更多的税收支配权。例如,规定地方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资源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增量和预算内非税收入增量,省均不再集中,除营业税外5个税种,预计未来五年省财政将少收地方财力300多亿元。
2.出台了相关的配套考核文件。2008年8月,省委、省政府在出台了《关于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的同时,出台了《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意见》、《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等5个指导性政策性文件。在考核导向上,制定了5大类28项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了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并细化、完善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相关的考核体系,这对于保障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3.加强省对市县财政领导。省对市县如何处理好既得利益问题、如何规范新增利益问题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特别是在市财政对县域发展的责任上,明确提出“省进、市不退”原则,要求各市要继续履行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的职责。省财政建立了县联络员制度。各县联络员由一名处长(主任)及其本处室(中心)的一名处级或科级干部两人组成,负责对某县的联络工作。联络员主要任务是及时上传下达,服务指导县。联络员制度对于密切省厅与基层的联系,提高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水平起到了保障作用。
(四)改革的初步成效
江苏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已平稳运行三年,进展较为顺利,省直管县体制的正面效应显现出来。通过对南京、高淳、苏州、昆山、扬州、江都、宿迁、沭阳等市县的调查,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县级财政留成比例有所增加。实行新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市级财政通过财政体制对县统筹一定比例财力的权限取消了,县级财政留成比例增加,实力有所增强。与此同时,省对欠发达的县地方财政收入增量实行集中与等额奖励返还政策,省财政还通过预算内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对包括贷款贴息、星火计划项目、新产品开发、技改与创新、节约能源等各类项目实行补助,为县级财政创造了增收空间。
2.县级财政收支快速增长。从调查县2001年-2008财政总收支、本级一般预算收支、上一级财政集中收入、来自上一级财政的转移支付等的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改革后,调查县各项财政收支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呈现出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欠发达县的财政收入增幅尤为明显。
3.财政资金运转效率提高,县级财政理财能力增强。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中央和省对各县的补助资金由省财政直接拨付到县,缩短了时间跨度,减少了市级环节,资金运作更加快捷及时,便于县级财政部门即时根据国库资金存量,测算安排各类支出,整个体系的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县级政府与市级政府一样享有同等的权限,可自主决定过去需要由市批准的事项,实现了“指标下达快,资金调度快,项目申报快”,与扩权强县的其它经济社会管理的自主权下放改革一起,进一步激发了县域经济的活力。
4.省级直接调控能力有所增强。财政省直管县后,由于加大了县级财政税收分享比例,同时省财政直接结算到县,避免了市级截留的可能,有效地缓解了县级财政的困难,特别是省级财政对欠发达县的大额转移支付,对实现全省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5.促进县级财政管理水平提升。实行财政省直管县后,县级财政工作得到了省、市两级财政的指导和帮助,省里的很多会议、培训班都直接到县级,使县级更及时、更全面了解各种财政信息,对各种财政政策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到位。省级财政在预算审查、预算管理、数据报送等方面对县财政要求明显提高,从而促进了县级财政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6.推动县域经济向内寻求发展动力。“省管县”,作为一个有效的制度框架,推动县域经济向内寻求发展动力,强化了发展区域经济制度导向,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三次产业的发展。
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整个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行部分,它和现行的市管县行政体制并存,不可避免地产生体制性摩擦,在初期的磨合阶段,主要出现以下问题:
(一)市县间财权与事权新的不匹配
调研的情况显示,市级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市、县事权、财权未能理清,市、县的管理关系不顺,是现阶段“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最大的问题。从市的角度看,省直管县的财政权与市级行政权存在匹配错位,市级履行综合平衡本地区发展的职责,市县政府领导层认同的一些区域性政策行动,由于市县财政的分离与管理权力限制,在落实当中存在一些难以调和的体制性矛盾,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权在全市域内的实施,长此以往,市级党委政府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从县的角度看,县级财政实行省直管后,财力和资金都由省统一对其结算、拨付,但其它的行政体制如人事任免权却归市管,这就必然形成县级既要向省政府和省财政跑财力、资金、项目、政策,又要向市政府汇报工作、争取理解和支持,县级的工作难度增大。面对省市两个“婆婆”,有些关系不好处理,造成行政资源的额外浪费。(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2010年第4期
第四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下达,以及市县各级政府安排用于社会管理、公共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以及政策补贴等方面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一直是社会各方面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是财政工作者应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提出有关建议和决策。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专项资金的预算基础组织工作不到位
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方法之一,主要功能就是通过事前有预测对未来有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并以此发挥控制作用,将“钱用在刀刃上”,以避免不必要的支出。近年来,地方财政预算编制普遍推行了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的编制方法,基本上实行的是“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的分配模式,使得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存在主观性、随意性。对申请的专项资金缺乏细致调研,多报多编,这就造成一方面一些单位专项资金大量结余,形成资金沉淀;另一方面一些专项资金又供给不足,影响事业发展和政府职能的实现。(二)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财务控制意识薄弱,财务角色被弱化 笔者在对X区行政事业单位监督检查中发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多数单位财务人员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只是承担了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性工作,对专项资金的概念模糊不清,对具体的业务和决策了解的并不多,也即财会计人员对各活动的事前和事中的辅助控制作用没有体现出来。财务人员因而无法根据业务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造成了资金管理的真空。(三)专项资金管理未真正实行“专款专用”
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有着特定的项目和专门的用途,根据制度规定,专项资金的收支应当于经常性经费的收支区别开来,进行分别核算。但有的单位对专项资金不实行单独核算,项目经费与经常性经费混合使用,用款单位领导、财务管理人员专款专用意识不强,认为反正都是财政拨的钱,没揣进腰包,为单位花的钱怎么都行。因而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很普遍。被挤占、挪用的专项资金多用于弥补经费不足、发放福利和补贴等公共及福利性支出,专项结余无法正确体现。(四)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监管缺乏力度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明确规定完工项目的专项资金结余应上缴财政或报经财政批准后方可留用。一些用款单位为了不上缴专款结余,年终突击花钱、突击采购;或者将尚未开工的项目专项支出提前拨付等,财政部门对金额较大的专项资金实行跟踪,但大多数只是将拨款拨下去,具体怎么花,剩多少拨款,不太清楚。按照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支出,应定期向财政部门报送专项支出情况表和文字报告。但实际上各单位上报专项资金用款说明却很少。财政部门也缺乏应有的监管。
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严肃财经纪律,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专项资金安全,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规范和管理。(一)强化部门预算管理
改革预算编制方式,推广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度。根据项目建设的轻重缓急,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加强与部门的沟通,按照财力情况认真核定部门预算。依据预算定额标准,建立收支分类体系,约束财政资金的分配行为,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强化财务控制意识,准确定位财务人员角色
将财务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与控制。要对财务室内部进行合理规范的分工和岗位职责界定以保证财务的职能得以有效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财务人员应该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对于整个过程进行统筹规划,根据“资金流到哪,管理管到哪”的思想,尤其是要加强对资金支出方面的管理,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如让财务人员能及时了解项目进度,据此有效地进行付款安排,当然这需要整个单位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业务经办人员的积极配合。
(三)完善整套的项目管理体制
1.财政部门应严格立项、筛选、论证制度,组织专家组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评审,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评审报告,并按规定程序申报,建立滚动的部门项目库和财政项目。
2.各资金使用单位在专项开展之前应制定尽量详尽的费用预算,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应尽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执行。3.注意信息传递。各资金使用单位在资金支出过程中应加强业务 人员与财务人员的沟通,使财务人员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及时安排项目资金。各财政部门也应奉公执法,不能无故滞留专项资金,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4.在项目完成后业务经办人员及时进行项目报销工作,并进行专 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分析,形成专门项目决算,阐明形成预算和决算差异的原因,便于准确向财政部门汇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5.应根据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将项目结余资返还财政,不能私自挪作他用。
(四)实施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来控制专项资金支出
目前实施绩效评价的方式很多,而对于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应采取何种方式,应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来确定。如环保专项资金用于污染治理,对其绩效的考核不仅看治理项目的建设完工情况,还要考虑所达到的社会效益以及环保资金的使用情况。财政部门应通过绩效 评价机制调动各资金使用单位节约资金的积极性。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立不同的评价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和奖惩。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以后专项资金审批的依据。(五)加强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优化专项资金支出结构
加强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是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财政资金管理部门首先对用款单位专项资金申请进行严格审核、筛选;然后根据各专项在履行政府职能方面的轻重缓急程度进行先后排序,并提供给预算部门;最后由预算部门结合财力情况进行预算安排或追加。从而减少或避免“先安排资金,后论证项目”等盲目预算的现象出现。专项资金支出结构是指专项支出总额中各类专项的组合以及各类专项在整个专项总额中的比重,反映着一个时期的政策趋向和变化,其优化与否关系着地方政府能否在一定财力约束下有 效地履行其职能。近年来,有些地方基本建设支出一直高居专项支出首位,其他项目比重均低于基本建设支出,这一分配模式,导致专项资金使用分散,大大降低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各部门要在专项资金使用方面也要形成合力,健全专项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督查制度,制定本地区有关专项资金的相关制度,对专项资金实行全程跟踪管理,抓好日常监督,从严安排支出。以便更好地管好和用好专项资金。
(六)健全专项资金监控制度,规范依法理财行为
一是要建立切实有效项目管理制度,并从流程上规范化。制度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各资金使用单位通过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从资金的申请、下发、使用、报销结算的全过程进行制度规范,并完善相应的操作流程。二是要强化财政监督,加大财政监督执法力度。对各项专项资金不仅要进行财务收支情况检查,而且对资金运作全过 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管。重点对资金管理使用、项目计划落实、工程建设组织、项目施工质量、工程验收结果等方面进行检查。监督检查要经常化与不定期或有针对性地突击进行相结合,查深 查透查出真实情况。对查出的问题要切实纠正,严肃追究责任。此外针对单位制度执行力普遍较弱的现象,各单位也可以通过建立考核和奖惩机制来鼓励大家遵照制度的要求执行,当然其前提是制度的制定应科学合理。
笔者认为,加大处罚力度,引入领导责任问责制,强化领导、财务人员管理意识,建立从政策控制、过程控制到效率控制的高效支出控制机制,强化对专项资金监督力度,坚持财政专项资金慎分配、重监督。在加强科学、合理编制专项资金预算以及有效开展绩效评价的 基础上,财政要把重心放到日常监督上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监督;在财政内部建立专门监督机构的检查与资金管理部门的日常跟踪问效相结合、与预算编制部门相互协调的财政监督机制,使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贯穿于财政活动的全领域、全过程;使专项资 金管理规范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五篇: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9年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龙山县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试点县之一,我县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一定成绩,同时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在运行中逐步解决,使之更趋完善。
一、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我县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强化措施和运行监管,进展情况良好。
一是我县将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并于今年2月1日在全县全面推开。将全县35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和13所卫生院分院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物目录。
二是卫生、物价、财政、药监等部门联合对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库存情况进行了盘点核实。并根据2007、2008两年收支平均数作为基数,药品平均差价49.02%,药品差价额为193万元。此前已采购库存的药物,按原购入价一并实行零差率销售,直到用完为止。
三是从省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中标确定的配送企业中,选择了四个公司,负责全县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的统一配送和相关服务。药品配送企业按照采购计划及时配送。一般每周配送一次,急救用药等特殊药物随时配送。
四是落实财政补偿。对乡镇卫生院实行“核定基本药物目录、核定收支、核定绩效工资”的财务管理办法,统筹解决基本药物药品零差率销售后的财政补偿经费。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予以补偿。基本医院服务收费,主要通过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偿。对核定后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县财政统筹上级财政有关专项补助后,在预算中足额安排。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除医学科技水平提高和群众追求高新医疗服务等客观因素外,主要还有卫生事业发展不协调,政府投入不足以及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
1、多年积淀下来的体制性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受地方财力的影响,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医院人员工资、自身运转及发展等费用大部分需要医院自己创收,再加上卫生行政部门拥有双重身份(既办医院又管医院),对医疗机构重扶持、轻监管等原因,政府办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倾向,从而导致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下降。此外,医疗机构补偿结构不合理,“以药养医”的补偿模式,造成了药品费用的不合理过快增长,加重了患者负担。
2、基本药物品种少,不能满足临床用药需要。由于地区差异,南方用药习惯,发病率等因素,国家规定的307中基本药物不能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用药,如呼吸、消化、外用药等。
3、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多年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存在明显差距。我县有80%的农村人口,而约有80%的卫生技术人员、床位和医疗设备集中在城镇,而近80%的城镇卫生资源又集中在县大医院。医疗卫生体制渐渐呈现倒金字塔型,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集中在县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有待加强。
4、财政的差价补贴基本解决了医院的药品经营收益,乡镇卫生院运转难。乡镇卫生院由于自身医疗设施、技术和人事等因素制约,运转靠医疗的条件不具备,“吃药”(欠费)现象严重,运转艰难。
5、网上集中采购药品的操作设置不合理,价位偏高。由于我县位于湘西最北端,交通
运输不方便,因乡镇卫生院集中采购药品量少,所以配送不及时,周转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药品的价位普遍有所提高,同一种药品不同厂家,价位差别大,对药品生产企业和采购商的调控力不足,造成了乡镇卫生院用药不方便,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用药贵的问题。
三、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落实政府及部门职责,确保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增进人民健康的责任,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稳定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房屋建设、维护及设备配置职责由国家及部门承担,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人员经费实行财政全额拨付,医疗收益保运转,使建设、保障与医改相协调,确保医疗服务的公益性。
2、完善采购平台建设,确保农村医疗用药供应。采购平台要有利农村卫生院药品供应,减轻群众药费负担。乡镇卫生院受交通、用药量等限制,采购配送不及时现象严重,建议组建集中配送机构,实行统一采购和配送,同时加强药品生产企业及采购商的价格监管,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3、增加基本药物目录,解决常见病、地方病用药。建议省卫生厅组织专项研究,增加常见病(如外伤)、多发病(如呼吸、消化)、地方病用药,将基本药物由307各调至1000种左右,真正解决群众看病用药需求。
4、解决医院负债及人员遗留问题,以良好运转确保医改实施。我县乡镇卫生院建设负债和社保欠帐较多,靠自身能力无法解决,建议实行财政化债,保证医改后医院的正常运行。要加强人才培养及制度建设,确保基层卫生院人才需求,同时对局聘、院聘人员多,可实行医改编制到县,通过考试、考绩统筹解决。同时,对乡镇卫生院在技术人才和设备配置上实行倾斜,以方便群众就医。
5、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及社会救助等制度,使之与医改相协调,适度放宽农村医院新医限制,提高报销标准,促进医改顺利推进,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