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格五员五化11
“一格五员”网格化管理 “一员多能”优质化服务
---漳村社区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
李晓明
漳村社区是潞安集团八大社区之一,是企业主导型社区。社区面积约98万平方米,在管理机制上,严格执行社区工作委员会、成员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协商议事委员会四会联制制度。社区共有员工72人,下设漳华苑、东华苑、西华苑、南华苑、中华苑、北华苑六个小区,现有居民住宅楼70栋,236个单元,居民3015户,常住人口9500余人。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休憩的港湾,安居的家园,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本在社区。因此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社区抓起。一年来,漳村社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岀了“一格五员”网格化管理、“一员多能”优质化服务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
一、主 要 做 法
大家都知道,社会管理是一个“老课题”,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张“新试卷”,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的工作,只有做好了群众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才能使社会管理创新迈岀新步伐。一年来,漳村社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优质化服务为根本,在抓好三个基础动脑筋,在构建五化模式做文章,在筑牢五六工程下功夫,创新了“一格五员、一员多能”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的管理绩效,提高了社区的服务水平,而且确保了社区的安全稳定,增加了社区的和谐音符,找到了社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答案”。
(一)、抓好三个基础。
1、合理划分网格单元。我们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划分办法,按一个单元网格200户左右,人口700人左右为标准,对社区六个小区进行了网格单元的划分。即把南华苑160户定为一个网格,东华苑192户定为一个网格,西华苑936户分为四个网格,中华苑444户分
为二个网格,漳华苑948户分为四个网格、北华苑336户分为二个网格,共把社区六个小区划分为十四个网格单元,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和盲点的管理机制。
2、配置网格管理人员。在每一个网格单元中,配备“督导员、管理员、协管员、联络员、信息员”,建立“一格五员”社区网格管理模式。网格管理员和协管员必须做到“记好民情小档案、化解邻里小矛盾、调解家庭小纠纷、排查安全小隐患、解决管理小问题、制止不良小习惯、搞好便民小服务、开展文化小活动、宣传科学小知识” “九小居务”工作,把小事解决在网格中,也就是“我做九小事,为民解大难”,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责任明确、运作规范、监督到位、奖罚严明、快捷高效”的闭合完整的管理体系。通过细化管理单元,缩短管理半经,整合社区资源,在单元网格内实现了“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反映民情、迅速释疑解难、有效化解矛盾”的社区管理目标。
3、规范管理工作流程。在单元网格管理上,严格依照“发现问题、立案登记、派遣人员、处理结案、立卷归档”的流程运作,实行日统计、周例会、月报告、季交流、年述职的工作办法,提升管理绩效;在员工的绩效管理上,严格按照“每日评价、责任界定、褒贬告知、矿区公示、立档归卷”的流程运行,也就是将每项工作均纳入闭合管理之中,使这五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通过严格工作流程,提升了管理水平,真正把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
(二)、构建五化模式。
1、职责明细化。明确“一格五员”的职责。督导员主要是发挥督促、指导、协调作用,确保网格管理员和网格协管员顺利开展日常网格管理工作;管理员主要是专门负责该网格内各项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使各项工作均在掌控之中,是网格管理第一责任人;协管员也就是网格长,是网格单元的直接管理者,负责全面管理好单元网格内的一切事务。在民情日志上,要祥细记载收集的民情民意,确保各项工作到位;联络员是该网格的间接管理者,协助网格长做好网格管理工作,并将社区及网格事务传达给居民,掌握第一信号;信息员由楼栋单元居民选举产生,居民志愿负责担当,掌握本楼栋单元居民情况,把采集管理、服务、求助等信息及时上报联络员。也就是一
般性事务由网格长现场处理,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由网格长、管理员和社区共同协调处理。
2、责任立体化。建立“一格五员”的责任体系,分清“责任田”、明确“责任人”、签定“责任状”、强化“责任心”、建立“责任制”。加强督导员、管理员的“一岗双责”意识,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履行好网格管理和服务的多项职责,使每一个网格形成“一格五员、一员多能、一岗双责”的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
3、能力多元化。要求每一员必须做到宣传政策、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民难、保证民安,培养每一员必须具备“宣传教育的能力、信息采集的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服务监督的能力、安全维护的能力”,真正达到了管理科学化、服务优质化、能力多元化。
4、监督常态化。社区把监督作为落实工作、确保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断。一是动静巡查。建立健全“社区舆情站、小区舆情点、网格舆情员”三级舆情信息网络。网格“五大员”必须定期不定期深入所挂网格巡查,确保网格不和谐因素及时、全面、准确排查到位。二是召开例会。建立例会制度,每周一管理员要主持召开“一格五员” 管理工作例会,主要听取网格长的工作情况汇报,提岀工作要求。三是系统上报。网格内不能处理的问题,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处置。
5、考核科学化。为保证网格管理更加高效,把社区十四个网格放在同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量到底。考核分两块:一块是,对巡查情况的考核。对网格五员实行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的责任制一体化考核;一块是,对调处问题的考核。着重考核化解成效,工作难度大小等。通过严格落实“ 职责明细化、责任立体化、能力多元化、监督常态化、考核科学化”“ 五化”,实现了“网格全覆盖、资源共分享、管理无盲区、服务零距离”的工作目标,全面推动了和谐文明数字化品牌新社区的跨越发展。
(三)、筑牢五六工程
1、筑牢“六个一”便民工程。为使社区管理服务更精细、更贴心,在每个网格内筑牢“卡、牌、箱、志、话、群”“ 六个一”为民服务工程建设。即,每户发放一张居民联系“卡”,每格设立一块责任公示“牌” 每区安一个居民联系“箱”,每人一本民情日“志”,还专设了一部居民热线电“话”,建立了一个居民QQ“群”。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问、件件有落实”的服务管理新格局。
2、筑牢“六必到”安民工程。为使管理服务更具体、更到位,每个网格管理者必须做到“六必到”。即,“居民家庭有变故必到、居民突发生活困难必到、邻里发生纠纷必到、社区突发事件必到、群体利益存在冲突必到、发生治安案件必到”。
3、筑牢“六必报”为民工程。“六必报”即,公共设施损坏必报、外来人员进住必报、新增孕妇(人口变化)必报、居民房屋岀租必报、有安全隐患必报、有不稳定因素必报”。
4、筑牢“六必访”惠民工程。“六必访”即,“普通家庭每年必访、困难群众每季必访、弱势群体每月必访、孤寡老人每旬必访、独居老人每周必访、特殊居民每日必访。”
5、筑牢“六个百”爱民工程。在社区工作者中,深入开展“进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六个百”活动。
二、主 要 成 效。
漳村社区实施“一格五员”网格化管理、“一员五能”优质化服务工作模式后,不仅提升了社区的管理绩效,而且提升了社区的服务水平,达到了“小问题不岀网格、一般问题不岀社区、突岀问题不岀矿区、老大难问题及时上报” 的目的,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实现了“五个转变”。网格化管理解决了“二大问题”,一是解决了管理上的漏洞,形成了“纵向到底、橫向到边”的管理机制。二是解决了“看到管不到、管到看不到”管理上的难题。
(一)、从事后处理到事前办理的转变。要确保社区的和谐稳定,必须抓好管理和服务,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初始阶段。过去,我们要求在管理和服务上必须有超前意识,但总是难以做到。实施“一格五员”网格化管理、“一员五能” 优质化服务新模式后,对社区管理来说实现了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早解决,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使过去被动应对问题转变为现在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的管理能力、预控能力和处理能力,实现了从事后处理到事前办理的大转变。
(二)、从少数人抓到大家齐抓共管的转变。过去,社区管理和服务,主要由社区少数的专职人员来做,力量单薄,效果一般。实施“一格五员” 新模式后,由于建立了“完善责任、落实责任、层次管理、追究责任”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同时,积极调动社区和社会力量共
同参与社区建设,把过去靠领导和相关部门少数人做到大家齐抓共管的转变。真正形成了社区建设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新格局,有效提升了社区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治理的转变。网格化管理岀绩效,优质化服务见成效。过去,社区各小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展的怎样,社区大都是通过抽查和听取汇报等来确定和衡量,管理和监督存在滞后和不确定性,小区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管理较为粗放。实施“一格五员”新模式后,社区管理和服务,充分借助网格化管理这一崭新平台,从静态管理向动静管理相结合的转变,实现了从过去被动式、粗放式管理到现在主动式、精细式管理的大跨越。
(四)从要我管理好到我要管理好的转变。把网格化管理运用到社区的管理之中,是社区管理的一次革新,也是社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方法。过去,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主要是靠安排、督促、命令等方式来完成,也就是“要我做”的被动管理格局。实施“一格五员”新模式后,社区各小区、各部门把管理和服务变成了自觉行动,实现了由命令式管理“要我做”到自觉式管理“我要做”“我要做精”的转变。网格化管理,在“一格五员”、社区各部门之间形成了相互推动、相互监督的环扣关系。
(五)从阶断化工作方式向常态化工作方式的转变。过去,每逢重大节日或重要政治活动等敏感时期,各地各部门都要广泛宣传动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阶断化运动式的不和谐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工作呈现岀匆忙性和间断性的特点。实施“一格五员”新模式后,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实现了规范化、有序化、常态化,工作的着力点转到了日常工作上来,从而改变了过去一遇敏感时期工作就紧张忙乱的现象。由于建立了长效机制,功夫下在了平时,近年来,社区和谐稳定,既没有出现不和谐因素,更没有出现群众越级上访情况。
三、几 点 启 示
漳村社区实施“一格五员”网格化管理、“一员五能”优质化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新形势下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不仅是有效的方法,而且是社区管理的一次革命和创新。就是把社区建设、安全社区建设、社会治安、社会矛盾化解、社会保障等工作融为一体,在每个网格中
加一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棋子”,形成“全人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社区共管、共治、共享的工作机制,使网格化管理真正成为为民服务的民心工程,有力地推动和谐文明数字化品牌新社区的跨越发展。是加强社区安全稳定、提升社区管理服务、畅通民情民意渠道、及时化解社区矛盾纠份和问题隐患的有效办法。它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
(一)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社区管理服务的新途经、新方法。在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和谐社区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认为在思想上,必须敢于解放思想,善于与时倶进,勇于开拓创新;在工作中,只有不断研究社区管理的新特点、探索社区工作的新规律、满足社区服务的新要求,才能不断开创社区建设的新局面,实现社区工作的新发展。
(二)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强基固本,不断探索新时期和谐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结合点。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社区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在和谐社区建设中,我们漳村矿加强社区建设的领导,始终把社区建设纳入到矿区的战略发展之中,纳入到各部门的重要工作中去落实和推动,改变了社区建设就是社区一个部门工作的思路,形成了社区建设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新局面。实施社区“一格五员”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实现了社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和谐。
(三)必须进一步关注民生,关爱居民,为民服务,把社区工作的重点放在优质服务上,不断满足广大居民的新需求。为民服务必须关注民生、关爱居民、知民所需。我们觉得“一格五员、一员五能” 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立足社会民生搞服务,深入开展“六必访、六个百”活动。立足和谐稳定搞服务,大力开展“六个一、六必到”活动。立足文明创建搞服务,抓紧抓好全国一流文明矿区创建的环境创优工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管理和服务的质效,才能把关注民生,关爱居民落到实处,才能很好地化解了社区内诸多不和谐因素,才能建设和谐社区,又快又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五 员 职 责
一、督导员工作职责:
(一)、模范遵守网格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项网格管理职责。
(二)、要发挥督促、指导、协调作用,为管理员和协管员顺利开展工作创优环境,确保网格管理落实到位。
(三)、每周不少于一次或每月不少于四次到网格开展督导工作,并在督导记录薄上填写问题、意见和建议,按规定实施双签到考核。
(四)、每次到小区要认真检查网格管理台帐,对之前完成上报的信息采集表进行逐一签名确认,切实掌握网格排查情况。
(五)、不定期会同网格管理员和网格协管员进行巡查、入户登记等,主动参与化解一般性的不和谐因素。
(六)、积极配合协助有关职能科室(部门)调处矛盾纠纷,整治各类问题隐患,确保网格内突岀的问题和因素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七)、督促网格管理员和网格协管员将网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解决。
(八)、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管理员工作职责(第一责任人)
(一)、严格遵守网格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履行网格管理各项职责。
(二)、对网格管理实行专职负责,为网格管理第一责任人。
(三)、要充分发挥组织管理和协调指挥作用,虚心接受网格督导员的监督和指导,带领网格协管员开展网格管理各项工作。
(四)、根据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流程,对网格协管员采集、排查的各类信息进行核实确认、及时上报。
(五)、积极主动做好网格内的不和谐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力争将一般性的不和谐因素自行化解在网格内。
(六)、积极配合、全力协助有关职能科室(部门)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整治各类问题隐患,确保网格內突出的不和谐因素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
(七)、定期组织召开例会,(会同网格协管员和网格督导员定期)分析研究网格内(存在的问题)各类不和谐因素产生的原因,及时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
(八)、通过工作例会向包区领导和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汇报网格工
作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提出整改意见等。
(九)、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三、协管员工作职责(直接责任人)
(一)、严格遵守网格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项网格管理职责。
(二)、对网格管理员负责,为网格管理直接责任人。
(三)、在网格管理员的带领下, 在网格督导员的监督指导下, 积极主动地开展网格管理各项工作。
(四)、宣传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工作部署。
(五)、采集网格内住户情况、出租房屋、计生、流动人口等各类基础信息, 做到即时采集、即时更新, 确保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六)、做好每日网格巡查,填好巡查日志, 排查各类不和谐因素, 报网格管理员审定后上报信息系统。
(七)、做好不和谐因素前期调处稳控工作, 确保矛盾纠纷不升级, 问题隐患不扩大, 力争将一般性的不和谐因素化解在网格内。(八)、完成网格管理员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四、联络员工作职责(间接责任人)
(一)、严格遵守网格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项网格管理职责。
(二)、对网格管理员和协管员负责,为网格管理间接责任人。
(三)、是连接小区与居民之间的桥粱,是网格内信息收集的第一责任人。
(四)、要掌握每个楼院每日的舆情动态,及时向协管员和相关网格工作人员反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以便快捷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五)、做好政策的宣传员。
五、信息员职责
(一)、要把及时发现的问题、好人好事等及时与联络员沟通。
(二)、要经常了解每户居民的情况,做居民的贴心人。
(三)、做好社区政策的宣传员。
第二篇:德兴市村(居)“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办法
德兴市城乡“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办法(试行)
(讨论稿)
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见》(德发[2011]11号)文件精神,将社会管理工作由被动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创新,确保德兴社会和谐稳定,在全市实行城乡“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城乡“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是指以一定的城乡地域为管理区域,按照明显的道路、河流等为界,将城乡划分若干单元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管理员、信息员、维稳员,实行责任捆绑,对网格内矛盾纠纷和社会隐患等问题开展排查、处置、报告和反馈的社会管理工作机制。
第二条
实行城乡“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必须遵循网格定位、人员定格,全员参与、全面管控,细化职责、分解负责,严格考评、严厉奖惩的原则,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问效及时的工作目标。
第三条
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本办法,对城乡“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组织领导、检查指导、考核奖惩,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四条
市成立德兴市城乡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维稳办主任、市综治办主任、市信访局长、市民政局长、市公安局分管治安的副局长等为成员,负责全市的城乡网格化管理工作。城乡网格化管理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负责,分管综治的领导具体负责,每月组织对城乡“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形势开展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达到高效运行。
第五条
乡镇(街道)是城乡“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本乡镇(街道)城乡“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方案,开展指导、协调、考评工作。
第六条
乡镇(街道)、辖区派出所以及市直各单位按照职能分工,对城乡“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开展业务指导,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及时处理、上报、反馈各类矛盾纠纷和社会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三章 人员职责
第七条
网格“三员”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基础信息、排查矛盾纠纷、发现问题隐患,尽其所能将一般性问题化解在网格内。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任务、定职责“四定”原则,分类明确“三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第八条
“管理员”由乡镇(街道)指定在编干部担任。负责网格管理的日常指导和监督,组织协调召开网格工作例会,经常深入网格开展调研工作,及时准确掌握网格内综治维稳信息;具体确定维稳责任人,主动组织处理一般性的矛盾纠纷和隐患问题,对未能解决的纠纷和隐患,经矛调中心受理分流后,跟踪调处化解。
第九条
“信息员”每个网格配备一名,工资待遇由财政解决。负责检查、采集、排查、上报、录入信息,及时与责任村居(单位)沟通,与相关村居(单位)一起主动做好矛盾纠纷和隐患苗头的前期调处化解。及时向管理员汇报网格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第十条
“维稳员”队伍由包片民警、蹲挂点干部、村(居)综治专干、相关综治责任部门的同志组成。按照综治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处理矛盾纠纷,到调解现场解释有关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维持现场秩序。
第四章 工作内容
第十一条
排查收集信息。通过日常工作,深入开展网格内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排查收集,及时录入“德兴市综治智能管理平台”,造册登记、一格一册。
第十二条
实施重点监管。对邪教组织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重点人员以及涉 3 及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单位和场所、涉及黄赌毒案件等场所进行重点监管。
第十三条
处置应急事件。网格内发生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网格管理员和信息员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掌握情况,及时向村(居)书记、乡镇(街道)综治办汇报,并采取适当有效措施先期稳控。
第十四条
化解矛盾和消除隐患。一般性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在网格内可调处的,不出网格解决;未能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乡镇(街道)矛盾调处中心,未能消除的隐患问题及时上报乡镇(街道)职能部门,网格督导员负责跟踪处理。
第五章 工作制度
第十五条
隐患排查制度。
(一)日常排查。结合上门登记、巡逻、巡查、走访等日常工作,开展经常性、普遍性矛盾纠纷和隐患问题排查。
(二)重点排查。根据重点时段、敏感节点的工作需要和投诉、接访、媒体曝光的反映问题及上级交办的事项,适时开展重点排查。
(三)专项排查。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和专项行动,组织网格内治安状况、安全生产、城市环境、市场秩序等方面专项排查。
第十六条
事件报告制度。网格管理员根据信息员在网格内排查收集的矛盾和隐患信息,按照事件性质、影响程度、轻重缓急向主管领导报告。
(一)一般事件报告。排查发现的一般矛盾纠纷和隐患问题,三日内录入“德兴市综治智能管理平台”,网上直接上报乡镇(街道)综治办。
(二)特殊情况报告。涉及突发事件、重大矛盾纠纷及隐患问题信息,第一时间向村(居)书记、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办公室报告。
第十七条
会议制度。
(一)网格例会制。乡镇(街道)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管理员、信息员例会,交流和沟通近期网格工作情况,检查、了解工作进度,安排下一阶段工作。
(二)乡镇(街道)联席会议制。乡镇(街道)综治办主任每季度召开一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成员单位、村(居)书记、主任联席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有关部署或会议精神,通报检查考核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分析网格管理活动存在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网格化管理水平。
第十八条
学习培训制度。乡镇(街道)综治办每半年组织一次网格“三员”学习培训,采取专题讲座、工作交流以及以会代训等形式,重点学习上级精神、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业务常识和专业技能、技巧,及时组织新入网格人员上岗培训,不断提高网格人员综合素质。
第十九条
考勤管理制度。建立网格人员考勤登记制度,信息员由管理员负责登记;管理员由乡镇(街道)综治办负责考勤。
第六章 考核与奖惩
第二十条
城乡“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考核以激励为主、惩处为辅为原则,在充分考量工作量的基础上,注重考察网格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消除隐患问题的成效。
第二十一条
各乡镇(街道)每季度开展“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工作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不断促进网格工作落实。乡镇(街道)综治办应将城乡“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纳入综治考核内容。
第二十二条
每在全市开展“十佳网格管理员”、“十佳网格信息员”、“十佳网格维稳员”评选活动,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为原则对十佳人员进行奖励,促进网格化管理水平提高。
第二十三条
城乡“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出现下列情形视为违规:
(一)不按规定要求进行矛盾纠纷、问题隐患排查登记、录入的;
(二)因矛盾纠纷事先没有排查到位而发生进京、赴省、到上饶市上访以及五人以上到市委、市政府上访的;
(三)因问题隐患排查不到位而发生严重治安刑事案件、严重安全事故、严重违反城市管理规定行为、被媒体曝光和被市级以上领导点名批评等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网格“三员”不按规定时间参加网格工作的; 第二十四条
网格信息员全年3次以上(含3次)违规的,予以辞退;3次以下的,予以经济处罚。网格全年出现3次以上(含3次)违规的,管理员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第二十五条
乡镇(街道)实行城乡“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预算纳入各乡镇(街道)财政管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群众工作部负责解释。
第三篇:“一格三员”工作汇报
东仓门社区“一格三员”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碑林区柏树林街道办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结合地区实际,将网格管理模式引入街道综治、维稳、矛调、信访、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中,实行了“一格三员”的社会管理创新。我们的具体做法:
第一、以现有的12个社区为基数,以“一院一图、一户一档”为基础,将每个社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
第二、每个网格配备一名协管员、一名管理员、一名监督员。协管员由家委会主任或楼院长、物业管理人员担任;管理员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监督员由群众代表或人大代表担任。同时每个网格还设一名信息员,两名督导员。在三员中,管理员是第一责任人。
第三、对三员的职责、工作内容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制定了考核奖惩制度,周例会制度。通过这种划分,实现了责权明确,任务全覆盖。
按照一格三员工作要求,管理员深入院落,进行摸底排查,发现情况记录在册。发现一事,解决一事,将不和谐因素化解在社区中。工作中实行周例会制,领导对各类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分类上报,由街办协调解决,最后对处理结果进行归档。为了保证工作落在实处,街办为每个管理员配发了工作手册,要求对涉及面大,问题严重事情,紧急突发事件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在开展“一格三员”管理工作中,我们东仓门社区共分了8个网格,通过近半年的运行,社区的工作有了明显的转变,在6月份召开的群众对社区工作满意度测评中,社区的工作及干部的满意度分别提高了1到2个百分点,达到了98%和99%,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众需求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真真做到了群众需求有人管,群众难题有人解。我社区一栋八十年代盖的住宅楼发生地基下陷,群众要上街堵路,以此引起政府重视。社区掌握这一情况后,及时赶到现场,召开群众大会,同时积
极向街道反映,在街道领导的协调下,区政府极为重视,很快就制定了维修方案,出资五十多万元,为群众解决了大难题。东仓门小区1#楼下水管道断裂,协管员将情况反映到管理员处,管理员马上联系维修队,又与协管员一起挨家挨户收取费用,两天时间,解决了问题。省农电家属院门卫调整,网格协管员抱着试试的想法找到管理员,问能否帮忙,我们通过“一户一档”信息,很快就为农电家属院找到了3名适合条件的人员。也为下岗人员解决了就业问题。目前正在协调解决的有周家巷居民水表改造一事;东仓门小区楼道安装路灯一事。
通过“一格三员”社会管理网格的实施,实现了管理型向服务型职能的转变。为地区的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的防范做用,为提高社区服务起到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社区上半年居民小区、辖区学校均实现了零发案率,这在往年是不可能实现的。在社会管理工作中,我们也感到了一些力不从心的难点,人员流动性大,在办理保障性事宜时,无法准确掌握人员信息。开具各类证明,也是社区感到很难办的事情,很多事情我们更本无法掌握,又如何开具证明。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街道办的统一部署,总结经验,细化工作,增强责任,协调各部门,做到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切实维护好地区的稳定,为群众服好务。
东仓门社区
2011年7月13日
第四篇:五化建设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文件
湘组发〔2018〕6号
————————★————————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印发《关于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的意见》的通
知
各市州、县市区委组织部,省委各部委、省直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人事(干部)处,各省属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国资委党委组织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省离退休干部工委办公室:
现将《关于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2018年4月1日
关于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党支部建设,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根据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现就全省开展以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为主要内容的党支部“五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围绕“政治坚定、组织健全、队伍过硬、机制完善、服务优良、保障有力”的总体目标,突出抓基层、打基础,强功能、补短板,重创新、求实效,深入开展党支部“五化”建设,推动各领域党支部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完善基本制度、抓好基本活动、强化基本保障,打造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培养优秀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促进党支部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要坚持政治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统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实到党支部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党支部和党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相统一,要把“五化”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通过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落实到每个领域、每个组织、每个单位,坚决防止虚化弱化边缘化现象,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不折不扣落实落地。坚持整体谋划与分类指导相统一,要立足基层党建现状、把握基层党建工作规律,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起点推进,区分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实际,分类制定方案,精准施策指导。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既要围绕基层党建总体目标,厘清工作任务,划出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确保任务落实,又要扭住基层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症结,着力攻坚克难,加强薄弱环节,补齐工作短板,推进党支部建设质量整体提升。坚持外力推动与激发内力相统一,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推动人财物资源向基层倾斜,切实加强支部建设的具体指导和基本保障。充分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和党员主人翁精神、弘扬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升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二、主要内容
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要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贴基层实际,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党支部可遵照执行、上级党组织可考核监督的标准体系,推动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支部设置标准化。围绕组织设置合理、职能定位明晰、工作全面覆盖、班子素质优良的目标,突出发挥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优化党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扩大组织覆盖,实现应建尽建、全面覆盖;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和班子,切实加强培训、管理、考核,按期做好换届工作,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着力解决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强,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的问题。
(二)组织生活正常化。围绕党性主题鲜明、氛围严肃认真、融入日常经常、党员自觉参加的目标,突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增强组织生活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引导党员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使组织生活成为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党性锻炼的“熔炉”,着力解决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和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的问题。
(三)管理服务精细化。围绕日常管理有力、教育培训有效、服务群众有为、整体功能提升的目标,突出加强党支部规范管理,建强党员队伍、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实践平台,丰富工作载体,构建服务网络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着力解决宗旨意识不牢、工作作风不实、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工作制度体系化。围绕基本制度完备、内容务实管用、执行严格到位、工作规范运行的目标,突出制度建党和制度治党,把制度建设贯穿党支部建设全过程,不断完善党支部自身建设、工作运行、责任落实、服务群众、投入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机制,严格制度执行,强化刚性约束,着力解决制度缺失、系统性不强、整合不够、落实不力等问题。
(五)阵地建设规范化。围绕场所布局合理、基本设施配套、管理措施完善、整体功能优化的目标,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服务导向、整合资源下沉,完善活动服务场所等相关基本设施,延伸服务项目领域,提升综合服务效能,探索创新“智慧党建”实现路径,推进线上和线下阵地深度融合,逐步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智能化、可视化、痕迹化管理,建立健全阵地场所日常管理制度,着力解决布局分散、重复建设、管理不善、功能单
一、效能低下等问题,坚决防止贪大求洋、举债建设、讲究排场、超越经济承受能力。
三、推进目标和措施
党支部“五化”建设要按照“夯实基础、巩固提升、全面达标、分步实施”要求,精准发力,有序推进,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全省党支部全面达到“五化”标准。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作为夯实基层党建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以严实作风和创新精神扎实推进。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精心谋划部署,强化督促指导。党委(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所在支部抓起、从软弱涣散党组织抓起、从贫困村党组织抓起,带头办点示范,统筹协调推进。党支部书记要担负起直接责任,对标“五化”细则,列出任务清单,将责任明确到岗、任务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争创先进支部。党委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督查,推动“五化”建设各项部署落实见效。
(二)分类制定实施意见。各地各行业系统要对标全省党支部“五化”建设意见及细则,结合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不同类型党支部实际,进一步细化标准要求,分类制定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要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力求精准精细,既符合支部实际,又达到基本要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防止“一刀切”“一锅煮”。各市州、省直行业系统党(工)委实施意见报省委组织部备案。
(三)注重搞好培训和典型示范。各地各行业系统党(工)委要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党支部“五化”建设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基层党务骨干专业化能力。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培养各领域先进典型,按照“可观摩、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确定样板标杆,通过现场观摩、宣传报道、经验交流等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不断提升整体水平。
(四)坚持统筹协调推进。要把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结合起来,既要紧紧抓住村、社区这个重点,又要统筹推进各领域党支部“五化”建设,做到系统推进、全面进步;要把扶强扶优与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结合起来,既要尽快创建一批示范支部,又要认真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整顿后进支部,切实变“盆景”为“风景”。要把发扬优良传统与加强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既要坚持和发扬党在加强支部建设方面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又要根据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提升建设质量;要把党支部“五化”建设与创新基层治理、促进改革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五化”建设,提升党支部领导基层治理、促进改革发展能力,把党支部工作有效嵌入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五)严格督导考核。各地各行业系统党(工)委要把党支部“五化”建设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党务骨干培训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重要内容,每年对所属党支部“五化”建设情况进行实地督导考核。省委组织部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随机抽查,查改突出问题,层层传导压力,强化工作责任。
各市州、省直行业系统党(工)委要将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情况及时报省委组织部。
附件:党支部“五化”建设细则(试行)
附件
党支部“五化”建设细则(试 行)
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为推动《关于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的意见》落细落小落实,现就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制定如下细则。
一、支部设置标准化
支部设置标准化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要积极适应基层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健全科学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推动党支部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班子能力素质与形势任务相匹配。
(一)具体目标
——组织设置合理。全面推进各领域党支部组建工作,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支部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各领域基层单位实际,创新设置形式,消除空白点和盲区,做到应建尽建。
——工作有效覆盖。创新党支部工作方式,探索实行党建指导员制度,确保经济社会等各类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组织建设。
——班子坚强有力。创新支部班子成员培养选拔机制,强化日常教育管理,以书记为重点选优训强党支部班子成员,做到用人导向鲜明、班子结构合理、队伍素质优良、成员责任明确。
——功能不断增强。以增强整体功能为着力点,建立党支部分类定级管理体系,推动党支部争先创优、晋位升级;建立党支部换届督促提醒制度,确保按期换届;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确保全面过硬、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遵循党章党规。严格遵循党章和党内法规,优化组织设置,完善组织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党支部设置标准化建设,做到依章合规、程序规范。
注重薄弱环节。针对各领域党支部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党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党支部整体功能提升。
积极稳妥创新。推进党支部设置方式创新,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党支部设置模式和运行机制,理顺组织关系,扩大组织覆盖,使每一名党员都纳入支部有效管理。
(三)主要任务
1.优化支部设置。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组织作用、扩大组织覆盖面的要求,优化组织设置方式,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1)明确设置标准。正式党员人数3人以上的基层单位,都应当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应当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正式党员3人以上,执行临时任务时间较短或暂时无法成立正式党支部的,应当成立临时党支部。党支部党员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党支部人数较多或者分布比较分散的,可以根据工作实际,设立若干党小组,每个党小组人数原则上不少于3人。(2)规范审批程序。成立党支部一般由基层单位提出建议方案,召开党员大会酝酿后,报所在地或单位基层党委审批,批复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党支部变更、调整或者撤销,由所在地或单位基层党委审批。党支部隶属关系,原则上谁批准谁主管。村(社区)成立基层党委的,由县级地方党委审批,受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3)完善设置方式。凡符合党支部设置条件的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和其他基层单位,均应单独成立党支部;暂时不具备单独设置条件的基层单位,可采取区域联建、行业统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支部。流动党员较多,工作或居住地相对固定集中,应当由流出地党组织商流入地党组织,依托园区、商会、行业协会、驻外办事机构等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同时,可按照产业链条、行业系统或党员兴趣爱好、工作性质等,探索建立功能型党支部。(4)抓实薄弱环节。农村重点在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等建立党支部;城市重点在村改社区、新建小区、流动人口聚集地、社区网格、商业街区、商务楼宇等建立党支部;国有企业重点在营销网点、项目工地、海外分支机构等建立党支部;学校系统重点在专业学科、教研室、学生实训基地等建立党支部;非公经济领域重点在开发区(园区)、行业协会、综合市场等建立党支部;社会组织领域重点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等建立党支部。
2.配强支部班子。着力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加大培训力度,严格管理监督,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1)严格选拔配备。始终把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群众拥护,能够带领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党员选进支部班子。注重把思想政治素质好、联系服务群众意识强、工作能力强、在党员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党支部书记一般应当具有1年以上党龄。特别是新提名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2)加强教育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组织教育培训,党支部书记每年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56学时,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以县级党委组织部门为主组织实施,其他领域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分别由本行业系统党(工)委或本单位组织实施。培训要突出理想信念、党性观念、专业化能力等重点内容,创新方式,增强实效。(3)严格管理考核。健全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双述双评”等制度规定,督促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认真履行职责。要结合各领域基层单位实际,探索完善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评先评优等激励保障的有效办法,充分调动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工作积极性。推荐优秀党支部书记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对履职履责不到位,不胜任、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及时进行调整。
3.持续巩固提高。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加强党支部日常运行的管理监督,努力提升党支部工作效能。(1)严格按期换届。党的支部委员会应当按期换届,特殊情况需延期或提前换届选举的,须按规定提前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建立和落实党支部按期换届提醒督促机制,上级党组织对任期将满的党支部,一般应提前3个月书面发函提醒并督促做好换届工作,强化届期观念,确保按期换届。(2)选派第一书记。贫困村、社情复杂村党支部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社区)应派驻第一书记,其他村(社区)党支部,根据工作需要,也可派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主要从县级以上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等单位中选派,坚持因地制宜、人岗相适原则,做到精准选派、应派尽派。(3)抓好整顿提升。实施党支部建设整体提升工程,全面实行党支部分类定级管理,探索开展党支部星级评定工作。上级党组织每年定期对党支部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摸底排查,层层建立台账。对确定的软弱涣散党支部整顿对象,要制定整顿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持续开展整顿,促进转化提高。
(四)推进措施
1.全面摸底排查。各级党委(党组)每年要对所属党支部设置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摸底排查,排查内容主要包括:党支部设置、按期换届、班子运行、党员人数及分布等。要结合排查情况,建立健全党支部管理台账,做到组织设置清、隶属关系清、党员情况清、班子配备清、运行情况清。
2.开展集中整治。各级党委(党组)指导和督促各党支部每年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建立问题清单,明确目标要求,提出具体措施,开展集中整治。对党支部应建未建或设置不合理的,及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设立或进行调整;对党支部班子不健全的,要抓紧配齐配强;对党支部不按期换届的,要督促提醒、及时整改。
3.实行动态调整。建立健全党支部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基层单位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变化等情况,及时设立、调整或撤销党支部。在任期中,支部委员会成员出现空缺的,应当及时补充。对党组织隶属关系不顺的,及时进行调整,明确管理主体,切实解决管理缺位、虚化、脱档等问题。通过常态化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组织生活正常化
组织生活正常化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关键,要以加强政治建设为着力点,突出党性锻炼要求,认真落实基本制度,积极创新党支部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党员积极参与,推动组织生活常态、规范、严格、有效开展,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
(一)具体目标
——活动按时开展。根据制度规定和安排,贴近党员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合理确定主题,定期开展活动,组织生活“党味”更浓,政治性和庄重感更强,党员按时参加组织生活成为自觉。
——氛围严肃认真。贯彻整风精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查摆问题深入,党性分析认真,坦诚相见、动真碰硬、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支部统一思想、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能力明显提高。
——方式创新多样。根据不同领域党支部和不同群体党员特点,积极探索采取开放式、体验式、互动式活动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生活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增强。
——效果有效保证。广大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显著增强,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有效解决,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党支部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中更加坚强有力。
(二)基本原则
突出政治属性。坚持把组织生活作为党支部和党员组织政治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强化党性锻炼、增强党员意识的“大熔炉”,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防范政治风险能力,主动廓清思想迷雾,自觉抵制错误思想,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把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党员意识,激发奋斗精神,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从严要求。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引导党员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做勇于自我革命的战士,浓厚组织生活氛围,让党员、干部在相互提醒、批评和督促中不断增强党性、提升境界。
注重提高质量。坚持紧扣中心、融入大局,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使各种方式的组织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效解决党组织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满足广大党员多样化需求,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主要任务
1.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会议和党小组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讲党课每半年至少1次,党员领导干部和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为党员讲1次党课。(1)规范基本内容。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主要是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决议指示,研究落实工作任务,组织党员学习,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还要讨论决定有关工作和事项;党课主要是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党员教育。(2)着力提高质量。根据上级党组织要求,紧密结合支部实际,抓住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工作确定主题,精心组织,认真开展。“三会一课”必须单独召开,不能与业务会议合并召开,更不能用其他会议代替。(3)推行纪实管理。党支部年初制定“三会一课”计划,向支部全体党员公布,明确专人如实记录,每半年向上一级党组织报告1次工作情况,实行全程纪实、痕迹化管理。
2.扎实抓好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党支部根据上级党组织确定的主题,每半年至少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遇有重要情况,及时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结合组织生活会,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1)做好会前准备。组织支部党员深入学习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有关精神,打牢思想基础。广泛开展谈心谈话,充分征求意见,认真查摆问题,对拟在会上提出的批评意见深入沟通、取得共识。(2)扎实开好会议。坚持党支部书记带头,认真查摆支部班子存在的问题,逐一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批评要揭短亮丑,相互批评要红脸出汗,帮助党员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民主评议党员要按照党员自评、党员互评、支部讲评、上级点评、民主测评的步骤,结合党员积分确定评议等次,对优秀的予以表扬,对不合格的按党内有关规定进行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置。(3)抓好会后整改。党支部根据会上提出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分工负责抓好落实。对会上受触动较大的党员,会后要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其放下包袱,正确对待同志批评,自觉改正缺点和错误。
3.常态进行谈心谈话。党支部书记每半年至少与班子成员谈心谈话1次,每年至少与支部党员谈心谈话1次;班子成员之间每年至少谈心谈话1次,每年至少与所联系的党员谈心谈话1次;提倡党员和党员之间进行谈心谈话,确保在工作变动、思想波动、家庭变故等情况时有人访、有人谈、有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受到处分处置、群众有不良反映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及时谈话。(1)做好谈话准备。谈心谈话前要开展走访调研,多渠道、多角度了解谈话对象情况,明确谈话主题,做到对谈话对象的思想状况清楚、问题根源清楚、社会关系清楚、帮扶办法清楚。(2)明确谈话内容。谈心谈话一般要做到“四谈”,即谈党性原则、谈思想认识、谈工作情况、谈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做到既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又听取意见、指出存在的不足,不谈空话套话。(3)改进谈话方式。谈心谈话一般采用“一对
一、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注重启发引导,灵活运用“探讨式”“家常式”等谈话方法,帮助党员解决问题、提高觉悟。对存在问题又缺乏认识的党员要重点谈、深入谈,耐心细致,反复教育。
4.全面推行支部主题党日。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作为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开展活动。(1)明确参与对象。支部主题党日参与对象为本支部全体党员,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可以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群众代表参加。党员人数较多的,可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2)规范活动内容。主题党日要体现党的生活特点,结合“三会一课”,主要围绕组织学习讨论、开展党性分析、民主议事决策、服务党员群众、集中交纳党费等内容进行。每次主题党日突出一个主题,科学安排、充分准备,切实提高质量。(3)务实灵活开展。服务行业、窗口单位等不便于集中开展主题党日的党支部,可以采取分期分批等方式开展。国有企业在车间班组、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党支部可以按照小型、分散、灵活原则开展。流动党员可以通过QQ、微信或视频等方式参加。
(四)推进措施
1.搞好统筹安排。党支部年初制定全年工作计划,按图施工、精准操作、有序推进。注意对照目标任务、标准要求,对标先进党支部,认真查找支部组织生活是否存在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等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提高。
2.创新活动方式。运用网络、微信群、QQ群、党建APP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党性教育基地、扶贫联系点等平台阵地,采取诵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纪念地、接受廉政教育、上“微党课”等形式,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增强组织生活实效。
3.严格督查指导。上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联系指导和督促检查,采取到会指导、定期督导、随机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党支部工作均衡发展。推行党支部相互观摩组织生活的做法,通过现场观摩、学习交流,实现共同提高。
三、管理服务精细化
管理服务精细化是增强党支部功能的路径,要注重精准、精细、精致,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服务功能,不断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实现党支部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科学规范,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明显加强。
(一)具体目标
——政治功能突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上级党组织决议。
——服务能力提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党支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能力不断提升,向心力影响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党员管理规范。发展党员质量提高,党员队伍结构持续改善,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全面加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生机活力不断激发。
——作用发挥明显。党支部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职责得到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更加彰显。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结合推进。坚持把管理党员和服务群众有机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通过加强教育管理督促党员自觉为民服务,通过服务群众的实践锻炼推动党员强化宗旨意识。
坚持服务群众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需要出发搞好服务,开展支部工作注意听取群众意见,民主评议党员注重群众公认,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坚持约束激励并重。坚持把管理监督和服务激励有机结合,既注重教育引导党员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又注重关爱服务帮扶,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激发为党工作的内生动力。
(三)主要任务
1.强化支部核心。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将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加强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党员和群众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提高思想理论素质。(2)落实方针政策。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联系实际,科学制定本单位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不折不扣执行到位。(3)主动加强领导。教育引导各类行政组织、经济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以及社会组织自觉服从党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法规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4)团结教育群众。切实履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职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
2.严格教育管理。坚持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全过程,着力构建完整明晰的工作链条,使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1)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认真落实《入党志愿书》编号管理,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坚决防止违规发展、带病入党。(2)增强党员教育实效。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习讨论,加强党章党规和党性党风党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形势任务、业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学时。(3)加强组织关系管理。每年对党员组织关系及违纪违法处置情况进行1次集中排查。规范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每年审核1次《流动党员活动证》,对失联党员积极查找、稳妥处置。及时核定党员交纳党费基数,教育引导党员按时足额交纳党费,每半年公布1次党费收缴情况。(4)推行党员积分管理。把党员日常履行岗位职责、参加组织生活、发挥作用等方面情况作为积分考核内容,每月申报登记、每季评定公示、每年汇总排名,作为评先评优、民主评议及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重要依据。(5)强化激励关怀帮扶。结合庆祝“七一”、民主评议党员等开展党内表彰工作,采取适当方式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广泛开展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大病大灾救助等活动,建立健全党员平时有人访、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的常态化帮扶机制。
3.直接服务群众。围绕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健全服务网络,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载体,通过多样化、精细化服务贴近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1)常态开展便民服务。村(社区)党支部依托活动服务场所设立村(居)务、党务、政务、商务、社会服务等服务窗口和岗位,实行全程代办、预约代办和上门办理,开展窗口化和“一站式”为民便民服务。整合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和各类民生服务平台资源,把线上和线下、“面对面”与“键对键”结合起来,推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2)扎实开展结对帮扶。每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支部至少和1个村(社区)、困难企业或“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提倡有条件的“两新”组织党支部与社区、贫困村等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至少结对帮扶1名困难群众,消除他们的思想压力,激发奋斗精神和内生动力,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3)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以党员为骨干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广泛开展承诺服务、菜单服务、预约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培养群众志愿者骨干,组织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志愿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广泛开展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活动。有服务能力的党员每年至少参加2次以上志愿服务。(4)有序开展社会化服务。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运用各类政策和资源,大力发展公益类、服务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矛盾调解、公益慈善、文体娱乐、生产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促进改革发展。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引导农村党员在精准扶贫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街道社区党员在服务居民群众、构建幸福家园等方面,国有企业党员在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改革发展等方面,“两新”组织党员在诚信守法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立足岗位作贡献。组织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抢险救灾、突发事件处置等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担起责任,用实际行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四)推进措施
1.精心谋划实施。基层党委要负起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所属党支部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党支部要对照精细化目标要求,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认真分析党员队伍现状,根据支部党员特点和工作实际,盘点服务资源项目,提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群众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精心安排部署,抓好贯彻落实。
2.创新手段载体。推行“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有效做法,力争每个党支部有1个党员群众乐于参与、充满正能量的网络互动平台,明确1名信息采集员维护应用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搭建平台载体,运用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劳动竞赛、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关组等有效做法,推动广大党员服务奉献、发挥作用。
3.严格督查考核。上级党组织要全过程进行督促,有组织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年终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形成良好氛围和正确导向。
四、工作制度体系化
工作制度体系化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保证,要通过建立健全党支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的整体效应,使党支部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一)具体目标
——制度健全完善。以自身建设、议事决策、联系服务群众、监督管理、经费保障、“双述双评”为重点,构建党支部工作制度体系的整体框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定位准确、前后衔接、互为支撑,形成有机整体。
——内容务实管用。紧紧围绕本地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和党支部工作实际,健全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制度,突出制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确保每项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能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执行严格规范。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党员的制度观念和规矩意识。严格按制度规定推进支部各项工作,更好地用制度约束党员行为、规范权力运行,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努力营造党员带头遵守制度、主动落实制度的良好氛围。
——问责严肃有力。健全完善监督检查和问责追责机制,对党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坚决问责、决不姑息,确保制度的刚性约束。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开门立规。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建章立制全过程,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党支部工作制度体系化建设的过程成为党支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成为党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过程。
2.坚持依法依规。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坚持于法周延、于法有据,确保支部运行规则、党员行为规范等各项制度与国家法律、党内法规有效衔接、协调一致、合法有效。
3.坚持务实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注重吸收借鉴支部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又注重把新理念新要求融入到制度建设中去,使各项制度符合客观规律、满足工作需要、不断与时俱进,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4.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问题、精准发力,倒逼支部加强制度建设,切实解决工作制度零散单一,不成体系的问题;基础主干性制度不够齐全,留有空白的问题;制度配套明显滞后,操作性不强的问题;部分制度冲突重叠,存在执行障碍等问题,着力补齐党支部工作制度短板。
(三)主要任务
1.建立健全自身建设制度。围绕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党员、集体学习、谈心谈话、公开承诺、激励关怀帮扶、党风廉政责任等制度。
2.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等机制,建立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由支部讨论决定的机制。村(社区)全面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形成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机构、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机构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保证村级各项事务公开、公平、公正。
3.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建立健全党支部调查研究、走访慰问、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征集群众意见等制度和党员结对帮扶、承诺践诺、志愿服务、民事代办、与群众谈心等制度,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4.建立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围绕集体“三资”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内务管理等方面,健全并落实财务管理、资产登记备案、档案资料保管保密、党务公开、文明创建、综治维稳等制度,确保管理规范、运行有序、监督有力。健全完善请示报告制度,凡属党支部重要工作、重大事件、重要事项、重要活动以及其他应当请示报告的情况,必须事前向上级党组织和有关负责人请示报告。党员、干部应按规定向党支部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自觉接受监督。着力推进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全面建立、实质运行、规范工作,发挥监督作用。
5.建立健全经费保障制度。党支部活动经费应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足额安排,保障工作需要。建立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定期报告、检查和公示制度,确保工作经费管理使用规范。严格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年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能够保证社区党建工作和开展活动需要。机关党支部的活动经费,列入行政经费预算。高等学校党支部按照教职工党员人均不少于200元、学生党员人均不少于100元的标准核定支部活动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并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增长机制。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2%列入学校经费预算。国有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按照不低于上职工工资薪金总额1%的比例安排,纳入企业管理费用,确保每名党员活动经费每年不少于200元。“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所在组织管理费用,其中不超过员工工资总额1%的部分,可在税前列支。
6.建立健全“双述双评”制度。党支部书记每年定期就个人履行职责情况(主要是贯彻执行党组织决策部署情况、加强支部建设情况、完成重点任务情况、联系服务群众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等),分别向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进行述职,并接受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的评议。评议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推进措施
1.全面排查梳理。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对建立、执行上述6个方面制度的情况进行自查自评,研究谋划推进支部工作制度体系化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和方法步骤,拿出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人,实行定期调度、动态管理。
2.科学分析评估。党支部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对既有制度逐个进行分析评估,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党员群众认可的制度,要继续抓好落实;对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或不一致的,要及时废止;对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要及时修订;对制度缺位的,要抓紧研究制定。
3.推动制度创新。党支部要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推动制度建设创新发展。要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及时掌握制度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4.强化考核监督。上级党组织要加大对所辖党支部工作制度体系化建设的督促检查和跟踪落实力度,建立日常监督、阶段检查、定期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党支部要把党员落实制度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党员、党员量化积分管理范围,与党员评先评优、奖励惩处挂钩,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常态长效。
五、阵地建设规范化
阵地建设规范化是党支部服务党员群众的支撑,要通过建好管好用好党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阵地,着力解决布局分散、重复建设、管理不善、功能单
一、效能低下等问题,大力实施“智慧党建”工程,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把阵地建设成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党员活动中心、支部议事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平台。
(一)具体目标
——满足基本需要。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普遍拥有面积合适、相对固定的线下党员活动场所和功能完备、特色鲜明、操作简便的线上“智慧党建”平台,较好满足开展党员活动、学习教育、支部议事、服务群众等方面需要。
——功能综合集成。整合党务、政务、商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推动各类服务资源下沉和上网,形成资源集聚、功能优化、齐抓共管、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基层公共服务新格局。
——使用高效便捷。围绕便民利民惠民,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作风,丰富服务手段,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实效,保障城乡居民就近就便享受公共生活和社会治理服务。
——管理规范有序。严格建设标准和审批程序,制定并实施务实管用可行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保障阵地规范运转和持续运行。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为本。把服务党员和群众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阵地服务功能,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增强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因地制宜、一支一策。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党支部职能定位、工作需求和基础条件,“一支一策”提出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靶向施策、务求实效。
坚持多方联动、开放共享。协调各方资源力量,充分利用现有设施,优化集中服务功能,推进共驻共建共享,提高服务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坚持量力而行、节俭办事。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防止贪大求洋和大拆大建,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不得新增基层债务,不得加重基层负担。根据乡镇区划调整和并村改革实际,盘活用好现有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坚决防止重复建设,避免服务缺位和资源闲置。
(三)主要任务
1.合理规划布局。各地各单位党(工)委要根据所辖党支部设置、党员分布、服务需求等情况,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布局,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明确阵地设施标准,不得搞超标准建设。
2.优化功能配置。按照分区合理、综合配套、设施完善的要求,规范服务功能,配置基本设施,发挥综合效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城市社区服务场所应整合党务、政务、村(居)务、商务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平台,使之成为城乡基层办理各类事务、提供各项服务的载体和枢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由传统式、分散式、手工式向现代化、集约化、信息化转变。农村、社区和园区党组织活动阵地应建有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其他单位党组织配备远程教育设施,做到“五有”(有场地、有设施、有操作员、有制度、有学用效果)。
3.统一风格标识。以市州或县市区、园区、工委为单位,分类统一所属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风格和标识标牌,做到建筑设计、外观装饰、阵地标识、机构门牌、服务窗口、宣传栏目“六统一”。活动场所装修应朴素、大方、庄重,党组织标识标牌悬挂在醒目位置;党务公开和政策宣传栏等设置规范,公开内容符合规定,更新及时;功能室门牌设置规范,党员活动室内悬挂党旗、入党誓词;室内上墙制度简明规范,一般为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党内生活等基本制度。
4.拓展网上阵地。推动线下实体阵地和线上虚拟阵地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智慧党建”工程,坚持积极稳步推进,突出党建主题,拓展服务功能,统一技术标准,推进互联互通,防止各自为政、封闭运行、建成“信息孤岛”。结合“智慧党建”建设,加快村(社区)信息化会议室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党支部活动和为民服务工作可视化、纪实化管理,打造党员随时随地随身接受教育管理服务的网上支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两新”组织党组织“智慧党建”工作和信息化会议室建设要统筹谋划、同步推进。
5.完善服务机制。围绕便民利民惠民,积极推动有关部门简政放权,扩大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审批权限和受理权限,大力推广一站式、窗口式、网络式综合服务,以及延伸到村(居)民身边的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建立健全村干部定时值班制度,深化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服务项目。拓展特色服务,通过结对帮扶、爱心帮困等方式,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6.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活动场所资产监管,明晰产权归属,规范资产管理处置程序,不得擅自转让、抵押、出租和改变用途,严防公共资产流失。健全管理维护制度,设施设备登记清楚,明确专兼职管理人员,场所内外保持整洁卫生。加强网上阵地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保密规定,完善信息审查机制,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宣传舆论导向。
(四)推进措施
1.全面摸底排查。各地各单位党(工)委要组织对所属党支部阵地建设情况进行深入摸底排查,全面摸清阵地分布、场所面积、设施配备、作用发挥、服务保障、管理制度和“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总体要求、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
2.分类组织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推动工作落实。对已有相对集中且设施条件符合需求的阵地,一律不再新建和改扩建;对已有面积明显不足、功能设施不健全或分散闲置的,通过整合利用、改扩建、转变用途等方式加以改造利用;对设施匮乏、功能短缺、不能满足服务需求的,可以分批组织必要的新建。全面推进各领域“智慧党建”建设,重点抓好村(社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对已建成的“智慧党建”平台进行提质升级,提高使用实效。
3.充分整合资源。按照一室多能、一室多用的原则,对各部门延伸到基层的服务事项进行有效整合。对投入基层的已有设施设备,在保证服务接续的基础上,尽可能进行集中配置,实现各类资源效用最大化。注重加强与工会、共青团等活动阵地的整合,鼓励企事业单位、机关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向“两新”组织开放,实现阵地资源共享。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对基层各类信息化服务系统的统筹整合,实现信息服务资源共享。
4.加强基础保障。建立健全阵地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党支部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根据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工作需要,配齐配强专兼职服务队伍,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办公室
2018年4月3日印发
第五篇:五化扶贫
创新工作机制 实施“五化”扶贫
近年来,武强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扶贫开发统领全县农村工作全局,创新思路、创新机制,成功探索出一条“五化”扶贫道路,开创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一、抓住三个关键,推进扶贫工作社会化
一是整合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了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规划和方案,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及时研究和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各乡镇、各贫困村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扶贫项目实施小组等专门组织。同时,将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各乡镇部门考核重点内容,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在全县形成了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亲自抓、扶贫部门协调抓、业务部门协助抓、乡村项目实施小组具体抓,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机制。另一方面,积极配合省市帮扶部门,制定了相关帮扶制度和措施,对42个贫困村全部落实了对口帮扶部门,全县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协调、相互配合的扶贫工作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整合扶贫资金。把农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电力整改等各类项目、资金,统筹安排、综合调度、捆绑使用、集中投放,实现了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和覆盖贫困农户最大
化,有力地提高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整体成效。2005年以来,全县共投入各类项目资金6034多万元。其中,职能部门投入各种资金近2000万元,为42个贫困村改水4.8万米,修路43公里,硬化街道6.2万平米,新打机井23眼,配套66眼,新建校舍75间,建沼气池630个,植树3万余株,使扶贫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整体改善。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在全县开展了“企联村、商联户”活动,筛选了20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和30个商业门店,与重点扶贫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把企业所长和农村所需有效结合起来,利用企业的资金、信息、技术等优势为重点村服务。2005年以来,全县共吸引各类社会资金达到2480万元。
二、创新三种模式,推进社会服务市场化
一是创办示范基地,探索实施“基地+农户”扶贫模式。就是以少量扶贫资金投入,吸引广大贫困户积极参与,共同创办扶贫项目示范基地,破解农民不敢种、不敢养的难题,带动农民增收。2005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8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4600万元,先后创办了3个扶贫奶牛养殖基地、14个养鸭示范基地、8个养鸡示范基地、6个蔬菜种植基地和14个斯格猪养殖示范基地,直接带动辐射农户1.2万户。
二是嫁接龙头企业,探索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扶贫模式。通过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促其建设
原材料生产基地,企业与农户直接签定种养和收购合同,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由企业带着农民闯市场,既有效解决了农民的卖难问题,又降低了农民入市风险,拉动了农民增收。近年来,全县先后扶持了中新合资馨康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河北绿洁食品有限公司、荣达食品厂等16家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生产基地42个,带动辐射农户达到1.2万户。
三是组建合作组织,探索实施“专业协会+基地+农户”扶贫模式。通过与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成联合体,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了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近年来,全县先后组建了产业扶贫协会、扶贫养鸭协会、扶贫蔬菜协会、扶贫奶牛协会和畜禽服务合作社等8个扶贫合作经济组织,全县有4800多户贫困户成为各个协会的会员。
三、着力打造“五链”,推进项目实施规模化
一是菜链。以县内扶贫蔬菜服务中心、荣达食品厂、河北绿洁公司等“农”字型企业为龙头,实行统一价格、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药物供应、统一品牌销售和分户种植“四统一分”模式,集中在扶贫村大力发展棚菜、裸地菜、芦笋种植项目。县扶贫办免费为每户蔬菜种植户提供2000元种苗资金,一年后由公司回收支持下一批农户发展蔬菜生产。目前,全县共发展蔬菜专业村10个,农户2000户,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二是牛链。以三个扶贫奶牛基地、奶牛胚胎移植中心为龙头,为贫困农户养殖奶牛搭建平台,实施分户入驻、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产品
销售“一分四统”模式,在扶贫村大力发展奶牛养殖。目前,仅第一、第二两个扶贫奶牛基地就已组织20多个扶贫村的1500多头奶牛入驻,并先后与山东伊利集团建立了长期供奶合同,第二扶贫奶牛基地还被该集团确定为标准化奶站,成为河北省仅有的两家标准化奶站之一,为贫困村奶牛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三是鸭链。以中新合资馨康特种养殖公司为龙头,相继创办了公司种鸭基地、孵化基地、饲料加工基地、农户养殖基地、加工销售基地,实行送鸭苗、送饲料、送技术、送药品和回收成鸭“四送一回收”模式,在贫困村大力发展周转鸭养殖。目前,全县共有2000多户与该公司签订了养殖合同,每户年收入可达7000多元。四是猪链。围绕斯格猪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大场带小场、小场带农户”和“母猪直接到户”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广泛采取到户、合作、代养三种养殖模式,共吸引社会资金1500万元,共同参与到周转斯格猪产业发展中来。其中,投资600万元创办了扶贫斯格祖代种猪场,投资500万元建成10个父母代斯格种猪场,14个贫困村投资400万元建起高标准圈舍。目前,共辐射带动了全县38个村、2460户农户,年户均增收4000元左右。五是鸡链。以武强信誉饲料公司、扶贫养鸡合作社等企业和协会为龙头,向农户提供鸡苗、饲料、药品、销售等系列服务。到目前,已经建成了种鸡场、种鸡孵化场、鸡蛋销售服务公司等一系列服务组织,共涉及贫困村8个,建鸡舍166栋,放鸡雏160万只。
四、把好四个环节,推进资金管理规范化
一是把好思想关,加强警示教育。对扶贫村的干部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由纪检、检察部门上法制课,提高村级班子管好用好扶贫资金的思想认识。二是把好报帐关,严格资金报帐制度。对扶贫资金的来源、使用、节余及使用效率、成本控制、利益分配等作出详细计划、安排、登记及具体报告,确保每一分钱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是把好审计关,严格资金审计制度。项目报帐后,由县扶贫办向审计部门提交请求审计报告,由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逐项进行审计,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审计结束后提出审计情况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把好公示关,严格项目资金公示制。项目完成并报帐后,相关部门对项目计划和资金使用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实施地点、资金安排计划和资金使用等方面在村务公开栏和武强扶贫信息网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增加扶贫资金透明度,确保了扶贫资金正常运转和发挥最大效益,推动了各项扶贫项目的稳步健康实施。
五、实施三大工程,实现增收脱贫稳定化
解放思想,实施“换脑”工程。近年来,全县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大力破除贫困文化心态束缚,树立事在人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主动发展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谋发展的激情,推动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加强培训,实施“提素”工程。2005年以来,全县先后组织实施了“新农民”工程,开展了千人扶贫培训、小本创业计划等活动,举办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400多期,组织科技人员编印、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余万份,培训人员
达8.2万人次。同时,通过创办、整合农民培训中心和小本创业培训基地等劳动力转移培训载体,全县共组织引导性和技能性培训9050人,就地转移1900人,外出务工7150人。
干群互动,实施“造血”工程。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模式,就是由贫困村自主选择发展项目、制定发展计划,并具体参与计划的执行和项目的实施管理,通过“参与”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开发机制,最终实现贫困村整体脱贫目标。这一模式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县形成了干群互动、共谋脱贫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