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作中如何把握主题与材料的关系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确立主题和选择材料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二者的关系十分微妙。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它统领着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作者总是为了一定的艺术目的而进行创作的。凡是文学作品都体现着这种艺术目的的主题意识。
材料是用来说明和表现主题的。在记叙文中,材料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事实;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又有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两种。实际上,材料有素材和题材之分,素材是指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来的原始材料,而题材则是经过加工和选择的材料。
一、主题的形成和提炼
主题来自生活,来自社会实践,是作者对要反映的生活不断分析、研究、认识与感受的结果,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就不会产生主题。而这里的生活,我认为实际上所指的是生活中的材料。文学作品可以是独创的、前所未有的,但它是以一定的材料为基础和内容构建起来的,否则作家只能生产出子虚乌有之物。材料是文学生产的第一要素,也是文学活动的第一起点。在主题的形成过程中也不例外。由于作家及其反应的内容不同,主题的形成过程大体有三种情况。
1.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有的作家选材范围较广,所写内容也比较复杂,常常需要长时间的酝酿才能获得主题。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中集中阐明了一个基本观点:“自然界里生物的进化是以存优汰劣的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结论虽只有一句话,却经过了23年的刻苦钻研。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作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可是他对素材的认识还没有深化,思想还不成熟,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的思想才逐渐成熟,对素材的认识深化起来,写作的主题才能明了。这一过程表明,主题的形成过程是作家对材料的占有和深入研究的过程。
2.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作者在平时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但并没有形成明确的主题,到底写什么,怎样写,想通过自己的文章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或情趣,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一时还难以说清。此后,由于作者突然受到某一事物、某一句话或某一篇文章的启迪,思想豁然开朗,原来积累的众多材料一下子放出光彩,于是一个明确而独到的主题就正式产生了。例如,冰心写散文《一只木屐》就是这样的。这种情况不仅散文中有,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因为偶然受到别人的启发,于是对自己所掌握的材料、研究对象突然产生了一种新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一篇论文的论点就形成了。形成主题的这一情况比较特殊,具有偶然突发的特点。
这种突发性看似神奇,其实有其必然的合理因素,它的发生是偶然的,却是长期思考的结果,“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揭示了其中的奥秘,正是作家在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艰苦的思索之后,才能以生活的间接启发为引线,以作家的顿悟为突破口形成主题。
3.接受任务,在提炼中形成
作者首先要有一个具体的写作任务,然后到生活中采集大量生动的材料,再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改造,进而在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主题。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的主题大多是这样形成的。
主题的形成过程与主题的提炼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同步的。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谈主题,首先考虑的应该是题材本身的特点,即某个题材可以说明什么问题。比如,中国女排五次勇夺世界冠军的事迹,可以说明要攀登某项运动的世界高峰,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外,还要有为祖国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样,脱离题材本身的特点,把没有必然联系的某种思想拿来做主题,是读者不能接受的,拔高主题的做法就是如此,把先进人物做的每一件事都和一段伟人的话挂钩,把日常生活的事都和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相联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只能落个曲高和寡的结果。因此,在提炼主题的时候,要把题材本身的特点和客观需要结合起来考虑,以增强主题的针对性。此外,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一定要从全部材料出发。这是因为,主题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作者随心所欲人为地贴上去的东西,而是对全部材料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是对材料的内涵和本质意义的正确揭示。材料对主题的确定有相对的“制约
性”,也体现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失去这个制约性,就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拔高主题”的错误。
二、主题的表现
主题是寓于材料之中的无形物,是文章的灵魂,它通过材料来表现、深化,同时又对材料有制约作用,这就涉及写作中的另一重要环节——选材。
1.选材的标准
题材一定要为主题服务,选材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表现主题。鲁迅说:“选材要严。”严就严在题材和表现主题的关系上。
选材的基础是博取,也就是说作者在收集材料时要博取,要尽可能地占有材料。在这些材料中,并不是全部都是有用的,如果不能为主题服务的材料,即使它很生动、很难得,也不能硬塞到文章中,因为它不仅不能使主题鲜明突出,而且会破坏作品的有机联系和完整性,从而影响主题的表现。例如,茅盾的《子夜》,据作者自己讲,原来打算一方面写农村,另一方面写都市,但出于种种原因,改变了计划,不再写农村部分。可是作者又不忍割舍,以致使写农村暴动和占领双桥镇的第四章成了游离部分,破坏了全书的结构的完整性和主题的鲜明性。
题材的选择,决定了主题的需要,但也不是所有与主题有关或足以显示主题的材料都可以毫无取舍地移植到作品中来。事实告诉我们:用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所以,在材料众多,往往难以取舍的条件下,需要从实际出发,从主题出发,敢于舍弃相对逊色的材料,真正做到:选取有纳宝之喜,舍弃无遗珠之憾。
2.选材的原则
(1)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写什么文章,都不能不顾主题和材料的关系,都不能离开主题的支配而去任意地片面地选择材料,必须对与主题相应的材料做
全面的把握,在主题思想的范围内进行系统的选择。这是选材首先应当遵循的原则。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用最精当的材料把主题表现得充分、突出、深刻,是为了使材料更好地为主题服务,因此,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详略和主次。凡是能够有力地表现、说明、烘托主题的材料,就要选用。而那些与主题无关,不能表现、说明主题的材料,就要坚决舍弃。
(2)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
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实。所谓真实,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还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写作要对历史负责,对写作对象负责,更要对读者负责。正因为如此,在写作时,一定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力戒虚妄,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和生活的本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认识文章的主题。不同的文体对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不尽相同。写说明文、科技报告等,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构造、成因、效能、用途等,要做准确、客观的述说,有关的事件、数据一定要确切、不差分毫;写以议论文为主的理论性文章,论据必须真实可靠;写一般常用文体的文章,对于文中的人物、时间、事件、地点、原因和结果等材料,也都要有据可查;就是写抒情散文,也必须要做到情真意切。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使人信服,使主题表现得更加鲜明,更令人容易接受。
(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就是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它可能是一个典型人物,一个典型事件,一个典型场面,一个典型故事,也可能是人物的典型语言或典型动作。凡是典型材料,不论大小都具有普遍意义,用到文章中有助于使主题深化,使文章精练有力,能够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因而在选择典型材料时,要根据表现主题、表达情感、描写人物和景物的需要去严格巧妙地精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主题和材料是构成文章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文章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表现和被表现、统帅和被统帅的关系。换句话说,主题靠材料来表现,材料是形成和提炼主题的基础,主题离开了材料,只是几个抽象的概念,材料是表现和深化主题的手段;材料如果没有主题统帅,就是一堆零散的材料,只有紧紧围绕主题,对其进行取舍和合理的构建,使它能够表现主题、深化主题,成为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有机体,这样才能称其为文章。
第二篇: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在语文阅读文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个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有辅助因素也有主体因素。主题因素与辅助因素的关系可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主体因素是灵魂,辅助因素是血肉,一个丰满、完整的形象,既不能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灵魂。因此,阅读教学中缺少其中的任何内容都是对文本整体性的破坏。所以,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的内容必须进行整体把握,通过辅助因素深化对重点内容的分析的背景依据的把握,再现对重点内容的分析深化理解的厚重感。通过重点内容的分析深化理解辅助内容的辅助和烘托作用。两个方面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充分完成阅读教学中对新课标整体把握观念的落实。
一、阅读教学整体把握的理念
阅读教学的整体把握理念,是阅读文本的整体性决定的。新课标对整体把握理念的强调,则是阅读教学对文本整体性的回归。传统语文教学为了适应所谓应试知识点的需要,将对文本的解读集中在与应试相关的内容上,与应试不相关或关系不大的,往往忽略不计。由于所谓的重点内容缺乏辅助内容的基础和依托,加之重点内容之间缺乏甚至失去了联系,使整个阅读教学对文本的分析支离破碎。阅读教学整体把握理念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对知识要从整体语境中去理解,要把文本作为一个整体,构成这个整体的任何一部分或因素在文本解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任何一篇成功的作品,都是内容的形式的统一,尤其是选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其内容与形式统一的长度更高。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宏观上体现为具体内容与题材选择是高度一致的,具体则体现为特定思想感情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内容的理解不能脱开内容,而必须要将两者结合进行整体把握。其次是整体与局部的统一,文本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也就是说整体是由局部融合成的整体,局部是构成整体的局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对某一局部的突出,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视野。
二、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游离状况
整体把握原理要求对于局部内容的把握必须有整体的视野。由于长期受传统阅读教学支离破碎式的分析的影响,以及应试制度的导向,在新课标颁布实施、广大教师理性上普遍接受整体把握理念之后,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虽然有一些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之间的矛盾和游离状态依旧严重。脱离文本整体性的所谓“突出重点”仍然普遍存在,有两种情况:一是以整体把握作为点缀的“突出重点”。新课标颁布之后,在教育业务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要求、督促下,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整体把握的运作,但又缺少运作的理念,只好做一些点缀性的工作;于是,在将具体内容之前,或就把文本的整体内容复述一遍,或把放在最后的主题、特点的归纳搬到授课的开始阶段,或干脆将习惯中开讲前对文本的阅读当做整体把握,使整体把握徒有虚名而无其实。二是完全不顾整体的重点突出,也就是完全的传统教学方式。比如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在概括地说明前面的内容之后,开始不厌其烦地讲解第四段“月光下的荷塘”、第五段“荷塘里的月色”,由于教师就景物讲景物,就技巧讲技巧,而将其与整个文章的主题游离开去,与整个文章的情绪氛围游离开去,使这个重点越是突出,对文本内涵游离的就越远。学生根本看不出“月光下的荷塘”、“荷塘里的月色”与“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的联系。这种现象在阅读教学中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甚至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正确处理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整体把握是对文本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突出重点则是对文本理解的深化。整体把握是基础,突出重点是目标。因此,整体把握与突出重点是相辅相成的,尤其应对整体把握予以高度重视,没有整体把握或缺少整体把握的依据,往往会导致突出重点的片面性,乃至使突出重点游离与文本而产生误导。但是整体把握仅仅是基础,要提升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对文本的透视,还必须突出重点。只有在整体把握中突出重点,才能保证理解以尊重文本为依托的正确方向,才能获得正确而深刻的见解。例如,诸多《背影》的阅读教学就存在着只抓“突出重点”而漠视“整体把握”的弊端,许多教师教学时,把详写父亲背影的段落当做核心,甚至是全部内容,而漠视相关的背景与那个段落及其前后文字内容非常密切的联系,使背影的魅力和父爱的感染力大大失色。将详写父亲背影段落作为重点是必须的,但这个背影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前面部分层次对背影出现背景的渲染,是父亲背影富有感染力的原因所在,而在背影描写之后,意味浓重的自责又使这个感染力具有了更为强烈的辐射,深刻表达了28岁作者对20岁时作为的反思,如果没有对于这些内容的整体把握,那就只剩下父亲为我“买橘子很艰难”这一点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感动了。整体把握的越是全面、具体,重点突出的就越鲜明。在《背影》的整体把握中我们不能漏掉任何课本中提供的相关材料,包括提示、思考和作业,也包括插图。插图是内容的形象化,通过直观的形象展示文字的描述。但对所有关于整体把握的材料首先是判断然后是使用,“背影”的插图显示的是最经典的“背影”的描写。这里应特别提示,语文教科书上关于父亲“背影”的插图违背了原文的描写,原文中“父亲两手攀着墙”,插图是两手拄着墙,原文中“两脚向上缩,显出努力的样子”,插图是两脚踩着地,所以在整体把握中不能将其作为理解的依据。
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之间矛盾的存在是比较普遍的,它不仅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理清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应努力进行教学实践,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秦训刚、蒋洪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潘涌《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解放》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三篇:军用公文写作把握好“五种关系”
军用公文写作应把握好“五种关系”
军队各级机关参谋人员撰写军用公文是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参谋人员要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必须认识和掌握军用公文写作的一般规律,把握好“五种关系”。
一、把握好起草意图与首长意图相符合的关系
军用公文是军队各级首长行使指挥权力的重要手段,参谋人员受命撰写军用公文,其公文起草意图必须与首长意图相符合,不允许掺杂起草者个人意见,如此,才能保证军用公文的质量。参谋人员在写作中对首长的指示和要求,要清楚明白,不能似懂非懂;要全面把握,不能片面理解;要深刻领会,不能浅尝辄止。
首先参谋人员对公文的行文名义、目的、对象、内容、要求、时间等要素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在办理文件过程中容易出现对首长意图的理解偏差;其次要善于把能够反映首长意图的讲话、指示、会议记录及相关文件,有机、完整地结合起来全面分析,对公文中所涉及的事项应着眼全局去考虑,而不是限制在一个局部狭小的范围就事论事,否则就容易断章取义、曲解首长指示精神,不能完全反映首长意图;第三对公文中所涉及事项的关键环节,如原则、方针、核心内容等一定要严格按党委决定、首长交待的指示精神去拟制文件,客观公正地做出科学判断,从而符合实际地制定政策、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起草意图与首长意图相符合。
二、把握好行文名义与公文内容相符合的关系
军队各级行文有三种经常使用的行文名义:以党委或纪委名义行
文、以部队名义行文、以机关名义行文。行文名义必须符合公文所反映的内容,才能够发挥军用公文的法定效力,体现军用公文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更好地实现行文目的。
中央军委对各级部队及其机关的职权范围有明确规定,在这方面首先要把握的是公文内容是否在职权范围之内,这是确定行文名义的基本依据。通常情况,凡是在本级机关职权范围之内的事项,以机关名义行文,而不以部队名义;超越本机关职权范围的事项、战时或特殊情况下才以部队名义行文;以党委、纪委名义制发的公文,在公文内容上往往侧重部队党委、纪委业务,在公文文种上使用“决定”、“通报”、“通知”等文种较多。其次要把握的是以部队名义制发的公文,其内容大多涉及全局或重大事项,且具有指令性,这类公文通常要由部队首长签发,必要时还应经首长办公会或部队党委集体研究通过;而以部队机关名义制发的公文,则通常只涉及局部,且业务性较强,属于业务部门办理的范畴之内;以党委纪委名义行文的文件,其使用时机与以部队机关名义制发的公文比较类似,即使是部队的党委也不能使用“命令”、“通令”等文种。第三要把握的是公文内容的规格等级也与行文名义密切相关,以部队党委或部队名义制发的公文,其公文规格上要明显高于以部队机关名义和纪委名义制发的公文,在部队实际行文当中,即使是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三大机关联合行文,其内容规格也不能与以部队名义制发的公文相等同。
三、把握好公文内容与部队实际相符合的关系
军用公文内容与部队实际相符合,不仅是公文处理条例的要求,也是作战需要对军用公文的强制性措施,因而起草者必须保证军用公文内容的真实性、所提措施的可行性,不允许有半点虚构和夸张。写请示和报告等上行文,要如实反映实际情况,否则,上级就不能了解真实情况作出正确决策;写决定、通知、通报、指示等下行文,必须符合执行单位的实际,否则,下级接到文件无法执行与落实。
这就要求参谋人员在起草公文前,首先对公文中所涉及事项,要充分了解实际情况,确保言之有据;下命令、作指示、做规定,要以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部队条令、条例,上级的指示精神和科学技术的成果作为理由和依据。其次要对公文中所涉及事项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确保言之有理;拟制首长讲话稿、调查报告、通报等文种,应该用典型材料、对比性材料、数字、典故等说明问题、分析问题,夹叙夹议、事理结合,把叙事与明理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公文质量。第三要制定科学可行的措施,确保言之有策;写背景、找原因、定措施,要从受文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用具体的事实反映观点,少写情况分析,多写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对策、办法和规定,才能增强军用公文的执行性与可操作性。
四、把握好公文语言与行文关系相符合的关系
军用公文是以书面语言为表达形式的指挥与交流工具,它的语言区别于文学作品与地方行政公文的语言,既具有明白、平实、简洁、规范等特点,又要符合行文双方的隶属关系,根据行文关系选择公文用语。例如,“报告”、“请示”是上行文,在公文用语上必须体现出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尊重、礼貌,多用陈述性语气;“决定”、“指
示”等是下行文,在公文用语上必须体现出坚定、果断,多用祈使性语气;“函”是平行文,在公文用语上必须体现出尊重、平和、谦恭,多用商量的语气。这种特定的语句、语气和语词,都是由行文双方的隶属关系决定的。遵循这一规律,就能实现公文表达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实现行文目的。这就要求公文起草人员在撰写公文时,一定要根据行文双方的关系选择恰当的语言和语气,否则,就有失体统,不合规范。
对军用公文语言的运用,首先要做到表述准确,无论是命令、指示、决定等下行的指挥性文书,还是请示、报告等上行的报告性文书,语言的表述含义要准确明白、用词要恰当得体、提法要有根有据,否则就有可能起到误导的作用,给部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要做到内涵丰富,如指示、通报、报告等大中型文书,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有思想性,因而在起草公文时,语言运用应避免浅薄、记流水账,而要十分注重语言的高度概括和凝炼;第三要做到语言规范,新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以下简称《军语》)是拟制军用公文的法规性用语,使用《军语》语言拟制军用文书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明确要求,但使用《军语》并不是呆板,也不是要千篇一律,郭沫若曾经说过:“就语言方面讲,要求字眼总要用得适如其量。这样,表现的概念才会准确,也才会使人感到鲜明”。一篇好的军用公文应该语言规范、道理透彻、论述明白。所以,把《军语》语言同其他语言有机地结合是军用公文追求的目标。
五、把握好行文格式与行文目的相符合的关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对各种公文的格式有着严格的规定,这是为了充分体现军用公文的法定权威性和约束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行文目的。每种行文格式各不相同,都与行文目的密切相联。行文目的约束着行文格式,行文格式反映行文目的。例如,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就要选用“命令”的文种和格式;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就要选用“指示”的文种和格式;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就要选用“报告”的文种和格式,文种的选择是由行文目的所决定的。遵循这一原则,就能正确选择公文的文种和格式,明确行文目的,实现公文的效用;违背这一原则,就可能选错文种,用错格式,必然影响公文办理,影响公文作用的发挥,甚至给部队工作造成损失。这就要求公文起草人员首先必须熟悉军队机关公文处理有关条例和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的格式撰写公文,不能随心所欲;其次必须根据行文目的和行文关系正确选择文种,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使所写公文规范适用。
把握好军用公文写作的“五种关系”,才能体现出一级机关参谋人员基本的素养,提高领导机关威信,确保公文质量与军令畅通。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虽然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但二者不是分裂开来的,它们唇齿相依,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为阅读而阅读,为写作而写作,将二者分开,进行单一式的训练,其结果是:费了不少的力却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笔者现就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点滴感悟谈谈如何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内学技巧
初中语文课本按单元将不同文体的阅读知识和写作知识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系统编排,其中多是些文质兼美的佳作,是各种文体的典范,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范文的例子作用引导学生阅读,从中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汲取其构文、行文、成文的方式和技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学得了写作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还要及时地利用练习或每周的写作时间有意识地进行作文训练,如学习了记叙文或小说中的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等,可以用写片段或作文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培养他们潜移默化、学以致用的能力。
比如:初一上学期学习了《绿色蝈蝈》,因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写作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弱,自我构思行文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这一阶段的学生最适合仿写,教师可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仿写自己喜爱的动物。此外,切记学生写好的作文不能放在一边弃之不理,要给他们搭建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舞台,如利用作文课让他们宣读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修改、教师评价鼓励等,在这一系列的互动合作中,既加深了学生对写作知识的理解运用,又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箭多雕的好事。在评价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激励,例如:学生若把学过的佳句或名言巧妙地应用到写作中,教师就应毫不吝啬、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把表扬当做教学中的指挥棒,让学生在赞扬中尝到储备好句、应用好句的甜头,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一如既往自觉主动地储蓄美词佳句并有意识地应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久而久之,便可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学生在写作中就能游刃有余,不会再愁无话可言,真可谓:读中练写,写中赏读,读读写写,相交相融,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二、外取精华
叶圣陶说:“劳阅读,逸写作。”可见要写好文章必须要经历一番苦读,由此看来,要想笔下飘香还需寒中历练。故此,学生仅凭课内的阅读量,不可能达到极致,必须向课外拓延。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做出具体的规定: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新理念,阐述了课程的新策略,它是语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更强调了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而科学地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一些好书,积累美词佳句、精思妙理,存其精华,为我所用。只要坚持不懈,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写作也定会有质的飞跃。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汲取,是间接地通过别人对生活的认知反映来了解生活、感悟生活、获得生活经验、形成情感价值,这是增加学生生活阅历的有效途径。学生一旦获得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就会产生反映生活的欲望,那就是写作,欲望一旦生成,随着情感的变化,学生就会破格再创造,那又是写作,随着阅历、情感和欲望的丰富与提升,就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写作局面,何愁学生再做“无米之炊”呢?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姊妹关系,二者休戚相关。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准它们的契机,同抓共荣,促进语文教学的和谐发展!
第五篇:全面深化改革中把握5个关系
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实事求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要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选择。
2、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推进,要避免平均用力、齐头并进,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推进改革,使之对全面深化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
3、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实质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这个办法,过去适用,今天依然没有过时。我们仍要遵循“实践出真知”的原则,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试、大胆闯,从实践中找思路、创新路、出经验。
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有机统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法宝和有力武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惟有如此,才能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4、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
胆子是胆量、胆识、胆略,有勇、有智、有谋。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实则是信心、责任、勇气、智慧的凝结。
胆子要大,考验的是我们的定力。步子要稳,则考验我们的耐心。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从来都是辩证的统一。“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方针,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可能性的统一,战略上藐视困难和战术上重视困难的统一,是定力和耐心的统一。
5、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度
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抓住“改善人民生活”这个结合点。增强改革措施、发展措施、稳定措施的协调性,把握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既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又着力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并依法处理各种利益矛盾,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