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好数学运算中的四种关系2

时间:2019-05-13 20:1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把握好数学运算中的四种关系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把握好数学运算中的四种关系2》。

第一篇:如何把握好数学运算中的四种关系2

浅谈数学运算中的四种关系如何把握

内容摘要:数学上的练习,是使学理解和巩固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提高数学课的练习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必须正确处理四种关系:

一、讲与练的关系

二、质与量的关系

三、易与难的关系

四、练与评的关系

数学上的练习,是使学理解和巩固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提高数学课的练习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必须正确处理四种关系:

一、讲与练的关系

讲是为了导,练是为了知,讲是主导,练是主线,二者不可分割,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和实践去完成认识过程,教师的讲不能只满足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和抓住关键,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思

维情境,激发学生勇于质疑、解难。教师的讲还要受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因素和双基能力的实际制约。

为了发挥学生练的主线作用,教师设置的练习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具有针对性,练习类型要多样,形式要灵活,可采用探索,讨论、演算、小结等多种形式这样,教师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克服练习的盲目性、片面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有机的结合。

另外教师设置练习时,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对知识深化不同层次的要求,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练习①初步了解知识②基本理解领会③已经掌握熟悉④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二、质与量的关系

质是精华,量是多少。在练习中质需讲究;量要适当。在设置练习时,一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联系性,二

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和抓住关键使学生练在点子上,三要挖掘习题中的智力因素,创设思维训练情境,四要注重典型习题的代表性和多变性,使学生在练习中力求对典型习题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融会贯通,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进而以不变应万变去解答各种类型题目,达到质与量的辨证统一。当然以多制胜的方法也不可取,同类型的题竟出个十个、八个来让学生反复做,机械练使学生大部分时间忙于做题,不经过思考对比,这种以多制胜的题海战术只能使学生头脑呆板,毫无创造性。

三、易与难的关系

易是基础,难是提高。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不变到多变这个规律。由易到难的过程中,应有一个适当的坡度,基本题并不是不加思索就能解答的题目,难题也不是超越大纲要求和脱离课本的题目。所以我们选题时要适当精选,要适合学情,注重阶段性,即“知、会、熟、精”的四个阶段,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重要内容反复练、疑难问题着重练、易错的地方反复练,易混淆的地方对比练,从而使学生打好基础,逐步提高。

四、练与评的关系

练是实践,凭是升华,练习后要进行讲评,使学生进

一步理解所学知识的精髓。只练不评往往会使练习走过场,收不到实效。

对错题可以从三方面去评:①错在哪里?②为什么会

错?③怎样改变条件和问题,会使错误的答案变成正确的答案?这样讲评不能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而是体现了积极的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进一步搞清题目的数量关系。

对解正确的题目,也从三方面去评:①解题依据是什么?②还有没有别的解法?③还能怎样发生变化?这样评有比较有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飞跃,得到升华。

第二篇: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把握好四种关系

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把握好“四种”关系

为了找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定位,又不让干部职工思想上背包袱,要把握好四种关系。

第一个是把握好“不等于”的关系。查找廉能风险时,要注意把握好三个“不等于:第一,有风险不等于有问题。风险是一种可能性,只是可能发生的危险,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查找风险是找可能性,不是找现实问题。第二,查风险不等于查问题。查风险是查找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不是某个干部职工已经存在的问题,不是针对个人的,而是针对岗位和部门,不管谁在这个岗位上、在这个部门里,风险同样存在。第三,有风险不等于有腐败。腐败是已经发生的为谋取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职位的行为,而风险是指干部职工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发生为政不廉和效能问题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如果防范和改进得好就不会发生。第二个是把握好防范与惩治的关系。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实质是对岗位廉能风险的控制,即通过加强预防和预警等手段,防范廉能问题的发生,及时发现问题予以处置。其着力点在于立足预防,预警到位。对于已发生的廉能问题,则应按照有关党纪条规予以惩治。因此,两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但是,实施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应该要将对发生廉能问题处理的规定作为防范措施的重要内容,使干部职工要知道

违反廉能规定所要承担的责任、后果及代价。

第三个是要把握好廉能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廉能管理是以权力运行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点岗位为对象,以促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廉洁高效为核心,促使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廉洁从政、高效履职的系统过程,体现的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好教育、制度、监督等措施手段,提高干部职工对廉能管理工作的认知度和遵从度。认知度越高,遵从度越高,才能一路走好、幸福、平安。

第四个是要把握好工作结合的关系。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基本上涵盖工作的主要内容,牵涉到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因此,不能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游离于各项工作之外,应该更好地和其他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风险防范工作和其他工作相得益彰。

2011年8月22日

第三篇:正确处理四种关系

+

(一)正确处理宏观领导与亲力亲为的关系。现在在政法委书记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政法机关惹的事,交给他们去解决就行了,党委政法委尤其是政法委书记方方面面的事非常多,没时间也没必要扑下身子、亲临一线去处理,应着重在组织领导、安排部署、督查督办上下功夫。这种看法有其合理性,但我认为不可将其放大化,更不能基于此认识而不去处理具体案件。从涉法涉诉问题的性质上说,大量的涉法涉诉案件千姿百态,每个案件都有其特殊性,对一些案件来说仅仅依靠下面的人是办不成的。比如说涉及多个部门的案件,大家希望你书记出面协调一下,你是做还是不做;有些敏感案件,没有人表态时,你书记能往后退吗?从作为党的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地方的政法委书记、解决群众信访事项的主要领导,群众给你打电话,说郭书记我的什么问题,都找了那些那些人,都不给我解决,我要给你反映,你能不接待吗?群众隔三差五的给你写挂号信,说我的案件有冤屈,你能不批示吗?我想我们是做不到的。所以,我说,我们政法委书记不但要面上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高度重视,扎实安排部署,经常听取汇报,掌握总体情况;更要抓住具体案件,该协调的协调,该表态的表态,该接待群众接待群众,该过问的过问。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些,我们在同僚中就会失去威信,在群众中就会失去信任,我们就是失职。在实践中我也非常重视这一点,观的;撒手不管或将群众拒之门外,更是错误的。首先,案件进入程序并不等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我被人打了,报案到公安机关,你立案后,几个月不问个笔录,一年多抓不住人,我能不上访吗?我案件起诉到你法院,一年多判不下来,判下来上诉到中院,再弄个一年多,我能不有怨气吗?其次,案件法律程序走完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撇开我们政法机关执法办案质量不高外(这一点从案件评查中已有所反映),仅从法律是理性的,它维护的是社会普遍正义这一点出发,就难以保证每个个案的处理结果都是公正的、圆满的。我们常说的法理与情理的冲突以及现实生活中民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不了都是这种情况的反映,当事人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再次,信访群众都是弱势群体,他们的法律素质及对信息的掌握是有限的,因此他们总是用最朴素情感、最简单的道理,来理解政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这就难免与政法机关依据法律给出执法结果有所出入。最典型的就是对未成年人杀人、杀人后自首判处死缓他们不能理解,因为在他们看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从以上分析看,对这些案件我们不能单纯地从法律角度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我们得站在执法为民、以人为本的角度,提高司法效率,增强司法透明,解决群众困难,消除群众疑虑。因此,我们政法书记在以后的工作不能将法律程序与群众信访对立起来,认为在程序中的案件,群众信访就给司法机关施加压力,些人主张严厉打击,有些人则认为还是少打击、慎重为好,尤其是随着当前网络信息发达,好多同志更是怕打击了会出事,会造成负面影响。对此问题,我有两点认识:一是依法打击处理、规范信访秩序是必须的。所谓无规不成圆,按照《信访条例》和相关政策,各级各部门都有接待群众上访的地方,群众到这些地方上访,是正常权利的行使,是应该受到保护和支持的。但是,有些群众他就是不到正常的地方去,动不动就是进京非访、围堵党政机关、堵塞交通要道。不隐瞒地给大家说,我刚干政法委书记那年,我们三门峡进京非访非常突出,曾受到省委政法委点名批评,有去北京爬电线杆的,有在天安门喝农药的,有翻中南海墙的。在市区,堵过陇海铁路、堵过连霍高速、国道、市区主干道、市委大门更是经常被堵。当时,我就想,对这些行为,如果放任自流,不果断整治,那我这政法委书记整天就不干别的,四处灭火也忙不过来。最主要的是,你对这些行为的态度,在社会上会产生一种导向作用,好多眼睛都在盯着你,你打击了,其他人就不敢了;你放任了,其他人就效仿了。实践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2007年那年,我们果断决策,凡是进京非访的,一律训诫、拘留;多次的,劳动教养。凡是聚众堵路、围堵党政机关的,对挑头分子,一律拘留,并在报纸上公开报道(例子)。从那以后,我市进京非访逐年减少,今年以来无一起进京非访案件,围堵市委大门也是很少。我的第二

第四篇:处理好数学课堂中动与静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处理好数学课堂中动与静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丰县宋楼镇许口小学许若振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肢体、言语、思维上的动或静,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学生的动与静既要符合自身的特征,又要符合课堂的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将学生的动与静始终保持在有序的状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关键词;动与静关系思维教学质量

小学生思维正处在一个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在知识和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根据这一目标,我们的数学教学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机智,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而“动”与“静”是课堂教学的外部表现。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动”与“静”教学气氛的创设与调节。这里所说的“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肢体上的动、言语上的动和思维上的动,而“静”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肢体上的静、言语上的静和学生活动氛围上的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动”能让课堂教学气氛热闹,让学生思维活跃,让学生活泼有生气,而“静”则能给予学生自主思索、回味、感悟的空间和时间。“动”与“静”在课堂教学中是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综合体,我们不能把“动”与“静”机械地割裂开来,而应将“动”与“静”有机地统一起来,让数学课堂节奏张弛有度,学生活动动静相宜,创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

一学生肢体上的动与静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安静地听讲或认真地思考,需要学生肢体的静,可是有的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学生在该静的时候没有静下来。我们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动与静分为无序的动与静和有序的动与静。无序的动与静是游离在课堂教学预设之外的动与静,不管是动还是静,他们都是对课堂秩序的挑战,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序的动与静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是踩着课堂教学的节拍、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动与静。这种有序的动与静既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觉,更需要教师的引领与指导。

学生的动与静为什么会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呢?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大致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学生在课堂上根本就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师生思维不同步;二是平时智力较好的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基本上理解了,不想再听;三是注意力不集中且平时好动学生。就以上三种情况而言,中间一种情况并不多,因为听懂了的学生往往想让自己学更多,或者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听不懂”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才是比较普遍的。但问题在于,有时候我们并不是认为他们“听不懂”,而是认为他们忙于调皮而不听,并不是认为他们“注意力不集中”,而是认为他们没有学习意志力从而回避学习的艰辛。

不论那一类型的无序的乱动,教师先不要理喻,因为也有的学生为了引起教师对他的注意,故意做小动作。老师可先用一个眼神或一个微笑暗示学生,不要再做小动作,教师尊重学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一般都能停止自己的无序的肢体乱动。当学生再次出现无序的乱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正确地区分属于哪种形式的乱动。对于平时好动而无法投入课堂的学生,教师通过对

1他们的关心来体现教育的爱心。对于听不懂的学生,我想最重要的不是急于让他们掌握知识,而是降低教学难度分层次要求,用低一个层次的知识去吸引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对这类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已经在课堂学习上落下来了,通过在课堂上为他们补习而使他们赶上其他同学的可能性极小,这就需要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追上来。如果学生自己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他们是不大可能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的。对于智商较高的学生,可适当提高要求,让他们自觉停止无序的乱动回归课堂。

对于学生无序的乱动,教师也可以采用以动制动的方法。因为学生肢体的动与静都是他们的本能,教师可以讲一个笑话活跃气氛;可以让学生自由活动一分钟,释放动的要求;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将学生动的成分过滤掉。适时的调整学生肢体的动与静,动是为了更好静,将学生无序的动转变为有序的动与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学生课堂思维中的动与活动氛围上的静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好的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学生思维上的动,是指学生静静地思考的过程;学生活动氛围上的静,是指学生没有参与学习活动或学生思考时的安静的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它告诉我们“静”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我们需要“静”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情感的勃发,思维的扩散。课堂是学生思维的活跃区,是理性的思考地,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应有一个“静”的氛围,从而期待更多思维上的“动”得以涌动,得以实现。

1.活动前“静”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活动也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但是活动开始之前,如果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而导致盲目乱动,往往学习效率低下。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最能体现学生在活动和思维上的动静之别。当教师的问题布置下来,小组的讨论就开始了,每个小组的情况和小组中的每个个体差异都非常明显。有些小组讨论得很热烈,但却与教师布置的话题无关,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可以看作是“活动之活” 与“话题讨论上的思维之静”。而有的学生虽然不参与小组讨论,但自己在旁边安静地思考,这样的情况可以看作是“活动之静” 与“话题讨论上的思维之动”。还有些学生就介于两者之间。其实,在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让学生活动起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思维上的活动,从而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思维的互动。

因此,在组织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目标,并对操作程序给以必要的说明,提出明确的要求,各自的分工等,而此时应该要求学生 “静”听,积极地让自己的思维动起来。

2、提问后“静”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将摆脱不了对老师、对同学的依赖心理,很难拥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还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的习惯。在这关键环节,千万不要因为“冷场”而让它匆匆走过,其实,学生智慧的火花多在“静”中,在所谓的“冷场”中闪现的,这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每次提问后,应该有意识地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尤其是难度比较大或有争议的热点问题,更是给予充分的时间。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小刚身高1.3米,他在平均水深1.2米的河里洗澡,有没有危险?

师:谁能说出其中的道理?

生1:没有危险。

生2:有危险。

生3:不好说。

师:究竟哪一种答案正确呢?

这时学生马上安静下来,静静的思考起来。渐渐地,就有学生举手了,有办法了,学生经过思考后纷纷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这里教师没有否定学生的任何一种回答,而是让学生“静”思,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冷静的分析,认真的思考,然后再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3、课尽时“静”悟

“悟”是了解,领会,觉醒。数学课结束之前,不仅要小结学习的知识,还要重视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小结。教育心理学认为,创造能力与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是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进。数学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意识,以利于今后进一步学习。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大量地猜想、验证、分析讨论等,从而获得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课尽时,提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让学生静静地回想、总结、去建构知识的框架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知道猜想与验证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好方法,而且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今天,我们就是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希望同学们用所学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在静悟中,学生的思维进一步的被激活,在总结中学生还会发现学习活动中的得与失,在下一课的学习中调整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学习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

三学生言语上的动和静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除了动手操作外,大部分都是言语的互动。学生思维活动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学生的言语,语言上的动与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1.注意提问中的动静关系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喜欢由自己拟订思考题,由学生看书后回答,看似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但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和学生的起点不能全面的了解,对于大多数学生,要么问题太难学生望而生畏,要么太易学生不屑回答,达不到启发诱导的目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体现。如果教师让学生静下心来,自己看书找出难点和疑点,而后学生举手发言,纷纷表达自己的发现,情况可能大不一样。

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这样设计提问:“果汁厂的工人们想请我们班的同学算一算果汁瓶上包装纸的大小,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你需要哪些数据?实在想不出的同学,可到书本上去寻找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在默默地思考中,学生很快找到了本课的难点和疑点,在言语的静之后孕藏着极大地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且使潜在的能力和智力得到发

展。

2.营造讨论中的动静气氛

当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这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争辩,让其形成心“愤”口“悱”、跃跃欲试的最佳状态,然后同学间、师生间相互补充,在共同探讨中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但“学而不思则罔”,讨论过后,应让学生回过头来思考一下概念是怎样建立的、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应用题是如何分析的等等,此时的思索有助于学生总结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

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后,我请学生讨论得到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与圆柱体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宽分别相当于什么,学生讨论得很热烈。得出公式后,我又请学生闭上眼睛,回忆剪、推导的过程,让学生把刚才的表象抽象成数学公式,并弄清其中的关系,体现什么样的数学思想。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有动有静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动”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更是蠢蠢欲动。既然压抑孩子一动不动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妨顺应他们的天性,让孩子动起来。同时又要保持“静”的思考,使得“动”中有“静”,让学生“动”出点名堂,“动”出点乐趣,让孩子在“动”中有所得。课堂教学也具有自身变化发展的节奏。一味地动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机会,会导致课堂教学“虚假繁荣”;一味地静,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充分发挥,会使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气,当然也谈不上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将“动”与“静”有机统一,追求“动”与“静”节奏的和谐,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较高境界,共创课堂教学活动的“和谐共振”,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艺术魅力,心随我“动”,“静”彩无限,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2】《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13日7版

第五篇:高中数学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原命题为“若互为共轭复数,则”,关于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依次如下,正确的是

A.真、假、真

B.假、假、真

C.真、真、假

D.假、假、假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四种命题的关系及其真假的判断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不大,往往会结合其他知识点(如函数、不等式、三角、向量、立体几何等)进行综合考查.常见的解法如下:

(1)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命题,关键要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将条件与结论互换即得逆命题,将条件与结论同时否定即得否命题,将条件与结论互换的同时进行否定即得逆否命题.即

命题

表述形式

原命题

若p,则q

逆命题

若q,则p

否命题

若,则

逆否命题

若,则

(2)①给出一个命题,要判断它是真命题,需经过严格的推理证明;而要说明它是假命题,则只需举一反例即可.②由于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为等价命题,有时可以利用这种等价性间接地证明命题的真假.即

1.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则.其中的真命题为

A.

B.

C.

D.

2.设,命题“若,则方程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

A.若方程有实根,则

B.若方程有实根,则

C.若方程没有实根,则

D.若方程没有实根,则

1.【答案】B

【名师点睛】分式形式的复数,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成的形式进行判断,共轭复数只需实部不变,虚部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即可.学-科网

2.【答案】D

【解析】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方程没有实根,则,故选D.

下载如何把握好数学运算中的四种关系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把握好数学运算中的四种关系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面深化改革中把握5个关系(五篇范文)

    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实事求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要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选择。2、整体推进与重......

    写作中如何把握主题与材料的关系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确立主题和选择材料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二者的关系十分微妙。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它统领着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的主要......

    正确处理红十字会四种关系(大全五篇)

    正确处理四种关系 浅论红十字会工作与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管理,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而......

    浅谈加强党性修养如何处理好四种关系

    浅谈加强党性修养如何处理好四种关系加强每位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加强......

    如何把握一堂美术课中审美和表现的关系

    《如何把握一堂美术课中审美和表现的关系?》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

    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在语文阅读文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个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有辅助因素也有主体因素。主题因素与......

    如何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如何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9月下旬,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调研期间着重强调: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要运......

    群众路线学习心得:把握三大关系

    群众路线学习心得:把握三大关系“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