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正确把握干部考察中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如何正确把握干部考察中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发表时间:2004-4-26 9:29:20 中共衢州市衢江区委组织部课题组
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是党委组织部门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基础性环节。而如何在干部考察中正确把握定性和定量的关系,则是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的关键。定性与定量是干部考察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定性是对一个干部素质好差的评价,而定量是对一个干部素质好差程度的衡量,是一种量的确定,定性与定量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只有定性没有定量的考察结论,是不完整的;定性要以一定的量为基础,既要有一定数量的信息来源,又要有一定数量的考察中介参与。因此,正确把握干部考察中的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对于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干部考察中定性与定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察中介数量难确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干部考察中参加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和对象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由于情况比较复杂,单位与单位之间人数相距较大,少的单位只有不到10个人,而多的单位有100多人,甚至几百人。在个别谈话时,人数少的单位相对好确定,而人数多的单位就相对难确定。特别是《条例》对一般工作人员参与个别谈话的人数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个别谈话时存在对一般工作人员重视不够,谈话时参与人数偏少的问题,在谈话对象数量的确定上,给随意性留下了空间。
2、定性的依据难把握。定性是考察组人员依据考察活动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对被考察者作出的一种评价。当前在干部考察中,由于参与谈话、测评的对象存在种种不健康的心理,在对被考察对象的评价时往往带上一种感情的色彩。如有的谈话对象与被考察者感情好,利益上有共同之处,对被考察者评价时就尽讲好话,而对被考察者有成见、有私怨的考察中介,在评价时就会有一些灰色语调,或者明褒暗抑,对优点的方面作相当的描述和评价,但只谈一些无足轻重的地方,而对缺点和不足则描述的细致详尽,或者对被考察者直言否定,根本不谈及优点方面,而大谈不足之处,甚至故意夸大缺点。有的谈话对象因为排挤心理,希望被考察者早点调离,也不负责任地夸大被考察者的优点。这种由于考察中介的种种不健康心理,给考察者提供了一些被考察对象的虚假信息,使考察者很难把握,给干部考察的准确定性增加了难度。另外,从考察主体方面分析,由于受到权威心理效应影响,对于同一被考察对象,考察者会不自觉地依据考察中介的层次不同来确定他们对被考察者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往往容易把层次高的考察中介的评价当作最可靠的依据,这样有时也会给定性带来偏差。
3、定量测评的结果难把握。一是不同单位之间测评结果难比较,由于不同单位之间的风气有好有差,对干部要求宽严不一,造成不同单位对干部的评价标准不一,测评结果之间难以比较和把握。如党务部门,由于平时对干部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管理上较严,对干部评价的标准也相对高些。同样素质的一个干部,在干部总体素质相对较低,评价标准也相对较低的部门,测评时可能是优秀,但到对干部素质要求严,干部整体素质相对较高,评价标准相对也较高的部门,其测评可能是称职,这样显然不公平。二是参与测评人员素质不高,往往也使测评结果失真失实。有的单位领导敢抓敢管,敢得罪人,工作成效也较明显,而下面干部素质不高,以自己利益作为评价干部标准,使测评结果失真,定量难以把握。如衢江区有一个部门,由于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工作流动性强,纪律比较散漫,管理难度大。该部门有个中层干部工作勤奋踏实,敢抓敢管,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测评时不称职票居然超过1/3。三是机制不完善,让少数心术不正的人有可乘之机,以不正当手段拉取票数。有的单位领导,为取悦群众,采用私设小金库滥发奖金等不正当手段笼络人心。如原衢县有个部门在“最佳最差”服务部门考评中,该单位领导怕被评为“最差服务部门”,就借开会名义给参与测评者变相发放补贴,收买人心,以不正当手段拉票,造成测评结果失真失实。
上述存在的问题对于正确识别干部,科学的选人、用人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工作中必须认真加以把握。
二、以《条例》精神为指导,科学界定参与测评、谈话的对象和数量,增强考核的科学性
干部考察是由考察者、被考察者和考察中介三者组成的一个系统,干部考察所需的各种信息需要通过考察中介的评价、反映间接获取。因此要全面反映被考察者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考察中介参与,但考察中介的范围也并非越大越好,范围太大,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过多过滥的不实信息,也会影响对被考察对象真实、本质情况的把握。考察中介的范围过窄,就得不到较为全面的情况,也同样影响对被考察者的全面认识。因此,必须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精神,科学界定考察中介即参与测评和谈话的对象
和数量。
(一)界定参与测评、谈话对象和数量应坚持下列原则
1、知情原则。即参与测评、谈话的每个对象对被考察者应有一定的接触、熟悉和了解,一般来说应该是被考察者的直接上级、同级和下级,以及其他
熟悉情况的对象。
2、扩大群众参与面原则。参与测评、谈话的对象按层面分,有被考察者的上级、同级、下级、服务对象及相关工作人员等不同层面的对象。在数量上,被考察者的下级和服务对象应占较大比例,在数量上应不少于前两者之和,特别是对社会服务性较强涉及税费征缴的单位,要特别注意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如仅听取本单位同志的意见,容易失真、片面。同时,还要注意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这是贯彻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要求和体现。
3、随机抽样原则。在单位人数多,谈话面广,考察时间紧,无法做到向每一个知情群众了解情况时,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由考察组临时随机选择谈话代表,而不能由被考察者所在单位领导指定谈话代表,避免单位领导将自己的偏见隐藏在不同态度的群众中。如被考察者与单位领导关系融洽,领导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安排与被考察者关系密切的群众参与谈话,反之,被考察者与单位领导关系紧张,领导则会安排与被考察者关系疏远,甚至有严重隔阂的群众参与谈话,这样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地识别评价干部。另外,为弥补上述不足,让其他没有被抽到谈话的知情群众有机会反映情况,可以设立征求意见箱和征求意见电话等方式,使其他知情群众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向考察组反映情况,提供
信息。
4、服从考察需要原则。即以考察人员对被考察者全面了解为原则。考察人员通过与一定数量和范围的谈话对象谈话了解后,认为对被考察者的情况还没有做到全面了解或者前面谈话对象所反映的一些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应扩大谈话范围,向有关知情人员作进一步了解,直到考察清楚为止,而不能以
谈话对象人数多少来限制。
(二)针对不同单位不同人数合理界定参与谈话人数
由于各单位大小不同,人数不一,有的差别还比较大,在干部考察中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参与谈话和测评人数的绝对标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应该根据单位大小、人数多少合理确定。根据上述原则,针对不同单位人数不同,谈话人数可以按下列方法确定。对于10人以下的单位,考察时每个对象都应该谈;对于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单位,谈话的人数应不少于全体人数的三分之二;对于20人以上和比较大的单位,谈话对象的数量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数量和比例来要求,但可以通过对各个不同层次谈话对象的要求来确定:即被考察者的上级、同级和下级三个层次中,一般上级和同级两个层次的人数相对比较少,而下级的人数相对比较多。因此,在确定考察对象时,被考察者的直接上级和同级应该全部谈,而被被考察者的下级由于人数多不可能人人都谈,下级的谈话人数可按不少于上级和同级谈话人数的总和来确定。如考察某一单位的一中层干部,共有60人,其中班子成员5人,中层干部6人,一般干部49人,则其谈话人数就应不少于22人。当前在这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做得还不够,往往重视被考察者的同级特别是上级的评价,认为上级领导的评价可信度高,而对下级的评价往往是作为参考,表现在谈话时就比较随意,加上考察任务重、时间紧,导致下级谈话人数少,面不够广的现象比较多。这样就有悖于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原则。
三、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把握影响干部考察结果的各种条件因
素,增强考察结果的准确性
1、要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在考察中,经常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对某一被考察者,他的上级评价不同于他的下级的评价,他同级的评价不同于他的上级或下级的评价。在这种评价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的情况下,究竟以谁的意见作为认识干部的主要依据,必须作全面的定性分析。首先,应该是把大多数群众的评价和意见当作认识干部的主要依据。这样才能体现群众路线。其次,应该按照直接证据证明效力强于间接证据证明效力的原则,以与被考察者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对象和评价和意见为基本依据。三是要进行去伪存真的理性分析,要特别注意把握考察中介的不同心理状态,通过把握考察中介的不同心理状态,来判定其评价的可信度。把握考察中介的心理状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善于观察考察中介的言行,从考察中介的言行中来分析判断考察中介的心理状态;二是考察中注意从一些考察中介那里获得有关另一些考察中介与被考察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信息,从而通过分析考察中介与被考察者的关系来把握考察中介的心理状态。如某一考察中介在谈论情况时,涉及到其他考察中介与被考察者的关系,某人与被考察者关系好,某人为某事与被考察者吵过,对被考察者有什么成见等。通过对考察中介的心理状态分析,就可以较好地判别其评价的客观程度。第四,要进行客观分析。即不同的考察中介所反应的情况,能否相互印证,能够相互印证的一般可以作为评价依据,不能被印证的一般不能作为评价的依据,可以作为参考。总之,在考察中,既不能依据少数领导的个人评价意见来定性,也不能依据少数不健康心理的考察中介的评价意见来定性。而应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按照干部的标准和原则,根据多数群众的评价意见来定性。
2、要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当前在干部考察中,随着考察方法的不断完善,对干部实行定量考核的办法逐渐增多,主要的有考试、面试、测评等方法,应用比较普遍的是民主测评,即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素质要素,分为好、较好、一般和差四个等次,让参与测评者打“√”。最后汇总测评得票情况。这种测评由于评价标准比较模糊,测评的结果也是以票数来表示,而不是用分值表示,因此还没有做到真正的量化。其缺点是不同单位、不同人数的测评结果之间很难比较,这在差额考察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如甲、乙两人同时被列为某一职位的差额考察人选,甲所在单位共50人参加测评,乙所在单位共70人参加测评,测评情况如表一、二所示。
简单的光从得票数看,不可比,难以分出甲乙的优劣。但是,如果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分别确定不同测评要素不同的权数,然后通过加权计算出一个综合得分值,分值越大得分越高,说明越优秀。如将表
一、表二的测评票数通过给分标准,折算成分数,以百分制表示,给定:好为85分,中为75分,差为
55分,通过计算如下表三、四。
例如再给定德、能、勤、绩、廉五项权数分别是0.25、0.2、0.1、0.25、0.2,通过加权计算可得:甲的综合素质测评得分为82.8×0.25+82.4×0.2+82.4×0.1×81.6×0.25+83.2×0.2 =82.48,乙的综合素质测评得分为 81.9×0.25+81.7×0.2+81.4×0.1+80.9×0.25+81.9×0.2
=81.56。
通过加权计算,测评结果就比较直观,增强了可比性。
3、要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单纯的定量分析或单纯的定性分析都很难做到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必须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定量定性分析,才能做到准确地评价和识别干部。就拿民主测评来说,由于人数多的部门和人数少的部门在民主测评中,每张票所占的比重不同,如一个只有10名干部和一个有30名干部参加的测评,同样得不称职票是4票,前者的不称职票所占比重为40%,而后者的比重只有13.3%。《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应当免去现职。对照这一条规定,得同样的不称职票,人数少的部门比人数多的部门被确认为不称职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要对考察情况作全面分析,既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也要进行定性分析,一是对测评情况要作全面的分析,除了看到不称职票外,还要分析优秀票和基本称职票的数量。测评中一般会出现下列四种情况:①不称职票和优秀票都比较高,即通常所说的两头突出的一类,这类干部往往是比较有个性,敢闯敢冒的,也是最有争议的干部。对这类干部组织上要认真分析,正确把握,有的属于工作方法不当得罪了一些人,有的因为经验不足,工作有失误,组织上要为他们撑腰,并加强教育和引导,用其所长,而不能因为敢于得罪人,测评时不称职票相对较高而简单地予以否定。②不称职票和优秀票都少,但称职票多,即通常所说的两头小中间突出的一类,这类干部往往是四平八稳,工作守摊子,是平庸的干部,不能重用。③优秀票很多,不称职票极少,这类干部一般为难得优秀干部,应当予以重用。④不称职票很高,优秀票极少,这类干部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为不称职干部。二是要把测评结果与谈话等其他途径收集到的信息一起作综合分析。如果从个别谈话等途径了解到的信息综合起来对干部的评价都比较一致的,说明该干部是不错的,反之如果从个别谈话等其他途径收集到的信息,综合起来对干部的评价是否定的,说明该干部是不职称的。总之,既要重视测评的得票情况,但又不能简单的以票取人。要把测评结果与谈话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三是要注意对不同单位和风气和干部和整体素质状况进行分析,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有的部门认为自己单位的干部能得到提拔,是一种荣誉,在考察时就有意拔高;而有的单位的干部由于妒忌等不良心理,在测评时,就有意贬低;有的单位由于干部整体素质低,在评价干部时参照的标准就低,有的单位干部整体素质高,干部在评价时参照的标准就高。因此除了对不同单位的风气进行分析外,对所在单位干部整体素质高低也要作分析比较,这样才能准确地判定干部的优劣,正确识
别干部,做到科学的选人、用人。
第二篇: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优劣
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优劣分析
一、概念
所谓定性,是指把考察重点放在事物“质”的方面,去研究事物的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揭示事物的质的规律性;定量则泛指从数量的方面表征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其特点是较可靠精确。用上述两个普适、本质的概念对研究方法进行类的划分,即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二、两者的区别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和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的根本性区别有三点:
首先,两种方法所依赖的哲学体系有所不同。作为定量研究,其对象是客观的、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某种客观存在物;而作为定性研究,其研究对象与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对象被研究者赋予主观色彩,成为研究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定量研究者认为,其研究对象可以像解剖麻雀一样被分成几个部分,通过这些组成部分的观察可以获得整体的认识。而定性研究者则认为,研究对象是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因而他们检视的是全部和整个过程。
第二,两种研究方法在对人本身的认识上有所差异。量化研究者认为,所有人基本上都是相似的;而定性研究者则强调人的个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进而认为很难将人类简单地划归为几个类别。
第三,定性研究者的目的在于发现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并对各种环境中的事物作出带有普遍性的解释;而与此相反,定量研究则试图对特定的情况或事物作出特别的解释。换言之,定性研究致力于拓展广度,而定量研究则试图发掘深度。
三、两者的优缺点
应该说在科学研究中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无缺的,任何一种方法都会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对于定性研究方法来说,其操作虽然简便易行,但是其主观性较强,得到的结果也比较抽象,难以反映事物之间的局部差别,应用效果不好。而定量研究方法较定性评价结果更为直观、简洁、准确,应用效果好。但是操作起来往往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有些关联因子难以量化,也会带有主观色彩,影响量化的准确度。
相比而言,定量分析方法更加科学,但需要较高深的数学知识,而定性分析方法虽然较为粗糙,但在数据资料不够充分或分析者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时比较适用。
四、小结 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应该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
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科学研究中,应遵循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认识过程,由最初的定性分析,认识事物的质,掌握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律性;然后通过对事物量的分析和把握,掌握决定事物质的数量界限,弄清事物之间的关系,达到认识的深化;最后,从这些数量和数量关系中归纳揭示出更深层的质,并作出理论上的解释或结论。
第三篇:论述大众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各自的优缺点
1、论述大众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各自的优缺点。P68 答:大众传播中所谓的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进行量化的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名定量研究。故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定量分析采取了实证主义范式,用量化手段(数字和统计)来理解传播现象,其研究目的在于找出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因而其结论具有精确性和概括性,能够了解某个现象或事物在宏观层面上的信息,具有可信度。
二、定量研究追求“更多样本量、更好的统计显著性、推断出更大的总体”,强调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三、研究结果不会因人而异,不同的研究方法使用相同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得出相同的结论。
四、研究过程测量的是客观事实,使用的是调查法、实验法和内容分析法,研究者从研究中剥离,因而研究过程中不会受个人因素的影响。它的缺点表现在:
一、研究环境是受控的人工环境,不方便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沟通。
二、研究过程是线性的,因而比较死板、单一。大众传播中所谓的定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方法。故它的优势表现在:
一、由于定性研究是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因而简便易行,并且能够与研究对象贴近。
二、定性研究能使研究人员在近距离和比较自然的环境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沟通,有利于从研究对象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他们的行为、态度和动机等。
三、定性方法采取解释性范式,重视对现象的解释和理解,因而它的研究设计比较灵活。
四、定性研究的不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因而其研究结果往往留下很大的阐释空间。
五、个人在研究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而能充分调动参与人的积极性。它的缺点表现在:
一、由于定性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因而其结果受研究人员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很难重复;
二、由于研究结果因人而异,所以研究结果的代表性、效度通常受到怀疑;
三、数据难以用统计方法处理,因此无法提供定量的信息。
2、文本分析法有哪些特点?它与内容分析法存在着那些差异?
答:文本分析法是对研究媒体内容的多种方法的总称,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它包含多个理论流派和思想来源,并没有统一的操作程序。它的特点表现在:
①、从文本的表层渗入到文本的深层,从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阅读所把握的深层意义,提高我们对文化生活的理解。
②、它是研究者用来描述和解释媒介讯息的一种研究方法,侧重于描述文本的内容、结构和功能,解释深层的潜在意义,很少使用数字和统计手段来呈现研究结果。③、文本分析大都是个案研究,但共同的特点之一都在于选择特定的媒介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研究结果高度依赖研究者的能力、素养、判断和解释。一方面,研究者是它的研究工具,这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文字驾驭和表达能力强、感受力领悟强、思辨能力突出、认识深刻等。另一方面,研究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极大地影响了分析结果。比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④、文本本身容易获得,并且可以和读者共享资料来源。
⑤、文本研究通常需要强有力的论证来立论,且主观性人为性过强。
传播学家德·贝尔雷森指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能对显明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研究的研究法,它与文本分析法的差异表现在:p295
一、文本分析法强调对媒介内容的深入理解,它的优势在于获得深入的隐含的意义,而内容分析法可以采用概率抽样和统计手段,只能获得表面的外在意义。
二、样本规模差异:文本分析法的样本规模小,大多是个案研究;而内容分析法样本规模大。
三、抽样手段差异:文本分析法采取非概率抽样手段;而内容分析法采用概率抽样和统计手段。
四、资料分析手段差异:文使用解读;内使用数理统计。
五、研究对象、目的差异:文研究的对象是媒介内容的潜在意义,目的是理解媒介内容;内研究的对象是媒介内容的表面意义,目的是从样本推断总体。
六、内、外在效度差异:文本分析法内在效度低至中等,外在效度中等至高;内容分析法内在效度中等至高,而外在效度低。
3、找一则广告,使用符号分析法进行分析。(注:要尽量描述出广告表现要点)。
第四篇:质监局如何正确把握加强监管与服务发展的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和实践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坚持“监管是最好的服务,服务是为了更好地监管”是根本。
一、正确认识内涵
强化监管、严格执法是质监部门履行职能的基本要求,是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的必要手段,是对法律和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负责的主要体现。只有强化监管,严格执法,才能打假治劣,有效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维护合法企业的利益,维护合法的知识产权,才能不断提升全社会的产品质量水平和安全水平,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疏于监管,放任自流,就会导致无序竞争和市场秩序的一片混乱,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监管是质监部门的权威,失去监管,质监部门也就失去了立身之本。
服务是个广泛的概念。服务企业是质监部门的一项重要义务,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服务人民则是质监部门的工作准则。质监部门帮助企业完善计量器具配备是服务,帮助企业完善标准是服务,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是服务,帮助小企业发展壮大是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提高办事效率也是服务。服务是质监部门的形象,失去服务,质监部门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
二、克服片面认识
现在有一种声音,认为质监部门强化监管,就会阻碍和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例如取缔一些生产企业既会影响就业,又会影响税收。而一说到强化服务,自然要放松监管。在这种声音中,将加强监管与服务发展对立起来,进而在监管工作中瞻前顾后、束手束脚,在服务过程中,不能综合到位,放任自流,视隐患而不见。这些思想认识上的模糊,导致在监管和服务中的裹足不前,进而让一些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经营者,特别是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分子打着发展经济的旗号,有恃无恐地从事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危害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其实监管和服务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监管是前提,这是国家法律所赋予的,监管到位是对国家和人民负责,是质监工作的主线;服务是目的,这也是质监部门必须做到的。监管是为了服务,服务也是为了更好地监管。只有监管到位,才能服好务,只有做到优质服务,才能切实监管到位,两者相辅相成。只有严格有效地监管,对违法乱纪、制售假劣者毫不留情,才能惩恶扬善,让更好的企业、更卓越的产品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让伪劣产品销声匿迹,这也是最好的服务。我们质监部门服务经济发展,主要是靠监管,如果放松或放弃对产品质量的有效监管而谈服务发展,将是舍本逐末。服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监管,我们服务企业,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业务素质,企业愿意规范生产,合法生产,这无形中就会减轻我们监管的压力。
三、处理好两者关系
作为基层县局,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加强监管与服务发展的关系,毫不动摇地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假冒伪劣食品、不合格农资等产品的监管力度。要把服务发展作为质监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质量监管作为质监部门工作的基本职责,把行政执法作为履行职能的基本方式,通过强有力的监管发现问题,找准方向,把服务发展作为搞好质监工作的根本目的,在加大质量监管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多年来,我们山西省灵石县质监局始终高举“热情服务”和“有力监管”两面旗帜,坚持一切为了经济发展、一切服务经济发展、一切服从经济发展的理念,坚持“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服务是为了更好地监管”原则,履行职能的同时,决不把服务丢弃,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寓服务于监管之中。灵石县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多,现代化大企业少,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检测制度、食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小作坊的全过程监管力度和获证食品生产企业的证后监管力度,同时,我们还定期对食品生产者进行政策培训,为其提供各项咨询服务,在服务中使食品监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我们只有正确认识监管与服务两者既有矛盾又互相联系的辩证关系,才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既准确又灵活地运用法律法规去处理各种不同的问题,将监管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监管之中有服务,服务之中有监管。
第五篇:写作中如何把握主题与材料的关系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确立主题和选择材料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二者的关系十分微妙。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它统领着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作者总是为了一定的艺术目的而进行创作的。凡是文学作品都体现着这种艺术目的的主题意识。
材料是用来说明和表现主题的。在记叙文中,材料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事实;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又有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两种。实际上,材料有素材和题材之分,素材是指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来的原始材料,而题材则是经过加工和选择的材料。
一、主题的形成和提炼
主题来自生活,来自社会实践,是作者对要反映的生活不断分析、研究、认识与感受的结果,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就不会产生主题。而这里的生活,我认为实际上所指的是生活中的材料。文学作品可以是独创的、前所未有的,但它是以一定的材料为基础和内容构建起来的,否则作家只能生产出子虚乌有之物。材料是文学生产的第一要素,也是文学活动的第一起点。在主题的形成过程中也不例外。由于作家及其反应的内容不同,主题的形成过程大体有三种情况。
1.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有的作家选材范围较广,所写内容也比较复杂,常常需要长时间的酝酿才能获得主题。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中集中阐明了一个基本观点:“自然界里生物的进化是以存优汰劣的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结论虽只有一句话,却经过了23年的刻苦钻研。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作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可是他对素材的认识还没有深化,思想还不成熟,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的思想才逐渐成熟,对素材的认识深化起来,写作的主题才能明了。这一过程表明,主题的形成过程是作家对材料的占有和深入研究的过程。
2.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作者在平时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但并没有形成明确的主题,到底写什么,怎样写,想通过自己的文章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或情趣,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一时还难以说清。此后,由于作者突然受到某一事物、某一句话或某一篇文章的启迪,思想豁然开朗,原来积累的众多材料一下子放出光彩,于是一个明确而独到的主题就正式产生了。例如,冰心写散文《一只木屐》就是这样的。这种情况不仅散文中有,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因为偶然受到别人的启发,于是对自己所掌握的材料、研究对象突然产生了一种新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一篇论文的论点就形成了。形成主题的这一情况比较特殊,具有偶然突发的特点。
这种突发性看似神奇,其实有其必然的合理因素,它的发生是偶然的,却是长期思考的结果,“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揭示了其中的奥秘,正是作家在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艰苦的思索之后,才能以生活的间接启发为引线,以作家的顿悟为突破口形成主题。
3.接受任务,在提炼中形成
作者首先要有一个具体的写作任务,然后到生活中采集大量生动的材料,再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改造,进而在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主题。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的主题大多是这样形成的。
主题的形成过程与主题的提炼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同步的。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谈主题,首先考虑的应该是题材本身的特点,即某个题材可以说明什么问题。比如,中国女排五次勇夺世界冠军的事迹,可以说明要攀登某项运动的世界高峰,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外,还要有为祖国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样,脱离题材本身的特点,把没有必然联系的某种思想拿来做主题,是读者不能接受的,拔高主题的做法就是如此,把先进人物做的每一件事都和一段伟人的话挂钩,把日常生活的事都和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相联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只能落个曲高和寡的结果。因此,在提炼主题的时候,要把题材本身的特点和客观需要结合起来考虑,以增强主题的针对性。此外,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一定要从全部材料出发。这是因为,主题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作者随心所欲人为地贴上去的东西,而是对全部材料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是对材料的内涵和本质意义的正确揭示。材料对主题的确定有相对的“制约
性”,也体现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失去这个制约性,就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拔高主题”的错误。
二、主题的表现
主题是寓于材料之中的无形物,是文章的灵魂,它通过材料来表现、深化,同时又对材料有制约作用,这就涉及写作中的另一重要环节——选材。
1.选材的标准
题材一定要为主题服务,选材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表现主题。鲁迅说:“选材要严。”严就严在题材和表现主题的关系上。
选材的基础是博取,也就是说作者在收集材料时要博取,要尽可能地占有材料。在这些材料中,并不是全部都是有用的,如果不能为主题服务的材料,即使它很生动、很难得,也不能硬塞到文章中,因为它不仅不能使主题鲜明突出,而且会破坏作品的有机联系和完整性,从而影响主题的表现。例如,茅盾的《子夜》,据作者自己讲,原来打算一方面写农村,另一方面写都市,但出于种种原因,改变了计划,不再写农村部分。可是作者又不忍割舍,以致使写农村暴动和占领双桥镇的第四章成了游离部分,破坏了全书的结构的完整性和主题的鲜明性。
题材的选择,决定了主题的需要,但也不是所有与主题有关或足以显示主题的材料都可以毫无取舍地移植到作品中来。事实告诉我们:用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所以,在材料众多,往往难以取舍的条件下,需要从实际出发,从主题出发,敢于舍弃相对逊色的材料,真正做到:选取有纳宝之喜,舍弃无遗珠之憾。
2.选材的原则
(1)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写什么文章,都不能不顾主题和材料的关系,都不能离开主题的支配而去任意地片面地选择材料,必须对与主题相应的材料做
全面的把握,在主题思想的范围内进行系统的选择。这是选材首先应当遵循的原则。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用最精当的材料把主题表现得充分、突出、深刻,是为了使材料更好地为主题服务,因此,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详略和主次。凡是能够有力地表现、说明、烘托主题的材料,就要选用。而那些与主题无关,不能表现、说明主题的材料,就要坚决舍弃。
(2)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
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实。所谓真实,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还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写作要对历史负责,对写作对象负责,更要对读者负责。正因为如此,在写作时,一定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力戒虚妄,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和生活的本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认识文章的主题。不同的文体对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不尽相同。写说明文、科技报告等,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构造、成因、效能、用途等,要做准确、客观的述说,有关的事件、数据一定要确切、不差分毫;写以议论文为主的理论性文章,论据必须真实可靠;写一般常用文体的文章,对于文中的人物、时间、事件、地点、原因和结果等材料,也都要有据可查;就是写抒情散文,也必须要做到情真意切。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使人信服,使主题表现得更加鲜明,更令人容易接受。
(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就是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它可能是一个典型人物,一个典型事件,一个典型场面,一个典型故事,也可能是人物的典型语言或典型动作。凡是典型材料,不论大小都具有普遍意义,用到文章中有助于使主题深化,使文章精练有力,能够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因而在选择典型材料时,要根据表现主题、表达情感、描写人物和景物的需要去严格巧妙地精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主题和材料是构成文章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文章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表现和被表现、统帅和被统帅的关系。换句话说,主题靠材料来表现,材料是形成和提炼主题的基础,主题离开了材料,只是几个抽象的概念,材料是表现和深化主题的手段;材料如果没有主题统帅,就是一堆零散的材料,只有紧紧围绕主题,对其进行取舍和合理的构建,使它能够表现主题、深化主题,成为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有机体,这样才能称其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