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在语文阅读文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个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有辅助因素也有主体因素。主题因素与辅助因素的关系可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主体因素是灵魂,辅助因素是血肉,一个丰满、完整的形象,既不能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灵魂。因此,阅读教学中缺少其中的任何内容都是对文本整体性的破坏。所以,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的内容必须进行整体把握,通过辅助因素深化对重点内容的分析的背景依据的把握,再现对重点内容的分析深化理解的厚重感。通过重点内容的分析深化理解辅助内容的辅助和烘托作用。两个方面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充分完成阅读教学中对新课标整体把握观念的落实。
一、阅读教学整体把握的理念
阅读教学的整体把握理念,是阅读文本的整体性决定的。新课标对整体把握理念的强调,则是阅读教学对文本整体性的回归。传统语文教学为了适应所谓应试知识点的需要,将对文本的解读集中在与应试相关的内容上,与应试不相关或关系不大的,往往忽略不计。由于所谓的重点内容缺乏辅助内容的基础和依托,加之重点内容之间缺乏甚至失去了联系,使整个阅读教学对文本的分析支离破碎。阅读教学整体把握理念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对知识要从整体语境中去理解,要把文本作为一个整体,构成这个整体的任何一部分或因素在文本解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任何一篇成功的作品,都是内容的形式的统一,尤其是选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其内容与形式统一的长度更高。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宏观上体现为具体内容与题材选择是高度一致的,具体则体现为特定思想感情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内容的理解不能脱开内容,而必须要将两者结合进行整体把握。其次是整体与局部的统一,文本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也就是说整体是由局部融合成的整体,局部是构成整体的局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对某一局部的突出,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视野。
二、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游离状况
整体把握原理要求对于局部内容的把握必须有整体的视野。由于长期受传统阅读教学支离破碎式的分析的影响,以及应试制度的导向,在新课标颁布实施、广大教师理性上普遍接受整体把握理念之后,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虽然有一些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之间的矛盾和游离状态依旧严重。脱离文本整体性的所谓“突出重点”仍然普遍存在,有两种情况:一是以整体把握作为点缀的“突出重点”。新课标颁布之后,在教育业务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要求、督促下,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整体把握的运作,但又缺少运作的理念,只好做一些点缀性的工作;于是,在将具体内容之前,或就把文本的整体内容复述一遍,或把放在最后的主题、特点的归纳搬到授课的开始阶段,或干脆将习惯中开讲前对文本的阅读当做整体把握,使整体把握徒有虚名而无其实。二是完全不顾整体的重点突出,也就是完全的传统教学方式。比如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在概括地说明前面的内容之后,开始不厌其烦地讲解第四段“月光下的荷塘”、第五段“荷塘里的月色”,由于教师就景物讲景物,就技巧讲技巧,而将其与整个文章的主题游离开去,与整个文章的情绪氛围游离开去,使这个重点越是突出,对文本内涵游离的就越远。学生根本看不出“月光下的荷塘”、“荷塘里的月色”与“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的联系。这种现象在阅读教学中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甚至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正确处理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整体把握是对文本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突出重点则是对文本理解的深化。整体把握是基础,突出重点是目标。因此,整体把握与突出重点是相辅相成的,尤其应对整体把握予以高度重视,没有整体把握或缺少整体把握的依据,往往会导致突出重点的片面性,乃至使突出重点游离与文本而产生误导。但是整体把握仅仅是基础,要提升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对文本的透视,还必须突出重点。只有在整体把握中突出重点,才能保证理解以尊重文本为依托的正确方向,才能获得正确而深刻的见解。例如,诸多《背影》的阅读教学就存在着只抓“突出重点”而漠视“整体把握”的弊端,许多教师教学时,把详写父亲背影的段落当做核心,甚至是全部内容,而漠视相关的背景与那个段落及其前后文字内容非常密切的联系,使背影的魅力和父爱的感染力大大失色。将详写父亲背影段落作为重点是必须的,但这个背影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前面部分层次对背影出现背景的渲染,是父亲背影富有感染力的原因所在,而在背影描写之后,意味浓重的自责又使这个感染力具有了更为强烈的辐射,深刻表达了28岁作者对20岁时作为的反思,如果没有对于这些内容的整体把握,那就只剩下父亲为我“买橘子很艰难”这一点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感动了。整体把握的越是全面、具体,重点突出的就越鲜明。在《背影》的整体把握中我们不能漏掉任何课本中提供的相关材料,包括提示、思考和作业,也包括插图。插图是内容的形象化,通过直观的形象展示文字的描述。但对所有关于整体把握的材料首先是判断然后是使用,“背影”的插图显示的是最经典的“背影”的描写。这里应特别提示,语文教科书上关于父亲“背影”的插图违背了原文的描写,原文中“父亲两手攀着墙”,插图是两手拄着墙,原文中“两脚向上缩,显出努力的样子”,插图是两脚踩着地,所以在整体把握中不能将其作为理解的依据。
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之间矛盾的存在是比较普遍的,它不仅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理清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应努力进行教学实践,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秦训刚、蒋洪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潘涌《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解放》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第二篇: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
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衡量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根据学生实际,突破难点。下面就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谈一些体悟。
一、以某节课为例。在体现重点和难点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以一节课作为铺垫,做到据理力争,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有说服力。如《探索勾股定理》
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1、根据教材、考纲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和考纲决定,对每个学生都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多个,但重点一般是这多个里的几个。经过探讨,这节课的重点为勾股定理的探索和勾股定理的应用。
2、在确定重点的基础上,再根据教参、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知识中的易错点,确定好难点。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来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要改造数学认知结构,是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所以这节课的难点其实就是其中的重点,即用面积法探索勾股定理,这就跟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因为重点和难点行成的依据有所不同,所以有些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有些内容是重点却不是难点,有些内容是难点却不是重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区分重难点。
三、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1、把握好重点和难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首先,深钻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节课我们应该强调条件,在∠C=90°时,用语言怎么表达勾股定理;换个条件,∠B=90°或∠A=90°时,勾股定理又该如何表述。这个时候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来突出重点。而难点的突破则可以先给几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进行猜想,最后用面积法验证,最终得出勾股定理。其次,备足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并考虑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的精心准备、准确定位,就为教学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2、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能力。
四、多媒体的辅助也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保障。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化动为静、化隐为显、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这节课我可以一开始就以几何画板的方式,来告诉学生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勾股定理的探索和发现。
第三篇:在静物素描写生中如何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范文)
在静物素描写生中如何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
内容摘要:静物素描写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而学生在初学阶段由于抓不住素描的整体关系在写生过程中出现灰、乱、花、碎、脏等问题。如何把握整体关系,应从五方面去解决:
1、起高构图要分清主次、统一中心。
2、确定明暗要抓大体调子关系。
3、局部刻画要顾及整体关系。
4、虚实处理要把握整体关系。
5、调整阶段要完善整体关系。
关键词:静物素描
写生
明暗
虚实
整体关系
在中学美术教学的课程当中,静物素描是非常重要和必修的课程。静物素描写生对于培养中学生的造型基础,训练他们的写实能力,发展其观察能力和积累作画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写生”是指直接以实物为描绘对象的临场作业或作画方法。“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通常指以单色线条或块面来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和空间关系的绘画形式。静物素描写生是以石膏、坛、罐、瓶、器皿、水果、蔬菜、花卉等相对静止的物体为表现对象,主要是训练学生利用黑、白、灰的关系和明暗造型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形体比例、空间位置、质感体积的能力,提高他们处理整体关系的技能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复杂的人物头像写生打下牢固的基础。初学者应从静物素描写生中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学习方法,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打牢素描造型的基本功。
但是,学生在初学阶段或初学者往往孤立地、局部地观察和表现对象,运用不正确的作画方法,造成画面常出现灰、乱、花、碎、脏等问题,使画面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和训练的要求。出现这些问题除了初学者没有熟练的绘画技能和经验之外,主要是抓不住画面的整体关系。高等美术院校教材《素描》指出:没有整体关系的处理,也就没有艺术。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是画好静物素描的首要条件。
那么,在静物素描写生中如何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研讨这一问题。
(一)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整体关系
在静物什么写生中整体关系是指整幅静物的组合关系,包括主次关系、明暗关系、结 构关系、虚实关系、空间位置关系等以及这些关系所构成的整个协调、统一、完整的画面。整体关系的掌握在学习绘画技能当中很重要,它对培养写生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艺术创造力具有决定作用,也是画好静物素描,使学生掌握绘画基本规律的重要因素。
(二)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方法
要把握好画面的整体关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方法。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说过“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从本质上揭示了素描学生的真谛,整体的观察是从写生对象的全貌开始的,即对整体光源、整体环境、整体节奏、整体气氛、大的比例关系、大的结构、大的明暗关系和空间层次关系进行全面的研究了解。掌握整体观察方法有两种做法:第一是将眼光视野放开,一眼看到整个被面对的对象,而后眯起一只眼睛,撇开对象的细节或某个物体,用余光扫视整个画面会得到一个似乎清楚而又模糊的印象,这种印象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整体关系的效果,它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全面感受到整幅静物中大的基本形体特征、空间位置、比例结构及大的体面明暗关系和虚实关系,即帮助学生容易抓住整体关系。第二是比较的方法,就是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之上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通过对整体对象各部分相互之间的比较得到它们各自与整体的确切关系和联系。如这幅静物的主体物是哪一个,形状像什么?物体表面的固有色是深还是浅,受光程度如何,明暗关系怎样?主体物的身边有哪些物体?它们动态是怎样的,形状又像什么?与主体物有什么联系?明暗有什么变化?离主体较远的物体又是哪些?它们的质地和形状又是什么?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大小、比例、结构、位置、明暗关系又是怎样?物体的形体结构和过度转折明不明显?虚实关系怎样处理?怎样才能协调画面当中的各种关系?怎样统一整体关系?运用这样的比较方法先在脑海形成一个整体关系的印象,做得胸有成竹或“意在笔先”,我们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学者一开始就要学会这种观察方法,明确了表现的目标,才能避免走弯路。
(三)转变盲目的作画观念,确立整体入手的正确方法 有些初学者往往习惯看一点画一点,看局部画局部,不用整体方法处理画面,画出来的效果怎么看都不理想,然后就反复地擦、改、涂,因协调不了画面的各种关系,造成“灰、乱、花、脏等毛病,这是观念上还停留在原来那种最初级的、想当然的、很盲目的画法上,思想上没有转变过来,不懂得用整体入手的方法处理画面。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反复地强调整体入手的方法的重要性,利用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对学生多作示范和讲解,使学生直接观察到过程和手段,从而立即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一种技能。教师再从旁引导和要求,这样学生在思想上才较容易转变过来,再通过以后的实践和成功尝试,这种方法会逐步得到巩固和加强。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作画方法和良好的艺术感受才是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
(四)抓住整体关系,运用正确方法进行静物素描写生 解决了观察方法和思想上的问题之后,就进入了静物写生的实际训练。写生的过程始终要考虑画面的整体关系,我们可以分五个步骤来完成:
1、起稿构图要注意画面的整体统一关系
起稿时,我们首先要确立一种立体的空间绘画观念,即把画面看成水平面和立面结合的空间,所有的静物都安排在空间的水平面上,而且随着深度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构图时把握住画面的大范围,即根据物体的组合关系确定上、下、左、右的最远点,用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大的构图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内分割出各物体的位置关系,再选择静物中坛、罐等形体和面积最大的物体一个作画面的主体物,安排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而后找几个较小的物体如碗、盘、杯、瓶、壶、小盐罐、小物件等依附在主体物旁,作从属或相依关系,又找最小的物体如梨、苹果、等摆放在离主体物较远的地方作呼应关系,选择所画物体要形状、大小、比例、结构和色质各不相同。各物体关系安排好之后,就用辅助线概括地画出主体物的形体结构和明暗交界线及投影的走向,再依次画出从属物体和较远物体的形状和明暗关系。构图之中,各物体要安排得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大小适中、主体突出,整个画面协调、统一,节奏感和整体感强,这样我们就抓住了画面的整体关系。
2、抓住整体关系,确定大体明暗
这一步我们可以从主体物的暗部入手,依次将所有物体的暗面、投影及背景用大块面的调子铺出来,不要拘泥于局部和某个物体的明暗变化,只要铺出大体的明暗关系,分出整个画面的明暗两大面,这也就是整体入手的方法。在静物素描写生中我们所注重的整体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明暗关系的统一,因为明暗关系构成了静物素描的主体调子,是整体关系中的主要表现因素,而明暗关系中的黑、白、灰三大面和五调子又是整体关系的构成要素,所以我们抓整体关系的主要过程,就是处理黑、白、灰三大面和五调子的统一关系。而接下来进行的局部刻画和塑造,也是在处理整体关系。正所谓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就是这个道理。
3、局部的刻画和塑造要顾及画面的整体关系
大体的明暗调子铺开后,就要进一步处理黑、白、灰三大面的关系,这时也是从主体物开始,逐步加深画面中暗部和投影的调子,加重主体明暗交界线的调子,然后从明暗交界线向物体的亮部逐层推出深、灰、亮等层次的调子,明暗块面的变化要以物体形体结构的变化相统一,这时也不要滞留在局部和细节的刻画上,先将主体物和其他物体的三大面迅速地画出来,再对画面中的各个物体进行反复的审视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对比因素,塑造基本的形体,处理画面的空间关系,使画面和物体开始有较明显的空间感和体积感,并形成了较完整的黑、白、灰三大面的关系。但要注意的是,此时的主体物的三大面关系要处理得较完整和突出,开始形成画面的中心。
接下来就是刻画五调子的关系,进一步塑造物体的形体结构和质感等,完善画面的明暗关系、主次关系,结构关系,空间关系等。在这一步里,相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个难点,就是明暗之间的过度调子——灰调子的层次较难把握,他们不是把灰调子画得很黑,就是把灰调子画得很亮,而且层次单调,调子粗糙,体现不出明暗层次的过度变化关系,致使画面出现灰、乱、花等问题,造成明暗关系不协调,整体调子难以统一,破坏画面的整体关系。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分清明暗之间的过度层次,把握手腕的用力度,由重到轻依次铺出深灰、灰、浅灰、亮灰四个层次以上的调子。二是利用和发挥绘画铅笔的深浅特性,由暗到亮变化的灰调子依次用大B数到小B数的铅笔进行处理,就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局部的塑造和刻画完成之后,画面的明暗关系明确起来,物体有较完整的形体和质感,各物体之间的关系明确肯定,画面的空间关系加强,整个画面形成了较统一和整体的关系。
4、虚实关系的处理要把握住整体关系
在静物素描写生中,处理好虚实关系是把握整体关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整体关系中要表现空间,突出主体,就要运用前实后虚,近实远虚的方法处理,在前面的物体的明暗关系要表现得实一些,对比强一些,形体塑造要深入一些,处在画面后面的物体的明暗关系要弱一些,画面中心的主体物要实一些,背景的调子要虚一些。在处理某个物体上,明暗交界线要实一些,物体的边沿线要虚一些,在处理局部的关系上,与主体物为中心的局部要实一些,远离主体物的局部要虚一些。总之,在整体关系的处理上,要有虚有实,有主有次,不能到处都虚,也不能到处都实,要强调主体部分,减弱次要部分,形成一个画面视觉中心。
5、调整阶段要完善画面的整体关系
这一阶段画面的整体关系已基本确定,要调整的是某些与整体关系不协调的因素,如物体之间,物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不够,就又要回到整体上来调整画面的层次、空间以及物体的虚实关系,主次关系和边线的处理,加强画面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学习静物素描写生,掌握画面的整体关系,是一个要经过反复训练、循序渐进的过程,初学者必须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的变化,才能逐步掌握好这种方法,因此,初学者切记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踏实勤奋,虚心好学,掌握方法,打牢基础,循序渐进地掌握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
参考文献:
1、《素描-高等美术院校系列教材》(湖南美术出版社,曲湘建主编)
2、《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设计-中小学美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李永正主编)
3、《造型原本》(三联书店出版社,吕胜中著)
4、《中学美术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谢舫主编)
5、《音、体、美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林宗德主编)
作者:石
林 单位:保靖县雅丽中学 手机:*** 邮编:416000
第四篇:写作中如何把握主题与材料的关系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确立主题和选择材料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二者的关系十分微妙。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它统领着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作者总是为了一定的艺术目的而进行创作的。凡是文学作品都体现着这种艺术目的的主题意识。
材料是用来说明和表现主题的。在记叙文中,材料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事实;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又有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两种。实际上,材料有素材和题材之分,素材是指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来的原始材料,而题材则是经过加工和选择的材料。
一、主题的形成和提炼
主题来自生活,来自社会实践,是作者对要反映的生活不断分析、研究、认识与感受的结果,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就不会产生主题。而这里的生活,我认为实际上所指的是生活中的材料。文学作品可以是独创的、前所未有的,但它是以一定的材料为基础和内容构建起来的,否则作家只能生产出子虚乌有之物。材料是文学生产的第一要素,也是文学活动的第一起点。在主题的形成过程中也不例外。由于作家及其反应的内容不同,主题的形成过程大体有三种情况。
1.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有的作家选材范围较广,所写内容也比较复杂,常常需要长时间的酝酿才能获得主题。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中集中阐明了一个基本观点:“自然界里生物的进化是以存优汰劣的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结论虽只有一句话,却经过了23年的刻苦钻研。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作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可是他对素材的认识还没有深化,思想还不成熟,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的思想才逐渐成熟,对素材的认识深化起来,写作的主题才能明了。这一过程表明,主题的形成过程是作家对材料的占有和深入研究的过程。
2.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作者在平时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但并没有形成明确的主题,到底写什么,怎样写,想通过自己的文章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或情趣,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一时还难以说清。此后,由于作者突然受到某一事物、某一句话或某一篇文章的启迪,思想豁然开朗,原来积累的众多材料一下子放出光彩,于是一个明确而独到的主题就正式产生了。例如,冰心写散文《一只木屐》就是这样的。这种情况不仅散文中有,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因为偶然受到别人的启发,于是对自己所掌握的材料、研究对象突然产生了一种新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一篇论文的论点就形成了。形成主题的这一情况比较特殊,具有偶然突发的特点。
这种突发性看似神奇,其实有其必然的合理因素,它的发生是偶然的,却是长期思考的结果,“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揭示了其中的奥秘,正是作家在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艰苦的思索之后,才能以生活的间接启发为引线,以作家的顿悟为突破口形成主题。
3.接受任务,在提炼中形成
作者首先要有一个具体的写作任务,然后到生活中采集大量生动的材料,再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改造,进而在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主题。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的主题大多是这样形成的。
主题的形成过程与主题的提炼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同步的。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谈主题,首先考虑的应该是题材本身的特点,即某个题材可以说明什么问题。比如,中国女排五次勇夺世界冠军的事迹,可以说明要攀登某项运动的世界高峰,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外,还要有为祖国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样,脱离题材本身的特点,把没有必然联系的某种思想拿来做主题,是读者不能接受的,拔高主题的做法就是如此,把先进人物做的每一件事都和一段伟人的话挂钩,把日常生活的事都和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相联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只能落个曲高和寡的结果。因此,在提炼主题的时候,要把题材本身的特点和客观需要结合起来考虑,以增强主题的针对性。此外,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一定要从全部材料出发。这是因为,主题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作者随心所欲人为地贴上去的东西,而是对全部材料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是对材料的内涵和本质意义的正确揭示。材料对主题的确定有相对的“制约
性”,也体现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失去这个制约性,就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拔高主题”的错误。
二、主题的表现
主题是寓于材料之中的无形物,是文章的灵魂,它通过材料来表现、深化,同时又对材料有制约作用,这就涉及写作中的另一重要环节——选材。
1.选材的标准
题材一定要为主题服务,选材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表现主题。鲁迅说:“选材要严。”严就严在题材和表现主题的关系上。
选材的基础是博取,也就是说作者在收集材料时要博取,要尽可能地占有材料。在这些材料中,并不是全部都是有用的,如果不能为主题服务的材料,即使它很生动、很难得,也不能硬塞到文章中,因为它不仅不能使主题鲜明突出,而且会破坏作品的有机联系和完整性,从而影响主题的表现。例如,茅盾的《子夜》,据作者自己讲,原来打算一方面写农村,另一方面写都市,但出于种种原因,改变了计划,不再写农村部分。可是作者又不忍割舍,以致使写农村暴动和占领双桥镇的第四章成了游离部分,破坏了全书的结构的完整性和主题的鲜明性。
题材的选择,决定了主题的需要,但也不是所有与主题有关或足以显示主题的材料都可以毫无取舍地移植到作品中来。事实告诉我们:用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所以,在材料众多,往往难以取舍的条件下,需要从实际出发,从主题出发,敢于舍弃相对逊色的材料,真正做到:选取有纳宝之喜,舍弃无遗珠之憾。
2.选材的原则
(1)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写什么文章,都不能不顾主题和材料的关系,都不能离开主题的支配而去任意地片面地选择材料,必须对与主题相应的材料做
全面的把握,在主题思想的范围内进行系统的选择。这是选材首先应当遵循的原则。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用最精当的材料把主题表现得充分、突出、深刻,是为了使材料更好地为主题服务,因此,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详略和主次。凡是能够有力地表现、说明、烘托主题的材料,就要选用。而那些与主题无关,不能表现、说明主题的材料,就要坚决舍弃。
(2)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
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实。所谓真实,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还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写作要对历史负责,对写作对象负责,更要对读者负责。正因为如此,在写作时,一定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力戒虚妄,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和生活的本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认识文章的主题。不同的文体对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不尽相同。写说明文、科技报告等,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构造、成因、效能、用途等,要做准确、客观的述说,有关的事件、数据一定要确切、不差分毫;写以议论文为主的理论性文章,论据必须真实可靠;写一般常用文体的文章,对于文中的人物、时间、事件、地点、原因和结果等材料,也都要有据可查;就是写抒情散文,也必须要做到情真意切。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使人信服,使主题表现得更加鲜明,更令人容易接受。
(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就是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它可能是一个典型人物,一个典型事件,一个典型场面,一个典型故事,也可能是人物的典型语言或典型动作。凡是典型材料,不论大小都具有普遍意义,用到文章中有助于使主题深化,使文章精练有力,能够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因而在选择典型材料时,要根据表现主题、表达情感、描写人物和景物的需要去严格巧妙地精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主题和材料是构成文章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文章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表现和被表现、统帅和被统帅的关系。换句话说,主题靠材料来表现,材料是形成和提炼主题的基础,主题离开了材料,只是几个抽象的概念,材料是表现和深化主题的手段;材料如果没有主题统帅,就是一堆零散的材料,只有紧紧围绕主题,对其进行取舍和合理的构建,使它能够表现主题、深化主题,成为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有机体,这样才能称其为文章。
第五篇:阅读教学中整体把握的策略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的情况,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整体把握”的理念。何为“整体把握”?整体把握就是学习主体在阅读后对阅读文本的整体感悟和理解,包括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等内容。但一篇文章的教学单有整体把握是不够的,还需深入文本的细部,对局部的精妙进行揣摩和玩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又要注重对文本的局部品味。具体到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该怎样进行整体把握呢?
一、以“朗读”作为基础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要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基本的方法。教师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沉浸到文本之中,引导学生读出情味,读出美感,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并且要力求在诵读涵咏中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精当,语句的优美;感受节奏的跌宕,音韵的和谐,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从而高效地走进文本的局部。
教学片段一:如笔者教学《夏感》的教学片段:
师:朗读是开启语文殿堂的金钥匙。本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同时字里行间又充满了阳刚之气、磅礴之势。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在诵读文章的时候,要在脑海里想象文中的画面,要读出轻重缓急。
(学生自由朗读)
师:根据刚才的朗读,你觉得你比较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这些句子写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说说你的理由。可以从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词语、句子、修辞),表现出什么(情感、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虑。
生:“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句中,“涌”写出了麦浪翻滚的动态美。作者把“麦”说成“海浪”,“汽车”说成“船”。说明了麦子多,车开得快。突出急促、紧张、热烈、壮观的气氛。
生:“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这句中,“沸腾”二字让人体会到夏天的热烈,此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并且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从春到夏的过程。
生:“金色主宰了世界上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句话,从色、味几方面描写麦浪、表现了夏天的热情。
生:“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用白描的语言来描写质朴的农民,把农民弯腰收割,汗流浃背的劳动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四个“快”字突出了农民渴望收获的急切心情。
„„
分析:这篇文章所在的单元教学说明指出:“要在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通过朗读,学生不仅体味到作者说了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这个教学片段,教师紧紧地抓住本文语言优美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品析他们喜欢的句子,从而达到对夏天特点的把握,直接进入到文章内容、情感的内核,有效地实现局部突破。
二、以“复述”作为跳板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来把自己或别人说过的话重复说一遍。但复述不是背诵,而是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文章的主要情节。复述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积累、内化语言,提高思维能力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有时恰当地运用复述,能够把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进行有效地穿掇。
教学片段二:下面是笔者执教《智取生辰纲》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认真浏览课文,准备复述。)
生:复述课文。
师: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大家觉得吴用、晁盖他们智不智?(智)那你觉得吴用、晁盖等的“智”体现在哪些地方?他们利用了哪些条件?
(学生进入文本局部的学习,寻找归纳表现吴用、晁盖他们“智”的语句加以品析。)
分析:复述产生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复述。复述直接体现着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更为深入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然后引导学生以谈感悟的形式巧妙地过渡到对文章局部的分析,实现了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有机衔接。
三、以“概括”作为引导
“概括”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进行归纳表达。概括,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之上,概括,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初步理解之上,它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概括能使读者更明确地把握作者所写的内容,能更准确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更好地进入文章的文本。
教学片段三:如笔者教学《孤独之旅》的教学片段:
师: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快速浏览后)
生:文章写了杜小康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的过程。
生:文章写了杜小康在随父亲放鸭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杜小康的成长历程。
生: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的经过,展现了杜小康从孤独害怕到逐渐懂事、坚强的成长过程。
师:三位同学的发言中都谈到了本文的主要事件:放鸭。那我想问一句,杜小康为什么有这段放鸭之旅呢?
生:他的家庭突然遭到了变故,他家原来是油麻地最殷实的一户人家,突然之间跌落到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
师:他家遭遇了怎样的变故,请同学们课外有时间阅读一下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了解一下究竟是怎样的变故。谈到这次去放鸭,杜小康愿意吗?第一段中是否有相关的信息。生:不愿意。“只好”可以看出来。
师:“只好”是什么意思?
生:不得不,无奈的意思。
师:这说明杜小康是不愿意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的。既然他不愿意,那他在这趟旅途中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找一找,杜小康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生认真跳读课文,勾画有关的词语和句子。)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概括内容”作为手段,很好地把“整体把握”与“局部突破”结合起来。教师在“整体把握”中要求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更重要的是巧妙地结合学生回答的“放鸭”导入文章的局部分析:杜小康为什么有这次放鸭之旅?杜小康愿意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吗?杜小康在放鸭的旅程中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引导,巧妙地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的深处。
四、以“换题”作为切入
文章的题目,或者是全文的线索,或者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或者借物喻人,象征某种事物„„有时,我们可以利用“题目”为教学导航:或者是要求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重新改写,或者是要求学生对题目加一定的修饰限制词语,换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实现从整体把握到局部品味的突破。
教学片段四:下面是宁鸿彬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1]的一个教学片段:(案例有删改)
师:下面大家准备一下读课文前我布置的作业,可以只拟标题,能解释一下这样拟题的理由当然更好。
生:我拟的标题是《家里人与于勒叔叔》。因为小说主要反映了家里人对他的不同看法,于勒有钱时说他好,没钱时说他不好。
师:家里人都指谁?
生:指父亲、母亲、两个姐姐和弟弟。弟弟就是文中的“我”,“我”叫若瑟夫。
生:我拟的标题是《期望》。因为课文一开始说于勒糟蹋钱,家里人期望他不要乱花。又期望他离开家人的身边;还期望有钱的于勒能改变家里人的生活状况;在船上看见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又期望那个穷水手不是自己家里的那个于勒。
生:我拟的标题是《于勒的变化》,因为课文几次写到于勒的变,家里人对他的看法也几次改变。
师:正是因为于勒的变化,才引起家里人对他看法的变化。
生:我加的标题是《记一个生活不会计划的人的遭遇》,因为于勒一开始就不会计划着花钱,后来才沦落到被人看不起的地步。
生:我加的标题是《可悲的于勒》。因为于勒在美洲有钱后,曾给家里人写了一封信,当时家里人很势利,见他有钱,就希望他回来,后来在船上看到了穷于勒,却骂他,不关心他,说明于勒的处境很可悲。
师:你再进一步说说他还可悲在什么地方?
生:可悲还在于勒所处的社会环境,那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钱的关系。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但是刚才你们拟的标题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于勒身上。课文除了写于勒,还写到了好多人。你们还可以打开思路,从别人的角度拟题,使标题更加丰富。
生:我拟的标题是《变色的世界》。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变色龙》一课,那篇文章写的是人对狗的态度的变化,这篇文章写的是人对人的态度的变化。
师:人对人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当于勒胡花钱时,人们就讨厌他;当于勒有钱时,人们就说他是好人;当于勒最后成为卖牡蛎的老水手时,人们又骂他是骗子。这是以一个家庭的情况反映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六亲不认的情况。
师:你拟的标题很好,解释得也很深刻,揭示了那个变色的社会中的变色的人的灵魂。这个标题很精彩!
生:我拟的标题是《贫穷与阔绰》。因为小说中的人们对贫穷的于勒和阔绰的于勒态度不同。于勒的“贫穷与阔绰”又是本文的线索。
师:你不但给文章拟了一个不错的标题,而且又指出了文中的线索,对课文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
师:刚才大家拟的标题都很好。有人从于勒的角度拟题,有人从家里人的角度拟题,这些标题交代清楚了文章记叙的事件,有的还触及了事件的本质。这样的标题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我们通过这项活动知道了这篇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几个什么样的人,反映了当时社会什么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着哪一个字展开的。
生:“变”字。因为故事不但告诉了我们于勒的变,还告诉了我们别人对于勒的态度也在变。
生:我认为应该用“钱”字。因为于勒没钱就被人看不起,而有了钱才使得大家盼他盼得望眼欲穿。
师:现在同学们有两种意见。那么哪个字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呢?
生(齐):钱。
师:对。小说就是围绕一个钱”字展开的。于勒有钱时,大家都盼他;没钱时大家就躲他,骂他。正因为于勒对钱占有的多与少,才引出了他的亲属几次对他态度的变化。那么,文章是怎样围绕一个“钱”字展开故事的呢?
分析: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透过“题目”这个眼睛,我们就能透视文章的深处。通过对题目的拟改,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对我们迅速地阅读分析文章帮助很大。这个教学片段,宁老师通过让学生“换题”(也包括补充题目等形式)实现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而且在阐释换题的理由中,教师因势利导的引导归纳,巧妙地切入了文章的局部。
五、以“猜想”作为比较
猜想,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有情有趣的学习方法;猜想,是一种思维过程,一种有根有据的思维过程;猜想,是一种体验过程,一种有滋有味的体验过程。猜想,能够吊起学生的阅读胃口,让学生带着期待读书。学生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也就初步读懂了课文内容,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再结合学生的“比较”,巧妙地实现局部突破。
教学片段五:如笔者教学《风筝》的教学片段: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风筝》,现在请大家不要忙看书,思考一下,如果你就是鲁迅,你会写些什么内容?
生:可能会写他小时候和伙伴们放风筝的事情。
生:可能写风筝是怎样做成的,有多么漂亮。
生:可能会写他放风筝的时候出现断线等意外的事情。
„„
师:你们都很富有想象力,放风筝确实是我们童年时代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但鲁迅先生的这篇《风筝》,是不是这样写的呢?他要表现的东西是否与我们猜想的一致呢?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迅速阅读课文。
(学生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现的思想。)
师: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与你猜想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我”折断弟弟心爱的风筝,表现了“我”的忏悔心情。
生:这篇文章写作者由眼前的风筝联想到他儿时踏毁弟弟的风筝的事情,表现了他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师:那“我”是怎样踏毁弟弟的风筝的呢?“我”对放风筝有怎样的认识上的转变,让我们走进这些段落。
分析:猜想,是发现的设想;猜想,是探索的动力;猜想,是创新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猜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这个教学片段,教师用“猜想”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这将对课文的阅读起到很好的“定向”。再在学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与开头的设想进行比较,从而完成了文章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抓住“我”“踏毁风筝”这个事件,直接进入文章核心内容的学习和品析,完成了从整体到局部的突破。
六、以“体会”作为铺垫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表个人的阅读体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尤其是在“整体把握”阶段,引导学生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产生的感想,获得的体验,能够为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细部打下很好的铺垫,有利于打通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通道。
教学片段六: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散步》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先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家庭?
(教师有表情地背诵课文,背景音乐响起。)
师: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融洽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互敬互爱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
师:对,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请同学们把文章齐读一下,读出这种和谐,读出这种幸福。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听着大家这么投入地朗读,我也融入到了文中那和谐的氛围里,我想问一下,这个和谐的家庭,难道就没有一点矛盾吗?他们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
生: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师:这个分歧主要集中在文中的第几段?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谈体会”的形式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学生读了文章,一定有很多话可以表达。通过这个表达,学生的学习热情迅速被激发出来,而且教师就抓住学生的表达“和谐”这个关键词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既然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但他们在散步的过程中有没有分歧呢?既然有,那是什么分歧?这就很巧妙地进入到了文章的局部。
七、以“活动”作为载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活动,利用活动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在活动情境中的体验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教学片段七: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变色龙》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下面有没有同学自愿上台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根据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尽可能地模拟人物的语气语调。几个学生上台表演,课堂气氛一开始就很活跃。)
师:大家来说一说,谁表演得最形象逼真?
(学生争论评议,普遍认为是扮演奥楚蔑洛夫警官的xxx同学。)
师:看来大家对奥楚蔑洛夫这个主人公已经有了初步的把握,我想问一下,奥楚蔑洛夫前后一共有多少次“变化”?具体是怎样变化的呢?
(学生开始细读文本,探寻奥楚蔑洛夫前后的变化。)
生:奥楚蔑洛夫前后一共变化了六次。不是将军家的狗时:狗是疯狗、下贱胚子、野狗;是将军家的狗时,狗是那么小、名贵的、娇贵的、怪可怜的。
分析:创设有趣而有实效的场景活动才会有学生的激情互动,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频现,高潮迭起。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来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热情。并通过对这个活动表演的玩味评议,引导学生进入品析奥楚蔑洛夫前后的变化,进入到文本的局部品味。
汪潮教授说,整体决定成败,细节体现精彩!总之,“整体把握”是“局部品味”的先决条件,“局部品味”是“整体把握”的必然要求。没有的精当巧妙的“整体把握”,“局部品味”就会“入”而无依,教师的“教”就会虚无所托;没有扎实细腻的“局部品味”,“整体把握”就会“悬”而无靠,学生的“学”就会浅尝辄止。因此,恰当处理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关系,真正实现他们之间衔接过渡的自然、巧妙、新颖,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流畅,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高效。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1-2 p64―67。
谢治平,教师,现居贵州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