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整体把握不可或缺
摘 要:所谓数学教学的整体实现,是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初中数学教师应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可能蕴涵的、与上述四个方面目标有关的教育价值,把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置于知识与知识的“藕断丝连”处,通过长期的诱与思、导与学、练与讲,必将发现新的迷人的通道或风景,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关键词:整体把握;零指数;合理性;关联;生成点近年来,教材编辑者试图构建一个更加成熟的理论视阈。比如,与2001年版相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仅仅是一些小小的修正,就折射出新的思路和理念。作为执行教材编辑意图的广大一线教师,也应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做出应有的改变,以期适应新的理念框架下的“课程观”及“教学观”。【案例】 以下是一教师在执教人教版初中数学“零指数”时的教学设计要点。1.通过计算23÷23提出问题:由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得到23÷23=23-3=20,20有什么意义呢?20等于多少呢?我们需要做出解释。(数学面临了挑战)2.我们先回顾简单的事实:23÷23=8÷8=1,于是可以先提出猜想:20=1,然后采用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感受规定“20=1”的合理性。3.用细胞分裂作为情境,提出问题:一个细胞分裂1次变2个,分裂2次变4个,分裂3次变8个„„那么,一个细胞没有分裂时呢? 4.再观察下列式子中指数幂的变化,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24=16 23=8 22=4 21=2 20=1。5.在学生感受“20=1”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做出零指数幂意义的“规定”,即a0=1(a≠0,a是正整数)。在规定的基础上,再次验证这个规定与原有“幂的运算性质”是相容的、无矛盾的。例如,计算:a5÷a0。6.根据幂的计算性质:a5÷a0=a5-0=a5,根据指数零指数幂的规定:a5÷a0=a5÷1=a5。【反思】
一、整体把握应体现数学自身发展的轨迹 在上述教学设计中,学生在学习零指数时将经历如下的过程:面对挑战→提出“规定”的猜想→通过各种途径说明“规定”的合理性→做出“规定”→验证这种规定与原有“知识体系”无矛盾→指数概念得到扩充。这样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正所谓“爬上梯子摘到果子”,较充分地体现了数学自身发展的轨迹,有助于学生感悟指数概念是如何扩充的。他们借助学习“零指数”所获得的经验,可以进一步尝试对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做出合理的“规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到深,这本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忘我的诱与思、导与学、练与讲的融合里,师生必将智慧碰撞,活力相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
二、整体把握应有利于解决数学问题 零指数幂是通过规定来明确其意义的,这种定义在数学上司空见惯。按照惯例,作为一个新的概念的定义,应该没有必要追究其“来龙去脉”的。但在上述教学设计中,让学生了解做出这样规定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并且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验证,有利于学生了解这样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数学符号的意义是可以规定的;二是每一个规定必须是合理的,不是任意的。所谓合理性是指它不能与以往的概念和理论相矛盾,并且这样的规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新的知识领域的开拓。显然,零指数幂的规定对于数学的后续学习(特别是对数),甚至是对于学习化学、物理都很有意义。
三、整体把握应建立在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之上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的“点和线”,也不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和圆”,它有温度,有呼吸,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动态空间。同样,教材和课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古”和“今”、“远”和“近”、“内”和“外”的有效对接和融合,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优秀的教师总是巧用课外活水来滋补于课内,总是超越今天和昨天,打开窗内和窗外,将有关联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比如,上述案例中,教师“用细胞分裂作为情境,提出问题”,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把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置于知识与知识点的“藕断丝连”处,必将发现新的迷人的通道或风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这应该成为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的确,数学教学不是割裂的,不是单行道的“独走”。数学教学的整体把握需要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这就如喝茶,慢慢地品尝,才能回味无穷。但愿数学教学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能够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有更多的滋养和锻造,并且作为个体生命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块基石,使他的行走变得从容、淡定和智慧。
第二篇:阅读教材——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阅读教材——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214431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凌世春 范益洪
关键词:教学文化,阅读课本,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学习能力 内容简介:
阅读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阅读课本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阅读课本,学生应如何阅读课本,阅读课本有哪些功能,如何发挥阅读课本在教学中的作用呢?课本在教学中使用现状是怎样的呢?阅读课本,如何发掘课本的多重功能呢?阅读课本的常用方法有哪些?阅读课本的常用技巧有哪些?怎样提高自己的阅读学习能力呢?
正文:
阅读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阅读课本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阅读课本,学生应如何阅读课本,阅读课本有哪些功能,如何发挥阅读课本在教学中的作用呢?
一、1.大多数教师是如何使用课本的
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教学风格,对课本内容进行处理,分配课时,安排教学顺序和每一课时教学内容,对课本上的部分例题进行适当引用并做相应的拓展和变化,布置或讲解部分的课后习题,对课本上的一些概念、知识背景往往忽略或做简单处理.2.大多数学生是如何使用课本的
课上老师指定看的例题和概念在老师的指引下阅读,完成老师布置的课本习题,有记不得的概念或公式时到课本上寻找,不知道系统性的阅读,很少同学进行预习性阅读,大多数时候都将课本束之高阁.然而,课本的功能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功能没有被发掘出来.二、阅读课本,发掘课本的多重功能
数学课本是数学教材编写组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学科特点、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的;阅读隐含着理解的本质,阅读的主体往往会“披文入情,论世察己”,透过文字表象触摸深层内涵,既能获得对知识的亲身体验,有可以渗入深层次的感悟,这种感悟可以激发学习的兴奋之情,也可能会产生一种豁然明了“顿悟”。通过阅读,阅读者的个性与作品所承载的知识发生相互的契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种碰撞带来的切身感悟是口授传播、间接获取所无法替代的。
课本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数学老师与学生都要反复阅读数学课本,发掘课本的多重教育和教学功能.作者简介:凌世春,72年出生于姜堰,男,96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96年起至今于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任教;范益洪,58年生,8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学高级,无锡市学科带头人 课本在教学中使用现状 1.阅读课本,充分发挥课本的知识承载功能
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本,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都由课本承载,所以教师和学生都要反复阅读课本,学习每一个知识点。通过阅读识记所有的概念,基本的方法,明白相关知识的界定。
2.阅读课本,了解知识的传承过程
任何知识都有一个发生、认识、发展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需要研究相关知识的起源,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其中发生过什么故事,有什么曲折的过程,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还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例如,学习几何体的体积的时候,通过的课本上关于“祖暅原理”阅读材料的阅读,了解求体积的方法的由来,还可以激发对这一知识的进一步探究,甚至可以再进一步了解阿基米德墓杯、牟合方盖与刘祖原理等相关的知识和故事。
不同的知识之间都有一个转换与承接的过程,在新旧知识之间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这种联系,便于对知识的连贯理解,也可以避免出现知识体系间的断层,弱化对知识的机械性认识,从而加强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3.阅读课本,领悟数学的逻辑思维功能
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抽象,逻辑性强,在阅读中必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数学术语及其符号,并能根据数学概念、规律正确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达到对阅读材料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从而形成知识结构.
数学是思维的火花,是思维方式的载体,学习数学知识的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要学会逻辑思维。所以,阅读数学课本,可以深刻体会数学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从而学会逻辑性的思考问题,把这种逻辑能力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4.阅读课本,发掘课本知识的拓展性
很多人认为,课本都是介绍的基础知识,一看就会,所以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抛开课本,想法设法去“挖掘”课本以外的所谓的“提高型”、“深层次”的知识,其实这都是舍本逐末,课本确实以基本知识为主,但是课本知识蕴藏着发展性和开拓性,课本编写这考虑到学习者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往往将一些“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知识以“思考·运用”和“探究·拓展”的方式隐含于课本的注解、习题或阅读材料之中,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够主动发现、拓展出新的知识,新的方法,这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各种能力的提高.5.阅读课本,查补教学中的盲点
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方式,理解程度都不相同,学生不阅读课本,而只根据老师的讲解去理解,有时候会出现偏差或者不够深刻,所以,多阅读课本会改善许多理解上的盲点。
有些知识,在一些人认为非常简单,无须讲解,但是事实上,很多同学并不能深刻认识或者理解,甚至有些知识老师认为学生都知道,所以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有些学生已经忘记或者根本没有学过.因此,阅读课本可以弥补这些盲点.6.阅读课本,接受数学文化的洗礼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中还建议每个学段都要“介绍有关数学背景知识”。数学家的故事,有关定义、定理的发明背景,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一些数学史料知识,都应视为“数学文化”的组成部分。多阅读数学课本,可以提高对数学文化的认识,提高阅读者的数学素养.三、阅读课本的常用方法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这种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决定了现代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知识功底,更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便能不断调整、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阅读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学习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
学数学不等于做题,要学好数学,不仅要多做题,而且要多阅读.
1.预习性阅读
课前预习阅读,可以大致了解课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内容,知道它们与旧知识的联系,知道哪些易懂,哪些难懂,以便听课时做到心中有数,变被动为主动,使自己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预习阅读的方法是边看书,边思考,边在课本上做些记号,思考的问题通常有:(1)新知识产生的背景是什么?(2)新知识与哪些旧知识有联系?有关旧知识自己掌握得如何?(3)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4)课本中例题的解题方法和要求是什么?看完书以后,还可以试做后面的练习,以检查预习效果.
教师要知道学生进行预习性阅读,并不是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预习性阅读。有时候,过早的理解了相关知识,会破坏教师创设的悬念和情境,所以安排预习性阅读也要有计划地进行.2.复习性阅读
新课之后及时阅读课本响应内容,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消化与巩固,有利于增强体验,发展思维,也有利于提高做作业的速度,避免或减少作业中的错误.
复习性阅读的要求是:(1)理顺知识间的关系;(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概念、公式、法则和定理;(3)将难以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方法对照认识;(4)对照课本整理好课堂笔记;(5)探索所学知识的拓展性,如方法的迁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
3.针对性阅读
找到听课、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上有缺陷,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再次阅读课本,以求弄懂知识,弥补缺陷.只有随时查漏补缺,才能为后继学习扫除障碍,打好基础.
4.系统性阅读
一节或一章学完以后,要全面系统地再读课本,这样可以确切的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胧,将零星分散的知识点组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网络,争取系统地掌握知识、深刻地理解知识、牢固记忆和灵活应用知识.
四、阅读课本的有关技巧
事实证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在课后充分利用教科书和参考资料及时弥补课堂上因一时的疏忽等原因而产生的疑惑。阅读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那么学会一些阅读的技巧就变得很有必要.1.阅读中“标注”的技巧
为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应该在课本上适当的“标、增、注”。标:用各种符号来表示知识所要掌握的程度。把重要的内容,比较重要的内容,特别重要的内容,关键性概念、定理,重要的段落,用各种符号标出。增:对于可以从课本引申出的方法、技巧等在相关的知识旁边增加相应的说明或补充。注:对于教材个别地方必须批注在旁以备忘,便于阅读时随时查阅。
2.阅读中“并列对比“的技巧
对比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对比认识事物间的异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认识得到深化。通过对比阅读辨析异同,探求规律,培养分析比较能力、综合思维、归纳概括能力、求异思维能力,有助于对知识的全面识记。比如学习函数知识时,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一边比较一边阅读,既弄清了几种不同函数之间的异同,又能够更好的掌握它们各自的特征.3.阅读中“联想拓展”的技巧
新课标的数学教材,含有许多“旁白”,“感受”,“理解”,“探究”,“拓展”的栏目是为了让学习者阅读时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体系的发展由来,探究知识的发展方向,拓展方法的普遍适用性等,所以阅读课本时应该围绕这些内容多思考,多总结,多拓展.4.阅读中“渗入串联”的技巧
很多数学思想方法和重要的技巧,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渗入不等式的知识中,渗入函数的知识中,渗入数列的知识中,那么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思考这种思想或方法还可以渗入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中,从而更加熟练的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对知识的网络化识记或应用.5.阅读中“自问自答”的技巧
“带着问题阅读,才能有最好的阅读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在阅读之前罗列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想了解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一一尝试解决,对问题的解决,就是对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当然阅读技巧多种多样,不能一一枚举,但我们都可以对自己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加以审视,与别人交流阅读技巧、阅读体会等,从而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五、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最为基础的学习能力,形成于学习者的学习经历中。阅读带给我们更多的认识世界的兴趣和渴求,并带给我们在独立学习和接受新事物方面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自由空间,可以说阅读是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学习能力。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也要加强教者与学者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增强了,就是学习能力增强了,就能给我们面对更多、更复杂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注入更多的活力,增加无尽的保障.发表于《中学数学月刊》2008年第12期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本节课重点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难点是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本节课通过折一折、辨一辨、试一试、议一议、比一比等操作,实现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激发爱学、善学、乐学的习惯。
一、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动机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在导入新知识时,直观、巧妙、激趣、贴近生活。如,上课伊始、教师拿一个用纸剪的圆,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找圆的方法渗透图形的对称美,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原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足知识的注入者。”教师在课堂上应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使课堂教学民主化,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例如,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利用学生手中的一张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个侧面,任意画上你喜欢的圆,用剪刀剪下来,在结合教科书,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突破本
本节课的难点。这种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主地获得了数学知识。
三、重视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通过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的感情。例如,教学中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汇报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解题过程,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使问题清晰化、明朗化。总之,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心的教学设计,充分的课前准备、优质的课堂教学,使这节课顺利完成,学生的能力在本节课有了提高和发展,教学效果很好。
第四篇: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一、整体把握课文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一直习惯于从头到尾逐段分析讲解课文。这一做法其实蕴含了这样的阅读假设,即阅读应该按着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顺序进行。
然而,这样的预设并不符合语言学习及阅读的规律。首先,从语言本身的构成而言,“语言中的音、部首、字、词、句子,都只是语言的片段,就好像分子、原子、次原子等,都只是物体的组成分子。我们可以研究这些小片段,但这些片段的总和,永远不等于整体”。
其次,从文本的创作过程而言,所谓“情动而辞发”,作者是有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才创作的,情意贯穿文本的始终。
再次,从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而言,学生首先关注的也是课文的整体。“对成人而言,从小单位开始学起,似乎非常合乎逻辑,因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学会了每一个部分,就学会了整体。但是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事实上,我们是先学整体,再注意到细节。”
由此来看,在阅读教学中,整体把握课文是极其重要的。
二、基本理念和注意事项:
课程标准改变了大纲所强调的词、句、段、篇的分析思路,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比如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中,就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也强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解读这一理念时,需要注意:第一,对课文整体把握,就是把握课程创设的语境,把握作者的基本倾向或观点,把握人物、事物的本质属性,第二,实现整体把握课文的手段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给文章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不可少的、唯一的手段。正因为如此,课程标准不再坚持大纲将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作为中年级训练重点的提法。
以往的教学实践已经表明,段的训练容易把我们的教学引向繁琐分析的桎梏中,它追求的是标准、结论、答案的统一,忽视阅读的情感体验,压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背阅读的规律。当然,整体把握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这里所强调的是,不一定每篇课文都必须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同时也要允许学生用各种形式(如用词语概括、用短语概括、用描述性的语言概括等)表示自己对文章内容和条理的理解。
【课例1】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片段
(二)体会铁罐的话
1、体会第1句“傲慢”(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①我们先来看看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这句话你读出什么?你通过什么感受到的?(标点、碰、敢、子、提示语:傲慢)(板书:提示语、标点、词语)
②你能把这种傲慢通过读体现出来吗?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轻视别人,对别人没礼貌,也就是说铁罐不仅轻视陶罐,而且对陶罐没礼貌。)是呀,这就是“傲慢”。
③这种“傲慢”除了语气能表达出来,还可以用什么表达“傲慢”啊?(板书:动作、神态)④想象一下铁罐说的时候会是什么神态,什么动作?
⑤再来读读铁罐的话?谁再来读一读?(若学生读得好,“真是一个傲慢的铁罐”)
⑥小结:我们回想一下:这样一个活灵活现的铁罐是怎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呢?(抓提示语、语言中的语言、标点、想象表情、标点、想象表情、动作)
2、下面请你用刚才我们学的这种方法去学习铁罐的其他几句话,想想你“从中能感受到什
么”,一会用这个句式介绍给大家。
(1)体会第2句的轻蔑。(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①读。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轻蔑)
②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懦弱的东西)
③陶罐的哪些表现让铁罐觉得很懦弱?(不和他争辩,承认自己不敢)
是啊,所以铁罐就说:“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对陶罐的这种轻视小看,就是轻蔑,谁能把这种轻蔑加上动作、神态表现给大家?(2人)
(2)体会第3句恼怒(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会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①学生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铁罐的愤怒的?
(提示语:恼怒。词:住嘴,破成碎片。标点:连用叹号)
②自读、指名读。(2人)
(3)体会第4句体会铁罐近乎疯狂(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撞成碎片!)
请你读读铁罐第4次说的话,想一想,铁罐当时的神态是怎样的?带着这种情感读一读。(引导学生用愤怒、恼羞成怒、怒不可遏,近乎疯狂,火冒三丈,怒发冲冠)
(4)下面请你快速读读铁罐的话,体会一下铁罐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铁罐的情感变化,是从傲慢,到轻蔑,到恼怒,最后到近乎疯狂。)
(5)是啊,铁罐一次比一次不讲理,一次比一次蛮横。你再仔细观察一下,除了提示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标点:叹号叹号的使用越来越多,说明铁罐越来越生气。)是啊,几个叹号的使用就把铁罐的情感变化清楚地展示给我们,多巧妙啊!
3、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铁罐?(蛮横,不讲理,骄傲)(板书:蛮横无理)
【点评】
本课例教训鹅绒来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7课。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借助对话塑造了两个鲜活的形象——傲慢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至少表达了两层寓意:第一,强弱不是绝对的,优点和缺点也是相对的;第二,倚仗自己的强大欺凌别人很不应该,由此赞扬谦虚谨慎的品质,批判骄傲自满、恃强凌弱的做法。这篇教学设计抓住了“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这一重点内容,但是引导学生围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两个问题逐句品味铁罐的话,就使得课文学习陷入了繁琐的分析中。
【建议】
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是本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对这一内容的把握不应该采取逐句分析的方式。建议在学生自读课文,画出陶罐和铁罐的话语后,教师以表格的形式整体呈现四次对话,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整体感知铁罐语言的变化(比如称呼的变化,标点符号的变化,提示语的变化等),感知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这样的整体感知直接为后面揭示寓意做了铺垫。
【课例2】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片段
师:小说的结局是船长与船一同沉入了大海,此时的雾是阴惨惨的。请你快速浏览全文,文章写了几次雾?
(投影出示):
1、大海上夜色正浓,大雾弥漫。
2、雾越来越浓了„„
3、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
4、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
5、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师:课文为什么要反复写雾呢?跟你旁边的学习伙伴交流一下。
生1:雾是推动小说情节的重要环境因素,没有雾,就没有这次海难。
生2:雾越来越浓,救援越来越困难,而自然的力量没有战胜船长的意志,它指挥大家可以战胜自然因素,战胜灾难。
生3:最后一次写雾,渲染心情。
师小结:你们看,雾的出现是必然的,雨果在这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板书:环境)不是闲来之笔,而是情节的需要啊!
【点评】
本课例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
小说有一个要素是环境描写。本篇文章多处写雾:事件在大雾中发生,船长在薄雾中与船一同沉入大海。雾是造成海难的直接原因之一。而教师没有处处设防,零敲碎打地处理环境要素,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在回顾全文时,来讨论其作用,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全面,阅读更加富有实效。这种处理,既以学生的熟读作基础,感受更深切,又更加突出了事件的完整性,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全文,了解作者文笔之妙。
【建议】
(1)阅读教学要转变思路,要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由文章学的思路转向阅读学的思路。在课堂教学中,学什么,怎样学,都要关注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从学生产生的问题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经过教师有意引导,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进行探究性学习。
(2)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贯穿以学为主的思想,不搞过细的讲解,而由学生从文章整体入手,自主阅读,整体感知;然后抓住关键部分(可以是一个自然段,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语)前后联系,上下贯通,理解内容;最后再回到全文,认真品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课例3】
《崂山道士》教学片段】
师:回忆一下,如何概括主要内容?
生1:可以从文章里摘取一些词汇,再串联起来。
师:这是连词成句的方法。
生2:可以看这篇文章主要说的什么。不重要的就不用概括了。
师:这是“取主舍次”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默读《崂山道士》,思考“谁、因为什么、做什么、结果怎样”,串联问题的答案,来概括一下主要内容。把你概括的内容写在书上。生默读进行概括。
师:咱们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概括的。
生3:王七羡慕仙人有法术,就上崂山拜师学习,师傅让他干活,中秋节的晚上王七跟大家喝酒,酒怎么喝都喝不完。王七想回家,让师傅教他穿墙术,王七回家向妻子炫耀,结果头上撞了个大包。
师:(随着学生的陈述板书情节)概括结尾要学会提炼。王七头上撞了个大包,责任在谁? 生4:在他自己,师傅告诉他不要用法术做坏事,他不听。
师:用一个词,这叫——
生5:自作自受。
师:这回故事的结尾才准确。看看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出来的情节,哪个是主要情节?注意,主要情节往往导致结果。现在同学们再读读文章,对这些情节进行取主舍次。
生6:羡慕,学法术、干活,想回家这些个情节可以舍掉。
师:那王七为什么要学习穿墙术?
生7:想不劳而获。
师:(板书:不劳而获)谁来根据板书概括一下主要内容?
生8:王七想不劳而获,到崂山跟仙人学习了穿墙术,回家炫耀,结果头上撞上了大包,自作自受。
师:请大家修改自己书上的概括主要内容。
【点评】
本课例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但是对于学习语文来说,掌握方法并不意味着学生能正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些学生在概括时力求做到全面,但不能正确取舍。本案例中的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有心,针对学生的情况重点用在解决“如何取主舍次”这个问题上。教师在关键处给予点拨:取主舍次,什么是主?“主要情节往往导致结果”,这样的极富启发性的话语让学生能够围绕全文进行思考,在对本文的情节进行取舍的时候,既理解了本课的内容及中心,又是练习了“取主舍次”的这种概括方法,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如果每一节课,每一次概括主要内容,教师都能够这样精心备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的难点所在,巧妙点拨,扎实训练,相信概括主要内容不会再成为孩子学习中头痛的事。
【建议】
高年级学习语文,无论做什么,都要在、立足于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更要立足于全文,只有立足于全文,才能准确把握文意,对文化智囊饿哦容进行准确取舍。指导学生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有方法的引导。
除了本案例中采用的“取主舍次”、“连词成句”等方法,还可以结合课文特点,采用“文题扩展”或“内容借助”等方法。例如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献你一束花》一课,抓住问题进行扩展,“谁献花,献给谁,目的是什么”,便可准确概括文意。
“内容借助”法,就是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要内容,也就是学生在中年级段常常接触到的中心句或中心段的概括方法。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落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精心引导,落实在对每一个学生的指导上。最开始是要求你每一个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概括,每一个人都要落实在笔头,把自己的概括写在书上,然后带着学生体会如何取主舍次,再让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
第五篇:阅读教学中整体把握的策略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的情况,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整体把握”的理念。何为“整体把握”?整体把握就是学习主体在阅读后对阅读文本的整体感悟和理解,包括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等内容。但一篇文章的教学单有整体把握是不够的,还需深入文本的细部,对局部的精妙进行揣摩和玩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又要注重对文本的局部品味。具体到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该怎样进行整体把握呢?
一、以“朗读”作为基础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要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基本的方法。教师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沉浸到文本之中,引导学生读出情味,读出美感,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并且要力求在诵读涵咏中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精当,语句的优美;感受节奏的跌宕,音韵的和谐,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从而高效地走进文本的局部。
教学片段一:如笔者教学《夏感》的教学片段:
师:朗读是开启语文殿堂的金钥匙。本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同时字里行间又充满了阳刚之气、磅礴之势。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在诵读文章的时候,要在脑海里想象文中的画面,要读出轻重缓急。
(学生自由朗读)
师:根据刚才的朗读,你觉得你比较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这些句子写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说说你的理由。可以从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词语、句子、修辞),表现出什么(情感、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虑。
生:“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句中,“涌”写出了麦浪翻滚的动态美。作者把“麦”说成“海浪”,“汽车”说成“船”。说明了麦子多,车开得快。突出急促、紧张、热烈、壮观的气氛。
生:“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这句中,“沸腾”二字让人体会到夏天的热烈,此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并且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从春到夏的过程。
生:“金色主宰了世界上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句话,从色、味几方面描写麦浪、表现了夏天的热情。
生:“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用白描的语言来描写质朴的农民,把农民弯腰收割,汗流浃背的劳动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四个“快”字突出了农民渴望收获的急切心情。
„„
分析:这篇文章所在的单元教学说明指出:“要在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通过朗读,学生不仅体味到作者说了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这个教学片段,教师紧紧地抓住本文语言优美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品析他们喜欢的句子,从而达到对夏天特点的把握,直接进入到文章内容、情感的内核,有效地实现局部突破。
二、以“复述”作为跳板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来把自己或别人说过的话重复说一遍。但复述不是背诵,而是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文章的主要情节。复述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积累、内化语言,提高思维能力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有时恰当地运用复述,能够把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进行有效地穿掇。
教学片段二:下面是笔者执教《智取生辰纲》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认真浏览课文,准备复述。)
生:复述课文。
师: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大家觉得吴用、晁盖他们智不智?(智)那你觉得吴用、晁盖等的“智”体现在哪些地方?他们利用了哪些条件?
(学生进入文本局部的学习,寻找归纳表现吴用、晁盖他们“智”的语句加以品析。)
分析:复述产生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复述。复述直接体现着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更为深入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然后引导学生以谈感悟的形式巧妙地过渡到对文章局部的分析,实现了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有机衔接。
三、以“概括”作为引导
“概括”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进行归纳表达。概括,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之上,概括,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初步理解之上,它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概括能使读者更明确地把握作者所写的内容,能更准确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更好地进入文章的文本。
教学片段三:如笔者教学《孤独之旅》的教学片段:
师: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快速浏览后)
生:文章写了杜小康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的过程。
生:文章写了杜小康在随父亲放鸭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杜小康的成长历程。
生: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的经过,展现了杜小康从孤独害怕到逐渐懂事、坚强的成长过程。
师:三位同学的发言中都谈到了本文的主要事件:放鸭。那我想问一句,杜小康为什么有这段放鸭之旅呢?
生:他的家庭突然遭到了变故,他家原来是油麻地最殷实的一户人家,突然之间跌落到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
师:他家遭遇了怎样的变故,请同学们课外有时间阅读一下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了解一下究竟是怎样的变故。谈到这次去放鸭,杜小康愿意吗?第一段中是否有相关的信息。生:不愿意。“只好”可以看出来。
师:“只好”是什么意思?
生:不得不,无奈的意思。
师:这说明杜小康是不愿意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的。既然他不愿意,那他在这趟旅途中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找一找,杜小康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生认真跳读课文,勾画有关的词语和句子。)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概括内容”作为手段,很好地把“整体把握”与“局部突破”结合起来。教师在“整体把握”中要求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更重要的是巧妙地结合学生回答的“放鸭”导入文章的局部分析:杜小康为什么有这次放鸭之旅?杜小康愿意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吗?杜小康在放鸭的旅程中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引导,巧妙地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的深处。
四、以“换题”作为切入
文章的题目,或者是全文的线索,或者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或者借物喻人,象征某种事物„„有时,我们可以利用“题目”为教学导航:或者是要求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重新改写,或者是要求学生对题目加一定的修饰限制词语,换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实现从整体把握到局部品味的突破。
教学片段四:下面是宁鸿彬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1]的一个教学片段:(案例有删改)
师:下面大家准备一下读课文前我布置的作业,可以只拟标题,能解释一下这样拟题的理由当然更好。
生:我拟的标题是《家里人与于勒叔叔》。因为小说主要反映了家里人对他的不同看法,于勒有钱时说他好,没钱时说他不好。
师:家里人都指谁?
生:指父亲、母亲、两个姐姐和弟弟。弟弟就是文中的“我”,“我”叫若瑟夫。
生:我拟的标题是《期望》。因为课文一开始说于勒糟蹋钱,家里人期望他不要乱花。又期望他离开家人的身边;还期望有钱的于勒能改变家里人的生活状况;在船上看见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又期望那个穷水手不是自己家里的那个于勒。
生:我拟的标题是《于勒的变化》,因为课文几次写到于勒的变,家里人对他的看法也几次改变。
师:正是因为于勒的变化,才引起家里人对他看法的变化。
生:我加的标题是《记一个生活不会计划的人的遭遇》,因为于勒一开始就不会计划着花钱,后来才沦落到被人看不起的地步。
生:我加的标题是《可悲的于勒》。因为于勒在美洲有钱后,曾给家里人写了一封信,当时家里人很势利,见他有钱,就希望他回来,后来在船上看到了穷于勒,却骂他,不关心他,说明于勒的处境很可悲。
师:你再进一步说说他还可悲在什么地方?
生:可悲还在于勒所处的社会环境,那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钱的关系。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但是刚才你们拟的标题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于勒身上。课文除了写于勒,还写到了好多人。你们还可以打开思路,从别人的角度拟题,使标题更加丰富。
生:我拟的标题是《变色的世界》。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变色龙》一课,那篇文章写的是人对狗的态度的变化,这篇文章写的是人对人的态度的变化。
师:人对人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当于勒胡花钱时,人们就讨厌他;当于勒有钱时,人们就说他是好人;当于勒最后成为卖牡蛎的老水手时,人们又骂他是骗子。这是以一个家庭的情况反映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六亲不认的情况。
师:你拟的标题很好,解释得也很深刻,揭示了那个变色的社会中的变色的人的灵魂。这个标题很精彩!
生:我拟的标题是《贫穷与阔绰》。因为小说中的人们对贫穷的于勒和阔绰的于勒态度不同。于勒的“贫穷与阔绰”又是本文的线索。
师:你不但给文章拟了一个不错的标题,而且又指出了文中的线索,对课文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
师:刚才大家拟的标题都很好。有人从于勒的角度拟题,有人从家里人的角度拟题,这些标题交代清楚了文章记叙的事件,有的还触及了事件的本质。这样的标题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我们通过这项活动知道了这篇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几个什么样的人,反映了当时社会什么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着哪一个字展开的。
生:“变”字。因为故事不但告诉了我们于勒的变,还告诉了我们别人对于勒的态度也在变。
生:我认为应该用“钱”字。因为于勒没钱就被人看不起,而有了钱才使得大家盼他盼得望眼欲穿。
师:现在同学们有两种意见。那么哪个字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呢?
生(齐):钱。
师:对。小说就是围绕一个钱”字展开的。于勒有钱时,大家都盼他;没钱时大家就躲他,骂他。正因为于勒对钱占有的多与少,才引出了他的亲属几次对他态度的变化。那么,文章是怎样围绕一个“钱”字展开故事的呢?
分析: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透过“题目”这个眼睛,我们就能透视文章的深处。通过对题目的拟改,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对我们迅速地阅读分析文章帮助很大。这个教学片段,宁老师通过让学生“换题”(也包括补充题目等形式)实现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而且在阐释换题的理由中,教师因势利导的引导归纳,巧妙地切入了文章的局部。
五、以“猜想”作为比较
猜想,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有情有趣的学习方法;猜想,是一种思维过程,一种有根有据的思维过程;猜想,是一种体验过程,一种有滋有味的体验过程。猜想,能够吊起学生的阅读胃口,让学生带着期待读书。学生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也就初步读懂了课文内容,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再结合学生的“比较”,巧妙地实现局部突破。
教学片段五:如笔者教学《风筝》的教学片段: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风筝》,现在请大家不要忙看书,思考一下,如果你就是鲁迅,你会写些什么内容?
生:可能会写他小时候和伙伴们放风筝的事情。
生:可能写风筝是怎样做成的,有多么漂亮。
生:可能会写他放风筝的时候出现断线等意外的事情。
„„
师:你们都很富有想象力,放风筝确实是我们童年时代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但鲁迅先生的这篇《风筝》,是不是这样写的呢?他要表现的东西是否与我们猜想的一致呢?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迅速阅读课文。
(学生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现的思想。)
师: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与你猜想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我”折断弟弟心爱的风筝,表现了“我”的忏悔心情。
生:这篇文章写作者由眼前的风筝联想到他儿时踏毁弟弟的风筝的事情,表现了他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师:那“我”是怎样踏毁弟弟的风筝的呢?“我”对放风筝有怎样的认识上的转变,让我们走进这些段落。
分析:猜想,是发现的设想;猜想,是探索的动力;猜想,是创新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猜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这个教学片段,教师用“猜想”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这将对课文的阅读起到很好的“定向”。再在学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与开头的设想进行比较,从而完成了文章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抓住“我”“踏毁风筝”这个事件,直接进入文章核心内容的学习和品析,完成了从整体到局部的突破。
六、以“体会”作为铺垫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表个人的阅读体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尤其是在“整体把握”阶段,引导学生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产生的感想,获得的体验,能够为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细部打下很好的铺垫,有利于打通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通道。
教学片段六: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散步》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先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家庭?
(教师有表情地背诵课文,背景音乐响起。)
师: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融洽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互敬互爱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
师:对,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请同学们把文章齐读一下,读出这种和谐,读出这种幸福。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听着大家这么投入地朗读,我也融入到了文中那和谐的氛围里,我想问一下,这个和谐的家庭,难道就没有一点矛盾吗?他们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
生: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师:这个分歧主要集中在文中的第几段?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谈体会”的形式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学生读了文章,一定有很多话可以表达。通过这个表达,学生的学习热情迅速被激发出来,而且教师就抓住学生的表达“和谐”这个关键词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既然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但他们在散步的过程中有没有分歧呢?既然有,那是什么分歧?这就很巧妙地进入到了文章的局部。
七、以“活动”作为载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活动,利用活动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在活动情境中的体验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教学片段七: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变色龙》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下面有没有同学自愿上台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根据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尽可能地模拟人物的语气语调。几个学生上台表演,课堂气氛一开始就很活跃。)
师:大家来说一说,谁表演得最形象逼真?
(学生争论评议,普遍认为是扮演奥楚蔑洛夫警官的xxx同学。)
师:看来大家对奥楚蔑洛夫这个主人公已经有了初步的把握,我想问一下,奥楚蔑洛夫前后一共有多少次“变化”?具体是怎样变化的呢?
(学生开始细读文本,探寻奥楚蔑洛夫前后的变化。)
生:奥楚蔑洛夫前后一共变化了六次。不是将军家的狗时:狗是疯狗、下贱胚子、野狗;是将军家的狗时,狗是那么小、名贵的、娇贵的、怪可怜的。
分析:创设有趣而有实效的场景活动才会有学生的激情互动,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频现,高潮迭起。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来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热情。并通过对这个活动表演的玩味评议,引导学生进入品析奥楚蔑洛夫前后的变化,进入到文本的局部品味。
汪潮教授说,整体决定成败,细节体现精彩!总之,“整体把握”是“局部品味”的先决条件,“局部品味”是“整体把握”的必然要求。没有的精当巧妙的“整体把握”,“局部品味”就会“入”而无依,教师的“教”就会虚无所托;没有扎实细腻的“局部品味”,“整体把握”就会“悬”而无靠,学生的“学”就会浅尝辄止。因此,恰当处理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关系,真正实现他们之间衔接过渡的自然、巧妙、新颖,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流畅,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高效。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1-2 p64―67。
谢治平,教师,现居贵州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