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和《税务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3 09:0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和《税务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和《税务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篇:《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和《税务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和《税务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 [2002]134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 为加强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和网络的管理,总局制定了《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和《税务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总局(信息中心)反映。

附件:1.《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

2.《税务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办法》

附件1

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随着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级税务机关均配备了大量的计算机设备,各类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转已经成为全国税务系统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税务系统计算机设备的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各类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计算机设备主要包括各类服务器、PC机、打印机、发票认证用IC卡读写器和扫描仪等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UPS电源、机房空调等各类设备及附属的外转设备。

第二章 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第三条 各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负责本级和下属单位计算机类设备的调拨、验收,协调到货安装、设备管理和维护,负责并管理上级税务机关统一配备和自行配备的计算机设备。

第四条 各级信息中心必须设置计算机设备管理员岗位,设备管理员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熟练掌握各类设备维护和系统管理的技术人员担任,其中地市级以上单位必须设置小型机和服务器设备管理员2人以上。

第五条 设备管理员除了负责日常的设备管理维护,还要负责设备到货、安装、验收及设备档案台帐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 各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负责本级和下属单位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及技术支持工作。

第三章设备的到货安装及验收

第七条 上级税务机关统一调拨的设备要求各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派专人负责协调设备的到货安装及验收,认真核实到货设备的数量、型号及配置,准确清晰的填写设备到货验收单和安装验收报告

第八条 各单位购入的计算机设备和附属设备及总局调拨的设备均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各单位应执行《国家税务局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国税发[2001]28号),并使用(国家税务局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信息中心负责及时建立设备档案台帐,设备档案台帐包括生产厂家、设备编号、设备来源、安装地点、时间、启用时间等。

第九条 对于高档次的小型机和服务器设备要求7×24小时不停机运行,机房运行环境应严格满足设备要求。

第四章 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及维护

第十条 对新购进的计算机设备,需经设备管理员检测后,方可安装运行,防止由于质量引起的问题和原始病毒的侵害。

第十一条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及时填写设备故障情况及检修记录等。对于高档小型机服务器,要建立值班制度并记录值班日志,值班人员要严格按照值班制度进行职守,定时察看设备的运行状况,严防由于空调故障或环境变化引起的服务器系统宕机,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值班制度的规定坚守岗位,严禁擅离职守。

第十二条 要定期查看服务器的日志文件,掌握服务器的运行情况。

第十三条 要建立计算机设备故障应急措施,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要由设备管理员应采取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并详细记录故障情况及故障解决方法和过程,其他人不得擅自进行处理和维护。故障无法解决的,应及时上报上一级信息中心。

第十四条 各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或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严格管理,定期对计算机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尤其对关键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要定期检查运行状况,及时排除故障隐患。

第十五条 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安装及维护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严禁带电作业,不得在带电情况下进行拆换、插拨零部件等操作。

第十六条 对服务器等关键设备内部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定期进行除尘清洁处理,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第十七条 各级税务机关每年应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计算机设备、附属设备的修理、维护和采购计算机耗材,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十八条 因技术落后、损坏,无零配件或维修费过高确需报废的设备,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及时报损报废;由设备所属单位或使用人提交报废申请;由信息中心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审议,提出技术鉴定报告和意见;

第十九条 设备管理员要定期进行设备台帐与实物的核对,保持帐物一致。

第五章 设备的使用

第二十条 使用人员不得随意拆装计算机设备及附属设备,必须由设备管理维护人员安装配置。

第二十一条 计算机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第二十二条 禁止在计算机上安装电子游戏等有关程序。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二十三条 计算机设备的配置参数是系统运行和维护的依据,系统参数应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规划和设定,并保留2份书面档案进行存档。

第二十四条 应注意账号、密码等资料的管理;特别是服务器系统必须设置系统管理员口令,并定期(1至3个月)或根据需要修改口令,口令要及时密封进行存档。

第二十五条 服务器系统管理员要严格对系统用户和普通用户权限的管理,以保证服务器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第二十六条 各类关键计算机系统要定期对系统文件和数据进行备份,以保证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应用系统和数据。

第二十七条 所有计算机和服务器要尽可能安装实时监控防病毒软件并及时升级,加强防病毒措施,定期检查、及时清除病毒。

第二十八条 禁止在工作机上使用来历不明的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或安装运行游戏,以免感染病毒或木马程序。

第七章 相关责任

第二十九条 设备管理员工作不尽责的,由信息中心给予警告,警告无效或因工作失误造成损失的,应调离设备管理员岗位。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中心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2

税务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国税务系统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确保各级税务机关计算机网络正常、安全、稳定地运行,根据我国现行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等有关条例和规定,以及税务系统各项业务对网络系统管理和安全方面的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中的计算机网络是指全国税务系统各级、各地税务机关的内部广域网、局域网和外部因特网;广域网是指连接总局、省区局(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市局和区县局的四级主体广域网及区县以下单位的广域网延伸。

第二章网络建设与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第四条 全国税务系统网络建设和管理由总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并适时更新,各地遵照执行;总局对于全国性网络建设项目采用统一安排、统筹建设的原则,对各地自建或改建的网络项目采取指导及审批的原则。

第五条 税务系统网络的运行管理由各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或相应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第六条 总局信息中心负责制订全国税务系统网络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建网的技术标准、网络设备选型及配置标准和网络设备与网络运行的管理办法。总局信息中心全面负责全国性的网络建设和改造项目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各地税务局信息中心配合。总局信息中心宏观管理监控全国税务系统的计算机网络,负责总局内部局域网和外部因特网的管理维护;负责总局及省级局网络维护人员的管理、培训及面向全国的技术支持工作。

第七条 各地税务机关信息中心负责在上一级税务机关相关规定的指导下制订本级和下属单位的网络建设规划、建设方案及网络管理办法;实施本级和下属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建设,负责本单位内部办公网和外部因特网的日常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负责本级和下级单位网络维护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及技术支持工作。

第八条 各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除负责本级网络节点的管理、维护工作以外,还应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对所辖下级单位广域网节点的管理维护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并监控下一级网络节点的运行情况。在组建下一级网络时,应充分考虑和税务系统广域主干网的衔接问题。第九条 各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必须配备专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管理员应由经过专门培训、业务技术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担任。各级税务机关应安排必要的经费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

第三章 网络建设

第十条 计算机广域网的建设必须坚持系统开放、通信协议统一、网络结构合理、网络配置规范和网络管理方式一致等原则。各级税务机关进行大规模计算机网络建设和改造时必须先提出需求和可行性报告,报上一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后方可立项,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建设和改造方案必须报上一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批准。总局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省级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案的审核工作。网络建设或改造完毕后,需经上一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及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第十一条 各级税务机关的地区性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和改造方案应待上级税务机关审批后方可实施,对不履行报审手续或未经审批即行开工,造成资金、设备方面浪费的单位,要追究主管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十二条 各级税务机关建设或改造网络要严格按照总局颁布的税务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规划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来设计和建设。

第四章 网络结构及资源

第十三条 各级税务机关的广域网必须按照总局的统一规划进行建设,不得随意更改网络拓扑结构,不得随意更改路由配置,确需更改的必须报上级机关批准。

第十四条 未经上一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的批准不得将其它网络设备接入税务系统的广域网。

第十五条各级税务机关要严格按照总局信息中心发布的《全国税务系统IP地址分配方案》设置本级单位计算机设备的IP地址及掩码,不得滥用、占用他人地址,各级税务机关在《全国税务系统IP地址分配方案》中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单位及下级单位划分子网。

第十六条 各级税务机关的广域网IP地址的分配或变更均要上报上一级税务机关备案。第十七条 只可在总局及省级税务局与工商、银行等部门进行专网互连,并必须通过国家电子政务专用交换平台进行数据交换以保证税务系统内部网的网络安全。

第十八条 根据国家保密局有关规定,税务系统内部网必须与因特网物理隔离,各类与因特网互联的应用系统,如多元化申报等,目前按规定也必须与内部网络物理隔离。

第五章 网络设备管理及网络运行管理

第十九条 为了便于维护和管理,所有的网络设备均应记帐入册,做好设备报废审核工作,并定期进行设备核定工作。

第二十条 机房必须符合网络设备所要求的工作环境,重点注意电压、接地、防雷电、防水、防火、防尘、防盗、通风、温度、湿度和辐射等,以保证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一条 与网络及系统安全相关的一切设备和线路统一由信息中心负责安装、维护、连接和设置,未经信息中心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

第二十二条 落实网络值班制度,各级税务机关必须安排值班人员进行网络值守,网络值班人员定时巡检网络设备的运行状况,网络出现故障时,应采取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

网络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值班制度的规定坚守岗位,严禁擅离职守;网络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广域网运行情况日志,要定期查看网络服务器的日志文件,掌握各用户对网络的访问情况;认真记录广域网络的运行情况和故障排除情况。

第二十三条 定期检查网络设备及线路的运行情况,包括要定期检查备份线路的工作状况,制定网络故障应急方案,确保各级局域网和广域网正常运行。

第二十四条 做好网络设备的定期维护工作,出现网络故障,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故障的解决与排除并详细记录故障情况及故障解决方法和过程,其他人不得擅自进行处理和维护。故障无法解决的,应及时上报上一级税务局信息中心。

第二十五条 各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或相关管理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严格管理,定期对计算机的网络设置进行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并分析故障原因。

第二十六条 各级税务机关每年应安排必要的的经费用于广域网运行及网络设备的修理、维护,确保网络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六章 网络的使用

第二十七条 各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或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好网络使用人员使用网络的培训工作,网络使用人员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应爱护网线、网卡、网线接口等网络设施,不得随意调整自己的IP地址等网络参数。

第二十八条 网络使用人员上网时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应遵守网络礼仪和网络道德规范。

第二十九条 各级税务机关和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网络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他人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三十条 各级税务机关和个人不得利用网络(包括互联网)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增加的;

(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的;

第三十二条 网络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在网络的使用中,对所发现或发生的涉嫌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应该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处理,应该向调查人员如实提供所需证据。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或事应该予以制止或向信息中心反映、举报。

第七章 网络安全

第三十三条 为了做好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工作,地市以上(含地市)税务机关均应成立由管理机构、信息技术部门、业务部门、其它关键职能部门成立的联合信息安全顾问机构(信息安全委员会)。信息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全系统信息安全策略、分配安全责任并协调机构范围的安全策略实施,在业务上对系统的安全工作起指导、顾问和参谋作用。重大安全问题、安全项目由信息安全委员会讨论决定。地市以下税务机关均应成立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各级信息中心在网络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助做好网络安全工作。

第三十四条 网络参数是网络运行和维护的依据,网络参数表由网络系统管理员进行规划和设定,并保留二份书面档案进行存档。需使用该参数表时,必须经网络系统管理员同意,并登记领用。网络参数确定需要调整的,须经上级信息中心同意,调整后要及时存档。

第三十五条 网络管理配置口令(含服务器、路由器、RAS拨号访问服务器、交换机等)必须设置,并由网络系统管理员掌握,以防止非法用户对非授权服务和数据的访问,防止非授权用户对数据和文件的使用和修改等。网络系统管理员要定期(1至3个月)或根据需要修改口令,口令要及时密封进行存档。

第三十六条 所有计算机和服务器要尽可能安装实时监控防病毒软件并及时升级,加强网络防病毒措施,定期检查、及时清除网络病毒。

第三十七条 禁止在工作机上使用来历不明的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和安装运行游戏,以免感染病毒或木马程序。

第三十八条 应注意账号、密码等资料的管理;对网络设备的系统文件和关键配置文件要定期进行备份,并妥善保管。

第三十九条 未经安全检查的网络设备、未经采取病毒处理的计算机及其它未经常规安全检查的网络资源不得接入全国税务系统内部网。

第四十条 税务系统网络安全设备的购买、加装和配置坚持统一配置的原则,对所使用的网络安全产品必须通过国家安全部门的认证。

第四十一条 原则上税务系统内部网与外部因特网必须物理隔离,带有涉密信息的计算机不得接入因特网。

第四十二条 全国税务系统网络安全规定另行发布。

第八章 相关责任

第四十三条 计算机使用人员必须对其使用网络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第四十四条 凡是违反上述规定的,应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触犯国家有关规定或法律的由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追究主要领导的有关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有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二篇: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

九江市国家税务局计算机类

设备管理办法

息中心,进行相关维护,并做好维护记录,其他人不得擅自进行处理和维护。故障无法解决的,应及时上报上一级信息中心。

第三篇: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共)

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11-03-02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字体: 大 中 小】 | 保护视力色: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提高计算机类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各类计算机类设备的正常运行,结合目前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使用及管理现状,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二条 适用设备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的计算机类设备主要包括:网络通信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存储备份设备、PC机、外围设备、税控设备、机房专用设备以及与信息系统运行相关的设备等。

第三条 适用部门及人员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的部门及人员主要包括:全国税务系统各级税务机关和部门,税务系统内正式工作人员、临时借调人员和业务外包合作单位人员。

第四条 适用管理流程。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涉及上述部门和人员对计算机类设备的需求提出及购置、设备实物流转(设备流转、到货验收、入库、出库(领用、借用、设备流转)、收回、报废)、使用管理等流程。

第三章 管理部门岗位及职责

第五条 管理部门。各级税务机关应结合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确定本级单位计算机类设备管理部门,原则上各级税务机关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计算机类设备的管理工作。

税务总局和省税务机关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计算机类设备的管理工作,指导下级单位计算机类设备的管理工作;地市及以下税务机关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部署,负责本级机关计算机类设备的管理工作。

各级单位计算机类设备管理部门应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做好设备实物与资产帐务的衔接工作。

第六条 管理岗位。各级税务机关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须设置计算机类设备技术规划岗、设备实物管理岗和设备库存管理岗。岗位设置应与人员相对应,各地可根据本单位计算机类设备管理职责分工和人员配备情况,采取“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等方式来具体安排。

(一)设备技术规划岗。整理、汇总统计本级单位计算机类设备需求,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汇总的用户需求进行需求合理性分析。结合本单位计算机类设备的整体配备情况,对审批通过后的计算机类设备需求,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制定配备设备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指标。

(二)设备实物管理岗。设备实物管理岗负责设备到货、安装、调试,设备实物管理台帐卡片的建立与管理。

负责本级税务机关计算机类设备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状态管理和信息汇总统计等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包含以下方面:网络使用管理、安全设备使用管理、服务器及存储设备使用管理、PC机及外设使用管理、税控设备使用管理、机房专用设备使用管理。

负责本级税务机关计算机类设备实物和台账管理,做好与固定资产管理的衔接工作,定期盘点设备,做到帐物相符。

设备实物管理岗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熟练掌握各类网络、安全、服务器、存储、PC及外设、税控和机房专用设备等相关技术知识的人员担任,地市局及以上单位至少设置2人。

(三)设备库存管理岗。负责对本级税务机关计算机类设备进行入库、出库登记管理、库存设备盘点等库存管理工作。

第四章 设备需求提出及购置

第七条 设备需求提出及汇总分析。各级税务机关应本着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的原则,统筹考虑计算机类设备的配备。各级税务机关如对计算机类设备有需求,日常需求由使用部门负责提出后填写“计算机类设备需求申请单”,项目需求由项目规划部门在立项初期提出,上述需求均需报本级税务机关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按流程审批通过,由设备技术规划岗整理汇总,组织相关人员对汇总的用户需求进行需求合理性分析,报本级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审批。

第八条 技术方案规划制定。设备技术规划岗结合本单位计算机类设备的整体配备情况,对审批通过后的计算机类设备需求,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制定采购设备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指标,报本级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审批。

第九条 设备购置。设备采购技术方案和技术指标报本级税务机关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由设备技术规划岗按照政府采购管理流程配合办理采购事宜。第五章 设备实物流转

第十条 设备流转。设备流转包括:计算机类设备流转到下级单位,或计算机类设备流转到本级单位的计算机类设备库存管理部门,或计算机类设备流转到上级单位。

(一)设备流转到下级单位

1.设备从本级单位流转到下级单位前,本级单位设备实物管理岗需填写“计算机类设备流转单”,经审批通过后,方可流转。

2.下级单位接收到流转设备后,办理设备到货验收,参见本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第十一条)。

(二)新购设备流转到本级单位库存管理部门

1.新购设备流转到本级单位库存管理部门前,本级单位设备实物管理岗需填写“计算机类设备流转单”,经审批通过后,方可流转。

2.本级单位库存管理部门接收到新购设备后,办理设备到货验收,参见本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第十一条)。

(三)设备流转到上级单位

1.设备从本级单位流转到上级单位前,上级单位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需向本级单位下发“计算机类设备流转通知”,本级单位接收到“计算机类设备流转通知”后,由本级单位设备实物管理岗填写“计算机类设备流转单”,办理设备向上级单位流转。

2.上级单位接收到流转设备后,办理设备到货验收,参见本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第十一条)。

(四)设备在不同层级单位间发生流转后,设备转出和转入单位的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均应及时向本级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通报,做好相应的固定资产调拨工作,做到帐物相符。

第十一条 设备到货验收。

(一)设备接收单位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的设备实物管理岗负责对到货(购置、流转、租用、受赠)设备按照到货验收方案进行验收,核查设备配置等,设备技术规划岗和设备库存管理岗参与协助完成。

(二)验收合格后,由设备实物管理岗填写“计算机类设备到货验收入库单”。

(三)验收不合格的计算机类设备,属本单位采购的,按照采购合同处理;属从上级单位流转的,应向上级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汇报后处理;属从下级单位流转的,向下级单位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通报后处理;属租用的,向提供租用设备方通报后处理;属外单位捐赠的,向捐赠方通报后处理。

第十二条 设备入库。到货设备验收合格后,凭“计算机类设备到货验收入库单”,由设备库存管理岗办理设备入库手续。

收回设备,由设备库存管理岗开具“计算机类设备收回验收入库单”,并办理设备入库手续,由设备实物管理岗相应修改设备实物管理台账。

第十三条 设备出库

(一)设备领用

1.个人用户或部门用户领用计算机类设备需填写“计算机类设备领用申请单”,经审批通过后,到本级税务机关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经设备实物管理岗办理领用手续。2.设备实物管理岗根据审批通过后的“计算机类设备领用申请单”,分配设备编号,详细准确填写设备实物台账,由领用人或领用部门经办人和设备实物管理岗在“计算机类设备领用申请单”上签字确认后,由设备库存管理岗办理出库手续。

(二)设备流转

在计算机类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随着应用系统部署的重新调整,计算机类设备的部署随之可能出现重新调整,导致设备的安装地点和使用单位发生变化,而产生设备流转。具体办理流程参见本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第十条)。

(三)设备借用

1.凭审批同意的“计算机类设备借用申请单”,设备借用人到本单位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办理借用手续,领取借用设备,参见本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第十三条中“设备领用”部分)。

2.计算机类设备借用期限最长为3个月,借用设备应按期归还。因工作需要到期不能归还需办理续借手续。

第十四条 设备收回

(一)在人员离开单位时,由本单位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负责办理计算机类设备收回工作。设备实物管理岗负责填写“计算机类设备收回验收入库单”,核查设备后,办理设备收回,更新设备实物管理台账;设备库存管理岗凭“计算机类设备收回验收入库单”,核查设备后,办理设备入库。

(二)计算机类设备更换,由本级单位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负责办理原有计算机类设备的收回入库工作。

第十五条 收回设备处置

对于收回入库后仍然可利用设备,可继续办理出库;对于收回入库后不可利用设备,可进行报废处置。

第十六条 设备报废

(一)地市及以上税务机关负责计算机类设备报废的审核工作。区县及以上税务机关负责具体办理对本级单位计算机类设备的报废处理工作。

(二)原则上必须满足以下情况,方可申请设备报废:设备已超过使用年限、因技术原因不能安全有效使用的设备,根据工作需要无法满足业务需求必须淘汰、损毁损坏或故障高发导致维修成本已大于设备自身现有价值。

(三)地市及以上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组织成立设备报废技术鉴定评估小组,对达到报废条件的计算机类设备进行技术鉴定评估,并报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处置。

(四)地市以下税务机关办理计算机类设备报废,由本单位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填写“计算机类设备报废审批单”,报地市税务机关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审批。

(五)在计算机类设备报废处理过程中必须做好设备实物管理台账、固定资产台账与报废设备实物的核对、核销工作,做到帐物相符。

(六)对于报废的计算机类设备存储介质中的程序和数据等信息需由设备使用人妥善处理,防止信息丢失和外泄。对于涉密的报废设备,按照有关保密要求处理。第六章 设备管理

第十七条 设备实物管理

(一)设备实物台账管理

各级税务机关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设备实物管理岗负责计算机类设备实物管理台账维护工作。设备流转、到货验收、入库、出库(领用、借用、设备流转)、收回、报废等流转过程发生后,或设备配置发生变化后,或设备使用人信息(所在部门,职务等)发生变化后,须及时登记更新设备实物管理台账卡片信息。

每半年终了前1个月,设备实物管理岗应对本级税务机关计算机类设备进行汇总统计,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并报上一级税务机关。

(二)设备实物盘点

每年年终前1个月,设备实物管理岗应将设备实物管理台账与计算机类设备实物进行核查,做到帐物相符。如有盘盈、盘亏,要查明原因,并按权限报批,作相应处理。核查结束后提交核查报告,分别报相关部门和领导,并由设备实物管理岗对设备实物管理台账作相应修改。

第十八条 设备使用管理

(一)网络、服务器和存储备份等大型计算机类设备,由相关类型设备的管理/监控岗负责管理维护和监控。

(二)用户必须妥善保管使用个人用计算机类设备。

1.个人使用的计算机类设备,未经本级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许可,不得随意调换使用。

2.未经许可,用户不得随意拆装计算机类设备及附属设备。

3.在计算机类设备使用过程中,用户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4.计算机类设备必须用于工作,禁止在计算机中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5.未经许可,严禁擅自修改计算机类设备的配置参数,如:网络配置参数、防病毒软件配置参数等。6.对于个人用计算机类设备发生遗失或被盗,需向相关部门报告后处理。

7.对于个人用计算机类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软硬件故障,需向本级税务机关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报修,未经许可,个人不得随意拆装修理。

(三)设备使用状态信息管理

设备实物管理岗应及时掌握设备使用状态信息,定期收集汇总如下信息:设备配置变更信息、设备故障信息、设备性能监控及调优信息、系统补丁升级信息等;负责做好设备日常使用状态信息汇总统计和报表制定工作。

1.建立设备实物管理台账卡片

计算机类设备安装验收完毕投入运行后,设备实物管理岗应为该设备建立设备实物管理台账卡片,填写相关表格,保证一机一卡。内容至少应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型号、设备类型、生产厂家、设备来源、采购时间、设备采购金额、所属信息化项目、启用时间、使用手册、随机附带维护工具、设备配置、系统配置规划、设备用途、安装运行的应用系统情况、设备管理/监控岗位人员及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

设备配置、设备用途发生变更或设备升级扩容后,由设备实物管理岗更新设备实物管理台账卡片信息。

2.故障情况收集管理

相关类型设备的管理/监控岗(其工作职责见《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体系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5〕128号))应定期(每季度)向设备实物管理岗提供全部设备故障情况信息,设备实物管理岗对设备故障信息按照设备品牌、型号、批次等标准分类汇总,掌握设备的故障率和故障分布情况,便于在今后需求制定和采购设备时采取相应策略。

3.资源利用状况信息管理

设备实物管理岗应与相关类型设备的管理/监控岗共享设备性能监控信息,定期(每季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设备资源利用率等信息,提出合理的设备扩容升级或新购需求,以及时满足应用系统对设备资源和性能的需求。

第十九条 相关责任

各相关岗位工作不尽责或造成损失的,由信息化技术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和〈税务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2〕134号)中的《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1 计算机类设备实物流转管理流程图

第四篇:税务系统公职律师管理办法

税务系统公职律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发展税务系统公职律师工作,加强税务系统法律人才培养和使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税收法治建设,根据《司法部关于开展公职律师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税务系统开展公职律师工作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税务系统公职律师,是指取得公职律师证书,在税务机关从事法律工作、提供法律服务的在职工作人员。

第三条 税务系统公职律师应当通过执业活动,促进税务机关依法决策、规范执法、严格监督,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推动法律正确实施。

第二章 任职条件及权利义务

第四条 税务系统公职律师基本任职条件:

(一)税务机关在职工作人员;

(二)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

(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资格或者法律职业资格;

(四)税务或者法律工作经历累计不少于四年(含试用期);

(五)近二年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六)国家税务总局、省税务局规定的其他条件。省税务局可以结合实际适当调整第(四)

(五)项条件,其中第(四)项工作经历最低不得少于二年。

第五条 税务系统公职律师享有以下主要权利:

(一)依法调查取证、查阅案件材料等律师执业权利;

(二)加入律师协会,享有会员权利;

(三)参加律师职称评定;

(四)参加税务系统、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等组织的业务培训、工作交流等活动;

(五)担任公职律师的经历计入执业年限;

(六)按照规定应当享有的其他权利。第六条 税务系统公职律师履行以下主要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二)自觉接受执业管理、行业监管、行业自律管理;

(三)勤勉尽责执业;

(四)不得从事有偿法律服务,不得在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兼职;

(五)不得以公职律师身份办理税务机关以外的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等除外;

(六)按照规定应当履行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公职律师办公室主要职责

第七条 国家税务总局公职律师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起草税务系统公职律师管理制度;

(二)协调、指导、督促税务系统公职律师工作;

(三)统筹使用税务系统公职律师研究重要法律问题、处理复杂法律事务;

(四)组织实施税务系统公职律师培训和工作交流;

(五)负责国家税务总局机关公职律师执业管理工作;

(六)配合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等有关单位和部门做好资质管理、业务指导、行业自律等工作;

(七)承担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省税务局、市税务局公职律师办公室具体职责由省税务局确定。

未设立公职律师办公室的,由政策法规职能部门代行其职责。

第四章 证书申请及管理

第九条 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向公职律师办公室提出公职律师证书申请,并按照司法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第十条 公职律师办公室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提出拟任公职律师人员名单,报局领导批准后,将相关材料和人员名单一并报送司法行政机关审核。

第十一条 国家税务总局机关人员申请公职律师的,报请司法部审批。

省税务局机关人员申请公职律师的,报请省司法行政机关审批。

市、县税务局人员申请公职律师的,由市司法行政机关审查后,报请省司法行政机关审批。

第十二条 公职律师办公室应当将取得公职律师证书情况告知公职律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由人事部门记入个人档案。

第十三条 公职律师应当妥善保管公职律师证书,不得涂改、故意毁损证书或者将证书转借他人。

因证书损坏需要更换或者遗失需要补办的,由本人提交申请更换或者补办的说明以及相关材料,按照证书申领程序办理。损坏的原证书应当交回。第十四条 因工作变动等原因不再担任公职律师或者不再履行公职律师职责的,公职律师办公室应当收回证书,按照司法行政机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公职律师办公室应当将公职律师名单通过税务机关门户网站或者其他合理方式向社会公开,并且及时予以更新。

第五章 执业管理

第十六条 税务系统公职律师应当为税务机关提供法律服务,主要包括:

(一)为税务机关工作决策和重大事务处理进行法律论证、提出法律意见;

(二)为税务机关提供与工作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研究具体法律问题,办理具体法律事务;

(三)参与法律文件起草、合法性审查、重大税务案件审理等工作;

(四)接受税务机关委托,参加调解、和解、复议、诉讼、仲裁、行政赔偿等法律活动;

(五)公职律师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七条 税务系统公职律师在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上,为所在单位提供法律服务。第十八条 公职律师办公室可以统筹使用本系统公职律师,为研究重要法律问题、处理重要法律事务提供法律服务。税务机关及其部门没有公职律师,或者确有必要的,可以向公职律师办公室提出申请,公职律师办公室指派公职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公职律师办公室指派公职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应当征得公职律师所在单位同意。确有特殊情况无法承担指派工作的,公职律师所在单位应当向公职律师办公室作出说明。

征得同意后,公职律师办公室将工作任务推送公职律师所在单位,公职律师所在单位应当及时通知公职律师按照要求提供法律服务。

第十九条 公职律师在执业过程中遇到疑难法律问题或者重大法律事务,可以提请公职律师办公室集体研究处理。

第二十条 税务机关召开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以及其他会议,作出有关决策或者处理有关事务涉及重大法律问题的,可以安排公职律师参加或者列席会议。

第二十一条 公职律师对外进行执业活动,应当出示公职律师证书和委托单位出具的公函。

第二十二条 公职律师开展执业活动,应当制作工作底稿,妥善保管有关材料。

公职律师接受指派提供法律服务的,应当及时制作业务办结情况说明,并将有关材料编制成册、立卷归档,向公职律师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三条 公职律师按照要求提供法律服务,接受服务单位应当积极配合。接受服务单位不配合的,公职律师可以向公职律师办公室报告。经公职律师办公室同意,公职律师可以暂停提供法律服务。

第二十四条 接受服务单位存在故意隐瞒、歪曲重要事实,或者提出严重不合理要求等情形,可能给执业活动造成较大风险的,公职律师有权停止提供服务,同时向公职律师办公室报告并充分说明。

第六章 执业档案及考核

第二十五条 公职律师办公室应当建立公职律师执业档案,相关材料按类别归入人事档案,并纳入“数字人事”干部个人信息管理。

执业档案资料包括:

(一)公职律师证书申请材料;

(二)公职律师证书复印件;

(三)执业考核材料及结果;

(四)国家税务总局、省税务局规定的其他材料。第二十六条 公职律师办公室负责公职律师执业考核,提出考核等次建议。

执业考核等次建议按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公职律师存在涉嫌违法违规正在接受查处等情形的,公职律师办公室应当暂缓考核,待查处结果明确后再予考核。

第二十八条 公职律师办公室应当将考核等次建议提前告知公职律师本人。

对本人等次建议有异议的,可以在五个工作日内向公职律师办公室申请复核。复核工作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将结果告知申请人。

对复核结果仍有异议的,可以向上一级公职律师办公室申请再复核。再复核工作应当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将结果告知申请人。确需变更等次建议的,应当作出变更决定,要求被申请方限期重新作出等次建议。

第二十九条 考核等次建议确定后,公职律师办公室应当将考核等次建议报送司法行政机关。

经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确定后,公职律师办公室应当将考核结果提供给公职律师所在单位,作为个人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条 连续二年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公职律师办公室应当书面责令其改正。

连续三年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公职律师办公室应当收回证书,并提请司法行政机关予以注销。

司法行政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 执业保障

第三十一条 税务机关应当将公职律师工作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纳入绩效管理。

第三十二条 税务机关应当为公职律师提供必要的场所、设备等办公条件以及经费保障,并按经费的不同用途在相应科目中列支有关费用。

第三十三条 税务机关应当积极支持公职律师加入律师协会、参与律师职称评定、参加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

申请办理公职律师证书、交纳律师协会会费、参加律师职称评定、参与培训交流等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规定据实报销。

第三十四条 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公职律师的培养锻炼,强化实务操作和知识更新培训,结合分类使用实施分类培训。

第三十五条 税务机关应当优先推荐和选拔公职律师进入专业人才库。

上级税务机关选调、遴选税收法治相关岗位人员等,公职律师应当优先。

第三十六条 税务机关应当对勤勉尽责、业绩突出的优秀公职律师,在绩效考评、评先评优、人才推荐以及干部使用等方面予以充分激励。

第八章 执业责任

第三十七条 公职律师办理法律事务,由委托单位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公职律师严重不负责任,对危害后果的发生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八条 公职律师存在违法违规或者违反职业道德、执业纪律、行业规范等行为的,公职律师办公室应当暂停其法律服务工作,提请其所在单位进行处理。

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提请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省税务局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本系统公职律师管理办法。省国税局与省地税局可以联合制定管理办法。

省税务局应当在管理办法印发之日起30日内报送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6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税务系统停歇业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分局纳税人停歇业管理和严格内部操作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停歇业制度运作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和管理权限执行。

第三条:纳税人应在停歇业七日前向辖区内专管员提交书面申请。专管员应按政策规定及时受理,并督促纳税人结清当期应缴税款,封存票证,在停歇业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后报管理组长初审。

第四条:管理组长应对辖区纳税人停歇业的管理、审核工作严格把关,按照“执行政策,征管适度”的原则,适当控制停歇业的数量和次数。一般一个纳税期的的停歇业个数应控制在当期应申报户数的10%以内。当期停歇业户数超过20%的应查明情况,报分局审批后执行。

第五条:对分局主体税源的停歇业管理,管理组初审后报分局领导审议,分局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六条:各管理组对当期申请停歇业的纳税人初审后,由管理组长签署初审意见后上报分局审批。原则上每月报解结束后至次月纳税申报期内为分局集中审批停歇业申请的时间,其它时间不予受理,各管理组对当期申请停歇业的纳税人应在受理之日起3日内报批,超过停歇业期间十日以上的,一律不予批准,更不得跨月报审或先停后报,各管理组应将当期审批执行停歇业的纳税人清单同时上报分局综合组备案核查。

第七条:分局综合组负责对分局辖区内停歇业管理的督办,核查工作。每月应对当期上报的停歇业户进行实地查访,并做好质量记录,对虚假停歇业,未结清前期欠税和其它纳税手续的要认真查处,对纳税人偷逃的税款由综合组直接追缴并予以处罚,并责成管理组责任人作出情况说明,专管员包庇、纵容纳税人假停歇业,查证落实一次,取消管理组长和专管员评选资格,考核不得评为称职,并扣发全年奖金。各管理组或专管员利用假停歇业在纳税户中吃、拿、抵、要物资的,一经查实,分局按某某、某局规定和国家公务员条例提出处理意见后,报某地局从严处理。

第八条:在一个纳税内,连续三个月或累计5次申请停歇业的纳税人,管理组应将其纳入重点管理对象加强管理,并上报分局综合组,分局纳入重点检查对象。

第九条:综合组负责分局停歇业的审核,由分管业务局长按管理权限审批,每个纳税期后由综合组负责整理并书面报分局长审查,做好质量记录后归档。

第十条:本办法自XX年1月10日起执行。

下载《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和《税务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税务系统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和《税务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

    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组文件 国税党字„2010‟73号 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关于印发 《全国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 干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

    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合集)

    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根 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

    税务系统核定征收管理办法(5篇)

    第一条:为规范分局核定征收管理工作,严格内部操作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核定征收的对象是指已办理税务登记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核定征收的办法按照现行政策规定......

    计算机及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版次:D版拟稿部门: 编 制 人:修订部门: 修 订 人:审 核 人: 批 准 人:发布日期:2008年2月20日 实施日期: 2008年2月20日1 目的 为满足公司办公自动化的要求,保证计算机的使用......

    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

    为加强征稽局计算机设备配置和网络管理,合理分配使用设备资金,提高设备利用效率,保证计算机网络的稳定、高效、安全运行,更好地为分局税收中心工作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一、设备......

    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

    XX市分公司 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 为规范计算机设备的领用、发放、使用和维护管理,保证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及合理配置,特制定本管理办法,本管理办法中所称的计算机设备指上级公司......

    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

    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一、设备安装和使用为了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各种业务数据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设备的使用管理,建立严密的设备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

    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 【发布日期】:2006-04-13 16:25:35.0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点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