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工会组织优势 为女性成才搭建平台
发挥工会组织优势 为女性成才搭建平台
近年来,ZZ车辆段工会把协助段行政和党委大力开发妇女人力资源、大力加强妇女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日程,以和谐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段中心工作,强化领导,发挥优势,创新载体,搞好结合,努力为女性成才搭建平台,在加强女性人才队伍建设上收到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选题理由
1.加强女性人才队伍建设,是铁路企业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女职工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近20年来,铁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代替了蒸汽机车,第六次大提速后列车时速达到了160公里,货物列车实现了快速重载,开通了客运专线,开行了时速达350公里的动车组并实现了公交化运输,铁路网建设进高原、通拉萨、连西亚,可谓四通八达……。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自身素质,满足铁路发展的需要,成为300万铁路人与时俱进、完善自我的迫切任务。我段在2006年三段合一时女职工有560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7.2%,由于社会因素、客车检修工作性质和女职工生理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女职工整体素质还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女性人才队伍建设,促使女性在企业中岗位成才,才能跟上企 1 业发展的步伐。
2.加强女性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学习型”职工组织的要求。胡总书记在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指出: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加强女性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既是确保安全、经营、稳定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为此,我段近几年来结合建设“学习型”组织搭平台、注师资、建机制,努力营造学技练功的浓厚氛围,引导顶“半边天”的女职工,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努力在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中提高自我、多做贡献。
二、实施措施
1.突出重点,优化女性成才的企业环境。一是建立女性成才的规划目标。把加强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段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提出了女职工“学历上台阶、文化上层次、业务上等级、工作出成效”的分步实施计划,确立了培养和造就妇女人才,把既有的妇女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人才资源的目标,并作为“创先争优”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落实女性素质提升的激励措施。我们对女职工素质提升的工作内容和目标要求作了明确规 2 定,设立了学历提升奖、技能提高奖、攻破技术难关奖三个奖项,鼓励女职工提升学历档次、专业技术职称等级、岗位技能等级,鼓励女职工参加业余学校、读书小组、专业自学考试,鼓励女职工学习计算机知识、学习法律知识等实用的科学文化知识,鼓励女职工参与段、车间、班组各级技术攻关小组的课题攻关。对获得学历提升、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取得名次、参与技术问题攻关的女职工,及时进行奖励,选树典型。三是抓住各种机遇举荐女性人才。为做好女性人才工作,我们在评聘技师、技术员、提拔干部等方面,鼓励女职工积极参与竞聘选拔,使优秀女职工不断脱颖而出,实现女性成才的良性循环。此外,在工会组织的提前介入下,我段在职工代表、管理岗位方面,女性都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四是建立“女职工人才档案”。为及时推荐优秀女性人才,由段工会负责建立了女性人才库,对全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女性人才建档入库,目前在册女职工人才登记达到21人。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补充和更新妇女人才信息,为选拔任用女性人才提供后备资源。此外,我们对在安全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女职工实行优先培训学习的奖励机制,即把获得培训先进客车技术的机会视为对她们的最好奖励,07年以来共推选了24名女职工参加时速200公里动车组的技术培训,并推荐一名女职工到德国学习动车组轮对探伤技术。
2.加强宣传,优化女性成才的舆论环境。女性人才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力军。为此,我们大力宣传优秀女性人才,积极为女性成才铺路搭桥。一是以“三八” 3 活动为契机,激励女性群体奋进。“三八”节是我们表彰生产线女先进人物,命名一批先进女职工集体,激励广大妇女成才的有利时机。我们抓住这一机遇,积极表彰管理岗位的优秀女干部、生产一线的优秀女职工,表彰段安全生产中的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先进女职工班组,表彰“女岗位明星”、“女技术能手”、“女安全标兵”、“学习型女职工标兵”,树立了女性参与段安全生产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典范,展示了新时代女性精神风貌,激发了女性人才群体奋进。二是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广泛发现女性人才。我们通过在全段女职工中开展 “巾帼创新业三争当”活动和“两保一增六争当”活动,发现女性人才,挖掘女性人才,为女性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有效的载体。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岗位竞赛、技术练兵活动,在各自的岗位上巾帼不让须眉,尽显英雄本色。在各项主体活动中,涌现出了伊雪薇、栾静、刘冰、李小艳等一批女性佼佼者,为建立女性人才队伍奠定基础。三是以媒体宣传为重点,营造女性成才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在办公网上开辟专题论坛等宣传载体,运用灵活的宣传手段,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广泛宣传优秀女性人才的先进事迹,为推动全段尊重、理解、支持、重视女性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3.齐抓共管,优化女性成才的教育环境。针对部分女职工理论功底不够扎实,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的实际,我们结合开展“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创“学习型职工”活动,通过组织开展 “崇尚先进、争做学习型职工、提高岗位技能”等系列活动,激励女 4 职工以先进为榜样积极学技练功、岗位成才。一是鼓励女职工岗位学习和素质达标活动。结合生产一线班组工作实际,将主要技术资料作为个人学习的必修教材,引导和组织女职工进行系统学习,切实掌握技术要求和作业标准。同时采取“技师教、工长帮、首席岗位带”的方式,以班组为单元,在同岗位同工种的女职工中组成25个帮教小组,制定活动方案,经常性开展活动,为女职工学绝活、练绝招创造了条件。在充分了解女职工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女职工技术素质上存在的薄弱点,先后举办了20余期岗位职业技能培训、适应性培训等各类培训班,女职工参培率达到100%,增强了女职工的岗位竞争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二是深入开展“创争”活动。在女职工中开展了“每天读书一小时,每年研读一本书”活动,激发和引导女职工刻苦钻研、努力成为本岗位的业务骨干,并在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力和创造力。组织车间探索开展女职工岗位生产比赛活动,运用“月理论考、季实作练、年技能大赛、评选首席职工”等形式,锻炼培养了一批技能人才。三是坚持每年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段工会与行政一道,每年都通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督促女职工学业务、比技能,使更多的女职工成为班组的业务骨干。今年7月份,段女工委与行政联合举办了职工技术技能大赛,针对女职工比较集中的岗位,增设了车电员女子组、轴承检测、轮对探伤三个竞赛项目,共有 5 28名女职工参加了竞赛,3名女职工获得单项第一名,9名女职工分别获得第二、第三名的好成绩。
三、初步成效
经过女性成才各项主体活动的实施,我段取得了明显地成效: 1.女职工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助力。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我段女职工有高级技师2人,技师7人,高级工320人,仅今年全段就有6名女职工参与了工人技师培训,有4名女职工取得了工人技师资格;在第二学历教育方面,全段目前共有112名女职工参加了学历学习,24名女职工通过自学提升了学历,有些女职工比较集中的班组,参加第二学历教育蔚然成风,努力提高了女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促进工作效率和检修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半边天”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和谐济辆”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在管理领域,全段现有女管理干部4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6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24人,充分发挥了女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特有的作用。在技术领域,涌现出了检修轴承16万套无漏检的女职工ZZZ、济南-上海发电车女子包乘组等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2009年有6名女职工发表了QC成果,3项成果在ZZ铁路局发表并获奖。今年女职工共提出“对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改进”、“研究开发自动防护插设系统的建议”等合理化建议38条,产生经济效益2.5万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18件。三年来我段产生女“岗位明星、技术能手、安全标兵”113人。
3.涌现更多的文明家庭,筑起了第二道安全防线。因长期以来铁路在就业方面的特殊魅力,夫妻双方同在行业内部特别是单位内部共事的情况较多,家庭第二道安全防线作用发挥好对单位的安全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组织女职工积极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文明建设,加强女职工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把创建文明家庭和弘扬企业精神结合起来,牢固筑起了安全第二道防线。3年来,段工会组织选树表彰了文明家庭16户。如ZZ库检车间女职工ZZZ与在质检科工作的丈夫ZZ互相帮助,共同苦练技能,双双取得技师资格,成为文明家庭的典范。
第二篇:搭建成才平台,创优工作环境
“三支一扶”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入紧缺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我旗自2006年起实施‘三支一扶”计划,两年中共接收安排“三支一扶”大学生15名,其中支教7名,支医2名,支农3名,扶贫3名。旗委、旗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以“留得住、干得好
”为工作目标,精心组织,规范管理,为到我旗工作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旗农业、卫生、教育一线人才紧缺的状况,深受基层单位的欢迎。也使青年学生在基层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不断成长进步。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才能,通过“三支一扶”工作有效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素质,促进“人才强旗”战略的开展。我旗专门成立了旗委副书记、旗长为组长,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为副组长、人事局、教育局、财政局、农牧局、卫生局、扶贫办、团旗委等单位、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由旗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兼任主任,负责指导和监督服务单位对“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成立了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考核领导小组,按要求负责进行各阶段的考核和自评工作,确保了“三支一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是一项组织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只有精心组织,扎实作好每一项工作,才能保证“三支一扶”计划的落实和实施的效果。为此,我们重点抓了“三个四”。
1、突出四个关键。一是准确掌握需求。为增强选派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求农业、卫生、教育等部门根据基层人才现状和岗位需要,在每年年初,向旗人事局上报本部门“三支一扶”岗位需求计划,旗人事局汇总并认真审查后报旗政府,经旗政府研究同意后,再向上级“三支一扶”办公室上报需求计划。二是抓好岗位落实。在市里部署“三支一扶”工作任务后,即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部署,对上级选派到我旗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坚持专业对口、学有所用与考虑岗位需求、本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妥善合理地安排服务岗位,实现人才与工作岗位的最佳配置,让他们真正在服务单位发挥作用。三是抓好经费落实。“三支一扶”大学生的生活补助、交通补贴由区、市、旗三级财政按5:2:3的比例解决,每月按时足额发放。上级财政配套资金有时不能及时到位,旗财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先行垫付,确保“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我旗还集中为每位“三支一扶”大学生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提高了他们在服务期间的安全保障力度。四是创新培养机制。“三支一扶”大学生上岗前,由旗人事局对他们集中开展岗前培训,增强其适应基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坚持“谁使用、谁管理、谁培养”的原则,由用人单位对“三支一扶”大学生政治素养、业务技能和基层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实做性锻炼,不断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还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每年组织“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一次以上的集中培训,进一步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政策水平。用人单位根据“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服务态度、工作业绩、工作能力等综合表现,推荐优秀大学生兼任乡镇共青团委副书记和学校、医院团支部副书记等职务。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在岗继续教育、机关和事业单位招录。两年来,我旗“三支一扶”大学生有2人兼任了乡镇团委副书记,5人参加了录用公务员考试。
2、做到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加强协调。组织、人事、教育、财政、农业、卫生、扶贫等部门在“三支一扶”工作中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事部门负责制定方案,并组织协调方案实施、经费预算与使用管理等;财政部门负责协调经费落实工作;教育、卫生、农业、扶贫等部门负责指导督促本系统基层单位接收“三支一扶”大学生、落实“三支一扶”相关政策。二是注重人文关怀。“三支一扶”大学生报到时,人事局安排专人专车到汽车站接站,并为他们举行欢迎仪式。到各单位报到时,人事局领导协同教育、卫生和农业部门领导亲自将其送到基层用人单位。各用人单位坚持以人为本,为“三支一扶”大学生提供条件相对较好的住宿环境,从饮食起居到解决交通困难,从交心谈心到照顾生活习惯等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提供生活上的便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三是注重创造工作环境。用人单位为“三支一扶”大学生落实了办公地点、办公设施,明确了工作职责。同时,对“三支一扶”大学生做到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同等管理、同等分配工作量、同等考核、同等享受福利待遇,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四是注重加强宣传。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典型事迹,努力营造良好
氛围,唱响到基层去、到艰苦地区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
3、健全四项制度。“三支一扶”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如何搞好管理与服务至关重要。为此,作为三支一扶最直接管理者的旗人事局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并积极应用于实践之中。一是建立专人对接帮扶制度。
从各用人单位选派能力强、素质高、经验丰富的人员,采取“一帮
一、结对子”的方式,对“支扶”大学生开展环境介绍、经验传授、工作指导等,帮助其了解基层工作、理清工作思路,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二是建立联络沟通制度。“三支一扶”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没有工作经验,学生气很浓,他们到基层后,难免会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许多问题,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健康成长,旗人事局经常与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本人沟通、座谈,先后组织召开座谈会6场,全面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对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同时,指定联络员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聆听排解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安心工作。三是建立定期汇报制度。要求大学生每月进行一次思想工作书面小结,每进行一次思想工作书面总结,并报旗“三支一扶”办公室。四是建立定期考核制度。为确保“支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旗人事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考核细则,并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各服务单位检查支扶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对接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责令进行整改。在旗人事局的积极沟通协调下,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能给予支付大学生一些适当的补助。但我们在2006年检查时发现,那吉屯第二小学既没有按政策要求为“支教”大学生国艳安排住宿,又未给补助。旗人事局及时沟通,学校全额补助了国艳的住宿费用。同时,对考核优秀的单位进行表扬,促进各单位重视“支扶”工作,使“支扶”工作更好地为基层服务。此外,还积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专门设立了“三支一扶”档案管理库,对“三支一扶”大学生档案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并将转来的党团组织关系及时转至用人单位,确保支扶大学生能按时参加组织生活。
三、扎实工作,表现出色
“三支一扶”计划为我旗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他们在工作中执着追求,勇挑重担,爱岗敬业,勤于学习,积极进取,不断在实践中磨练成才,在困难中砥砺品质,做到了“沉得下、展得开、上得来”。一是“沉得下”。就是他们安心基层,扎根基层,能够深入调查研究,摆正工作位置,搞好各项工作。二是“展得开”。就是他们在服务地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成为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员,为服务地服务。三是“上得来”。就是他们能虚心向周围同志请教,拜他们为师,逐步积累工作经验和工作方式方法,不断的锤炼自己,能力上“上得来”;意志上“上得来”;工作水平、服务水平“上得来”。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支教的7名同学有的跨学科、跨年级从事教学工作,有的还兼任学校文字材料起草和办公室日常工作;支医的2名同学在做好本科室工作的同时,还兼任药品管理、防疫、新农合和医院其他日常工作。支农、扶贫的6名同学被安排在农业、水利生产第一线,他们在做好本职业务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听从单位领导的安排,参与单位集中性和临时性的工作,如接待来信来访、农业普查、档案管理、统计报表。不论是做什么工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能够认真对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受到了服务单位的普遍好评。如被安排到人才流动中心工作的毕业生于仁亮,由于工作出色,2007年被借到人事局,恰逢全区启动人才数据库录入工作,他凭借自身的电脑知识,主动挑起重担,负责全旗人才数据库培训及录入工作。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信息数据达一万多人次,并且有些单位上报的报表很多都不准确,于仁亮同志坚持边录入边打电话更正,连续加班加点工作一个多月终于完成了全部信息资料录入。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生活费较低,每月仅600元,与现在的物价水平差距大,满足不了“三支一扶”毕业生的生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应提高生活费标准,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2、由于人数限制,服务单位覆盖面较小,所产生的“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影响较小,没有达到相应的社会效果。
3、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安心第一线工作,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三支一扶”毕业生适当提高政治待遇。
4、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继续对“三支一扶”政策进行宣传,让全社会都知道、了解,来关心和支持“三支一扶”工作。同时对“三支一扶”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篇:围绕育人职能搭建成才平台
围绕育人职能搭建成才平台
共青团姜堰中等专业学校共青团
近年来,在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党总支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团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省、市团代会精神,在新时期下积极探索如何做好中职共青团工作。我校团委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青年的根本利益诉求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围绕育人目标谋划工作思路,为学生搭建成才平台。
一、加强团的班子建设,提高工作能力。
2010年9月,召开了团代会,坚持“公平、民主、公开”的原则,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团结进取、作风扎实,能力强、业务精。
通过召开团委例会,定期组织理论和业务学习。2011年秋学期,在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全市学校共青团工作会议后,及时召集团委委员认真学习了会议精神,学习了兄弟学校的工作经验和特色,并对照《泰州市中学共青团工作考核细则》,找差距,想对策。
二、完善支部建设,夯实团的组织基础。
校团委一直加强支部建设,在新生班级入校的一个月之内,指导各班建立团支部,组织健全。通过团校对团支部书记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定期召开团支部书记例会,对其进行工作指导。目前,我校有35个团支部,各班团支部能围绕团委中心工作出色完成任务。
我们不断完善团支部、团干部工作职责,使常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努力执行制度,重点抓好《团支部书记工作考核办法》、《优秀团支部评选办法》的落实。
三、加强阵地建设,拓展工作的领域和空间。
针对新的形势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不断加强团的阵地建设,进一步巩固、拓展共青团工作的领域和空间。
1.大力推进思想教育阵地建设。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设施完善,制度健全。团校每年对团干和入团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正常开展工作。和党办联合办好每年两期的党校培训班,推荐优秀学员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党校培训班。
2.加强舆论阵地建设。切实办好校园广播电台,定期更换橱窗,指导各支部出好每期的黑板报,及时宣传党和国家大事、校园动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在学校网站上开设团委专栏,将工作动态及时上网。
3.加强实践阵地建设。围绕爱国主义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暑期社会实践,与曲江楼、高二适纪念馆、消防大队、溱湖风景区、社区、文化局、城南派出所和环保局开展合作,建立德育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让广大团员青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能力。
四、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团员综合素质。
几年来,校团委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不断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建设。通过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其职业发展能力,强化其综合社交技能。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结合各类传统节日、纪念日和、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国庆60周年、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教育现代化创建等重大活动,开展了 ““迎奥运讲文明 树新风”、“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活动。通过举办形势报告会、观看爱国影视等到让学生关心国家发展。通过走访企业、服务社区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
2.开展公民基本道德教育活动。
几年来,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大力开展“诚
朴为人 自强不息”、“文明做人 和谐发展”、“知荣明耻”、“常怀感恩之心”、“我与汶川人民心连心”、“捐出一瓶水 我们在行动”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几年来,涌现出了“帮扶洪刚爱心小分队”、09旅游泰州五四红旗团支部等一批先进集体。
3.大力推动青年志愿者活动。
多年来,我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异彩纷呈、富有成效。我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先后服务过党代会、团代会、溱潼会船节,参加过交通协管、城市协管、环保志愿活动和禁毒志愿活动等,在全市形成一定影响力,受到多方的广泛好评。
4.举办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深受学生喜爱,我们以专业文化为抓手,打造具有中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以特色活动为载体,设计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每两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紧扣时代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才艺的平台。
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和创业实践等活动,促进其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近几年,我校参加全国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均获得佳绩。2010、2011年参加泰州市商业计划书大赛,两次都获二等奖。
我校团委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的助手和青年突击队作用,为中职生成人成才搭建了平台。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引领中职生健康成长,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
共青团姜堰中等专业学校委员会
2011年11月5日
第四篇:凸显劳模价值 发挥团队优势 着力为公司高技能人才创新搭建平台
工会是公司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助推科研生产经营任务顺利完成、构建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中航工业哈飞工会以党的十八大、工会十六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维护、促进发展”的工会工作思路,积极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工会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近几年来,哈飞所面临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科研生产异常繁重,职工思想日益多元,发展形势趋于严峻。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发挥劳模作用、凸显劳模价值,也成为了公司工会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始终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工人伟大品格的集中表现。公司工会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劳模精神切实渗透到广大的职工群众中,使之真正成为促进职工群众建功立业、推动公司跨越发展的有力武器。秉承这样的工作思路,在市总工会的有力指导下,公司工会按照“选树好劳模带头人,创建工作要实、要规范、积极推进”的创建要求,优中选优地选择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市劳模、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高级技师秦世俊为领军人,创建了秦世俊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汇聚精兵强将、展现攻关风采 工作室的雏形来源于2010年15车间成立的“现场攻关组”,近几年来该攻关组立足车间生产一线实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备很好的基础和条件。2014年公司工会根据上级要求,结合现场攻关组的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了调整,对硬件进行了增补。经过近半年的筹备,于2014年6月19日正式揭牌,并陆续开展飞机起落架和旋翼零部件数控加工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技能传授等方面的工作。目前该工作室有成员16人,平均年龄35岁。成员覆盖了所在车间的主管工艺、编程和检验队伍,汇聚了全国和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市劳模、省首届“铁人式职工”、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某重点型号研制三等功个人、中航工业和省技术能手、省优秀班组长、市“模范名师”、公司劳模和技能标兵等高技能人才,是名副其实的精兵强将。公司工会高度重视该工作室的建设情况,在工作室的建设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014年为工作室提供了6万元的经费支持,并开辟了占地面积60平米的专用办公室,配备了电脑等设备,重新购置了桌椅等硬件,建立了攻关进度板、攻关实物样件展示柜等设施,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业务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发挥工会作用、确保规范运行 一是始终坚持提质覆面,确保队伍素质拔尖。劳模工作室是工人队伍中的“尖刀连”,必须要保证人员高质量、业务全覆盖,才能将劳模的作用延伸到生产一线的各个角落。以秦世俊为首的团队人员,全部是所在领域的骨干和专家,将这些人聚在一起而爆发出来的“核聚变”,能量是十分惊人的。同时,该工作室还吸收了4名优秀青年职工,确保劳模精神和独门绝技的有效传承。除此以外,工艺、检验等人员的加入,也为工作室攻关过程的工艺性分析、工艺审核和产品质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二是始终坚持规范运行,确保管理水平拔尖。好马要配好鞍,好的团队也要有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公司工会明确工作室的定位,就是要围绕一线实际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交流和技艺传承。针对这一定位,公司工会在日常活动、目标确立、考核方面都制定了相关办法。在日常活动上,每周四下班后是固定活动时间,成员汇总近期遇到的技术难题,聚集团队的力量与智慧加以研究和解决。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总结通报工作室活动情况,并对下阶段活动进行部署。在目标制定上,工作室每年至少上报2项技术攻关项目,定期汇报进展情况,并要求年底前完成。在考核上,工作室实行积分考核制度,按照完成创新攻关项目的数量、重要程度、负责比例,参加竞赛活动的名次,以及日常工作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对于优秀成员,在各类评先评优予以推荐。三是始终坚持结合实际,确保品牌效应拔尖。说句实在的,我们创建这样一个劳模工作室,最怕的就是把它做成了空壳子、花架子。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工作室建立之初,公司工会就将工作室作为品牌来抓,把科研生产中的难点作为工作室的工作重点,将难题解决的好坏作为衡量工作优劣的标准。2014年,工作室攻克了多个难题,顺利拿下了15个攻关项目。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1项已发授权号。完成30多项小改小革,实现经济效益共计67.75万元,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创航空精品、树哈飞品牌”的创建宗旨。坚持与时俱进、促进长远发展 一是思路的转变是建设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前提。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劳模不仅是工人中的优秀代表,更是一种宝贵的、重要的生产力。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立初衷,就是要将这些技艺高超、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劳模集中起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去攻坚克难。我们在劳模工作室的建设中确定了“高、实、响、沉”的工作思路,其中“高”指的是起点要高、标准要高、素质要高;“实”指的是工作要实、措施要实、成果要实;“响”指的是名声要响、作用要响、品牌要响;“沉”指的是要沉在车间、沉在一线、沉在班组。二是载体的转变是建设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重点。过去公司工会主要把精力放在了劳模的评选表彰、宣传奖励,以及落实劳模待遇和解决劳模生活困难上,对如何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推进劳模在公司的改革发展中凸显新作为认识不深,载体单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模精神的弘扬和劳模作用的发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将劳模作为宝贵的战略资源来使用,既要用劳模的事迹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也要发动劳模用高超的技术技能去攻克难题、推动发展。“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一种新的载体,恰恰能够实现“汇聚高技能人才”到“头脑风暴集中解决难题”再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全过程,以最有效地方式、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发挥劳模作用。三是模式的转变是建设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关键。公司工会过去也组织过一些非行政建制工作团队,这些工作团队在攻克现场难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模式局限性较大,即没有合适的活动场所,也缺少必要的硬件设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模作用的发挥。劳模工作室的建立,突破了以往劳模单兵作战、单点突击的局限,在工会的有力指导下,能够将个人智慧、个人力量、个人经验聚集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加成优势,达到了1+1大于2的良好效果。四是文化的转变是建设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目标。劳模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劳模精神是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认为,劳模工作室除了攻克一线的难题、推动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外,其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树立一面旗帜、培育一个团队、凸显一种精神,最终在广大的职工群众中形成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劳模文化”,使工作室真正成为促进青年进步的“加油站”,激发职工创优的“发动机”和推动公司发展的“加速器”。今后,公司工会将会以本次推进会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上级的指示要求,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持之以恒地抓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总结提升工作室的工作水平,重点在政策上加强扶持、在功能上拓宽范围、在工作上多方联动、在成果上树立标杆。在此基础上,选树和开辟新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强化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品牌效应,为打造劳模文化、推动公司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本组文章素材由哈尔滨市总工会提供)
第五篇:女性面试要发挥语言优势
在招聘会上以及面试时如何与用人单位交流?近几天,很多女大学生打电话咨询这个问题。山东人才网人力资源师刘谦表示,与用人单位的交谈是求职者留给单位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在交谈时要注意细节,千万不要自乱阵脚。
刘谦表示,招聘会现场虽然拥挤,但求职者不要乱了阵脚。一般招聘会组织者会准备招聘单位及招聘职位介绍,求职者应首先仔细阅读招聘单位的职位介绍,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谋职方向和谋职层次,找出最适合的招聘单位和拟招职位。
如果招聘摊位前人很多,最好能耐心等待,利用这个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招聘单位的宣传资料,加深对单位的了解。向用人单位递交简历、进行自我介绍时要言简意赅,因为招聘会上不可能谈得很细。
应该用清晰的语言表达你的意图,说明你的情况,使对方迅速领会;表明你对该公司的兴趣和胜任所聘岗位的信心,引起招聘主管的重视,给他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样你才有可能进入下一轮竞争。
面试时,女大学生应发挥女性的语言优势,把握时机。因为良好的语言是双向交流的关键。在面试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交流关系,应聘者既要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同时也要主动认识、了解和评价用人单位;不但要回答问题,还应向招聘者提出问题。你如果能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不仅证明你有诚心做这份工作,还能证明你有较强的能力。
另外,女大学生在求职时表现出沉着、稳重、不卑不亢更能给人留下好的印象,摆脱社会上某些人的性别歧视。在面试的时候,考官可能故意挑衅,提出一些令女性朋友不好回答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提问,一定要沉着。这也许是用人单位的一种战术。在提问中,让你不明其意,故意提出不礼貌或令人难堪的问题,其意在于“打击”应试者,从而考察你的适应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如果您是一名正在求职的女大学生,如果您在就业方面有什么疑问或困惑,不妨告诉我们,我们将邀请有关专家为您排忧解难。此外,如果您对女大学生求职有什么建议或感受,也不妨告诉我们,让别人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