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市警察基金会2006年工作总结暨2007年工作意见
深圳市警察基金会
2006年工作总结暨2007年工作意见
自2005年10月改选深圳市警察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并成立监事会以来,理事会遵照国家、省、市有关基金会工作的精神,遵循本会的宗旨,在市局党委、监事会领导的监督和市局政治部的指导下,在各位理事的积极配合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常务理事会和办公室加大了内部管理的力度,使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2006年工作情况暨2007年工作意见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年来,市局党委高度重视市警察基金会的工作,把警察基金会的建设作为落实从优待警政策、解决民警后顾之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李锋局长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警察基金会的工作,并号召市局党委成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为警察基金会联系捐款。在李锋局长的高度重视和有力号召下,市局各级领导干部纷纷积极响应,想方设法为警察基金筹措善款,联系社会捐赠 2026万元,加上各理事单位和市局所属企业、保安公司的捐款850万元,共筹集基金2876万元。现基金累计已达5500万元。在积极开展筹款工作的同时,基金会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按计划积极做好援抚工作。先后共拔出120多万元,及时对因公伤亡、因病住院的53名民警进行了援抚和慰问,对烈士、因公牺牲和在职病故民警的42名家属、对44名患癌症病的民警、2名成植物人的民警进行了慰问,对42名烈士、因公牺牲和在职病故民警的未成年子女以及就读国内大学的11名子女进行了助学活动,各项援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广大民警及民警家属反映很好,纷纷对市局 1 党委关心基层民警疾苦、解除民警后顾之忧的决策表示拥护和赞赏,为建设和谐警队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热烈好评,使他们对基金会的工作更加支持。
二、工作特点
一是党委重视抓得紧。市局党委一向关注市警察基金会的工作,在去年10月,选举产生了市警察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和监事会后,市局领导鉴于前几年警察基金只出不进的状况,为使警察基金与严峻的治安形势和民警队伍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市局党委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了如何壮大警察基金的问题。并确定,在市局召开第二届警察运动会时举行捐款仪式,受李锋书记的委托,市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王剑平,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刘宽志在市局组织召开了专门会议,由市警察基金会理事长陈有光汇报了当前基金会工作的情况和建议;并由剑平同志传达了市局党委关于落实从优待警政策,多渠道加快警察基金筹集工作,努力为民警解除后顾之忧的精神,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把筹集警察基金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务必抓紧落实,抓出成效。
二是各级领导带头好。为了筹集警察基金,从市局领导到各分局、市局业务部门的领导都积极行动起来。市局党委从书记到委员,率先垂范,利用个人的影响力、人缘和工作关系,积极筹措善款,在很短的时间内,共联系了十多家企业商家,有的是全国、全省知名企业家,有的是港澳地区的成功人士。特别是市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王剑平,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刘宽志,除了各联系捐款200万元外,还及时督促有关领导落实捐款工作,多次通过电话联系,信息通报等形式,督促搞好基金的募捐。刘主任还要求基金办的同志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将募捐 2 工作进展情况两天一报。市局副局长王学斌经过多次做工作,一次性就联系了200万元的社会捐款,市局副局长施志刚、余新国、申少保、钱伟、李洪朗,市局纪委书记王晓南等局领导也分别联系企业捐款50万元至100万元。市局领导和各区公安分局一把手联系的捐赠总计2026万元。市和区保安服务公司纷纷以本单位名义作了捐赠,如市保安公司就捐款100万元,各分局局长、市局所属单位主要领导也主动联系社会捐赠。龙岗分局局长袁湘滨、福田分局局长罗荣才、南山分局局长苏振威和市公安消防局局长孙文荣、交警局局长许东平联系的捐款都在100万元以上,罗湖分局局长王智敏、盐田分局局长林电雄联系的捐款也近百万元。有的分局还组织基层派出所,如龙岗的横岗派出所、罗湖的南湖派出所、南山的蛇口派出所等,向辖区的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发动募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各界群众捐赠热情高。由于社会各界的企业商家和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服务人民、打击犯罪的付出和牺牲有直接感受,他们深知关爱公安民警,就是关心社会治安,向警察基金会奉献爱心,就是为维护治安出力,所以当市警察基金会开展募捐活动,社会各界反响热烈,纷纷慷慨解囊。这次社会捐赠的有145家企事业单位,有23位个人(单位)捐款在30万元以上(名单见附表)。他们当中,有知名的慈善家、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如:余彭年、王石、赖海民、马介璋、李贤义、黄文杰、王传福、陈新华、林伟光、李涛、董炳根、庄小夸、凌国强、黄世再、徐汝心、李海强、郑明添、黄隆华、刘建成等都捐赠50万元以上。捐赠最多的赖海民,达200万元。捐赠的单位和群众中,还有46个单位(人)的捐赠是没有署名的。有的群众虽然捐赠几百元,但他们的爱心 3 令人感动。
四是基金会的工作细。为了尽快落实市局党委和领导的指示,基金会常务理事会多次开会研究,精心组织,及时展开工作。基金会办公室在规范自身管理,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同时,紧张有序地开展了募捐宣传和援抚工作。如印发警察基金会简介等宣传资料,与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深圳特区警察》等新闻媒体开展舆论宣传,参与策划公安英烈事迹等内容的系列报导。基金会工作人员还广开门路,主动与社会成功人士、企业家联系捐赠事宜。为了搞好在市局第二届警察运动会开幕式上的捐赠仪式,警察基金会办公室制订了周密细致的工作方案,不厌其烦地与捐赠单位联络沟通,加班加点做好证书、材料等捐赠仪式的准备工作,使捐款仪式顺利圆满地完成。为了搞好对因公牺牲民警的家属和因公负伤民警以及一些重病的民警进行抚恤、慰问,为特困的民警提供援助,基金会办公室的同志深入基层,认真细致地调查,掌握情况。在慰问44名患癌症病民警和2名植物人民警的工作中,基金会常务理事会自始至终都派人陪同市局领导和政治部人事处领导进行慰问。在对烈士、因公牺牲和在职病故民警未成年子女和大学生子女的助学活动中,基金会办公室会同市局关工委、政治部人事处、妇委会和宣传处,把助学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不少民警的遗属感动得热泪盈眶。通过上述工作,让民警及民警家属及时感受到了市局党委的关怀和爱护,一致反映:“警察基金会及时为我们排忧解难,把市局党委的关心,社会的关爱送到了我们的心坎上”。纷纷表示要把治安工作做得更好,以回报社会。起到了凝聚警心的作用。
三、2007年的工作意见
一年来,基金会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筹集募捐的渠道还不多,援抚工作的办法还欠具体和细化,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根据市局党委的要求,2007年基金会的工作要在原来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做到“四好”,即对警察基金宣传好、筹集好、援抚好、管理好。争取各项工作都能达到规范的标准,主要措施是加大四个力度。
(一)、加大宣扬民警良好形象的力度。一年来,为了给警察基金会宣传造势,我们会同市局政治部人事处、宣传处与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新闻媒体,策划了“追思警魂”“公安英烈子女忆爸爸”“深圳警察故事”等报导,同时印发一批有关警察基金会简介等宣传资料,大力宣扬了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宣传了警察基金会的宗旨、任务,为激发民众爱心,踊跃募捐起到了很好作用。今后,我们更要充分利用这些舆论载体,深化宣传工作。如通过慰问44名患癌症在职民警和2名植物人民警了解到的情况,宣扬他们与疾病斗争中公安民警新出现的可歌可泣的事例,特别是对民警新的英雄模范事绩更要及时配合有关部门宣扬报导,使民警的形象在群众中可亲可敬,形成群众关心公安工作的良好氛围,宣传支持警察基金会就是关心社会治安的理念,从而激发群众慷慨解囊,主动捐赠的热情。
(二)、加大筹措基金的力度。利用去年社会各界积极向警察基金会捐赠的大好形势,继续依靠市局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依靠市局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工作,依靠全体民警的理解和努力,积极联系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贤达为警察基金会捐赠,争取在2007年使基金增加2500万,达到8000万元的规模,以适应不断扩大的公安队伍的需要。具体包括:
1、各理事单位和所属企业、保安公司参照2006年的捐赠数额再作一次捐赠(可筹款约850万元)。
2、市局各级领导干部继续联系社会捐赠,市局党委成员、各行政区公安分局局长、消防支队和交警支队支队长,每人联系社会捐赠50万元以上(可筹款约850万元)。
3、在适当时候(建议在2007年春节前后)发动全体民警向警察基金捐款100元以上。(民警100元,科级300元,处级600元,局级900元,可筹款约300万元)。提倡民警要在自愿的前提下捐款,特别是对个别确有困难的民警,不搞摊派。
4、为了让广大群众对警察基金会的宗旨、目的、作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发动各派出所到辖区的企事业单位和群众中去做好宣传工作,从而激发捐赠的热情。同时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联系一些单位和企业向警察基金会捐赠(科级所5万元,处级所10万元,可筹款约300万元)。但不作为硬性指标,各所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5、参考内地一些城市政府财政拔款支持警队优抚工作的做法(如辽宁大连一次性拔款一仟万元),结合朱穗生同志在全省公安机关贯彻公安部“三基”工程建设电话会议上提出“落实因公牺牲专项抚恤制度”的要求,呈交专题报告,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为警察基金会拔出专项资金。可采取一次性拔款或每年拔付专款的方式补充警察基金,待进行专项调研后再形成专门报告。
6、继续深入动员企业商家、社会成功人士向警察基金会慷慨解囊。
(三)、加大援抚工作的力度。为使抚恤慰问因公殉职、负伤民警,奖励有功警务人员,援助特困民警的工作深入细致,及时 6 发挥基金的服务效能。一是不定期地召开基金会常务理事会议,及时研究审批各单位报送的申请材料,适时予以援抚,为他们排忧解难。二是春节前对英烈民警遗属,再进行一次探访慰问。三是完善、落实烈士、因公牺牲和在职病故民警未成年子女教育助学制度,这项活动基金会已会同市局、关工委、妇委会举行了启动仪式,今后每年都要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体现市公安局对他们的关爱。
(四)、加大对基金管理的力度。首先,科学选择储蓄或投资方式,以增加基金的收入。今年基金会办公室,对资金进行了有效的安排和投放,经估算,全年累计收益可达170万元左右。明年我们还要继续选购确保基金万无一失的投资产品项目,如债券、申购新股等。通过投资回报收入,使基金安全增值。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基金会的管理制度,使基金会的管理在规范化、制度化上更上一层楼。同时要加强自我监管,增强基金会管理的透明度,年底请市局审计处进行年度审计,及时收集和征询向警察基金会捐赠单位(人)的捐赠意向或协议书,严格按《深圳市警察基金会援抚和奖励细则》开展援抚,使基金的管理、使用不断完善。再次,要通过召开理事会全体会议,请市局领导、名誉会长、理事共同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形势,提出意见,使基金会的工作在依法建会、诚信立会、民主办会、文化强会方面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新的一年,我们一定要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市局党委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为凝聚警心,稳定警队,构建和谐深圳,把基金会的工作做得更好,以不辜负上级的信任和广大民警的期望。
第二篇:深圳市警察基金会
深圳市警察基金会
2007年工作总结暨2008年工作要点
一年来,深圳市警察基金会遵照国家有关基金会工作的规定,坚持‚凝聚民众爱心、构建卫士后盾、激励警队斗志、促进社会和谐‛的宗旨,在市公安局党委的有力领导、监事会的严密监督和市公安局政治部的具体指导下,在全体理事的积极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常务理事会和办公室加大了各项工作力度,共筹集善款3437.7万元,总资产达到1.12亿元,全年基金投资收益744.57万元,各项开支共503.75万元,慰问英烈民警家属及伤、老、病、残和病故民警累计701人次,对队伍建设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一、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不断扩大警察基金会的影响。2007年,基金会进一步利用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开展舆论宣传,并编印了刊载各级领导参加慰问、组织开展各种援抚活动、英烈子女心声、会长风采等内容的2006年《年刊》。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警察基金会总监事长李锋专门为《年刊》撰写了卷首语‚感恩的心‛。该《年刊》发送到各公安基层单位和社会有关部门,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还定期编发《筒报》,把警察基金会日常工作中的做法和体会及时上报下发。一年来,共编发各种《简报》材料近30篇,其中有2篇被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刊用,有1篇被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主编的《当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与对策》报告集所采用,引起了上级领导、广大基层民警和社会群众对基金会的关注,增强了警察基 金会的影响力。
二、加大筹款工作的力度,不断充实基金。市公安局党委一向高度重视和支持基金会工作。2007年5月24日,受李锋局长委托,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王剑平,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刘宽志,组织召开了包括行政区分局和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理事会和筹款协调会议。对做好筹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警察基金筹款工作形成了 ‚上下呼应、全警行动‛的效应,打开了筹款工作新局面。在六个行政区公安分局和消防、交警支队设立的‚专用基金‛筹款工作也顺利开展。从五月底开始,筹款数额不断上升。6月20日,基金总额突破八千万,7月5日,突破九千万,7月31日,突破1个亿。与此同时,市局还在警队内部开展了‚为警察基金会献爱心‛的活动。由于各单位重视,领导带头,民警积极参与,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动员、自愿捐款等工作,共收到捐款100.728万元。这一次内部募捐工作,在警队内部较好地宣传了警察基金的性质和重要性以及市公安局党委在关心民警上的具体措施,使从优待警政策不断深入警心,让全体民警对警察基金工作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使警队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三、加大援抚力度,不断提高援抚工作的质量。如何做好基金会的各项援抚工作关系到能否保持基金会的慈善性质和公益形象,关系到基金会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按照重点照顾英烈民警遗属,同时兼顾日常工作中因公负伤、重病、致残民警的慰问,使各项援抚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有序展开,彰显了警察基金会的公益性质。为此,今年的援抚工作注意了几点:其一,加强沟通联系,确保援抚工作准确、及时、到位。基金会与 各分局、市局内设机构、直属单位,特别是政工、人事、指挥等部门保持密切的工作联系,及时掌握情况,并注意收集媒体的报导,掌握警队需要进行援抚的信息。其二,明确援抚类别。为使援抚工作更具针对性、操作性,我们把需要援抚的情况区分为五类:即对烈士、因公牺牲和在职病故民警的遗属发给‚慰问金‛;对英模和因公致残民警发给‚奖励金‛;对因公受伤和患病民警发给‚康复金‛;对烈士、因公牺牲和在职民警未成年(大学生)子女发给‚助(奖)学金‛;对家庭特别困难的民警发给‚援助金‛。同时还专门设置了民警‚维权基金‛专项科目。其三,分层次援抚。一是经常性的援抚。对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在与违法犯罪嫌疑分子搏斗以及处理闹事事件中负伤、病倒的民警以及牺牲、病故民警的家属进行慰问,做到雪中送炭。二是固定性的援抚。即对上述各类援抚的时间和次数做出原则性规定。除对烈士、因公牺牲民警的遗属每年慰问三次(春节、清明、中秋节各一次)外,其他的慰问对象每年慰问一次。全年慰问民警遗属236人次;慰问因公受伤民警110人次;慰问患重病民警126人次;对 56名烈士、因公牺牲和在职病故民警未成年(大学生)子女发送了助(奖)学金;还对61名特殊困难民警进行了援助。其四,建立各单位专用基金帐户。结合上级要求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指示精神,在基金会援抚上也适当向基层警队倾斜,加大对第一线民警援助的力度。同时按照尊重捐赠人意向使用慈善基金的原则,在各行政区分局及直属单位设立专用基金,对一线民警增加援抚层次。
此外还组织烈士、因公牺牲民警的遗属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暑假期间,组织13名烈士、因公牺牲民警的学生子女到井冈山等革命圣地进行‚继承光荣传统、争当‘四有’青年‛的红 色旅游活动。重阳节期间组织25名烈士、因公牺牲民警的父(母)在深圳进行参观疗养等,受到广大民警及家属的好评。
四、加大规范管理的力度,确保警察基金不断增值。按照基金‚来自民众、筹好管好、用之于警、回报社会‛的原则,我们不断强化了基金内部管理工作,保证各项工作‚公平、公开、公正‛: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如为了维护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根据公安部的要求制订了《深圳市警察基金会设立‚维权基金‛专项科目的实施意见》,使警察基金会对基层正当执法工作的激励正式纳入规范管理。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和有关政策法规,及时修订了基金会的财务等制度和规定,制订了《深圳市警察基金会议事规则》以及基金会工作人员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编写了《深圳市警察基金会工作通则》,规范基金会的日常工作,使基金会的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建立快捷工作机制,对急需援抚的因公受伤和重病民警在第一时间组织进行慰问;同时加强调研,适时修订基金会《援抚和奖励实施细则》、《慰问因公受及因病住院民警实施办法》等文件,使援抚工作与时俱进。为避免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在规范援抚工作规定的同时,除民警牺牲、病故首次慰问外,限定单笔援抚金最高不超过3万元。三是完善内外监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主动接受市公安局党委和监事会的监督,坚持请示报告制度。对监事会批示以及基金会的重要事项,都召开常务理事会研究落实,形成纪要等文件,及时上报下发。并按时将净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现金流量表等有关资料送审。除了自觉要求市的审计、税务等部门审查外,还主动接受省民政部门的检查年审。使基金会的各项工作完全置于市局党委的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下开展。四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 过《深圳特区报》、基金会网站等媒体发布《财务公告》、简报和各种信息,向捐赠者发送《征求意见卡》、召开民警座谈会、走访有关部门等方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严格的规范管理,使警察基金会的工作贴近实际,公开透明,从而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在投资理财上,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我们坚持科学决策,谨慎运作,确保基金‚0‛风险和增值最大化的原则,采用一些时间短、风险低、收益高的投资项目,多途径选择投资方式。努力提高基金的效益,不断增强基金会的‚造血‛功能。确保警察基金可以在不动用基金本金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援抚奖励工作。首先,我们注意发挥专业机构及专业人员的金融专业知识,通过研究选择了工行机构服务部和第一创业固定收益投资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机构作为投资咨询机构,及时向他们咨询资金投放方面的信息,其次,投资中高度注意项目的风险评估,回避可能的风险,如选购银行担保债券、申购新股、国债等。再次,正确选择储蓄存款的结构,做到短期、中期、长期合理搭配,使基金投放使用自如。由于基金投放和管理得当,近年来我们的基金在‚0‛风险套利的金融投资中平均年收益率超过8%,2007年的投资收益达到744万元,扣除开支503万元节余200余万元。日常管理中我们还严格控制筹资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开支,全年管理费用占总开支的7.51%(《条例》规定不能超过10%)。
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需要不断加强的方面。如宣传工作如何采取更好更多的形式进行,使警察基金会更有吸引力;在基金的募集上,怎样才能拓宽层面,充分显示警察基金的社会效应,不断增强群众捐款的主动性;在资金的 管理上,既要确保基金万无一失,又能争取更大的增值,应该还有潜力可以挖掘;在援抚工作上如何结合公安工作的高风险,对在执行任务中受到伤害和遇到意外的民警,怎样才能做到快速反应,及时、主动开展援抚工作,充分发挥调动民警积极性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2008年,我们将坚持在市公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求真务实,严格按照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确实把抓好警察基金工作作为市公安局党委落实从优待警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深入研究,努力开拓,贯彻警察基金会的宗旨,把市局主要领导‚管好用好警察基金,用出效应‛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一、坚持依靠党委领导,继续做好募集警察基金工作。2008年,警察基金将不再搞大型的基金筹集发动工作,不再刚性要求公安机关内部捐款,不再发起全局民警捐款。主要通过以下措施开展筹款工作:一是通过深入细致地宣传发动工作,紧紧依靠局党委的领导,在巩固原有捐款名誉理事单位的基础上,力争通过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开拓新的捐款渠道,发动、争取聘任新的理事单位和名誉职务人员。二是在2007年专用基金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协助各分局和直属单位进一步加强专用基金筹集工作。三是要依靠基层单位的工作,加大对基层单位的宣传发动工作,利用基层民警的良好警民互动,深入做好警察基金会的宣传工作,在人民群众中不断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为警察基金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8年,我们发展工作的重点对象在金融、企事业单位。全 年力争完成筹款500-1000万元。
二、规范管理,确保基金安全。按照基金‚来自民众、筹好管好、用之于警、回报社会‛的原则,不断强化基金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公平、公开、公正‛,取信于各级领导、取信于警;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一是完善内外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监督和党委领导监督的工作机制,坚持请示报告制度。主动接受市局审计、税务部门审查、以及省民政部门的检查年审。使基金会的各项工作完全置于党委的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下开展。二是建立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对急需援抚的因公受伤和重病民警在第一时间组织进行慰问。同时加强调研,与时俱进,不断拓宽警察基金援抚的层面和力度,如组织为英烈民警父母过生日等活动。同时要坚持按照慈善基金会的性质,不断加强对英烈民警家属、伤病民警、重症民警、特困民警的援抚,促使警察基金会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警队自身发展的要求。三是继续坚持依法治会,不断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针对资金安全监管、援抚实施、财务管理、议事决议等问题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同时对各分局和直属单位专用基金的管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实现专人负责制。四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为使基金会的工作公开透明,坚持通过《深圳特区报》、基金会网站等媒体发布《财务公告》、简报和各种信息,向捐赠者发送《征求意见卡》、召开民警座谈会、走访有关部门等方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严格的规范管理,使警察基金会的工作更加符合警队的实际需求,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更大支持。
三、强化‚造血‛,确保警察基金不断增值。继续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中基金使用的规定,坚持科学决策,谨慎运作,确保基金‚0‛风险和增值最大化的原则,努力提高基金的效益,不断增强基金会的‚造血‛功能。确保警察基金可以在不动用基金本金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援抚奖励工作。一是要坚持依靠专业投资咨询机构的专家和投资顾问,及时掌握金融市场的投资信息和动向,二是投资决策中坚持注意选择‚0‛风险的产品项目,如选购银行完全本息担保的企业债券、银行债券、申购新股等,确保本息安全。三是注意调整投资结构,正确选择储蓄存款或者国债的结构,做到合理搭配,使基金投放能有效增益和使用自如。四是继续严格控制筹资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开支,继续奉行收支比对略有节余的目标。确保基金增值,为基金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深圳市警察基金会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三篇:深圳市警察基金会财务制度
深圳市警察基金会财务制度
(2005年10月27日)
根据国务院2004年3月8日第400号令《基金会管理条例》、《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会的实际情况,特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如下:
一、财务管理的一般原则
1、本会实行自收自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2、警察基金会所募集的基金实行统一管理,单独设帐,分类核算的办法进行管理,每季度在次月10日前向主管部门市公安局上报会计决算情况报表。
3、市警察基金会设置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几种主要帐册以及各种必要辅助性帐簿(包括捐赠实物帐),由基金会办公室协助基金会秘书长对财务工作进行严格管理。
4、各种帐簿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或汇总表等登记入帐,做到登记及时,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摘要清楚,各种帐簿中的记录,如需更正,必须严格按照会计人员工作规则进行。5、基金会办公室每半年将捐赠款(物)情况向会长及常务理事会报告。帐目由秘书长负责审核并不定期向全局公布,接受民警的监督。
6、基金部设置会计科目
个,其中:资金来源类科目 个,资金运用类科目
个,资金结存类科目 个,统一使用不得随意变动。
7、根据设置科目归集,每季编制资金活动情况表,支出明细表,年终编制历年收支总表,上报有关单位。
8、财务各类原始凭证按日装订,每月成册,保管年限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聘用人员和工资福利
1、本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聘请有专业特长的工作人员,聘请人员须由基金会办公室提出,呈报理事长决定,按统一制定的工资标准,建立独立工资手册,在行政办公费用中支出。
2、由主管单位派出在本会工作的政府专职工作人员不得在本会领取工资和奖金,其福利待遇由派出单位负责。聘用人员的工资,由聘用单位决定并按规定严格管理。
3、因工作需要在法定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加班,按《劳动法》规定标准发给加班工资,在行政办公费用中列支。
三、收入管理
1、深圳市警察基金会接受的社会捐赠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按本会章程规定的要求进行运作;财务人员要尽忠职守,做好本职工作。
2、凡收到捐助、义举所得现金或者支票,必须开具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收据给捐助、义举单位或个人,按基金管理办法及时将支票、现金缴银行入帐。现金一般情况不得过夜。
3、对捐赠的办公用品等基金会必须建立捐赠实物收支帐册,有品种,有数量及金额。
4、接到捐赠实物后的入帐程序及手续:
(1)开具实物收据给捐赠单位或个人;
(2)根据实物收据验收后填写入库单并凭入库单入帐;另一份入库单交基金会财务做账。
5、使用的捐赠实物必须按其使用期逐年折旧。
6、办公室每半年盘存一次固定资产,核对帐物是否相符,对已过使用期限或损毁的物品,应列出清单,按审批权限报经基金会理事长或秘书长批准后方可调整帐面。
四、支出管理
1、本会的日常开支在利息收入中设会务经费支出科目列支。
2、凡使用母金应由理事长、委托人或主管单位局领导签具意见后方可使用。
3、审批权限:10万元以上开支由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10万元以下开支由理事长审批;3万元以内的开支由秘书长审批;在预算核定额度内的经常性项目会务经费(工资支出、办公用品等)和3000元以下的小额慰问款项,可由办公室主任先行批准,每月汇总按权限报秘书长或理事长审批确认报销。
3、日常零星开支具体报销规定:
(1)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到外地出差,必须由办公室提前报告,经理事长或秘书长签字,方可报销;报销规定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办理。如有特殊情况由秘书长签字给予一定补贴。
(2)本会召开各种会议及组织有关活动需预先编制预算,按审批额度权限经理事长或秘书长审批,原则上按预算执行。
五、基金母本利息的分配
本会日常开支费用,在基金母本利息收入中开支。当年日常开支费用的节余部分可结转下一年使用,按5:3:2的比例,形成扩充基金、福利基金、奖励基金三项基金。
六、票据和印鉴管理
1、会计负责支票管理
(1)基金部出纳向各开户银行购置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必需妥善保管,并作好辅助记录,将购置支票的号码登记在辅助帐本上,以便备查。
(2)现金支票只限于办公室领用备用金及发放助困慰问资金、工资等使用,并按权限领取:五仟元以下由出纳领取,五仟元以上,三万元以上由基金会办公室其他人员陪同领取;三万元以上由基金会办公室主任以上人员领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领用现金支票。
基金会20万元以上的大宗款项调出本会帐户,按规定权限审批后,还必须由办公室填报呈批表,经主管单位局领导审批后方可办理。(3)使用转帐支票,必需事前填写支票领用单,写明用途及单位,办公室主任批准后向出纳领用,一般限于3天内将支票存根联向出纳注销。
(4)如发现支票退票需作废,必须将第一联加盖印鉴的作废支票归还给出纳,然后进行调换。2、出纳负责收据及其他据报销单据管理
警察基金会在各银行立的帐户,由基金会办公室报理事长或秘书长确定后,所有窗口业务均由出纳负责(包括购买支票、汇出、提取限额内的现金等);基金会一切的报销单据和收据也由出纳统一管理;新购置的收据必须作好连号登记;收据存根按会计档案规定保管,不得随意销毁。出纳必须做好银行和现金记账,认真处理与银行之间的日常事务,月末与银行对账,确保帐目准确无误,帐实相符;保险柜内所留现金不多于三仟元,超出部分如无特别需要及时存入银行。
3、印鉴管理:深圳市警察基金会公章和法人印鉴由办公室主任经管;财务专用章由会计经管;报销单据由出纳人员负责。
财务章严禁带离办公室,确因工作需要到银行办理业务的,经有关领导批准后两人以上前往办理。
七、财产管理
本会的财产分为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两大类。1、固定资产:单价在2000元以上(含2000元)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列为固定资产。
2、低值易耗品:指达不到固定资产条件使用期限较短,更换比较频繁物品。
上述两类财产由办公室会计建立财产帐册并建立总帐,按固定资产管理规定逐年折旧报损。
八、本制度经基金会常务理事会批准后执行,修改时同。
深圳市警察基金会 二OO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2011年深圳市中医工作总结暨
2011年深圳市中医工作总结暨
2012年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之年,深圳市的中医工作,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全面贯彻《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促进中医医疗、预防、教学、科研、文化科学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在委党组的统一部署和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框架下,中医事业的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大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中医药强市人才培训工程,抓好中医科研和继续教育,积极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为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中医各项业务营运指标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 1.服务机构
目前,深圳市有中医医疗机构 302 个(2011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机构1854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611家),其中中医医院7个,中医门诊部13个,中医诊所228个,中医馆12个,中医“坐堂医”诊所42个。
2.服务能力
(1)中医执业医师(含助理执业医师)2319人,占全市执业医师(22657人)的10.24%。
(2)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1522张,占全市床位数(24079)的6.32%。
(3)中医医疗机构2011年诊疗人次874.9万人次,占全市疗人数(8878.0万人次)的9.85%;出院人数48563人次。占全市出院人数(960190人次)的5.06%。业务收入达到15.3亿元。(4)5家中医院2011年门急诊诊疗人数719.94万人次,占全市中医医疗机构2011年门急诊诊疗人数的82.29%;5家中医院2011年出院人数46722人次,占全市中医医疗机构2011年出院人数的96.21%。
(二)认真贯彻《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促进中医药科学发展
一是多形式、广泛宣传《条例》。面向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药品生产厂家、药品批发商、连锁企业及卫生监督局执法人员举办《条例》培训班;组织召开《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座谈会,回顾、总结《条例》实施一年来我市中医药事业的推进和发展,交流经验,对以后的工作建言献策;在有关媒体上报道解读这部《条例》,引导广大市民了解、学习《条例》,运用好《条例》维护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制定了深圳市中医药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和保障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条例》规定,中医药发展工作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集各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拟订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三是出台了《条例》的配套文件。在市场准入方面,制定《深圳市中医馆和中医坐堂医诊所的基本标准》、《深圳市中医馆的设置和中医坐堂医诊所的设置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并印发施行。截至2011年12月,我市中医坐堂医诊所增至42家,中医馆12家。中医馆和中医坐堂医诊所的全面铺开有效拓展我市的中医药服务途径。在中医药服
务质量与能力方面,率先建立了中药饮片和方剂数字编码规则及其中药饮片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编码与表示;针对中药处方书写规范及中药处方调剂规范、中药采购规范、中药养护规范、中药方剂给付饮片规范、中药饮片煎煮规范等9项中医药系列技术规范。这些系列技术规范是《条例》的重要配套技术规范,同时,有利于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建设,增加中医药服务的透明度,也是保障中药用药安全,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四是草拟了《深圳市中医药行业协会章程》。中医药行业协会是由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以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自律组织,履行规范行业行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组织中医药学术和业务交流、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中医药技术推广、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的评审;调解行业内部争议等职责。
(三)大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
制定并印发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将在全市积极开展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活动。全市将分为二批进行创建,确定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复核)、光明新区为第一批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单位,须在2013年12月前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评估验收;确定宝安区、龙岗区、坪山新区为第二批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单位,须在2015年12月前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评估验收。
遴选20项“一看就会、一学就懂、一用就灵”的中医适宜技术,编辑出版了《深圳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手册 》。以该《手册》为教材,筛选了拔罐疗法、艾灸疗法等10个中医适宜技术作为推广技术,在全市各辖区举办了6期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推广培训班,共306人参
加培训,加强了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同时,探索引用人才准入机制--取得国家人力资源保障局中级按摩保健师以上资质的人员,进行中医实用技术培训,统一准入标准和考核要求,在社区实施中医“治未病”工程。
(四)加强中医内涵建设,促进中医特色与优势的发挥
一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要求,狠抓中医医院管理和内涵建设。先后组织市内专家及迎接广东省中医药局对市、各区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工作。并根据检查情况,下发整改通知,要求上述医院努力提高中医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市中医院获“全国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特约研究单位”称号,并被确定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省级重点联系医院之一;宝安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福田区中医院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签订合作签约,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利用妇产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的优势技术力量与福田区中医院妇产科、神经内科(内二科)、康复科开展合作,合作科室挂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共建科室”,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定期派出高级医师担任相应科室领导职务,积极参与科室业务管理、查房、会诊、培训及交流。
二是督导全市各级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的建设,引导并确定其中医药业务重点发展的方向,逐步完成全市各级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的达标等工作,进一步提高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市妇幼保健院被确定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市第二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广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五)实施中医药强市人才培训工程
联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局、市教育局印发了《实施中医药强市人才培训工程暨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由政府投入中医师承工作专项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批有影响的中医临床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拔尖人才。
在我市,首次先后启动了三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确定了指导老师49名,遴选了继承人54名,并给与专项经费支持;分别委托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市中医院、市中医药学会组织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到2015年,为期三年的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将全部出师。
至2011年,为期2年的“深圳市首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顺利结束。完成2年学业并取得培训合格证的学员,在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可申请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
(六)继续抓好中医科研和继续教育
2011年,承担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39项,获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3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奖1项。市中医院肝病科获深圳市“优势医学重点学科群项目”,中医肾病科、针灸科获批市“医学重点学科”。
2011年,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71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16项,市级45项。各中医医院针对不同级别的中医从业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不断推进各级各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如深圳市中医院主办的“全国名医论坛”系列讲座、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经典著作临床研读班等,丰富了中医药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
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考试及2011年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共有101人次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修课统考,389人报名参加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七)积极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
一是制定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治未病”及其适宜技术培训管理工作的意见》。通过建立全市中医“治未病”及其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实行中医“治未病”及其适宜技术培训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我市中医“治未病”及其适宜技术人才培养与执业管理机制、全面开展中医“治未病”及其适宜技术培训与服务管理工作,促进我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逐步建立以市中医院为龙头,以各区中医院为骨干,以各级综合性医院为网络,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各类社会医疗机构为基础的中医“治未病”及其适宜技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力争在2015年以前,实现我市每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都能提供中医“治未病”和5项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的目标。
二是大力宣传中医“治未病”理念。从2011年12月21日起,《晶报》将用一年的时间分200余期连载《让你不生病——健康.养生.治未病》。这是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委推广中医“治未病”科普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是中医“治未病”的宣教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全市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举措。
(八)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一是注重中医医院院内文化建设。坚持把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作为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战略,狠抓落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树立中医医院服务文化品牌。二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在《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及行业报纸《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深圳卫生》及我委《简报》宣传和反映我市的中医工作动态;
开展中医药文化与健康讲座等,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宝安区中医院举办《“三地情,岐黄缘”宝安、安康、北碚首届中医药文化节》,3000多名市民亲临现场感受、体验、受益各项中医药服务,《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受到国家、省、市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三是尝试中医药文化的外延式发展。宝安区中医院被广东省旅游局、省中医药局确定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二、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2012年全市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巩固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切实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大力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步伐,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全市中医药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落实“十二五”中医发展规划,做大做强市中医院,进一步完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体系
按照“十二五”中医发展规划,将市中医院打造成全国中医名院。一是加强医院内部的整合,形成学科群,重点发展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市重点学科及中医特色专科,在人、才、物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医、名科、名院。二是打造成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医院,大大提升该院的临床医疗服务水平。三是打造成中国中医研究院分院,大大提升该院的科研能力。四是将中医特色门诊部改扩建为分院,引进全国有中医特色的人才来深圳奉献技艺,并形成一部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医药特色大全专著。五是以推进中医医改为契机,构建以市中医院为依托的深圳市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中医慢病的管理、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培训、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项目的质量监控、宣传中医防病治病科普知识,指导全市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工作。六是落实新建市中医院针灸推拿分院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市中医院床位达到1200张,服务诊疗人次达到350万以上,业务收入10亿以上。以市中医院带动各区中医院的发展,以各区中医院促进各级综合医院的发展,以中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工作的发展推动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形成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区中医院(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骨干,各级各类医院中医科为网络,以社康服务中心、中医门诊部、中医馆、中医诊所、中医坐堂医诊所为网底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和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推动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继续做好《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配套制度和细则的起草出台。协同政策法规部门尽快制定出该《条例》的实施办法,提高《条例》的执行力度。二是根据中医药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并制定有利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并惠及老百姓健康的政策,尤其是在人才准入、中医药服务价格体系的改革及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方面。三是设置联席会议制度,力争政府更多的资源配置,促进和保障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力争2012年5月召开第一期联席会议,6月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全市的中医药工作会议。四是推进中医药专家委员会、中医药行业协会的成立及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换届改选工作。
(三)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培训面扩展至取得国家人力资源保障局中级按摩保健师以上资质的人员。二是创建1-2个全国基
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三是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分类管理,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的标准。与此同时,加强中医药进社区的政策研究,让中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四)继续开展中医师承工作
做好第一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的中期考核工作,开展第二、三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的理论授课及临床跟师学习,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五)实施名中医工程
在成立市中医药行业协会之后,完成深圳市第二批名中医遴选评审工作。在2005年开展评选深圳市第一批名中医的基础上,修定《深圳市名中医评选条件》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开展深圳市第二批名中医的遴选和培养,完成培养100名名优中医的的目标,打造我市中医药强市的领军人才队伍。
(六)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
组织专家对48个市级中医特色专科进行中期评估,重点考核其是否发挥了中医特色优势。给予评估成绩优秀的专科专项经费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将有发展优势的中医特色鲜明的专科申报为省级和国家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指导按照现有发展态势还有潜力可挖,且具备初步的达标条件的专科进行中医特色专科的创建工作,为中医药发展营造更好的氛围。
(七)力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大力宣传中医药系列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及意义。二是以市政府发布的9项中医药系列技术规范为标准,加强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与中药方剂数字化管理,推动中医药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煎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保障中医药产
品质量和安全。三是开展“放心中药房”复审,推动我市29家医疗机构“放心中药房”率先实行中医药系列技术规范。四是与市药监局联合开展全市医疗机构中药房建设、药店中药调剂管理工作的质量检查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为实现人人享有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做出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1年深圳市中医工作大事记
2011年深圳市中医工作大事记
1.1月11日,宝安区中医院举办“三地情,岐黄缘”宝安、安康、北碚首届中医药文化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刚副局长莅临指导。
2.1月13日,深圳市“中医经典与临床高级研修班”暨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理论课程培训班开课。共有89名首批深圳市师承人员和副高职称以上中医师参加了培训。
3.2月,我市出台了《深圳市中医馆和中医坐堂医诊所的基本标准》。这是继去年7月,深圳实施了新医改后我国首部中医药地方性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其中出现了一类此前从未有过的医疗机构名称:中医馆后,推出的方便社区市民享受多种层次的中医医疗服务的具体标准要求。
4.3月,市中医院心血管病区喜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30日下午,深圳市妇联主席蔡立出席了揭牌仪式。
5.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先后发布了由深圳市卫人委联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中药饮片与规范,中药方剂编码规则,中药处方与中药调剂等9个中医药系列标准与规范。该中医药系列技术规范是《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重要的配套技术规范,将为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和信息化,增加中医药服务的透明度,保障中药用药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作用。
6.4月,《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手册》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市卫人委中医处张慧敏副处长组织编写,着眼于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结合深圳实际,遴选了20种中医药疗法作为深圳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7.4月6日,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与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签署了《在全国开展首届百名“郭春园式的好医生”协议》,并正式签发了《关于推荐首届百名“郭春园式的好医生”的通知》(中会继„2011‟034号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届百名郭春园式的好医生评选工作。
8.4月12日,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医院肝病科周大桥主任获首届“鹏城杰出人才奖”。
9.4月15,福田区中医院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签订合作签约,建立医疗合作关系,北大医院利用妇产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的优势技术力量与福田区中医院妇产科、神经内科(内二科)、康复科开展合作。合作科室挂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共建科室”,北大医院定期派出高级医师担任相应科室领导职务,积极参与科室业务管理、查房、会诊、培训及交流。
10.5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发布了《深圳市中医馆和中医坐堂医诊所的设置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各区卫生行政部门开始受理深圳新增分类的医疗机构--中医馆和中医坐堂医诊所的行政许可。
11.5月14日,罗湖区中医院莲塘新院的设计招标完成。10月19日莲塘新院设计方案通过深圳市规划局审批。
12.5月25日,市中医院中医肝病、中医肾病、中医心血管、中医内分泌、中医骨伤、中医消化、中医神经内科、中医妇科等8个专业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证书》。
13.5月30日,市中医院被确定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省级重点联系医院之一。
14.6月,宝安区中医院被广东省旅游局、省中医药局确定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15.2011年6月~12月,以我委组织编写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手册》为教材,遴选了拔罐疗法、艾灸疗法等10项中医适宜技术,在全市开展了6期中医“治未病”和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培养对象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医生或护士1名。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课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每期培训学时为52学时。全市共有306人参加了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6.6月25、26日,广东省中医住院规范化培训公共必修课统考。我市共有中医住院医师101人次参加必修课统考。
17.7月1-5日,2011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在市中医院举行。共有389人参加考试。
18.7月1日起,市中医院推出速递中药、代煎中药的便民措施。市民看病交费后可不再等待取药,只需在院内填写一张速递单,即可享受送药上门服务。
19.7月27日,广东省省情调查中心发布2010全省三甲医院满意度测评结果,市中医院综合满意度在全省三甲医院中名列第十。20.8月,宝安区中医院尹建平同志获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11年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
21.8月9日,市中医医院蛇伤病区正式开业,这是深圳市开设的第一个蛇伤病区
22.9月14日,市第二人民医院被确定为2011年广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23.10月,为期2年的“深圳市首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顺利结束。完成2年学业的学员并取得培训合格证的学员,符合医师资格
考试报名资格有关规定的可申请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
24.10月,宝安区中医院林晓生同志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25.11月3日,宝安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26.11月5日,市中医院获“全国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特约研究单位“称号,李顺民院长获”全国中医医院医疗业务管理优秀工作者”
27.11月-12月期间,在总结第一批深圳市名中医继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批指导老师10人,第一批深圳市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15人;第二批指导老师20人),启动了第二、三批继承工作,确定了徐晓明等21位中医专家为第三批指导老师;彭俊杰等19位同志为第二批深圳市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胡翀妮等19位同志为第三批深圳市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
28.12月21日,《晶报》将用一年的时间分200余期连载《让你不生病——健康 养生治未病》。这是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委推广中医“治未病”科普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是中医“治未病”的宣教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全市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举措。
29.12月21日,制定并印发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将在全市积极开展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活动。全市将分为二批进行创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复核)、光明新区为第一批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单位,须在2013年12月前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评估验收;确定宝安、龙岗、坪山新区为第二批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单位,须在2015年12月前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评估验收。
第五篇:2019年广播电视局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意见-
2019年广播电视局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意见-范文汇编
2009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局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在新闻宣传、事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广电事业有了新发展。
一、2009年主要工作
(一)新闻宣传打开新局面
1、外宣工作跃上新台阶。
2、抓内宣,着力提高新闻报道水平。
3、自办新闻节目质量和数量上有了新突破,新闻宣传有新提高。
4、开办《哈尼语新闻》节目。
我局今年5月在××电视台新开《哈尼语新闻》节目。《哈尼语新闻》每周二、四制作播出,每周播出二期,这在全州边疆县电视台是第一家。《哈尼语新闻》节目的开办进一步加快了我县哈尼文化生态县建设步伐,保护和挖掘了我县底蕴深厚的哈尼民族文化,为全面打造“哈尼家园、生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丰富了电视荧屏,提高了电视收视率,进一步扩大电视新闻的宣传范围,让更多不熟悉和不懂汉语的人也能收听收看到本地的新闻,全面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该节目自开办以来受到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满足了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5、强化管理,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是实行量化考核。我局继续按照总体承包的办法,对电视台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把新闻宣传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位记者身上,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任务。二是完善制度管理。今年我局重新制定出台了《××县广播电视台2009新闻量化考核
(二)事业建设快速发展
1、认真实施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着力解决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问题。
2009年我局实施完成的省级无线覆盖补点工程有××县城坡头广播电视发射台,基建总投资25万元,设备由省广电局投资招标。该项目2008年3月开工建设,到2009年4月8日开播节目,主要转播省广播一套节目,省电视一套节目,目前运行良好。
黄连山电视发射台,属于省级无线覆盖补点工程,机房,铁塔挂靠中央项目,设备由省局投资招标。2009年4月5日开播,主要转播省电视台一套节目,目前运行良好。
2、圆满完成全县20户以上457座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任务。
我局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20户以上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广播电视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以及全县八乡一镇乡(镇)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广播电视局,由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统筹协调。二是制定
(九)其他工作稳步推进
1、我们把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加强学习,制定方案,狠抓落实,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培养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