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物遗传资源与保护复习要点[定稿]
动物遗传资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来自动物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主要包括动物基因组、基因及其产物的器官、组织、细胞、血液、制备物、重组脱氧核糖核酸(DNA)构建体等遗传材料及相关的遗传信息资料。
从自然资源数量变化的角度分类:1.耗竭性自然资源2.稳定性自然资源3.流动性自然资源。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可分为地方型、选育型、引进型。我国畜禽不仅数量多,而且还有不少品种以其独特、优良的遗传性状和经济价值而著称与世。根据品种资源调查及2001年“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中国畜禽遗传资源 共计576个品种和类群,其中地方品种(类群)为426个(占74%)、培育品种有73个(占12.7%)、引进品种有77个(占13.3%)。
普通牛和瘤牛共有52个地方品种,5个培育品种和12个引进品种;牦牛11个地方品种;亚洲水牛24个地方品种。羊:绵羊31个地方品种,9个培育品种和10个引进品种;山羊43个地方品种,4个培育品种和3个引进品种(波尔、努比、萨能)。猪:72个地方品种,19个培育品种和7个引进品种。鸡:81个地方品种,14个培育品种,5个引进品种。鸭:27个地方品种,7个引进品种。鹅:26个地方品种。
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极地的物种多样性最低,热带雨林达到最大值。两栖类在北纬35o附近达到最大值。
物种多样性的时间布局,化石记录,陆生和海洋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都是逐渐增加的。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学说中,能量多样性假说认为物种丰富性由每个物种所分配到的能量所决定,在大尺度上能量有可能是影响物种空间格局的第一重要因子。小尺度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主要有生态因子决定。
针对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表现形式,相应发展了形态标记、细胞遗传标记、生化遗传标记和分子遗传标记的多样性检查技术,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来揭示动物遗传资源的遗传变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常简称为IUCN,是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的缩写,是一个国际组织,专职在世界的自然环境保护。
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华盛顿公约),常简称为CITES,是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的缩写,CITES是一件用来对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进行有效和持续管理以确保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强有力工具。我国动物濒危等级参考1996版的IUCN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使用野生灭绝、绝迹、濒危、易危、稀有和未定等级。
我国动物入侵种的侵入途径包括有意引入和偶然带入。
外来种的传入扩散过程分为传入、定植、停滞和扩散几个阶段。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途径一般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
建于1872年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56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一项提案,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同年10月林业部草拟了《天然森林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案》,并在广东省肇庆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的基本方法
1、划定保护区,建立良种基地。在良种基地中禁止引进其他品种的种畜,严防群体混杂。
2、在良种基地中建立足够数量的保护群,可根据种畜、资金等因素确定种群的规模。
3、采用各家系等量留种,在每一世代留种时,实行每一个公畜后代中选留一头公畜,每一个母畜后代选留相同数量的母畜,并且尽量保持每个世代的群体规模一致,避免保种群体出现瓶颈现象。
4、制定合理的配种制度,在保种群体中实施避免全同胞、半同胞交配的不完全随机交配制度,可以降低群体近交数量增加,还可以采用划分亚群,并结合亚群间杂交的方式。
5、适当延长世代间隔,降低群体近交系数数量。
6、保持外界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控制污染源,防止基因突变。
7、在保种群中一般不进行选择。制定保种方案的依据是什么
1、群体的资源价值和消涨形势
2、保种期限
3、群体有限的近交系数水平
4、畜种群体所能耐受的近交系数水平
5、经济水平所能饲养的群体规模 保种效率取决于群体有效规模数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下制定的,并在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签字,中国与1992年签署并被批准。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 WWF)成立于1961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
动物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1、一个既有品种可采用多种方式来利用,而任何方式的利用,都不应导致原种的毁坏。
2、在一个固有品种(群体)内,以多种方式加以利用的情况下,最优秀的一部分,应用于纯种繁育,其他诸多利用方式的顺序是:杂交育种、经济杂交、直接利用。动物遗传资源开发的利用方式:
(1)直接利用,使既有品种(群体)的一部分个体直接职位市场消费的畜产品。
(2)作为经济杂交的亲本。为了适应短期或一时性的市场需求趋势,着重发挥既有品种部分特性潜在优势,将既有品种作为紧急杂交的亲本。
(3)作为选择育种的原材料。为了适应新的长期或时代性的社会需求变化,可以将既有品种作为选择育种的原材料。(4)、作为杂交育种的原材料,为了适应新的长期或时代性的社会需求变化,可以将既有品种作为杂交育种的原材料,作为新品种培育的亲本。
动物遗传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是品种内选择、品种间杂交和野生动物驯化。
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应用。
第二篇:德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情况考察报告
德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情况考察报告
2011年9月8-28日,笔者随农业部考察团赴德国参加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培训。考察团在德国吉森大学农业政策与农业技术系学习德国农业政策及农牧业概况,随后又访问了德国联邦农业部、德国联邦家禽协会、德国黑森州农业厅及其下属的农业站培训中心、德国黑森州家畜育种配种联盟(畜产品产量和质量监测协会)、德国古老畜禽品种保护协会、汉诺威家畜基因研究所、萨克森州养羊协会、德国宝牛育种中心等,与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还走访了部分养殖合作社、养殖户,深入了解德国畜牧业生产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情况。学习考察概况
1.1 德国农牧业概况
目前,德国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人口2%,产值仅占社会总产值0.8%。德国畜牧业以奶牛为主,其次是生猪、家禽、羊。2009年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
8.5%,较以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生物燃料等方面的发展使种植业比重加大。德国奶牛养殖以肉乳兼用型品种为重点,其养殖头数逐年减少,但奶产量能够一直持平,主要是育种水平不断提高,奶牛单产逐步增加,现头均年产奶达到7 669千克。德国奶牛养殖按照欧盟统一规定,实行配额管理,控制过多养殖。对猪禽养殖没有配额限制,但有严格的环保要求。德国的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与荷兰接壤的几个州,当地称猪三角。在生产方式上,德国农牧业以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为主体,其中,在原东德地区以合作社为主,原西德地区以家庭农场为主。在德国从事农牧业的收入低于其他行业。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在农业生产方面作用很大,除牛奶配额管理外,还对农业生产按面积进行补贴,2010年每公顷补250~400欧元。
1.2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情况
目前,欧盟和德国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都有法律规定。2003年,德国出台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行动纲要,成立了专业委员会。行动纲要分为信息、观察、基因库、原产地保护以及疫病防制5个部分。信息部分包括建立网站、分畜禽品种建立信息库;观察主要是对濒危畜禽品种进行观察,了解其种群变化状况,进行濒危程度评估,对达到一定危险级别的畜禽品种及时列入红名单进行公布,红名单两年更新一次,在线公布:基因库主要对濒危的马、猪、牛等,采取25头份精液进行冷冻保存;原产地保护主要针对具体濒危品种,要求各州采取原产地保护措施,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例如拜恩州对当地一种马的保护,规定只要达到有4代系谱、承诺5年不变、25%以上的纯度等6项条件,每年每匹马补给农户250欧元。事实上,早在1979年,德国一些有识之士就对地方畜禽品种逐渐消失开始关注与呼吁;1981年,成立了民间组织“德国古老畜禽保护协会”,目前已发展到2 200个会员,主要由农民、兽医、专家学者等组成;1984年,协会开始出版濒危古老畜禽品种红名单,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古老畜禽保护。协会下设若干个品种保护协调员、辅导员,既直接与养殖户联系辅导,又与各联邦农业部联系协调,努力让古老畜禽品种能够存活。协会在积极协调保护的同时,也大力提倡古老畜禽品种的多途径开发利用。
目前,协会积极参与联邦农业部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行动纲要,其红名单上的品种由当初的34种增加到目前的103种。据介绍,自从该协会成立,德国再没有一个古老畜禽品种消失。
1.3 畜禽遗传资源开发利用
德国在猪、羊地方品种开发利用上不乏成功案例。我们在巴登符腾堡州考察了“施豪县农民生产合作社”(图1),该合作社以地方品种施豪猪保种与开发利用为基础,形成了饲养、屠宰、加工、餐饮、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实现年营业额9 000多万欧元,把地方品种猪保种与开发利用发挥到极致,为地方品种的开发利用树立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据该合作社创始人布勒先生介绍,“施豪猪”原为中国的金华猪,1820年从上海引入德国,1985年在当地仅有25头,处于濒危状态,自此,开始了保种与随后的开发利用。主要做法:一是成立养猪合作社,进行保种扩群,开展有机养殖、生态养殖;二是高于市场价收购会员生猪,生产高档猪肉,创立品牌;三是加工火腿肠、罐头、调料等产品,进行深度开发、系列开发;四是投资屠宰场、餐饮、超市等,延长产业链;五是在全国分5个片区 一建立营销网络,笼络客户,占领市场;六是注重对外宣传,树立企业形象,营造企业文化。
1.4 种畜生产性能测定与育种
在德国,种畜生产性能测定内容比较细致,如奶牛不仅测乳脂率、乳蛋白、体细胞、奶产量等,还对是否难产、死亡原因进行记录;种羊一般20千克进入测定站,饲养到40千克,监测日增重、耗料量,用超声波检测瘦肉率、脂肪含量等。所有监测数据全部进入数据库,为育种提供科学依据,育种在严格的生产
性能测定基础上进行。而优良的种畜又可通过健全的拍卖机制卖上高价,拍卖机制促进了育种工作开展。
1.5 畜牧技术服务和科研
德国畜牧技术服务基本实现了社会化,主要由一些专业养殖协会承担,服务范围包括饲料营养、妊娠诊断、配种技术、保种技术、疫病防制、饲养管理等,服务范围十分广泛。技术服务是有偿的,一般实行会员制,按年缴费;如果不是会员,需要临时服务,收费比较高。据宝牛育种中心介绍,该中心有4名专业咨询师,临时性技术咨询服务收费达每小时50欧元。德国在家畜基因研究方面比较先进,我们在汉诺威市考察了联邦农业部下属的家畜基因研究所,该所拥有90名研究人员,此外还有客座教授。所里设备齐全,技术先进,在克隆技术、细菌耐药性研究、家畜育种与基因分析等领域取得不少科研成果。思考与建议
2.1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红名单值得借鉴
德国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认识与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比我国早得多。民间组织“德国古老畜禽保护协会”出版濒危古老畜禽品种红名单及设立保护协调员、辅导员,对德国当时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濒危畜禽品种红名单后来又被联邦农业部采用,作为国家畜禽品种保护行动纲要中一个内容,从政府管理层面予以肯定与沿用。红名单可以明确保护对象,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促进养殖者提前采取保护措施,值得学习借鉴。建议我国尽早实行濒危地方畜禽品种红名单制度,加大对地方畜禽品种观察和监测力度,及时了解其种群变化状况,分品种建立动态的信息库,完善濒危畜禽品种专家风险
评估分级制度,及时公布红名单。红名单至少每两年更新一次,保证其及时性、权威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及早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
2.2 品种保护补贴值得借鉴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保护地方品种需要政府财政扶持,特别是一些暂时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或一时难以开发利用的地方畜禽品种,单依靠企业和养殖户保种难以长久维持,急需政府财政扶持。德国畜禽品种保护行动纲要对各州开展原产地保护和扶持措施做出规定,现在全德国有96个措施正在执行,全部是针对具体品种的,具体补贴范围按照2005年欧盟一个指令执行。如拜恩州对当地一种马的保护,在规定条件下,政府每年给养殖户一定补贴。建议我国建立地方良种保种补贴制度,把补贴制度与红名单制度相结合,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确保濒危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对列入红名单的濒危种畜禽,可在明确保种主体、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等各方权利义务的前提下,实行挂牌保护,财政每年定额补贴。
2.3 地方品种开发利用值得借鉴
“德国古老畜禽保护协会”在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同时,还针对羊、猪等地方畜禽品种,提出了“以用促保护”、“以吃促保护”口号,大力倡导畜禽品种的开发利用。巴登符腾堡州“施豪县农民生产合作社”对“施豪猪”成功开发利用也说明,要在保护的同时,做好开发利用工作,积极引导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参与保护、开发和利用,逐步形成多元化保护与开发的格局,使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商品优势。
2.4 严格的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和优秀种畜禽拍卖制度值得借鉴
多年来,我国一些养殖企业总是花费大量外汇从国外引种,形成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再引进的怪现象。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育种机制缺乏活力,育种投入严重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科研、经费、政策等因素外,关键就是大力推行严格的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实行优秀种畜禽拍卖制度,尽快形成充满活力的我国畜禽育种机制。
2.5 配额养殖管理制度
配额制度一般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管理的一种手段,最早实行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盟和德国将这一制度引入奶牛养殖,从总体上维持当地大宗畜产品牛奶的稳定,避免奶产量大起大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与德国不同的是,我国的大宗畜产品是生猪,不是牛奶。随着科技发展和养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生猪养殖近年来一直呈周期性波动,有时甚至是大起大落,不是伤害养殖者利益,就是伤害消费者利益,政府和畜牧部门为此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随着规模养殖比重的不断增加,建议借鉴德国奶牛配额养殖制度,对我国生猪养殖试行配额养殖,避免大起大落,维护生猪生产稳定。
2.6 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欧盟和德国均有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法律,对保种补贴也有具体指令,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基本实现了法制化、规范化。我国应尽快修改完善《畜牧法》,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政府扶持措施等有法可依。同时,加强对保种企业、保种户的技术培训与指导,以增强其保种意识,提高其保种技术。
田传春(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安徽合肥231283)
第三篇: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
1.畜禽性能测定的意义、基本形式与方法
意义:
1。为家畜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 2。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 3。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 4。为畜牧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5。为评价不同的杂交组合提供信息。基本形式:
1.根据测定场地可分为测定站测定与场内测定;
2.根据测定个体和评估对象间的关系可分为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
3.根据测定对象的规模可分为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方法:
① 所用测定方法要保证所得测定数据具有足够精确性; ② 所用的测定方法要有广泛适应性; ③ 尽可能地使用经济实用的测定方法。
2、论述畜禽数量性状的改良原理
数量性状是能用数值表示特征的连续变异的性状。畜牧生产中大多数经济性状是数量性状。数量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影响,表型差异不能明显区分,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数量性状不符合孟德尔规律,需统计学方法进行变异的度量。但就一对基因的变化规律仍然符合孟德尔规律。
每代遗传进展是每代的遗传改进量,即 子代的离均差(R),是亲代离均差(S)遗传给子代的部分。遗传进展与性状的遗传力有关,h2 = R /S。实际中,离均差是消除了环境因素的基因型差异,亲代离均差不能稳定遗传给子代,使子代的离均差小于亲代。把子代离均差占亲代离均差称遗传力 h2 = R/S。
畜禽数量性状的改良是以通径分析为基础的,通径分析是把一个相关系数分成许多组成部分,每个组分是或大或小的通径系数,从而确定自变量对依变量的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比较多个自变量对依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3、举例说明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现状、问题和建议。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畜禽遗传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六分之一,有 20 个物种共 900 个品种(类群),其中地方品种 540 个。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大多具有独特的遗传性状,如繁殖力高、肉质鲜美、产绒性能好、抗逆性强、药用、观赏、竞技等。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现状:
1.我国已建立健全了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实施的《畜牧法》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作了全面规定:建立资源保护基本制度; 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调查制度;定期发布制定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 制定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规划和保护名录;确立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和评估制度;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资源保护中的责任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资源保护,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对畜禽遗传资源出入境管理作了明确规定。2.成立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主要职能是鉴定、评估畜禽遗传资源,审定畜禽新品种、配套系,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论证及有关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咨询工作,协助完成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开展畜禽遗传多样性和种质特性评价工作。3.初步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专项实施的良种工程项目建立了 120 多个重点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2008 年农业部公告确定了 119 个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抢救了五指山猪、矮脚鸡、晋江马等一批濒临灭绝的畜禽品种,有效保护了100 多个重点资源。国家家禽基因库保存了 28 个地方鸡种。建立的两个国家地方水禽资源基因库(江苏泰州、福建石狮)保存了 16 个地方品种。4.开发利用取得初步成效
“九五”以来,国家审定通过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达 82 个,省级审定通过的达 56 个,以保护促利用、以利用促保护的良性循环机制正在形成。培育的鸭配套系有三水白鸭、仙湖肉鸭、南口1 号北京鸭、Z 型北京鸭。培育了一个鹅品种———扬州鹅。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国内鹅种资源育成的新品种。扬州鹅体型适中,肉用仔鹅早期生长快,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鲜美,含水量低,加工成品率高,适口性好。仔鹅在放牧补饲条件下,70 日龄平均活重 3。49 kg,舍饲条件下,70 日龄平均活重 4。02 kg。种鹅繁殖性能好,种鹅产蛋期平均产蛋 71。39 个,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在 90%以上。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1.保种体系不健全、保种投入不足、科学评价工作滞后
虽然我国确定了国家级畜禽保种场97个、保护区16个和基因库6个,但在138个国家级保护品种中,因为没有保种场或者保种场建设不达标等问题,还有50个品种没有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马、牛等大家畜的保护区建设数量偏少,就一个品种的保护工作而言,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三位一体的保护体系和遗传物质交换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虽然目前确定的119个单位达到了国家级场区库建设的基本条件,但多数单位的设施设备陈旧、手段落后、人员老化、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对保存品种的种质特性发掘和评估不全面,品种登记、性能测定等保种工作尚未有效开展。品种标准制定工作也滞后,在138个国家级保护品种中,只有23个品种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2. 发达国家对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掠夺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许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贵资源,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如精液、胚胎、血样、DNA样获取我国的畜禽资源。北京鸭、太湖猪、番禹猪、梅山猪、枫泾猪、金华猪、狼山鸡、丝毛乌骨鸡、狮头鹅、南阳牛、鲁西牛、同羊、内蒙古白绒山羊、关中驴等一批品种特性优良的地方品种通过贸易、国际合作、非法走私和窃夺等途径被外国攫取,带回国内进行品种培育和资源开发,新品种再输入我国,如烧制北京烤鸭的原料樱桃谷鸭就是英国以北京鸭为亲本育成的。因此,忽视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将在一定程度上危及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安全与主权。
3. 部分地区的资源状况尚未阐明
迄今为止,我国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的畜禽资源系统调查,发现了一些独特的畜禽遗传资源,为进行系统保种和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资料收集的缺乏,一些偏远地区的资源状况尚不清楚。例如,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畜禽遗传资源独特,在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过程中,地方虽上报了一些资源,但由于缺乏相关资料,部分物种的同名异种问题仍待解决。4.经济利益的驱使降低了遗传资源保护意识
由于长期以来在经济利益下单纯追求产品专一化和高产化,而忽视了其独特的生态意义和资源特性,以及对地方家畜品种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如某些地方品种的生产性能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导致我国许多传统的优良地方品种遗传资源的数量减少,甚至导致个别畜禽品种资源的灭绝,特别是对于那些目前数量稀少且缺乏商品价值的品种受到更大的威胁,如八眉猪、三江牛、帕里牦牛、伊吾马、金阳丝毛鸡等。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对策及建议
国家应该适当增加保种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存、鉴定、评价、筛选和利用等工作,改善保种设施、丰富保种手段、增大科技含量、提高保种效益;切实搞好科企合作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市场和科技的问题,离不开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的联姻。完善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保种工作,建立我国主要畜禽的优质遗传资源基因库,保存一批优良地方畜禽原始品种和种质的素材,加强对畜禽资源保护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加强基础性科学技术研究,建立全国和地方家畜多样性信息网络监测中心,设立基础性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继续深入开展畜禽品种资源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研究。不断推进畜禽品种资源选育和开发利用要充分发挥现有品种资源的潜力,建立高效的畜禽资源开发与生产体系,开展畜禽品种资源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畜禽品种资源多样性是全球的财富,受益于全人类。通过开展畜禽资源保护工作的国际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畜禽品种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和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够促使畜禽品种资源多样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专门化品系的培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的要点
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专门化品系的出现,是随配套系杂交应用而生的,它是现代化动物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概念
所谓专门化品系是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是按照育种目标进行分化选择育成的,每个品系具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的指定位置,承担着专门任务。
二、专门化品系的优点
1.有可能提高选择进展 生产性状和繁殖性状这两类性状分别在不同的系中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比在一个系中同时选择两类性状其效率要高些,特别是当性状间呈负遗传相关时。
2.专门化品系用于杂交体系中有可能取得互补性 在作为杂交父本和母本的不同系中分别选择不同类的性状,然后通过杂交把各自的优点结合于商品代个体上,从理论和实践看,效果是比较好的。
三、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建立专门化品系的方法有多种,在不同的配套系中其建立方法有别,主要有三种,即系祖建系法、群体继代选育法和正反交反复选择法。
杂种优势利用
重要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生物体杂交后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亲本的表现,达到生产要求。它与培育纯品种为目的的杂交育种不同之处,在于选用亲本、配置组合时特别强调杂种一代的优势表现。
无论动物或植物,自花授粉或异花授粉植物,除亲缘关系较远的类型外,杂种一代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比其亲本生长旺盛、富有活力、抗病虫和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强、适应性好,因而产量较高。由于杂种具有细胞分裂快、活性强、生物代谢效率高等特点,它在形态、生态、器官、组织、生理、生化等一系列性状指标上都较优越。但优势表现的程度常因不同物种、不同杂交组合和不同性状而异。
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主要趋向是:①继续探讨强优势杂交组合的选配规律;②寻求更简便有效的去雄机制,并改进制种技术;③利用单倍体培养和染色体加倍技术,加快自交系的选育进程;④培育由遗传控制的完全(或接近完全)无融合生殖系或利用其他机理固定杂种优势等。
5、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义、现状和具体措施。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义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提升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畜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点,也是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其目的就是动员畜牧兽医部门和广大养殖场(户)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为抓手,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畜禽养殖水平。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提高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规模化、产业化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已建立数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畜禽规模养殖场。
(2)生产方式不断转变。畜禽养殖由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的小规模、粗放型传统养殖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养殖方式转变。
(3)治污能力不断增强。严格“六分离六配套”标准,从而实现人畜分离,雨污分离,粪尿分离,料水分离,大小分离,强弱分离。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新建了一大批低排放、低污染的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场,实施清净水源、清净家园、清净空气的“三净”工程,使粪便直接排放水源、露天堆置等现象得到进一步控制。
(4)技术应用不断推广。按照“及早规划、强化培训、打造样板、推行标准”的技术路线,生产中更多采用电脑自动配给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自动控制光温等技术,推行沼气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全面实施种养结合、以肥还田等生态循环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
(5)防疫手段不断改善。新建标准化养殖场大多采取多点生产技术,全进全出,建立了一套防疫、消毒、管理制度,修建隔离设施,硬化场区道路、改扩建消毒池,强化消毒室、兽医室等,严格控制疫病发生和传播。具体措施:
(1)从业人员资格化。了畜禽养殖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有掌握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本职工作。随着畜禽养殖业的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还要求畜禽养殖从业人员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
(2)场舍建设科学化。首先,畜禽养殖场选址应遵循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禁止在一些与公众生产生活相关或受保护区域修建。其次,养殖场选址要较为干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供电和交通方便。场区规划布局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合理”的原则,统筹安排。
(3)生产经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场主要根据自身实力、饲料来源、土地资源、市场行情、产品销路以及卫生防疫等条件,结合畜禽头均效益和总体效益来综合考虑确定畜禽养殖场规模大小。对于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有一个科学理性的态度,决不能贪大求洋,一味追求大规模超大规模,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4)生产技术标准化。养殖企业可根据自己的饲养管理水平和需要,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内容和范围,制定出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养殖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
(5)生产管理规范化。养殖企业有了制度、规范和标准,各项事务才可能在规矩中运行,使养殖企业在有序、合理、和谐中运作并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管理应具有连续性,不能因生产管理者更换而变化,要变经验管理为规范管理,从而整合出效率和效益,明确员工职责与任务,真正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良好管理环境。
(6)疫病防控制度化。要完善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树立群体预防的观点,建立积极预防的意识,而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观点;要认识大多数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应多方协同来保障畜禽健康,而不是单用一种手段来控制疫病的发生。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改善饲养环境和保持畜禽内环境的平衡,以达到全面预防疾病的目的。重视对畜禽的健康监测和系统防制,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畜群的综合防制措施,严格落实卫生防疫制度,定期开展有效的消毒。
(7)生产环境生态化。遵循生态学规律,将生物安全、清洁生产、生态设计、物质循环、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发展健康养殖。控制和削减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广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根据周边环境的承载能力,确定合适的养殖规模,做到种植业和养殖业协调发展。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产业链条,解决养殖场的排污问题,顺应生态规律,维持生态平衡,降低环境污染,提供安全食品,使养殖业成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行业。(8)生产产品品牌化。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经济价值或经济功能主要集中在提升畜产品竞争力,推动畜产品经营企业创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优化重组资源和适应市场需求等方面。因此,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给自身和整个行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体现在其带来的经营理念的变化。
(9)生产记录档案化。完整的畜禽养殖档案,一是实现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重要依据;二是规范畜禽生产过程、严格质量安全控制的有效措施;三是落实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有效途径;四是发展品牌畜牧业的重要的环节,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畜产品生产主体法律意识。畜禽养殖档案保持着原始性和系统性,通过记录档案可以查找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实践证明,用好畜禽养殖档案、用活畜禽养殖档案,可以推动畜禽养殖企业稳步、健康、协调、快速向前发展。
(10)监管常态化。应落实养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养殖环节监督,全面落实畜禽养殖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严把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质量关,建立健全执行兽药、饲料监督巡查制度,监督畜禽投入品等多个环节监督。强化畜禽疫病防治体系,达到无公害生产要求,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强化从生产源头到流通环节全过程无缝隙监管,严厉打击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产地检疫,实行报检制度,保证饲养动物卫生安全。把好产品源头关,加强屠宰加工环节驻厂监管,对屠宰加工实行全程监管。加强市场畜产品监管,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执法,依照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以身试法、违反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危害群众安全的不法分子。
第四篇: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系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系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是第一批在国内本专业领域被批准设有博士点的国家重点学科,并被批准为全国首批“211”工程项目建设学科。本学科设有国家家禽测定中心、农业部畜禽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动物胚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211”工程建设项目、分子及生化遗传实验室、计算机室、细胞遗传实验室、果蝇与赤拟谷稻实验室、动物繁殖实验室。农业部畜禽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值人民币约1000万元,其中包括DNA自动测序仪、显微操作仪、脉冲场电泳系统、图像分析系统、工作站计算机等大中型设备。动物胚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其中包括低温生物学实验室、显微操作实验室及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拥有显微操作仪系统、PCR
仪、自动冷冻仪、荧光显微镜、腹腔内窥镜、体视镜、CO2培养箱和超净工作台、低温离心机、超低温离心机、Milli-Q超纯水仪等大型进口仪器设备。具备从事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和生化遗传学、家畜繁殖学等领域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实验条件。可承担所有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有:动物分子数量遗传学;畜禽育种的理论与技术;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和技术;动物繁殖生物技术。本系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10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其中1人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副教授10人。在国际学术团体任职者4人,在国内一级学会任副
理事长以上者2人,在国内二级学会任副理事长以上者7人。近5年本学科共承担国家“973”、“863”、“跨越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总经费达4100余万元。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项共15项、国际专利1项、国家专利2项。培养博士45人,硕士50人。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培养博士后7名。
教改项目:
《家畜繁殖学》校一类课程教改项目建设(2001~2003)
《家畜繁殖学》北京市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2002~2003)
《动物生殖生理》校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03~2005)
获得美国专利 1项:
DNA markers for pig litter size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项:
(1)简单高效胚胎玻璃化冷冻解冻方法
(2)一步法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 国际合作与交流:
近年来本系人员出国合作研究、进修和参加国际会议50余人次,应邀到国内其他院校和单位作学术报告或讲学或技术指导共40余人次。1997年与国家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合作成功地举办了动物生物技术国际会议,有近20个 国家的约300名从事动物生物技术的科学家参加了会议。2000年再次与国家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合作举办了中欧动物生物技术研讨会,有来自10余个国家的约80人参加了会议。2003年12月又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合作成功地举办了动物功能基因组学与体细胞克隆国际会议。来自10余个国家的约30人参加了会议。这些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对本系学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本系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特聘教授岗位:
本学科在“数量遗传学与动物育种方向”与“分子遗传学与动物育种方向”均设有特聘教授岗位,拟招聘年龄在45周岁以下,能从事科研教学第一线工作;具有博士学位;国内应聘人员应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外应聘人员应具有相当于assistant professor职称(需有证书);能胜任本学科核心课程“数量遗传学与
动物育种”或“分子遗传学与动物育种”之一讲授任务的科研工作人员。受聘者将主要从事“数量”或“分子”方向之一领域的科研工作。受聘者的工作目标是:至少在上述的一个研究领域或分支领域中取得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李宁教授作为第一批授聘人员成为我系的特聘教授。动物繁殖研究方向:
动物繁殖研究方向拥有“211”工程建设项目─动物胚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其中包括低温生物学实验室、显微操作实验室及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拥有显微操作仪系统、PCR仪、自动冷冻仪、荧光显微镜、腹腔内窥镜、体视镜、CO2培养箱和超净工作台、低温离心机、超低温离心机、Milli-Q超纯水仪等大型 进口仪器设备。目前,主要从事哺乳动物卵母细胞/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及机理的研究;猪、牛、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细胞克隆和单精显微注射技术研究;哺乳动物配子发生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特种动物繁殖生物技术及家畜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推广。
第五篇: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讲稿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段MV的视频片断。(播放MV)
看过了这段视频之后,有谁能说说视频中所说的女孩儿为什么要保护丹顶鹤吗?(学生回答:因为丹顶鹤是国家保护动物/因为丹顶鹤是频临灭绝的动物)非常好!丹顶鹤是我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那除了丹顶鹤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呢?(学生回答:大熊猫~~~~)在我们国家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我国的脊椎动物占世界脊椎动物总数的13.7%,其中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300多种,爬行类300多种,两栖类200多种,鱼类3000多种。那一级保护动物一共97种,其中尤为常见和重点保护的有:金丝猴、白尾海雕、白鳍豚、中华鲟、鹦鹉螺、黑颈鹤、东北虎、亚洲象以及藏羚羊。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他们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十六章第二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用一小段视频来回忆一下我们七年级所学习的《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并且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要保护动物资源也就是说要保护什么呢?(学生回答:生物的多样性;若学生答不上来了教师直接说)我们之前就学习过生物多样性分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那既然生物多样性可以从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方面来考虑,那我们保护动物资源我们也可以从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方面来考虑措施。
那老师想给同学们一张图片,这是一幅什么图片呢?(学生回答:大熊猫)很好!有没有同学能与我们分享一下你所了解关于大熊猫的内容呢?(学生回答:)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长在云贵川这几个地方)现在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来讨论一下:你认为应该如何来保护我们可爱的大熊猫?好了,我想请三名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你们讨论出来的保护措施,有谁想要自告奋勇跟大家分享一下?(若没有人的话,抽点人名)(可以补充的问题:
1、大熊猫可以自己在家养吗?
2、大熊猫基地建立的目的是什么呢?
3、如果当大熊猫数量极少并且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时,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
请大家阅读教材第46页就地保护的内容,找出就地保护的概念、意义以及具体措施有哪些?(学生在书上勾出重点内容)在咱们四川呢,有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的名字叫做川金丝猴。看到这张图片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川金丝猴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金丝猴的共同特征为鼻孔大,上翘,唇厚,无颊囊,这是为了适应高原缺氧进化而来,而川金丝猴毛色为金黄色,肩背具长毛,尾与体等长或更长,成年雄体长平均为680毫米,尾长685毫米。我们想利用就地保护的措施来保护川金丝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在四川建立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好的!有同学想建立自然保护区,那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呢?换句话说,如果川内的有利于金丝猴生长、繁育的环境遭到破坏了,那还能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法来保护川金丝猴吗?因此,除了就地保护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异地保护的方法来保护我们的川金丝猴。下面就请大家阅读教材第46页易地保护的内容,找出就地保护的概念、意义以及具体措施有哪些?(学生在书上勾出重点内容)刚刚我们分别说了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那大家有没有思考过究竟什么时候用就地保护,什么时候用易地保护?(学生回答:就地保护必须要动物生存的环境没有被破坏,它们还可以在这个地方继续生存、繁衍。而易地保护是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才会采取的紧急措施,有助于提高濒临灭绝动物的存活率。)我国现在已经主要采取了就地保护的措施来保护川金丝猴,不过还是有一些狠心的猎人或是商人为了利益而捕杀金丝猴,因此国家为了严令禁止黑心商人这样做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书本第47页法制教育和管理,待会儿老师会有三个问
题来考察一下同学们的阅读情况。问题1:国家都颁布了哪些法律法规?问题2:法律法规是让我们远离动物的吗?问题3:游客参观能给保护区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最后一个问题稍微有一定的难度,请同学们下课之后继续思考这个问题,你们可以通过找资料等方式来帮助自己思考这个问题。其实,老师也准备了一个小的话剧,话剧的名字叫做《吃饭那点儿事儿》。
看过了话剧之后,我想问了:动物与人类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老师给点儿小提示:导盲犬和盲人、蝙蝠与回声定位、龟壳与薄层建筑、变色龙与迷彩服。这些都能说明人类和动物其实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今天我们学习了动物保护的具体措施,同时也明白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地球大家庭的一员,是大自然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现在起,坚决反对落后、野蛮、残酷的消费陋习,提倡健康、环保、文明的生活消费方式!坚决不捕杀野生保护动物!坚决不吃野生保护动物!坚决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保护动物!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