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当前及未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的重点。
说明:1189国开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组织考试论述题
答:结合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十三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的重点有:
第一,提高政府社会管理领域公共物品供给能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领域的投入,增强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公共物品供给能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解决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第二,努力缩小公共物品供给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现阶段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其中,努力缩小公共物品供给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重要途径。首先,加快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城乡统筹的步伐,在公共物品供给,特别是基本公共物品供给方面,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待遇,逐步废除按户籍对城乡居民分别供给公共物品的制度。其次,缩小公共物品供给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财政投人,有效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继续推进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化改革。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是沿着市场化的方向推进公共品供给制度改革,但从目前的具体进展看,各个领域参差不齐,既有过度市场化的问题,也有市场化改革缓慢的问题。总体上来讲,目前仍然是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包揽过多,因而需要继续推进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化改革。首先,转变观念,清理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快社会资本进人公共物品供给领域的步伐,除公共财政资源外,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人公共物品供给,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其次,积极探索公共物品市场化的具体方式。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如何运用政府采购、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方式有效供给公共物品,需要更多具体管理制度的创新。
第四,积极推进公共物品供给绩效评价,提高供给效率。政府财政管理中,和绩效预算改革相一致,积极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供给绩效评价改革,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共物品,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健全评价制度,完善评价流程,鼓励发展第三方评估,努力开拓公共物品供给评估市场,对公共物品供给绩效给予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及时堵塞漏洞,纠正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第五,推进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改革公共物品供给决策制度,在决策中尽可能吸收广大城乡居民的意见。在基层政府区域性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中,一些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如房屋拆迁,社区医院、幼儿园、中小学建设,社区环境等,通过制度建设,应采用居民听证会等形式,直接听取所在社区居民意见,如得不到全体居民支持,就不得开工建设或者取消服务项目。通过推进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推动政府与居民之间良性互动,优化稀缺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物品供给居民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