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历史课堂既“有血有肉”又“有声有色”

2020-07-30 03:2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如何让历史课堂既“有血有肉”又“有声有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让历史课堂既“有血有肉”又“有声有色”》。

如何让历史课堂既“有血有肉”又“有声有色”

株洲景炎学校

陈伟俊

关键词:历史课堂

有血有肉

有声有色

内容摘要:要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堂,历史老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潜心备课,钻研教材,多听公开课,多上公开课,让课堂“有血有肉”;更需要驾驭课堂的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全方位的解放学生,使课堂“有声有色”。

作为教育工作者,普遍有这种共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现在的课越来越不好上,现在的老师越来越不好当。这种认识其实质也就是把教师没有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归结于现代社会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往往是我们教师的职业倦怠造成了不与时俱进而逃避责任自欺欺人找借口搪塞。为什么我们不能换位思考:学生“不好教”是不是当老师的点金乏术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呢?课“不好上”是不是当老师的让课堂枯燥乏味呢?老师“不好当”是不是当老师的抱残守缺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呢?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关注自己的声音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声音。比如,我们历史老师会听到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我喜欢历史书籍,但我不喜欢历史课;我喜欢历史人物,但我不喜欢历史老师。”是什么让学生处于矛盾与困惑中?是什么让学生害怕历史课?是什么让历史以及老师都和学生的距离越拉越远?每位历史老师都应该扪心自问:自己的历史课为什么不能像历史书籍那样引人入胜回味无穷呢?自己在历史课的角色为什么不能像历史人物那样流光溢彩顾盼生辉呢?自己演绎的历史课为什么不能像历史大片那样高潮迭起荡气回肠呢?我想,每位历史老师手里都有同样的一把钥匙——让历史课堂既“有血有肉”又“有声有色”。

怎样才能“有血有肉”,不局限教材,丰富知识,谓之“有肉”;不盲目堆砌知识,不能一盘散沙,要有精气神,让学生遨游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中,谓之“有血”。

首先,要广泛阅读,不断“充电”,形成广博和高深的历史专业功底。“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一方面,可看历史史籍,可看历史小说,可看历史杂志,也可看历史学术论文,当然也可参加历史专业的各种培训,说白了也就是继续教育。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既可满足历史教学当前的需要,比如知识补缺、更新等;但更着眼长远从根本上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尤其近二十年来,历史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社会史、人口史、家庭史等史学著作日渐增多,史学与社会学、自然科学及其他学科交叉的新研究正方兴未艾。历史研究既注重从多角度作细致的微观分析考察,也提倡用“大历史”的观念,即宏观地由前后、中西的往复观照,审视历史。历史研究的这些新变化必然对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我国近年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加大了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的篇幅,写进许多生动、丰富、新鲜的内容,使历史教科书真正体现史家所津津乐道的“全方位”和“立体”的历史。高中历史教科书突出高层次的和理性的历史知识,例如典章制度史、科技史、思想史等。同时还编写了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以加强历史教科书的信度,培养学生的理解、思考和分析能力。“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历史教师惟有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方能使历史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性还体现在较强的研究能力方面。近年来,“教师是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研究者。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与研究交融在一起,教学才有了更富理性的内涵。

其次,要钻研教材,潜心备课,做到给学生一杯水之前先自己装满一桶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有备无患”,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教学亦然。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即使备课,有时还教得不成功,不备课就更无把握。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讲什么?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如同老话说的“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再次,多上公开课,多听课,集体研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达到“兼撮众法,备成一家”的高度。我们听过“闭门造车”的故事,也听过“夜郎自大”的故事,上课也是同样的道理。再“高深莫测”的学问,再“呼风唤雨”的本事,如果只会“孤芳自赏”、“顾影自怜”,估计也只会落得个“井底之蛙”的名号。若不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身为教师就要有极目楚天舒的开放眼光,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有去芜存菁的创新智慧,欣然“请进来”,高兴“走出去”。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一方面上公开课,可以展示自身才华,丰富教学历练,“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对于授课班级,可以打破一些陈规旧约,玩一种较先前开放得多,也另类得有趣的师生交流活动,有助于班级学生的学习心态的调整和学习兴趣的激生;当然,经过老师苦心经营的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历史教学公开课也是给听课的领导、教师甚至学生家长提供了咀嚼品味、借鉴探讨和修正弥补历史教育教学的契机,更是给自己一个不断历练不断提高的凤凰涅槃的舞台。另一方面积极听课,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教学经验,还可以加强修养,陶冶情操,听老教师的课,他们的生活中与知识相关的故事,不知觉中变成了自己的,然后又去吸引自己的学生;听那些讲课很幽默的老师的课,他们的幽默不知觉中渲染了自己,有时,幽默也不知觉中走进了我的课堂;听有经验老师的课,感觉可以用较之以前要少的时间备课,但课堂中的效率却有所提高;当然也有时候,觉得老师们所用的方法取得的效果非常好,可是自己在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却没有取得类似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这在于教育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运用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如果缺乏相关的因素而只是照搬照抄,自然就会效果不佳。所以,学来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使用时必须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如何才能“有声有色”,不惟教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声音,但闻学生敢于质疑和热烈讨论解决问题的声音,谓之“有声”;不固定教学模式,不单一教学手段,不局限教学内容,但也不唯形式,不唯作秀,不制造审美疲劳,一切为了学生学习的轻松愉悦,谓之“有色”。

首先,善教利导,充满教学机智。“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思想和思想相碰,就会迸溅无数火花。”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历史教师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投入新课程改革,努力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在教学中加入新元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不少教师对此问题缺乏理性思考,以致在教学实践中陷入了片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忽视了教学效果的误区。强调其主体性,并非任其自己随意掌握课堂,而是需要教师间接地引导和帮助。此时对教师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以前只要教师掌握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就可以完成教学。现在则要求掌握扎实的历史学科教育知识,包括历史学科知识和历史教育学科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懂得管理学相关知识,把课堂交给学生来表演,教师这一导演就得把表演安排的井井有条,才能既活跃课堂,又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否则课堂将变成放羊式教学。在调动学生发挥主动性的同时,教师需更留心课堂的各个环节以免其课堂变得华而不实。课堂问题的安排上,一方面要优化教师提问,对知识性问题的提问,主要涉及的心理过程是回忆。一般可以安排在一系列问题的开始,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一般是具体的,或者答案只有一个。这类问题是对树立学生信心有帮助,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课上不积极、比较内向的同学来说,更应倾向于提问他们。对认识性问题而言,其回答通常是开放的、多样的。在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等分析时,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本现有的结果,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观点。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提问,教师可以设置具体历史情境,重现历史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下,把问题引向深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这需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并且及时表扬送出赞美也是鼓励学生提问的良策,教师的教学机智在此时就往往起到了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指的是教学活动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有着一定的法则和模式,有着一定的基本方法。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不妥的方法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学又无定法,教学方法必须机动灵活。教无定法,指的是教学的模式、方法、技能等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的,富有个性、充满灵性的。也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根据教学内涵、学校条件、教师特点,更重要的是根据学情来合理地使用、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方法。教学需要把握一项重要原则,课有常而教法无常。“贵在得法指的是教师将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技巧等恰如其分、灵活巧妙地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情景中”。

从无法到有法,这是进步,从有法到无定法,这是突破,从无定法到创新法,贵在得法,这是飞跃。变无法为有法,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劳动,使有法为无定法,需要我们抛洒辛勤的汗水。我们在强调教学模式重要性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用模式方法研究教学的局限性,不要作茧自缚。同样,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教学模式时,应当不断进行研究与创新,从“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到“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以真正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收到实效。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曾有肺腑之言:“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再次,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大师郭思乐教授所建立的生本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教育强调: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激扬生命自身去发展自己;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这种理念自觉或不自觉地符合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它有利于人的发展,可以直接地为教育创造成就;它可以促使人以改变教育行为的方法来发挥学习者的能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它取代了“以形补形,以考养考”的教育方式,它通过生本带来的巨大学习能量,使“以学养考”成为可能;它更是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师喜欢教育教学工作。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历史课堂既“有血”又“有肉”,才会饱满,才会通畅;历史课堂既“有声”又“有色”,才会丰富,才会灵动。这样的课堂既会有魅力,又会有魔力,就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参考书目:

《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著

《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6-7期

下载如何让历史课堂既“有血有肉”又“有声有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让历史课堂既“有血有肉”又“有声有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让地理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如何让地理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如何既要立足课堂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成为关键。教师应立足课堂,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时......

    畅言教学让音乐课堂有声有色

    畅言教学让音乐课堂有声有色 摘要:随着对畅言智能语音教具系统越来越多的了解,我深刻地体会到它给我带来的便利。 一、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教学效率 二、使教学手段多样化,调动了......

    让复习课既充实又精彩

    让复习课既充实又精彩 进入初三复习阶段后,各门功课都进入了全面系统复习的阶段了,课业负担十分繁重,学生深陷题海,学生累,老师也累。老师累的是如何才让复习课上得既充实又精彩......

    :教学语言,让课堂有声有色(共五篇)

    教学语言,让课堂有声有色 桐北中心小学林巧红都说语言是一种艺术。是的,语言是一场唇枪舌剑,让凶恶的歹徒放下了手中的枪;是一声温存的问候,温暖你冰冷的胸膛;是一句鼓励的话语,能......

    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简介:陈工厂,男,1978年3月出生,汉族,2000年6月毕业于周口师专政史系,从毕业至今一直在项城市付集一中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现任中学二级教师,九年级班主任。......

    让作文课变得有声有色

    让作文课变得有声有色 山东屯九年制学校李海英 作文教学历来是老师和学生都很都疼的事情,学生不愿意写,教师叫起来也费力,而且批改作文更是一项大工程。教学这么多年,一直在探索......

    怎样做一个让人既敬又怕的班主任

    怎样做一个学生既敬佩又喜欢的班主任 一、注重自身对学生的影响 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起始年级的学生。由于才到新学校,对学校、老师、同学都感到很陌生,对一切......

    军训感言(既多又免费)

    结束高中这一站,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大学给了我们又一个新的生活,而我也一直憧憬着大学生活,幻想着大学的美好,而大学生活中首先要经过这一点站——军训。 军训对于我来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