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逆反心理的克服
所谓逆反心理,指的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某些人产生跟当事人的意志和愿望相反的心理及行为,是一种不健康和违背客观的反常心理。人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往往会把正确的意见当成错误的意见,把别人的好意当作坏心坏意,使得思想教育工作失去成效。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确立,意志品质比较脆弱。他们虽然希望能在将来实现梦想,取得成功,但在学习上怕吃苦,在纪律上对自己也不能严格要求。所以教育工作者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预防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并及时地把学生的逆反心理转化过来。
一、在优化育人环境中消除逆反心理
学生在校成长,在校耳濡目染,亲身感受一切,所以学校的环境、班内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直接作用。我在担任班主任时,注重创设班级学习生活的氛围。我在班内设置了图书角,找一些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书籍,鼓动学生订阅一些报刊、杂志,给学生多方阅读的机会。又在班内开设了“智慧园”,把同学的所学、所想、所见、所感在智慧园发表,引导学生交流互动、阳光自信,共同成长进步。
这就避免了一部分同学观望、徘徊、学习兴趣不足等心理,减少了学生逆反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我还注重倾听和体察学生在具体问题上的呼声,与有关领导沟通,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日常学习、生活当中的具体困难,使学生在舒心优美的环境中集中心思学习。
二、在平等关爱学生中消除逆反心理
对于教育者来说,要像爱自己子女一样爱学生,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让自己的汗和学生的汗流在一起。让自己的笑声和学生的笑声合在一起,让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连在一起,使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可近、可敬。
无论怎样对学生严,学生都感到是对于自己的爱,是一种深沉、真挚的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你,学生才会心悦诚服,消除畏惧、逆反的心理。
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学生。有一名同学,单从他的外表看,人高马大,就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学习成绩较差,有逆反心理。但是他有一个特长,就是爱好体育。我抓住了他体育特长这一点,鼓励他把功课学习好,为将来练体育打好基础,并且让他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班级争光。果然在学校长跑比赛中,为班夺得了名次,受到了奖励。这在别人看来并不算什么,但对他无疑是一次“重要激励”。我以此为契机,激发他的自信,引导同学们喜欢他、接纳他,帮助他成功融入集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他的逆反心理逐步消除了。
三、在自我成长进步中消除逆反心理
班级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平时绵顺文静,在公共场合不敢表现自己,而自己对此又感到非常懊丧。为此,我想方设法尽可能为每一位学生开放自己提供时间机会,让他直接参与班级文化、环境、服务等建设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班内都有存在感、价值观和成功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大家的关注。
例如,班级的卫生、黑板报、志愿服务、路队执勤等都安排到小组,有组长、班干部负责完成。又如,经常召开班级主题班队会、辩论会,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联欢会、运动会等大型活动都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老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或评判者,力求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通过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潜能、特长得到了培养和发挥,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使他们克服了对公共场合的不适应感。
四、在意志的完善提升中消除逆反心理
当前,很多学生在学校被功课压着,在家被当作小皇帝供着,导致现代社会中出现学生怕苦、怕累、半途而废等令人担忧的现象。而在国外,如日本,小学生几乎每年都要定期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等,让他们的学生从小经风雨、看世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在国内外,有不少家庭条件好的家庭,家长常常有意识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贫穷、饥寒、委屈、挫折和磨难等挫折教育和体验,重视孩子意志力、承受力培养。
意志力代表了一个人的生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灵魂,因为意志力的强弱对个人、社会、国家意义非常重大。一个人有了意志,才会不断拼搏,不断发展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任何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都离不开意志。
当前不少学生正是缺少这种意志力,导致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孟子曰:“天将降大任
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任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我们的教育才会立得稳、扎得深、靠得住,才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总之,逆反心理、反感情绪在学生中产生属正常现象,只要方法对头、路子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在学校生活中,在和谐育人环境中,在家校合作育人中,在克服各类困难中逐步接受正确做人理念,产生交往、合作及珍爱生命意识,这样就会消除、减少学生逆反心理、逆反行为的发生,营造安全、和谐、温馨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