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讲义提纲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殖民扩张的新高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
1、背景:
(1)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寻机侵略朝鲜、中国。
日本大陆政策是指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的吞并中国和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扩张政策。1887年的《清国征讨方略》(将中国分割为六块,由日本直接或者间接控制),标志大陆政策完全成熟。
(2)朝鲜:爆发甲午农民战争,清政府应邀出兵,日本不请自来。
(3)舆论:
①甲午战前,不管是世界舆论,还是中国舆论,普遍认为中国能够打赢。
②日本媒体:积极开展战时动员和国际公关,如说“清国敌视我国,我国亦不可不以清国为敌”;如向世界宣传朝鲜独立论、义战论,导致西方舆论认为清朝出兵是为了巩固宗主国地位、延续朝鲜的独裁统治,而日本出兵是为了帮助朝鲜摆脱附属国地位、实现独立;随军记者多达114名(包括西方记者),让日本牢牢掌握了话语权。
③中国媒体:消极对待战时舆论,虚妄自大,不是战争动员,而是对日本的不屑一顾;自欺欺人,大肆编造假新闻,将失败粉饰成大捷,成为国际笑话;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客观上使国际社会只能听得日本的一面之词,国际舆论自然偏向日本。
2、经过:
(1)爆发:
起义被平息后,清廷建议中日同时撤军,日本反而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1894.7.25,日本在丰岛海面袭击中国增兵朝鲜的运兵船——丰岛海战。1894.8,清对日宣战。
(2)阶段:
①第一阶段(1894.7~9),战场主要在朝鲜境内和海洋上。
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
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清军主力尚存;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②第二阶段(1894.10~1895.4),战火燃烧到中国陆地。
辽东战役;日军占领九连城、大连、旅顺(旅顺大屠杀)。
威海战役: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局:
(1)军事上失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标志性建设成果毁灭)。
(2)外交上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马关,今下关市):
①内容:
一批工厂:在商埠开设工厂(资本输出合法化,免收内地税)。
二亿白银:军费赔偿(7年内8次付清)。
三块土地: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组成,位于台湾本岛与福建省之间)
四口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②危害:
a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赔偿:加重人民负担;便利列强通过抵押贷款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c开埠: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d开厂:便于资本输出,掠夺中国原料、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特点: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的侵略要求。
④反响:
a三国干涉还辽。勒索:3000万两“赎辽费”。实质:俄法德三国,反映了俄日矛盾;反映了列强在华既勾结又斗争的关系。
b台湾人民反对日本割占台湾斗争不断:页59“历史纵横”,《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满腔悲痛、义愤填膺的言行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台湾。台湾民众一度成立台湾民主国(1895.5~10),年号“永清”。
c康、梁等公车上书:1895年的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谭嗣同《有感》诗写于《马关条约》签订一周年到来之际。
d列强争相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6——1901、9):
1、背景: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打着“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兴起(1898年兴起于山东,1900年扩展到直隶、京津地区)
2、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保护使馆和侨民
3、经过:1900年7月占领天津;8月占领北京。近代列强军队第二次占领天津、北京。
4、特点:
(1)列强侵略的突发性。不似鸦战、甲午战争蓄谋已久。
(2)清军和义和团主战的愚昧性:围攻使馆50天;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三国使馆被焚毁;德国公使当街被杀等。
(3)清对外宣战,未指明何国;列强未向中国宣战,不承认战争状态,未断交、撤使
5、罪行:烧杀抢掠,页60“历史纵横”。
6、结局——《辛丑条约》的签订:
“议和”谈判一年余,于1901年9月与11国(加上使馆被焚毁的比、荷、西三国)签订。
(1)内容:页60,5点。
(2)危害:页60、61,4点。
(3)特点:
①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每个人中国人赔1两赔款;发生过反帝斗争的45个城镇,一律停止科考五年。
②内容上没有割地条款。原因:义和团运动使列强认识到瓜分是下策;列强众多且矛盾重重;列强接受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4)影响:
①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它们在华的代理人。
②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认同革命的风潮逐渐形成。
依据:上述条约中的②、③、④、⑤点,尤其是④“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内部整个统治集团都失去了与列强进行抗争的信心,甘于做帝国主义“以华治华”的工具,革命党人称之为“洋人的朝庭”,认同革命的风潮逐渐形成,页62。
③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④此后的反清斗争客观上具有反帝性质。
⑤推动了晚清“新政”。页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