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4第四课第二框练习
一、选择题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客观性
B.具体性
C.唯一性
D.条件性
2.关于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真理和谬误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一定条件下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造成孟子认识上的局限的客观原因中最根本的是()
①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②阶级立场的局限
③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 ④知识结构的残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77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考古研究表明()
①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的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上述研究还可以佐证()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人们认识的发展
③技术手段不同,实验结论一定不同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统一表现在()
①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④真理与谬误是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看出错误比发现真理要容易得多,因为谬误是在明处,而真理则藏在深处,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这说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在实践中追求真理需要一个过程
C.只有掌握科学理论的人才能发现真理
D.谬误虽然来源于实践但不需要实践检验
8.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合理,这是“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内容。但在后工业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应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发展,不能盲目发
展第三产业,否则就会陷入误区。这表明,“配第—克拉克定理”()
A.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是错误的B.有其适用范围,不能盲目套用
C.是主观臆造的,没有事实依据
D.没有普遍性,只对特定地区有意义
9.下列诗句与漫画《套中人》(改编)蕴含的哲理最相近的是()
A.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真理是客观的,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有钱不能任性,但追求真理、忠于真理可以任性。”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在实践中坚持真理的永恒不变
②在实践中不断推翻原有的真理
③要积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④要积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2.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事物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事物其他方面的特征。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事物本来的品质或特点。晕轮效应表明()
①事物的特征具有客观性,但不能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②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主观影响
③真理总是具体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④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干脆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对比师生二人观点,可见()
A.没有否定哲学会停滞不前
B.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发展
C.真理多走一步就会变成谬误
D.认识在前人的基础上升华
14.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这表明()
A.真理是有条件的,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们无法完成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
C.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D.没有被发现的真理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待于人们去创造
15.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50~60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有不受主体感受影响的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帕斯卡尔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而当今天AI(人工智能)似乎也可以有“思想”的时候,我们人类的尊严正在被机器“冒犯”。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是人常有的一种本能反应,这种恐惧与抵触情绪交织在一起,就是对AI认知的“悖论”。这种“悖论”会深刻影响我们对于AI的认知。其实,这种复杂的情绪很早就被好莱坞电影工业充分利用,生产出一部又一部智能机器人威胁乃至取代、毁灭人类的科幻大片。近年来,随着AI的爆炸性发展,人们进一步加强了对AI的恐惧和抵触,放大了对AI认知的“悖论”。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知识,分析人们对AI认知的“悖论”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