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的几点建议
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凭借自身能力难以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困难者群体,是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阶段都存在弱势群体,并不断发生着变化。弱势群体生活权益得不到保障,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11月中旬,市政协城乡建设委员会对我市部分弱势群体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情况,听取各方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低保及残疾人员:全市城乡低保对象5005户9259人(其中城镇1007户1599人,农村3998户7660人);各类残疾人3.5万人,其中领证12965人,享受城乡无固定收入重残救助人员4415人。
2、失业人员:失业人员指在劳动年龄内(男年满16-60周岁、女年满16-50周岁)有劳动能力,但目前无工作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据人社部门统计,目前全市登记在册失业人员约3500多名,包括下岗失业职工、新成长劳动力等。
3、特困职工:我市特困职工指家庭人均月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但不超过低保标准20%非低保职工家庭”,据总工会统计2013年我市建档在册特困职工(包括农民工)175人,以制造业、服务业、农业为主。
4、失地农民:指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而被依法征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我市自1986年开始实施依法征地制度,目前失地农民主要有三类对象:仪化撤组享受“老农保”待遇人员(5769人),已参加被征地保障对象(14227人),未参加被征地保障对象(23281人)。
5、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据调查目前我市共有失独对象261人(49周岁及以上),约占独生子女父母的1.48%。
二、生活现状
1、经济收入低。大多数弱势群体经济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徘徊在贫困线边缘。他们的经济收入主要用来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2、再就业难。弱势群体大多缺乏技能特长,文化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较弱,容易二次下岗或失业,改善生存现状难度大。
3、心理压力大。经济困难带来的衣食之忧、社会歧视带来的不安全感,使弱势群体心理压力较大,对未来生活信心不足。
4、抗风险能力弱。经济上的低收入也造成了弱势群体生活上的脆弱性,一旦遭遇疾病灾害,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承受力,往往雪上加霜,甚至走上绝境。
5、社会影响力低。大多数弱势群体处于社会底层,较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不了解公共政策,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摆脱困境,解决问题,容易走上偏激的道路。
三、措施和效果
1、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1)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2013年我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50元和310元,2013年市、镇财政共发放低保资金1443.5万元。(2)提高失业人员、内退人员救济金、生活费补助标准,共发放救济金生活费约1900万元,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也提高到1100元/月。(3)失地农民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享受的养老金、生活补助费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4)优化低收入农户就医环境,新农合住院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53.2%。(5)失独对象纳入社会保障,其中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农保”的有86人;纳入城乡低保的有20户,纳入五保的有9户。
2、社会救助制度逐步深化。一是建立重残救助制度,对无固定收入的一二级肢体、智力、精神、视力残疾人参照低保标准发放生活救助金,2013年共救助城乡重残人员4415人,救助金额1500万元;二是出台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将城乡低保、重残、特困职工等对象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救助比例逐年提高,已由建立制度时的40%提高到目前的60%,封顶线由2万元提高至3万元。2009年以来已救助9300多人次,金额达1394万元。三是根据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及时发放物价补贴,2013年已为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146万元。四是提高对失独家庭的扶助标准,由2007年每人每月120元和150元,提高到现在的400元和500元。
3、就业培训服务彰显效应。人社部门加快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市、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定期发布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信息。依托各镇、社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村低收入农民开展家政服务、酒店餐饮服务、服装制作、作物栽培等技能培训,2013年先后有近11000名失业人员和农村低收入劳动力通过培训提升了就业能力,掌握了生产技能。据人社部门统计,2012年至2013年11月,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795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199人,帮扶困难群体就业2814人,安置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2559人,使他们获得稳定的收入。
4、社会各界帮扶互为补充。市总工会加大帮扶力度,提高困难职工优惠待遇款、春节慰问金、金秋助学款标准,2013年困难职工救助资金比2012年人均提高600元,同时下拨专项资金用于困难农民工的生活救助和技能培训。市残联2013年先后举办残疾人技能培训班16期,培训残疾人962人次,安排扶持资金60.5万元,帮扶152名残疾人创业。市慈善总会2013年共发放资金295.5万元,用于儿童大病救助、尿毒症患者救助、残疾人意外伤害险投保等11项救助项目。市红十字会三年来筹资发放救助款近600万元用于助医、助学、助困等社会救助。此外市妇联、义工联等团体组织也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为弱势群体提供帮扶和援助。
四、问题和不足
1、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由于受财力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而言,我市的社会保障标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有的保障标准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水平。如纳入被征地农民失地保障的失地农民养老金最高仅268元/月。一些帮扶救助政策仅惠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或孤老残困等群体,其他弱势群体未能享受,就是相同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也存在一些不平衡性。
2、社会救助形式单一。从救助机制上看,当前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主要是单一的物质救助,重在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求,精神救助还很欠缺,比如一些失独家庭有工作,甚至有赔偿金,经济生活无忧,但失去孩子的痛苦无法排解,他们迫切需要社会关心和精神抚慰。此外对支出型、急难型贫困家庭的救助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主要依赖社会团体组织的一些即时性救助和爱心企业人士的捐款救助。
3、救助资源整合不足。政府、团体、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上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衔接,工会、红十字会、慈善总会、义工联等团体组织大多单独运作管理,各自进行社会救助,不能形成合力,救助主体之间的政策信息不能及时沟通,导致救助对象不能合理分配,不仅会形成救助的空白点,也会让部分群众获得重复救助,造成救助资源浪费,救助能力减弱。
4、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社会上存在片面认识,认为对弱势群体扶贫帮困是民政、工会、残联等少数部门的事,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有的困难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不想靠自身努力走出困境,稍有困难就找政府,有的甚至不惜采取弄虚作假等欺骗手段,以达到获得救助的目的。
五、相关建议
1、完善政策,提高社会保障的普惠水平。就业、养老、医疗是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也是弱势群体高度关注的重点,政府部门要把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出台惠民政策,完善服务措施,推动社会保障覆盖面、重点向弱势群体倾斜,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加快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的根本转变,深化城乡养老、医疗两个一体化制度,解决筹资与支出、不同对象之间保障水平的不平衡问题,提高普惠水平,让各类弱势群体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2、整合资源,健全社会救助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团体和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协作和密切配合,成立市弱势群体救助服务中心或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弱势群体救助服务信息交流机制,及时把救助对象有关信息录入平台数据库,构筑弱势群体“困”与“助”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各部门、团体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上下联动、信息畅通、方便快捷的帮扶救助工作机制。作为最了解弱势群体情况的基层组织,社区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主动开展一些社会救助活动,让弱势群体求助有门,各部门团体帮扶有路。
3、促进就业,帮助弱势群体提高生存能力。认真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包装一些创业项目,吸引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创业,推行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做到扶持一个,脱贫一个。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进再就业。政府应继续支持工会、社区等部门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生产自救服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弱势群体中的劳动力就业。
4、因势利导,加大失地农民的保障力度。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失地农民越来越多,成为弱势群体中的重要部分,隐性的社会危机将逐步显现。由于目前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标准较低,导致一些失地农民不愿参加社会保障,全市(不含化工园区)17197名通过依法征地的失地农民,目前共有14227人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其余直接领取安置补偿费退保,未进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他们中有的并没有把这部分资金用于再就业和创业,而是坐吃山空,长远的生存失去保障。政府要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提高保障标准,制订多样性的保障形式供农民选择,引导、动员失地农民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并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5、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氛围。通过舆论宣传,弘扬社会互助的美德,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救助帮困的良好氛围。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弱势群体奉献爱心,通过社会团体和慈善组织募集资金、帮扶结对、常送温暖;鼓励企业和公民参与对弱势群体救助的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在救助弱势群体时,不仅有经济资助,还要有精神抚慰,拓宽社会救助渠道。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义工联等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帮扶中的影响和作用,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