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
APP,让学生妙笔生花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XXX的成功结合的案例已经数见不鲜。基于手机、平板电脑介质为代表的APP
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本文分析了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语文习作中的主要问题,同时基于
APP的实践与应用提出了相对应的教师指导策略。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
APP,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究的能力,为学生的习作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APP、贴近生活、指标性评价、“班级作文选”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写作的现状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它能很好地表达我们自己的内心情感或者做事的观点。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传承离不开经久不衰的历史名篇。因此,教导学生写作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明确地指出,写作教学应同学生实际生活间建立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同时,培养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把真情实感借助于写作表达出来。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写作都持有“畏难”的态度,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写作是难题,缺乏孩子们自身的创新意识,习作变得越来越模式化,缺少学生们自己的真情实感,导致写作水平和素养、能力难以提高,对写作缺少兴趣,难以发挥出学生们的主体作用。
2、作文与生活脱节。写作就是将头脑中的各类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并应用语文技巧来表达,作文素材都是源自于生活的,如果与生活相脱离,那么学生写出的作品将会毫无生机。在目前的小学作文学习中,学生只能在教室内练习,东拼西凑,由于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不足,写出的作文失去了活力。
3、教学形式枯燥,教师总是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构思强加在学生的构思上,这样过于具体、死板。不重视实践运用,把作文同生活实际分离开来,在写作时往往会“端起架子”。最后,教师批改作文的思维太过固定、模式化,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1]。
4、日常的语言材料积累不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小学生在写作时总是感觉心中无话可说,不知如何下笔,即便心中有话,也不知如何表达出来,这正是平时的语言积累不足的体现。
我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谈一谈基于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APP
运用于语文写作中的尝试与感受。
二、运用
APP
创新小学阶段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具体途径
1、运用“图片或者短视频+文字”的“朋友圈式”的方式,积累孩子的生活素材。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2]只有源自生
活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学生的写作素材来源于孩子们日常的生
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运用
APP
里的拍照与编辑文字的功能,会让孩子有兴趣发现生活中的美。例如:在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五单元习作的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有学生写的是在平日的生活中他最爱的水果——橘子,在习作的前一周时间里,我布置了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上传图片和文字的任务。他是这样写的:我仔细摸了摸,发现它的表皮非常粗糙,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有了岁月的痕迹。还有一次,我在剥皮的时候,仔细地听了听,听到了“撕啦”一声,橘子的表皮出现了一个大口。原来在橘子剥皮的时候声音是这样的。我一点一点地剥着橘子皮,在我没有完全把橘子的果肉拿下来的时候我发现它特别像一朵金色的小花。我慢慢地掰开它的时候,它又像一瓣瓣金黄色的小月亮,花样可真多!我拿了一片放到嘴里尝了尝,发现今天的橘子好好吃。先是酸的味道,之后又是甜的,汁水漫溢让人回味无穷……在文字的下方又上传了一组橘子的图片,照片里有未剥的橘子、剥好的橘子以及学生吃橘子的可爱模样。生活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我们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巧用
APP,让学生们善于发现,乐于发现,学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以及在课上交流时思想的碰撞,他们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2、APP“指标性评价”,让自改变得更有效。
教师在批阅习作时往往是亲力亲为,与学生沟通时就会自然
而然地把自己的很多想法强加给学生。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权利
还给学生们呢?可能有老师会问了:“学生有这种能力吗?”我可以明确地告诉您:“学生有这种能力,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学生!”
为了让学生进行高效的作文评改,我选择运用
APP“指标性评价”的方法。什么是指标性评价呢?其实就是我们在评判作文时的几个标准。我把小学语文阶段作文评判的标准归纳总结为四个基本要求:①语句通顺②内容清楚③表达有序④感情自然。两个创新性的要求分别是语言形象和材料新鲜。接下来,把这些基础性的要求和创新性的要求细化。语句通顺就是要求习作的用词要准确,词语搭配正确。能仿照课文中的典型句式、段式表达情感。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内容清楚就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段话写清楚。能不拘泥于形式地记叙见闻,描述想象,表达感受。表达有序分为两类:一类是写事儿的要求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另一类是写景状物类。要求能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描写。感情自然就是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其中,两枚创新性印章里的材料新鲜是指善于发现身边的素材,选材新颖,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使用新鲜感的语句。另外的语言形象就是要求用词讲究,对于颜色、声音、形状等描写准确,恰当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这四个基本要求和两个创新性要求让学生在APP
中进行有效地自评、自改。
例如: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的教学中,有学生
写的是自己帮外祖母洗床单的这件领“我”印象深刻的事儿。她
这样写道“一天,我放学来到外祖母家,看见门没关,便推门进了屋,地上正有一盆脏被单,外祖母也正在睡觉。于是我想:我帮外祖母把这盆被单洗干净吧。我把被单拿到河边,放到水里,打上香皂,用力地洗着。洗干净后拿回外祖母家,晒在了院子里。这时,外祖母醒了,看到我把单子都洗干净了,紧紧地拥抱了我,说:‘真是个好孩子,谢谢你!’我说:‘没事的,外祖母。’外祖母开心地笑了,我也害羞地笑了。”
根据前面介绍的指标性评价,可以看出文中缺乏神态描写,内容空洞不丰满,语言干巴巴的。对“我”如何为外祖母洗被单没有进行详细的描写。情感表达不深刻。小作者没有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或联想。所以在内容清楚、感情自然、语言形象以及材料新鲜方面有所欠缺。修改后为“一天,我放学来到外祖母家,我看见门没关,便推门进了屋,地上正有一盆脏被单,外祖母也正在睡觉。于是我想:我帮外祖母把这盆被单洗干净吧。天真冷啊,我提着满满一桶的被单,带着捣衣服的棒槌,来到河边。我蹲在河边,把被单浸到水里,河水冰冷冰冷的,我先呼了呼双手,毫不犹豫地把手伸进水中。才一会儿,小手就冻得通红通红的。我有些难受,我皱起眉头,想:被单真难洗,外祖母年纪这么大了,不能让她辛苦。于是,我笑了笑,仰起头,说:‘我有的是力气,我能洗干净。’我细心地洗,在污渍多的地方,用肥皂抹一抹,用棒子轻轻敲。水珠溅到我的布鞋上,我也满不在乎。被单洗干净
了,汗珠也渗满了我的额头。阳光照在河水上,像温柔的小精灵
一样在河面上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我把被单拧干,回到外祖母家,晾在了院子里的衣架上。她看着干净的被单,开心地笑了。”
学生自己运用
APP“指标性评价”对作文进行自评,能十分有效地真正学会如何习作,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
3、运用
APP的互评功能,提升习作水平
每个单元的习作互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们利用此次机会不单单是倾听他人所思、所想,更多的是思想的碰撞。运用
APP
进行互评,同学之间能更加高效、随时随地地进行互相交流,各取所长,往往比老师教许多的描写手法有效得多。我们大胆放手,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或许还会收获意外的惊喜。每每看到学生们留言里说的最多的就是“对啊,我也可以加点这样的句子”,“是啊,我怎么没想到”,“我也有这样的经历”……看见学生们
脸上恍然大悟的表情,作为教师的我最是欣慰。
4、运用
APP
快速把优秀作品归类成集,让“书香”飘满校园。
学生们每个单元的精美习作,我们作为教师,要留心、留意去收集,总结。凭借手机、平板电脑介质为代表的APP
能快速收集并制作成属于自己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在期中或者期末时可作为一份有意义的礼物送给学生们。在收录这些精美的习作时,我们可以配几张学生的图片,附上几句总结性的评价,再加上几张班级的照片作为封面,就制作成了只属于自己班的非常有个性的“班级作文选”。两三个月可在班级里传阅一周,这样学生们看到自己或是班里其他学生的优美文章,会使他们的写作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想写,越来越爱写[3]
。在家长开放日或者家长会时也可让家长看看学生们在习作方面的成长,形成家校的合力,让习作不再是难点,而是学校的亮点。
三、结语
在互联网与教育不断深入结合的背景下,APP
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的课程实施中,只是初步地尝试阶段,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不足,我将继续研究如何更好地运用
APP
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以及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运用应用程序,让学生妙笔生花。
【参考文献】
[1]李翠莲.小学语文写作方法的研究[J].2018
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十一),2018,153.[2]陈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
学习。下旬,2014(3):112-112,113.[3]杜惠琴.《教与学策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
用――从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J].课外语文(下),2015
(4):131-131.东晓,天津市河北区新开小学,二级教师,《巧用
APP,让学生妙笔生花》,电话:***,邮箱:11365784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