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于简约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研究
对于简约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研究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数学教学中,减负增效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简约化教学已经成为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简约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研究
简约化教学所指的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少越好,而是主张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筛选与提炼。
一、教师要体现出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并保证定位的准确,在简化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也就是说,要让教师明确课堂中哪些问题是需要实际解决的,并怎样进行解决。同时也要让学生懂得这一堂课应该要学到什么,并怎样运用到生活中。此外,在学习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删减掉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抓住问题的重点,突破问题的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有序性
所谓的简约化其实就是要求教学内容要实现连续一致与统一,并根据一定的逻辑性将教学目标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合理运用简约化教学,在遵循有序性教学的同时,实现改革与创新,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合理利用教材,创建简约化的课堂,并保证简约课堂不简单。
三、使教学内容简约化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处理,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提炼出精华,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思维发展方式,选出有价值的部分,让学生进行细细品读,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主线的讲解上,实现突破,真正做到讲解与思考融为一体,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发展脉络,这样教学的内容自然就变得简约了。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椭圆”一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椭圆的定义与画法等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就能够被课件吸引目光,在学生看完课件以后,教师就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画出椭圆,只有通过实践与思考,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
四、将教学结构简约化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构建好知识的结构系统,分清教学的重点,并做到灵活调整知识结构,掌握教学目标与策略等的变化,并保证教学结构具有有效性,这样教师才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的结构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还要保证教学结构应当清晰明了,这样有利于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另外,教师还要在重点问题上进行更多的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思考,也避免了反复解释与说明。
第二篇:课堂教学简约化
追求数学课堂的简约化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在这几年里,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喜可贺。然而,现在的课堂似乎又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课堂教学越来越现代化,投影、录音、多媒体等更是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加上盲目的模仿、跟风,什么小组合作、过分强调生活化、过度渲染情感、态度、价值观,结果使课堂成了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却不见树干。其实,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得非常简单,学生学习非常轻松,让数学课散发数学特有的魅力正是数学教学应该追求并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让数学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数学课只有追求更高层次的简约求实的境界才能真正吸引学生,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让人心旷神怡而又回味无穷。才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持续的动力。
下面我就以课堂中的一些案例,谈谈个人对于简约化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目标要简洁明了。
教学目标要实实在在,可以达成。时下许多课的教学目标制订不切合实际,面面俱到,从双基到情感、从能力培养到思想教育、从创新精神到实践能力„„可谓林林总总,一网打尽。一节课的目标果真要这么多,都能实现吗?毕竟只有40分钟呀!其实一节课的基本目标就是双基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者是和谐统一,不可割裂的,而第三个目标又是隐性的,情感目标渗透于前两个目标中,无需言传只要意会即可。至于第三、四条内容教师只要心中有数,不必写出。试想一下:前面的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岂没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内容要简约充实。
课堂的时间是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抓住课的本质内容,精简非本质的内容,就会使一节课显得既充实又简约。其实,就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而言,它的最高表现形式都可以表现为三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有何用,三个问题也构成了数学课认知冲突的主线。教师若能居高临下地抓住三大问题,教学内容处理一定会得心应手。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加法的认识》时,他没有对加法的外延作过多的拓展,只是先找三个学生往前站,再请出两个,让学生观察一共有几个,怎么知道 ?这样引出加法,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接着又找两个学生摇绳,一个跳绳,让学生想几个学生在玩跳绳,怎样列式,再让学生说2、1、3分别表示什么?进一步加强了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这样分两步将加法的含义通过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游戏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位老师将教学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出发,主题鲜明,教学效果颇佳。而有的老师在一节课里这样也想教,那样也想让学生了解,总想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很臃肿。结果学生是这样也没学好,那样也没掌握。
三、教学环节简化自然。
数学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事情(这里的简单不是指内容简单,而是方法的简单),由于教师的设计使许多原本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我们何必设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环节让学生钻,不真实的情境只会让学生感觉虚假。别忘记教学设计的任何环节都是为了学生更真实、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统计》中的求平均数。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根据4位男生和5位女生踢毽子的个数,分别求出男、女生踢毽子个数的平均数。对此,在教学中该教师首先请学生看了一段录像,录像的内容是该校的体育教师带领4男5女9名学生到体育馆,按照4名男生5名女生的顺序一个接着一个的进行踢毽子比赛。真难为这些学生了,演的同学要踢到导演安排的个数,看的学生边看还边为数着录像中同学踢的个数。这样等学生踢完以后,教师才出示问题:你认为男生与女生谁踢得好一些呢?教师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求学生说出通过求男生与女生的平均数的方法来确定水平的高低,但是学生并不因为你放了录像给他看就跟着你的思路走。问题一提出,下面立刻炸开了锅,生1:男生踢得好,因为男生的人数少。生2:女生踢得好,因为女生踢的姿势漂亮。生3:我还是认为男生踢得好,因为踢毽子女生天生就有优势,男生能踢成这个样子已经非常不错了。生4:我认为差不多,因为女生踢得多是因为她们人数多,男生踢得少是因为他们的人数少„„尽管有很多人回答问题,但对于老师来讲真正回答到点子上的一个也没有。无奈之下,老师只好直言相告:要比较男生与女生谁踢得更好,应该通过分别求出男生与女生平均踢了多少个的方法来进行比较。
仅这一环节就用时7-----8分钟,而教师安排这一环节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目的,教师却故意与学生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四、教学媒体简单实用。
运用媒体,是辅助教学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往往在有些课堂容易使之“异形”。本来用小黑板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用课件;本来用powerpoint课件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用精美的多媒体动画。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是集中了,可是看课件被当作看电影,削弱了课的主题。实践证明,我们的大多数数学课堂,还是使用常规资源来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只要认真吃透教材,把握学生,常规的教学媒体使用得当效果毫不比多媒体教具差。有时一支粉笔、一块小黑板照样能使课堂成功、出彩。当然,这不是否定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是对多媒体教学应采取理性的态度对待,不能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现在常见的课堂三“无”现象(无板书、无看书、无书面作业)恐怕多少也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滥有关。并且这种现象越演越烈,大有没有多媒体就不能上课之势。
五、教学语言简要流畅。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如果能够言简意赅,简要流畅,那么就会给人以明亮清澈的透明感。学生也会心旷神怡。下面以教学中常用的三类语言分别举例剖析说明。
1、问题语言导向明确。
例如彭老师上的“合理安排时间”一课,在让学生设计一种能最快喝到茶的方案时,只用了简单的几个问题就把学生的活动交待清楚了。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最快要多少分钟才能沏好茶?
2、过渡语言要自然流畅。
3、评价语言要扼要坦诚。
数学课的评价语言力戒廉价表扬、肉麻吹捧。要真实坦诚,恰到好处并且客观,这样的语言才有份量。
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教师教学个性与风格充分展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追求简约化课堂的过程中更为重要。它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激励、召唤、调节、启迪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师需要不断磨练教学语言,使之走向高度凝练、成熟,具有大家风范与个性神采。
简约并不简单。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删繁就简,才能无比丰盈。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数学,丰满境界。最后我想说一句话:数学原本很有趣,课堂本应很简约!
第三篇:课堂教学从精细化到简约化
课堂教学从精细化到简约化
张杰
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时下的课堂似乎又走进新的误区:教师的教学过程过于精雕细刻,课堂被设计成若干个精细的环节,环环相扣,严丝合缝,这样的课堂表面看很完整,实际上成了老师的独角戏,教师满足于做“工笔画师”,却失了大气。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真正彻底发挥,加上盲目的跟风,结果是课堂成了千头万绪。其实,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学生学的轻松,让课堂散发特有的魅力正是教学应该追求并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所以课堂“减肥”,用“减法”,简约化必然是课堂教学的终极归宿。“简约化的课堂”无疑是通向高效的途径,它所追求的就是最大可能地走出“形式化”的误区,实现教学的高效,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简约是对冗繁的课堂的“清洗”,是对教材学习本质的回归。归根到底,简约化的教学所追求的就是着力追寻“大道至简”的教学境界!这种简约的内涵必须达到一种境界,具备一定的韵味,它的背后是大全、精要、深刻和智慧。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时下许多课的教学目标制订不切合实际,面面俱到。一节课的目标果真要这么多,都能实现吗?毕竟只有40分钟呀!其实一节课的基本目标就是三维目标:知识、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是和谐统一,不可割裂的,而第三个目标又是隐性的,所以真正形成书面文字的时候,只要描述前面两个目标,情感目标其实是渗透于其中的,无需言传只要意会即可。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简洁明了、实实在在、易于达成、便于反馈”,力争使每一条目标都实在、具体、明晰,从而利教、利学、利评。
二.新课导入要简洁:导入的基点在“导”,因而在导入的设置上要直观,不能绕圈子、走弯路,而应一语中的,切中要害,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过多教学情境的设计,会影响学生思维的集中。教师要用简洁明快,言简意赅的方式导入课题,迅速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定向思维目标,把握教学主题,消除知识障碍,帮助学生迅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三.教学内容要简约: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有一定的限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简约”不是简单、机械地减少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要求教师认真地钻研、解读教材,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把握,在深入解读教材上下工夫,在浅出教学内容上做文章。教师要大胆地处理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准确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善于使用教材中最具价值的地方,合理裁剪,大胆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四.教学方法要简便:陶行知先生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是的,虽然说“教无定法”,但是最需要的还是“贵在得法”,应该努力追寻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需求以及教学的内容、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为学生提供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条件,同时把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主体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
五.教学环节要简化:教材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事情(这里的简单不是指内容简单,而是方法的简单),由于教师的设计使许多原本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笔者始终相信“好课本简约,妙手才可得”。我们何必设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环节让学生钻,不真实的情境只会让学生感觉虚伪,不切实际的探究,浪费教学时间,除了能体现教师的“作秀”(也可以叫折腾)的水平,还能带给学生什么?别忘记教学设计的任何环节都是为了学生更真实、有效地进行学习。
六.教学媒体要简单:对于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必须紧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服从课堂教学的整体安排,以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方面的教学功能。不能为追求时尚而盲目地使用教学媒体,因为它毕竟只是传递信息的手段和工具。任何一种教学媒体都只对某一种教学情境具有特定功能,不存在能对任何学习目标和学习者发生最佳作用的教学媒体,因此教学媒体的选择必须慎重。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必须与新的教学观念相结合,不能仅是手段的变化和内容上的增多。课堂上的信息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说,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基础之上的,没有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没有学生能动地参与,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不可能进行的。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为追求时尚而盲目地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将课堂教学变成简单的“人机对话”,甚至将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教师灌输”变成了“机器灌输”。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生动活泼,实则冰冷死板,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极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大多数的常规课堂,还是使用常规媒体来教学,并且只要教师认真吃透教材,把握学生,以用“教材教”的理念来教学,课堂照样可以很成功、很精彩。
七.教学用语要简练:教师的引导、过渡、讲解、评价的语言要力求精练、准确,避免啰嗦、杂乱。要用最简练的话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追求条理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但许多老师总会“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教师的语言应该简练深刻,学科语言要专业规范,提问语言要明确,过渡语言要自然流畅,评价语言要扼要坦然……说白了,字字句句都要给学生以明亮清澈的感觉。
八.练习评价要简要:在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里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公开课上无独立的书面作业,常规课上课内作业经常成为课后作业。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追求热闹效果(生怕学生做作业会冷场)或者其它原因舍去了这个环节,而常规课上教师由于没有过多的压力(这的确是现状)因此很容易造成前松后紧,到了下课铃响再布置作业,把原来属于课堂作业的时间给挪用了。江苏扬州梅岭小学的老特级教师翟裕康在多年前就提出了“四了教学法”即:讲了、练了、评了、收了。这样既不打折扣地完成了课时教学任务,又给了学生充分的课余时间。遗憾的是,目前在全省乃至全国能坚持“四了”的教师并非很多,挤占挪用学生时间的现象大量存在.简约化的课堂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在大多数课(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规课)都要留足时间保证学生进行独立的书面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压缩前面教学时间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独立练习,保证练习的数量与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般至少10分钟左右)得到及时、真实的信息反馈。
任何艺术过于精致化就会走向颓废,教学艺术也不例外。从做“加法”到做“减法”,简约平淡则是一种大气的表现,是境界的回归,它给了教学更大的提升空间。把课讲得简单一些,并不等于简而不精,单而不丰,简单一些其实就是精炼一些,把教学艺术化、精良化、高效化。莎士比亚说“精简是智慧的灵魂。”而真正要成为追求精简化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师,则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改繁琐为简约,改呆板为灵活,改无效为高效。让课堂成为充满激情和智慧,充满无穷可能性,洋溢生命色彩,富有人性魅力的磁场。
第四篇:浅谈高中数学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如何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中学 韩荣善
谈到高效课堂教学,首先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即高效课堂的高效不在于教师一节课讲了多少内容,而是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也就是说,高效课堂不仅要注重在“量”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注重在“质”上的提升,高效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长的收获,超长的提高。因此,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重视课前预习,促进师生良性互动
做作业的效果和效率怎么样,取决于课堂学习的效果,而课堂学习的效果怎样取决于课前预习。经常预习的学生数学成绩偏高,因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问,了解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合作交流的时候更有针对性,从而把一个被动接受过程转化成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会学习的学生应该是有准备的、有疑问的、有目的的,是注意力“很会”集中的那种人。教师对数学课的预习要求要有明确性、可行性、预习问题要有点拨性、层次性、预习作业要有差异性、反馈性。教师要把学习内容以导学提纲的形式呈现出来,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宜太大,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通过点拨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收到预期的自学效果,要将预习题与课时教案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预习题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通盘考虑预习应达到什么目的,预习要初步解决哪些问题,经验证明:预习过的学生,其疑问更有针对性和适切性,其注意力更集中,能更主动地获取疑问的答案,学习的质量也明显高于别人,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
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活动中,信息的传输不是双向,只有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没有互动。结果整堂课死气沉沉,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采取策略,实现师生互动。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然后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二、开展合作探究,创设良好学生氛围
把数学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能力。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采取实例设疑导入法。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同时也趣味化,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在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学习显得更为必要,每节新课前教师要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提纲预习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的主要区域,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解决,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实现真正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没有问题就寻找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在同桌、临桌之间相互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就是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当然他们归纳基本步骤和要点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施以援手。
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想创新,就应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处理方法。如求过点((3, 1),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有两个:x +y=4或2x-6y=0。如果学生按常规思维方式去解决的话,就会忽视截距是0的特殊情况而得不出完全正确的结论。即通过合理设计疑问,以促进学生思维多方向、多角度的发展。在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时,要注意使设计的问题既达到了激疑目的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在进行“三角概念推广”教学时,应尽可能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1.钟表上的秒针(当时间过1.5min时)是按什么方向转动的,转动了多大角度? 2.在运动员转体一周半动作中,运动员是什么方向旋转的,转了多大角度? 3.当自行车的轮子转了两周时自行车轮子上的某一点转了多大角度?这类问题就会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思维向着多角度、多方向的发展。变化教学,会给人以新鲜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满足于例题的演示,而应引导学生去探求“变异”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从顺、逆、侧等不同角度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课本习题的基础上,通过变化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变式题与原题内在的联系及本质,达到一把钥匙
开多把锁的效果。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拓展他们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自己的解答时,教师不是马上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一种激励其探索行为的方式延迟对具体解答的评价,这样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互相启发的氛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尽可能多的创造性设想,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加强课堂提问,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每一位教育者都有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进行目标”的愿望。提问的一方面是教师想引导学生做出特别的反应、回答或理解,另一方面是教师不想牵着学生走,以致使学生失去大量进行思考的机会。由于所有的问题在本质上都有指向性,再开放的问题都不例外,故在高效的提问中,教师应寻求开放式问题与详细的、理由充足的回答之间的平衡。用提问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得问题的类型和提问的顺序成为我们在教学中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布鲁纳的认知规律,知识的掌握包括①辨别发现;②比较联系;③解释综合;④应用实践;⑤整合小结(评价)这五个过程,这也是学生思维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第一步要求训练学生寻找重要的相关性信息,挖掘知识内涵,要避免叫学生注意细节和关注概念词汇本身;第二步是让学生建立各信息要素之间的联系,理解它们在同一个内容主体中互相联系的不同方式,应注意避免主动替学生解决;第三步是通过对知识的各组成部分的分析,懂得怎样将它们合成,不要急于提示学习内容的结果,必须保持范围的全开放性;第四步则相反,使学生在看到问题的全貌情况下,再进行拆分。前四步中的提问必须确保诱发学生产生的智力活动是正在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所要求的,即要限制提“综合先前知识”和“与其他章节相联系”的问题。由于教师会自觉地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所以提问就可能经常超越即时内容的限制。如果学
生偶然独立地建立了一个跨章节或学科的联系,却不应打击这种思维,而应该让他保留那些思想,因为没有人能够“关闭”旧知识。不受内容限制的问题能够也应该由教师来问,但关键在于什么时候问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大收益,这是一个过程和时间问题。第五步的提问的综合质量或层次就应该最高了,甚至不再受内容的限制,以期完成新学知识的建构,新旧知识的整合。
五、优化教学内容, 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教学的内容是否与课程标准吻合,是否能够体现事先制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否有效,是关系到课程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提高技能的关键。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提出三维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即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因此,充分认识到数学教育三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重要联系,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在数学训练中更好地领会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着力点,也是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必须体现的价值所在。
我们说的教学内容优化,不能是只停留在教学内容是否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层面上,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吻合是对课堂内容优化的最基本标准。就目前的高中数学教材而言,其内容有难易之分,大多数知识点,学生们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课堂教学内容的“量”,我们常常想到的是课堂教学的容量,即课堂教学内容中知识的多少、方法的多少、题目的多少。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关注的教学内容的“量”不单是知识、方法的多少,还要关注难度带给学生思维量的多少。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
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教学效果不取决于教学内容知识、方法的多少、和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教学内容的“量”与“度”的把握是教学内容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六、加大感情投入,构筑新型师生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重点在于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学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要善待每一名学生,做他们关怀体贴、博学多才的朋友,做他们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亲其师而信其道”“厌其师而弃其道”,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善待理解每一名学生,这是为师的底线和基本原则,而高素质、时代感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正逐渐成为学生欣赏崇拜的对象,现在,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教师正从“讲”师变为“导师”,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形成,总而言之,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学术功底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平等对话。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优化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善,在有效地课堂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进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迅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五篇:简约化包装设计研究论文
1.生态理念下简约化包装的特点
对于简约化包装设计来说,并不是排斥所有的装饰主义,简约化包装中所提倡的是适度装饰,做简约的装饰,在包装上做到适度的装饰,简约中附带装饰,使人们更好的对商品有一个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商品的吸引力,提高商品的价值。多余的装饰会给人一种矫揉做作的感觉,极少的装饰会给人一种单调感,因此,在简约化装饰设计中,追求的是适度装饰。
2.基于生态理念下的简约化包装设计
2.1平面设计语言解析
2.1.1图形设计符号化
目前,市场上的包装都是包装体量大、信息量杂,并且图形十分复杂花哨,这样的包装设计成本十分高,同时也不具有实用性,属于一种畸形的消费状况。针对这种情况,应对其进行改善,可以利用符号来代替图形,将复杂的图形进行简约化,在对众多信息传达以及简约化设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此来做到商品包装设计的简约化。对于包装设计的符号化形式来说,其自身具有很强的审美特性。在商品包装的设计上,设计的图形符号必须是对商品的一个表达,能够展现出商品的特性。符号化能够形象的、高度的概括出商品的特点,利用抽象的概念阐述商品信息,以此来增强对人们的吸引力,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2.1.2色彩语言的纯粹化
在商品等额包装中,其中最为吸引消费者的便是色彩,这也是人的视觉反应最为敏感的方面,色彩决定着包装设计的成败。在简约化的包装设计中,提倡的是追求色彩的纯粹化,避免传统的喧闹、繁杂的色彩,简约化包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色彩的潜能。传统的色彩由于过于复杂,因此在印刷时也会消耗很多的成本,并且会引发人们的视觉疲劳,激起人们浮躁的心理情感,但是简约化的设计追求色彩的纯粹感,会给人一种和谐高雅的感觉,使得包装更加具有深意。
2.2简约化包装的立体语言解析
2.2.1材料的选择要环保
对于包装设计来说,包装材料的选择十分的重要,所有的设计构思都是建立在包装材料之上。在生态理念下的包装设计,所追求的是包装材料的环保化、单一化以及合理化,包装材料会影响到环境的保护。简约化包装材料,必须要选择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材料,以保护环境为目标,根据不同商品的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包装材料,在能够满足商品设计需求的基础上适当的降低材料的利用,对包装的整体进行减量,这样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做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2.2.2造型设计的节简化
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便是造型的设计,只有合理的造型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包装的作用。对于包装的造型来说,不仅要起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还要保护好商品,包装的造型会随着包装的材料以及方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于简约化包装设计来说,在进行造型设计时候,必须要追求造型的节简化,要尽量的减少造型上形与面的复杂变化,追求自然简单并且具有艺术感的造型,以此来设计出简单、简约美观的包装。并且在对商品的造型进行设计时,应该要针对商品的特征来进行,在对商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后,不断的创新改进造型设计方案,充分展现出商品的特征,从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增强顾客的消费欲望。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商品包装,会不断的向着环保型以及简约化方向发展,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在提升包装价值的同时也做到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物质追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逐渐的重视起来精神文化的追求,而简约化的包装设计理念,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并且能够提升人们审美特性,深刻的展现出商品的价值,同时也能更好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