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师《心理学》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智力
答: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判断、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2.暗适应
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代。这是视觉感受怀逐渐提高的过程。3.图式
答: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4.情景记忆
答: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就是观察,优缺点在于是否适合你,每种方法适合不同的人,没有什么绝对的优缺点。想学好,就要掌握基本的佛洛伊德知识。然后再去学荣格的,根据学的东西去观察周围的人,为什么他会这样做,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不这样做,他以前做什么的,他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会这样想。2.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意识。
答:
一、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从生理基础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三、从内容上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仅仅把意识理解为人脑的机能,并不能完全说明意识本身。因为人脑只是思维的器官,并不是思维的源泉。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对外界输入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外界的信息输入,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但人脑并非是一块“白板”,并非只对外界作机械的应答,而是要用主观的反映形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对外界信息进行能动的改造,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3.简答概念的种类。
答:概念包括正统概念和模糊概念。4.思维及其特征。
答: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思维的主要特征: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智力三元理论。
答:(1)斯腾伯格(Sternberg,1985)于1985年提出了智力三元理论,试图说明更广泛的智力行为。(2)斯腾伯格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3)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及相应的过程)。(4)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
(5)智力经验亚理论提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斯腾伯格认为,应对新异性刺激的能力和自动化的能力是完成复杂任务时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2.论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答:情绪:是受外界干扰而产生的心理活动。情感:是内心自发引起的心理活动。
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同认识活动一样,仍然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不过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不同。认识活动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包括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它们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联系。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第二篇:2016秋东师比较学前教育学期末作业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比较学前教育学》
姓名:于鹏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献法:是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文件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种方法。
2.仓桥物三:东京女子师范学校教授,兼附属园园长。创立日本保育学学会,任第一任会长。主要著作有《幼稚园杂草》《幼儿园保育法真谛》等。他的理论被称为诱导保育论,对日本幼儿教育产生很大影响。
3.乌索娃:前苏联学前教育家,前苏联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长,兼教学法实验室主任,首次将马列主义教育原理中的“教学”一词运用到学前教育领域,创立“学前教学论”。她系统阐述了学前教学的任务、内容和主要方法,指出向学前儿童实施教学的任务是向儿童传授知识,并全面发展其智力。她认为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主要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在各种交往、游戏、生活等自发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学习,掌握那些零碎、具体、简单的知识,即关于事物外部特征和简单联系的知识。而那些关于事物内在特征和简单联系的知识,则只有通过专门化的正规教育过程,在成人的指导下,幼儿才能掌握。因此,学前教学就是以比较复杂的知识,如社会感知标准、事物间因果关系等为其主要内容,力求使幼儿在自发活动所获得的零星而混乱的简单知识基础上,学习掌握较复杂的知识,形成初步的知识系统,从而理解事物和现象间的简单联系和变化规律。4.《国防教育法》:美国1958年颁布的一项教育法令。主要内容是通过增拨教育经费来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国防教育法》影响了二次大战后美国教育发展的倾向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美国学前教育沿革的特点。答:(1)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美国各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现代生产的发展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学前公共教育的发展。
(2)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学前教育的性质和职能发生很大变化。学前教育由创办时期把孩子看管起来,不至于流落街头,重保育,逐渐转向教育,注重发挥教育的多种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有教育功能、补偿功能、诊断、治疗功能。
(3)政府参与学前教育,制定法案,保证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政府制定《家庭援助法案》,发给津贴家庭托儿费。国会也提出相关的儿童保育提案,90年代,每四年拨8、25亿用于学前教育。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学前教育协调员,顾问等,保证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
2.简述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幼儿教育。
答:从1955年(昭和30年)到1989(平和元年),为日本幼儿教育的稳定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日本幼儿教育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
1959年修改《保育大纲》。《幼儿园教育大纲》强调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一贯性,突出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和小学的分科教学十分接近,幼儿园教育严重小学化。
1964年,文部省再次修订并颁布了《幼儿园教育大纲》,新的《幼儿园教育大纲》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1.规定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针。2.教育内容由12项调整到6个领域,这6个领域是:健康,社会自然,语言,音乐,绘画制作。3.奖励来“保育”改成“教育”。
1964年,日本开始实行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七年计划,)目标是使万人以上市,镇,村5岁儿童入园率达60%,结果,1971年的幼儿入园率达到了63.5%,振兴计划完全实现。
1972年开始实行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十年计划)。该计划旨在提高4~5岁幼儿入园率,要求到1982年实现4~5岁幼儿全部入幼儿园或保育所。
1965年,厚生省发表了《保育所保育指南》,指出保育所由于所接纳的婴幼儿年龄不同,其教育内容也应有所不同,2岁以下的幼儿注重生活和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内容也逐渐增加;2岁增加社会科目;3虽则分化出“语言”;4岁以上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园教育大纲》的六项内容相同。
3.简述前苏联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答:(1)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2)幼儿园的编制与各成员的职责有统一的规定。(3)各种教育机构都是公立的,国家提供80%的经费。(4)国家统一规定教育任务,内容,方法,教材等。4.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途径。
答:(1)游戏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儿童身心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2)教学活动:有严格专门的教学活动,标准化课程和无严格规定的一般教学活动,虽然都对儿童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现在则更加重视后者,以充分发挥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特殊活动:要引导儿童了解艺术,可选择不同民族或地方作家,诗人,音乐家,画家的作品,不同民族或地方民间创作和民间工艺精品,通过建筑活动,美工活动,音乐活动,戏剧活动等独特形式,来对儿童进行艺术熏陶。
(4)交往活动:主张师生要以平等的伙伴关系进行合作交往,促进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5)自由活动:儿童及有年龄特点,也有个别差异应把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个人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让儿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活动,使每个儿童能够真正从中受益。
5.简述日本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答:(1)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2)幼儿园与保育所之间很难保持联系和统一课程,因为前者有教育部门管辖,后者有健康福利部门。
(3)保育所接受出生后几个月到5岁的儿童,幼儿园接收3~5岁的儿童这样就造成了3~5岁的儿童不能获得相同的教育。
(4)某些私立园每班接收40多名儿童,教育质量不能保证。
(5)私立幼儿园占幼儿园70%,起手分手公立幼儿园的2.5倍,因而造成幼儿园家长负担过重
(6)国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保育所教师的工资较高,造成私立幼儿园无合格的教师。
(7)(7)迅速都市化造成儿童游戏活动的安全地带减少,对儿童健康友好的环境污染加剧。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当代日本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结合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实际,谈谈对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启示。
答:1.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1)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社会的信息化,国际化,城市化,家庭的小型化价值多样化。给幼儿成长带来许多问题,也为幼儿教育带来不少问题,例如:幼儿直接体验的机会少,家庭教育能力下降等。需要教育适应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
(2)随时代发展,要求幼儿教育不断更新教育内容,以便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个性的发展基础。
(3)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作为向终身学习体系的过渡开始阶段的幼儿教育,需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2.重新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
3.日本自80年代起,针对未来世界的要求和本国的社会现实,多少开始摒弃过去那种“国家之上,经济第一”的最高原则,而强调“人性丰富”,在从幼儿园到高中,提出了培养“具有高尚的精神世界,丰富的长造力,自主自立精神,在世界中活跃的日本人”的教育目的。1990年的《幼儿园教育大纲》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为:(1)培养幼儿健全,安全,幸福生活所必需的生活习惯,态度,为培养健全的身心打下基础。(2)培养幼儿具有对他人的爱心与信任感,启迪自主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态度,萌发良好的道德品行。(3)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与关心,启迪丰富思考问题的能力。(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对语言工具的兴趣与关心,乐于听说和积极态度以及对语言的感受力。(5)通过各种各样的体验,培养丰富感受与创造性。
在幼儿教育内容上,《幼儿园教育大纲》规定幼儿园新的教学领域,包括五项基本内容:健康,环境,人际关系,语言,表现“五领域”与原来的”六领域”(健康,自然,社会,语言,音乐,美工)比较,其特点为:注重培养幼儿与他人交往能力,逐步养成社会生活中良好生活习惯及态度:引导幼儿多与自然接触,加强幼儿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制定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1991年,日本有制定了第三个《幼儿教育振兴计划》;以使3岁,4岁,5岁的儿童都能入园。为了确保该计划的实施,该计划提出国家应尽力提供有效地帮助,这主要包括:(1)扩大幼儿园入园奖励补助费,从1991年扩大到3岁幼儿;(2)增加幼儿园入园奖励补助费的数额,及地方政府对入私立幼儿园(收费标准是公立幼儿园的倍以上)的幼儿给与较高数量的入园奖励补助费,以减少或消除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幼儿家长负担的差别;(3)确保公私立幼儿园园舍设施建设补助费几个都道府县的知事和教委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以顺利实施新建和改建幼儿园的工作。
2.论述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答:1.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目标(1)发展每个儿童对学习的积极态度。(2)帮助每个儿童发展自信心。
(3)帮助每个儿童形成集中注意的习惯。(4)形成儿童永久的好奇心。(5)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坚持性。(6)发展儿童的心理安全和秩序感。2.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内容
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内容包含日常生活练习、感知觉练习和初步的知识学习(书写、阅读和数学)三个部分。
(1)日常生活练习。通过日常生活的体验获得一些生活技能,开始学习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项活动中,学习按照顺序来做每一件事情,通过自我指导来获得独立性。
(2)感知觉练习。通过视、听、触、味、嗅等感官的练习,增进儿童的经 验,让儿童在考察、辨别、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中扩大认知范围,为智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3)初步的知识学习。初步的知识学习包括儿童可以学会的阅读、书写和算数。
3.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学校使用的教育方法是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三个要素组成。这三个要素是一个相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适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能引发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的环境,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和便利的环境。教师的角色应成为环境的提供者、自由的保障者、发展的协助者。
蒙台梭利教具大体可分为四类:生活训练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性教具和文化艺术性教具。教具具有“自我纠正错误”的功能,使幼儿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成为可能。
第三篇:东师期末考核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
《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差别预限
差别阈限,是刚刚能够辨别出的两个刺激强度的最小差异量,即辨别两个强度不同的刺激所需要的,也称最小可觉差
2、语言生成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的过程
3、自我效能感
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推测与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4、错觉
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经验主义的观点。
由洛克提出,认为婴儿生来并无知识和机能,经验(或人类的学习)在婴儿洁白无瑕的心灵上刻 下深深的烙印
2、简述视觉刺激中最常用的深度线索。
相对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
3、简述线索提取依赖的条件。
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情绪的作用。
4、简述语言理解的三个水平。
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句子的理解,课文或话语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阐述对于问题解决的主要观点。
联想主义:联想,尝试---错误是思维的机制.格式塔:情境整体被动物知觉产生顿误问题解决.认知学派:用计算机模拟人的问题解决过程,以验证各理论。
2、阐述任一种智力测验量表。
比内量表
比内量表是智力测验中运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种工具和技术。该量表第一次由
法国心理学家比内(A.Binet)和医生西蒙(T.Simon)于1905年编制而成,称比内—西蒙量表。
第四篇:东师14秋教育学期末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教育过程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答:正确
2、智育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
答:错误。智育的含义: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的智力。智育是各育的认识基础。智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的教育。
3、教育上培养人的个性必须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答:正确。只有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才能培养出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而以学生全面发展割裂为代价培养出的个性是片面的个性。
4、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答:错误。教学的含义: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教学是各育的共同途径。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德育、体育和美育等的任务。
5、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政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答:错误。还有各科老师都有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责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义务教育的含义: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和免费的学校教育。
义务教育的特点: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免费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
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智育是各育的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体育是各育的物质性前提条件;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也都是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同其他三育共同促进人的发展。
3、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教育有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职能;加速个体身心社会化进程的职能;传递知识经验和创新知识的职能。
4、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系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剔特点的发展。遗传素质寸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之一,寸遗传素质的作用不能否定。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因此夸大遗传素质的作,把人的发展完全归因于遗传素质。遗传决定汔是错误的。
三、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
1、试剖析当前教育实际中对教育方针的背离现象及其原因。
答:(1)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和必须遵循的准则。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当前教育中诸多主要问题的根源就是对教育方针的背离。封闭教育,背离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的培养途径;对人的素质的片面培养,背离了教育方针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性要求;教育实际对教育途径与人的素质结构的背离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背离。即现实教育对教育方针的背离表现主要有:一是背离了教育的公平性;二是背离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三是背离了培养人的基本途径。
2、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你对合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认识。
答:减负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负同留作业和考试并不是对立的和矛盾的。“减负”的实质不是要求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淡化作业和考试。“减负”要取得实效,也并不是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
第五篇: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
A、马斯洛
B、巴甫罗夫
C、桑德克
D、冯特
2.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A、思维
B、想象
C、情感
D、表象 3.需要层次理论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斯金纳
B、马斯洛
C、班杜拉
D、苛勒
4、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的情况,属于()
A、注意的分散
B、分心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5、“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大”,这是()
A、感觉
B、知觉
C、错觉
D、幻觉
6、人们的知觉能把当前客观刺激中缺少的东西在主观上进行补充,着说明人的知觉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7、“曝光效应”是指人际吸引的()。
A、人格品质
B、互补性
C、相似性
D、熟悉性
8、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基本过程是()A、感觉—知觉—表象
B、编码—存储—提取
C、存储—编码—提取
D、感觉—加工—思维
9、遗忘曲线表明,人类的遗忘规律是()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先后都快
D、没有变化
1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事物()属性的反映。A、整体
B、个别
C、综合 D、本质
11、多数情况下,出现梦境是在()睡眠阶段。
A、浅睡
B、深睡
C、沉睡
D、快速眼动
12、动机的强弱与解决问题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型关系
D、互不相关
13、顺利完成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叫()
A、品质
B、天才
C、能力
D、才能
14、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15、英国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力可以分为两种因素: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A、吉尔福特
B、加德纳
C、斯皮尔曼
D、梅耶
16、“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人们根据云朵判断是否会下雨以及能否出行,这体现了思维的()。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目的性
D、问题性
17、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A、记忆能力
B、创造能力
C、运动能力
D、社交能力
18、兴趣属于()。
A、社会性动机
B、习惯动机
C、外在动机
D、生理性动机
19、《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从气质说角度,她属于哪种气质类型?()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0、反应慢但精确性高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系列型
D、同时型
21、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
A、斯皮尔曼
B、托尔曼
C、苛勒
D、奥尔波特
22、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称为()。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屈从
23、我们平常所说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所反映的就是态度与()的分离。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人格
24、()需要不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之列。A、成就
B、安全
C、生理
D、自我实现
25.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是()。
A、问题的表征
B、定势
C、功能固着
D、迁移
26、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形容的是人格的()的本质特征。A、自然性
B、稳定性
C、独立性
D、独特性
27、“脑筋急转弯”是训练()思维的良好途径。
A、具体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聚合思维
D、直观动作思维
28、“万绿丛中一点红”,是指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2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作了最好的描述。A、自然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独立性 30、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中,()水平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最佳操作效果。
A、热情
B、中等
C、低下
D、高涨
3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1789 B.1897 C.1879 D.1987
32、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冯特 C.艾宾浩斯 D.马斯洛
33、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过程 B.抑制过程 C.兴奋与抑制过程 D.兴奋与诱导过程
34、人的心理是()
A.客观 B.主观 C.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D.以上都不对
35、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36、吃了糖再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
A.感受适应 B.同时对比 C.不同感受的对比 D.继时对比
3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理解性 B.规律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3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9±2 B.8±2 C.7±2 D.6±2
39、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A.保持 B.再认 C.回忆 D.识记
40、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
A.提出问题 B.提出假设 C.检验假设 D.分析问题
41、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湿润而雨”的结论,属于思维的()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42、医生根据病人体温、血压、心电图等给予确诊,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43、正在上课,一位迟到学生推门而入引起大家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44、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这种周期性变化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范围 C.注意分配 D.注意起伏
4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特征。
A.感染性 B.情境性 C.两极性 D.移情性
4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47、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尊重 B.求知 C.自我实现 D.安全
48、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为中介的。
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感觉
49、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
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
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
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
D.探索动机和操作动机
50、()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思维
5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
52、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是指()。
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B.智力中等的占多数
C.智力超常的占多数
D.智力低常的占多数
53、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A.抑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54、情绪体验深刻,具有高度敏感性,行动孤僻迟缓,不善交际,这种人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55、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
A.都是好的 B.都是坏的 C.有好有坏 D.无好坏之分
56、“活泼好动”是下列那种表现?()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57、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抑制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58、粘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59、性格属于下列那种心理现象?()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60、编制16 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61、提出智力三元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62、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二、多项选择题:
1、思维的特征有()。
A指向性
B形象性
C概括性
D间接性
2、心理测量按内容可分为()
A智力测量
B成就测量
C态度测量
D人格测量
3、下列有关气质的论述,正确的有()
A气质决定性格
B气质无好坏之分
C无论何种气质,都有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D气质一生不变
4、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
A巴甫洛夫
B乔姆斯基
C班杜拉
D斯金纳
5、下列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正确的是()。
A、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不是一个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
C、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D、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永恒的、不变的
6、一个人由于()而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A生理
B心理
C需要
D社会原因
7、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A个案法
B观察法
C心理测量法
D实验法
8、以下()是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社会性动机。
A爱好
B权利动机
C兴趣
D成就动机
9、记忆术的一般基本原则()
A形成图片记忆
B利用已有的知识
C建立特殊联系
D赋予信息意义
10、与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
A顽固
B执拗
C动摇
D怯懦
11、亲社会行为包括()
A分享
B合作
C助人
D捐赠
12、记忆是通过()、再认或回忆等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A复述
B识记
C注意
D保持
13、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A低级的学习动机
B高级的学习动机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
14、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
A分析策略
B启发式策略
C算法策略
D创造性策略
15、记忆是通过()、再认或回忆等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A复述
B识记
C注意
D保持
16、遗忘的原因有()
A编码和提取失败
B消退说
C干扰说
D压抑说
17、一般能力主要指()。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能力
D算术能力
18、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
A自然需要
B物质需要
C社会需要
D精神需要
1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
A新颖性
B及时性
C 灵活性
D流畅性 20、常见的知觉的恒常性有()。
A选择恒常性
B大小恒常性
C形状恒常性
D颜色恒常性
三、判断题:
1.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感受性,动物没有感受性。(×)
2.人与动物心理的不同在于,人有意识,动物没有意识。(√)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正比关系。(×)
4.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是反比关系。(√)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属于心理学中的味觉适应。(×)
6.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会使另一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7.适应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8.聋哑人“以目代盲”,盲人“以耳代目”,这是感觉补偿现象。(√)
9.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10.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 个组块。(×)
11.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属有意识记。(×)
12.保持在人脑中材料,只在数量上发生变化,在质量上很少变化。(×)
13.信息在人脑中的贮存只表现在数量上的变化。(×)
14.看见一面红旗,我们能认出它属于再现。(×)
15.遗忘就是个体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
16.遗忘曲线是由艾宾浩斯提出来的,其进程是先慢后快。(×)
17.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主要是受到倒摄抑制影响。(×)
18.表象是想象的基础。(√)
19.“一题多解”、“闻一知十”主要体现了集中思维的求异特点。(×)
20.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属性的思维过程,称为抽象。(×)
21.数学中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在于分化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科学概念。(√)22.有意后注意是一种事先有预定目的,且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3.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不良品质。(×)
24.近年来,研究者们把情绪与最能代表的人的认识水平的智力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情绪智力的核心是个体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25.心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感染性。(√)
26.“喜者见之则喜,忧着见之则忧”,充分体现了应激状态的感染性特点。(×)
27.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28.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29.暴怒、狂喜、恐惧属于热情的表现。(×)31.5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了著名的情绪的评估—兴奋学说。(√)
3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二者不可兼得,此时表现出的动机冲突是趋避式冲突。(×)
33.个体的活动动机越强,其活动效率越高。(×)
34.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其实质是没有科学的处理好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能力与知识虽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
35.一名8 岁儿童,通过智力测验所得到的智力年龄为10 岁,该儿童的智商为120。(×)36.气质俗称为性情、脾气。(√)
37.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
38.在社会评价方面,气质无好坏之分。(√)39.性格无好坏之分。(×)
40.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的独特心理特征的总和。(√)
41.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A 型性格,认为这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性格特征。(×)42.T 型性格的人具有好冒险、爱刺激的性格特征。(√)
43.在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征,它影响到个人行为的各个方面。(√)44.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其实质是没有科学的处理好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能力与知识虽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
45、容量大、保持时间长是长时记忆的两个最主要的特点。(√)
四、名词解释:
1、发散思维
2、社交能力
3、情绪
4、个案法
5、社会刻板印象
6、心境障碍
7、兴趣:
8、功能固着
9、心理学
10、性格的情绪特征
11、创造想象
12、意识
13、需要
14、模仿能力
15、抽象
16、气质
17、思维
18、动机
19、记忆
20、社会刻板印象
21、表情
22、遗忘
23、表象
24、思维定势
25、人格
26、社会偏见
五、简答题
1、简述遗忘发生的原因。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3、叙述语言的基本功能。
4、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5、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6、叙述社会偏见的含义和特征.7、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构成。
9、说明动机与行为、工作效率的关系。
10、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
11、请具体说明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哪些?
12、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13、什么是人格?它有哪些特征?
14、叙述社会偏见的含义和特征。
15、叙述语言的特征。
16、什么是性格的意志特征,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7、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有何区别?
18、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及特征
六、论述题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2、举例分析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3、论述性格与气质区别和联系。
4、试述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什么是情绪调节?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
6、举例说明影响思维解决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