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陶感染塑心灵

时间:2019-05-13 00:4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熏陶感染塑心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熏陶感染塑心灵》。

第一篇:熏陶感染塑心灵

熏陶感染塑心灵

——国培学习心得

紧张而愉快的国培学习结束了,十几位国内语文教育专家、知名教授、教学名师为我们奉献了数十场精彩的报告,老师们高屋建瓴、旁证侧引的讲述,让我的心情汹涌澎湃。

国培计划首席专家、语文教育专家、魏本亚教授,腹有才华气自横,文化积淀深厚旷达,古诗文、现当代散文名篇、中小学教材内容张口就来、随嘴吟诵,他以卓越的人格魅力,站在教育理论的制高点,令我们敬佩万分;华东师大郑桂华副教授的讲座,深邃而有见地、她丰富的知识领域,学者型的印象十几天总也挥之不去;江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吴格明教授《语文教学的哲学思考》讲座,观点鲜明新颖,她口若悬河、起伏自如,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娓娓动听,从教材文本内容、古代现当代文学作品,都烂熟于心,凡相关教学的各类知识,均可类比、例证,信口拈来、畅快无比,他的学者风范至今记忆犹新。

10月22、23日两天,我用心聆听余映潮、黄玉峰、马骉、程翔等四位大师的精彩课堂和报告,心灵和大师们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和碰撞,一下子感觉自己收获颇丰,感觉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了方向,有了前进的动力。

大师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同学们一起解读了杨绛先生的《老王》这篇散文。虽然他们的教学方法不尽一致,课堂环节不尽相同,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有所区别,但他们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了想要交给学生的东西。

余映潮老师教学注重热身环节,开始就让学生自选角度欣赏课文,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进而设计出典型的问题,让学生再次读文,并共同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课堂上知识有收获,能力有提高的目标。

语文“叛徒”黄玉峰老师更是别具匠心、另辟蹊径,对文章中人物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可谓透彻极致,极有见地。其敢说敢讲的性格让人佩服,其高深的知识水平让人赞叹,体现了自己的人生原则和标准:做人要做苏东坡。

程翔老师的《老王》,采取了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形式。课前让学生分别成立了学习小组,选举了小组长,由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讨论。然后检查学生是否预习,为自己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然后针对某一个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共性问题进行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最终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篇课文,由于授课者不同、学生不同,授课者和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不同,就会产生别样的效果。几节课下来,我感觉到作为一名语文人身上所肩负担子的沉重。语文做为母语和最基础的学科,在各科教学过程中其基础作用不言自明。如何教好语文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所要思考、所要做的。

两天的洋思考察给我注入了新的精神营养。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我的脑海里打下了烙印。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这块热土上孕育出的特有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让洋思中学成为江苏省的一块金字招牌。从而吸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取经者。面对这个现象,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首先,我考虑到的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对于工具性,大家都明白,我不需多说。而我认为,正是因为语文的人文性,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精彩纷呈的。每个语文教师立足文本,自选角度,上出的课型应该是百花齐放的,不应该受课型的条条框框的约束。我们常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语文教学只要本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至于你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应该说是次要的。我认为,只要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因地域差异﹑学情差异﹑或者其它差异,它都制约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授课模式。所以,我认为每个教师授课有法,但无定法。

因此,我想说,站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追求,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们可以借鉴,但不是照搬,更不能东张西望,丧失自我。我们学洋思,不是照搬洋思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学习其精神或是对我们更有益的东西。语文教学是美的,语文课堂绝不是单一的形式,因此我想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才是我心中的语文教学。

我对教师成长的几点思考

十几天以来的国培班学习,我思想的感情的潮水再也不能平静.。每一位老师独到的见解,高超的教学水平,勤勤恳恳育人,踏踏实实做事,高尚师德,无不成为我仰慕的理由。

那么,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怎样缩小差距,向他们看齐呢? 当然途径很多,但我觉得这些是主要的:一是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只有热爱,才有追求;有了追求,才有动力;有了动力,我们才能踏实前行。只有前行,才能反思;有了反思,才能提高。

二是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养,只有有了丰富的学养,我们才能建起学术的高楼大厦。当然,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学识还太浅薄,站在名师大家面前,我们真可谓是后生小子,这是件好事,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们才能迎头直追,自觉地学习,我们也可以走出去,请进来„„

三是教师的帮带能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四是多形式的培训,建立学习的平台.每一位青年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主客观条件,我相信今天的名师就是明天的我们.今朝呕血吐丝尽,明日喜看桃李红。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一定以这次国培学习为起点,更加努力,精心耕耘,用满腔热忱书写出绚烂的人生!

第二篇:让书香熏陶我们的心灵

让书香熏陶我们的心灵)“蹉跎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中华文明对于“读书”的推崇,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绵延了千年。近日,一组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反映了全民阅读的新变化。

2014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56本,与2013年的4.77本相比,略有减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

习近平主席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曾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

从河图洛书到子曰诗云,从四大名著到鲁迅、郭沫若、茅盾——中国人的阅读史既是一部社会变迁史,也是中国人的精神思想发育史。

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前夕,新华社记者探寻“全民阅读”的点滴。

好读书——再忙也要挤时间学习

“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的文化需求才会不断增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立群说。在古代中国,“读书”从来只是部分人的特权,对于数目庞大的底层劳动者,读书只能是遥远的奢望,至多是“学而优则仕”的敲门砖。

新中国成立后的“扫盲运动”以及其后的义务教育制度,使得新中国文盲比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0%以上下降至2010年的约4%。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推开了知识文化的大门。

然而,“能识字”与“爱读书”之间毕竟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调查显示,有超四成的成人认为自己阅读量较少。其中,“工作忙”成为我国成年人读书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哪有时间读书啊,吃饭都不容易呢。”北京的快递员小刘抱怨。他最后一次坐下来认真读书是翻看快递公司发的技能培训手册。“看微信朋友圈文章算吗?”他问。

转型期的中国慢下来不容易,“一杯茶、一本书”的悠然心境越发难得。而在信息浪潮的裹挟下,还未来得及捧稳书本的中国人,又要迎接数字媒介的冲击。

“时代在变,电子书也是书。”随着电子阅读器、社交阅读、APP阅读等方式的涌现与普及,数字化阅读正越来越具有深度。

可即使将纸质书与电子书相加,国人一年的人均阅读量也不到8本,与社会节奏也快、“工作也忙”的日本人、以色列人相比,读书仍然是中国人生活中“微弱的光点”。

“人均读书量数据背后是巨大的上升空间。”学者张冠生说。他认为,衣食足、知荣辱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靠阅读。

“读书,能让一国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实现文化上的强大。”他说。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全民阅读”两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积极推动的同时,自下而上也涌动着读书的热情。

媒体人“六神磊磊”曾建立“一小时C30”微信群,倡导入群者坚持每天一小时做同一件事。“读书”成了不少参与者的选择。

一个北京参与者说,没想到,自己一个月读了九本书。原来,挤时间读书,真的没那么难。

读好书——精神滋养更胜功利实用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整体增速10%,位居世界前列。但这其中,少儿类、中小学教辅教材类实用图书占相当比例。在当当网平台去年售出的3.3亿册图书中,超三分之一是童书,育儿类书籍也是主力。

读什么书才算是“读好书”?

书评人史航说,好书就是“你读完不后悔的书”。他认为,预先规定阅读的“轻重缓急”并非上策。

据“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提供数据显示,过去15年,中国人的“之书”体裁与题材丰富多样。

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则认为,从国家层面倡导建设书香社会,其实也是在引导阅读。“人的阅读需求会慢慢发生改变,传统文化、人文、艺术类方面的比例会增加,一些‘功利性强’的书的比例则会减少。”

虽然也曾经历波折与坎坷,但三联书店始终坚持图书出版的品位和特色,受到读书界的广泛尊敬,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近年来,三联又通过探索“24小时不打烊的夜读营业模式”寻求全民阅读与市场的平衡。但更多的实体书店却不得不在“只卖人文书,必定输”的“铁律下”转型成为专门的教辅书店。

一座城市没有像样的人文类书店,是这座城市的悲哀。张作珍认为,要建设书香社会,就要发展好书店,国家层面需要通过包括免税、房租减免等在内的扶持政策,支持书店做好服务。

事实上,中国地方层面以立法促进全民阅读的尝试已经在进行。一些城市通过明确和规范政府行为,促进全民阅读,更好地保障市民的阅读权利。

张作珍还建议,出版行业内部需要更强的引领,形成有力的行业监管机构,对盗版等不良行为监督整改,保护作家写好书的热情,鼓励出版社多出好书,书店多卖好书。

读书好——彰显读书的精神价值

是“世间惟有读书好”还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还是“一世读书抵封侯”?对“读书何用”的回答,从来就是一个社会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现在社会有不少戾气,一些人信仰的是“权力”“关系”“金钱”,认为是这些而非读书可以改变人生。

书香社会,读书的价值应该得到彰显,“读书无用”应被视为荒诞。

十几岁时经历“文革”的张冠生自称为“喝狼奶长大的一代”。对他而言,几十年来,读书的目的在“一点点回到地面上”。他说读书是为了给自己进行“精神上的透析”,把潜伏在身体里、不知何时可能被诱发出来的毒素排出体外。

张冠生的小书房里书香四壁。他认为,勤于阅读的人往往热衷思考与表达,从利益导向上看,建设书香社会,就应该让勤于阅读者获得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空间的拓展,否则,“只能渴望圣徒去阅读”。

第三篇:以文化熏陶人、塑造人、感召人

以文化熏陶人、塑造人、感召人

------探讨新形势的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

平遥中学程瑞芬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平遥中学的程瑞芬。

今天非常荣幸能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新形势的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

90年来,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为了中华民族继“汉”“唐”以外,在世界的另一个最响亮的名字。

80多年过去了,从太岳到励志,从古朴典雅的旧校到开放大气的新址,中间几多艰辛,几多坎坷曲折;80多年来,平遥中学为祖国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青年才俊,从天南到海北,到处都是我们的校友。“平遥中学”也成为了平遥的一张名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重教兴学,国运昌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作为一个和党几乎同龄的老牌学校,我们深深懂得这个道理。我校的共青团工作始终铭记“共青团造就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是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青年建设人才。

开创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也是我们学校党团领导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针对学校青年教师比例较高的实际情况,我校团委始终把提高教师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化成长水平放在了团工作的突出位置。由教工团总支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各类活动与学习,使他们能积极的工作,身心愉悦地生活。我们认为全面提高我校团员、青少年学生的自身素质,就必须首先全面提高青年团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与师德修养。

为使广大青少年团员更主动的靠拢团组织,我们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少年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全心全意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服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力争提升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水平。

一、扎实开展基础团建工作。加强团员政治思想学习,加强团员发展工作,指导各团总支、团支部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团支部活动。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打造品牌社团,创建学生展示自我平台。青年是朝气蓬勃的,拔河比赛中他们气势如虹,跳绳比赛他们争分夺秒,运动会场上他们生龙活虎,诗歌朗诵赛、评书大赛、英语口语演讲赛、科技创新大赛,参加国家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省级大奖。

二、搞好校园文化宣传,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的理念。用国学文化武装学生。“学经典、正行为、尽孝心、立大志”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方案一直贯穿在我们平时的日常工作中。,从论语,到孟子,琅琅的读书声响彻校园,中华经典美文浸润了学生的灵魂,提升了学生的思想。用正气和榜样影响学生。从新团员纳新宣誓仪式,到十八岁成人仪式,从五四表彰到五月王国权励志演讲、九月张长虹感恩教育演讲,我们看到学生流泪,看到学生欢呼,也看到学生们一点点成熟。“薪火相传,回报母校„活动,能够一届届的延续下来,不仅是我们教学业绩的骄傲,更是我们德育教育的成功;每年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校报上都少不老同学们感人至深的真情流淌。还有为特教中心捐献爱心款1万余元和75套衣服,为李俊卿老师捐款近十万元······以社区服务和校园自护管理为重点,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活动。青年的服务意识,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深入持久的主题教育,深入到了学习安全、纪律、学风教育增强了共青团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橱窗到黑板报,从校报到校电视台,校电台,每一个平台都是我们教育的阵地,每一个时间段都是我们教育的契机。

第四篇:诵读经典开启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操

诵读经典开启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操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经典诗文诵读对于开启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诵读经典熏陶孩子的美德。

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一切个人利益第一,对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意识淡薄,于是我们在诵读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指导学生诵读,还指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

二、诵读经典丰富孩子的识字。

对于读经典的孩子而言,识字是自然而然的过程,由于诵读经典诗文要与大量文字接触,识字量的快速增加是“经典诗文诵读”最浅显立见的功效。尤其是低年级的效果最好,孩子会在认字的过程中,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借助拼音识字,这样他们就有了初步的学习能力。识字越多越早,就能更早地学习“复杂”的书本,在阅读中开发智力。在一年级学生刚开始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篇目时,不认识的字很多,但是通过两个月的诵读,学生们的识字量明显增加,开启了孩子们的潜能,孩子们的识字越积越多,当学生能大段诵读经典诗篇时,阅读现代文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习作能力也大大增强了。

三、诵读经典提高孩子的记忆。

儿童经典诵读就是抓住儿童记忆力最好的年龄阶段,通过诵读古

今中外最经典的篇章,使少年儿童得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全面发展。反复诵读可以提升儿童的专注力、记忆力,而专注力和记忆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四、诵读经典成为孩子一生高远见识、优秀人格的源头活水

经典美文,在他们心中播撒着“善良”的种子,在体察父母的恩情中学会了关心父母,在感谢师长的挂念中学会了尊敬师长,在体会同学的友情中学会了友爱同学,在观察他人的善行中学会了善待他人。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心驰神游,去营造我们的书香班级、书香学校吧!

短期通过司法考试的方法秘诀 2011-4-16 21:28阅读(6)转载自葵花法律

赞赞赞赞 转载(47)分享(20)评论 复制地址 举报 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频繁跳槽有利于个...一、从哪里开始着手——先实体法,后程序法,先国内法,后国际法

司法考试的特点是内容庞杂,涉及的法律条文众多,这就需要有一个大致的复习进度安排。

我们可以将14门考试内容细分为几个部分。六大主干部门法,包括民、刑、行三大实体法和相应的三大程序法,以及商经中的公司法、证券法、三国法中的涉外法律,这些都需要多安排时间下大工夫,真功夫,如果能把这部分抓好,司考的难关也就真正突破了。

一般说来,我们建议司法考试复习先实体法,后程序法,先国内法,后国际法(广义)。实体法是程序法的基础,没有实体法程序法就失去了依托;从难度上来看,实体法一般难度也比较大,从实体法开始复习时比较慢恰当的。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重点比较突出,以记忆内容为主,过早复习容易忘记,建议复习时间可以稍微靠后。

二、科学的复习方法——区别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

理论法学是指涉及卷一和卷四的法理学、法制史、三国法等。这部分内容分值较低且分散,但不可全弃,对于分值较低但容易上手的部分(如法理、法制史、法律职业道德)要坚决吃透,对于分值低、复习起来又费时费力的部分(如宪法)宜从体系上把握大体,用零散时间记忆细节。

总体上,对于这部分的复习,建议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并且复习时间尽量安排靠后。

应用法学,主要是指涉及日常生活应用的法律,如民法、刑法等,民法、刑法以博厚著称,既有广度,又有厚度,投入大,产出难,考生应当以法条为基,搞清楚基本框架,至少保证六成的分数。民诉和刑诉特点是“细”和“杂”,分数不少但考试难度并不高,因此考生要注意对这两门诉讼法细节的把握,从流程的角度、整体的角度去领会,并注意和实体法的结合记忆。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考察特点是考点分散,分值分散,但其知识体系多以其他部门法尤其是民法和民诉为基础,因此,复习好民法和民诉对复习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大有裨益。复习行政法宜从几个核心概念(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国家侵权行为等)入手,有一呼百应的效果。

三、复习进度安排——先快后慢、先密后疏

说到复习进度安排,好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家都对那个什么记忆曲线非常熟悉,但一旦自己开始复习了,就全然不记得了。事实证明,先快后慢、先密后疏,是一种非常好的复习方法。

四、历年真题的重视——对于司法考试历年真题,怎么重视都不过分,要拿出真题来,认认真真地研读几遍

在司考复习中”复习过去的司考真题就是在做未来的司考考题”这一说法流传已久,其中尤

其值得肯定之处,也足以显出司考历年真题的重要性.每年的司法考试历年真题重复率是很高的,这也印证了“重者恒重”这句话。真题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了。关键是如何利用真题。真题的作用一:前期,认识重点;真题作用二:中期,检验复习成果;真题作用三:后期,模拟训练。在我们所有的司考复习资料中,最重要的一本书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心知肚明,那就是真题。如果我们再说一句话真题有多重要的话,那都是废话,那就是真题太重要了。据统计,每年司法考试对知识点重复考查率高达80%以上,《葵花全真题库分类详解》(全四卷,按部门法编真题)和《葵花模拟考场冲刺套卷》(全真版,九套卷,按年编)可帮助你将所有的知识点收入囊中,司考尽由自己掌控。《葵花全真题库分类详解》是按部门法编写的真题对我们前期一科一科的复习知识点很有帮助。与前者不同,《葵花模拟考场冲刺套卷》的试题与答案解析是分开的真题,这样有助于同学们后期冲刺模拟和自测。研究好葵花的这两套真题无疑是复习备考的最佳途径。

对于司法考试历年真题,怎么重视都不过分,要拿出真题来,认认真真地研读几遍,这里的研读,并不是简单的做题,然后知道答案就OK了。而是要把一个部门法的真题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分析在某个点上已经出过什么题目,是从什么角度考察的,仔细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如果自己是命题者,还会出什么样的题目来考察大家。对于真题有两种运用方式,在复习的第一阶段,以一部门法为单位,复习到哪个部门就看到哪个部门,作为检测自己的手段,是为各个击破这个阶段要看《葵花全真题库分类详解》(全四卷,按部门法编真题)。本阶段的内容也可和第一阶段结合起来复习。司考真题,我的建议是在基础复习阶段,适合分卷分部门法分章节的真题,而在冲刺阶段适合做按年份汇编的真题这个阶段就需要做《葵花模拟考场冲刺套卷》(全真版,九套卷,按年编)。并且最好是2003-2010年的真题能坚持做3遍以上。真题解析的辅导用书,我建议买2套:一是《葵花全真题库分类详解》(全四卷,按部门法编真题);另一个是《葵花模拟考场冲刺套卷》(全真版,九套卷,按年编)。因为《葵花全真题库分类详解》是按部门法编写的真题对我们前期一科一科的复习知识点很有帮助;与前者不同,《葵花模拟考场冲刺套卷》的试题与答案解析是分开的真题,这样有助于同学们后期冲刺模拟和自测。关于做真题,司考老师介绍了一种方法:做真题时,最好把答案写在专门的本上,并把错的题目统计下来,以后着种复习。在对答案的时候,做对的和做错的,答案分析的过程都应仔细认真分析,分析真题的出题角度和背后考察的知识点。同时,历年真题的卷四也应做,分析自己答题的格式和不足,卷四的答案很简略是采点给分,很多的朋友答题时比较烦琐,会给卷四做题造成做题时间很紧张,卷四7道大题,平均每道题目审题简单构思答题内容并做答一定要控制在30分钟内,平时练习时也应按此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激活文本生命,熏陶感染学生

激活文本生命,熏陶感染学生

【摘要】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载体——文本,就是向学生传达生命气息最重要的工具。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引领学生激活文本的生命,从而熏陶感染学生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分别从关注文本的语言美、意蕴美以及对文本的升华、拓展,即从形式、内容、提升的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文本 激活 语言美 意蕴美 拓展 升华

【正文】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我们批评过去的应试教育有很多问题,知识一大堆,文本不着边’,这是一种遮蔽。而我们现在有另一种形态的遮蔽,我们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说难听点,就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恰好这种‘表演’使学生不能直面文本。”的确,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较多地关注了“怎么教”却忽视了“教什么”。于是,出现了脱离文本,架空文本,或者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或者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等情况,而这已经成为阅读教学中的大问题。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文本(这里特指文学作品类文本)是蕴含着美的生命体,它是我们语文课堂中的一种依托,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载体。文本亦是有生命的,它将作者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融会在这文字符号之中;它是知识、体悟、情感的宝藏,它等待着我们开掘,等待着我们将它融入自己的生命,等待着我们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并传承下去!因此,激活文本的生命,就是激活学生的生命意识。作为学生与文本间沟通桥梁的教师,我们该如何引领学生激活文本生命并将其融入学生的心灵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激活文本生命,就必须关注语言美

于漪说:“声情并茂的朗读、讲解,旁征博引的议论、评析,眼神、手势、神往的表情,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我常顿然有所悟:这就是语文!”的确,面对文本,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来源并不是蕴含于其中的深刻情感与思想,而是文本语言所带来的冲击力。那么,该怎样从品析语言的角度激活文本的生命,从而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加以提升呢?笔者认为除了关注文本语言的画面美、音乐美,关注对文本的诵读体悟等常规方式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活文本的语言美,需要关注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

修辞,作为语言学中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本身就对语文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不能想象,没有修辞的语言是怎样的苍白,空洞。所以,当我们关注语言美的时候,就一定要关注修辞在文本中的重要价值,并引领学生在对文本语言的解析中学会运用修辞来丰实、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

例如《荷塘月色》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就为语言添加了丰富的色彩。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光亮,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生动、准确的比喻充分激发了读者的想像和联想能力,使人沉醉在这唯美的意境 1 之中无法脱身。除此以外,新颖别致的通感也为文本语言之美锦上添花。嗅觉、听觉、视觉的互相转移沟通,使读者能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感受这诗情画意般的荷香月色,那如乐声般迷人的光和影营造出温馨、幽雅的氛围,这自然会将读者带入到一种朦胧的美的幻境,而这些美感不都是在对修辞手法的品味中才感受到的么?

2、激活文本的生命,需要关注简洁、准确的标点符号

标点,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只是小小的符号,却也是传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有时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可以使语言表达得更准确鲜明、细腻生动,表达更文深厚的意蕴。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甚至可以起到语言所无法传达的“无穷之意”的效果。

在此,笔者截取《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部分片段来说明标点在特定语境中对激活文本语言美的特殊效果。“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在这一部分中,鲁迅先生用了两个省略号,去掉可以么?”学生结合语境,在讨论中得出结论:第一处是突如其来的关于柔石遇害的消息打断了“我”对战友的无限的思念,而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作者与战友间真挚、深厚的爱;第二处是一个感叹号和一个省略号的合并使用,自然要表达的情感会更为丰富:有听闻战友遇害的震惊,哀伤,有对反动政府残害进步青年的愤慨„„两个标点既节省了大量笔墨,开拓了读者的思维,激起联想;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真可谓“此时无字胜有字。”

3、激活文本的语言美,需要关注关键词、句中包蕴的丰富内涵

语文课堂如果缺少了咬文嚼字,教学难免会因缺乏对关键点的开掘与深挖而显得浮华和浅薄,语文的味道也就注定会被冲淡和稀释,而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具体的语境去品析文字所包容的丰富的信息。《项脊轩志》中那蕴藏在平淡文字之中的极为真挚的人情味打动了多少人的心。有位老师留给学生一个问题:“‘矣’这个虚词在文中共出现了两次:‘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请比较两句中的‘矣’的意义和用法。”学生结合两个句子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了解到:第一句中作者面对家道没落的衰败现实,又怨恨,又无奈,只能在客观的记述中抒发深长的感叹;第二句中“矣”是陈述语气,没有一个字提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的极为诚挚动人。看似平静的客观陈述,表达得却是万端的感慨,含蓄深沉。这位老师引领学生通过对一个字的品析,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设对话的桥梁,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相融,让文本中的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同时使得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结合在一起,达到激活文本的生命,熏陶感染学生的目的。当然,激发文本生命中必须要关注的关键词并非仅仅局限于虚词,也并非仅仅局限在字词之中。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感悟的,有利于挖掘出文本深度的字、词、句都应该得到重视与开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品读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都明确地指出对文本的语言的理解和品味的重要性。语文本身含有丰富多彩的人性因素,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让学生受到文本感情的熏陶、感染。

(二)激活文本生命,就必须关注意蕴美

在语文学科中,意蕴美,是作家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观点,依照美学规律寄托的某种理想,它铸就了语文的博大精深。在语言、节奏、结构、形象、意境、人性、伦理等众多元素所构 2 成的美学系统中,意蕴美是深层次的,包孕在外表形态中,深裹在意象层内,它承载了人类的情感积淀、精神追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文本内涵,享受语文的意蕴美,成了提高学生的品位、健全学生的人格的重要环节。而面对高中学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了相对独立的认知力,判断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通过激活文本的意蕴美来熏陶感染学生:

1、激活文本的意蕴美,需要用生动的板书调动学生的激情 文章的意蕴美总是以潜隐的形态存在于文本的语言、结构之中的,而板书则可以形象地揭示、凸显这样的隐含信息,从而使学生在板书的演示过程中产生出对文本的探究欲望,并形成与文本的共鸣,达到熏陶感染学生心灵的目的。

在上《告别权力的瞬间》一文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这是怎样的瞬间?”。在对文本进行充分的分析后,我将学生结合文本归结出的几个关键词记在黑板上,并且画了一对大大的翅膀将关键词——“伟大、平凡”“历史、未来”圈在里面,又用一颗心包住了关键词——“领袖、民众”,板书具体如下:

于是,面对着这颗能飞翔的“心”,我与学生一同感受到了这篇课文带给我们的震撼,一同将对文本生命的激活化作了对自我生命意识的激活。

我们明白了:“一位领袖,一定是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一定是以民众的所求为出发点,真正的把民众放在自己的心里,他才能完美地融入民众的心里。也只有这样,民众才会把领袖印刻在心中。而当这两者有共同的理想,有心与心的交流时他们就成为了一个整体。” 我们了解到:“一个领袖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与民众同心呢?一个真正的领袖,一定有着伟大的人格,伟大的业绩,一定有着平凡的心境,淡泊权势的心态;一个真正的领袖,他一定能够承载起历史所赋予他的使命;一个真正的领袖,更应该有面对未来的勇气,对未来的开拓精神,对未来的巨大的良好的影响力。„„这就是华盛顿在‘告别权力的瞬间’带给我们的思考。作为即将走上社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学们,我们更需要将华盛顿的品质传递下去,将华盛顿的品质融入自己的血液„„”(以上引用自课堂实录)

精心设计的板书,在课堂上成为了激活文本生命的媒介,更成为了学生、文本、教师心灵共鸣的外显形态。可见,好的板书除了能揭示清晰的思路,文本的重点,对于激活文本的意蕴美,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2、激活文本的意蕴美,需要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好的文本都存在着很大的张力空间,存在着很多意义的未定点。发现这些点,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填补,这本身就是在激活文本的生命。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学生的心灵与文本的意蕴美碰撞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生命意识的熏陶感染过程。

有老师上《归园田居》一诗时的教法就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他要求学生想象陶渊明在写作该诗时的具体情景。在交流中,有学生声情并茂地描述着:“有一天,陶渊明在家中自斟自饮。喝了三五杯以后,起身来到庭院中,抬眼望去,远处青山耸立。流水潺潺;近看,3 绿树参天,桃李满枝。听到的是狗吠鸡鸣,闻到的是缕缕饭香,好不惬意!他又回想起官场中耳闻目睹的种种丑恶现象,真是鲜明的对比!这使他感慨万千,禁不住内心激动,对这远处的高山呼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在空中回荡。之后,他回到无力,提笔写下了《归园田居》。”这样的想象、联想非常生动,并且与文本内容紧紧相关。而这一过程,既激活了文本的生命,又诱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真正走入了文本,关注到了文本的深厚意蕴。

3、激活文本的意蕴美,需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生活体验

文本中饱含着浓厚的人生气息,反映着作者对时代、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其内涵只有在学生调动自己的阅读、生活体验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之后,文本的意蕴美才能被更好的品味、领悟出来,才能在激活文本的生命中也激活自己的生命。

笔者在教授《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一文时,正好是在五月初快到母亲节的时候。于是我设置了一个情境:“马上要过母亲节了,同学们,你们准备怎么过这个节日?”。有的说要送花,有的说去大吃一顿,有的说要承担一天的家务,还有同学说要亲手做一张写有自己创作的诗的卡片„„一时间课堂上热闹非凡。听着学生们的表述,我追问到:“你们能想象在那一天,母亲看到你替她做家务时的情景么?”有学生说“她肯定特别感动”,可更多的学生说:“很可能我要替她做,但妈妈却还是自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我想,学生们有这样的表述,其原因可能在于,在他们的心中母亲们已经将为家庭、为孩子的操劳当成了习惯。而这不正是文本中想要揭示出的母爱的精义么?这样的生活体验一旦与文本的内容产生了交集,就很容易是激起学生的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发掘出文本深厚的意蕴美,熏陶感染自己的心灵。学生的阅读、生活体验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寻求到与文本相通的某些生活体验或是阅读体验,当这种资源与文本意蕴美取得一致时便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激活文本生命,必须关注对文本的拓展与升华

《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阅读文本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而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托。而文学作品又具有广阔的、多元的解读空间。按照接受美学的说法,它是一种“召唤结构”,它召唤着我们自己去感受;它有很大的“空白”,留下来让我们自己去填补。而那些脱离文本的所谓的创新并不是语文教学,它缺少对文本积极、灵活的开发,也很难激发出文本的生命力,更别提对学生的感召力了。所以,教师如何结合学生实际拓展、升华文本是需要好好思考的。

1、激活文本的生命,需要对文本进行升华

文本的生命是灵动的,是可以传递的。它不应该被苑囿在文本之中,而应该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让人有更深刻,更丰实的理解与体验。而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对文本的意蕴美进行合理地拓展,让文本的生命力得到更大的张扬,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更深的震撼!

《国殇》承载着屈原对生命的热情,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但两千多年的时间距离会让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产生陌生感甚至是隔阂。如何激活文本中的生命力量并且转化为高三学生的生命体悟呢?在对文本做了较为充分的解读后(特别关注到“国殇”在注释中是“为国捐躯的将士”之意),我将自己看到的一个报道讲给学生听,希望他们能有所思考:“5月28日是美国的国殇日,11月11日加拿大的国殇日,几乎欧美的每个国家,每年都要为自己的国殇日举行纪念仪式„„那么,咱们的国殇日是哪一天?”

看到学生从惊愕到议论纷纷到茫然、沉默的情绪变化,我说到:“在每年的‘阵亡将士纪念日’,美国人利用各种方式缅怀先人,关怀今人,教育后人。„„有人说,美国人的‘大美 4 国精神’不仅表现在对今日美国的自豪,也表现在对历史的自豪,并且将这份自豪溶化在了血液里。这种精神的铸就,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极重视爱国的教育,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美国的‘国殇日’纪念活动。那么,我们是不是需要这样的精神锤炼呢?”

“我们不缺少历史,不缺少这样的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动力,但是,我们却时常忘记自己国家历史文化中的那些力量。而这本该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华儿女、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刻骨铭心牢记的国殇!我真的觉得很悲哀!为自己悲哀!”;“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国伤,我所说得伤是伤痕的伤,那不是因为历史造成、不是因为别国给予,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应该把这些真正为国家,为民族无畏的奉献着自己生命的人们牢牢记在心中,永远的记住” „„

学生的激情令我震撼!想来,这样的震撼不都来源于对文本的开发,对文本中充满的巨大的感召力量的挖掘么?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诗歌,在这一刻,在学生的生命中绽放出异彩,这不就是激发文本生命的终极目的么?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激发文本的生命绝不可以为了场面的“热闹”,为了形式的“新颖”而脱离文本,忽视学情,绝不可以将教师的自我感悟、喜好强加于学生身上。

2、激活文本的生命,需要对文本进行拓展

为什么要对文本进行拓展呢?因为单个的文本所蕴含的信息量始终是有限的;单个文本所蕴含的意蕴之美也是有限的。而学生在知识、能力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不断地从文本中汲取信息、培养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又要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完成自身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因此,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对文本进行拓展并在比较、联系中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更有效地激活文本的生命,熏陶感染学生。

例如,我在执教《母亲这样的女人》一文时,在研读文本之后,我选择了《合欢树》中母亲对于“我”毫无保留地付出着爱的片段、《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一文中母亲节这一天“我们”怎样过的片段,启发学生思考:三篇文章的主角都是母亲,但是在叙写母亲的侧重点上各有哪些不同?结合这三篇文章你能多角度的谈一谈对于母亲这个形象的理解么?请你结合自己对三篇文章的感悟,想一想自己的母亲,写一写自己的母亲。

这样的拓展,既保持了文本内容的相似性,关联性,又在内容上超越了单一文本的相对狭小的视野。而学生也在对文本拓展的过程中全面深入地体验到母亲形象的多面性,了解了母亲的辛劳付出以及内心渴求,了解到自己作为儿女应该怎样关爱母亲。这就是在拓展的基础上,让文本燃起更为热烈的生命之火,激发学生更为强烈的生命体验,并把这种体验融入到自己的文本创作中去!而这个过程就是从文本中来,回到文本中去。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应该在这样的圆周运动中寻找到文本、学生、教师生命的共同的圆心。并且在点化与升华中将这份生命感悟的外延越展越大!

文本,是语文生命的外在形式,是文化生命传递下去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需要架空文本看似漂亮热闹的无效的课,我们需要的是师生走进文本,研读文本,激活文本的生命。在对语言美的品味咀嚼当中获得体会感悟;在思想的碰撞中领会文本中的意蕴之美并且将之融入内心;在对文本的解读中,结合学情适当的对文本进行拓展与升华,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能让语文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才能真正的熏陶感染学生!

下载熏陶感染塑心灵word格式文档
下载熏陶感染塑心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春风化雨塑心灵 阳光德育别样红

    春风化雨塑心灵 阳光德育别样红 元宝山区星光小学始建于2004年,位于平庄天山路南端,现有教师112人,学生1800人,共有36个教学班。2004年元宝山区进行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后,学校生......

    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5篇范文]

    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 卢 湾 中 学 梁 筑 璋 “把德育放在首位”是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上提出的。现在......

    用爱感染学生的心灵

    用爱感染学生的心灵 ——《把心灵献给孩子》读书有感做为一名教师,对“李镇西”这个名字我们都不陌生,李老师是教育智者,是教学巨匠。在李老师的文章或书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些......

    感受文学熏陶

    感受文学熏陶,亲近茅盾故居 长兴七小 601班 钱婧 指导老师:徐敏红 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我们踏着青青的石板路,沿着清清的溪水,望着远处青青的杨柳,不禁感叹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地......

    读中感悟,读中熏陶

    读中感悟,读中熏陶 崇文街小学 郭雪晶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的效果。所以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

    超级富豪巅峰成功学塑心灵-有效沟通技巧

    超级富豪巅峰成功学塑心灵-有效沟通技巧李中莹-重塑心灵-有效沟通技巧一、 有效沟通的8点启示1、 有效的双向沟通的先决条件是和谐气氛2、 沟通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3、 应给......

    用企业文化熏陶出好员工

    用企业文化熏陶出好员工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它对企业发展的目标、行为有导向功能,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对企业的个体也有强大的凝聚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

    经典熏陶,成就人生作文800字

    经典熏陶,成就人生作文800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给中华儿女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财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应该传承并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