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享受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

时间:2019-05-12 02:1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艺术享受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艺术享受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

第一篇:在艺术享受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

在艺术享受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

——人文社科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第三次集中学习

依据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3月18日下午四点,人文社科系党总支组织全系教职工前往北校区图书馆,参观学习“走在黑白之间”廉政版画作品展,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和洗礼。

参观过程中,老师们仔细观摩我系青年教师谭浩楠老师富于哲理的精美之作,认真品味作品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交流心得体会,深深感受这次廉政版画展带来的阵阵清风。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廉政版画展加强了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丰富了党员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全体党员干部既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又接受了一次廉政教育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立足岗位,扎实工作,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氛围。

在参观结束之后,系部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第一阶段学习总结会,在会上系党总支卢矜书记总结回顾了我系在第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并部署了我系第二阶段即征求意见阶段的具体安排。系部全体党员同志每人上交了一份第一阶段的学习心得体会,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近期,人文社科系将按照学院部署逐步开展征求意见活动,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到各党支部、教研室及学生班级、宿舍中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向管理部门和兄弟系部征求意见,深入扎实地推进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

第二篇:读中感悟,读中熏陶

读中感悟,读中熏陶

崇文街小学 郭雪晶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的效果。所以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语感从引导起步

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如《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这四句短短的韵文,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在教学中,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幽蓝的夜空中,闪烁着一颗颗星星,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提着小灯坐在月亮上欣赏着美丽的夜色。美妙的画面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情境,然后在画面的下端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学生朗读。1.帮助学生划出轻声词:“月儿”“船儿”(用“~~”表示),指导学生读出轻声。2.根据内容划分出音步(用“/”表示),读出顿挫舒缓的节奏;3.确定朗读的重音(用“・”表示)。这样,强弱的重音,加上顿挫舒缓的音步,节奏更加鲜明,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极具感染力。

二、语感从模仿开始

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借助他们的这一优点,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示范朗读可以是老师示范,也可以听录音。低年级学生学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开始阶段,他们理解能力差,所以,有感情地朗读对他们来说是很难,这样就需要教师正确、耐心地去指导、范读,教给他们读的方法。因此示范朗读不是单纯地古板地听完朗读就行,而是要进行朗读的评析,在评析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语感,体会感情,然后,再仿读。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中,朗读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不同语气,我先示范,读小燕子的话时,语速可稍快,读出它每一次有新发现后的那种兴奋的心情。朗读燕子妈妈的话时态度亲切,读时,语速较慢,要读出激励、赞扬的语气。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我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体会燕子妈妈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启发、鼓励小燕子去观察。这样老师的范读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模仿,而且让学生在老师范读中掌握了朗读的方法。

三、语感从理解句子入手

理解句子是理解句群,甚至是理解段、篇的基础。一年级应就理解简单句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训练中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就是抓主干理解句子意思。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讲的是“谁”或“什么”,接下去的部分讲的是“是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表达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只有三个基本句式,即“谁(什么)是谁(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做什么”,按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在这基础上体会修饰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的意思。如第一册《四季》中的“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抓住“弯弯”“鞠着躬”这两个词来理解谷穗的外形,从而明白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理解“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也让学生从理解句子开始,再体会修饰语的意思,从而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意思。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文章那极具感染力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之美,可以充分地感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美、所表达的深刻意蕴,可以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产生共鸣。

第三篇:在美的熏陶中体验“绿色”新

在美的熏陶中体验“绿色”

澧县如东乡枫林小学 杨先惠

自从洁白的鸽子口衔橄榄叶飞过长空的一刻起,那一抹绿色就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和平、健康、友谊……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起来,那就是保护环境、保护家园如同保护生命一样重要。把环境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用“美”去吸引孩子们,以美育人,以美怡情,引导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赏心悦目地接受环境教育,达到提高环境意识的目的,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在感受自然美中,增强孩子的生态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尽力使每一个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真正地看到田野、树林和河流,到过那些无名的、偏僻的角落,因为正是这些东西的独特的美构成了我们祖国的美。”大自然以其不息运动给人类以极大的审美感受,是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问卷调查显示,99%的孩子都喜欢郊游活动。如有一次我带学生到附近乐园游玩,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准备了精彩的节目好好地露一手,还带了不少食品助兴。来到乐园我先让学生观赏了乐园的美景,然后围坐在草坪上边欣赏表演边吃着带来的食品,当我们准备返校时,发现原来碧绿的草坪上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同学们把各种包装纸扔了一地,当时,我真想大声训一番,然后命令他们拾掉包装纸,但转念一想这会扫学生的兴,而且这也不能全怪学生呀,何不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一次环保教育呢。于是我又示意他们坐下,即兴讲了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还跟他们讲了环境保护的知识。然后又扫视了一下碧绿的草坪,同学立即心领神会,抢着拾起垃圾,不仅把草坪上的包装纸拾干净了,连乐园的角落也清理了一遍。当乐园面貌焕然一新时,我们会心地笑了。所以学校应创造机会带孩子们进行生态旅行,让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大自然的朝晖夕阳、万千气象,看动物园里的斑斓猛虎、艳丽的鹦鹉、开屏的孔雀,憨态可掬的熊猫……植物园的蔽天大树、缤纷的花坛……以自由的方式“各取所需”,体会自然与人的内在和谐统一,老师再因势利导向孩子们介绍各种植物、动物特征以及同人类的关系,从了解它们的习性开始去关怀它们爱护它们,让它们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寓情感陶冶于环境知识的传授中,知、情、意、行熔于一炉,使孩子明白,保护野生动植物,爱护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以最终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受益的还是人类自己。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然积淀尊重环境、热爱天地的道德素养,受到“不教而教”的效果。

二、在创造环境美中,强化孩子的环保意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创造生活环境美日益引起重视,而除了大自然本身,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如:针对“白色污染”的逼近,开展我劝妈妈用布袋的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向父母们宣传塑料袋虽方便却增加了垃圾数量,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上百年不能自然降解这一环保知识,劝父母上街购物买菜使用布袋,菜篮不用塑料袋。在“检回希望,保护地球”的因旧利废制作活动中,我们指导学生利用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进行设计,加工成具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的制品——旧包装纸叠成玫瑰花,幸运星;废弃的小铜铃改做风铃;易拉罐砌成楼房模型;碎布裱成步贴画……然后用来装饰校园、教室,不但美化了环境,还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变废为美,变无用为有用的乐趣,从而使学生明自废物新用,是废弃产品循环利用的一大举措,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可节省能源,减少污染,达到强化孩子环保意识的目的。

三、在欣赏艺术美中,让学生绿色情感升华

赞科夫说:“艺术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智,而且影响到他的情感,因此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依靠情感为基础,信念就越坚定”。情感具有奇妙的激活功能,是人们行为的强大内驱力所以借助艺术手段,可使环境教育开展得更生动、形象,更乐于被孩子们接受。如,在课改年级一年级的美术教材中有《鱼儿游游》一课,这就是教育孩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很好的契机。我先让学生欣赏海底色彩斑斓的鱼,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接下来让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如:树叶、废旧画报、矿泉水瓶、植物种子等一些生活中的废弃物。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堂延伸我采用一个诗歌:碧水清清水草肥,小小鱼儿来聚会,东边一群排着队,西边一群赶紧追。为了家园变更美,保护水源别怕累,小朋友们来帮忙,美丽的心灵齐放飞。引申出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最后的收拾整理阶段,让学生主动的把学具收拾整齐,把教室打扫干净。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习惯。在这样的绘画课中,孩子们不仅发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画出很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又培养了很强的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身为教师只要加以因其势而导之.使环境教育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孩子热爱自然的情感体验升华为环境道德信念,从而实现知行统一,“寓教于娱乐,寓教于无形”之中,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会好得多。

美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观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心理现象,开展环境教育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人手,教师再以情感春风化雨、点滴入微,去感染学生,让少年儿童在接受美的熏陶中,自觉接受环境教育。

第四篇:浙江大学 在经典熏陶中完善人格

浙江大学 在经典熏陶中完善人格

“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别号。而浙大与“阳明”的关系还要从“求是”校训说起。1938年11月1日,浙大西迁途中,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竺可桢校长发表了题为《王阳明先生和大学生典范》的讲话,确立“求是”为校训。“所谓无心同异,惟求其是,正是阳明的博大不立门户的精神——本校推原历史的渊源,深维治学的精义,特定‘求是’二字为校训。”

如今,在浙大的讲堂上,常常可以听见传统文化的声音。

诗书经典中的智慧

浙大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全校学生都需要修读的通识类课程中,设置了许多与诗书经典相关的课程。

浙大的通识课种类丰富,有思政、计算机、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社会等11个门类。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对选修通识课提出了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需要修读6学分;文科学生在“科学技术组”中至少需要修读6学分。

“《四书》与中华民族精神”“《周易》与中国文化”“敦煌历史与文化”“禅宗历史与中国文化”,像这样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课程在“人文社科组”中所占比重不小,这也为学生感悟传统、提升人文素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机械系学生小彭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曾选修过4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这些课有时候比我们的自然科学类课程有意思,上课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但课后需要大量阅读。我觉得很充实。”小彭说道。

形式多样的课堂

关了灯的教室一片寂静,只有讲台上手电筒的光束来回晃动,时不时照到地上一个虚弱的身影。这是同学们正在课堂上表现司马迁身陷囹圄的场景。

历史系陈志坚老师开设的《史记》与《通鉴》课程是通识类中的核心课程。每周理论授课两个学时,课堂讨论两个学时。在浙大内网cc98论坛上,陈志坚还专门设立了自己的答疑板块,开设征集《史记》与《通鉴》课程意见和建议的固定主题。有名同学提出:多数来上课的同学需要的是“感悟历史”而不是“研究历史”。采纳了这位同学的建议后,原先课堂上关于历史观问题的辩论形式改成了表演历史剧。此外,学生们还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历史的感悟。例如用A剧B剧的形式展现两个结果相同但过程不同的故事,对历史进行解释性的主观剖析。“虽然这样A剧B剧不同的对心理活动的表现是没有依据的,但同学们敢于用这种解释性的方式解读历史也是一种创新。”陈志坚对这种方式表示了肯定。

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2012年12月,浙大一位大一新生在刚入学3个月后便自杀了。不是因为学业压力,也没有抑郁症,而是在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无果后选择了结束生命。

开设“王阳明心学”课程的董平教授在事发第二天的“孔子与论语”通识核心课上,谈了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那位同学把人分解为一个个分子、粒子,从而得出生命没有意义的结论。如果仅仅把人看作一个‘粒子团块’,把所有的东西都还原到分子、原子的层面,那么我们的艺术、哲学、文学、历史该如何解释?”在董平看来,如果那名同学能花更多时间学习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也许他的世界观会有所改变。

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过分强化知识教育会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更容易产生找不到生活意义的问题。用丰富的人文知识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礼敬,更是浙大完善学生人格、培养思辨精神的重要渠道。(

第五篇:人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

人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化氛围对一个人的影响往往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时刻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学生成长最主要的文化环境就是学校,而班级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建设对中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成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必须首先建设好班级文化。

那么,什么是班级文化呢?它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在朝着班级共同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中,用智慧和实践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一个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要思索的问题。

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和班级制度文化,那么要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就主要从这三方面着手: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教室的环境布置、桌椅的摆放、黑板报的利用、墙面的布置以及班级卫生状况等等,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是一种显性的文化。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一个整洁、明亮、美观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情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可以抓住几块阵地:

①班训:班训是一个班级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是全班同学的共同目标,因此在一个班级刚刚组建起来时就必须及时地制定班训。一开学,我就让全班同学共同开动脑筋针对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写出一两句言简意赅的班训,经过班委的精心选择之后,选择了“Fight for our dreams”这一条并把它做成标语贴在教室黑板

报的正上方作为班训,这一句话鼓励同学们要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不断挖掘自身潜力,超越自我。

②黑板报的设计。板报作为班级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学生既得到知识的熏陶,又培养实践能力。板报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发,有针对性地围绕一定的主题,并根据不同阶段定期更换,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通过富有新意的板报设计展示班级特色,展示学生的才能。

③教室后黑板边的白板可以通过“七嘴八舌”、“自言自语”等形式贴些学生的自创“名言”,理想宣示,或贴些鼓励性或关切性话语等,力求内容丰富,风格活泼,展示个性。

④教室侧面的墙壁上可贴名言警句、学生的书法或美术作品,但是一定不能杂乱,要给人以美的感觉。这样既可以起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可以给有特长的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⑤用好班级内的“信息栏”,主要用于张贴班级公约、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⑥学生课桌椅的摆放除了强调个人自觉外,还要派专人负责,尽量做到统一、整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过分拥挤、杂乱会给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损害,学生就会表现得易暴躁、情绪不稳定。另外,不同的座位安排会让学生感受到受教师关注程度的不同,一直处于被教师忽略的位置上的学生易产生孤僻、自卑等情绪,这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⑦教室卫生工作:布置好教室卫生角,劳动用具一律放进卫生柜,摆放整齐。教室内的卫生除每天的值日生负责外,最主要强调的是人人自觉,不随地乱丢垃圾,在班内形成一种共识:“班级是我家,环境靠大家”。

⑧植物:在教室里还可以摆放一两盆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既可以调节教室的气氛,使教室绿意盎然,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能够因眼前的一抹绿色而缓解压力,又可以通过由学生专人负责,从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关爱生命的意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班级文化的内涵。

教室环境布置可以说是班级整体形象的代言,实践证明整洁美观、充满班级文化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能够起到那些枯燥单调的说教所无法奏效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它主要包括班级成员共同认定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行为方式等舆论氛围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构建起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就必须要重点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构筑起良好的舆论氛围。

1、通过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比如说抓住运动会这一有利的时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正式比赛前,学生都会先练习一下集体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通过彼此的协作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在运动会过程中,有比赛项目的学生会奋力拼搏,没有比赛项目的学生会在一边加油助威,那么在这样团结一心为班级争得荣誉的过程中,班级成员逐渐磨合为一个和谐融洽的整体,整个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也强烈地表现出来。再如利用班会的机会,大力发动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采取小品、相声、歌曲、舞蹈、电影片段的欣赏等,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谈笑风声”中思想上受到教育,有所感悟和启发。

2、构建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点,或活跃,或沉闷,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班级都必须有正确的舆论氛围。在正确的舆论氛围中,学生会被潜移默化地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自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正确的舆论怎样形成?它来自班集体活动中的准则和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意识,以及正确对待批评及进行自我批评的正确态度。作为班主任,应该用自己的言行来鼓励正确的舆论,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主题班会、黑板报等来扼杀错误的舆论,班主任也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将歪风邪气扼杀在萌芽中,否则一旦滋长、蔓延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3、教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比如教师要说一不二,说过的话要算数,教育孩子讲究诚信;对学生不吝于说“谢谢”;当发生错误被学生指出时,不要恼火,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等等。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一般都比较娇惯,一旦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就会出现很任性、谁也不肯让步的局面,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一想,那么这样的情况首先需要老师来调解、分析利弊原因,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

需要老师在平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做一个善良、宽容、大度、说话做事有分寸的人。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行为准则等形成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的准绳,对于一个班级的秩序化、法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班级制度的制订方面,应该是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大背景下,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通过班级民主决议而产生,并由全体学生监督实施,这样才可以使每个学生信服并自觉遵守。在一些制度的奖惩方面,可以采用学生一些创新的想法,比如因为个别学生的行为而导致班级荣誉受损的事件,传统的作法是老师批评,学生写检讨或在全班面前检讨,我们班的学生就提出可以让这个学生在全班面前作一次以“我爱我班”为主题的演讲,这样的作法避免了学生的自尊受伤害,但同时又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增强他及全班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在落实班级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我是班级的一员,我是班级的主人,班级里的事务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学生主动自觉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同时应该在一日常规中落实班级制度,包括学生的文明礼仪、卫生工作、作业是否按时独立完成、早操情况、课堂纪律、自习课纪律等等。

最后,在这三方面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环节,那就是建设一支工作能力强、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对于建设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班干部的选择中,教师要强调不是一味从成绩出发,做班干部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有为同学服务的精神,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班干部,在同学中也才能有威信。班干部的任命应该本着个人自荐、同学推选、老师把关的原则,教师要将该下放的权力下放给班干部,逐渐培养班干部的能力,在他们的带领下,让整个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过程,在探索如何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上,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做。让我们为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吧!

下载在艺术享受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艺术享受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

    语文教学中美的情感熏陶 渔安小学 潘东亚 美,人皆爱之。在课堂改革的推动下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限于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在小学语文的教参书中明确地提......

    学习儒家文化,让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5篇

    学习儒家文化,让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儒学是中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起源与精髓,从“儒”这个汉字理解,“儒”就是人旁加一个需字,告诉我们的是......

    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新书评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廉政文化建设》简评包心鉴《 人民日报 》( 2012年01月20日07 版)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深......

    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美感熏陶

    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美感熏陶 夏邑实验中学袁玉侠 美感是人对客观物体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上世纪之初......

    浅析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与熏陶++++音乐论文[小编整理]

    浅析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与熏陶 内容摘要: 在音乐教学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熏陶,善于从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厚土壤中钩沉音韵的积淀,吸取养料,丰富音乐知识。通过......

    让学生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让学生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班级文化是指班集体中所有人在班主任引领下朝着共同的目标,不断前进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

    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感熏陶

    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感熏陶 益林初中 孙 艳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通过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这些......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在父母的熏陶下

    敬爱的党组织:在我童年的时候,常哼唱着一些歌颂党的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虽然不很懂歌曲的内涵,但是可能是优美的旋律吸引着我,大学生......